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6 小說 老 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東吳大學 中國文學系 蘇淑芬所指導 柯秉芳的 畫意心曲──晚清民初題畫詩詞傷時憂國之研究 (2018),提出1436 小說 老 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晚清民初、題畫、唱和、黃爵滋、余治、侯名貴、王鵬運、戴三錫、淞社、高旭、南社。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張高評、蘇珊玉所指導 黃子馨的 誠齋詩通變之研究 (2013),提出因為有 楊萬里、誠齋詩、誠齋體、通變、宋詩的重點而找出了 1436 小說 老 羅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436 小說 老 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畫意心曲──晚清民初題畫詩詞傷時憂國之研究

為了解決1436 小說 老 羅的問題,作者柯秉芳 這樣論述:

清代詩詞、書法、繪畫皆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除了詩詞文類與書畫藝術本身的發展外,清代結社雅集、版畫刻書的盛行,也連帶影響了題畫詩詞的興盛。其時不少文人兼具詩人、詞人與畫家的身分。每當圖畫完成後,他們會自題或囑託友人題詠,而文人在賞畫與題畫的相互酬酢中,交流彼此的情感,拓展人際關係,同時也展現了自我的身分認同與文化地位。清代為圖題詠的風氣,一直延續至晚清民初,始終未曾消退。盛世之時,文人藉由題畫歌詠承平,表現安定祥和的處遇態度;當國家腐朽、衰弱之時,文人則透過題畫寄託時不我與及感時傷世之情。圖畫的「寫實」特性,可使讀者直觀地感受到作者的繪圖目的,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文人畫的「寫意」特性,賦予文人

多重的觀看視角,以及寓託情感的多層空間,因此較受詩詞文人所喜愛。但無論是寫實或寫意,重要的是圖畫內在自我的聲音與生命。爾後,經由讀者的詮釋與創造,推進了清代題畫吟詠的風潮,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鼎盛。本論文以清代盛行之題畫詩詞為研究,主要聚焦於嘉、道以降乃至民初時期的題畫詩詞。嘉、道以後,各種內憂外患紛沓而至,士人除了持續以題畫作為酬酢交游的媒介,亦試圖藉由題畫寄託感時憂國與自我的抱負。晚清民初題畫詩詞數量繁多,遠勝清中葉,甚至超越清初。本論文立基於晚清戰爭的時空背景之下,以時代先後為序,係就黃爵滋〈如此江山圖〉、余治《江南鐵淚圖》(42幅組圖)、侯名貴〈疏勒望雲圖〉、王鵬運〈春明感舊圖〉、戴三錫

〈春帆入蜀圖〉、高旭〈花前說劍圖〉六個圖畫主題作探究,目的是為勾勒自白蓮教之亂、鴉片戰爭、太平天國之亂、陝甘回亂、新疆回亂、庚子事變,乃至滿清滅亡、民國建立的一整段歷史,並藉此凸顯晚清民初題畫詩詞的「存史」價值。其中,戴三錫〈春帆入蜀圖〉的創作背景與白蓮教之亂悠繫相關,將它置於第七章作探討,用意是為了凸顯淞社成員在歷經清亡以後,試圖透過結社、吟詠先賢故物,傳達自我的政治傾向與身分認同,展現清遺民共有的「集體記憶」。本論文主要以時間為軸,採取「以圖繫事」方式,援引「互文性」(Intertexuality)理論闡釋詩與畫之間的對應關係,亦以「符號學」(Semiology)作為探掘圖像的指涉意涵。從

黃爵滋〈如此江山圖〉到王鵬運〈春明感舊圖〉(第三章至第六章),主要集中在探討晚清時期的士人心態;戴三錫〈春帆入蜀圖〉、高旭〈花前說劍圖〉(第七章至第八章),則著力探討滿清滅亡前後與民國建立後的士人心態。各章皆以微觀視角,首先探討圖畫的本事,再藉由文人的題詠相映於當時的學術思想與國家情勢,探究士人如何在晚清民初的時代巨變中,轉借題畫為隱喻,並透過「詩言志」、「詞緣情」的婉轉喻託,隱微道出自我的處境與憂世之感,更進一步從中尋繹同代人的共相特性,甚而延伸至跨時代題詠者的創作心緒,探析他們如何透過題詠畫作達到抒發身世之感與相互慰藉的目的。本論文除了從微觀的視角細究各章的題旨外,亦試圖以宏觀之視角,對比

各圖之間的異同。首先,從圖畫的形制來說,圖畫在流傳的過程中保存不易,許多原圖已經亡佚,或由後人重新繪作,或以版畫刊行流傳,本論文以六幅「文人畫」作為探究,除了可以彰顯每一幅畫作背後不同的時代與主題,亦可透過尚存流傳的圖畫,對映出「橫幅長卷」、「組圖」、「單幅」三種不同類型的圖幅形制,並由此三種形制探討其各自所欲彰顯的不同題旨。其次,本論文的圖畫人物核心,可分別代表愛國官員、慈善家、征人、詞學家、朝廷重臣、革命志士等不同身分的「像主」,而一個文人本身可以是圖畫的「像主」,可以其自身的影響力吸引友人與追隨者來為自己的圖畫題詠,同時,其本身也可以經由跨時代的閱讀,成為他人的讀者與題詠者,形構出一個貫

通時代、前後相承的網絡體系。經此前後交錯比對,不僅可見文人自我意識與精神上的連貫性,亦可見文人在時局推移變化中的心緒轉變。最後,援引生命詮釋學家威廉•狄爾泰(Wilhelm Dilthey)所提出的「同類性」(Gleichartigkeit)理論,整合晚清至民初時期士人所面臨的共同處境,以及他們如何透過教育後學、從事慈善、投筆從戎來完成報效國家的使命,又是如何藉由推翻滿清腐敗政權、建立民國、參與國會政治來完成經世致用的理想。而在此過程中,也強化了文學與歷史、政治的結合。在晚清公羊學風盛行的背景下,「詩史」與「詞史」的比興觀不斷被強化,詩歌不但成為士人寄託心曲、展現弱德之美的主要體裁,亦成為反清

知識份子用以宣揚政治理念的重要管道。是以,晚清民初題畫詩詞涵蓋面向廣泛,不僅牽涉圖畫、詩詞本身的文體創作,亦與整體社會歷史、學術風氣、士人的個人際遇密切關聯。本論文力求於異中求同、同中求異之中,探尋士人共同的經世思想、異同的政治意識,以及對於詩歌作用的寫作態度,進而相應反射出晚清民初的政權更迭與詩歌面貌。

誠齋詩通變之研究

為了解決1436 小說 老 羅的問題,作者黃子馨 這樣論述:

摘要 「通變」繼承與革新是文學創作的一體兩面。「通」即承繼固有文化的精髓,才能立定腳跟,放眼未來;「變」則依隨時代之發展、文化之走向而變化,要求有新異之創造、自成一家之風格。宋詩在「通變」的基礎上,與唐詩並駕齊驅;楊萬里在「通變」的基礎上,建立獨樹一幟的「誠齋體」。本論文以「誠齋詩通變之研究」為題,旨在深入探討誠齋詩中的繼承與開拓,並以其《誠齋詩話》、《誠齋易傳》為輔佐,印證「誠齋體」中的「通變」意識。其次,探討「誠齋體」的師承淵源、地位、影響等。全文凡分八章: 在第一章緒論中,筆者將其分為三大部分:在「研究動機與目的」裡指出,因為「誠齋體」可上溯《詩經》,下啟南宋詩風,具有承先

起後之價值,完全符合文學之通變法則,故擇其為研究對象。在「文獻述評與探討」中,針對近五十年以來(1963─2013)台灣及大陸地區,以「楊萬里」或「楊誠齋」為篇名之論文,加以蒐羅、分析。在「研究範疇與方法」中,以「語言風格分析」、「歷史批評」、「文學流變史觀」、「主題學」等方法,來考索、探究「誠齋詩」的通與變。 在第二章中,先解釋「通變」之義,進而探討在《文心雕龍》中,昔日學者針對〈通變〉一章,提出所謂「通變說」的「四個」定義的詮解,同時採用「繼承革新」一說,借用《文心雕龍》的「通變」之意,來闡明誠齋詩中的繼承與革新之處。其次,從《誠齋易傳》與《誠齋詩話》釋其「變」的理論,在其變化之中

,又蘊藏著「通」的原則。最後,將哲學、詩學、創作結合,檢視其三者間是否緊密依存,並歸納誠齋詩變化的歷程,除了楊萬里自述的「五次」求變外,同時也闡述其他學者的不同看法。 從第三章開始,筆者主要由不同的詩歌「主題」來分析「誠齋體」的通與變。第三章是「詠物詩」,它是誠齋詩4200餘首中,排行「第三」的題材,佔六分之一強,有730餘首。誠齋詠物書寫的承繼之處,主要在「物象」書寫的筆法,依舊承襲過去:巧為形似、不即不離的技巧,並延續「寄託」的筆法:言志、抒情、說理。其誠齋詠物書寫的創發處,在於改變傳統「以物起興,物為從屬」的書寫模式,喜小物,觀察細膩,在技巧方面,善用「錯覺」與「虛實交錯」之法,並

重視詩境上的「曲折多轉」。 第四章「誠齋怨刺書寫」,其內容雖然僅150餘首,但有其專屬的個人特色,所以,加以分析、探究。誠齋怨刺書寫主要承繼「矯天下」的詩教功能,並延續《詩經》溫柔敦厚與《春秋》婉曲的怨刺筆法;誠齋怨刺書寫的變,則是其情感思維「冷靜含蓄」與「曠達積極」,就修辭藝術來說,他也善於用典,援古諷今,並時以「翻案」手法,舊典新意,讓人耳目一新。 第五章「誠齋山水書寫」,在楊萬里詩中,「山水」之作就佔全詩的「四分之一」,共1600於是「誠齋詩」中最常見的題材內容,也是兩宋山水創作之冠。這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取勝,他還為山水詩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境界,成為宋代山水詩中最具「獨創性」

的詩人。這近一千六百餘首的山水詩,也讓楊萬里在宋代詩壇,享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成功展現了誠齋山水的重要價值。誠齋山水承襲了前人「紀行」的創作習慣,也在「歸隱」與「出仕」之間掙扎,更在山水創作中融入大量的議論、說理。除了吸收前人經驗外,他也大量注入個人特色,扭轉了當時詩壇上一味模仿前人、模仿書本而不知創新的窠臼,重新恢復了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表達了他對自然山水的獨特妙悟。開拓了山水詩中,獨特的審美境界,無論是其藝術思維方式,還是其詩歌的情感基調,亦或是結構模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創新意義,對中國山水詩的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第六章「誠齋閒適書寫」,此類題材內容數量,僅次於「山水」而已,位

居第二,但卻乏人問津,所以,筆者將其收入於本文中進行析究。在師古方面:承繼「自然」的書寫模式,並延續宋人「平淡」的審美觀念,詩中也受到當時風氣之影響,常「以禪入詩」,讓其內容在「閒情意致」之外,又多了些「禪機」、「禪趣」。它的「拓展」主要展現在題材的「多元性」,舉凡各樣生活瑣事,觸物起興,並可深刻感受到詩中,詩人的赤子情懷;在其「遣詞造字」方面,詩人擅長使用俗語、口語,親切之外,又不失清新之感。 第七章「楊萬里與誠齋體」,在本章節中,筆者追溯「誠齋體」主要的師承來源:從江西、唐音、到宋調,進而開創出「獨一無二」的「誠齋體」。在「楊萬里與江西詩派」這一節中,過去學界既定的印象大都在於:楊萬

里受學江西,但最後卻厭棄江西,將其「焚詩」之舉,視為與江西詩派的切割,但事實並非如此。楊萬里真正亟欲擺脫的是江西「死法」,是江西後學的弊端,絕非是唾棄整個江西詩派。在「楊萬里與唐音」一節中,過去學界主要將其焦點集中在「晚唐」絕句,但實際上,「誠齋體」所囊括的是整個唐音的精華,而非只是單純的晚唐詩觀。在「楊萬里與宋調」中,筆者從其詩文中,考論楊萬里受當代文風、文人薰陶的例證,進而駁斥「誠齋詩」不帶宋調特徵的說法。本章最後,總結「誠齋體」的特色,以貫穿全文論述之核心。 第八章結論,總論上述各章節重點,並從《誠齋詩話》,來檢視楊萬分的理論與創作是否「知行合一」,再透過各代的評述,歸納整理出楊萬

里與誠齋體的地位與影響,並分析「誠齋體」的優缺、得失,方能從不同的面向,觀照「誠齋體」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