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hz螢幕設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另外網站為什麼要選擇144Hz或165Hz的遊戲螢幕? - BenQ也說明:簡單來說,高更新率如165Hz的遊戲螢幕,相較於一般60Hz的螢幕,更能讓你的 ... 更新率螢幕久了會有暈眩感,但這時你只要在設定中降低更新率就可以了。

國立清華大學 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所 張堅琦所指導 章瑞芳的 閱讀作業時螢幕顯示顏色對睡意的影響 (2017),提出165hz螢幕設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藍光、臨界閃爍融合頻率、腦電圖、心率變異率、卡羅林斯卡嗜睡量表、閱讀作業、螢幕顯示。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工業與系統工程研究所 林久翔所指導 馮文陽的 動態環境對人員視覺與生理反應之影響 (2008),提出因為有 動態環境、全視域、反應時間、生理反應的重點而找出了 165hz螢幕設定的解答。

最後網站LCD 顯示器使用手冊則補充:Image Setup (圖像設定) . ... 為了避免可能發生的損傷,例如面板從邊框剝落,螢幕不得向下傾斜.5.度以上。 ... 1920x1080@165Hz(DP). 隨插即用. VESA.DDC2B/CI.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65hz螢幕設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閱讀作業時螢幕顯示顏色對睡意的影響

為了解決165hz螢幕設定的問題,作者章瑞芳 這樣論述:

科技發展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許多樂趣和便利。高科技產品如手機、電腦、以及平板電腦等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常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些設備之電子顯示螢幕,則是成為與人之間資訊傳遞的主要界面之一。除了尺寸和解析度之外,螢幕顯示設備所發出的光也是人因工程設計中須考量的重要因素。過去研究顯示,當暴露在某些光照條件下時可以增加人的注意力、意識和警覺性,但是少有研究探討螢幕顯示的顏色對睡意的影響。因此, 本研究的主要目標是探討及評估在閱讀作業期間,三種不同文字和背景組合的螢幕顯示顏色設定,對於睡意的差別影響。本研究招募了18位實驗參與者,他們分別在三種顏色組合(文字/背景: 黑/白-Bk/W,白/黑-W/B

k和白/藍-W/B)之一的閱讀條件下完成一小時的閱讀作業。三種測試之顏色組合涵蓋不同強度的藍光范圍波長,轉換為螢幕顯示的紅色、綠色和藍色(RGB)顏色組合後,黑色(R:0; G:0; B:0)所含藍光最少,白色(R:255; G:255; B:255)所含藍光最多,藍色(R:0; G:178; B:255)則將波長主要限定在470至480 nm之間。本研究測量的客觀指標包括腦電圖(EEG)、心率變異率(HRV)和臨界閃爍融合頻率(CFF),而主觀測量則包含卡羅林斯卡嗜睡量表(KSS)和閱讀測驗。結果顯示,W/Bk可以增加睡意程度,Bk/W和W/B則可降低睡意程度,但W/B會導致眼睛疲勞。依照研

究的結果推斷,在睡前可選擇W/Bk作為顏色組合來增加睡意,而選擇Bk/W於工作或學習時可以降低睡意。

動態環境對人員視覺與生理反應之影響

為了解決165hz螢幕設定的問題,作者馮文陽 這樣論述:

摘要振動環境下容易引起人員動暈、疲勞甚至中斷作業等績效問題。過去已有很多研究在探討人員在靜態環境下的視覺績效問題,但極少有研究討論在動態環境下對人員全視域視覺反應時間與生理反應之實際評估。本研究以史都華動感平台結合環境模擬艙,產生動態模式包括:起伏運動(Heave)、俯仰運動(Pitch)、翻滾運動(Roll),頻率模式則包括三種不同模式:靜態(0 Hz)、0.3 Hz 及0.6 Hz。主要探討人員在不同動態模式、不同頻率模式下,對其全視域視覺反應時間與生理反應影響程度。本研究以自製直徑為80cm之壓克力半球殼作為視域儀主體,將刺激亮點以72顆綠色SMD LED(light-emitting

diode)依序排列在半球殼0°、45°90°、135°、180°、225°、270°、315°八條放射狀的子午線上,每一子午線自球殼中心算起以每10°放置ㄧ顆SMD LED至90°止計有9顆刺激位置(Stimulus Location),以作為進行全視反應時間評估工具。綠色SMD LED藉由自行設計開發之Visual Basic軟體程式驅動,透過PCI8255作為與電腦做類比訊號與數位訊號訊號溝通介面,刺激亮點自八條放射狀的子午線上刺激位置隨機亮起,亮點出現的間隔時間設定在3-10sec,當受測者在亮點出現3sec內未作出反應,電腦記錄此反應時間為3000msec。本研究採用3×3的實驗設

計方法,受測者共有男性11位女性11位共22位;實驗的自變數為動態模式及頻率模式二因子,應變數為全視域視覺反應時間、皮膚電阻(Galvanic Skin Response, GSR)、平均心搏率(Average Heart Rate, AHR)、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及NASA-TLX主觀評量等。在動態環境下全視域反應時間的研究結果顯示,頻率模式在0.3Hz動態模式為翻滾運動(Roll)時,全視域的反應時間最差;頻率模式在0.6Hz動態模式為起伏運動(Heave)時,全視域的反應時間最差。整體運動模式下與靜態環境作全視域的反應時間做比較,全視域的反

應時間有變慢的趨勢。比較全視域中左、右二側視域反應時間,研究結果顯示右側視域優於左側視域。比較全視域中上、下二端的全視域反應時間,研究結果顯示下端視域優於上端視域。在動態環境下生理反應的研究結果顯示,皮膚電阻(GSR)生理指標在動態模式和頻率模式在統計上達顯著水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