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蝶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鳳蝶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裕榮寫的 臺灣蝴蝶生活史百科圖鑑 和徐堉峰的 臺灣蝴蝶圖鑑上[弄蝶、鳳蝶、粉蝶篇](修訂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無尾鳳蝶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也說明:4. 蛹:老熟幼蟲於化蛹前,停於枝上吐絲. 繫身固著化蛹,蛹色多呈綠色(圖. 四),亦有黃綠色,淡褐色或暗褐色. 者,前端有兩個短而大之角狀突. 起,觸角基部有並立之2個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晨星 和晨星所出版 。

國立宜蘭大學 園藝學系碩士班 陳素瓊所指導 邱奕霖的 光週期對淡紋青斑蝶(Tirumala limniace limniace (Cramer))和玉帶鳳蝶(Papilio polytes polytes L)發育之影響 (2014),提出鳳蝶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淡紋青斑蝶、玉帶鳳蝶、光週期、發育、存活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昆蟲學研究所 楊平世所指導 吳怡欣的 黃裳鳳蝶之保育生物學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黃裳鳳蝶、鳥翼蝶、保育生物學、遺傳多樣性、基因型、保育策略的重點而找出了 鳳蝶蛹的解答。

最後網站麝香鳳蝶全紀錄則補充:麝香鳳蝶卵呈球形,呈橙紅色,表面附有數列由雌蝶分泌物所形成的幾列顆粒狀縱列,直徑約1.5公釐,高約1.5公釐。初孵化之幼蟲呈橙紅色,而有黑色的頭,二齡幼蟲起體色呈黑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鳳蝶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蝴蝶生活史百科圖鑑

為了解決鳳蝶蛹的問題,作者洪裕榮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費時10年的時光,以專業攝影的觀點來拍攝與記錄的蝴蝶傳記。   本書由曾獲世界攝影10傑的知名生態攝影家洪裕榮先生撰文/攝影。   書中採用專業級鏡頭與軟片,以拍攝蝴蝶特寫來呈現,並選用高級紙張,結合最新印刷技術製作而成。同時延請蝴蝶分類專家徐堉峰博士,為本書審訂內文。   全書共收錄111種蝴蝶,以生活史來陳述蝴蝶的生命過程,總共使用了3230多張特寫專業級圖片,去蕪存菁的捨去羽翼破損、影像不清晰,以可清晰辨識的圖片為主,同時附記攝影手札和156種蝴蝶食草,以方便野外辨識。   ◆臺灣111種蝴蝶生活史紀錄   詳述臺灣111種蝴蝶完整生活史及各階段觀察重

點。   ◆3230張專業生態寫真圖片解析   國內外屢獲大獎的生態攝影家,以特寫照片帶領讀者辨識蝴蝶各個時期的清晰樣貌。   ◆156種蝴蝶食草圖文詳解與蝴蝶攝影手記   介紹蝴蝶食草方便野外觀察,不藏私分享蝴蝶攝影技巧。   ◆耗時10餘年的典藏版鉅作   ◆最詳盡千餘種食草植物與蝴蝶對照表   這是一本賞蝶、植物與攝影參考之寶典,非常值得典藏與細細品味。 本書特色   1.以3000多張專業生態寫真圖片,解析臺灣111種蝴蝶的完整生活史紀錄。   2.由國內外屢獲大獎的生態攝影家洪裕榮撰文攝影,並延請徐堉峰博士審訂,為耗時10餘年的典藏版鉅作。   3.不僅記錄臺灣蝴蝶生活史,更是

156種蝴蝶食草圖文詳解與蝴蝶攝影手記,書中隨附千餘種食草植物與蝴蝶對照表。

鳳蝶蛹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上次因為貪睡錯過了鳳蝶破蛹而出的一瞬間, 今天早上我特地 5:30 起來等, 等了一個多小時還沒破蛹, 於是我走去洗手再走回來一看, 蛤~你爬出來了!!! 😱😱😱 我只是走開一下而已, 你一定要這樣嗎~😅🤣😂😆

#請叫我鳥屎鳳蝶褓姆
#鳥屎鳳蝶蟲 #鳳蝶 #無尾鳳蝶
#鳳蝶寶寶-02
#窗台上的小花園
#都市人的小確幸

光週期對淡紋青斑蝶(Tirumala limniace limniace (Cramer))和玉帶鳳蝶(Papilio polytes polytes L)發育之影響

為了解決鳳蝶蛹的問題,作者邱奕霖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光週期對淡紋青斑蝶(Tirumala limniace limniace (Cramer)) (鱗翅目:蛺蝶科)與玉帶鳳蝶(Papilio polytes polytes L.) (鱗翅目:鳳蝶科)發育之影響。將淡紋青斑蝶與玉帶鳳蝶當日產下的卵,置於25 ± 1 ℃,80 ± 5% RH,五種光週期(8L:16D、10L:14D、12L:12D、14L:10D、16L:8D)之生長箱內,淡紋青斑蝶和玉帶鳳蝶分別以華他卡藤(Dregea volubilis)、檸檬(Citrus limon),單隻飼育幼蟲發育至羽化成蝶,每日調查不同光週期對其各蟲期生長發育之情形。試驗結果顯示,淡紋青

斑蝶於日長14 hr組時孵化率只有76%,以日長12 hr組和日長8 hr組孵化率達90及80%;而玉帶鳳蝶日長14 hr組卵孵化率只有56%,以日長10 hr組和日長8 hr組卵孵化率達98和92%。第一齡幼蟲發育至羽化成蟲的存活率,淡紋青斑蝶以日長8 hr組最高為92.5%;而玉帶鳳蝶在五種光週期處理下存活率為47.6-57.1%,皆無差異。卵發育至羽化成蟲的平均發育日數,淡紋青斑蝶於日長10 hr組最短為25.05日,日長16 hr組最長為33.91日,而玉帶鳳蝶則是日長14 hr組最短為34.87日,日長8 hr組最長為43.04日。在五種光週期處理下,第五齡幼蟲頭殼寬淡紋青斑蝶必需超

過3.39 mm,玉帶鳳蝶則需超過4.53 mm的閥值方可化蛹。兩種蝶幼蟲齡期與頭殼寬度的常用對數間呈正相關,皆符合戴爾法則。在雌、雄蝶性別比,淡紋青斑蝶與玉帶鳳蝶其性別比皆為1:1,可知兩種蝶性別比不受這五種光週期影響。淡紋青斑蝶與玉帶鳳蝶之蛹重有隨著日長增長而增加的趨勢。在五種光週期處理下,淡紋青斑蝶成蟲翅長翅寬皆無差異;而玉帶鳳蝶成蟲翅長翅寬以日長16 hr組者最長。

臺灣蝴蝶圖鑑上[弄蝶、鳳蝶、粉蝶篇](修訂版)

為了解決鳳蝶蛹的問題,作者徐堉峰 這樣論述:

  本書為2013年出版《臺灣蝴蝶圖鑑 上[弄蝶、鳳蝶、粉蝶篇]》的修訂版。   臺灣的蝴蝶物種豐富,其單位面積的蝶種密度為各國之冠,不用翻山越嶺,即可欣賞到其翩翩起舞的曼妙身影,但您認識這些圍繞在身旁的蝴蝶嗎?   您知道臺灣寬尾鳳蝶為了降低發生期集中而遭遇惡劣環境的風險,因此蛹期長短並不固定,部分蛹當年即會羽化,部分至隔年春天,甚至長達一年;白絹粉蝶幼蟲會將寄主植物枯葉連綴成越冬巢,以便在內集團過冬嗎?   若您不知如何辨識蝴蝶,或是想要熟稔各種蝶類習性及特徵,本書絕對是兼具欣賞及查詢的實用工具書。   由於學術研究進展,隨著分子資料大量累積和跨國界系統分類研究

成為風潮,導引出很多分類變更,致使某些使用歷史相當悠久的學名都因新證據的出現而動搖,因此新版本中做了大幅度修訂。 本書特色   有史以來種類最完整的台灣蝴蝶圖鑑,分上、中、下三冊,介紹約370種蝴蝶棲息在台灣的蝴蝶,並論及許多疑問種與偶產種,堪稱種數最多,形態特徵照片最完整的工具書   ◎收錄約130種蝴蝶(弄蝶、鳳蝶、粉蝶),當中包含20種特有種及57種特有亞種   依據科屬分類編排,詳細介紹各蝶種形態特徵、生態習性、分布、雌雄區分、相似種比較及變異說明等資訊。   ◎700餘張去背標本照,完整收錄各蝶種雌雄、背腹、高溫型、低溫型等形態,讓您掌握辨識要點。   ◎詳述各蝶種棲地環境,並

提供每種幼蟲的寄主植物種類及取食部位。   ◎提供專業檢索表,並於每一蝶種照旁附註尺標,讓您快速鑑別物種。

黃裳鳳蝶之保育生物學研究

為了解決鳳蝶蛹的問題,作者吳怡欣 這樣論述:

全世界的黃裳鳳蝶Troides aeacus formosanus (Rothschild),目前分為五亞種,T. a. aeacus Felder, T. a.szechwanus Okano & Okano, T. a. malaiianus Furhsorfer, T. a.insularis Ney, and T. a. formosanus (Rothschild),分佈西起北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華西、華南各省及中南半島、海南、香港及臺灣。臺灣黃裳鳳蝶Troides aeacus formosanus (Rothschild)為特有亞種,也臺灣本島唯一分布的鳥翼蝶,主要分布於

臺灣東南部平地至500公尺低地山區,其體型屬大型蝶種及後翅具有美麗的金黃色斑紋,野外數量因食草與棲地破壞而減少,並且具獵捕的壓力,而於1989年被臺灣野生動物保育法列為保育等級第2級之珍貴稀有種的蝴蝶;黃裳鳳蝶的幼蟲以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的植物為其寄主植物,因本種蝴蝶列為保育類昆蟲故目前仍為禁止、採集飼養的物種,但在一些民間的蝴蝶園中,因其外型大且美麗,又是臺灣僅有分布的一種鳥翼蝶物種(birdwing butterfly),雖已漸有繁殖成功之實,但多未對本種蝴蝶進行全面性之生物學基本研究及野外族群的調查;而在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組織(IUCN),對鳳蝶保育行動計畫(acti

on plan),曾提出二個進行的方向(approach):分別為群聚導向(community-orientaled)及物種導向(species-orentated),而第一種是將鳳蝶的保育整合成廣義的保育計畫,因鳳蝶本身就可當作其他種的保育基礎;而第二種則可延伸到物種,以物種本身做為保育焦點,而相對於群聚導向,物種導向主要的目的是鼓勵與發展對這些物種的復育計畫,因此本研究完成了黃裳鳳蝶之族群生態、分布、棲地、生活史等保育生物學資料之建立,並對人工繁殖與蝴蝶農場對本種是否有潛在的風險評估等研究。結果顯示,黃裳鳳蝶現今在台灣各縣市皆有分布,但仍以屏東縣的數量最多,其次為高雄、台東與花蓮縣。而在垂

直分布上,仍以海拔0-500公尺的數量最多,目前分布最高的紀錄為2000公尺的梨山地區。在黃裳鳳蝶之生活史及相關生物學研究上,完整紀錄臺灣黃裳鳳蝶於各地的形態上並無差異,雌蝶體型大型雄蝶。卵期為7.93±072天(n =29);幼蟲期1至5齡分別為4.46±0.79天(n =28)、5.52±1.45天(n =27)、5.33±1.41天(n =27)、6.19±1.49天(n =26)、9.80±1.36天(n =25),蛹期30.21±1.42天(n =19);結果顯示,完成一世代所須的時間約60.74±2.83天。另依各階段在不同溫度之所計算出的迴歸線:卵的發育起始溫度為攝氏 7.66度

;幼蟲期在同溫度之所計算出的迴歸線:發育起始溫度為攝氏7.81度,蛹為攝氏12.71度。有效積溫在4個溫度下分別為,卵期145.42日度、136.87日度、137.51日度及143.62日度;幼蟲期為514.09日度、490.27日度、504.87日度及471.27日度;蛹期為325.10日度、412.92日度、326.55日度及362.78日度。黃裳鳳蝶應仍較適應熱帶型的氣候。在幼蟲期之食葉量測定上,黃裳鳳蝶各齡幼蟲的食葉量分別為5.35 ± 2.30 c㎡(n=10)、15.92 ± 4.14 c㎡(n =10)、122.43 ± 36.75 c㎡(n =10)、250.67 ± 57.4

8 c㎡(n =10)、1338.9 ± 148.93 c㎡(n =10),幼蟲期總計須1733.30± 137.17 c㎡,五齡幼蟲是食量最大的時期,是第1齡的324倍,也較四齡幼蟲高出5.34倍。充量的葉片與植株,才足以供給黃裳鳳蝶幼蟲成長的需求。另外,本研究由 CO I及 AFLP 二種的分子指紋技術檢測,皆顯示臺灣的黃裳鳳蝶各地族群間的變異不大,所以各族群間並没有明顯的遺傳結構,因此可視為一個大的族群,但黃裳鳳蝶本身遺傳多樣性並不高,僅只有4個基因型(haplotype),但就其族群分化的方向,南部的恆春半島應為母族群的分布地,故墾丁國家公園及滿州的族群將是未來保育的重點,因為其是臺灣

其他族群維持遺傳多樣性根源,也是維繫本種在台灣能否永續經營的重要關鍵。而由臺灣亞種與中國亞種COI變異2-4個鹼基,可推測臺灣與中國的亞種,因更新世冰河期的影響,海平面降低之後,於12000-150000年前之間遷移至臺灣;而後分隔在中央山脈的兩邊,因此在CO I或AFLP的分析都有兩大群的演變結果,分化時間大約是60000年前。因近期人為捕捉釋放或飼養的關係,野外族群可能因人為因素而形成基因交流頻繁的情形,造成各地小族群均有兩型的黃裳鳳蝶分布。由遺傳多樣性結果,除了未來應加強墾丁國家公園及滿州族群的保育外,在各地的族群中,擁有較稀有的基因型,如滿州及新竹地區的族群,也應加強復育此擁有基因型較

稀有的族群。另外,除了國家公園及林區管理處應加強對本種的棲地保護外,也應進行對各地蝴蝶園經營者之進行教育宣導,加強經營者正確之族群管理及保育遺傳學概念,以免有將人工繁殖即為保育的錯誤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