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舊衣回收2021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另外網站年終斷捨離!清出的東西要去哪兒? - 公視新聞網也說明:Nagao Kunaw/整理報導、曾芯敏/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2-08 16:22 更新時間: ... 舊衣除了放入舊衣回收箱外,也可捐贈給鄰近的慈善機構,讓二手衣物變成愛心。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戴華山所指導 林志軒的 廢棄織物 RDF-1~5 物理型態對燃燒效率影響之研究 (2021),提出高雄舊衣回收2021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廢棄織物、固態廢棄物衍生燃料、燃燒效率、灼燒減量、底渣。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戴華山所指導 林弈辰的 不同劑量之氫氧化鉀及可可殼對廢棄織物氣化動力學影響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廢棄織物、反應動力學、衍生燃料、活化能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雄舊衣回收2021的解答。

最後網站二手衣高雄 - Seort則補充:舊衣回收 二手物資捐贈平台2021整理懶人包!台北、台中、高雄各… 寄賣,二手,環保,回收專門店,家裡用不到的物品可透過我們轉售給其他有需要的人,全省實體門市,網路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雄舊衣回收2021,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廢棄織物 RDF-1~5 物理型態對燃燒效率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高雄舊衣回收2021的問題,作者林志軒 這樣論述:

現今廢棄織物處理大多流向焚化爐進行焚化,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統計,廢棄織物於2007到2020年從41,367噸增加至78,591噸。廢棄織物因其成分複雜,物理型態各異,在焚化過程中,無法有效完全燃燒,導致有害氣體排放,造成二次空污以及底渣問題,亟須尋求有效之解決辦法,以降低廢棄織物處理之問題。本研究以廢棄織物為原料,並將其分別製作成第1至第5不同物理型態之RDF,探討不同物理型態之廢棄織物RDF對燃燒效率、底渣產量及灼燒減量之影響。本研究之RDF-5添加PE塑膠廢棄物為塑型劑,以廢棄織物與PE塑膠廢棄物不同混摻比例:A(95:5)、B(90:10)、C(85:15)、D(80:20)、E(75

:25)共五組,以固定成型壓力150kg/cm2,及130℃、140℃、150℃三種不同成型溫度進行成型試驗。實驗結果顯示,成型溫度140℃之混摻比例C組成型條件較佳。為減少PE塑膠廢棄物之影響,將RDF-1~4分為未混摻PE塑膠廢棄物及混摻PE塑膠廢棄物(85:15)二組,進行比較。試燒實驗,取固定重量20克之各種不同物理型態之RDF進行試燒,每30秒記錄一次煙氣分析結果。依煙氣(O2、CO、CO2)數值將實驗過程分為四階段,第一階段-成長期:前期點火燃燒時,煙氣數值不穩定;第二階段-全盛期:煙氣數值已穩定,且無明顯波動發生;第三階段-衰退期:從全盛期末端下降至煙氣數值最低點;第四階段-回復

期:煙氣數值從最低點逐漸達環境背景值,等待數值穩定後,一分鐘後結束試燒實驗。混摻PE塑膠廢棄物之影響分析表示,混摻PE塑膠廢棄物之RDF-1~4,燃燒效率皆優於未混摻塑膠廢棄物之RDF-1~4,混摻PE塑膠廢棄物之RDF-1~4之底渣產生量分別為3.88g、2.20g、1.93g及1.79g,無混摻PE塑膠廢棄物之RDF-1~4之底渣產量分別為7.15g、5.12g、3.75g及2.98g;混摻PE塑膠廢棄物之RDF-1~4經燃燒II後之底渣灼燒減量分別為82.1%、72.6%、60.8%及54.1%,無混摻PE塑膠廢棄物之RDF-1~4經燃燒後之底渣灼燒減量分別為98.1%、95.0%、88

.7%及77.5%。實驗結果顯示,混摻PE塑膠廢棄物之RDF-1~4其底渣產量與經燃燒後之灼燒減量皆比無混摻PE塑膠廢棄物之RDF-1~4少,因此,廢棄織物燃燒過程中,添加適量之PE塑膠廢棄物進行焚化處理,有助於燃燒率之提升及減少底渣產量與灼燒減量。物理型態之影響分析表示,混摻PE(85:15)之RDF-1~5全盛期平均燃燒效率與衰退期燃燒效率差以RDF-5之3.7%為最小差距,底渣產量分別為3.88g、2.20g、1.93g、1.79g及1.32克,經燃燒後之底渣灼燒減量分別為82.1%、72.6%、60.8%、54.1%及12.0%。實驗結果顯示,混摻PE之廢棄織物製成RDF-5之物理型態

,有穩定燃燒、低底渣產量及低灼燒減量之優勢,以利後續焚燒處理,進而降低操作及二次空污處理成本,達到友善環境與永續發展。

不同劑量之氫氧化鉀及可可殼對廢棄織物氣化動力學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高雄舊衣回收2021的問題,作者林弈辰 這樣論述:

不同劑量之氫氧化鉀及可可殼對廢棄織物氣化動力學影響之研究學生:林弈辰 指導教授:戴華山 博士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碩士班摘要近年來國內對廢、舊衣物之處理(置)問題愈發重視,台灣2019年廢棄紡織品回收量已達76,798公噸,目前並未有較好之處理方式。本研究擬將廢棄織物進行基本性質分析後,與氫氧化鉀和可可殼分別進行配比設計,再依熱重分析結果,利用不同動力學模式進行微分法及積分法反應動力學相關參數,包括活化能Ea、頻率因子A及反應級數n之計算,以評估氫氧化鉀添加量對反應動力學之影響及製成衍生燃料之可行性。結果顯示,廢棄織物經

基本性質分析後,乾基高位發熱量約為4,895 Kcal/Kg,以可燃分為主,具製成衍生燃料之潛力。以反應動力學進行相關參數計算,廢棄織物熱裂解氣化之平均活化能為42.9Kcal/mol;廢棄織物經氫氧化鉀0.1M為17.1 Kcal/mol;廢棄織物與可可殼(90:10)為36.78 Kcal/mol;以積分法計算結果顯示,主要反應區間為276-386℃及396-476℃。廢棄織物隨鉀含量上升,活化能有降低之趨勢,因此添加氫氧化鉀和可可殼能有效降低活化能。以最終溫度600℃、升溫速率30℃/min進行廢棄織物氣化試驗結果顯示,廢棄織物之氣態產率為74.0 % ;廢棄織物經氫氧化鉀0.005M浸

漬之氣態產率為73.6 %;0.01M氣態產率為73.9 %;0.05M氣態產率為73.3 %;0.1M氣態產率為72.1%;廢棄織物與可可殼(90:10)氣態產率為68.1%,其廢棄織物添加不同劑量氫氧化鉀和可可殼,以最終溫度600℃、升溫速率30℃/min進行氣化,氣態產率隨可可殼濃度上升,亦有下降趨勢;氫氧化鉀濃度則無明顯差異。綜合上述發現,不同劑量氫氧化鉀與可可殼對廢棄織物動力學參數具有顯著影響並降低反應所需能量。關鍵詞:廢棄織物、反應動力學、衍生燃料、活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