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四要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非暴力溝通四要素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馬歇爾·盧森堡寫的 用非暴力溝通化解沖突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非暴力沟通四要素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是什么也說明:1、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即通过观察事实,感知自己的内在情绪,合理表达自己的需要与请求,并学会倾听他人的需要和 ...

淡江大學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吳清基所指導 何芸庭的 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非暴力溝通與管教態度之調查研究 (2021),提出非暴力溝通四要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非暴力溝通、管教態度、人際互動、情緒。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林素英所指導 陳姝伃的 三《禮》婦女四學意義析論——結合心理學之文化解析 (2021),提出因為有 三禮、婦學、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的重點而找出了 非暴力溝通四要素的解答。

最後網站每月一書: 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 - 點部落則補充:以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聆聽並同理他人,覺察他人行為背後的本質。 悖離生命的溝通方式. 我們從小到大習慣的語言方式,經常會使我們容易去要求別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非暴力溝通四要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用非暴力溝通化解沖突

為了解決非暴力溝通四要素的問題,作者(美)馬歇爾·盧森堡 這樣論述:

國際和平締造者、沖突調解專家和治療師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向你展示如何植根於你的日常語言中發展出內在的和平意識和平對話帶來了深刻的見解、實用的技巧、強大的工具,由內而外地改善你的人際關系和你的生活歷程。本書充滿了發人深省的故事、經驗和思想,它們來源於四十多年在世界上一些最暴力的地區調解沖突和修復人際關系的經驗。書中的內容包括沖突解決、改變企業文化和專制制度、改變敵視的視角、應對恐怖主義、表達和接受感激,以及有效實現社會參與。作者簡介: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是非暴力溝通中心(CNVC)的創始人和教育服務主管。他是《和平對話》以及暢銷書《非暴力溝通》的作者。2006年,他榮獲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盧森堡博士1961年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師從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獲得了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隨后的生活經歷以及在比較宗教學方面的研究,促使他發展出極具啟發性和創造力的非暴力溝通方法。盧森堡博士首次應用非暴力溝通方法,是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在學校廢除種族隔離制度的項目中,他進行調解和溝通技巧的培訓。1984年,他創建了非暴力溝通中心(CNVC),如今有超過200名經CNVC認證的非暴力溝通培訓師在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非暴力溝通培訓。他的著作經典《非暴力溝通》入選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必讀書籍之列。馬歇爾•盧森堡博士非暴力溝通中心(CNVC)的創始人。1961年師

從卡爾•羅傑斯獲得了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1984年,創建了非暴力溝通中心(CNVC),如今有超過200名經CNVC認證的非暴力溝通培訓師在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非暴力溝通培訓。2006年,榮獲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他的經典著作《非暴力溝通》入選香港大學推薦的50本必讀書籍之列。非暴力溝通(又稱愛的語言)被聯合國譽為全球非暴力解決沖突的最佳實踐之一。 非暴力溝通簡介對於《用非暴力溝通化解沖突》的贊譽前言一――多蘿西·J. 馬韋爾博士前言二――大衛·A. 哈特導語非暴力溝通的由來非暴力溝通的目的第一部分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l第1章 兩個問題第2章 我們如何表達內

在鮮活的生命狀態?觀察感受需要第3章 我們如何能讓生活更美好?請求請求與要求第二部分 應用非暴力溝通第4章 自己內在的改變通過自我教育而成長對自己的「錯誤」做自我傾聽療愈舊傷――哀悼與道歉第5章 通過傾聽與他人建立連接回應他人的信息第6章 看到他人的美第7章 你想要改變什麼?第8章 應對幫派和其他權力結構組織我們是如何走到這地步的在學校里創造改變在貧民窟中與幫派工作改變其他社會機構第9章 轉化敵對印象並建立連接調解交戰族群與恐怖主義對話第三部分 用非暴力溝通促進社會參與第10章 與他人合力促成社會參與為社會參與募捐第11章 處理沖突和對抗看到對方鮮活的生命狀態轉化企業中的

沖突轉化企業文化如果人們不願意到一起來第12章 感激贊美和表揚成為有害的評判用非暴力溝通表達感激怎樣接受感激第13章 結束浯致謝非暴力溝通四要素我們共有的一些基本感受我們共有的一些基本需要非暴力溝通中心簡介

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非暴力溝通與管教態度之調查研究

為了解決非暴力溝通四要素的問題,作者何芸庭 這樣論述:

因著108新課綱推動,重視孩子「人際互動」的能力,培養孩子適切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習尊重、聆聽他人。語言是與人溝通重要的媒介之一,它代表不僅僅是文字,而是隱藏之中的「感受」、「需要」與「請求」。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非暴力溝通」與管教態度,在新北市國中教師教學現場的現況調查。本研究藉由網路填寫問卷,有效樣本共285位。根據統計分析與發現,歸納出本研究結果如下:年齡、職務在非暴力溝通上有顯著差異;年齡、學歷、學校所在區域在教師管教態度上有顯著差異。一、在管教態度「關係型」向度上有顯著差異,「 51-60 歳以上 」高於其他年齡層。二、在非暴力溝通「請求」這個向度,顯示年齡會影響教師非暴力溝通,且「

21-30 歳」的教師高於其他年齡層教師。三、在非暴力溝通「觀察」向度上,有顯著差異,輔導教師高於導師與專任教師者。四、在管教態度「專制型」、「權威型」向度上,有顯著差異,導師高於輔導教師與專任教師者。五、在管教態度「權威型」向度上,有顯著差異,「板橋分區、三鶯分區」高於其他分區。六、「關係型」的管教態度與教師非暴力溝通之相關程度最高。

三《禮》婦女四學意義析論——結合心理學之文化解析

為了解決非暴力溝通四要素的問題,作者陳姝伃 這樣論述:

本研究的主體對象有二:一是三《禮》,二是婦學;跨越的領域和使用的方法亦有二:一是經學,二是心理學。本文的研究思維,採取雙向結構的融合書寫,一方面在三《禮》之中探索「婦學」內涵,另一方面在「婦學」內容中豁顯禮教的真諦,呈現兩者共同交會的研究成果。具體言之,本研究以婦女四學——德、言、容、功為主題,擇取大腦、心智、身體等心理學相關研究成果為視角,旨在探析古代禮教文獻與史傳典籍所見的婦女教育內容與文化意義。 三《禮》蘊含的婦學內涵,首先表現於《周禮》建構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的整體運作思維,《儀禮》保存女性禮容的身體語言,與《禮記》記載女性修德的成長歷程。其次從史傳典籍之記載,可以彌

補三《禮》文獻在婦學實踐事例記述的不足,相較於婦功、婦容、婦德,史傳更多的補充是在婦言部分。《周禮》建構婦女四學的思維,蘊含「生與成」之內涵,在人與自然萬物之間,以「生產技術」造就「成物之功」。從〈天官〉記載后妃獻種、親蠶、立市的過程,即是形成一條「培植物種」、「加工物種」、「流通物種」的經濟生產線。《儀禮》記述周代冠、婚、喪、祭等各種禮儀動作,保存女性「行與止」的禮容細節。例如女性以端正站立的姿態培養自信和中正之德,以肅拜手勢表現專注和恭敬,以深呼吸釋放悲傷感、以稽顙作為答拜姿態同時療癒喪親之痛。《禮記》記載婦女修德的學習成長,依照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的次序發展。古代青少女首

先從婉娩聽從的性情修養、織紝組紃的手作技藝、觀祭助禮的學習入手,奠定女性的能力與價值。其次從婚禮的親迎到同牢合卺,邁入夫婦情愛同步的婚姻生活,逐漸產生情感依附,形成婦女「信德」、「從人」的動力來源。最終,婦女親自侍奉舅姑的生活,體會身體衰老與時間感的改變,並在世代交替的過程延續家庭價值,保存家人之間彼此親密關懷的歸屬感,進而體現中華文化的孝道。 「婦學」豁顯禮教的真諦,從具象性到抽象性依序為婦功、婦容、婦言、婦德四大面向: 婦功——孕育與生成的主體。婦功的禮教內涵是以「物」為核心,表現在女性身處人與自然萬物之間,既是人類孕育與生成的主體,同時又蘊藏對大自然報本反始的感恩之情

,故而在創物、製物、用物、通物的每個階段,都能做到愛物、惜物、置物、藏物。若以人的生命本質而言,女性為孕育生命的母體;以物的生產流通而言,女性為勞動製造的主體。女性的生成力量,始終推進人類文明的發展。因此,人類面對天生萬物的背景,大自然所賜予的動植物資源,經過辛勤的女性勞動後,獲得廣大的美好成果。 婦容——動作與意志的結合。婦容的禮教內涵是以「身」為核心,側重於身體動作與內在意志的結合。透過身體之動作、行為,鍛鍊一個人內在心志的成熟穩固,展現「修身」與「正心」是雙向貫通的修養方式。例如祭祀之容以敬意為主,期待孝子孝婦在祭祀時,以身體動作展現祭禮應有的肅穆莊重的氛圍。又如喪紀之容以

「哀情」為主,弔唁者與喪家共情哭泣,有助於達到動體安心下氣之療癒效果。 婦言——人情與倫理的平衡。婦言的禮教內涵是以「情」為核心,側重學習婉娩聽從、怡聲柔色下氣的溝通能力,藉由非暴力語言的溝通步驟,從觀察事實、表達感受、覺察需要、提出請求,達成最佳的溝通效益。反觀史傳記載的王室故事,無論是驪姬與晉獻公或是漢成帝與趙昭儀,都起因於以情緒勒索的方式傷害自己與他人。相較之下,班倢伃能夠洞察局勢、自請退居服侍太后,實具成熟的情感智慧。班昭《女誡》則是以家庭倫理之和諧為核心意義。 婦德——自律與利他的展現。婦德的禮教內涵是以「人」為核心,在自律、慎獨、同理、利他的修養過程,以

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婦的身分,實踐人倫道德之美。夫婦是家庭的基本單位,女性對上繼承父母先祖的宗族關係,對下孕育兒女子孫的血緣命脈。無論是血緣之親、情感之親或名分之親,女性都是存在生命延續、家族凝聚、身分認同重要連結的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