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另外網站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是什麼?保險費率、保費試算懶人包一次看懂也說明:「一般保費」是目前規定的健保費率,以經常性薪資計收,保險費率為5.17%;「補充保費」則是個人只要有薪資以外的所得(或收入)時,需要另外計收補充保費, ...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劉梅君所指導 江吉清的 派遣歸零政策實施對派遣勞工權益保障影響──以某中央機關為例 (2020),提出111年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勞動派遣、非典型人力、勞工權益、彈性用人。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商學研究所博士班 謝邦昌、陳銘芷所指導 江惠貞的 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效益與未來醫療政策的探索性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總額給付、全民健保、醫療效益、醫療政策、預防保健、全口洗牙的重點而找出了 111年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的解答。

最後網站107 年健保費率則補充:自111年1月1日起,配合基本工資調整,修正投保金額分級表級數。 2.自110年1月1日起費率調整 ... 健保費率調降為4.91%,但加徵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1年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派遣歸零政策實施對派遣勞工權益保障影響──以某中央機關為例

為了解決111年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的問題,作者江吉清 這樣論述:

為補充機關員額不足之情形,政府部門採用非典型人力,勞動派遣就是其中一種。公部門運用勞動派遣,外界批評派遣人員的勞動權益保障不足。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指示,政府應帶頭示範保障勞工權益,提出派遣歸零政策,將原機關派遣人員經重新甄選後,改為機關自僱臨時人員。經本文研究發現,派遣歸零政策實施,對原派遣勞工權益影響,工作權保障部分:社會公平價值仍未落實於本次派遣歸零政策、臨時人員的考試成績評比仍不夠透明、臨時人員成了機關最穩定的基層人力;薪資及福利部分:派遣勞工權益並無明顯提升,反而形成變相裁員、臨時人員具在職進修機會,但仍欠缺升遷管道;工作內容部分:臨時人員加班時數較多,平均年齡較低。本文研究結果與建議

,工作權保障部分:政策制定應與利害關係人對話、機關如有長期性用人需求,皆應改為自僱人力、對於原派遣人員宜另訂考試方式及錄用標準;薪資及福利部分:臨時人員的薪資福利仍有待提升、提供在職訓練機會及採取工作輪調制度;工作內容部分:改變工作方法以因應「業務增加」及「人力縮減」的困境、臨時人員仍應不斷提升自我能力。最後建議應制定完善的法律保障。

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效益與未來醫療政策的探索性研究

為了解決111年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的問題,作者江惠貞 這樣論述:

在全民健康保險永續經營的主軸下,檢視健保醫療效益,整理目前健保財務的收支歷年的各項統計及面臨的各項挑戰,以期有效降低健保醫療給付支出為目的,二代健保的立法精神中,首重對財務面的補強。除了一般保費外加徵補充保費,對健保財務面的改善,的確產生立即性的助益。但在面對醫療成本持續上漲,國民所得增加遲緩和人口結構急速老化等不利因素的挑戰下,健保財務縱使有收支連動、調整費率的機制,財務缺口仍然越來越大。健保醫療給付多數採預算總額浮動點值支付,可以有效控制健保支出的成長,然其結果往往必須以大幅降低給付支出的方式配套,健保財務壓力的轉嫁最大衝擊對象就是醫療服務的供給端。台灣人口結構老化衍生的各項疾病擴張現象

,讓每個人在平均壽命延長的同時,反而延長不健康狀態,致使醫療費用反而上漲。在65歲以上老年人口逐年快速增加,15-64歲青壯勞動人口驟減,出生率漸不及死亡率的現象,都讓健保財務呈現不可逆的負成長趨勢。本研究即探討在現有的醫療資源下,找出醫療效益較佳的預防性醫療服務以因應台灣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儘早調整「重疾病管理輕預防保健」的醫療服務模式,並重新配置醫療服務資源,鼓勵健保醫療供給端充裕且專業的醫事執業人力,投入基層醫療保健與健康促進的全人照顧服務。讓健保給付支出能因全年齡、全人口早期推動預防性醫療保健而實質且持續降低。促進健保醫療服務的供給端、需求端與管理端重新審視在品質、公平、效率的核心價值

下,加強互動成為夥伴關係。論文亦採用牙結石費用分析的量化研究佐證,這項研究共納入「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百萬歸人檔中14,994人進行研究,其中有7,497人是在2000-2013年,年紀在50-64歲且有過洗牙紀錄的民眾,另外用傾向分數配對法於資料庫當中搜索出類似性別、年齡、病史紀錄的7,497位從來沒有使用過洗牙服務的民眾來進行比較。分析後發現由Cox比例危險模型了解,有使用洗牙服務,發生心肌梗塞事件風險是沒有洗牙服務的0.677倍;發生腦中風事件風險是0.858倍;發生缺血性腦中風事件風險是0.860倍;發生出血性腦中風事件風險是0.709倍。由此得到洗牙這項預防性醫療服務對於心腦血管

疾病有保護作用,可以降低其發生的風險率。再就有使用洗牙服務及沒有洗牙服務兩組樣本的健保點值申報分析發現,使用洗牙服務的對象加上牙科的健保申報點值之後,整體的申報點值為353,443,815點,比起沒有使用洗牙服務的對象申請之480,119,727點減少將近36%,因此鼓勵民眾適時的去洗牙是可以有效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以及降低健保支出的成本。在健保財務收支不平衡的常態下,更顯出預防保健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未來醫療政策應由加強民眾健康促進的意識,改變不合理的就醫行為,結合產、官、學共同研發善用大數據、資通訊等科技,儘早規劃並調整預防醫療、保健促進等政策,台灣的全民健康保險方能穩定且長久地造福人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