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蝴蝶幼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香港蝴蝶幼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裕榮寫的 臺灣蝴蝶生活史百科圖鑑 和徐堉峰的 臺灣蝴蝶圖鑑上[弄蝶、鳳蝶、粉蝶篇](修訂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晨星 和晨星所出版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張自立博士所指導 莊眞眞的 STEAM教學對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生 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樺斑蝶成長為例 (2018),提出香港蝴蝶幼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STEAM教學法、樺斑蝶、國小低年級學生學習成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魏美惠所指導 張雅茹的 幼兒園教師實施創造思考教學對幼兒學習經驗及創造力表現之探究 (2014),提出因為有 幼兒、創造思考教學、創造力表現的重點而找出了 香港蝴蝶幼蟲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香港蝴蝶幼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蝴蝶生活史百科圖鑑

為了解決香港蝴蝶幼蟲的問題,作者洪裕榮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費時10年的時光,以專業攝影的觀點來拍攝與記錄的蝴蝶傳記。   本書由曾獲世界攝影10傑的知名生態攝影家洪裕榮先生撰文/攝影。   書中採用專業級鏡頭與軟片,以拍攝蝴蝶特寫來呈現,並選用高級紙張,結合最新印刷技術製作而成。同時延請蝴蝶分類專家徐堉峰博士,為本書審訂內文。   全書共收錄111種蝴蝶,以生活史來陳述蝴蝶的生命過程,總共使用了3230多張特寫專業級圖片,去蕪存菁的捨去羽翼破損、影像不清晰,以可清晰辨識的圖片為主,同時附記攝影手札和156種蝴蝶食草,以方便野外辨識。   ◆臺灣111種蝴蝶生活史紀錄   詳述臺灣111種蝴蝶完整生活史及各階段觀察重

點。   ◆3230張專業生態寫真圖片解析   國內外屢獲大獎的生態攝影家,以特寫照片帶領讀者辨識蝴蝶各個時期的清晰樣貌。   ◆156種蝴蝶食草圖文詳解與蝴蝶攝影手記   介紹蝴蝶食草方便野外觀察,不藏私分享蝴蝶攝影技巧。   ◆耗時10餘年的典藏版鉅作   ◆最詳盡千餘種食草植物與蝴蝶對照表   這是一本賞蝶、植物與攝影參考之寶典,非常值得典藏與細細品味。 本書特色   1.以3000多張專業生態寫真圖片,解析臺灣111種蝴蝶的完整生活史紀錄。   2.由國內外屢獲大獎的生態攝影家洪裕榮撰文攝影,並延請徐堉峰博士審訂,為耗時10餘年的典藏版鉅作。   3.不僅記錄臺灣蝴蝶生活史,更是

156種蝴蝶食草圖文詳解與蝴蝶攝影手記,書中隨附千餘種食草植物與蝴蝶對照表。

STEAM教學對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生 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樺斑蝶成長為例

為了解決香港蝴蝶幼蟲的問題,作者莊眞眞 這樣論述: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討STEAM教學模式是否能夠有效的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童在認識樺斑蝶種的蝴蝶,在概念認知以及觀察、紀錄與分析、傳達等科學過程技能的學習成效。研究者利用STEAM教學法自編教學活動,配合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中的「可愛的動物」單元來進行教學。教學活動時間一個月,課程時間固定為每週四及週五的生活課,每節為 40分鐘,每週三節課,一個月總共有 12 節課程。教學前先進行前測,在教學過程中,收集教師教學手札紀錄、教學觀課錄音、錄影、教師觀課回饋觀課紀錄表以及學生學習單、小日記及學生晤談等質性資料,並在教學後進行後測。最後,針對前、後測結果,進行描述性統計及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並且對質性資

料進行三角檢證,以了解學童學習情形。研究對象為本校低年級的一個班,共34位學生。研究者設計一系列跟校園樺斑蝶相關的STEAM教學活動,透過環境營造、幼蟲飼養、紀錄、學生小日記、手機顯微鏡觀察、戲劇表演等一系列相關教學活動,讓學生進行學習。研究結果發現:一、應用STEAM教學法於課程之中,可改變學童學習模式,有助於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與表現。二、應用STEAM教學法於課程之中對於學生學習成效有正面之影響。三、應用STEAM教學法於課程之中有助於教師教學應用與回饋改善。 利用STEAM教學法可以讓低年級學童對樺斑蝶身體基本構造有更清楚的認識,提升低年級學童對樺斑蝶成長的學習成效;另外STEA

M教學可以讓課程變得更多元有趣,學生也可以更有效的學習及快樂成長。

臺灣蝴蝶圖鑑上[弄蝶、鳳蝶、粉蝶篇](修訂版)

為了解決香港蝴蝶幼蟲的問題,作者徐堉峰 這樣論述:

  本書為2013年出版《臺灣蝴蝶圖鑑 上[弄蝶、鳳蝶、粉蝶篇]》的修訂版。   臺灣的蝴蝶物種豐富,其單位面積的蝶種密度為各國之冠,不用翻山越嶺,即可欣賞到其翩翩起舞的曼妙身影,但您認識這些圍繞在身旁的蝴蝶嗎?   您知道臺灣寬尾鳳蝶為了降低發生期集中而遭遇惡劣環境的風險,因此蛹期長短並不固定,部分蛹當年即會羽化,部分至隔年春天,甚至長達一年;白絹粉蝶幼蟲會將寄主植物枯葉連綴成越冬巢,以便在內集團過冬嗎?   若您不知如何辨識蝴蝶,或是想要熟稔各種蝶類習性及特徵,本書絕對是兼具欣賞及查詢的實用工具書。   由於學術研究進展,隨著分子資料大量累積和跨國界系統分類研究

成為風潮,導引出很多分類變更,致使某些使用歷史相當悠久的學名都因新證據的出現而動搖,因此新版本中做了大幅度修訂。 本書特色   有史以來種類最完整的台灣蝴蝶圖鑑,分上、中、下三冊,介紹約370種蝴蝶棲息在台灣的蝴蝶,並論及許多疑問種與偶產種,堪稱種數最多,形態特徵照片最完整的工具書   ◎收錄約130種蝴蝶(弄蝶、鳳蝶、粉蝶),當中包含20種特有種及57種特有亞種   依據科屬分類編排,詳細介紹各蝶種形態特徵、生態習性、分布、雌雄區分、相似種比較及變異說明等資訊。   ◎700餘張去背標本照,完整收錄各蝶種雌雄、背腹、高溫型、低溫型等形態,讓您掌握辨識要點。   ◎詳述各蝶種棲地環境,並

提供每種幼蟲的寄主植物種類及取食部位。   ◎提供專業檢索表,並於每一蝶種照旁附註尺標,讓您快速鑑別物種。

幼兒園教師實施創造思考教學對幼兒學習經驗及創造力表現之探究

為了解決香港蝴蝶幼蟲的問題,作者張雅茹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園教師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活動對幼兒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及創造思考教學活動的實施歷程。本研究採個案實驗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所任教的公立幼兒園大中小的15位混齡幼兒為研究對象,以「從家裡到學校」主題教學活動為主軸,融入「腦力激盪法」、「6W發問技巧」、「奔馳法」、「直觀表達法」四種創造思考教學法,進行了三個月,每週三次共計36次的創造思考教學活動。 研究工具在量的部分,以「威廉斯創造思考量表」(林幸台、王木榮,1999),作為評量幼兒創造力表現之研究工具,在質的部分,則以觀察記錄、教學省思日誌、師生對話、幼兒作品、幼生學習單等文件資料交互驗證,藉此探究幼兒園教師實施創造思考教學

活動對幼兒創造力表現之影響。本研究獲致的結論如下:一、運用創造力教學策略能有效提升幼兒多元的創造性思維;二、透過創造力教學提升幼兒語言及肢體表達的豐富性;三、透過創造力教學增加幼兒聯想及藝術創作的能力;四、創造思考教學策略交叉應用,觸發幼兒觀察及不同樣貌的創作;五、透過創造思考教學的學習歷程,提升幼兒解決問題與自信心。 最後,研究者再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分別對幼教老師,政府相關單位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