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廢料 處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電子廢料 處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環保事業網寫的 垃圾變黃金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逢甲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 陳志成所指導 邵志桓的 低溫SCR觸媒之製備改質與耐受性測試研究 (2018),提出電子廢料 處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氮氧化物、選擇性催化還原、觸媒、改質、脫硝除氮、空氣污染控制。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林盛隆所指導 蔡季廷的 印刷電路板生命週期終端環境衝擊與經濟績效之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生命週期評估、生命週期成本評估、印刷電路板、機械物理法、電子廢料、循環經濟的重點而找出了 電子廢料 處理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電子廢料 處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垃圾變黃金

為了解決電子廢料 處理的問題,作者環保事業網 這樣論述:

  在這個大量生產商品再大量消費商品,人們一次又一次買回新東西、淘汰舊東西的時代,你有沒有發現什麼不對勁?這樣的「資源浪費型社會」還可以維持多久?你可曾聽到垃圾掩埋場傳來的悲鳴--我快撐不下去了?  其實,「生產、消費」是個過於簡化的循環,其中許多環結還有待人們投注更多心力,如設計的源頭、製造成本的管控、消費者的習慣、環保回收的落實、永續利用技術的開發、再生商品的行銷等。  在資源即將匱乏的二十一世紀,消費者的生活便利需要生產者更用心的設想和服務,而企業的責任與商機也正在其中。  本書分「打造資源再生的優質環境」、「居家垃圾可以變黃金」、「事業廢棄物的再生妙方」、「先進的再生產業現況」、「

各國環保制度比一比」、「再生是一種生活時尚」六章,150個單元和近百幅圖表,全方位為您介紹現今環保問題、人人可做的資源再生、事業體系大量垃圾的再資源化、有助再生的最新技術、世,界各地的再生利用法、從設計源頭做起的再生產業……每個人都兼具「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身分,讀者有了這些正確的認知後,將從中發現可以努力的方向,人人發揮行動力,我們的社會一定可以從「資源浪費型」轉變成「資源循環型」,「資源再生,永續利用」的美好願景終將實現! 作者簡介  編著者簡介環保事業網(Eco-Business Network)於1988年成立,為日本第一個環境經濟相關顧問團。主要業務是為政府、產業界及學術界提供關於

環境經濟開發的提案及技術支援。  編有《如何讓環境經濟模式成功》、《環境政策大研究》、《圖解環保回收事典》及《環境經濟最新關鍵字114》等書。 譯者簡介朱麗真輔仁大學化學系畢、日本筑波大學環境科學研究科碩士。  目前從事日文筆譯、口譯工作。興趣廣泛,愛上台灣茶,常往茶行跑。從茶湯中猜測製茶、泡茶人的心情,是喜歡玩的一個遊戲。譯有《學習必勝!速讀術》(商周)、《你也可以是牛頓──數理能力訓練》(商周)

低溫SCR觸媒之製備改質與耐受性測試研究

為了解決電子廢料 處理的問題,作者邵志桓 這樣論述:

我國每年氮氧化物(NOx)排放量高達434,160噸,其衍生的二次污染物會造成光化學煙霧、酸雨、PM2.5等危害,NOx排放減量與污染控制技術提升是環保署未來空氣污染管制之重點工作。氮氧化物控制技術中,選擇性觸媒還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是效果最好的方法,V/W/TiO2為目前一般常用之SCR觸媒,但實際應用上常面臨操作溫度不足、氧濃度過高或SO2毒化導致其催化效能不佳等問題,有待提升SCR觸媒之低溫反應效能及其對實廠廢氣成分之耐受性。本研究利用含浸法製備SCR觸媒,探討不同活性金屬、載體、活性金屬擔持量等觸媒製備條件對SCR觸媒於中低溫反

應效果之影響,以及不同改質金屬、改質金屬擔持量對於SCR觸媒低溫反應效能提升之影響,據以建立低溫高效能SCR觸媒之最佳製備條件與改質條件。最後更進一步探討最佳製備條件與改質條件所合成SCR觸媒於不同氧濃度與二氧化硫濃度條件下之催化效能與耐受性,期能合成製備出符合未來實廠應用需求之低溫高效能SCR觸媒。實驗結果顯示,低溫高效能SCR觸媒之最佳活性金屬為錳>釩>銅,最佳載體為TiO2,最佳活性金屬擔持量為10%,最佳改質金屬為鈰或銪,最佳改質金屬摩爾比為0.1。最佳製備改質條件所合成SCR觸媒10%Mn-0.1Eu/TiO2於低反應溫度(150°C)下之deNOx效能最高,可達90%以上。此外,實

驗結果發現10%Mn-0.1Ce/TiO2觸媒之deNOx催化效果不受高O2濃度影響,但對於SO2毒化反應之耐受性較差,若於高O2濃度與SO2混合氣體反應條件下卻有良好deNOx催化效果,去除率可達90%以上。整體而言,本研究應用田口式直交表法找出SCR觸媒之最佳製備條件與改質條件,最佳條件合成觸媒於低溫反應條件下仍具有良好deNOx催化效果,以及對於實廠廢氣之O2與SO2亦具有良好抗毒化性與耐受性,未來可實際應用於許多熱處理程序之NOx控制,深具發展潛力。

印刷電路板生命週期終端環境衝擊與經濟績效之研究

為了解決電子廢料 處理的問題,作者蔡季廷 這樣論述:

當生產越多的電子產品,就會有越多的電子廢棄物產生,大量的電子廢棄物儼然成為世界上各個國家當務之急的環境問題。即使各國政府都有制定相關回收再利用計畫來使這些電子廢棄物再生,卻依然無法避免電子廢棄物在循環經濟中流向一般垃圾。電子廢棄物中印刷電路板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零件,也是電子垃圾中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零件。本研究運用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生命週期成本評估(Life Cycle Costing Assessment, LCCA)兩種方法,探討廢印刷電路板資源化技術的各階段能資源使用情形與環境衝擊熱點,並推估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產值與成本耗用,以瞭解其經濟效

益。研究結果顯示,印刷電路板在機械物理法的技術中,除塵器的設備產生環境衝擊最大,造成約73%的環境衝擊,主要原因是設備使用過程產生可吸入性無機物比例較高。在純化過程則是以金在燃燒精練的環境衝擊最高,原因在於過程中所產生的PM2.5的貢獻度較高。在經濟效益分析是以生命週期成本評估為工具。從印刷電路板進到回收處理場開始到變成各種有價值之金屬與非金屬過程中所有的產值與成本,並與市場波動價格的調整,計算出最佳之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