4g dongle是什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另外網站快速賦能5G與MR 搶先佈局造智慧工廠應用 - Digitimes也說明:再者是APAL 5G行動網卡,陳柏州自信地表示,這可說是台灣首度研發的全球第一款5G行動網卡。早年NB興起時代,消費者廣泛使用4G Dongle,但隨著智慧型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電腦與通訊工程系 彭康峻所指導 楊棋仲的 應用於5G行動端之波束成型天線設計 (2019),提出4g dongle是什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5G。

而第二篇論文南台科技大學 通訊工程研究所 陳文山所指導 林格名的 適用於小型化無線收發器之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設計 (2012),提出因為有 多輸入多輸出、隔離度、無線收發器、PIFA天線、單極天線的重點而找出了 4g dongle是什麼的解答。

最後網站什麼是WiFi Dongle 或USB Dongle,它的用途是什麼?則補充:這種類型的加密狗允許我們添加數據連接到設備,無論是3G、4G 還是5G。 這些設備也稱為USB 調製解調器,可以在移動運營商中找到。 如果您的設備具有Wi-Fi 連接,則此類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4g dongle是什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應用於5G行動端之波束成型天線設計

為了解決4g dongle是什麼的問題,作者楊棋仲 這樣論述:

本論文提出應用於5G智慧型手機之波束成型天線(beamforming antenna)設計。本論文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設計於智慧型手機邊框的4×4 MIMO倒F型天線(IFA)。在手機尺寸為77×158×5 mm3之條件下,所設計之單一天線尺寸為39.2×5×5 mm3,採用基板厚度為0.8 mm的玻璃纖維板(Fr4),板材介電常數為4.4,其工作頻帶可涵蓋5G行動通訊之3400 MHz ~ 4200 MHz頻段。所設計之MIMO倒F型天線實際量測的反射損失(return loss)為-5 dB以下,隔離度(isolation)為-15 dB以下。第二部分為本論文最主要的技術,也是就

波束成型技術。我們利用4×4的巴特勒(butler)矩陣結構,達成整體天線可透過特定方向或特定角度上接收基站發射出來的訊號。這不僅延長了傳輸距離,也避免多重路徑干擾,進而補償高頻通訊的各項傳輸損失,增加訊號傳遞的涵蓋範圍。量測結果顯示我們所設計之波束成形天線的return loss為-6 dB以下,波束成形的角度範圍為39-55度,指向性誤差小於6-10度。

適用於小型化無線收發器之多輸入多輸出天線設計

為了解決4g dongle是什麼的問題,作者林格名 這樣論述:

本論文提出三款適用於WLAN 2.4 GHz之小型印刷式Dongle天線,有別於傳統的SISO天線,本文之天線都適用於MIMO的系統。如眾所知,相較於SISO系統,MIMO系統提供更快速的傳輸速度、更廣的傳輸距離與更穩定的傳輸品質,這也是IEEE 802.11n的方展方向。本文所提出之三款天線有兩款為PIFA型式,一款為單極天線型式。三款天線都是在FR4基板上設計兩個相同結構天線並且對稱於基板之左右邊緣,這種方式便可以產生兩個共振於相同頻帶的天線,以做為MIMO系統的使用。然而,兩天線放置位置過於接近,會產生相互之間的干擾而破壞訊號的傳輸,本文提出IEEE 802.11n的隔離機制以抑制天線

之間的干擾,本論文所提出之三款天線簡述如下:第一款PIFA天線設計於FR4基板上之兩個對稱式PIFA架構天線,其共振頻率在2.45 GHz頻帶上,採T字型元件,由兩天線之接地系統間延伸而出;並於基板背面以一金屬線與兩個PIFA天線相連接。本論文天線之輻射面積為15 mm × 15 mm 以及接地系統面積為15 mm × 40 mm。整體尺寸為15 mm × 55 mm,可以很容易應用於無線收發器上之元件。第二款PIFA天線也是對稱式之PIFA結構並激發於2.45 GHz的WLAN頻帶上。於系統接地面上延伸一分隔的十字形隔離元件,由PIFA天線末端之最強電流中與系統接地面延伸之隔離機制做一電流耦

合效果來解決兩天線互相干擾之問題。本款天線之整體尺寸為20 mm × 45 mm ,包括輻射面積部分為20 mm × 10 mm 和系統接地面積為20 mm × 35 mm,本天線適合應用於無線設備上。第三款與前兩款不同,本款天線採饋入耦合之單極結構,此結構是由接地系統延伸且製作於FR4基板上。兩信號端上有一矩形機制,可激發於2.95 GHz之模態。另外,在基板頂端加一倒C字型寄生元件可產生2.45 GHz模態,此機制可以同時激發亦產生隔離。本天線尺寸為25 mm × 50 mm,故適用於無線行動裝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