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匯流排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電力匯流排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顏長川寫的 5G時代大未來:利用大數據打造智慧生活與競爭優勢 和王華忠的 工業控制系統及應用:SCADA系統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工科組進階專業英語詞彙Part 4也說明:英文. 簡稱/縮. 寫. 詞性. 中文. 備註. E(4)1 class AB amplification ... 電樞反應. 直流電機接上負載後,電流通過. 「電樞導體」產生的「電樞磁 ... 控制匯流排.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廖聰明所指導 盧旻澤的 具可重組能源支撐機構以開關式磁阻發電機為主之直流微電網 (2021),提出電力匯流排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開關式磁阻電機、風力發電機、太陽光伏、直流微電網、超電容、電池、飛輪、單相三線變頻器、插入式機構、切換式整流器、可重組架構、換相移位、位置估測、電壓控制、電流控制、強健控制、前饋控制、車輛至微電網、微電網至車輛。

而第二篇論文高苑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研究所 林啟新所指導 周羅永偉的 使用有效率降低搜尋空間的合成演算法求解VAR源規劃問題 (2021),提出因為有 合成演算法、無效功率源規劃、靈敏理論、連續量化投射運算法、tabu搜尋法、基因演算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電力匯流排英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沙國願景2030計畫台灣電動車業者搶占灘頭堡則補充:他認為,台灣業者的進駐能相繼帶動諸如電力供應、充電系統、車隊營運管理、售後維修、料件供應等完整電動巴士生態系到沙烏地阿拉伯,改善市區大眾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電力匯流排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5G時代大未來:利用大數據打造智慧生活與競爭優勢

為了解決電力匯流排英文的問題,作者顏長川 這樣論述:

跨界混搭,異業結合,智慧生活 面對5G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高通執行長莫倫科夫說:5G將成為人類發明電力以來最重要的事!   張忠謀先生認為,物聯網IoT是Next Big Thing!   經濟、行銷、商機,百倍速時代,挑戰就是機會,   只要能跨、敢變、夠快,就能搶奪先機,打造競爭優勢!   ◤一次掌握5G產業未來   打造台灣「數位國家、智慧島嶼」,一起來深入認識5G,發展5G產業時,如何架構新商業模式?   ◤5G五大運用   「智慧一切」(SMART everything),AI、物聯網、車聯網、SmartHome、VR/AR,嶄新體驗全面覺醒,台灣產業該如何挖掘與創造

未來發展的新商業模式。   ◤未來智慧Smart生活,你想不到   工作不再繁複而像打電競。人人可以活到150歲,智慧醫療,精準健康。   全球「5G」世代的商戰即將提早開打,南韓首爾可能是全球第一個5G商用地區(2018年12月1日)。每個職場中人都在擔心會成為5G世代下的受益者或受害者?大家都一頭栽進物聯網的世界,想把一切可以連線的東西全部連結起來。2020年5G將瘋狂進入商轉,全球會有170多家電信商提供各類的5G商用服務。2035年,台灣的5G科技將創造1,350億美元的產值,帶來51萬個工作機會。   當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結合成(AIoT),透過大數據(Big

Data)及雲端(Cloud)和邊緣(Edge)運算,形成一個有感(SENSE)的智慧新世界。消費者將在智慧國家的智慧城市的智慧家庭過智慧生活,而集團企業、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或新創企業,大家都在找SMART商業模式。   由於5G最重要的五大運用是AI、物聯網、車聯網、SmartHome和VR/AR;而IoT的前五大創新服務為智慧製造、零售、醫療、能源和運輸;因此受惠的產業有媒體、娛樂、汽車、公共運輸、醫療衛生、數位經濟、金融科技、行動支付及能源公用事業等;各行各業都必須做好「跨界混搭,異業結合」。 本書特色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完整而有系統地介紹5G與物聯網(IOT)、人工智慧

(AI)、大數據(Big Data)、雲端(Cloud)、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裝置(Device)的生態系(Ecosystem)關係,以形成的智慧新世界。   .面對5G時代大未來,針對資通信業「數位匯流」和「數位金融」兩大趨勢,造成「跨界混合、異業結盟」的大生態,有詳盡的描述。並關注數位經濟下的熱門議題,包括:注意力經濟、內容行銷、網紅商機與金融科技(Fintech)。透析5G新時代與我們的關係,及如何因應5G所帶來的變革與衝擊。非常適合企業中各階層人士閱讀。   .本書為中華電信董事長室資深顧問──顏長川先生的第一手體驗式報告,細數策略轉型基礎,專為在5G的大環境

下,受到數位匯流和數位金融衝擊的各利害關係人,或想要長命百歲過SMART生活的各行各業的CEO、各級主管和上班族而寫。 百倍速推薦   林國豐 中華電信(股)公司執行副總兼技術長   張幼恬 好合顧問(股)公司董事/總經理   陽廷瑞 光寶科技智能生活與應用事業群總經理   楊建民 政治大學MIS教授/EMBA商管聯盟召集人   蔡宗榮 前東吳大學金融科技中心執行長/講座教授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擅長用最通俗的話把最專業的事說得連老先生、老太太都聽得懂,他將5G時代的智慧生活描繪得像科幻小說般,各行各業的每個人都應人手一冊!──中華電信(股)公司執行副總兼技術長 林國豐

  若您是業界人士,建議可由本書第一章圖1.1 的Ecosystem,找出貴公司因應5G時代的策略方向,定義公司在價值鏈的位置及未來的戰場,找出並建立競爭優勢,並訂出可行計劃、商業模式、產品及服務。個人就是用此方式,為公司找到在5G大未來中公司的定位、方向及作法。若您是對5G有興趣的人士,建議亦可由圖1.1的Ecosystem,了解5G整體的發展脈絡,再順著章節順序逐一閱讀,體會5G大未來的智慧生活新風貌,必定讓您對未來5G 智慧生活心嚮往之。──光寶科技智能生活與應用事業群總經理 陽廷瑞   本書以5G為中心,用A~Z 26個英文字母,向外展開5G衍生出來的技術和行業,由第一層ABCDE

FGH代表AIoT、Big data、Cloud computing、Devices、Edge omputing、FinTech、Gami_cation、Health Tech 等八大領域,建構出一個具有語境感知、處理以及感應能力的有感(SENSE:Sensing 感應、Ecient 效率、Networked 網路化、Specialized 專業化、Everywhere 無所不在)的智慧新世界;再擴展到第二層I~Z形成5G的大生態系(Ecosystem)。──政治大學資訊管理教授/EMBA商管聯盟召集人 楊建民   5G百倍速時代的來臨,讓4G的睡美人甦醒,與王子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作者在本

書中道盡5G 美麗新世界的各種燦爛遠景。……期待美麗新世界不是虛擬實境,而是真實人生。──前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東吳大學金融科技中心執行長 蔡宗榮   本書處處值得細讀,最緊要的是,每章都有一個由「智慧老人」(作者)整理的表格,可以統合該章的系統內容,我們又可以將書中篇章,以著作閱讀,也能轉成為有用的工具書!作者提供我們大數據時代的新知與信息,如何獲得最大的用處,還有賴我們運用「IT到DT」的轉變精神!──好合顧問(股)公司董事總經理 張幼恬  

具可重組能源支撐機構以開關式磁阻發電機為主之直流微電網

為了解決電力匯流排英文的問題,作者盧旻澤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開發一具可重組能源支撐機構以風力開關式磁阻發電機為主之直流微電網。首先建立一變頻感應馬達驅動之開關式磁阻發電機及其後接非對稱橋式轉換器,採磁滯電流控制以具快速電流追控性能,且經量化設計之電壓控制器,獲得調節良好之48伏直流標稱輸出電壓。為減少開關式磁阻發電機之反電動勢影響,提出考慮最大可操作功率之換相移位策略,可正常操作於廣速度及負載範圍。另外,再提出一些增能探究,包含:(i) 換相移位對直流鏈電壓漣波之影響,可間接降低發電機之產生轉矩漣波;(ii) 發電機之轉子位置估測,包含換相時刻及窗角設定;以及(iii) 單一相斷路之發電容錯能力。為建立微電網共同直流匯流排電壓(400V),

建構一交錯式直流-直流昇壓轉換器。除良好設計之電流及電壓回授控制器外,加入一輸入電壓前饋控制器,於風力發電機輸出電壓變動下,增快電壓之調節響應速度。為增進微電網之供應可靠性,安裝一包含超電容、電池及開關式磁阻馬達驅動飛輪之混合儲能系統。並裝配一基於維也納切換式整流器之插入式能源支撐機構,以接收可取得之直流、單相及三相交流電源。當風能不足時,微電網可藉此安排,在直流匯流排獲得能源支援。接著,提出一可重組之交錯式昇壓介面轉換器。藉於不同並接轉換器數量進行之穩態特性量測,建立一依速度切換並接數量之交錯式昇壓轉換器,可在廣速度範圍下保有高能源轉換效率。於低風速,甚至風渦輪機停機時,交錯式轉換器可重組,

以擷取輸入外部電源。此外,為拓展所建直流微電網之能源輸入多樣性,再經所開發之交錯式轉換器建立太陽光伏系統。在微電網之測試負載安排上,採用單相三線負載變頻器模擬家用負載。另外,本論文亦從事所建微電網與電動車開關式磁阻馬達驅動系統之互聯雙向操作。所有所建電力電路均以模擬及量測結果驗證評估之。

工業控制系統及應用:SCADA系統篇

為了解決電力匯流排英文的問題,作者王華忠 這樣論述: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一類主要的工業控制系統——監督控制與資料獲取(SCADA)系統的組成和特點,對SCADA系統設計與開發中的關鍵技術,包括OPC規範、I/O介面與資料獲取、IEC61131-3程式設計語言標準、工業控制組態軟體、通信與網路技術、控制系統功能安全與資訊安全,以及SCADA系統集成等做了詳實的介紹,並通過對實際應用案例的剖析來加深讀者對內容的理解,説明掌握SCADA系統的設計、開發與應用維護技能。此外,對SCADA系統開發中的一些典型軟、硬體產品及其使用也做了介紹。 本書側重于SCADA系統應用與開發中的關鍵與主流技術和系統集成及其應用,注重實用性與新穎性。 王華

忠,博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具備豐富的工業控制系統設計與實踐經驗,編著有多本相關科技圖書,曾指導學生兩次獲得全國大學生自動化系統應用大賽全國一等獎。 第1章 SCADA系統概述 1 1.1 SCADA系統概念 1 1.2 SCADA系統組成 3 1.2.1 下位機系統 4 1.2.2 上位機系統(監控中心) 7 1.2.3 通信網路 9 1.2.4 檢測和執行設備 9 1.3 SCADA系統典型結構 10 1.3.1 客戶機/伺服器結構 11 1.3.2 流覽器/伺服器結構 11 1.3.3 兩種系統結構比較 12 1.4 典型工業控制系統及其比較 13 1.4.1 工業生

產行業特性及其控制系統特點 13 1.4.2 幾種典型工業控制系統 14 1.4.3 DCS與SCADA系統比較 17 1.5 SCADA系統的應用 20 1.5.1 SCADA系統應用效果 20 1.5.2 SCADA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20 1.5.3 SCADA系統在高鐵防災系統中的應用 21 1.5.4 SCADA系統在樓宇自動化中的應用 21 1.5.5 SCADA系統在油氣長距離輸送中的應用 23 1.5.6 SCADA系統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25 第2章 資料通信與網路技術 26 2.1 SCADA系統中的資料通信 26 2.2 資料通信概述 27 2.2.1 資料通信系統組

成 27 2.2.2 資料傳輸的幾個基本概念 28 2.2.3 差錯控制 30 2.3 通用串列通信 32 2.3.1 串列通信參數 33 2.3.2 流量控制 34 2.3.3 RS-232C介面特性與串列通信 35 2.3.4 RS-422與RS-485序列介面 37 2.3.5 RS-485網路的主從式通信 38 2.3.6 串口伺服器 41 2.4 MODBUS通信協議 46 2.4.1 Modbus 協議概述 46 2.4.2 常用Modbus 協議 47 2.5 現場匯流排技術 49 2.5.1 現場匯流排的體系結構與特點 49 2.5.2 幾種有影響的現場匯流排 50 2.6 S

CADA系統中的網路技術 54 2.6.1 通信網路概述 54 2.6.2 電腦網路拓撲結構與分類 54 2.6.3 網路傳輸介質 57 2.6.4 網路架構與參考模型 62 2.7 TCP/IP協議 64 2.7.1 TCP協議 65 2.7.2 UDP協議 67 2.7.3 網路層IP協定 69 2.8 工業乙太網 71 2.8.1 乙太網技術 71 2.8.2 介質存取控制方式 74 2.8.3 工業乙太網概述 76 2.8.4 幾種典型工業乙太網 79 第3章 I/O介面與資料獲取技術 86 3.1 SCADA系統I/O介面概述 86 3.2 I/O介面模組 87 3.2.1 數位量

模組 87 3.2.2 類比量模組 90 3.3 基於PC的資料獲取技術 91 3.3.1 常用的資料獲取方法 91 3.3.2 資料獲取中的I/O控制方式 92 3.4 基於PC的資料獲取系統程式設計 95 3.4.1 基於DLL的資料獲取 96 3.4.2 基於ActiveX的資料獲取程式設計 98 3.4.3 PC匯流排I/O板卡設備資料獲取程式設計 100 3.5 PLC在資料獲取系統中的應用 104 3.5.1 集成PLC與資料獲取模組的類比量資料獲取程式設計 104 3.5.2 用PLC與智慧型儀器表配合進行資料獲取程式設計 106 3.5.3 用PLC進行資料獲取程式設計 109

3.6 基於虛擬儀器的資料獲取技術 113 3.6.1 虛擬儀器技術 113 3.6.2 虛擬儀器軟體發展平臺 114 3.7 基於WEB的遠端資料獲取與監控 120 3.7.1 基於Web的遠端資料獲取與監控 121 3.7.2 利用組態軟體實現資料的遠端存取 122 第4章 工業控制程式設計語言標準及基於PC的控制技術 125 4.1 IEC 61131-3標準的產生與特點 125 4.1.1 傳統的PLC程式設計語言的不足 125 4.1.2 IEC 61131-3標準的產生 126 4.1.3 IEC 61131-3標準的特點 128 4.2 IEC 61131-3的基本內容 13

0 4.2.1 語言元素 130 4.2.2 資料類型 136 4.2.3 變數 139 4.3 程式組織單元 145 4.3.1 程式組織單元及其組成 145 4.3.2 功能 147 4.3.3 功能塊 148 4.3.4 程式 150 4.4 軟體、通信和功能模型 150 4.4.1 軟體模型 150 4.4.2 通信模型 153 4.5 IEC 61131-3標準的5種程式設計語言 155 4.5.1 順序功能圖 155 4.5.2 梯形圖語言 156 4.5.3 功能塊圖 157 4.5.4 結構化文本語言 158 4.5.5 指令表語言 159 4.6 基於IEC 61131-3標

準的程式設計軟體 160 4.6.1 MULTIPROG 161 4.6.2 OpenPCS 163 4.6.3 CoDesys 164 4.7 基於PC(PC-BASED)的控制技術及應用 164 4.7.1 基於PC的控制技術產生 164 4.7.2 基於PC的控制技術的發展 165 4.8 PAC在真空制鹽程序控制中的應用 170 4.8.1 真空制鹽工藝過程與控制要求 170 4.8.2 真空制鹽控制系統總體設計 170 4.8.3 真空制鹽過程PID控制方案及其實現 171 第5章 工業控制組態軟體 175 5.1 人機界面 175 5.2 組態軟體的產生及發展 176 5.3 組

態軟體的功能需求 177 5.4 組態軟體系統構成與技術特色 178 5.4.1 組態軟體的總體結構及其相似性 178 5.4.2 組態軟體的功能部件 180 5.4.3 組態軟體技術特色 186 5.5 主要的組態軟體介紹 187 5.5.1 iFIX 187 5.5.2 InTouch 189 5.5.3 WinCC 191 5.5.4 羅克韋爾FactoryTalk View Studio 193 5.5.5 組態王 194 5.5.6 WebAccess 196 5.6 組態軟體的局限及功能擴展 199 5.6.1 組態軟體的功能局限性 199 5.6.2 用DDE擴展組態軟體功能 2

00 5.7 用組態軟體開發SCADA系統上位機人機界面 203 5.7.1 組態軟體選型 203 5.7.2 用組態軟體設計SCADA人機界面 205 5.7.3 SCADA系統中資料包表開發 208 5.7.4 SCADA系統人機界面的調試 209 第6章 工業控制即時資料交換標準 —OPC規範 210 6.1 OPC的開發背景和歷史 210 6.2 OPC的關鍵技術與體系結構 212 6.2.1 COM與DCOM技術 212 6.2.2 COM主要特性 214 6.2.3 基於OPC的客戶機/伺服器資料交換模型 215 6.3 OPC分層模型結構與物件介面 216 6.3.1 OPC分

層模型結構 216 6.3.2 OPC物件介面 217 6.4 OPC介面與資料存取方法 220 6.4.1 OPC介面 220 6.4.2 OPC數據存取方法 221 6.5 其他OPC規範 223 6.5.1 OPC報警與事件 223 6.5.2 OPC歷史資料存取 224 6.5.3 OPC批量伺服器 224 6.6 OPC伺服器與客戶程式設計 224 6.6.1 OPC伺服器設計 224 6.6.2 OPC客戶程式設計 226 6.6.3 OPC軟體工具包 227 6.6.4 互通性測試 227 6.7 OPC UA規範 227 6.7.1 OPC UA規範提出的背景 227 6.7.

2 OPC UA規範內容 230 6.8 OPC規範在TE過程類比模擬與控制中的應用 234 6.8.1 TE過程類比模擬與控制系統總體結構 234 6.8.2 基於OPC規範的TE過程類比模擬與控制系統實現 238 第7章 工業控制系統功能安全與資訊安全 246 7.1 功能安全與安全儀錶系統 246 7.1.1 功能安全相關知識 246 7.1.2 安全儀錶系統 250 7.1.3 安全生命週期 257 7.1.4 安全儀錶產品類型 259 7.1.5 安全儀錶系統與常規控制系統的不同 261 7.2 安全儀錶系統設計與應用 262 7.2.1 安全儀錶系統設計原則 262 7.2.2

安全儀錶系統設計步驟 263 7.2.3 安全儀錶系統工程應用案例 264 7.3 工業控制系統資訊安全 268 7.3.1 資訊安全 268 7.3.2 工業控制系統資訊安全概述 270 7.3.3 工業控制系統資訊安全與IT系統資訊安全比較 272 7.3.4 工業控制系統體系結構及其脆弱性分析 274 7.4 工業控制系統資訊安全標準 277 7.4.1 國際標準和指南 277 7.4.2 我國國家和行業標準 280 7.5 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防護 280 7.5.1 工業控制系統資訊防護措施 280 7.5.2 工業控制系統資訊安全防護典型解決方案 282 第8章 SCADA系統設計與

開發 286 8.1 SCADA系統設計概述 286 8.2 SCADA系統設計原則 286 8.3 SCADA系統設計與開發步驟 288 8.3.1 SCADA系統需求分析與總體設計 288 8.3.2 SCADA系統類型確 前言 典型的工業控制系統包括集散控制系統(DCS)和監控與資料獲取系統(SCADA)。SCADA是英文“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的簡稱,翻譯成中文就是“監督控制與資料獲取”,有些文獻也稱為“監視控制與資料獲取”。一般來講,SCADA系統特指分散式運算機測控系統,主要用於測控點十分分散、分佈範

圍廣泛的生產過程或設備的監控,在通常情況下,測控現場是無人或少人值班,如城市排水泵站遠端監控系統、城市煤氣管網遠端監控、電力行業調度自動化等。SCADA系統在硬體上不如DCS或FCS等系統緊湊和專用,但其系統更加開放和多樣,組成更加靈活。SCADA系統在控制層面上至少具有兩層結構及連接兩個控制層的通信網路,這兩層結構是處於測控現場的資料獲取與控制終端設備(通常稱作下位機——Slaver Computer)和位於中控室的集中監視、管理及遠端監控電腦(上位機——Master Computer)。 由於SCADA系統的應用領域極其廣泛,而不同應用領域的特點和監控要求又導致SCADA系統解決方案的多

樣性和行業應用特徵屬性,從而導致對SCADA系統的認識有所不同。但不論在哪個領域應用,使用者對SCADA系統的功能要求是一致的。從其名稱可以看出,它包含兩個層次的基本功能:資料獲取和監督控制。因而,SCADA系統在系統結構、功能、開發工具等方面是有許多共性的,本書正是針對性地介紹SCADA系統中的這些共性內容,特別是近些年來控制領域出現的一些新的技術和規範。 《工業控制系統及應用——SCADA系統篇》共有9章,各章主要內容介紹如下。 第1章是SCADA系統概述,主要介紹什麼是SCADA系統,系統組成、功能、特點及其應用,對SCADA系統與DCS和PLC也進行了比較,對控制系統功能安全與資訊安

全做了概述性介紹。 第2章是資料通信與網路技術,主要介紹SCADA系統中常用的通信手段和技術,由於SCADA系統廣泛用於測控點較為分散、測控設備分佈範圍廣的領域,因此,實現通信的手段和技術很多,涵蓋了目前主流的有線與無線通訊。 第3章是I/O介面與資料獲取技術,主要介紹了資料獲取中有關輸入/輸出介面知識、SCADA系統中常用的資料獲取方法與程式設計、基於Internet的資料獲取等。 第4章是工業控制程式設計語言標準IEC61131-3及基於PC的控制技術,主要介紹了該標準的產生、特點、基本內容,特別是對公共元素和程式設計語言做了比較系統的介紹,最後還介紹了幾種支援該標準的軟體產品。由於

基於PC的控制技術普通採用IEC61131-3標準的程式設計語言,因此,在本章也對這種控制技術做了介紹。 第5章是工業控制組態軟體,主要介紹組態軟體的產生和發展歷史、組態軟體的主要功能和組成、主流的組態軟體產品及嵌入式組態軟體技術,對採用組態軟體開發SCADA系統人機界面也做了詳細介紹。 第6章是工業控制資料交換標準——OPC規範,主要介紹OPC規範的產生、特點、主要內容、OPC的體系結構和OPC伺服器與客戶程式開發及應用,對OPC UA規範也做了介紹,最後給出了OPC規範在工控系統類比模擬中的應用案例。 第7章是工業控制系統功能安全與資訊安全,除了介紹經典的功能安全特別是安全儀錶系統的

內容外,還重點介紹了近年來受到極大重視的工控系統資訊安全,對其產生的根源、工控系統脆弱性、工控系統安全防護技術等做了詳細分析。 第8章是SCADA系統設計與開發,主要介紹SCADA系統開發的原則、步驟、控制策略與PID演算法、調試與運行、可靠性設計及抗干擾措施等。 第9章是SCADA系統應用案例分析,介紹了幾個富有特色的應用案例。 這9章內容中,第1章內容是SCADA系統概述,第3、4章與SCADA系統下位機關係比較緊密,而第5章與上位機關係緊密,第2、6章屬於SCADA系統中的上、下位機通信內容,第7章屬於SCADA系統安全相關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屬於SCADA系統開發中的關鍵技術。第

8章是關於SCADA系統集成技術;而第9章是案例分析,綜合利用了前8章的內容。除了第9章外,在第2章~第7章也都有相應的實例。 本書作者長期從事工業控制系統、工控資訊安全相關的教學、科研與工程實踐,結合作者在實踐中的經驗、體會,以及SCADA系統相關技術的發展和大量相關的技術文獻,編寫了本書。 本書由華東理工大學資訊學院王華忠和中國資訊安全測評中心陳冬青編著。作者感謝兩個單位和同事的支援。感謝北京亞控科技、美國OPTO 22、研華科技、上海寶昌自動化等公司提供的技術資料。在編寫過程中還參考了許多線上和線下資料,在此也向有關作者表示感謝。 編著者 2016年10月

使用有效率降低搜尋空間的合成演算法求解VAR源規劃問題

為了解決電力匯流排英文的問題,作者周羅永偉 這樣論述:

本文提出以有效率降低搜尋空間的合成演算法來求解無效功率(VAR)源規劃問題,無效功率源規劃的主要功能是極小化負載功率損失與電容安裝的投資費用,以及改善電力系統的電壓概況;我們的運算法是由三個階段所組成,首先的工作是根據靈敏理論,使用逐步的方式來評估電容器安置的優先順序;然後,在連續形式的電容器配置問題中,使用連續量化投射運算法將電容器配置在更有效的位置;最後,我們使用啟發式的方法來獲得具有最小目標值之足夠好的解。本文的方法將在各種電容器安裝成本下的最佳無效功率源規劃問題上進行測試,並在IEEE 118匯流排系統上比較合成演算法與tabu搜尋法及基因演算法的求解結果,測試結果證明本文所提出的演

算法能尋找出足夠好的電容器配置型式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