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ip好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靜態ip好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比)克拉倫斯·菲爾斯菲爾斯寫的 Segment Routing詳解:流量工程(第二卷) 和朱文偉李建英的 Linux C與C++一線開發實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出版社 和清華大學所出版 。

樹德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碩士班 蕭銘雄、張鐸所指導 侯言芳的 資訊應用在休閒涉入效益對流暢體驗、幸福感與個體靈性之影響-以陶藝休閒參與者為例 (2019),提出靜態ip好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休閒涉入、休閒效益、流暢體驗、幸福感、個體靈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資訊科學系碩士班 莊淇銘所指導 傅大桓的 PLC控制器應用於船舶穩定翼控制系統更新工程 (2015),提出因為有 穩定翼、自動控制系統、PLC控制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靜態ip好處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靜態ip好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Segment Routing詳解:流量工程(第二卷)

為了解決靜態ip好處的問題,作者(比)克拉倫斯·菲爾斯菲爾斯 這樣論述:

本書詳細介紹SEGMENT ROUTING流量工程(以下簡稱為SR-TE)解決方案以及SDN控制器與SEGMENT ROUTING基礎設施的集成,並提供了相關各種協議的教程。通過本書(本系列叢書第二卷),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SEGMENT ROUTING技術如何推動網路簡化、擴展和自動化,如何結合SDN實現大規模流量工程,如何對業務進行監控和維護,提高網路可見性等。本書適合電信運營商、OTT、大中型企業、設備製造商、軟體發展商、系統集成商等廣大IP網路從業人員以及在校本科高年級學生、碩士、博士等閱讀與學習。 克拉倫斯·菲爾斯菲爾斯(Clarence Filsfils):

  思科院士,在思科工作20年,擁有極其豐富的創新、產業化、市場推廣和實際部署經驗,受到全球運營商、OTT和大型企業客戶的尊敬和信賴。克拉倫斯是Segment Routing技術的發明者和推動者,擁有超過40項相關專利。由於在Segment Routing上的突出貢獻, 他和他的團隊獲得了思科先鋒獎, 這是思科內部用於獎勵創新的Z高榮譽. 在之前的職業生涯中, 克拉倫斯還發明了快速路由收斂技術, 擁有超過30項相關專利;同時還領導思科QoS的設計和實現, 擁有20項相關專利;以及負責大型IP/MPLS網路的實際部署工作等。克拉倫斯經常在業界重要的學術會議上發表演講,他也是一位多產的作者,著作包

括超過140項專利、Sigcomm 2015論文、IETF標準(8個RFC、20個草案)以及多部書籍。克拉倫斯擁有比利時列日大學電腦科學碩士學位以及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索爾維商學院管理碩士學位。   第1章 簡介  1.1第一卷的主觀性簡介1  1.2術語1  1.3設計目標2  1.3.1IP優化的解決方案2  1.3.2簡單的解決方案2  1.3.3可擴展的解決方案3  1.3.4模組化的解決方案3  1.3.5創新的解決方案5  1.4服務等級保證5  1.5流量矩陣6  1.6容量規劃7  1.7對集中式計算的依賴7  1.7.1不相交路徑8  1.7.2跨域8

 1.7.3頻寬代理8  1.7.4多層優化9  1.8用Segment/Segment清單表達流量工程意圖9  1.9SRPolicy11  1.10BSID11  1.11需要多少個Segment12  1.12基於著色業務路由的自動化13  1.13SR-TE進程14  1.13.1一個進程,多重角色14  1.13.2組件15  1.13.3SR-TE資料庫16  1.13.4SR原生演算法16  1.13.5與其他進程和外部API的交互17  1.13.6新的命令列18  1.14服務程式設計18  1.15領先運營商團隊19  1.16SR-TE思科團隊20  1.17標準化21

 1.18本書內容組織順序22  1.19參考文獻22   第2章 SRPolicy  2.1簡介25  2.1.1SRPolicy的顯式候選路徑27  2.1.2路徑驗證和選擇29  2.1.3低延遲動態候選路徑31  2.1.4避免特定鏈路的動態候選路徑32  2.1.5在Segment清單中編碼路徑34  2.2SRPolicy模型35  2.2.1Segment列表36  2.2.2候選路徑36  2.3BSID39  2.4SRPolicy配置41  2.5小結46  2.6參考文獻47   第3章 顯式候選路徑  3.1簡介49  3.2SR-MPLS標籤50  3.3Segmen

t描述符53  3.4驗證顯式候選路徑56  3.5實際應用中的考慮60  3.6控制器發起的顯式候選路徑61  3.7TDM遷移62  3.8使用Anycast-SID的雙平面不相交路徑65  3.9小結70  3.10參考文獻70   第4章 動態候選路徑  4.1簡介71  4.1.1表示動態路徑的目標和約束條件72  4.1.2計算路徑=解決最優化問題72  4.1.3SR原生演算法與基於電路演算法的對比73  4.2分散式運算74  4.2.1頭端計算低延遲路徑75  4.2.2頭端計算帶約束條件路徑79  4.2.3其他的應用場景和限制83  4.3集中式計算84  4.3.1SR

PCE84  4.3.2SRPCE計算不相交路徑86  4.3.3SRPCE計算跨域端到端路徑93  4.4小結101  4.5參考文獻102   第5章 自動引流  5.1簡介104  5.2BGP路由著色106  5.2.1BGP顏色擴展團體屬性106  5.2.2在出口PE處對BGP路由著色107  5.2.3顏色使用衝突109  5.3VPN首碼自動引流110  5.4引導具有不同SLA的多個首碼118  5.5EVPN自動引流123  5.6其他業務路由127  5.7禁用自動引流127  5.8適用性128  5.9小結129  5.10參考文獻130   第6章 按需下一跳  6

.1著色132  6.2按需生成候選路徑132  6.3與SR-TE解決方案無縫集成133  6.4拆除ODN候選路徑134  6.5示例說明:域內ODN134  6.6示例說明:跨域ODN139  6.7ODN僅用於授權顏色142  6.8小結143  6.9參考文獻144   第7章 靈活演算法  7.1Prefix-SID演算法146  7.2演算法定義152  7.2.1一致性154  7.2.2定義通告155  7.3路徑計算159  7.4TI-LFA備份路徑161  7.5與SR-TE集成164  7.5.1ODN/自動引流166  7.5.2跨域路徑168  7.6雙平面不相交

路徑應用場景169  7.7Flex-AlgoAnycast-SID應用場景176  7.8小結182  7.9參考文獻183   第8章 網路彈性  8.1本地故障檢測186  8.2域內IGP泛洪189  8.3跨域BGP-LS更新191  8.4顯式路徑的驗證193  8.4.1Segment表示為Segment描述符194  8.4.2Segment表示為MPLS標籤197  8.5頭端重新計算動態路徑199  8.6SRPCE重新計算動態路徑202  8.7成員Prefix-SID的IGP收斂203  8.7.1IGP回顧203  8.7.2顯式候選路徑203  8.7.3動態候選路

徑205  8.8利用Anycast-SID207  8.9TI-LFA保護209  8.9.1成員Prefix-SID210  8.9.2成員Adj-SID212  8.9.3TI-LFA適用於Flex-AlgoSegment215  8.10不受保護的SRPolicy215  8.11其他機制217  8.11.1SRIGP微環路避免217  8.11.2SRPolicy存活性檢測219  8.11.3用於SRPolicy中間Segment的TI-LFA保護219  8.12同時作用220  8.13小結221  8.14參考文獻222   第9章 BSID和SRLB  9.1定義224

 9.2顯式分配228  9.3簡化/可擴展234  9.4網路隱藏/業務獨立237  9.5引導至遠端RSVP-TE隧道238  9.6小結239  9.7參考文獻240   第10章 自動引流進階  10.1具有多種顏色的業務路由241  10.2在入口PE上著色業務路由243  10.3自動引流和BGP多路徑246  10.4僅顏色引流250  10.5小結255  10.6參考文獻255   第11章 自動路由和基於策略的引流  11.1自動路由257  11.2偽線優選路徑260  11.3靜態路由261  11.4小結262  11.5參考文獻262   第12章 SR-TE資料庫

 12.1概述263  12.2頭端265  12.3SRPCE271  12.3.1BGP-LS271  12.3.2PCEP273  12.4整合多域拓撲276  12.4.1節點上的域邊界277  12.4.2鏈路上的域邊界278  12.5小結282  12.6參考文獻283   第13章 SRPCE  13.1SR-TE進程286  13.2部署288  13.2.1SRPCE配置288  13.2.2頭端配置290  13.2.3部署建議291  13.3集中式路徑計算292  13.3.1頭端發起的路徑293  13.3.2PCE發起的路徑297  13.4應用驅動的路徑300

 13.5高可用性304  13.5.1頭端向所有PCE報告304  13.5.2故障檢測308  13.5.3故障時PCC重新委託路徑給備用PCE309  13.5.4PCE之間的PCEP狀態同步會話312  13.6BGPSR-TE318  13.7小結321  13.8參考文獻321   第14章 SRBGPEPE  14.1簡介324  14.2SRBGPEPE325  14.3Segment類型328  14.4配置330  14.5在BGP-LS中分發SREPE資訊334  14.5.1BGPPeering-SIDTLV335  14.5.2單跳BGP會話336  14.5.3多

跳BGP會話339  14.6應用場景343  14.6.1SRPolicy使用Peering-SID343  14.6.2用於跨域SRPolicy路徑的SREPE345  14.7小結346  14.8參考文獻346   第15章 性能測量—鏈路延遲  15.1性能測量框架347  15.2鏈路延遲的構成348  15.3鏈路延遲測量349  15.3.1探測資料包格式350  15.3.2測量方法358  15.3.3配置360  15.3.4驗證362  15.4通告延遲度量364  15.4.1延遲度量的IGP/BGP-LS通告364  15.4.2配置373  15.4.3遙測中的延

遲測量資料373  15.5在SR-TE中使用鏈路延遲374  15.6小結375  15.7參考文獻376   第16章 SR-TE操作 16.1SRPolicy路徑的加權負載均衡378 16.2SRPolicy失效丟棄380 16.3SR-MPLS操作380 16.3.1第一個Segment380 16.3.2倒數第二跳彈出及顯式空標籤381 16.3.3MPLSTTL及流量分類382 16.4不一致的SRGB382 16.5具有相同偏好值的候選路徑385  16.6小結385 16.7參考文獻386   第17章 BGP-LS教程 17.1BGP-LS部署場景388 17.2BGP-LS

拓撲模型389 17.3BGP-LS通告391 17.3.1BGP-LSNLRI392 17.3.2節點NLRI395 17.3.3鏈路NLRI396 17.3.4首碼NLRI397 17.3.5流量工程策略NLRI398 17.3.6鏈路狀態屬性399 17.4SREPE399 17.4.1PeerNode-SID的BGP-LS通告399 17.4.2PeerAdj-SID的BGP-LS通告400 17.4.3PeerSet-SID的BGP-LS通告401 17.5配置401 17.6ISIS拓撲402 17.6.1節點NLRI406 17.6.2鏈路NLRI408 17.6.3首碼NLRI

409 17.7OSPF拓撲411 17.7.1節點NLRI414 17.7.2鏈路NLRI417 17.7.3首碼NLRI422 17.8參考文獻424   第18章 PCEP教程 18.1簡介427 18.2PCEP會話建立及維護428 18.3SRPolicy路徑建立及維護430 18.3.1PCC發起的SRPolicy路徑430 18.3.2PCE發起的SRPolicy路徑432 18.3.3PCE更新SRPolicy路徑433 18.4PCEP消息434 18.4.1PCEP打開消息436 18.4.2PCEP關閉消息438 18.4.3PCEP存活消息438 18.4.4PCEP請

求消息438 18.4.5PCEP應答消息442 18.4.6PCEP報告消息446 18.4.7PCEP更新消息453 18.4.8PCEP發起消息455 18.4.9不相交關聯對象459 18.5參考文獻461   第19章 BGPSR-TE教程 19.1SRPolicy地址族463 19.1.1SRPolicyNLRI464 19.1.2隧道封裝屬性465 19.2SRPolicyBGP操作470 19.2.1BGP最優路徑選擇470 19.2.2NLRI區分符欄位的使用471 19.2.3目標頭端節點472 19.3示例473 19.4參考文獻483   第20章 遙測教程 20.1遙

測配置486 20.1.1需要資料流哪些資料486 20.1.2發往哪裡以及如何發送490 20.1.3何時發送491 20.2採集器和分析平臺492 20.3參考文獻492   附錄A 本書第一卷簡介 A.1 本書目標493 A.2 我們為什麼啟動SR項目494 A.3 SDN和OpenFlow的影響501 A.4 100%覆蓋率的IPFRR和最優修復路徑505 A.5 其他好處506 A.6 團隊介紹507 A.7 保持簡單509 A.8 標準化和多廠商共識510 A.9 全域標籤 511 A.10 SR-MPLS 513 A.11 SRv6 513 A.12 行業獲益514 A.13 參

考文獻515 附錄B 確認本書第一卷的直覺 B.1晴天的雨衣和雨鞋517 B.2ECMP支援和多路徑518  

資訊應用在休閒涉入效益對流暢體驗、幸福感與個體靈性之影響-以陶藝休閒參與者為例

為了解決靜態ip好處的問題,作者侯言芳 這樣論述:

現代人生活忙碌緊湊,科技加速與物質滿足,但人類心靈反而陷入空虛、焦慮,導致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失去平衡。因此,減少生活中的壓力,遠離負面情緒,並且進一步享受高品質的生活,提升個人幸福感受,使生活更有價值,皆成為現今許多學者極為重要的研究議題。本研究以探討陶藝休閒活動參與者的休閒效益對流暢體驗、幸福感與個體靈性之關係的影響程度為研究主題。參考國內外休閒涉入、休閒效益、流暢體驗、幸福感與個體靈性之相關文獻設計研究架構。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架構探討各變項,並瞭解在不同背景的變項之陶藝參與者在休閒涉入的休閒效益對流暢體驗、幸福感與個體靈性之相關情形。透過Google軟體簡單隨機抽樣方式發放問卷至陶藝相關

社團,問卷發放共計258份,扣除漏答及填答不明確之問卷3份,有效問卷數為255份。採用SPSS進行相關統計分析。研究發現休閒涉入效益對流暢體驗、幸福感與個體靈性都有正向影響,唯本研究僅對陶藝領域為對象,建議可對其他領域作更深入之研究。

Linux C與C++一線開發實踐

為了解決靜態ip好處的問題,作者朱文偉李建英 這樣論述:

LinuxC/C程式設計在Linux應用程式開發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掌握這項技能將在就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本書是一本針對初、中級讀者的、貼近軟體公司一線開發實踐的書。   本書共分為19章,內容包括Linux概述、搭建開發環境、語言基礎、檔程式設計、多進程程式設計、進程間通信、Web程式設計、多執行緒程式設計、Linux下的庫、TCP/IP協定基礎、網路程式設計、網路性能測試工具iPerf簡析、版本控制和SVN工具、C跨平臺開發以及安全程式設計等。   本書適合想全面學習Linux環境下C/C語言程式設計的讀者,並可作為初中級開發人員的案頭查閱與參考手冊,也適合作為高等院校和培訓學校相關專業師

生的教學參考書。 朱文偉,電腦應用專業碩士,10多年CC 開發經驗。開發過晶片開發系統、網路單向傳輸系統、安全優盤應用系統、usbkey應用系統、密碼機評測系統等產品。精通Linux、Windows系統開發及資料庫開發技術。 第1章 Linux概述 1 1.1 什麼是Linux 1 1.2 Linux的簡史 2 1.3 Linux和Windows的比較 4 1.4 Linux主要應用領域 4 1.5 Linux的版本 5 1.6 使用哪個版本的Linux進行學習 5 1.7 Linux的特點 5 1.8 如何學習Linux 6 1.9 命令列還是圖形介面

6 1.10 電腦啟動的基本過程 6 1.10.1 按下電源 7 1.10.2 BIOS自檢 7 1.10.3 系統引導 8 1.10.4 真實模式和保護模式 10 1.11 啟動內核 11 1.12 認識Shell 11 1.13 常見的Shell 11 1.14 圖形介面和字元介面的切換 12 1.14.1 在不退出X-Window的情況下切換到字元介面 12 1.14.2 強行退出X-Window進入文字模式 12 1.14.3 設置每次開機進入字元介面 13 1.14.4 從字元介面進入圖形介面 14 1.15 Shell命令概述 14 1.16 環境變數 14 第2章 搭建Lin

ux C 開發環境 16 2.1 準備Linux虛擬機器 16 2.2 連接Linux虛擬機器 20 2.2.1 通過橋接模式連接虛擬機器 21 2.2.2 主機模式 24 2.2.3 通過NAT模式連接虛擬機器 25 2.3 通過終端工具連接Linux虛擬機器 27 2.4 搭建Linux下的C 開發環境 30 2.4.1 非集成開發方式 30 2.4.2 集成開發方式 31 2.5 搭建Windows下的Linux C 開發環境 37 2.5.1 搭建非集成式的Windows下的Linux C 開發環境 37 2.5.2 搭建集成式的Windows下的Linux C 開發環境 39 2.6

需要掌握的開發工具 49 2.7 vi編輯器的使用 50 2.7.1 vi編輯器概述 50 2.7.2 vi編輯器的工作模式 50 2.7.3 vi的基本操作 51 2.7.4 命令列模式下的基本操作 51 2.7.5 插入模式 55 2.7.6 末行模式操作 55 2.8 gcc編譯器的使用 57 2.8.1 gcc對C語言的編譯過程 57 2.8.2 gcc所支援的尾碼名檔 62 2.8.3 gcc的語法格式 62 2.8.4 gcc常見選項 64 2.9 g 的基本使用 75 2.10 gdb調試器的使用 77 2.10.1 為何要學習gdb調試器 77 2.10.2 gdb簡介 77

2.10.3 重要準備 77 2.10.4 啟動gdb 77 2.10.5 退出gdb 78 2.10.6 gdb的常用命令概述 79 2.10.7 file命令載入程式 80 2.10.8 list命令顯示原始程式碼 80 2.10.9 run命令運行程式 83 2.10.10 break命令設置中斷點 85 第3章 C 語言基礎 89 3.1 C 基礎知識 89 3.1.1 C 程式結構 89 3.1.2 注釋 91 3.1.3 變數和資料類型 92 3.1.4 標識 92 3.1.5 基底資料型別 93 3.1.6 變數的定義和C 11中的auto 94 3.1.7 變數的範圍 98

3.1.8 變數初始化 98 3.1.9 常量 99 3.1.10 操作符/運算子 103 3.1.11 控制台交互 110 3.2 控制結構 115 3.2.1 條件結構 115 3.2.2 迴圈結構 116 3.2.3 分支控制和跳轉 120 3.2.4 選擇結構語句switch 122 3.3 函數 123 3.4 函數高級話題 127 3.4.1 參數按數值傳遞和按地址傳遞 127 3.4.2 函數重載 130 3.4.3 內聯函數 131 3.4.4 遞迴 132 3.4.5 函數的聲明 133 3.5 高級資料類型 134 3.5.1 陣列 134 3.5.2 指針 145 3.

5.3 動態分配記憶體 155 3.5.4 結構體 159 3.5.5 自訂資料類型 165 3.6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168 3.6.1 類 168 3.6.2 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 171 3.6.3 構造函數重載 173 3.6.4 類的指針 175 3.6.5 由關鍵字struct和union定義的類 176 3.6.6 操作符重載 176 3.6.7 關鍵字 this 179 3.6.8 靜態成員 180 3.6.9 類之間的關係 182 3.6.10 多態 189 3.7 C 物件導向小結 195 3.8 C 高級知識 199 3.8.1 範本 199 3.8.2 命名空間 205

3.8.3 異常處理 209 3.8.4 預處理指令 213 3.8.5 預定義宏 215 3.8.6 C 11中的預定義宏 216 3.9 字串 218 3.9.1 字串基礎 218 3.9.2 搜索與查找 227 3.10 再論異常處理 233 3.10.1 基本概念 233 3.10.2 拋出異常 234 3.10.3 捕獲異常 234 3.10.4 C 標準異常 235 3.10.5 定義新的異常 236 3.11 再論函數範本 237 3.12 字元集 239 3.12.1 電腦上的3種字元集 239 3.12.2 查看Linux系統的字元集 241 3.12.3 修改Linux系統

的字元集 242 3.12.4 Unicode編碼的實現 242 3.12.5 C運行時庫對Unicode的支援 246 3.12.6 C 標準庫對Unicode的支援 247 3.12.7 字元集相關實例 248 第4章 Linux檔程式設計 249 4.1 檔案系統 249 4.1.1 基本概念 249 4.1.2 檔案系統層次結構標準 249 4.2 檔的屬性資訊 250 4.3 i節點 251 4.3.1 基本概念 251 4.3.2 i節點的內容 251 4.3.3 i節點的使用狀況 253 4.4 檔案類型 254 4.4.1 普通檔 255 4.4.2 目錄 255 4.4.3

塊設備檔 256 4.4.4 字元設備檔 257 4.4.5 連結檔 257 4.5 文件許可權 259 4.6 Linux檔I/O程式設計的基本方式 260 4.7 什麼是I/O 260 4.8 Linux系統調用下的檔I/O程式設計 261 4.8.1 檔描述符 261 4.8.2 打開或創建文件 262 4.8.3 創建文件 263 4.8.4 關閉文件 264 4.8.5 讀取檔中的資料 266 4.8.6 向檔寫入資料 268 4.8.7 設定文件偏移量 269 4.8.8 獲取檔狀態 271 4.8.9 文件鎖定 272 4.8.10 建立檔和記憶體映射 276 4.8.11 m

map和共用記憶體對比 279 4.9 C 方式下的檔I/O程式設計 280 4.9.1 流的概念 280 4.9.2 流的類庫 280 4.9.3 打開文件 281 4.9.4 關閉文件 283 4.9.5 寫入文件 283 4.9.6 讀取文件 283 4.9.7 檔位置指針 285 4.9.8 狀態標誌符的驗證 287 4.9.9 讀寫文件資料塊 288 4.10 檔程式設計中的其他操作 290 4.10.1 獲取檔有關資訊 290 4.10.2 創建和刪除檔目錄項 293 第5章 多進程程式設計 296 5.1 進程的基本概念 296 5.2 進程的描述 296 5.2.1 進程的識

別字 299 5.2.2 PID文件 301 5.3 進程的創建 303 5.3.1 使用fork創建進程 303 5.3.2 使用exec創建進程 305 5.3.3 使用system創建進程 311 5.4 進程調度 312 5.5 進程的分類 315 5.5.1 前臺進程 315 5.5.2 後臺進程 315 5.6 守護進程 316 5.6.1 守護進程的概念 316 5.6.2 守護進程的特點 317 5.6.3 查看守護進程 317 5.6.4 守護進程的分類 318 5.6.5 守護進程的啟動方式 319 5.6.6 編寫守護進程的步驟 319 第6章 Linux進程間的通信

323 6.1 信號 323 6.1.1 信號的基本概念 323 6.1.2 與信號相關的系統調用 328 6.2 管道 336 6.2.1 管道的基本概念 336 6.2.2 管道讀寫的特點 337 6.2.3 管道的局限性 337 6.2.4 創建管道函數pipe 338 6.2.5 讀寫管道函數read/write 338 6.2.6 等待子進程中斷或結束的函數wait 338 6.2.7 使用管道的特殊情況 342 6.3 訊息佇列 342 6.3.1 創建和打開訊息佇列函數msgget 343 6.3.2 獲取和設置訊息佇列的屬性函數msgctl 343 6.3.3 將消息送入訊息佇

列的函數msgsnd 344 6.3.4 從訊息佇列中讀取一條新消息的函數msgrcv 345 6.3.5 生成鍵值函數ftok 346 第7章 C Web程式設計 354 7.1 CGI程式的工作方式 354 7.2 架設Web伺服器Apache 354 第8章 多執行緒基本程式設計 358 8.1 使用多執行緒的好處 358 8.2 多執行緒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 359 8.2.1 作業系統和多執行緒 359 8.2.2 執行緒的基本概念 359 8.2.3 執行緒的狀態 360 8.2.4 執行緒函數 361 8.2.5 執行緒標識 361 8.2.6 C 多執行緒開發的兩種方式 36

1 8.3 利用POSIX多執行緒API函數進行多執行緒開發 362 8.3.1 執行緒的創建 362 8.3.2 執行緒的屬性 367 8.3.3 執行緒的結束 379 8.3.4 執行緒退出時的清理機會 387 8.4 C 11中的執行緒類 392 8.4.1 執行緒的創建 393 8.4.2 執行緒的識別字 401 8.4.3 當前執行緒this_thread 402 第9章 多執行緒高級程式設計 406 9.1 多執行緒的同步和非同步 406 9.2 執行緒同步 406 9.3 利用POSIX多執行緒API函數進行執行緒同步 411 9.3.1 互斥鎖 411 9.3.2 讀寫鎖 4

17 9.3.3 條件變數 424 9.4 C 11/14中的執行緒同步 431 9.5 執行緒池 434 9.5.1 執行緒池的定義 434 9.5.2 使用執行緒池的原因 435 9.5.3 用C 實現一個簡單的執行緒池 435 第10章 Linux下的庫 441 10.1 庫的基本概念 441 10.2 庫的分類 441 10.3 靜態程式庫 442 10.3.1 靜態程式庫的基本概念 442 10.3.2 靜態程式庫的創建和使用 442 10.4 動態庫 445 10.4.1 動態庫的基本概念 445 10.4.2 動態庫的創建和使用 445 第11章 TCP/IP協議基礎 450

11.1 什麼是TCP/IP 450 11.2 TCP/IP協定的分層結構 450 11.3 應用層 453 11.3.1 DNS 454 11.3.2 埠的概念 454 11.4 傳輸層 455 11.4.1 TCP協議 455 11.4.2 UDP協議 456 11.5 網路層 456 11.5.1 IP協議 456 11.5.2 ARP協議 462 11.5.3 RARP協議 464 11.5.4 ICMP協議 465 11.6 資料連結層 474 11.6.1 資料連結層的基本概念 474 11.6.2 資料連結層的主要功能 474 第12章 通訊端基礎 476 12.1 網路程式

的架構 477 12.2 通訊端的類型 478 12.3 通訊端的位址結構 478 12.4 主機位元組序和網路位元組序 479 12.5 出錯資訊的獲取 481 第13章 TCP通訊端程式設計 483 13.1 TCP通訊端程式設計的基本步驟 483 13.2 協議簇和位址簇 484 13.3 socket地址 487 13.3.1 通用socket地址 487 13.3.2 專用socket位址 488 13.3.3 IP位址的轉換 489 13.4 TCP通訊端程式設計的相關函數 491 13.4.1 socket函數 491 13.4.2 bind函數 492 13.4.3 list

en函數 494 13.4.4 accept函數 494 13.4.5 connect函數 495 13.4.6 write函數 497 13.4.7 read函數 498 13.4.8 send函數 498 13.4.9 recv函數 499 13.4.10 close函數 499 13.4.11 獲得通訊端地址 499 13.4.12 阻塞通訊端的使用 504 13.4.13 非阻塞通訊端的使用 511 第14章 UDP通訊端程式設計 525 14.1 UDP通訊端程式設計的基本步驟 525 14.2 TCP通訊端程式設計的相關函數 526 14.2.1 消息發送函數sendto和sen

dmsg 526 14.2.2 消息接收函數recvfrom和recvmsg 527 14.3 實戰UDP通訊端 529 14.4 UDP丟包及無序問題 538 第15章 原始通訊端程式設計 539 15.1 原始通訊端概述 539 15.2 與標準通訊端的區別 539 15.3 原始通訊端的程式設計方法 540 15.4 面向鏈路層的原始通訊端程式設計函數 540 15.4.1 創建原始通訊端函數 540 15.4.2 接收函數recvfrom 541 15.4.3 發送函數sendto 542 15.5 乙太網框架格式 545 15.6 獲取網路介面的資訊 547 15.7 實戰鏈路層的

原始通訊端 550 15.7.1 常見的應用場景 550 15.7.2 混雜模式 577 15.7.3 鏈路層原始通訊端開發注意事項 596 15.8 面向IP層的原始通訊端程式設計 597 第16章 C 網路性能測試工具iPerf的簡析 605 16.1 iPerf概述 605 16.2 iPerf的特點 605 16.3 iPerf的工作原理 605 16.4 iPerf的主要功能 606 16.5 在Linux下安裝iPerf 607 16.6 iPerf的簡單使用 608 16.7 iPerf原始程式碼概述 609 16.8 Thread類 610 16.8.1 資料成員說明 611

16.8.2 主要函數成員 611 16.9 SocketAddr類 615 16.10 Socket 類 617 16.10.1 Listen 函數 618 16.10.2 Accept函數 620 16.10.3 Connect函數 620 第17章 版本控制和SVN工具 623 17.1 SVN簡介 623 17.1.1 什麼是SVN 623 17.1.2 使用SVN的好處 624 17.1.3 使用SVN的基本流程 624 17.2 SVN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 624 17.2.1 VisualSVN 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 624 17.2.2 SVN用戶端在Windows上的使用 6

29 第18章 C 跨平臺開發 634 18.1 什麼是跨平臺 634 18.2 C 的可攜性 634 18.2.1 可攜性的概念 634 18.2.2 影響C 語言可攜性的因素 635 18.3 設計跨平臺軟體的原則 638 18.3.1 避免語言的擴展特性 638 18.3.2 實現動態的處理 638 18.3.3 使用指令檔進行管理 639 18.3.4 使用安全的資料序列化 640 18.3.5 跨平臺開發中的編譯及測試 641 18.3.6 實現抽象 641 18.4 建立跨平臺的開發環境 642 18.4.1 跨平臺開發編譯器的選擇 642 18.4.2 建立跨平臺的Make系統

643 18.5 C 語言跨平臺軟體發展的實現 648 18.6 C 語言跨平臺的開發策略 649 18.7 建立統一的工程包 650 18.8 建立跨平臺的代碼庫 650 18.9 工廠模式與單例模式的實現 651 18.10 利用平臺依賴庫封裝平臺相關代碼 651 18.11 處理器的差異控制 652 18.11.1 記憶體對齊 652 18.11.2 位元組順序 653 18.11.3 類型的大小 654 18.11.4 使用預編譯處理類型差異 654 18.12 編譯器的差異控制 655 18.12.1 實現平臺無關的代碼 655 18.12.2 記憶體管理 657 18.12.3

容錯性的影響 657 18.12.4 利用日誌管理異常 657 18.13 作業系統和介面庫 658 18.13.1 檔描述符的限制 659 18.13.2 進程和執行緒的限制 659 18.13.3 作業系統抽象層 659 18.14 使用者介面 660 18.14.1 跨平臺軟體圖形介面的設計 660 18.14.2 wxWidgets 簡介 661 18.14.3 使用wxWidgets開發跨平臺軟體的介面 661 第19章 Linux下的安全程式設計 663 19.1 本章概述 663 19.2 密碼學基礎知識 665 19.2.1 密碼學概述 665 19.2.2 對稱式金鑰密碼編

譯技術 665 19.2.3 公開金鑰加密技術 666 19.2.4 單向散列函數演算法 667 19.2.5 數位簽章基礎知識 667 19.3 身份認證基礎知識 668 19.3.1 身份認證概述 668 19.3.2 身份認證的方式 669 19.4 密碼程式設計的兩個重要庫 670 19.5 OpenSSL的簡介 671 19.6 OpenSSL模組分析 671 19.6.1 OpenSSL原始程式碼模組結構 671 19.6.2 OpenSSL加密庫調用方式 672 19.6.3 OpenSSL支援的對稱加密演算法 673 19.6.4 OpenSSL支援的非對稱加密演算法 673

19.6.5 OpenSSL支援的資訊摘要演算法 673 19.6.6 OpenSSL金鑰和證書管理 673 19.7 物件導向與OpenSSL 674 19.7.1 BIO介面 675 19.7.2 EVP介面 676 19.8 OpenSSL的下載、編譯和升級安裝 677 19.9 對稱加解密演算法的分類 680 19.9.1 流對稱演算法 680 19.9.2 分組對稱演算法 680 19.9.3 瞭解庫和標頭檔 684 19.10 利用OpenSSL進行對稱加解密 686 19.10.1 一些基本概念 686 19.10.2 對稱加解密相關函數 687 19.11 Crypto 的簡介

695 19.12 Crypto 的編譯 696 19.13 Crypto 進行AES加解密 696

PLC控制器應用於船舶穩定翼控制系統更新工程

為了解決靜態ip好處的問題,作者傅大桓 這樣論述:

本文主旨是在研究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研發並且由奉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製造,已使用在海岸巡防署台南艦、新北艦及其他十餘艘船舶上的現有穩定翼系統。在此穩定翼控制系統的基礎下,使用可程式邏輯編譯器(PLC)統整並取代現有的類比輸入(AI)介面、類比輸出(AO)介面、翼角回授放大電路板、翼相角轉換電路板。 此研究主要應用的PLC是西門子新推出的S7-1200系列的控制器,此PLC控制器擴充了數位輸入/輸出(DI/DO) 模組、AI/AO模組與通訊模組,並且利用西門子最新的TIA Portal V13軟體來做規劃與編寫程式。 使用PLC統整並取代原AI介面、AO介面、翼

角回授放大電路板、翼相角轉換電路板,主要的好處是利用PLC的數位通訊傳輸方式可以減少許許多多的線路與可能會受到的干擾,並且在實際的運用上以及勘誤的時候將會簡單與方便許多,而其可靠度與品質也比原介面及電路板高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