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電容 種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電解電容 種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韓雪濤寫的 電子元器件識別、檢測、選用與代換 和胡斌的 電子工程師必備:元器件應用寶典(第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電子工業 和人民郵電所出版 。

東海大學 化學系 林宗吾所指導 楊仲琦的 開發低成本水系深共熔溶液並應用於鈉離子儲能元件 (2021),提出電解電容 種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深共熔溶液、銨釩青銅、有機電極、非對稱式超級電容器。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化學系 林宗吾所指導 蔡翔晰的 探討 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亞胺-還原氧化石墨烯複合電極於高濃度醋酸銨電解液中的超級電容器表現 (2020),提出因為有 Water in salt、醋酸銨、有機電極、混合式超級電容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電解電容 種類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電解電容 種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電子元器件識別、檢測、選用與代換

為了解決電解電容 種類的問題,作者韓雪濤 這樣論述:

本書在充分調研電子領域各崗位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對電子元器件的識別、檢測、選用和代換的知識技能進行匯總,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為指導,系統、全面地介紹電子元器件的識別、檢測、選用與代換的綜合技能。   本書引入"微視頻互動”學習的全新學習模式,將"圖解”與"微視頻”教學緊密結合,力求達到最佳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 韓雪濤,(1958-1961)天津五中、(1961-1963) 解放軍外語學院 、(1963-1986) 總參第57研究所、中國電子學會現代教育技術分會常委,中國電子學會廣播電視學會分會委員。 第1章 萬用表的特點與使用 1.1 指針萬用表的特點與使用

1.1.1 指針萬用表的特點 1.1.2 指針萬用表的表筆連接與表頭校正 1.1.3 指針萬用表的量程選擇 1.1.4 指針萬用表的歐姆調零 1.1.5 指針萬用表測量結果的讀取 1.2 數位萬用表的特點與使用 1.2.1 數位萬用表的特點 1.2.2 數位萬用表的表筆連接與模式設定 1.2.3 數位萬用表附加測試器的使用 1.2.4 數值萬用表的量程選擇 1.2.5 數字萬用表測量結果的讀取 第2章 示波器的特點與使用 2.1 模擬示波器的特點與使用 2.1.1 模擬示波器的特點 2.1.2 模擬示波器的電源及測試線的連接 2.1.3 模擬示波器的開機與測量調整 2.2 數位示波器的特點

與使用 2.2.1 數位示波器的特點 2.2.2 數位示波器使用前的準備 2.2.3 數字示波器的開機與測量調整 第3章 電子元器件的焊接工具 3.1 電烙鐵的特點與使用 3.1.1 電烙鐵的特點 3.1.2 電烙鐵的使用 3.2 熱風焊機的特點與使用 3.2.1 熱風焊機的特點 3.2.2 熱風焊機的使用 第4章 電子元器件的安裝焊接 4.1 電子元器件安裝與焊接的工藝要求 4.1.1 瞭解電子元器件的安裝要求 4.1.2 瞭解手工焊接的特點及要求 4.1.3 瞭解自動化焊接的特點及要求 4.2 掌握常用電子元器件的安裝與焊接方法 4.2.1 分立元器件的安裝要求 4.2.2 分立元器件

的焊接訓練 4.2.3 積體電路的安裝與焊接 4.3 貼片元器件的安裝與焊接技能 4.3.1 瞭解常用貼片元器件的安裝與焊接技術 4.3.2 瞭解貼片積體電路的安裝與焊接技術 4.3.3 自動化焊接技術 4.4 電子元器件焊接品質的檢查 4.4.1 認識電子元器件焊接品質檢驗工具 4.4.2 檢驗常用電子元器件的焊接品質 4.4.3 檢驗貼片元器件的焊接品質 第5章 電阻器的識別、檢測與選用代換 5.1 認識電阻器 5.1.1 瞭解電阻器的種類特點 5.1.2 搞清電阻器的參數標識 5.1.3 知曉電阻器的功能特點 5.2 訓練電阻器的檢測方法 5.2.1 普通色環電阻器的檢測操作 5.2.

2 熱敏電阻器的檢測操作 5.2.3 光敏電阻器的檢測操作 5.2.4 濕敏電阻器的檢測操作 5.2.5 壓敏電阻器的檢測操作 5.2.6 氣敏電阻器的檢測操作 5.2.7 可調電阻器的檢測操作 5.3 掌握電阻器的選用與代換 5.3.1 普通電阻器的選用與代換 5.3.2 熔斷電阻器的選用與代換 5.3.3 水泥電阻器的選用與代換 5.3.4 熱敏電阻器的選用與代換 5.3.5 光敏電阻器的選用與代換 5.3.6 濕敏電阻器的選用與代換 5.3.7 壓敏電阻器的選用與代換 5.3.8 氣敏電阻器的選用與代換 5.3.9 可調電阻器的選用與代換 第6章 電容器的識別、檢測與選用代換 6.1

認識電容器 6.1.1 瞭解電容器的種類特點 6.1.2 搞清電容器的參數標識 6.1.3 知曉電容器的功能特點 6.2 訓練電容器的檢測方法 6.2.1 普通電容器的檢測操作 6.2.2 電解電容器的檢測操作 6.3 掌握電容器的選用與代換 6.3.1 普通電容器的選用與代換 6.3.2 電解電容器的選用與代換 6.3.3 可變電容器的選用與代換 第7章 電感器的識別、檢測與選用代換 7.1 認識電感器 7.1.1 瞭解電感器的種類特點 7.1.2 搞清電感器的參數標識 7.1.3 知曉電感器的功能特點 7.2 訓練電感器的檢測方法 7.2.1 色環電感器的檢測操作 7.2.2 色碼電感器

的檢測操作 7.2.3 電感線圈的檢測操作 7.2.4 貼片電感器的檢測操作 7.2.5 微調電感器的檢測操作 7.3 掌握電感器的選用與代換 7.3.1 普通電感器的選用與代換 7.3.2 可變電感器的選用與代換 第8章 二極體的識別、檢測與選用代換 8.1 認識二極體 8.1.1 瞭解二極體的種類特點 8.1.2 搞清二極體的參數標識 8.1.3 知曉二極體的功能特點 8.2 訓練二極體的檢測方法 8.2.1 二極體引腳極性的檢測操作 8.2.2 二極體製作材料的檢測操作 8.2.3 整流二極體的檢測操作 8.2.4 穩壓二極體的檢測操作 8.2.5 發光二極體的檢測操作 8.2.6 光

敏二極體的檢測操作 8.2.7 檢波二極體的檢測操作 8.2.8 雙向觸發二極體的檢測操作 8.3 掌握二極體的選用與代換 8.3.1 整流二極體的選用與代換 8.3.2 穩壓二極體的選用與代換 8.3.3 檢波二極體的選用與代換 8.3.4 發光二極體的選用與代換 8.3.5 變容二極體的選用與代換 8.3.6 開關二極體的選用與代換 第9章 三極管的識別、檢測與選用代換 9.1 認識三極管 9.1.1 瞭解三極管的種類特點 9.1.2 搞清三極管的參數標識 9.1.3 知曉三極管的功能特點 9.2 訓練三極管的檢測方法 9.2.1 NPN型三極管引腳極性判別的檢測操作 9.2.2 PNP

型三極管引腳極性判別的檢測操作 9.2.3 NPN型三極管好壞的檢測操作 9.2.4 PNP型三極管好壞的檢測操作 9.2.5 三極管放大倍數的檢測操作 9.2.6 三極管特性參數的檢測操作 9.2.7 光敏三極管的檢測操作 9.2.8 三極管交流小信號放大器波形的檢測操作 9.2.9 三極管交流小信號放大器中三極管性能的檢測操作 9.2.10 三極管直流電壓放大器的檢測操作 9.2.11 驅動三極管的檢測操作 9.2.12 三極管光控照明電路的檢測操作 9.3 掌握三極管的選用與代換 第10章 場效應電晶體的識別、檢測與選用代換 10.1 認識場效應電晶體 10.1.1 瞭解場效應電晶體的

種類特點 10.1.2 搞清場效應電晶體的參數標識 10.1.3 知曉場效應電晶體的功能特點 10.2 訓練場效應電晶體的檢測方法 10.2.1 結型場效應電晶體放大能力的檢測操作 10.2.2 絕緣柵型場效應電晶體驅動放大特性的檢測操作 10.2.3 場效應電晶體驅動放大特性的檢測操作 10.2.4 場效應電晶體工作狀態的檢測操作 10.3 掌握場效應電晶體的選用與代換 10.3.1 場效應電晶體的代換原則 10.3.2 場效應電晶體的代換注意事項 10.3.3 場效應電晶體的代換方法 第11章 晶閘管的識別、檢測與選用代換 11.1 認識晶閘管 11.1.1 瞭解場效應電晶體的種類特點

11.1.2 搞清晶閘管的參數標識 11.1.3 知曉晶閘管的功能特點 11.2 訓練晶閘管的檢測方法 11.2.1 單向晶閘管引腳極性的檢測操作 11.2.2 單向晶閘管觸發能力的檢測操作 11.2.3 雙向晶閘管觸發能力的檢測操作 11.2.4 雙向晶閘管正、反嚮導通特性的檢測操作 11.3 掌握晶閘管的選用與代換 11.3.1 晶閘管的代換原則及注意事項 11.3.2 晶閘管的代換方法 第12章 積體電路的識別、檢測與選用代換 12.1 認識積體電路 12.1.1 瞭解積體電路的種類特點 12.1.2 搞清積體電路的參數標識 12.1.3 知曉積體電路的功能特點 12.2 訓練積體電路

的檢測方法 12.2.1 三端穩壓器的檢測操作 12.2.2 運算放大器的檢測操作 12.2.3 音訊功率放大器的檢測操作 12.2.4 微處理器的檢測操作 12.3 掌握積體電路的選用與代換 12.3.1 積體電路的代換原則 12.3.2 積體電路的代換方法 第13章 繼電器與接觸器的功能和檢測方法 13.1 繼電器的功能和檢測方法 13.1.1 繼電器的功能特點 13.1.2 繼電器的檢測方法 13.2 接觸器的功能和檢測方法 13.2.1 接觸器的功能特點 13.2.2 接觸器的檢測方法 第14章 光電耦合器與霍爾元件的功能和檢測方法 14.1 光電耦合器的功能和檢測方法 14.1.

1 光電耦合器的功能特點 14.1.2 光電耦合器的檢測方法 14.2 霍爾元件的功能和檢測方法 14.2.1 霍爾元件的功能特點 14.1.2 光電耦合器的檢測方法 第15章 數碼顯示器、電聲器件、電池的功能和檢測方法 15.1 數碼顯示器的功能和檢測方法 15.1.1 數碼顯示器的功能特點 15.1.2 數碼顯示器的檢測方法 15.2 電聲器件的功能和檢測方法 15.2.1 揚聲器的功能特點 15.2.2 揚聲器的檢測方法 15.2.3 蜂鳴器的功能特點 15.2.4 蜂鳴器的檢測方法 15.3 電池的功能和檢測方法 15.3.1 瞭解電阻器的種類特點 15.3.2 電池的檢測方法 第

16章 變壓器的識別、檢測與選用代換 16.1 認識變壓器 16.1.1 瞭解變壓器的種類特點 16.1.2 搞清變壓器的參數標識 16.1.3 知曉變壓器的功能特點 16.2 訓練變壓器的檢測方法 16.2.1 變壓器繞組阻值的檢測操作 16.2.2 變壓器輸入、輸出電壓的檢測操作 16.2.3 變壓器繞組電感量的檢測操作 16.3 掌握變壓器的選用與代換 16.3.1 電源變壓器的選用與代換原則 16.3.2 中頻變壓器的選用與代換原則 16.3.3 行輸出變壓器的選用與代換原則 第17章 電動機的識別、檢測與選用代換 17.1 認識電動機 17.1.1 瞭解電動機的種類特點 17.1.

2 搞清電動機的參數標識 17.1.3 知曉電動機的功能特點 17.2 訓練電動機的檢測方法 17.2.1 小型直流電動機繞組阻值的粗略檢測操作 17.2.2 單相交流電動機繞組阻值的粗略檢測操作 17.2.3 三相交流電動機繞組阻值的精確檢測操作 17.2.4 電動機絕緣電阻的檢測操作 17.2.5 電動機空載電流的檢測操作 17.2.6 電動機轉速的檢測操作 17.3 掌握電動機的選用與代換 17.3.1 電動機整體的選用與代換 17.3.2 電動機零部件的選用與代換 第18章 電子元器件綜合檢測應用 18.1 電源電路中主要元器件的檢測應用 18.1.1 電源電路中的主要元器件 18.

1.2 電源電路的主要檢測點 18.1.3 電源電路中熔斷器的檢測實例 18.1.4 電源電路中過壓保護器的檢測實例 18.1.5 電源電路中橋式整流堆的檢測實例 18.1.6 電源電路中降壓變壓器的檢測實例 18.1.7 電源電路中穩壓二極體的檢測實例 18.2 語音通話電路中主要元器件的檢測應用 18.2.1 語音通話電路中的主要元器件 18.2.2 語音通話電路的主要檢測點 18.2.3 語音通話電路中話筒的檢測實例 18.2.4 語音通話電路中聽筒的檢測實例 18.2.5 語音通話電路中叉簧開關的檢測實例 18.3 遙控顯示及接收電路中主要元器件的檢測應用 18.3.1 遙控顯示及接收

電路中的主要元器件 18.3.2 遙控顯示及接收電路的主要檢測點 18.3.3 遙控顯示及接收電路中遙控器的檢測實例 18.3.4 遙控顯示及接收電路中遙控接收器的檢測實例 18.3.5 遙控顯示及接收電路中發光二極體的檢測實例 18.4 音訊信號處理電路中主要元器件的檢測應用 18.4.1 音訊信號處理電路中的主要元器件 18.4.2 音訊信號處理電路的主要檢測點 18.4.3 音訊信號處理電路中音訊信號處理晶片的檢測實例 18.4.4 音訊信號處理電路中音訊功率放大器的檢測實例 18.4.5 音訊信號處理電路中揚聲器的檢測實例 18.5 控制器電路中主要元器件的檢測應用 18.5.1 控制

器電路中的主要元器件 18.5.2 控制器電路的主要檢測點 18.5.3 控制器電路中功率管的檢測實例 18.5.4 控制器電路中電壓比較器的檢測實例 18.5.5 控制器電路中三端穩壓器的檢測實例 18.5.6 控制器電路中限流電阻的檢測實例 18.6 微處理器電路中主要元器件的檢測應用 18.6.1 微處理器電路中的主要元器件 18.6.2 微處理器電路的主要檢測點 18.6.3 微處理器電路中微處理器晶片的檢測實例 18.6.4 微處理器電路中反相器的檢測實例 18.6.5 微處理器電路中繼電器的檢測實例

開發低成本水系深共熔溶液並應用於鈉離子儲能元件

為了解決電解電容 種類的問題,作者楊仲琦 這樣論述:

本研究使用低成本的過氯酸鈉與可被生物降解的乙醯胺混合形成深共熔溶液(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量測物理性質顯示其具有寬工作電位與高熱穩定性,但由於黏度過高而具有不良的離子導電度,透過添加水與乙腈降低黏度並提升離子導電度,最終的電解液具有寬電位窗口、高離子導電度與抗凍性,並且與電極有好的潤濕性。藉由拉曼與紅外光譜分析可透過C=O 與N-H 因鹽類離子嵌入造成鍵結強度改變並產生波速的位移,藉此驗證DES的成功形成,並且添加水後不具有水的明顯寬訊號峰,顯示水分子被DES包覆而降低自由度,因而保持寬的工作電位。 使用一次水熱法分別合成銨釩青銅氧化還原石墨烯複合材(

NVO-rGO)與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亞胺氧化還原石墨烯複合材(PTCDI-rGO)做為正極與負極材料,透過添加rGO 可以增加電極的表面積與導電度,進而提升電容值與倍率性能,在電解液添加乙腈後可提升電解液導電度,使單位時間內有更多離子進行反應,因而再度提升材料的電容值與倍率性能。與A(15)W(1)-NaDES 電解液組成非對稱式超級電容器後具有2.1 V 的操作電位,在0.3A/g 具有31.1 mAh/g的電容值,當電流密度提升至10 A/g 倍率性能維持率為50.2 %。在10A/g循環10000 次後電容值維持率為80.9 %,並且在0.3 A/g 的電流密度下具有24.8

Wh/kg的能量密度,當功率密度為5700 W/kg時,具有8.7 Wh/kg 的能量密度。與1M過氯酸鈉水溶液對照顯示出DES具有高離子濃度、寬工作電位、高電容值與高能量密度等優勢。

電子工程師必備:元器件應用寶典(第3版)

為了解決電解電容 種類的問題,作者胡斌 這樣論述:

從基礎知識起步,系統地介紹了數十大類元器件的知識和數百種元器件應用電路。書中每一種元器件的講解均包括:電路符號信息解說、外形識別方法、型號識別方法、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方法、引腳極性識別方法、主要特性講解及主要特性曲線、典型應用電路詳解、同功能不同形式電路的分析、質量檢測方法、更換和選配方法、調整和修配方法等。 胡斌,網路昵稱古木,江蘇大學副研究員,長期從事電子技術基礎教學、研究、寫作工作,出版了多種電子技術暢銷圖書,曾經兩次榮獲全國三等獎,一次獲北方十省市一等獎。至今,著作150余本,累計銷售接近200萬冊,擁有數百萬固定讀者群。胡斌老師崇尚人性化寫作——以讀者為本,

減輕讀者閱讀負擔,提高閱讀效率的嶄新寫作方式。通過圖文同頁、圖會說話、表格歸納方式,方便閱讀,消除視覺疲勞,使讀者以*高的效率獲得*大的信息量。寫作的**本書《電子工程師必備——元器件應用寶典》出版以來,連續榮登全國電子電工類暢銷書排行榜前3名,創立了一流的精品圖書品牌形象。 第 1章 元器件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 1.1 元器件知識學習內容 1.1.1 電子技術入門學習內容 1.1.2 電子元器件知識的學習內容 1.2 元器件知識學習方法和須知 1.2.1 識別電子元器件 1.2.2 掌握元器件主要特性 1.2.3 元器件是故障檢修關鍵要素 第 2章 電阻器基

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1 普通電阻器基礎知識 2.1.1 電阻類元器件種類 2.1.2 部分普通電阻器特點綜述 2.1.3 貼片電阻器簡介 2.1.4 普通電阻器選用原則 2.2 電阻器電路圖形符號及型號命名方法 2.2.1 電阻器電路圖形符號 2.2.2 電阻器的型號命名方法 2.3 電阻器參數和識別方法 2.3.1 電阻器的主要參數 2.3.2 電阻器標稱值色環表示方法 2.3.3 電阻器參數其他表示方法 2.3.4 超低阻值電阻器和Ω電阻器 2.4 電阻器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 2.4.1 電阻器基本工作原理 2.4.2 普通電阻器主要特性 2.5 電阻

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2.5.1 電阻串聯電路 2.5.2 電阻串聯電路故障處理 2.5.3 電阻並聯電路 2.5.4 電阻並聯電路故障處理 2.5.5 電阻串並聯電路 2.6 電阻分壓電路 2.6.1 電阻分壓電路工作原理 2.6.2 電阻分壓電路輸出電壓分析 2.6.3 帶負載電路的電阻分壓電路 2.7 電阻器典型應用電路 2.7.1 直流電壓供給電路 2.7.2 電阻交流信號電壓供給電路 2.7.3 電阻分流電路 2.7.4 電阻限流保護電路 2.7.5 直流電壓電阻降壓電路 2.7.6 電阻隔離電路 2.7.7 電流變化轉換成電壓變化的電阻電路 2.7

.8 交流信號電阻分壓衰減電路和基準電壓電阻分級電路 2.7.9 音量調節限制電阻電路 2.7.10 阻尼電阻電路 2.7.11 電阻消振電路 2.7.12 負反饋電阻電路 2.7.13 恒流錄音電阻電路 2.7.14 上拉電阻電路和下拉電阻電路 2.7.15 泄放電阻電路 2.7.16 啟動電阻電路 2.7.17 取樣電阻電路 2.8 熔斷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8.1 熔斷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8.2 熔斷電阻器參數和重要特性 2.8.3 熔斷電阻器應用電路 2.9 網路電阻器基礎知識 2.9.1 網路電阻器外形特徵 2.9.2 網路電阻器

電路圖形符號及識別方法 第3章 敏感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1 熱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1.1 熱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1.2 熱敏電阻器型號命名方法和主要參數 3.1.3 熱敏電阻器特性 3.1.4 PTC熱敏電阻器開水自動報警電路 3.1.5 PTC熱敏電阻消磁電路 3.1.6 DC/DC變換器中熱敏電阻器應用電路 3.1.7 NTC熱敏電阻器抑制浪湧電路 3.2 壓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2.1 壓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2.2 壓敏電阻器特性 3.2.3 壓敏電阻器型號命名方法和主要參數 3.2.4 壓敏電阻

器浪湧和瞬變防護電路 3.2.5 壓敏電阻器其他應用電路 3.3 光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3.1 光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3.2 光敏電阻器型號命名方法和主要參數 3.3.3 光敏電阻器控制電路 3.3.4 光敏電阻器其他應用電路 3.4 濕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4.1 濕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4.2 濕敏電阻器結構和主要參數 3.4.3 濕敏電阻器應用電路 3.5 氣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5.1 氣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5.2 氣敏電阻器結構和主要參數 3.5.3 氣敏電阻器應用電路 3.6

 磁敏電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3.6.1 磁敏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3.6.2 磁敏電阻器參數和特性 3.6.3 磁敏電阻器應用電路 第4章 可變電阻器和電位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4.1 可變電阻器基礎知識 4.1.1 可變電阻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4.1.2 可變電阻器工作原理和引腳識別方法 4.2 可變電阻器應用電路 4.2.1 三極管偏置電路中的可變電阻電路 4.2.2 光頭自動功率控制(APC)電路靈敏度調整中的可變電阻電路 4.2.3 身歷聲平衡控制中的可變電阻電路 4.2.4 直流電動機轉速調整中的可變電阻電路 4.2.5 直流電壓微調可變電

阻器電路 4.3 電位器基礎知識 4.3.1 電位器外形特徵及部分電位器特性說明 4.3.2 電位器電路圖形符號、結構和工作原理 4.3.3 幾種常用電位器阻值特性 4.3.4 電位器型號命名方法和主要參數 4.3.5 光敏電位器和磁敏電位器 4.4 電位器構成的音量控制器 4.4.1 單聲道音量控制器 4.4.2 雙聲道音量控制器 4.4.3 電子音量控制器 4.4.4 場效應管音量控制器 4.4.5 級進式電位器構成的音量控制器 4.4.6 數位電位器構成的音量控制器 4.4.7 電腦耳機音量控制器 4.5 電位器構成的音調控制器 4.5.1 RC衰減式高、

低音控制器 4.5.2 RC負反饋式音調控制器 4.5.3 LC串聯諧振圖示音調控制器 4.5.4 積體電路圖示音調控制器 4.5.5 分立元器件圖示音調控制器 4.6 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6.1 單聯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6.2 帶抽頭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6.3 雙聯同軸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6.4 特殊雙聯同軸電位器構成的身歷聲平衡控制器 4.7 電位器構成的響度控制器 4.7.1 單抽頭式響度控制器 4.7.2 雙抽頭式響度控制器 4.7.3 無抽頭式響度控制器 4.7.4 專設電位器的響度控制器 4.7.

5 獨立的響度控制器 4.7.6 多功能控制器積體電路 4.8 電位器構成的其他電路 4.8.1 對比度控制器 4.8.2 亮度控制器 4.8.3 色飽和度控制器 第5章 電容器類元器件基礎知識 5.1 固定電容器基礎知識 5.1.1 固定電容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5.1.2 幾種電容器個性綜述 5.1.3 電容器結構和型號命名方法 5.1.4 電容器主要參數 5.1.5 電容器參數識別方法 5.2 電解電容器基礎知識 5.2.1 電解電容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5.2.2 幾種電解電容器個性綜述 5.2.3 電解電容器結構 5.2.4 有極性電解電容器

引腳極性識別 5.3 多層次多角度深度解說鋁電解電容器 5.3.1 工頻電源電路濾波電容器設計參考 5.3.2 開關電源電路濾波電容器 5.3.3 多引腳高頻鋁電解電容器 5.3.4 高分子聚合物固體鋁電解電容器 5.3.5 電容器損耗 5.3.6 電容器ESR 5.3.7 電容器ESL 5.3.8 電容器的漏電流 5.3.9 電容器的絕緣電阻和時間常數 5.3.10 電容器紋波電壓和紋波電流 5.3.11 電容器的Q值 5.3.12 電容器的溫度係數 5.4 微調電容器和可變電容器基礎知識 5.4.1 微調電容器和可變電容器外形特徵 5.4.2 微調電容器結構

和工作原理 5.4.3 可變電容器工作原理 5.4.4 可變電容器型號命名方法 第6章 電容器主要特性及應用電路 6.1 電容器重要特性 6.1.1 電容器直流電源充電和放電特性 6.1.2 電容器交流電源充電和放電特性 6.1.3 電容器儲能特性和容抗特性 6.1.4 電容器兩端電壓不能突變特性 6.1.5 電解電容器主要特性 6.2 電容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特性 6.2.1 電容串聯電路及主要特性 6.2.2 電容並聯電路及主要特性 6.2.3 電容串並聯電路及主要特性 6.3 電容器典型應用電路 6.3.1 電容降壓電路 6.3.2 電容分壓電路 6.3.

3 典型電容濾波電路 6.3.4 電源濾波電路中的高頻濾波電容電路 6.3.5 電源電路中的電容保護電路分析 6.3.6 安規電容抗高頻干擾電路 6.3.7 退耦電容電路 6.3.8 電容耦合電路 6.3.9 高頻消振電容電路 6.3.10 消除無線電波干擾的電容電路 6.3.11 中和電容電路 6.3.12 實用有極性電解電容並聯電路 6.3.13 有極性電解電容器串聯電路 6.3.14 揚聲器分頻電容電路 6.3.15 溫度補償型電容並聯電路 6.3.16 多隻小電容串並聯電路 6.3.17 發射極旁路電容電路 6.3.18 部分發射極電阻加旁路電容電路 6

.3.19 發射極具有高頻旁路電容電路 6.3.20 發射極接有不同容量旁路電容電路 6.3.21 微控制器積體電路中的電容重定電路分析 6.3.22 靜噪電容電路 6.3.23 加速電容電路 6.3.24 穿心電容電路 6.3.25 交流接地電容電路 6.4 可變電容器和微調電容器應用電路 6.4.1 輸入調諧電路 6.4.2 微調電容電路 6.4.3 可變電容器其他應用電路 6.5 RC電路 6.5.1 RC串聯電路 6.5.2 RC並聯電路 6.5.3 RC串並聯電路 6.5.4 RC消火花電路 6.5.5 話筒電路中的RC低頻雜訊切除電路 6.5.6 

RC錄音高頻補償電路 6.5.7 積分電路 6.5.8 RC去加重電路 6.5.9 微分電路 6.5.10 RC低頻衰減電路 6.5.11 RC低頻提升電路 6.5.12 RC移相電路 6.5.13 負載阻抗補償電路 第7章 電感類元器件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7.1 電感類元器件基礎知識 7.1.1 電感類元器件外形特徵 7.1.2 電感類元器件電路圖形符號 7.1.3 電感器結構及工作原理 7.1.4 電感器主要參數和識別方法 7.2 電感器主要特性 7.2.1 電感器感抗特性和直流電阻 7.2.2 線圈中的電流不能突變特性 7.3 電感器典型應用電路 7.

3.1 分頻電路中的分頻電感電路 7.3.2 電源電路中的電感濾波電路 7.3.3 共模和差模電感電路 7.3.4 儲能電感電路 7.4 多種專用線圈電路 7.4.1 行線性線圈電路 7.4.2 視頻檢波線圈電路 7.4.3 行振盪線圈電路 7.4.4 偏轉線圈電路 7.5 磁棒天線電路 7.5.1 磁棒天線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7.5.2 磁棒天線結構和工作原理 7.5.3 磁棒基礎知識 第8章 變壓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8.1 變壓器基礎知識 8.1.1 變壓器外形特徵 8.1.2 變壓器結構和工作原理 8.1.3 變壓器常用參數及參數識別方法 8.1

.4 變壓器遮罩 8.2 變壓器主要特性 8.2.1 變壓器主要應用電路綜述 8.2.2 隔離特性 8.2.3 隔直流通交流特性 8.2.4 一次、二次繞組電壓和電流之間的關係 8.2.5 一次和二次繞組之間的阻抗關係 8.2.6 變壓器同名端、松耦合和變壓器遮罩 8.2.7 變壓器緊耦合和松耦合 8.3 電源變壓器應用電路 8.3.1 典型電源變壓器電路 8.3.2 電源變壓器故障綜述 8.3.3 二次抽頭電源變壓器電路 8.3.4 兩組二次繞組電源變壓器電路 8.3.5 具有交流輸入電壓轉換裝置的電源變壓器電路 8.3.6 開關變壓器電路 8.4 其他變壓器

電路 8.4.1 枕形校正變壓器電路 8.4.2 行輸出變壓器電路 8.4.3 音訊輸入變壓器電路 8.4.4 音訊輸出耦合變壓器電路 8.4.5 中頻變壓器耦合電路 8.4.6 線間變壓器電路 8.4.7 變壓器耦合正弦波振盪器電路 8.4.8 實用變壓器耦合振盪器電路 8.4.9 電感三點式正弦波振盪器電路 8.4.10 雙管推挽式振盪器電路 第9章 LC電路和RL電路 9.1 LC諧振電路 9.1.1 LC自由諧振過程 9.1.2 LC並聯諧振電路主要特性 9.1.3 LC串聯諧振電路主要特性 9.2 LC並聯諧振電路和串聯諧振電路 9.2.1 LC並聯

諧振阻波電路 9.2.2 LC並聯諧振選頻電路 9.2.3 LC並聯諧振移相電路 9.2.4 LC串聯諧振吸收電路 9.2.5 串聯諧振高頻提升電路分析 9.2.6 放音磁頭高頻補償電路分析 9.2.7 輸入調諧電路 9.2.8 LC諧振電路小結 9.3 RL移相電路 9.3.1 準備知識 9.3.2 RL超前移相電路 9.3.3 RL滯後移相電路 9.3.4 LC、RL電路特性小結 第 10章 常用二極體基礎知識 10.1 二極體基礎知識 10.1.1 二極體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10.1.2 二極體型號命名方法 10.1.3 二極體主要參數和引腳極性識別

方法 10.1.4 二極體工作狀態說明 10.2 二極體主要特性 10.2.1 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 10.2.2 正向壓降基本不變特性和溫度特性 10.2.3 正向電阻小、反向電阻大特性 10.3 橋堆和紅外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 10.3.1 橋堆基礎知識 10.3.2 高壓矽堆和二極體排 10.3.3 紅外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 10.4 穩壓二極體基礎知識 10.4.1 穩壓二極體種類和外形特徵 10.4.2 穩壓二極體結構和工作原理 10.4.3 穩壓二極體主要參數和主要特性 10.5 變容二極體基礎知識 10.5.1 變容二極體外形特徵和種類 10.5.2 變

容二極體工作原理和主要參數 第 11章 常用二極體應用電路 11.1 二極體整流電路 11.1.1 正極性半波整流電路 11.1.2 負極性半波整流電路 11.1.3 正、負極性半波整流電路 11.1.4 兩組二次繞組的正、負極性半波整流電路 11.1.5 正極性全波整流電路 11.1.6 負極性全波整流電路 11.1.7 正、負極性全波整流電路 11.1.8 正極性橋式整流電路 11.1.9 負極性橋式整流電路 11.1.10 2倍壓整流電路 11.1.11 4種整流電路小結 11.2 二極體其他應用電路 11.2.1 二極體簡易直流穩壓電路 11.2.2 二

極體限幅電路 11.2.3 二極體溫度補償電路 11.2.4 二極體控制電路 11.2.5 二極體開關電路 11.2.6 二極體檢波電路 11.2.7 繼電器驅動電路中的二極體保護電路 11.2.8 續流二極體電路 11.2.9 二極體或門電路 11.2.10 二極體與門電路 11.3 橋堆、穩壓二極體和變容二極體電路 11.3.1 橋堆構成的整流電路 11.3.2 穩壓二極體應用電路 11.3.3 變容二極體應用電路 第 12章 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2.1 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 12.1.1 發光二極體外形特徵和種類 12.1.2 發光二極體參數

12.1.3 發光二極體主要特性 12.1.4 發光二極體引腳極性識別方法 12.1.5 電壓控制型和閃爍型發光二極體 12.2 發光二極體指示燈電路 12.2.1 指示燈電路種類 12.2.2 發光二極體直流電源指示燈電路 12.2.3 發光二極體交流電源指示燈電路 12.2.4 發光二極體按鍵指示燈電路 12.3 LED電平指示器 12.3.1 LED電平指示器種類 12.3.2 多級LED光柱式電平指示器 12.3.3 5級單聲道積體電路LB1403 12.3.4 9級單聲道積體電路LB1409 12.3.5 5級雙聲道積體電路D7666P 12.3.6 功率

電平指示器 12.3.7 調諧電平指示器 12.4 其他形式LED電平指示器 12.4.1 LED光點式電平指示器 12.4.2 動態掃描式LED頻譜式電平指示器 12.4.3 頻壓法LED頻譜式電平指示器 12.4.4 全發光LED頻譜式電平指示器 12.4.5 實用頻譜式電平指示器 12.5 白色發光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2.5.1 白色LED基礎知識 12.5.2 超高亮LED驅動電路 12.5.3 線性恒流LED驅動積體電路典型應用電路 第 13章 其他13種二極體實用知識及應用電路 13.1 肖特基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1.1 肖特基二極體

外形特徵和應用說明 13.1.2 肖特基二極體結構和內電路 13.1.3 肖特基二極體特性曲線和應用電路 13.2 快恢復二極體和超快恢復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2.1 快恢復二極體和超快恢復二極體外形特徵及特點 13.2.2 快恢復二極體和超快恢復二極體應用電路 13.3 恒流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3.1 恒流二極體外形特徵和主要特性 13.3.2 恒流二極體應用電路 13.4 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4.1 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外形特徵和與穩壓二極體的特性比較 13.4.2 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主要特性和應用電路 13.5 雙向觸發

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5.1 雙向觸發二極體外形特徵和主要特性 13.5.2 雙向觸發二極體應用電路 13.6 變阻二極體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13.6.1 變阻二極體基礎知識 13.6.2 變阻二極體應用電路 13.7 其他7種二極體基礎知識綜述 第 14章 三極管基礎知識和直流電路 14.1 三極管基礎知識 14.1.1 三極管種類和外形特徵 14.1.2 三極管電路圖形符號 14.1.3 三極管型號命名方法 14.1.4 三極管結構和基本工作原理 14.1.5 三極管3種工作狀態說明 14.1.6 三極管各電極電壓與電流之間的關係 14.1.7 三極

管主要參數 14.1.8 三極管封裝形式 14.1.9 用萬用表分辨三極管的方法 14.2 三極管主要特性 14.2.1 三極管電流放大和控制特性 14.2.2 三極管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內阻可控和開關特性 14.2.3 發射極電壓跟隨基極電壓特性和輸入、輸出特性 14.3 三極管直流電路 14.3.1 三極管電路分析方法 14.3.2 三極管靜態電流作用及其影響 14.4 三大類三極管偏置電路 14.4.1 三極管固定式偏置電路 14.4.2 三極管分壓式偏置電路 14.4.3 三極管集電極-基極負反饋式偏置電路 14.5 三極管集電極直流電路 14.5.1 三極

管集電極直流電路特點和分析方法 14.5.2 常見的集電極直流電路 14.5.3 變形的集電極直流電路 14.6 三極管發射極直流電路 14.6.1 常見的三極管發射極直流電路 14.6.2 其他3種發射極直流電路 第 15章 3種基本的單級放大器 15.1 共發射極放大器 15.1.1 直流和交流電路分析 15.1.2 共發射極放大器中元器件作用的分析 15.1.3 共發射極放大器主要特性 15.2 共集電極放大器 15.2.1 共集電極單級放大器電路特徵和直流電路分析 15.2.2 共集電極放大器交流電路和發射極電阻分析 15.2.3 共集電極放大器主要特性

15.3 共基極放大器 15.3.1 共基極放大器直流電路 15.3.2 共基極放大器交流電路及元器件作用分析 15.3.3 共基極放大器主要特性 15.4 3種類型的單級放大器小結 15.4.1 3種類型放大器綜述 15.4.2 3種類型放大器的判斷方法 第 16章 積體電路基礎知識 16.1 積體電路基礎知識ABC 16.1.1 積體電路應用電路的識圖方法 16.1.2 積體電路的外形特徵和圖形符號 16.1.3 積體電路的分類 16.1.4 積體電路的特點 16.2 積體電路的型號命名方法和各類實用資料的使用說明 16.2.1 國內外積體電路的型號命名方法

16.2.2 有關積體電路引腳作用的資料說明 16.2.3 有關積體電路內電路方框圖和內電路的資料說明 16.2.4 有關積體電路引腳直流工作電壓的資料說明 16.2.5 有關引腳對地電阻值的資料說明 16.2.6 有關引腳信號波形的資料說明 16.2.7 幾種常見的積體電路封裝形式說明 16.2.8 積體電路SC1308L資料完整解讀 第 17章 積體電路常用引腳外電路 17.1 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引腳識別方法 17.1.1 識別引腳號的意義 17.1.2 單列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1.3 雙列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1.4 四列積體

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1.5 金屬封裝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1.6 反向分佈積體電路引腳分佈規律及識別秘訣 17.2 積體電路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識別方法及外電路分析 17.2.1 分析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的意義 17.2.2 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的種類 17.2.3 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的4種電路組合形式及外電路分析 17.2.4 電源引腳和接地引腳外電路特徵及識圖方法 17.3 積體電路信號輸入引腳和信號輸出引腳識別方法及外電路分析 17.3.1 分析信號輸入引腳和信號輸出引腳的意義 17.3.2 信號輸入引腳和信號輸出引腳的種類 17.3.3 信

號輸入引腳外電路特徵及識圖方法 17.3.4 信號輸出引腳外電路特徵及識圖方法 17.3.5 積體電路輸入和輸出引腳外電路識圖小結和信號傳輸分析 17.4 多層次全方位講解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1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工作原理 17.4.2 固定型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典型應用電路 17.4.3 調節型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典型應用電路 17.4.4 5腳調節型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5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並聯運用電路 17.4.6 負電壓輸出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7 帶電源顯示的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8

 雙路輸出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9 3路(1LDO 2DC/DC)輸出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10 4路輸出(2LDO 2DC/DC)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 17.4.11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積體電路主要參數 17.4.12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與開關穩壓器比較 17.4.13 穩壓器分類 17.4.14 超低壓差線性穩壓器 17.4.15 穩壓器調整管類型和輸入、輸出電容 17.4.16 低壓差線性穩壓器4種應用類型 第 18章 開關件及接外掛程式電路 18.1 普通開關件 18.1.1 開關件外形特徵和圖形符號 18.1.2 開關件基本工作原理

和特性、參數 18.2 專用開關件 18.2.1 波段開關外形識別與圖形符號 18.2.2 波段開關結構和工作原理 18.2.3 錄放開關 18.2.4 機芯開關 18.3 開關電路 18.3.1 電源開關電路 18.3.2 機芯開關電路 18.4 通用接外掛程式知識 18.4.1 φ3.5插頭/插座 18.4.2 針型插頭/插座 18.4.3 其他插頭/插座 18.4.4 電路板常用接外掛程式 18.4.5 接外掛程式實用電路 18.5 電腦接外掛程式 18.5.1 電腦介面 18.5.2 電腦主機板CPU插槽和擴展插槽實用知識 第 19章 晶體閘流管、場

效應管和電子管 19.1 晶體閘流管基礎知識 19.1.1 晶閘管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19.1.2 普通晶閘管 19.1.3 門極關斷晶閘管 19.1.4 逆導晶閘管 19.1.5 雙向晶閘管 19.1.6 溫控晶閘管 19.1.7 部分晶閘管引腳分佈規律 19.2 場效應管基礎知識 19.2.1 認識場效應管 19.2.2 場效應管電路圖形符號識圖資訊 19.2.3 場效應管結構和工作原理 19.2.4 場效應管主要特性和參數 19.2.5 場效應管實用偏置電路 19.3 電子管基礎知識 19.3.1 電子管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19.3.2 電子管結

構和工作原理 19.3.3 電子管主要特性和參數 19.3.4 電子管放大器直流電路 19.4 放大器件的鼻祖和音色令人神往的膽機 19.4.1 記住真空二極體和三極管發明人 19.4.2 膽機 19.4.3 名牌電子管簡介 第 20章 其他元器件 20.1 繼電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1.1 繼電器基礎知識 20.1.2 繼電器控制功能轉換開關電路 20.1.3 繼電器觸點常閉式揚聲器保護電路 20.1.4 另一種繼電器觸點常閉式揚聲器保護電路 20.1.5 繼電器觸點常開式揚聲器保護電路 20.1.6 採用開關積體電路和繼電器構成的揚聲器保護電路 20.2

 卡座磁頭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2.1 磁頭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2.2 磁頭結構和主要參數 20.2.3 放音磁頭和錄放磁頭輸入電路 20.3 直流有刷電動機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3.1 直流有刷電動機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3.2 直流有刷電動機結構和主要參數 20.3.3 直流電動機識別方法 20.3.4 電動機速度轉換電路 20.3.5 電動機連續放音控制電路 20.4 石英晶振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4.1 石英晶振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4.2 石英晶振工作原理和命名方法 20.4.3 石英晶振構成的串聯型振盪器 20.4.

4 石英晶振構成的並聯型振盪器 20.4.5 石英晶體自激多諧振盪器 20.4.6 微控制器電路中的晶振電路 20.5 陶瓷濾波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5.1 陶瓷濾波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5.2 陶瓷濾波器等效電路和主要參數 20.5.3 陶瓷濾波器應用電路 20.6 聲表面波濾波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6.1 聲表面波濾波器基礎知識 20.6.2 典型應用電路 20.7 光敏二極體、光敏三極管和光電池 20.7.1 光敏二極體 20.7.2 光敏三極管 20.7.3 矽光電池 20.8 系統閱讀:光電耦合器 20.8.1 光電耦合器外形特徵、

電路圖形符號和主要應用 20.8.2 光電耦合器種類 20.8.3 光電耦合器工作原理和內電路 20.8.4 電路設計中應知的光電耦合器主要特性和參數 20.8.5 電路設計中應知的光電耦合器隔離優點和缺點 20.8.6 高速光電耦合器6N137參數解說 20.8.7 光電耦合器電路設計中幾個問題和計算公式 20.8.8 電路設計中光電耦合器選配原則 20.8.9 光電耦合器兩種輸出電路 20.8.10 光電耦合器構成的3種光電開關電路 20.8.11 光電耦合器構成的電平轉換電路 20.8.12 光電耦合器構成的隔離線性放大器 20.8.13 微機控制系統中光電耦合器

的2種隔離電路 20.8.14 發光二極體輸入三極管接收型光電耦合器的2種應用電路 20.8.15 光電耦合器控制的電機電路 20.8.16 採用光電耦合器的雙穩態輸出電路 20.8.17 採用光電耦合器開關的施密特電路 20.8.18 採用光電耦合器構成的3種交流固態繼電器 20.8.19 直流高壓穩壓電路中光電耦合器電路 20.8.20 開關型直流穩壓電源中光電耦合器及電路設計要點 20.8.21 光電耦合器構成的4種邏輯電路 20.8.22 萬用表檢測光電耦合器方法 20.9 數位式顯示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9.1 數字式顯示器基礎知識 20.9.2 分段式

發光二極體數碼管顯示電路 20.9.3 螢光數碼管 20.9.4 八段式螢光數碼管解碼器 20.9.5 七段式數碼管顯示電路 20.9.6 螢光數碼管HTL直接驅動電路和螢光數碼管TTL加電平轉換驅動電路 20.9.7 重疊式輝光數碼管顯示電路 20.9.8 液晶顯示器 20.9.9 有機發光二極體 20.10 半導體記憶體 20.10.1 記憶體和半導體記憶體種類 20.10.2 隨機記憶體(RAM) 20.10.3 唯讀記憶體(ROM) 20.11 揚聲器基礎知識及應用電路 20.11.1 揚聲器外形特徵和電路圖形符號 20.11.2 電動式揚聲器工作原理和主要

特性 20.11.3 揚聲器引腳極性識別方法 20.11.4 揚聲器分頻電路 20.12 傳聲器 20.12.1 駐極體電容式傳聲器 20.12.2 動圈式傳聲器 20.13 陶瓷氣體放電管 20.13.1 陶瓷氣體放電管結構 20.13.2 陶瓷氣體放電管應用電路 20.14 電路板、麵包板和散熱片 20.14.1 電路板 20.14.2 麵包板和一次性萬用電路板 20.14.3 散熱片 20.15 音響線材 20.15.1 線材與靚聲 20.15.2 發燒線材 第 21章 常用元器件檢測方法 21.1 電阻器檢測方法 21.1.1 萬用表測量各種規格電阻

器 21.1.2 萬用表在路測量電阻器阻值 21.1.3 電阻器修復與選配 21.1.4 熔斷電阻器故障處理 21.2 可變電阻器和電位器檢測及故障處理 21.2.1 可變電阻器檢測及故障處理 21.2.2 電位器檢測及故障處理 21.3 敏感電阻器檢測方法 21.3.1 熱敏電阻器檢測方法 21.3.2 壓敏電阻器和光敏電阻器檢測方法 21.4 電容器故障檢測方法 21.4.1 電容常見故障現象 21.4.2 指針式萬用表檢測小電容器品質的方法 21.4.3 指針式萬用表檢測有極性電解電容器的方法 21.4.4 指針式萬用表歐姆擋檢測電容器原理 21.4.5 數

字式萬用表檢測電容器的方法 21.4.6 固定電容器的修理和選配方法 21.4.7 微調電容器和可變電容器故障特徵及故障處理方法 21.5 電感器和變壓器檢測方法 21.5.1 電感器故障處理方法 21.5.2 音訊輸入變壓器和輸出變壓器故障處理方法 21.6 普通二極體檢測、選配與更換方法 21.6.1 普通二極體故障特徵 21.6.2 普通二極體檢測方法 21.6.3 二極體選配方法和更換方法 21.7 其他常用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1 橋堆檢測方法 21.7.2 穩壓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3 發光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4 變容二極體檢測方法 21

.7.5 肖特基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6 雙基極二極體檢測方法 21.7.7 其他二極體檢測方法 21.8 三極管檢測方法 21.8.1 三極管故障現象 21.8.2 指針式萬用表檢測NPN和PNP型三極管方法 21.8.3 三極管選配和更換操作方法 21.9 其他三極管檢測方法 21.9.1 達林頓管檢測方法 21.9.2 帶阻尼行輸出三極管檢測方法 21.10 開關件和接外掛程式檢測方法 21.10.1 開關件故障特徵和檢測方法 21.10.2 開關件故障處理方法 21.10.3 波段開關檢測方法 21.10.4 錄放開關故障特徵和修配方法 21.10.5

 機芯開關檢測方法 21.10.6 接外掛程式檢測方法 第 22章 尋找電路板上元器件、畫圖方法和安裝拆卸技術 22.1 尋找電路板上關鍵測試點和元器件方法 22.1.1 尋找電路板上地線方法 22.1.2 尋找電路板上電源電壓測試點方法 22.1.3 尋找電路板中三極管方法 22.1.4 尋找電路中積體電路某引腳方法 22.1.5 尋找電路板上電阻器方法 22.1.6 尋找電路板上電容器方法 22.1.7 尋找電路板上其他元器件方法和不認識的元器件方法 22.1.8 尋找電路板上信號傳輸線路方法 22.2 根據電路板畫出電路原理圖方法 22.2.1 根據電路板畫電路

原理圖基本思路和方法 22.2.2 三極管電路的畫圖方法 22.2.3 積體電路畫圖方法 22.3 畫小型直流電源電路圖方法 22.3.1 解體小型直流電源方法 22.3.2 畫出小型直流電源電路圖 22.4 常用元器件拆卸和安裝方法 22.4.1 常用元器件安裝方法 22.4.2 元器件拆卸方法 22.5 多種積體電路拆卸和裝配方法 22.5.1 積體電路更換操作程式 22.5.2 多種積體電路拆卸方法

探討 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亞胺-還原氧化石墨烯複合電極於高濃度醋酸銨電解液中的超級電容器表現

為了解決電解電容 種類的問題,作者蔡翔晰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 ............................................ IABSTRACT ........................................... II總目錄 ............................................. IV圖目錄 ............................................. VIII表目錄 ............................................. XII誌謝 ...............................

............... XIII第一章 前言 ......................................... 1第二章 文獻回顧 ..................................... 32-1 電容器發展與簡介 ................................ 32-1-1 靜電電容器 .................................... 52-1-2 電解電容器 .................................... 62-1-3 超級電容器 .......................

............. 82-2 超級電容器的種類及工作原理 ....................... 102-2-1 電雙層電容器 .................................. 112-2-2 擬電容器 ...................................... 122-2-3 混合型超級電容器 .............................. 132-3 超級電容器儲能材料 ............................... 152-3-1 碳系材料 ...............................

....... 162-3-1-1 活性碳(Activated carbon) .................... 162-3-1-2 碳氣凝膠(Carbon Aerogels) ................... 182-3-1-3 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 ................... 192-3-1-4 還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 ....... 222-3-2 金屬化合物 ..................................... 242-3-2-1 金屬氫氧化物.................

................. 242-3-2-2 金屬氧化物.................................... 252-3-2-3 金屬硫化物.................................... 262-3-3 導電聚合物 ..................................... 262-4 有機電極材料(PTCDI)研究進展 ....................... 272-5 電解液研究 ....................................... 342-5-1 水溶液電解液 ...........

........................ 352-5-2 有機電解液 .................................... 352-5-3 離子液體電解液 ................................. 352-5-4 固態電解液 ..................................... 362-6 高濃度水性電解液研究 .............................. 372-7 非對稱式超級電容器 ................................ 432-8 研究動機 .............

............................ 45第三章 實驗步驟與方法 ................................. 463-1 電極製備方法 ...................................... 463-1-1 電極製備流程 .................................... 463-1-2 電極基材的選擇與前處理 ........................... 473-1-3 製備氧化石墨烯 .................................. 483-1-4 水熱法製備 3,4,9,

10-苝四羧酸二酰亞胺-還原氧化石墨烯 ... 493-1-5 電解液配置 ......................................... 503-1-6 混合式超級電容器元件組裝 ........................... 513-2 實驗藥品 ............................................. 523-3 電極材料鑑定與表面形貌分析 ............................. 533-3-1 X 光繞射晶體結構分析(XRD) ........................... 533-3-2 傅立

葉轉換紅外光譜分析(FTIR).......................... 543-3-3 拉曼光譜儀(Raman) ................................... 553-3-4 X 光光電子能譜儀(XPS) ................................ 553-3-5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 ................................ 553-3-6 高解析穿透式電子顯微鏡(HR-TEM) ........................ 563-4 電極之電化學性質 ......................

.................. 573-4-1 電極片製備 ............................................ 573-4-2 電化學測試裝置 ........................................ 573-4-3 循環伏安法測試 ........................................ 593-4-4 線性掃描伏安法測試 .................................... 603-4-5 計時電位法測試 .....................................

... 613-4-6 交流阻抗分析測試 ...................................... 613-5 電化學電容器之電容計算 ................................... 623-5-1 循環伏安法 ............................................ 633-5-2 計時電位法 ............................................ 643-6 電化學電容器之能量和功率密度值計算 ........................ 653-7 超級電容器組成 .....

..................................... 663-7-1 混合式超級電容器 ....................................... 663-7-2 混合式超級電容器兩極電荷平衡計算 ......................... 67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684-1 PTCDI 和 PTCDI-RGO 電極 .................................. 684-1-1 材料鑑定 .....................

.......................... 684-1-1-1 X 光繞射晶體結構分析(XRD)分析.......................... 684-1-1-2 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FTIR)和拉曼光譜(Raman)分析 .......... 694-1-1-3 X 光光電子能譜儀(XPS)分析 ............................. 704-1-2 結構鑑定 ................................................ 714-2 醋酸銨高濃度水性電解液分析 ............................

...... 754-3 PTCDI 和 PTCDI-RGO 電極電化學測試 .......................... 784-3-1 循環伏安曲線與恆電流充放電曲線分析 ......................... 784-3-2 電化學穩定性測試 ......................................... 814-3-3 交流阻抗測試 ............................................. 844-4 PTCDI 及 PTCDI-RGO 複合電極電化學動力學分析 .................. 854-5

PTCDI-RGO//AC 混合式超級電容器 .............................. 904-5-1 正極材料循環伏安與恆電流充放電曲線分析 ...................... 904-5-2 混合式超級電容器循環伏安曲線測試 ............................ 914-5-3 混合式超級電容器充放電與循環壽命測試 ........................ 924-5-4 混合式超級電容器在不同溫度下的充放電與循環壽命測試 ........... 944-6 結語 ..................................

..................... 99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工作 ........................................... 100第六章 參考文獻 ................................................ 102圖目錄圖 1-1 超級電容器應用在各個領域。 .................................. 2圖 2-1 萊頓瓶示意圖。 .................................................................. 3圖 2-2 電容器分類示意圖

。 .......................................... 4圖 2-3 (a)平行板電容器之設計示意圖(b) 一個帶電的平行板電容器。 ........ 5圖 2-4 電解電容器之示意圖。 ................................................................... 6圖 2-5 左為鋁電解電容器之示意圖;右為鉭電解電容器之示意圖。 ............ 7圖 2-6 各種儲能裝置之能量密度與功率密度的示意圖。 ..................... 9圖 2-7 超級電容器種類。 .......

............................................................ 10圖 2-8 電雙層電容之充放電原理及結構示意圖。 ........................... 12圖 2-9 擬電容器運作機制之示意圖。 .................................................................... 13圖 2-10 混合型電容器運作機制之示意圖。 ................................ 14圖 2-11 超級電容器元件及適合材料分類。 ..........

...................... 15圖 2-12 不同條件的活性碳在 6 M KOH 水溶液中之電化學測量圖。 .............17圖 2-13 碳氣凝膠製備流程示意圖。...................................... 18圖 2-14 奈米碳管形成之示意圖。 .................................................................... 19圖 2-15 比表面積和電容值隨酸處理時間增加的曲線。 ....................... 21圖 2-16 還原氧化石墨烯製備之流

程圖。 .................................. 22圖 2-17 組裝成鈕扣型電池的示意圖。 ................................... 23圖 2-18 循環伏安圖與恆電流充放電曲線圖。 .............................. 23圖 2-19 在 0.5 Ag-1 下進行 1200 圈循環穩定性測試。 ....................24圖 2-20 PTCDI 在鈉離子電池中氧化還原機制示意圖。 ...................... 28圖 2-21 (a)在電流密度為 10 mA g−1 充

放電曲線 (b)循環穩定性測試。 ....... 29圖 2-22 PTCDI 在鉀離子電池中氧化還原機制示意圖。 ....................... 29圖 2-23 (a)在 0.2 mV s -1 掃描速率下測量的 PTCDI 電極的 CV 曲線(b)充放電曲線圖(c)倍率性能圖比較(d) PTCDI 的放電容量與所報導的 PIB 陽極的放電容量的比較。 ...30圖 2-24 PTCDI 在銨離子電池中氧化還原機制示意圖。 ...................... 31圖 2-25 PTCDI 陽極的電化學性能(a)在 0.5 mV s-1 的掃描速率下的 CV 曲線;

(b)電流密度為 240 mA g−1 時的 GCD 曲線;(c)倍率性能圖;我們為 PTCDI電極定義為 1C=120 mA g-1;(D)在 2C 和 10C 下的長期循環性能。 ....... 31圖 2-26 PTCDI/rGO 複合材料的合成示意圖。 ............................. 32圖 2-27 (a,b) PTCDI/rGO 的 SEM 和 TEM 圖像。 ....................... 32圖 2-28 (a) PTCDI/rGO 的倍率性能;(b)在 100mAg-1 時,PTCDI 和 PTCDI/rGO電極的循環性能;(c)在

100 mA g-1 時,其圈數為 1st、50th、100th 和 200th的PTCDI/rGO 的恆電流充放電曲線;(d)在 500 mA g-1 下,PTCDI/rGO 電極的循環性能;(e)在 3000 mA g-1 下,PTCDI/rGO 電極的循環性能。 ... 33圖 2-29 電解液用於電化學超級電容器應用的分類。 .................... 36圖 2-30 LiTFSI WIS物理特性。(a) LiTFSI 與 H2O 的重量和體積比隨著LiTFSI在H2O中摩爾濃度的增加而變化。(b)掃描速率為 10 mV/s 的 ESW。(c)Li+初級溶劑化鞘在稀釋

和WIS中的演變圖示。(d)不同濃度電解質(LiTFSI-H2O)中 25度時的溶解氧含量、鋰離子電導率和流動性。(e)3D 快照顯示紅色和TFSI陰離子中互連的H2O域作為線框,來自 298K下21m LiTFSI-H2O 的MD模擬。(f) SEI 在 WIS 電解液中還原機制示意圖。 .........39圖 2-31 超級電容器使用21 mol kg-1 LiTFSI WIS電解液的的電化學性能。(a)CV曲線。(b)不同電流密度下的電容值。(c)具有聚苯胺衍生碳奈米棒電極的對稱式超級電容器的 Ragone 圖。(d) MnO2@CC 和 VN-NWs@CC 在 20mV/s掃描速率下

的 CV 曲線。(e) MnO2@CC//VN-NWs@CC 非對稱式超級電容器在各種電流密度下的 GCD 曲線。(f)MnO2@CC//VN-NWs@CC 非對稱式超級電容器的 Ragone 圖。 ...................................40圖 2-32 (a)不同濃度 NaClO4 電解液的電導率和黏度。(b)各種鹽類和溶劑的價格,以及相應的電解液。(c)通過 DFT-MD 模擬說明 2 mol kg-1 NaClO4 電解液和17 mol kg-1 NaClO4 電解液的離子溶劑化結構。原子顏色:Na,黃色;O,紅色; H,粉紅色;Cl,綠色。(d)不同電流

密度下的電容值(e)YP-50F 電極和不同電解液組裝成的對稱式超級電容器的 Ragone 圖(f)在不銹鋼電極上 測試的 9.2 mol L-1 NaClO4 WIS 電解液的 位窗(g) Na0.55Mn2O4·1.5H2O//YP-50F 非對稱式超級電容器與使用 9.2 mol L-1 NaClO4 WIS 電解液的 Ragone 圖。 ............ 42圖 2-33 ARG-AC 電極和 26.4 m 醋酸銨 WIS 非對稱式電容器電化學測試。 ... 44圖 3-1 PTCDI-RGO 電極製備流程示意圖。 ...............................

46圖 3-2 酸化碳布流程示意圖。 ........................................ 47圖 3-3 氧化石墨烯(GO)製備流程示意圖。 .............................. 48圖 3-4 電解液製備流程示意圖。 ....................................... 50圖 3-5 鈕釦式混合式超級電容器元件之組裝示意圖。 ....................... 51圖 3-6 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FTIR)分子振動類型。 ....................... 54圖 3-7 高解析穿透

式電子顯微鏡構造之示意圖。 ............................ 56圖 3-8 電化學裝置三電極系統密封之示意圖。 .............................. 58圖 3-9 循環伏安法測試圖。 ................................ 59圖 3-10 混合式超級電容器。 ................................ 66圖 4-1 PTCDI 及 PTCDI-RGO 複合材XRD 鑑定圖。 ............... 68圖 4-2 PTCDI 及 PTCDI-RGO 複合材FTIR 和 Raman

光譜圖。 ...... 69圖 4-3 PTCDI-RGO 複合材 XPS 鑑定圖。 ........................ 70圖 4-4 PTCDI 形貌及 SEM 影像圖。 ............................ 71圖 4-5 PTCDI 形貌及 TEM 影像圖。 ............................ 72圖 4-6 PTCDI-RGO 複合材形貌及結構影像圖。 .................... 73圖 4-7 PTCDI-RGO 複合材的元素分析與元素分佈圖。 ............... 74圖 4-8 醋酸銨電解液的物理特

性。 ............................... 76圖 4-9 PTCDI 與其複合材的循環伏安圖及充放電圖。 ................ 79圖 4-10 PTCDI 與其複合材電極材料之倍率性能。 ................... 80圖 4-11 PTCDI 與其複合材各個不同比例的電化學穩定性分析圖。 ...... 82圖 4-12 PTCDI 與其複合材的循環穩定性比較圖。 ................... 83圖 4-13 PTCDI 與其複合材交流阻抗圖譜。 ......................... 84圖 4-14 PTCDI

電極其存儲機制和反應動力學分析。 .................. 87圖 4-15 PTCDI-RGO 電極其存儲機制和反應動力學分析。 .............. 89圖 4-16 活性碳的電化學測試圖。 ..................................91圖 4-17 混合式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測試圖。 ........................ 92圖 4-18 混合式超級電容器之電化學測量。 .......................... 93圖 4-19 混合式超級電容器之電化學測量。 .......................... 96表

目錄表 2- 1 各種儲能裝置之特性表。 ................................... 9表 2-2 BET 測試 P@MWNT 和 N@MWNT 的表面積和總孔體積。 ............. 21表 2-3 水性、有機和離子液體電解液的幾個重要特性的比較。 ............. 34表 3-1 水熱法合成 PTCDI-RGO 使用之藥品及用量。 .................... 49表 3-2 配置電解液使用之藥品用量。 ................................. 50表 3-3 實驗所使用的藥品之廠牌及規格。 ......

....................... 52表 4-1 不同濃度醋酸銨電解液的電位窗、黏度和導電度。 ................. 77表 4-2 PTCDI 與其複合材在不同電流密度下比電量比較。 ................. 81表 4-3 PTCDI 與其複合材循環穩定性比電量比較。 ....................... 83表 4-4 混合式超級電容器在不同溫度下倍率性能比較。 .................... 97表 4-5 混合式超級電容器在不同溫度下循環壽命比較。 .................... 97表 4-6 在不同溫度下 3

2m 醋酸銨高濃度水性電解液導電度與黏度比較。 ....... 98表 4-7 高濃度水性電解液和電極材料應用於超級電容器之性能比較。 ............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