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電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高達電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臺東縣政府寫的 Re:Taitung_____臺東 2022年臺東形象桌曆 和WimWenders的 溫德斯談電影情感創作&影像邏輯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臺東縣政府 和原點所出版 。

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含博士學位學程) 黃建宏、賴鼎銘所指導 曾雯的 吉爾·德勒茲「影像符徵學」之符號轉向:從文本到資料庫——以尚盧·高達《電影史》為例 (2020),提出高達電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影像符徵學、文本、《電影史》、議論電影、資料庫電影。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余昕晏所指導 張紋佩的 從實驗電影談分眾藝術教育:以黃亞歷的《物的追尋》、《待以名之的事物》為例 (2012),提出因為有 實驗電影、藝術教育、展演、作者、觀眾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達電影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達電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Re:Taitung_____臺東 2022年臺東形象桌曆

為了解決高達電影的問題,作者臺東縣政府 這樣論述:

  這是一份用聽的桌曆。     臺東有許許多多遊客未知的文化,正等著發光。在地豐富的食材與生態、多元文化保存、能被活化的傳統工藝、對質感生活與家鄉充滿熱情的人,全都收錄在收錄在桌曆中。     透過AR app結合桌曆體驗,你將感受的臺東,不只是你想像的臺東,那是一個生命力的展現,那是一個充滿韌性與堅毅的生活樣態。     也許你來過/路過臺東、也許你移居/定居/生長在臺東,   但你是否聽過臺東? 臺東的聲音是什麼?   微風輕拂過紅藜與小米的沙沙聲、飛魚躍出水面的潑剌聲、炮竹的轟鳴、鼻笛與八部合音的裊裊……。   你聽,那是褪去一切光環、卸了妝的臺東,它的堅毅與剛強、它的質樸與純粹,是我

們迫不及待要讓你一起感覺的樣貌。   Recreating Your Impression of Taitung.   拿起手機,讓我們一起用.心.聽。     桌曆大小:16*11cm   包裝紙盒大小:11.5x17.5x3cm 作者簡介   聲音藝術家 吳燦政     1973年出生雲林的吳燦政,喜歡胡亂聽各種流行、實驗性的音樂,大學無和朋友主持「寶島新聲TNT藝術黑白講」的電台節目,高達電影中的聲音處理,讓他意識了聲音在影像裡的重要位置,就這樣,聲音和影像、聲音與觸覺的細微牽引,參與了2006年的「C06台灣前衛文件展︰複音馬賽克」展覽,開啟第一件聲音裝置的作品〈夜鶯〉。爾後不斷實驗

視覺與聲音的關係。 01炒海鹽 02炸寒單 03紅藜(台灣藜) 04八部合音 05飛魚 06竹筏 07烏頭翁 08綠島花生 09小米 10鼻笛 11秋收稻穗節 12鏢旗魚

高達電影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台北文學閱影展10.22-11.02 官網】https://literature.festival.taipei/video-exhibition.html
【贈票活動:只要在電影趴Cast的Youtube、IG或是FB留言,告訴我們你最喜歡,或是最感興趣、想去看的法國新浪潮電影!將在2021.10.03午夜截止!請大家踴躍來拿票喔!】
2021臺北文學.閱影展特映會邀請

電影:《幸福》Happiness
導演:安妮華達
時間:10.06 (三) 13:50
地點:光點台北電影院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8號)

1. 開演前一小時於光點台北電影院前開放換票,座位全採自由入座
2. 得獎者需提供完整姓名及電話以便現場工作人員核對
3. 開演後20分鐘不得入場

想邀我們單挑的話,歡迎寄信到 [email protecte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ovie.podcast/
FB https://www.facebook.com/MoviePaCast/


0:00 台北光點:大使館改裝的電影院
5:49 台北文學閱影展:從文學的角度看電影
19:03 台灣的獨立片商超用心在推廣藝術電影
26:46 這次閱影展第一次以「電影運動」為主題
29:25 選新浪潮當主題是因為策展人換手機?
34:35 「電影作者論」的崛起
39:20 小小兵和塔可夫斯基的靈性共鳴點
45:33 創新的「右岸派」
46:49 什麼是「攝影機鋼筆論」?

53:27 讓人睡死(?)的「左岸派」
54:39 什麼是「意識流」?
1:06:40 法國新浪潮不是一個「觀點」而是...
1:09:45 這次影展也有講座和紀錄片!

吉爾·德勒茲「影像符徵學」之符號轉向:從文本到資料庫——以尚盧·高達《電影史》為例

為了解決高達電影的問題,作者曾雯 這樣論述:

過去電影符號學特別是古典符號學受到語言的支配,德勒茲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轉向一個新的領域,在這個歷史的轉折裡面,用高達的《電影史》做一個例證,他們讓符號學的研究從古典一直到所謂的現代。這就會涉及到符徵界定上面的問題,包含它在哲學裡如何被界定,又如何被放在一塊處理?如果符徵真的變成問題意識,怎麼去釐清?關於「sign」,如何從哲學出發,然後跟電影連結,最後再討論到資料庫的問題。也就是在溝通或資訊的系統裡思考電影,傳播媒體的資訊系統如何可以跟電影的符號系統之間進行某一種平行性的思考。德勒茲反對之前的符號學,但他引用皮爾斯支持的是符徵與符徵之間的關係,他要研究的是它們的關係。之前的符號學還是會看到

符號與符號之間的關係或者是結構,他們一定會去分析符號跟符號的關係,可是,德勒茲一開始就把關係變成符徵,這個符徵會如何延伸出意義就必須在時間跟動態裡面去發生。但這個符徵不是實質的一個具體的物件,這個就是德勒茲反對之前的符號學的原因。符號學是把符號組合起來以後為了再現另外一個東西。可是,德勒茲認為影像本身就在講事情,就是他反再現、反表象。過往分析電影的方式都還是要構成一個文本,才能夠理解影片。對德勒茲來講,已經不用再去看文本,而是要看它的運動跟時間。影像是由符號組成的,它會預設有一個文本,德勒茲在意的不是文本,而是我們人跟運動、跟時間的關係有沒有一個更自由的創造途徑。透過運動、時間,電影可以形塑、

介入真實。也就是電影也可以創造現象,創造那個運動的現象。德勒茲要談的是人可以決定空間和時間,透過電影。高達的《電影史》重要是因為他有一個符徵的轉向,證據就是他使用符徵的方式。《電影史》混合了標語的解組與重組、影音斷裂、疊影重疊意義、後設性混音、印象派繪畫的重置、慢動作/閃/溶接蒙太奇等等,高達這樣的符徵操作會讓它跳出原來的文本。在一個影像裡會有文字,也會有別的電影擷取出來的片段和影像,文字編排和哲學、思想或概念有關,當這三者混在一起,就變成另外一部電影的影像。《電影史》的完成,可以說是電影符號學的一個重要轉折,轉向電影本身作為唯一能拍攝、集結、書寫並投映史事的一種資料、一種檔案。當一部影片變成

一個檔案時,它所有的符徵跟這些符徵的關係就發生了變化,它裡面所有的符徵是有可能獨立地跟它的文本切割開來。這就是檔案的意義。高達要告訴的是影像本身已經改變了什麼事情,這些電影裡面的某一個片段是有意義的,它的意義不在於之前的文本,而在於一個更大的歷史構成。這個就是影像即是符徵,符徵是為了產生意義才叫符徵,而不是在一個文本裡面。和德勒茲談的很接近。《電影史》之所以能成為一部藉由其他領域的影音斷片或檔案述說的議論電影或議論影像,這是因為對高達而言,歷史本身就是不折不扣的蒙太奇的絕佳產物及絕對的驗證場域。所有符徵所連結的歷史事件,不管是來自電影內部還是外部,表象看似不相關或相距甚遠,皆可透過影音修辭法或

實驗性拼貼進行連結,臻至運動影音的形體化與思想化。議論電影與符號學的關係是符號之前只是指示意涵,議論是建立關係,文本跳出來已經不再是自身內部。資料庫電影是議論電影的其中一種,因為議論電影裡面就有很多不同的創作者,還有不是議論電影的,他們使用資料庫的方式不同,敘事電影也有用影像資料或者去論述影像的。資料庫就是在一個特定方向上以某種方式去分類所聚集出來的資料,所以,它有一個方向或主題,然後有它的分類的基準。語言符號學是對於語言的系統、邏輯進行一個歸納跟整理,它的重點在於有一種語言它如何表意,如何產生意義的。資料庫的語言是它如何分類,跟如何操作。所以,它的意義出現在使用,就是在操作那裡。就像高達所做

的,他去使用不同影片裡面的影像去論述他的東西。背後的邏輯就是第一種符號構成文本的背後,需要有一個形上學或者一個後設的結構。第二種符徵構成文本與文本之間的關係,背後最主要是要連接出可以產生力量的關係。現在的不是文本分析,它是符徵的網絡或者大數據庫,個人的創作是在海量的數據裡面抓出關係給觀眾看。進入到這個狀態,電影就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意義,不管是去定義創作者或者是定義影片的閱讀方式等等,包含人和影片之間的關係都會不一樣。所以,德勒茲的「影像符徵分類學」和高達的《電影史》隱含著一個可能性:「前訊息論」的影像哲學或者影像思考,如何連接到後來的不管是傳播理論、訊息理論,還有新媒體理論。

溫德斯談電影情感創作&影像邏輯

為了解決高達電影的問題,作者WimWenders 這樣論述:

溫德斯電影寫作全集三部曲之第一、二部 德國電影巨匠第一手觀點   從影評人到導演,見證溫德斯成為   德國新浪潮導演的第一個20年   暢談──為何拍電影∣故事會撒謊   拍攝《夏日記遊》、《守門員的焦慮》、《紅字》、《愛麗絲漫遊城市》、《歧路》、《公路之王》、《美國朋友》、《水上迴光》、《神探漢密特》、《事物的狀態》、《巴黎,德州》、《尋找小津》、《慾望之翼》……經典創作的過程&思考   經典問卷《666 號房》──如何訪問高達、史匹柏、法斯賓達、荷索、   安東尼奧尼等14位名導,看電影未來   首度德文翻譯‧全新繁體中文版   認識電影大師的讀影&創作心法!   電影創作不是

要把人們的注意力從這個世界引開,而是要把這個世界指給人們看。    ───溫德斯   ▌電影大師,如何反思影像及創作?   台灣首度譯自德文的溫德斯電影寫作全集,依時間集結,分為三部曲「情感創作」、「影像邏輯」及「觀看的行為」,依時序收錄他於報章雜誌上的電影書寫、演講稿和訪談紀錄。   本書為第一部「情感創作」和第二部「影像邏輯」的集結,溫德斯1970拍攝首部劇情長片之前,就開始撰寫文章,首部曲收錄他從1968年至完成《巴黎,德州》的1984年間,於各種場合寫的文章和電影評論。二部曲則收錄了他作為電影人第一個二十年,帶領讀者見證他的創作歷程,影像和小說是如何融合的?音樂如何啟動他的第一部短

片?並詳述他在這段期間完成的逾十四部電影的創作歷程與思考。   ▌首部曲:情感創作───夢想的啟動   本書收錄溫德斯在1968年至1984年,十六年間寫的文章和電影評論。揭示了他如何透過觀看電影,聆聽音樂,來對電影媒體反思。他的思想如何密不可分地陪伴並塑造他的電影作品。溫德斯不遺餘力地書寫電影──出於對德國電影評論和電影文化現狀的憤怒;真誠表達對那些糟透了,或是與之相反,堪稱學習典範電影作品的關注與驚愕。   溫德斯從未以新聞的立場來評論電影。他更著墨於電影感知的瞬間,即「電影夢想」,並將其與電影史,以及佔據了整整一世代人的當前經驗聯繫起來:不論是最新的高達電影或是滾石樂團最近的唱片;爺

爺時代的老電影之於德國新浪潮的首次嘗試;不論是《逍遙騎士》或《狂沙十萬里》等經典片,亞佛烈德.希區考克、勞勃.阿特曼、法蘭索瓦.楚浮的作品,亦或是搖滾電影等。在對佛列茲‧朗的悼詞中,溫德斯反思了被摧毀的德國電影傳統;在與約阿希姆.費斯特的「希特勒電影」辯論中,他遵循了意識形態、電影語言和電影敘事之間的連結;另一篇文章則闡述了溫德斯的「美國夢」和「公路電影」的思想。     這些文章都有一個共同點,目的在於展現電影對於我們的意義:電影與生活有多密切關聯;電影比起過去的戲劇、音樂或視覺藝術,成為對我們這個時代更準確且更全面的文獻;電影可以透過疏離人們的渴望和恐懼,對我們造成傷害,相反地也能開拓我們

的生活並揭示自由,為我們帶來益處──電影遠遠不只是製作電影的產業。   ▌二部曲:影像邏輯───電影的實踐   二部曲收錄了溫德斯作為電影人的第一個二十年:從早期的音樂電影,德國的公路電影《公路之王》,到美國電影夢《巴黎,德州》和《慾望之翼》;展現溫德斯身為一個導演與朋友和同仁之間的對話:與荷索和法斯賓達、安東尼奧尼和高達等當代電影大師,討論了電影是否還有未來以及前景為何;多篇電影回憶錄,其中談論了拍片緣由,開拍時的經濟條件,拍攝的冒險過程和剪接台上編輯工作的酸甜苦辣。   讀者更可見證他從《夏日記遊》到《巴黎,德州》、《慾望之翼》的完整創作過程:影像(體驗、夢境、想像)和故事(神話、小說

、混合訊息)如何融合在一起,電影創意又是如何發想的。本書文字為讀者呈現出一幅關於電影美學的廣泛草圖,這一切來自於攝影機後的實踐,與其在影像及其邏輯之間不斷思辨的成果。   ▌那一夜,我想起溫德斯的話   ‧電影中最大的冒險就是生活本身。   ‧在一部電影中不惜一切代價講一個故事是沒有意義的。   ‧小津教我,就算沒有「故事」也可以講述一場電影。   ‧電影的可能性,在於「忠實呈現事物原貌」,藉此得以「拯救事物的存在」。   ‧千萬不要試圖講一個故事後再去尋找角色,你必須先擁有角色,再與他們一起尋找故事。   ‧我拍的許多電影其實都是根據旅行路線,而不是劇本。   ‧到達任何地方並不重要。重要

的是,在旅途中有正確的「態度」。保持在路途中,不是為了去「哪裡」,而是「行進」。 影壇13人,好評推薦   王志欽|影評人   王派彰|策展人   沈可尚|導演   林木材|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徐明瀚|電影與藝術評論人   張榮吉|導演   陳駿霖|導演   黃以曦|影評人   黃嘉俊|黑糖導演   聞天祥|金馬獎執委會執行長   楊元鈴|溫德斯【在路上】影展策展人   瞿友寧|導演   饒紫娟|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總監 各界讚譽&推薦   溫德斯是電影界的異議分子。他不斷指出電影的困境,但同時也為電影指出新的出路,並開啟一些新的空間和經驗:新的故事。──《時代週報》(Die Z

eit)   溫德斯電影作品的出色之處就在於它們呈現出覺醒者的激動,以及人們對所見之種種的驚訝和好奇。──《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   溫德斯是魔法師!──《明鏡週刊》(Der Spiegel)   若要看待一位作者電影的世界觀,本書非讀不可!──沈可尚|導演   以電影探尋事物的本質,必必必必看!──林木材|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觀看過程彷彿是回到導演的起點,回到電影的最初。──張榮吉|導演   溫德斯是過去四、五十來最偉大的導演和藝術家之一,這套書驚人地帶領我們進入他的創作歷程。──陳駿霖|導演   溫德斯教會我其實可以披著翅膀看這世界,

而距離的衡量是多餘的。──瞿友寧|導演   曾經凌晨排隊買票只為了看《巴黎,德州》,後來更因為《一頁台北》陪他走過台北一些巷弄,那些我們覺得不起眼、他卻覺得異常有趣的地方。他把世界的實景透過電影攝成「真實的虛像」,這本書不但是所有編導製片應該要讀的,喜愛文學的讀者們更可以在其中找到個人的理想之境。──饒紫娟|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總監  

從實驗電影談分眾藝術教育:以黃亞歷的《物的追尋》、《待以名之的事物》為例

為了解決高達電影的問題,作者張紋佩 這樣論述:

臺灣的電影環境,長期以劇情片占據主導地位,觀眾已十分熟悉劇情片的敘事模式,例如:以主要演員或明星為軸心、因果邏輯明確的敘事,都成為觀眾觀影時最主要的線索。此外,從觀影習慣到影展評選的標準與取向,也都可窺見好萊塢的評判方式和機制的複製,甚至於主要綜合性影展,也都以劇情片為多數觀眾關注的焦點,實驗電影幾乎成為缺席者。本論文首先透過文獻的回顧與分析,釐清實驗電影自西方生成延伸至今的演變,進而探討當代實驗電影的位置與價值。其次,透過臺灣電影放映機制與現況的描述,反思「黃亞歷實驗短片放映會」在此其中的特殊性與實驗性。最後,聚焦於此放映會的過程分析,針對共同參與者之間的權力關係問題進行探論,再則鎖定映後

座談中觀眾的分享,透過相異的知識背景/生活經驗而產生解讀電影的各式風貌,描摹以個別觀眾為主體的想像行動,並進一步思考此放映會所輻射出的對話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