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量測技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3d量測技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章明等寫的 逆向工程技術與系統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碩士班 李炳寅、陳進益所指導 曾璽文的 3D線掃描應用量測系統開發 (2020),提出3d量測技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3D線掃描、高度量測、尺寸檢測、即時量測。

而第二篇論文明新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碩士班 邱川峰所指導 謝涵芸的 異質化三維模型疊合機制於動態光雕系統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光雕投影、網格簡化、網格對齊、表面對齊、3D模型旋轉、3D模型平移、3D模型縮放的重點而找出了 3d量測技術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3d量測技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逆向工程技術與系統

為了解決3d量測技術的問題,作者章明等 這樣論述:

  本書內容共計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簡單介紹逆向工程與自動化光學檢視技術重點,第二章介紹光學量測技術系統會使用到的各種基本元件,第三章介紹二維量測技術及其應用,第四章介紹三維量測技術及其應用,第五章介紹量測資料的後處理技術,第六章則為處理後資料的快速成型技術及系統,本書較一般逆向工程書籍更具廣度與深度,務求讀者能透過本書與其他相近系列書籍的融會貫通。 本書特色 1.涵蓋目前最熱門之逆向工程及自動化光學檢測(AOI) 領域所需之技術與知識。2.由元件至系統、由2D到3D量測技術、由量測數據軟體處理技術至快速成型技術等,均有完整介紹。3.深淺適中,除理論建構解說詳盡外,均配合列入實際案例說

明,為目前相關領域技術介紹最完整之書籍。4.配合產業需求製作,為技職院校與綜合大學機械相關科系與光機電整合研究所應必備之基礎知識。

3D線掃描應用量測系統開發

為了解決3d量測技術的問題,作者曾璽文 這樣論述:

就產品大小而言,對於以生產加工為重的台灣,量測全檢一直是個考驗,以往品管抽檢手法,已然不符現在產業需求。人力精簡對產業轉型已是勢在必行,然而人力上的短缺,以及經常性的檢一NG退全批,尤其以醫療業最為顯著,以往高精度的量測主要為三次元量測儀,但需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操作,訓練期需一段時間且量測速度較慢,而2D量測則受限於景深問題,無法進行高低落差較大的量測,若能應用一套泛用的量測系統,勢必可以減少現場全檢人力的需求,且機器相對於人眼並不會有疲勞誤判的問題,對於企業可節省人員成本及檢測失誤的機率。本論文提出一套泛用的尺寸量測系統,以雷射為輔攝影機為主的方式拍攝物品,針對高度量測功能,將量測數據保存

或透過TCP/IP方式傳送資訊。由於只是純粹輸出數值頂多讓人員觀測數據而已,若要應用在加工現場環境中異警的輸入及輸出也是必須加入的功能,故本研究可自行設定尺寸公差範圍,若量測超出公差範圍或是量測過程中出現任何異警,可即時輸出I/O訊號給其他系統判斷應用,精度方面經由實驗後得知本研究方法與SGS檢驗數值相差2%,雖然數值表現較SICK軟體差1.9%,但皆在實際解析度誤差範圍內,故本研究所提的方法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程度。

異質化三維模型疊合機制於動態光雕系統之研究

為了解決3d量測技術的問題,作者謝涵芸 這樣論述:

隨著機器視覺理論的發展和硬體技術的進步,三維模型(3D Model)及三維重建(3D Reconstruction)在生產、醫療、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中一種基於Kinect體感設備的三維重建得到廣泛的應用。本論文提出了針對於現有的Kinect V2體感設備獲取3D深度圖像中的人體網格結構,對深度3D圖像進行預處理,獲取簡化的網格,並提出了一種基於迭代最近點(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迭代配準的方法,目的是利用每一次的迭代將3D衣服模型進行光雕投影至3D人體模型中,3D物件模型以人體試穿衣服為主軸,並定義一個最佳化函數,在每次迭代中匹配到3D人體模型上,解出

最佳化函數,對3D衣服模型深度圖像進行精確的旋轉(Rotation)、平移(Translation)及縮放(Scale),從而得到配准後物體表面3D網格,對3D模型進行變形完成物體的三維重建及定位,最終透過計算出的函數將3D衣服模型投影到實際場景中的人體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