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吉他拾音器配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電吉他拾音器配置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歐那多‧洛斯朋那托寫的 電吉他&貝斯調修改製:徹底了解形式+功能+彈奏性+音色+風格原則,調整、維修、改裝、製造不走鐘! 和陳俊海的 現代音響錄音技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BST-3-RSM/M (雙雙配置) 電吉他入門首選(附贈原廠全配配件包)也說明:Roasted Maple (RSM)烤楓琴頸/指板系列 · 雙雙拾音器配置 · 隨琴附贈原廠全配配件包(調音器、導線、吉他弦*2、擦琴布、背帶、Pick、捲弦器).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易博士出版社 和中國輕工業所出版 。

最後網站PRS SE Custom2408(EV/VS) 電吉他 - 新麗聲樂器則補充:與Core 系列樂器一樣,SE Custom 24-08 具有兩個微型撥動線圈抽頭開關,可將雙頭拾音器單獨分成真正的單個線圈,總共有八個拾音器配置。經典設計元素包括楓木面板、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電吉他拾音器配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電吉他&貝斯調修改製:徹底了解形式+功能+彈奏性+音色+風格原則,調整、維修、改裝、製造不走鐘!

為了解決電吉他拾音器配置的問題,作者李歐那多‧洛斯朋那托 這樣論述:

傳承義大利精神與德國工藝! 歐洲當代前衛製琴師以 30 年實務與自創品牌經驗 詳細解說打造的「訂製琴」的內行門道, 協助樂手追求更高水準的音樂表現與獨特魅力。   一把百看不厭、順手好彈、音色悅耳的電吉他或貝斯,倚賴「美感」、「彈奏性」、「音色」 三大層面涵蓋各種要素的相互激盪與調和。樂手、維修技師、製琴師應該從使用者立場出發, 因應音樂屬性和演出體驗來排列優先順序,才可能選購、改造或做出適合的產品。除了至關重 要的木材之外,由於吉他所有部位都有其特定功能,又分別延伸出各種可能變數,因此極為講 究藝術、科學與技術的融合。 作者在訂製樂器領域歷練逾 30 年,對電吉他與貝斯的結構及表現有

如庖丁解牛般自信掌握。本 書以系統化方式歸結出電吉他與電貝斯的設計方法,指導藍圖、打樣到完成品等不同階段的關鍵 之處,逐一解說入門知識與進階要領,在實務工作中極具參考價值。   本書特色   • 百張圖例說明 吉他手、貝斯手、維修技師、製琴師都能迅速理解,派上用場 • 解構經典款式  拆解 Fender、Gibson 經典琴款 Stratocaster 與 Le Paul,揭示名琴典範 • 涵蓋完整面向  從形式和功能面探討構造、音樂類型,使用情境,展現縝密設計思考與實踐細節 • 多元客製方案  整合風格美學、人體工學、聲學,羅列最多可能性,滿足客製化需求 • 書末實用附錄  7 組歐美製琴

師訪談、22 種常見聲木特性表現、電路色碼與模板,應用最方便 如果你有這些問題…… 「琴是用來練習、表演,或者以上皆是?又是為了哪樣的表演?」 「貝斯琴頸好重,愈彈愈累,該怎麼改善?」 「爵士吉他的拾音器如何挑選?單線圈和雙線圈的差異在哪?」 打開本書,你將透過電吉他設計「三大黃金定律」,認識「好琴」的真正定義。    

電吉他拾音器配置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跟著我們一起為『理想』,好好地『混蛋』一次吧!」讓音樂,給你這個世代最需要的勇氣;讓理想混蛋,給你這個世界最需要的純真。傻裡傻氣的四個大男孩,用音符寫下最真摯、最勇敢的冒險故事!

◇◆◇◆◇◆◇

理想混蛋 首張全創作專輯【愚者】
各大通路預購中
5/20 數位實體全面發行
博客來:https://reurl.cc/b53zM3
五大唱片:https://reurl.cc/Qd570O
佳佳唱片:https://reurl.cc/qdnmyq
誠品書店:https://reurl.cc/V603Ky
光南唱片:https://reurl.cc/nzqnW6
滾石購物網:https://reurl.cc/Y1YrRO

◇◆◇◆◇◆◇

理想混蛋首張全創作專輯【愚者】 同名主打〈愚者〉
以塔羅牌意象帶出靈感 期盼帶來正向能量

愚者(The Fool)─塔羅牌中編號為0的一張特殊卡牌,代表了「開始」、「新的看法」、「無拘無束而自由自在」。卡面為一個頭戴著桂冠、揹著行囊的旅人,即便前方就是懸崖,他卻快樂、大步地向前走。這張卡片象徵著冒險犯難、面對困境卻仍勇於挑戰、樂天的態度,即使旁人笑他是個傻子,卻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這就是理想混蛋最想要帶給大家的「愚者精神」!

◇◆◇◆◇◆◇

理想混蛋的熱血主題曲 創作過程大揭密!

「愚者」這首歌真的很「理想混蛋」!混蛋們的經典配置—建廷、阿哲的雙木吉他,混搭木箱鼓與電氣聲響,碰撞成如動漫主題曲一般熱血的吶喊。雞丁與Look截然不同的聲線各具特色,溫柔而勇敢地唱出對追尋夢想的堅持,可以說是整張專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歌。

這首歌的作曲是三位團員們一起完成的創作,靈感發想人是「被放鴿子」的建廷。那天大家約好了一起練團,建廷依約抵達了社團辦公室,卻不見大家的蹤影,原來只有他一個人記得這天要練團!委屈的建廷不甘寂寞,隨手拿起吉他彈彈唱唱,竟寫出一段讓大家都驚為天人的旋律,所有人一聽都說:「這就是我們要的主打歌!」

之後由雞丁和Look協助完整全曲旋律,再由雞丁依循建廷的想像畫面,撰寫出歌詞。從塔羅牌「愚者」的寓意出發,描寫放下過去的悲傷、珍惜當下的快樂、勇敢向前大步邁進的故事。雞丁更特別在歌詞中放入「理想」和「混蛋」兩個詞,讓這首歌徹徹底底變成理想混蛋的主題曲。製作人李宗軒更邀請新銳編曲師謝東良,在理想混蛋原先不插電的編曲基底上,增添更豐富的聽覺效果,也讓整首歌更加充滿力量。

◇◆◇◆◇◆◇

〈愚者〉MV拍攝,遠赴台灣本島最西端「頂頭額沙洲」!
泡海水、吃沙子,發揮愚者精神不畏苦難!

理想混蛋首張專輯主打歌〈愚者〉的MV拍攝與「九月映像工作室」和「峰洄映影像工作室」合作,由導演鄭仰峰執導,鼓手Look則擔任監製,與影像團隊一同激盪創意、完成劇本。拍攝過程可說是一波三折,原定的拍攝日期,竟遇上寒流大雨,一延再延,差點就來不及拍攝完成!

為了呈現寬闊的景色,拍攝團隊帶著理想混蛋前往北海岸,在潮間帶拍攝樂團演出的畫面。從表情看來,團員非常認真投入地彈奏樂器和唱歌,但心裡原來OS著好冷,原來下半身連內褲都被海水浸濕啦!

而MV當中還有沙漠的場景,他們更是遠赴台灣本島最西端,有台灣撒哈拉之稱的「頂頭額沙洲」進行拍攝。過程中有許多在沙漠裡追、趕、跑、跳、碰的畫面,強大的風沙讓團員大喊吃不消!主唱雞丁還有一個在沙漠裡跌倒的鏡頭,NG了十幾次,雞丁笑稱吞下去的沙子不知道有幾公斤。最後的MV成果,讓團員們都覺得很值得,也非常感謝攝影團隊陪著他們上山下海。

◇◆◇◆◇◆◇

愚者 (The Fool)

旅行的起點不需要形狀
只要心已經開始流浪
他背起行囊 裝進天真理想

手中的地圖沒標示方向
只有與生俱來的渴望
沒想過投降 混蛋一樣地闖

受了傷還不停下 人們笑愚者多傻
但不在乎終點模樣 才能開始得漂亮

在每一個今天的笑容中醒來
跨過昨日眼淚匯集的港灣
傻裡傻氣地在 每一個今天的夢想中醒來
放手所有過去未來 只擁抱此刻的燦爛

作詞 Lyricist:邱建豪 Kidding Chiu
作曲 Composer:李建廷 Dillion Lee/盧可沛 Look Lu/邱建豪 Kidding Chiu
製作人 Producer:李宗軒 Alex Lee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姚書寰(姚頭)Johnny Yao/曾維梃 Wei Ting Zeng
編曲 Arrangement:謝東良 Tung Liang Hsieh/李宗軒 Alex Lee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李建廷 Dillion Lee/郭哲成 Jerry Kuo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李宗軒 Alex Lee
貝斯 Bass:王育嘉 Yu Chia Wang
木箱鼓 Cajon:盧可沛 Look Lu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姚書寰(姚頭)Johnny Yao
和聲 Backing Vocal:姚書寰(姚頭) Johnny Yao/理想混蛋 Bestards/廖郁心 Florence Liao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單為明 Link Shan/李宗軒 Alex Lee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築流音樂 Raise Music/柏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Talent Scout Culture Co., Ltd.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康小白 Shiro Kou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白帕斯混音工作室 BYPASS Mixing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唐承運 ChengYun Tang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翼研娛樂 EMStudio
OP:好混蛋音樂有限公司 Bestards Music Co., Ltd.
SP: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ISRC:TWHE52000004

◇◆◇◆◇◆◇

影像製作團隊
監製:盧可沛
導演:鄭仰峰
製片:張愛昀
製片助理:陳楚玲
攝影:劉柏廷、黃翊軒
燈光:陳家賢
美術:戚菫芃
收音:李柏興
場務:簡伯諺
妝髮:廖郁心
妝髮助理:洪睿妍
剪輯:黃翊軒
調光:湘子
超級後製小助手:盧可沛
標題文字:邱建豪
手寫字幕:廖郁心
特別感謝:九月映像、峰洄映、迦南會第一會堂

註:
本音樂錄影帶之生火場景使用之木材均為購入之營火材料,並無撿拾任何漂流木,並且攝影團隊均備有充足滅火設備確保過程安全。

Follow Us!
理想混蛋 Facebook|https://reurl.cc/r8ZZ6Z
理想混蛋 Instagram|https://reurl.cc/zzrrY0
理想混蛋 YouTube|https://reurl.cc/GrXXAv

現代音響錄音技術

為了解決電吉他拾音器配置的問題,作者陳俊海 這樣論述:

本書包括四個部分,分別為基礎知識、音響技術、錄音技術及實戰技巧。首先從音響錄音技術需必備的基礎知識為出發點,介紹了本專業需瞭解和掌握的聲學基礎、電學基礎,音響錄音設備的功能原理及話筒技術等;接著介紹了音響技術中音響系統的配接、調音技巧、聲學類比工程軟體EASE及聲學測量軟體Smart的應用;然後介紹了錄音技術中錄音系統的配接、數位音訊工作站Nuendo/Cubase、錄音的方法及混音技術;最後通過實例講解音響錄音技術的實戰技巧,為使讀者能學以致用及鞏固書本知識。 本書力求深入淺出地講解音響錄音技術的知識要點,知識內容的編寫以系統、專業、實用為原則。   本書可作為有志於從事音響、錄音行業人員

的自學教程,也可以作為全國各類高等院校及高職高專音響、錄音、影視、傳媒、廣告、遊戲及舞臺藝術等專業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陳俊海,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學士,北京理工大學軟體工程碩士,高級技師、工程師。長期從事於影視錄音與音效製作以及音源軟體的技術開發。公開發表專業論文多篇,著有《音樂基礎》、《音樂的奧妙》、《動畫音效製作教程》、《聲音製作基礎》、《音樂製作手冊》等。現就職於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動畫學院,影視製作專業教師,全國高職高專師資培訓班講師。 第1部分 基礎知識   第1章 聲學基礎 1.1 聲音的產生 1.2 聲波的特性 1.2.1 聲速、頻率、週期與波

長 1.2.2 振幅 1.2.3 聲壓與聲壓級 1.2.4 相位與相移 1.2.5 音色與諧波 1.2.6 波形包絡 1.3 聲波傳播的方式 1.3.1 反射、散射與繞射 1.3.2 衰減、吸收與干涉 1.4 波形的類型 1.4.1 正弦波 1.4.2 鋸齒波 1.4.3 方波 1.4.4 三角波 1.5 人耳的聽覺特性 1.5.1 聽覺的感知 1.5.2 人耳對頻率的感知範圍 1.5.3 聽閾與痛閾 1.5.4 雙耳效應 1.5.5 哈茲效應 1.5.6 聲音加倍 1.6 聲學環境 1.6.1 室內聲場 1.6.2 聲染色 1.6.3 聲波的控制 1.6.4 吸聲與隔聲 1.6.5 場館聲學

環境 1.6.6 舞臺聲學環境   第2章 電學基礎 2.1 電子元器件 2.2 電流、電壓與阻抗 2.3 電源與電路 2.4 分貝(dB)與信號電平 2.4.1 分貝的定義 2.4.2 信號電平 2.5 線纜與介面 2.5.1 線纜 2.5.2 介面 2.6 音響錄音設備的主要性能指標 2.7 數位音訊 2.7.1 數位音訊概述 2.7.2 數位音訊的品質參數 2.7.3 數位音訊的檔案格式 2.8 身歷聲   第3章 設備 3.1 話筒 3.1.1 話筒的分類與工作原理 3.1.2 話筒的特性 3.1.3 話筒的選用 3.1.4 話筒的附件 3.2 功放 3.2.1 功放的分類與工作原理

3.2.2 功放的特性 3.3 音箱 3.3.1 音箱的分類 3.3.2 音箱的擺放 3.3.3 音箱疊加的計算方法 3.4 調音台 3.4.1 調音台的基本功能與組成 3.4.2 調音台的分類 3.5 聲音處理設備 3.5.1 等化器 3.5.2 壓限器 3.5.3 擴展器與雜訊門 3.5.4 混響器 3.5.5 延時器 3.5.6 多功能效果處理器 3.6 分頻器 3.7 數位音訊矩陣處理器 3.8 錄音放音設備 3.8.1 數位答錄機 3.8.2 雷射唱機與唱片 3.8.3 DVD與藍光 3.8.4 媒體播放機 3.9 DI盒 3.10 數位音訊工作站   第4章 話筒技術 4.1 話筒

的聲學特性 4.2 話筒擺放的原則 4.3 話筒擺放的距離 4.3.1 通用距離 4.3.2 聽覺試驗距離 4.3.3 遠距離拾音 4.3.4 近距離拾音 4.4 樂器拾音的話筒擺放 4.4.1 電聲樂器的拾音 4.4.2 鼓組的拾音 4.4.3 打擊樂器的拾音 4.4.3 原聲樂器的拾音 4.5 人聲拾音的話筒擺放 4.5.1 獨唱的拾音 4.5.2 伴唱的拾音 4.5.3 合唱的拾音 4.5.4 語聲的拾音   第2部分 音響技術   第5章 音響系統 5.1 系統組態方案 5.1.1 音響系統的意義與作用 5.1.2 各種類型音響系統的配置 5.1.3 音響系統連接的意義與要求 5.2

系統電平匹配與調試 5.2.1 電平的概念 5.2.2 電平匹配的意義 5.2.3 分貝值的種類與計算 5.2.4 系統電平的調試 5.3 系統相位與聲像檢測 5.3.1 聲像與相位的概念 5.3.2 相位的檢查與解決方法 5.4 功率放大器與揚聲器的配接 5.4.1 功放與音箱的配接 5.4.2 功率放大器輸出方式 5.4.3 音箱串並聯計算 5.5 網路音訊系統 5.5.1 網路音訊的特點 5.5.2 Cobra Net工作原理與特點 5.5.3 AVB工作原理與特點 5.5.4 Dante工作原理與特點 5.5.5 MADI的特點   第6章 調音技巧 6.1 模擬調音台的使用 6.1.

1 類比調音台輸入輸出介面 6.1.2 模擬調音台調試技巧 6.2 數字調音台的使用 6.2.1 數字調音台的特點 6.2.2 數字調音台舉例 6.2.3 數字調音台使用流程 6.3 等化器的使用 6.3.1 等化器作用 6.3.2 頻段與主觀感受 6.3.3 濾波器的種類與選擇 6.3.4 圖示等化器與動態等化器 6.3.5 等化器的應用技巧 6.3.6 針對不同音源的均衡處理 6.4 壓限器的使用 6.4.1 壓限器面板參數調整 6.4.2 壓限器使用技巧 6.4.3 多段壓縮 6.5 雜訊門的使用 6.6 其他動態處理設備 6.7 混響延時器的使用 6.7.1 混響延時器常用參數 6.7

.2 使用混響器與延時器的目的 6.8 分頻器的使用 6.9 現場混音的技巧 6.9.1 混音的搭建 6.9.2 混音的融合 6.9.3 創造聲音動態 6.9.4 有效地使用混響器   第7章 聲學類比軟體EASE的應用 7.1 廳堂設計的一般要求 7.1.1 聲學設計軟體概述 7.1.2 廳堂音質設計的一般要求 7.2 EASE軟體的應用——建模 7.2.1 建模流程 7.2.2 基本畫法 7.2.3 複製與拉伸 7.2.4 漏洞的產生與修復 7.2.5 建立聽聲面和聽音點 7.3 EASE軟體的應用——吸聲材料 7.3.1 添加吸聲材料的原則與方法 7.3.2 查看與優化混響時間 7.4

EASE軟體的應用——揚聲器 7.4.1 添加揚聲器文件 7.4.2 創建揚聲器簇 7.5 EASE軟體的應用——聲學類比 7.5.1 聲壓級的模擬與分析 7.5.2 C系列測量 7.5.3 L系列測量 7.5.4 輔音清晰度損失與快速語言指數測量 7.5.5 聲線追蹤模擬 7.5.6 直達聲預聽   第8章 聲學測量軟體Smaart 的應用 8.1 聲學測量軟體Smaart V7介紹 8.1.1 聲學測量軟體Smaart V7概述 8.1.2 Smaart V7功能 8.1.3 Smaart V7硬體設定與連接 8.2 Smaart V7測量 8.2.1 即時頻譜分析 8.2.2 傳遞函數測

量 8.3 多通路聲學測量 8.3.1 多通路測量配置與連接 8.3.2 測量前配置 8.3.3 系統延時的測量與調整 8.3.4 多通路頻譜測量與優化   第3部分 錄音技術   第9章 錄音系統 9.1 錄音空間概述 9.1.1 錄音棚與控制室 9.1.2 小型工作室與可擕式工作站 9.1.3 影視製作錄音棚與動效棚 9.2 硬體設定 9.2.1 音訊錄音常用硬體 9.2.2 MIDI錄音常用硬體 9.3 軟體配置 9.3.1 工作站軟體 9.3.2 外掛程式 9.4 系統連接 9.4.1 音訊設備的連接 9.4.2 MIDI設備的連接   第10章 數位音訊工作站 Nuendo/Cuba

se 10.1 系統設置 10.1.1 音訊設置 10.1.2 視頻設置 10.2 新建工程檔 10.2.1 選擇工程範本 10.2.2 選擇工程資料夾 10.2.3 保存工程檔 10.2.4 設置工程檔 10.3 音訊檔的操作 10.3.1 導入音訊檔 10.3.2 導入音訊CD 10.3.3 匯出OMF文件 10.3.4 匯出MIDI文件 10.3.5 匯出混音 10.4 音軌類型 10.5 工程視窗介面詳解 10.5.1 功能表列、工具列、資訊欄、尺規欄 10.5.2 音軌欄、音軌屬性欄 10.5.3 走帶控制台 10.5.4 通道設置視窗 10.5.5 調音台窗口 10.6 音訊錄音

10.6.1 節拍與節拍器 10.6.2 監聽的設置 10.6.3 錄音操作 10.6.4 錄音模式 10.6.5 聽濕錄幹 10.7 音訊編輯 10.7.1 音訊事件條的操作 10.7.2 改變音訊波形的長度 10.7.3 音訊波形的音量控制 10.7.4 音訊波形的音高調節 10.7.5 參數自動控制 10.8 音訊效果器的使用 10.8.1 插入法 10.8.2 發送法 10.8.3 處理法   第11章 錄音的方法 11.1 基本錄音方法 11.2 基本拾音方法 11.3 單聲道錄音與分軌錄音 11.4 身歷聲錄音 11.4.1 概述 11.4.2 時間差拾音方法 11.4.3 強度差

拾音方法 11.4.4 “混合”拾音方法 11.5 多軌錄音 11.6 環繞聲錄音 11.7 各種節目形式的錄音方法 11.7.1 古典音樂的錄音 11.7.2 流行音樂的錄音 11.7.3 戲曲節目的錄音 11.7.4 語言節目的錄音 11.7.5 廣播劇的錄音   第12章 混音技術 12.1 監聽 12.1.1 監聽的音量 12.1.2 監聽的配置 12.1.3 監聽電平的控制 12.1.4 監聽的方式 12.1.5 頻譜參考 12.2 混音的要點 12.2.1 聲像定位 12.2.2 音量平衡 12.2.3 音色調整 12.2.4 動態控制 12.2.5 聲場塑造 12.2.5 個性表

現 12.3 混音的流程 12.3.1 前期準備 12.3.2 試聽與粗混 12.3.3 混音計畫 12.3.4 混音環節 12.3.5 混音順序 12.3.5 音訊處理順序 12.3.6 反復加工 12.3.8 輸出與母帶處理 12.4 音訊處理 12.4.1 通用效果 12.4.2 底鼓 12.4.3 基礎節奏 12.4.4 貝司 12.4.5 旋律吉他 12.4.5 鍵盤 12.4.6 人聲 12.4.8 獨奏樂器 12.4.9 整體處理   第4部分 實戰技巧   第13章 音響技術實戰 13.1 現場演出擴聲流程 13.1.1 演出前的電聲設計與模擬 13.1.2 演出前的準備與彩排

13.1.3 現場系統搭建 13.1.4 音響系統調整與檢測 13.1.5 現場演出 13.2 音響工程設計實例 13.2.1 聲場分析與設計依據 13.2.2 擴聲形式的選擇 13.2.3 主揚聲器聲壓級的計算 13.2.4 聲音清晰度及聲回饋的控制 13.2.5 聲壓均勻度的設計與系統傳輸方式的選擇 13.2.6 系統的可靠性與雜訊的控制 13.2.7 擴聲系統的構建 13.2.8 主要設備的選型 13.2.9 擴聲系統設計模擬驗證 13.2.10 本例主要設備清單 13.3 音響系統故障處理 13.3.1 音響系統故障處理原則 13.3.2 音響系統故障處理方法 13.3.3 故障處理

常見問題解答   第14章 錄音技術實戰 14.1 錄音棚錄音流程 14.1.1 準備 14.1.2 錄音 14.1.3 補錄 14.1.4 疊錄 14.1.5 縮混 14.1.6 母帶製作 14.2 綜藝節目同期錄音實例 14.2.1 設計音訊系統 14.2.2 音訊系統的搭建 14.2.3 人員分工與配置 14.2.4 現場錄製 14.2.5 後期混音 14.3 混音實例 14.3.1 鼓組 14.3.2 貝司 14.3.3 風琴 14.3.4 弦樂 14.3.5 電鋼琴 14.3.6 吉他 14.3.7 色彩樂器 14.3.8 人聲 14.3.9 輸出   第15章 環繞聲的製作 15.

1 關於環繞聲 15.2 環繞聲錄音與監聽 15.2.1 環繞聲混錄設備 15.2.2 環繞聲音箱的佈置 15.2.3 環繞聲監聽系統的設置 15.2.4 環繞聲錄音連接 15.3 在Nuendo中的環繞聲操作 15.3.1 匯流排配置 15.3.2 將音訊軌路由到環繞聲通道 15.3.3 環繞聲面板操作 15.3.4 匯出環繞聲音訊檔 15.4 環繞聲混音實例   【附錄】 1. 音符與頻率對應關係表 2. 常用樂器與人聲的基音頻率範圍表 3. 常用樂器與人聲的重要頻段特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