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耐電流計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電線耐電流計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鴻浩寫的 分電盤負載表與馬達變壓器保護協調曲線繪製:Excel VBA在電氣工程設計之應用(附光碟) 和代穎的 現代低壓電器技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電線耐電流計算. 나혼자산다e252也說明:電線耐電流計算. ... 電線線徑電流對照XLPE絕緣PVC被覆電力電纜. ... 铜电线电缆载流量对照表铜线平方与功率对照表大全如果是铜芯线线径乘以8.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詹氏 和機械工業所出版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自動化工程系碩士班 陳建璋所指導 劉育齊的 應用於工具機主軸精度檢測儀之無線電能傳輸供電系統開發 (2021),提出電線耐電流計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主軸精度檢測儀、取電線圈、無線充電。

而第二篇論文明志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碩士班 王勝寬所指導 黃中藝的 實現基於串級式多階換流器的靜態同步虛功補償器 (2020),提出因為有 比例諧振控制器、比例積分控制器、靜態同步虛功補償器、暫態響應、彈性交流傳輸系統、電壓源型換流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電線耐電流計算的解答。

最後網站消防與災害防救法規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三導體:用於導通、傳導電流之金屬。 ... (只計算截面積:以計算方式表示電線電纜單芯導體之截面積,計算式為: A = nX D4 ;其中 A 代表計算截面積; n 代表組成單芯之股數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電線耐電流計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分電盤負載表與馬達變壓器保護協調曲線繪製:Excel VBA在電氣工程設計之應用(附光碟)

為了解決電線耐電流計算的問題,作者王鴻浩 這樣論述:

  國內第一部系列叢書介紹Excel VBA在電氣工程設計之應用,諸如電流、電壓降計算,線徑、管徑選擇與電纜容積率查詢等。利用Excel VBA讓這些計算、篩選、查詢等自動執行既正確又迅速,書本內的程式碼全部公開透明、簡單易懂、可以套用與修改,是從事電氣工程設計必備的工具書。擁有這些書不僅可以提升執行效率、更難得的是可以與作者直接討論諮詢,得到作者的免費服務與教導。     在電氣工程設計中有關負載電流計算、電壓降計算、線徑選擇、管徑選擇、電纜容積率查詢等是個相當重的工作量,若能以Excel VBA來讓這些計算、選擇、查詢等自動的產生,將會節省許多工時又正確,而市面上有關E

xcel VBA的書籍只針對一般大眾使用者來寫,並沒有專門針對上述的需求來寫,這對於電氣設計人員來說,寫這些程式相當困難,而這本書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更可貴的是,若您對書中有任何不懂的地方,作者歡迎您與他共同研討,讓程式更便利更友善,進而協助更多的人。     適用對象   ☆ 電機工程師 ☆ 從事電氣工程設計者 ☆ 工程顧問公司 ☆ 電機技師事務所 ☆ 個人電氣設計工作室

應用於工具機主軸精度檢測儀之無線電能傳輸供電系統開發

為了解決電線耐電流計算的問題,作者劉育齊 這樣論述:

本研究對應用於CNC工具機之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的電源供電系統提出一項解決方法,過去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的電源系統為鋰電池,當需要長時間量測工具機主軸數據並同時校正工具機主軸時,若使用鋰電池為電源供電系統可能會有斷電的風險且造成校正錯誤,而使用無線供電系統具備以下幾項優點,例如:產品會有更好的耐用性、防塵、防水、便攜性、減少更換電池的成本等優點。因此本文所開發的無線電能傳輸系統依照系統架構可分為數位控制電路、閘極驅動電路、全橋換流器電路、電磁場發射線圈、取電線圈、橋式整流濾波電路、降壓式供電電路與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首先透過數位控制電路MSP430G2553作為電能傳輸系統的控制系統,因其

具備了低成本、較不受雜訊干擾與可程式控制的特性,所以本文可依實驗需求設定數位控制電路的參數並達到預期的效果,有鑒於此本文將使用MSP430G2553所提供的兩組不同相頻率為82 kHz、工作週期為 40 %、死區時間為10%的PWM作為控制訊號,並在數位控制電路後級端設計一個閘極驅動電路,使數位控制訊號可經由閘極驅動電路放大至12-15 V將MOFET開關導通,同時達到數位訊號與類比訊號隔離的效果,並使用全橋換流器的諧振結構將電能透過安培定律將電磁場藉由發射線圈傳送給取電線圈,且透過法拉第定律將感應磁場能量轉換為電流。為了將電能有效的從發射線圈傳輸至取電線圈,基於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尺寸設計一

款符合機構限制及能夠有效傳輸電能的發射線圈與取電線圈並於有限元素分析軟體內進行純線圈的磁場模擬,將發射線圈與取電線圈從空氣間隙10 mm每間隔1 mm進行一次模擬並延續至18 mm,除了線圈的磁場模擬本文也透過電路模擬軟體模擬電路設計的可行性,其中包含了閘極驅動電路、全橋換流器電路、橋式整流濾波電路與降壓式供電電路,從模擬中篩選出最適合的元件,使線圈設計與電路設計能符合本文的需求。當完成了電路架構的設計,取電線圈上的感應電勢即可透過橋式整流濾波電路轉換為直流電,為了符合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的電壓及電流規格,本文在將直流電輸出給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前會先藉由降壓式供電電路降壓成符合光學式主軸精度

檢測儀所需的電壓及電流規格,所以本文選用TPS5410集成式降壓IC作為降壓式供電電路的核心並結合電阻、電容、電感,成功將由橋式整流濾波電路輸出的電壓及電流轉分別轉換為5 V、1 A達到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的供電需求。 除了線圈磁場的模擬,本文也進行了發射線圈與取電線圈電壓電流有效值量測實驗,將發射線圈與取電線圈從空氣間隙10 mm每間隔1 mm進行一次電壓電流的有效值量測並延續18 mm,經由此實驗結果分析無線電能傳輸供電系統適合運作的空氣間隙。綜合上述實驗及模擬分析得知本系統所設計的無線供電系統在10 mm至16 mm的空氣間隙皆可以使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啟動並且與電腦軟體連接進行靜態檢測

與動態檢測,而這段距離正符合目前CNC工具機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設計無線電能傳輸機構模組所需的機構限制,因此可以得知本研究所設計無線電能傳輸符合工業應用,並且可以達到空氣間隙為10-16 mm的無線電能傳輸。

現代低壓電器技術

為了解決電線耐電流計算的問題,作者代穎 這樣論述:

針對低壓電器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展開闡述。    《現代低壓電器技術》共6章。第1章和第2章介紹低壓電器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常見低壓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概念、常用術語、技術參數、選用原則及低壓電器的標準體系、常見認證。第3~5章為低壓電器的應用技術部分,詳細介紹低壓電器的設計技術、製造工藝及設備、測試技術。第6章為電氣控制線路的分析與設計基礎,介紹了典型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為順應我國工業智慧化製造的發展趨勢,第2章和第4章還介紹了智慧化低壓電器的特徵和實現低壓電器產品智慧化、產品製造智慧化以及產品管理智慧化的數位化工廠技術。    《現代低壓電器技術》可作為高等院校電氣工程、自動化及其他相

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從事低壓電器設計、分析、製造、試驗和操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低壓電器概況 1.2 低壓電器的型號編制 1.3 低壓電器的圖形和文字符號 1.4 低壓電器的基本結構 1.4.1 電磁機構 1.4.2 觸頭系統 1.5 低壓電器的基礎知識 1.5.1 觸頭的接觸電阻 1.5.2 電弧基本理論 1.6 低壓電器的常用術語與基本概念 1.7 低壓電器的負載使用類別 1.8 低壓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標準體系 1.9 低壓電器的認證 第2章 常見低壓電器 2.1 熔斷器 2.1.1 熔斷器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2.1.2 熔斷器的

主要技術參數 2.1.3 熔斷器的分類及用途 2.1.4 熔斷器的選擇與安裝 2.2 開關、隔離器、隔離開關 2.2.1 隔離開關、刀開關 2.2.2 負荷開關 2.2.3 開關的主要技術參數與選型 2.3 接觸器 2.3.1 接觸器的原理與結構 2.3.2 接觸器的主要技術參數與選用原則 2.4 繼電器 2.4.1 繼電器的用途和分類 2.4.2 常用電磁式繼電器 2.4.3 繼電器的主要技術參數與選用原則 2.5 主令電器 2.5.1 控制按鈕及指示燈 2.5.2 主令控制器 2.5.3 行程開關 2.5.4 接近開關 2.6 斷路器 2.6.1 斷路器的用途和分類 2.6.2 斷路器的基

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2.6.3 斷路器的主要技術參數和選擇 2.6.4 低壓斷路器的安裝方式 2.7 浪湧保護器 2.7.1 浪湧保護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2.7.2 浪湧保護器的主要技術參數與選用原則 2.8 軟起動器 2.9 智慧化低壓電器 2.9.1 智能化低壓斷路器 2.9.2 智能化交流接觸器 2.9.3 智能化繼電器 第3章 低壓電器的設計 3.1 低壓電器產品設計的基本流程 3.2 觸點系統設計 3.2.1 觸點系統概述 3.2.2 觸點系統的結構形式 3.2.3 觸點系統的材料選擇 3.2.4 觸點系統參數的計算 3.3 滅弧系統設計 3.3.1 直流電器的熄弧原理和方法 3.3

.2 交流電器的熄弧原理和方法 3.3.3 常用滅弧方法 3.4 電磁系統設計 3.4.1 電磁系統概述 3.4.2 電磁系統的結構形式 3.4.3 電磁系統的吸力特性計算 3.4.4 電磁系統動態特性的分析計算 3.4.5 電磁系統的工程設計方法 3.5 導電回路設計 3.6 操作機構設計 3.6.1 四連杆機構的設計與計算 3.6.2 彈簧的設計與計算 3.6.3 凸輪的設計與計算 3.6.4 齒輪的設計與計算 3.7 控制器設計 3.7.1 控制器的分類 3.7.2 控制器的設計 第4章 低壓電器的製造 4.1 低壓電器概述 4.2 低壓電器主要零部件的製造過程 4.2.1 冷沖件的製

造過程 4.2.2 沖裁工藝 4.2.3 塑性成型工藝 4.2.4 塑膠件的製造過程 4.2.5 彈簧的製造過程 4.2.6 雙金屬片的製造過程 4.2.7 線圈的製造過程 4.3 低壓電器的特殊工序 4.3.1 電鍍工藝 4.3.2 熱處理工藝 4.3.3 焊接工藝 4.4 低壓電器的裝配 4.4.1 電器裝配的技術要求 4.4.2 電器裝配方式 4.4.3 工藝檔的制訂 4.5 低壓電器的數位化車間架構 4.5.1 IEC標準中的企業功能模型 4.5.2 德國RAMI4.0模型 4.5.3 美國NIST的智慧製造系統(SMS)體系架構 4.5.4 國家智慧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4.5.5

小型斷路器數位化車間的特殊要求 4.5.6 小型斷路器的數位化車間模型 4.6 小型斷路器數位化製造設備 4.7 數位化車間的輔助設備 4.7.1 車間物流與線邊庫及要求 4.7.2 模具和工裝夾具及要求 4.7.3 計量與校準設備及要求 4.8 數位化車間的資訊平臺 4.8.1 網路資訊設備及要求 4.8.2 看板系統及要求 4.8.3 廣播系統及要求 4.9 數位化車間的系統集成 4.1 0小型斷路器數位化車間資料字典 第5章 低壓電器的測試技術 5.1 低壓電器測試概述 5.2 低壓電器的溫升測試 5.3 低壓電器的動作特性測試 5.3.1 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的動作特性測試 5.3

.2 家用及類似場所用過電流保護斷路器的動作特性測試 5.3.3 家用和類似用途的剩餘電流動作斷路器的動作特性測試 5.3.4 低壓熔斷器的動作特性測試 5.4 低壓電器的短路性能測試 5.4.1 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的短路性能測試 5.4.2 家用及類似場所用過電流保護斷路器的短路性能測試 5.4.3 家用和類似用途的剩餘電流動作斷路器的短路性能測試 5.4.4 低壓熔斷器的短路性能測試 5.4.5 操作性能測試 5.5 低壓電器的壽命試驗 5.6 低壓電器的安規測試 5.6.1 介電性能測試 5.6.2 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測試 5.6.3 絕緣材料的耐熱、耐燃和耐漏電起痕性測試 5.6.

4 耐機械衝擊和機械撞擊測試 5.6.5 端子和金屬導管性能驗證測試 5.6.6 防護等級測試 5.7 低壓電器的環境適應性測試 5.8 低壓電器的電磁相容測試 5.9 船用低壓電器的測試 5.1 0軍用低壓電器的測試 5.1 1核電用低壓電器的測試 5.1 2低壓電器的可靠性測試 第6章 電氣控制線路的分析與設計基礎 6.1 電氣控制線路的繪製原則 6.2 電氣控制線路圖分析基礎 6.2.1 查線讀圖法 6.2.2 邏輯代數法 6.3 電動機典型控制線路 6.3.1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點動控制線路 6.3.2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長動控制線路 6.3.3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點動/長動控制線路

6.3.4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減壓起動控制線路 6.3.5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串電阻減壓起動控制線路 6.3.6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線路 6.3.7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反接制動控制線路 6.3.8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電磁抱閘制動控制線路 6.3.9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變頻調速控制線路 6.3.10 永磁無刷直流電動機調速控制線路 6.3.11 永磁伺服電動機位置閉環控制線路 6.3.12 機床電氣控制線路 6.3.13 機器人電氣控制線路 6.3.14 電動車電動機的電氣控制線路 6.3.15 供電線路控制線路 6.4 電氣控制設計基礎 6.5 電氣控制系統的保護 6.5.1

電流型保護 6.5.2 電壓型保護 6.5.3 極限保護 參考文獻 低壓電器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從電力設施、通信及工業控制到商業和民用建築,低壓電器產品和由低壓電器組成的電氣控制線路幾乎滲透到各個用電領域。低壓電器是國家安全用電的重要保證,是低壓用電系統可靠運行的基礎。    本書包含低壓電器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術。基礎知識部分介紹常見低壓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概念、常用術語、技術參數、選用原則及低壓電器的標準體系、常見認證。應用技術部分的內容編寫回應了我國工程教育認證推行的“回歸工程”教育培養目標,由多位元具有長期工作經驗的編者編寫,該部分詳細介紹了低壓電器的設計技術、製

造工藝及設備、測試技術、電氣控制線路的分析與設計基礎知識以及典型控制線路,旨在為廣大師生和低壓電器從業人員提供完整的應用技術知識體系。為順應我國工業智慧化製造的發展趨勢,本書對智慧化低壓電器的特徵和實現低壓電器產品智慧化、產品製造智慧化及產品管理智慧化的數位化工廠技術進行了介紹。    本書由上海大學代穎擔任主編,杭申集團有限公司劉哲和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趙文華擔任副主編,晗兆檢測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熊端鋒和唐為電機制造有限公司唐名鐘參與了部分章節編寫。全書共6章,第1章1.1N1.7節、第2章2.1N2.8節和第6章6.1、6.2、6.4、6.5節由代穎編寫;第3章、第4章由劉哲編寫;第1章1

.8節低壓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標準體系、1.9節低壓電器的認證和第5章由熊端鋒編寫;第2章2.9節智慧化低壓電器由趙文華編寫;第6章6.3節電動機典型控制線路由唐名鐘編寫。全書由上海大學代穎統稿。    本書得到了上海市高峰高原學科建設專案(控制科學與工程)的資助。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江蘇省啟東市匯龍鎮政府張燕華、蔡華英,啟東菲迪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張驍勇和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程穎的支持,上海大學研究生孔垂毅、劉皖秋、孫濤、王子騰和王海燕等幫忙繪製了書中部分圖表,在此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準有限,書中難免有錯誤和不當之處,敬請讀者和專家批評指正。

實現基於串級式多階換流器的靜態同步虛功補償器

為了解決電線耐電流計算的問題,作者黃中藝 這樣論述:

傳統單組STATCOM組成元件需耐高壓且有輸出容量無法提高的缺點,本論文採用串級多階型STATCOM,它是由三組三相換流器及電容器組成,使換流器輸出電壓等級達五階,具有高輸出電壓、高輸出容量、低耐壓元件及低切換損失的優點。此串級多階型STATCOM在過去其它文獻已發表,但其它文獻使用三組功率控制器,來各別控制三組換流器,在控制器設計上較為複雜、計算負擔重、可能導致三相不平衡以及暫態響應較差等缺點,本論文提出使用單組電容電壓及功率控制器的方法,來克服三組控制器的缺點。Matlab/Simulink被使用來建立3kVar的串級多階型STATCOM的測試系統,將所提的單組功率控制器,與文獻上的三組

控制器,在輸出相同無效功率條件下做性能上的比較,模擬結果發現本論文所提出的單組控制器,具有較短的暫態響應時間及可獲得三相平衡輸出電流。為了減少串級多階型STATCOM的暫態響應時間,使系統遭遇擾動後能更快速地恢復穩態運轉,本論文提出以比例諧振(Proportional-Resonant, PR)控制器,來取代常見的比例積分(Proportional-Integral, PI)控制器,企圖進一步減少系統的暫態響應時間。利用硬體實現3kVar的串級多階型STATCOM系統來比較在各種不同的負載情況下,PR和PI功率控制器的暫態響應時間,經模擬及實測結果,在不同的負載變化下的暫態響應時間,PR 控制

器最快只需要1.5週波,與PI 控制器的3週波相比,少了至少1週波的暫態響應時間,因此PR控制器比PI控制器,具有更短的暫態響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