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碧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雪碧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寫的 家常湘菜1000例(全彩超值版) 和雲無心博士的 吃的真相:科學家為你解開74個食物密碼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精選美食 - WooGii也說明:石碇竹柏苑-原味麥芽膏600g. 回饋價:320 · 石碇竹柏苑-原味麥芽膏600g · 【旺旺】雪月雪餅(145G/包) ... 【雪碧】易開罐330ml(24入/箱).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湖南科學技術 和野人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詹獻坤所指導 葉庭瑄的 無邊際的山 (2020),提出雪碧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穿透、潛意識、平行時空、作者之死。

最後網站陶晶瑩白褲沾醬油! 「一瓶雪碧解救」驚呆網友 - 天天要聞則補充:藝人陶晶瑩(陶子)2005年與李李仁結婚,育有1女「荳荳」和1子「李小龍」,經常在網路上分享日常家庭生活,27日發文透露與家人一同出遊,發生醬油膏沾到白色褲子,後來靠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雪碧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家常湘菜1000例(全彩超值版)

為了解決雪碧膏的問題,作者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這樣論述:

本書選取了生活中常見常用的食材200餘種,詳細介紹了用這些食物材料製作的、廣為流傳並適合家庭製作的湘菜共1000道,其中既有傳統佳餚也有創新菜式,葷素並舉,各種做法兼顧。具體分為: 素菜類:主要包括蔬菜、菇菌、豆製品等,共介紹菜品325道。 畜肉類:主要包括豬肉、牛肉、羊肉等,共介紹菜品260道。 禽蛋類:主要包括雞、鴨、肉鴿、鵪鶉以及各種蛋類,共介紹菜品154道。 水產類:主要包括魚類、蝦、蟹、甲魚等水產品, 共介紹菜品187道。 點心主食:各種美味點心以及常見的湖南特色主食,共74道。 同時,我們在書中穿插了一些實用的小欄目: “養生堂”: 64個,介紹食物的養生知識。 “

廚藝分享”:65個,介紹烹飪經驗, 特別是一些湘菜特有的原料的製作方法,包括剁辣椒、酸豆角等。 “相宜相克”:67個,以圖解形式,直觀明瞭地介紹常見食物的相克相宜知識。 第1篇 素菜類 白菜 蔥香白菜絲/ 032 麻辣白菜卷/ 032 清炒大白菜/ 033 幹椒炒燙白菜/ 033 油浸小白菜/ 034 蟹黃白菜/ 034 酸白菜/ 035 黃椒炒白菜梗/ 035 風乾四季白/ 035 雞汁春不老/ 036 香辣芽白/ 036 炒燙白菜/ 037 上湯大白菜/ 037 芽白 蠔油芽白/ 037 雞汁芽白/ 038 剁椒芽白/ 038 芽白梗炒年糕/ 039 蒜蓉粉絲蒸芽白/

039 上湯瓦罐湯/ 039 包菜 爽口包菜/ 040 手撕包菜/ 040 油熗包菜絲/ 041 剁椒酸辣包菜/ 041 酸包菜炒粉皮/ 042 菠菜 清炒菠菜/ 042 筍泥菠菜/ 042 富貴菠菜汁/ 043 菠菜豆腐湯/ 043 香菜 涼拌香菜/ 044 涼拌菜根/ 044 萵筍葉 剁椒萵筍葉/ 045 油浸蒜蓉萵筍尖/ 045 芥藍 白灼芥藍/ 046 奶湯翡翠節/ 046 開洋燒芥藍/ 046 蠔油芥藍菜心/ 047 空心菜 豆豉辣椒炒空心菜梗/ 047 蒜蓉腐乳空心菜/ 048 冬寒菜 炒冬寒菜/ 048 冬寒菜梗煲/ 049 豆豉冬寒菜湯/ 049 莧菜 清炒莧菜/ 050 水

煮莧菜/ 050 皮蛋煮莧菜/ 050 紅菜薹 剁椒紅菜薹/ 051 薑汁紅菜薹/ 051 芥菜 萬年青菜年糕缽/ 051 蝦米青菜缽/ 052 高山菜 剁椒高山菜/ 052 臘味高山娃娃菜/ 053 生菜 蠔油生菜/ 053 香椿 涼拌香椿/ 053 椒鹽香椿/ 054 蘿蔔菜 清炒蘿蔔菜/ 054 芋頭煮蘿蔔菜/ 055 炒酸蘿蔔菜/ 055 韭菜 韭菜拌捆雞/ 055 花生苗 蒜蓉花生苗/ 056 豌豆苗 清炒豌豆苗/ 056 白雲豆苗湯/ 057 藠子 豆辣炒藠頭/ 057 雞婆筍炒藠頭/ 057 番茄 西米番茄盅/ 058 麻茸酥炸番茄/ 058 番茄燒豆腐/ 059 茄子 露香涼茄

/ 059 燒汁茄子/ 059 燒怪味茄子/ 060 香煎大片茄子/ 060 酸辣脆皮茄夾/ 061 薑醋燒茄子/ 061 茄條炒雙豆/ 061 茄子煲/ 062 鹽蛋黃燒茄子/ 062 青椒蒸茄子/ 062 黃瓜 拍黃瓜/ 063 新派黃瓜/ 063 紫蘇煎黃瓜/ 064 黃瓜炒薯粉/ 064 南瓜 冰點南瓜/ 064 滋補南瓜羹/ 065 醋溜嫩南瓜絲/ 065 鹽蛋黃炒南瓜丁/ 066 家常蒸南瓜/ 066 百合蒸南瓜/ 066 蜜棗蒸南瓜/ 067 冬瓜 冬瓜雜菜煲/ 067 腐乳燒冬瓜/ 068 三色燒冬瓜/ 068 剁辣椒燒酸冬瓜/ 068 蒸素扣肉/ 069 花甲燉冬瓜/ 069

絲瓜 金鉤翡翠絲瓜排/ 070 油條燒絲瓜/ 070 苦瓜 炒農家苦瓜/ 070 農家煎苦瓜/ 071 苦瓜炒海帶/ 071 豆豉辣椒炒苦瓜/ 072 白辣椒梅乾菜蒸苦瓜/ 072 黃花菜 黃花菜炒粉絲/ 072 豆腐黃花菜湯/ 073 花菜 幹鍋花菜/ 073 鐵板花菜/ 074 西蘭花 涼拌西蘭花/ 074 西蘭花燒豆腐/ 074 韭花 榨菜香乾炒韭花/ 075 洋蔥 醋香洋蔥/ 075 洋蔥炒榨菜絲/ 076 紅椒 油淋泡椒/ 076 糖醋泡椒/ 077 幹鍋燒辣椒/ 077 豆豉辣椒蒸紅椒/ 078 青椒 擂辣椒/ 078 豉香青椒/ 079 豆豉炒青椒/ 079 虎皮青椒炒番茄/

079 白辣椒 油炸白辣椒/ 080 醬辣椒 豆豉炒醬辣椒/ 080 蒜苗 紅椒蒜苗炒香乾/ 081 紅薯 金沙雪影/ 081 金銀龍禧絲/ 081 涼薯 涼拌涼薯/ 082 菜頭 剁椒拌菜頭/ 082 萵筍頭 涼拌萵筍絲/ 083 汁浸萵筍/ 083 刨花萵筍片/ 083 香菇燒萵珠/ 084 茭瓜 醬椒茭瓜丁/ 084 香油熗茭瓜/ 085 竹筍 雞油明筍/ 085 水煮筍子/ 085 鄉村筍絲/ 086 外婆煎春筍/ 086 油燜冬筍/ 087 冬筍絲炒韭黃/ 087 酸菜炒雞婆筍/ 087 油辣仙筍/ 088 水煮煙筍缽/ 088 風味煙筍缽/ 088 雞絲幹魷口味筍/ 089 土豆

奶香土豆泥/ 089 紅燒土豆泥/ 090 醋溜土豆絲/ 090 農家炒土豆絲/ 090 幹煸麻辣土豆條/ 091 茄汁土豆丸/ 091 皮蛋剁椒蒸土豆/ 091 芋頭 炸烹香芋條/ 092 椒汁香芋絲/ 092 水煮芋頭/ 092 剁辣椒蒸芋頭/ 093 娃娃菜芋頭湯/ 093 芋泥香菜羹/ 094 蘑菇燒芋丸/ 094 糖醋檳榔芋/ 095 少林扣肉/ 095 炒芋頭荷子/ 095 藕 亭山蓮藕/ 096 蜜汁藕餅/ 096 椒鹽藕夾/ 096 滑溜白玉藕片/ 097 幹煸藕條/ 097 溜珍珠藕丸/ 098 紅燒蓮藕丸/ 098 鹵水湖藕/ 098 薑 開胃仔薑/ 099 荸薺 豆漿燉荸

薺/ 099 荸薺熗荷蘭豆/ 100 白蘿蔔 橙汁蘿蔔絲/ 100 炒響蘿蔔絲/ 100 雞汁蘿蔔絲/ 101 飛燕銀絲/ 101 清脆蘿蔔丸/ 102 雞汁蘿蔔片/ 102 香辣蘿蔔乾/ 102 脆香蘿蔔皮/ 103 胡蘿蔔 雪碧蘿蔔/ 103 風味蘿蔔絲/ 103 大蒜炒胡蘿蔔絲/ 104 香菇雙色蘿蔔/ 104 山藥 果醬山藥/ 104 香辣紅燒山藥/ 105 棗王燒山藥/ 105 山藥燒豆腐/ 106 百合 相敬如賓/ 106 百合炒蠶豆/ 106 百合溜玉米/ 107 芹菜(西芹) 薑汁拌芹菜/ 107 西芹炒百合/ 108 西芹炒臘香乾/ 108 水芹菜 豆辣炒水芹菜/ 108 蕨

菜 涼拌蕨菜/ 109 豆辣燒蕨菜/ 109 四季豆 炒四季豆絲/ 109 椒香四季豆/ 110 幹煸四季豆/ 110 幹鍋四季豆/ 110 豆角 薑絲炒豆角/ 111 青椒豆角米/ 111 鄉裡煮豆角/ 112 香辣麻茸豆角/ 112 冬瓜條炒豆角/ 112 幹椒絲炒蔔豆角/ 113 荷蘭豆 清炒荷蘭豆/ 113 荷蘭豆缽/ 114 黃豆芽 幹椒絲炒黃豆芽/ 114 黃豆芽燉香菇/ 115 綠豆芽 韭菜炒綠豆芽/ 115 蛋皮炒銀芽/ 115 蠶豆 茭白炒蠶豆/ 116 酸菜炒蠶豆/ 116 豌豆 豌豆溜番茄/ 117 豌豆炒酸菜/ 117 綠豆 綠豆燉海帶/ 117 黃豆 五香怪味黃豆/

118 椒香炒鹽水黃豆/ 118 香菇 鮮味香菇/ 119 紅燒香辣香菇/ 119 香菇菜膽/ 120 玉樹彩釀香菇/ 120 白靈菇 西蘭花燒白靈菇/ 120 鐵板白靈菇/ 121 猴頭菇 雞茸猴頭菇/ 121 滷味猴頭菇/ 121 鮑汁猴頭菇/ 122 茶樹菇 茶樹菇燒豆筍/ 122 幹鍋茶樹菇/ 123 牛肝菌 幹鍋牛肝菌/ 123 鳳尾菇 香辣鳳尾菇/ 124 鳳尾菇炒芽白梗/ 124 鳳尾菇炒粉絲/ 125 鳳尾菇炒萵筍絲/ 125 巴西菇 巴西菇燒夾心貢丸/ 125 巴西菇燒西蘭花/ 126 巴西菇燒豆筍/ 126 滑子菇 香辣滑子菇/ 126 罐子滑子菇煨湯/ 127 脆耳 涼拌

脆耳/ 127 青椒炒脆耳/ 128 木耳 開胃木耳/ 128 酸辣雲耳/ 129 銀耳 冰糖雪梨銀耳/ 129 蘆薈木瓜燉銀耳/ 129 寒菌 剁辣椒蒸寒菌/ 130 開胃寒菌缽/ 130 煨寒菌/ 131 灰樹菇 灰樹菇煲/ 131 草菇 湘辣紅油草菇/ 132 草菇燒花菜/ 132 金針菇 涼拌金針菇/ 132 銀針菇 涼拌雙脆/ 133 雞腿菌 幹鍋雞腿菌/ 133 幹鍋一品菌/ 133 水豆腐 香煎豆腐/ 134 桂花豆腐/ 134 村姑鄉裡豆腐/ 134 香辣爆豆腐/ 135 西藍花燒豆腐/ 135 漁家丁豆腐/ 135 金菊雞汁豆腐/ 136 老湯農家豆腐/ 136 魚子燒豆腐/

136 沙鍋五花豆腐/ 137 抓炒豆腐/ 137 京蔥燒豆腐/ 138 蘿蔔絲豆腐球/ 138 臘八豆紅油豆腐丁/ 138 煎雞蛋燜豆腐/ 139 文思三扣/ 139 幹鍋煎豆腐/ 139 松仁豆腐粒/ 140 奶湯菠菜豆腐/ 140 雞油凍豆腐/ 140 幹貝珍珠豆腐/ 141 熊掌豆腐/ 141 內酯豆腐 波動豆腐/ 142 鴻運豆腐/ 142 山水豆腐/ 142 蟹黃豆腐/ 143 豆花 酸辣豆花湯/ 143 臘八豆豆花湯/ 143 油條豆花湯/ 144 油豆腐 白沙油豆腐/ 144 寧遠釀豆腐/ 144 田園秋色/ 145 青椒炒油豆腐絲/ 145 日本豆腐 瓦燒日本豆腐/ 146

剁椒肉末蒸日本豆腐/ 146 雙味日本豆腐/ 146 蟹黃日本豆腐/ 147 雙色豆腐/ 147 四喜豆腐/ 147 棱皮豆腐 糖醋棱皮豆腐/ 148 魔芋豆腐 鮓椒魔芋豆腐煲/ 148 紅燒魔芋豆腐/ 148 泡椒燒魔芋/ 149 脆皮豆腐 幹鍋脆皮豆腐/ 149 米豆腐 開胃麒麟米豆腐/ 149 皮蛋燒米豆腐/ 150 豆豉辣椒蒸米豆腐/ 150 豆筍 透味紅燒豆筍/ 150 香乾 臘味香乾/ 151 水煮香乾/ 151 紅油香幹煲/ 152 青椒蒸香乾/ 152 五彩香乾絲/ 152 老乾媽韭白炒香乾/ 153 雙臘柴火幹/ 153 千張皮 涼拌幹絲/ 153 香菜千張皮/ 154 白

辣椒蒸千張皮/ 154 臘八豆 剁椒涼拌臘八豆/ 155 大蒜爆炒臘八豆/ 155 青椒炒臘八豆/ 155 粉絲 紅油粉絲/ 156 鐵板粉絲/ 156 包菜炒粉絲/ 156 粉絲高山娃娃菜/ 157 螞蟻上樹/ 157 蛋餃粉絲湯/ 158 臭豆腐 油炸臭豆腐/ 158 青椒炒臭豆腐/ 158 臘八豆蒸臭幹子/ 159 紅薯粉 家常紅薯粉/ 159 豆渣 風味豆渣/ 159 第2篇 畜肉類 豬肉 辣醬罎子肉/ 160 蒜泥白肉/ 160 農家小炒肉/ 161 白菜梗炒肉絲/ 161 韭黃溜裡脊絲/ 162 紅椒韭花炒肉絲/ 162 蒜苗炒肉絲/ 162 苦瓜拌肉絲/ 163 四季豆炒肉/

163 花菜炒肉/ 163 子薑剁椒嫩肉片/ 164 胡蘿蔔片炒肉/ 164 芹菜臘幹炒肉絲/ 164 醴陵小炒肉/ 165 湘西土匪醬汁肉/ 165 南粵長生肉/ 165 遠東幹蘿蔔燉肉片/ 166 墨魚燉肉/ 166 鳳尾菇肉丸湯/ 166 苗家鹽菜肉/ 167 楚湘鴛鴦肉/ 167 啤酒高壓肉/ 167 鍋巴裡脊肉/ 168 柴房生態肉/ 168 鄉村滑肉/ 168 魷魚春筍肉絲/ 169 脆筍炒肉絲/ 169 冬筍溜肉片/ 169 辣醬麻茸裡脊/ 170 茶樹菇溜裡脊/ 170 雪裡紅炒肉泥/ 170 焦香糖醋裡脊肉/ 171 白辣椒炒肉泥/ 171 酸豆角炒肉泥/ 171 黃瓜皮炒肉

末/ 172 蔔豆角炒肉/ 172 老薑木耳炒肉片/ 172 擂辣椒炒拆骨肉/ 173 湘味木須肉/ 173 紅燒肉/ 173 豆筍燒肉/ 174 土豆燒肉/ 174 口蘑紅燒肉/ 174 寒菌燒肉/ 175 紅燒獅子頭/ 175 水晶獅子頭/ 176 豆豉辣椒五花肉/ 176 常德缽子肉/ 176 醬香四方肉/ 177 九味焦酥肉塊/ 177 香乾回鍋肉/ 177 肉淋烘蛋粉松/ 178 臭幹子釀肉/ 178 紅椒釀肉/ 179 苦瓜釀肉/ 179 珍珠肉丸/ 179 粉蒸肉/ 180 清蒸肉餅/ 180 雞蛋蒸肉餅/ 180 開胃五花肉/ 181 梅乾菜蒸五花肉/ 181 梅乾菜蒸扣肉/

182 幹豆角蒸肉/ 182 肉泥青菜缽/ 182 黃芪燉豬瘦肉/ 183 黃豆芽燉肉/ 183 寒菌墨魚燉肉/ 183 海帶燉肉/ 184 玉竹豬瘦肉湯/ 184 酸辣肉絲湯/ 184 蘑菇肉片湯/ 185 老薑雲耳肉片湯/ 185 黃花肉絲湯/ 185 雪梨百合肉丸湯/ 186 湘辣霸王肘/ 186 芽白梗炒油渣/ 186 油渣炒臘八豆/ 187 豆豉辣椒蒸油渣/ 187 臘肉 油菜薹炒臘肉/ 188 蒜苗炒臘肉/ 188 芽白梗炒臘肉/ 188 臘肉炒冬寒菜梗/ 189 冬筍大蒜炒臘肉/ 189 蔔豆角炒臘肉/ 189 蠶豆炒臘肉/ 190 藠子炒臘肉/ 190 荷蘭豆炒臘肉/ 190

花生苗臘肉煲/ 191 螺旋臘肉/ 191 燒汁醃肉卷/ 191 寶慶丸子炒臘肉/ 192 蕨菜炒臘肉/ 192 茶油臘味拼盤/ 192 蘿蔔乾炒臘肉/ 193 白辣椒炒臘肉/ 193 臘肉香乾煲/ 193 臘肉冬瓜煲/ 194 青椒香乾蒸臘肉/ 194 臘肉燴幹絲/ 194 臘肉燒油豆腐/ 195 檳榔芋扣臘肉/ 195 臘肉蒸香芋絲/ 195 幹豆角蒸臘肉/ 196 臘八豆蒸雙臘/ 196 柴火幹蒸臘肉/ 196 臘味合蒸/ 197 白辣椒炒風吹肉/ 197 蘿蔔絲煮臘肉/ 197 火腿腸 涼薯炒火腿腸/ 198 冬筍炒火腿腸/ 198 西芹炒火腿片/ 198 四季豆炒火腿腸/ 199 荷

蘭豆炒火腿腸/ 199 火腿腸炒豆角米/ 199 火腿腸炒蠶豆/ 200 香腸 菜頭炒香腸/ 200 四季豆炒香腸/ 200 瘦肉條 洋蔥炒瘦肉條/ 201 冬菜豌豆瘦肉條/ 201 豬排骨 糖醋排骨/ 201 冰梅醬排骨/ 202 苦瓜排骨煲/ 202 花菜燒排骨/ 203 幹鍋玉米燒排骨/ 203 皮蛋燒排骨/ 203 臭豆腐燒排骨/ 204 咖喱燜排骨/ 204 茄汁紅梅排柳/ 204 口蘑紅燒排骨/ 205 紙包香辣排骨/ 205 青椒龍骨/ 205 鮓辣椒燜排骨/ 206 荷葉小籠排骨/ 206 筒子骨燉蘿蔔/ 206 麻茸椒鹽排骨/ 207 竹筒小米排骨/ 207 蒜香糯米排骨/

207 豆豉辣椒蒸排骨/ 208 小米蒸排骨/ 208 苦瓜燉排骨/ 208 排骨冬瓜湯/ 209 排骨燉蓮藕花生米/ 209 黃豆燉排骨/ 209 湖藕燉排骨/ 210 玉米燉筒子骨/ 210 豬蹄 天富豬腳/ 210 秘制醬豬手/ 211 紅燒豬腳/ 211 油豆腐燒豬腳/ 212 麻花燒豬腳/ 212 蒸開胃豬腳/ 212 黃豆燉豬腳/ 213 豬血 韭菜豬血缽/ 213 豬血燜雞雜/ 214 米豆腐燒豬血/ 214 水芹菜炒豬血丸/ 214 豬腰 辣醬雲耳炒腰花/ 215 老乾媽炒腰花/ 215 黃瓜紅椒溜腰花/ 215 青椒熗腰片/ 216 香菜麻茸腰片/ 216 荔枝腰花/ 217

百合腰花/ 217 幹鍋三脆/ 217 歸參山藥豬腰/ 218 豬肝 黃瓜紅椒溜豬肝/ 218 木耳溜嫩豬肝/ 218 湯泡肚/ 219 鴛鴦雙脆/ 219 三鮮湯/ 219 下飯脆肚/ 220 沙罐肚子/ 220 黃豆燉肚條/ 220 鄉村豬肝/ 221 百合豬肝/ 221 豬肝菜心湯/ 221 豬肚 酸蘿蔔炒脆肚/ 222 芹菜炒小肚/ 222 老乾媽爆肚尖/ 223 幹鍋肚條/ 223 蒜苗炒鹵小肚/ 223 芸豆燉肚條/ 224 豬肚燉紅棗/ 224 墨魚燉肚條/ 224 豬腸 千頁熏腸絲/ 225 鍋白肥腸/ 225 九轉大腸/ 225 酸辣豬大腸/ 226 石門肥腸/ 226 臭

豆腐幹鍋大腸頭/ 226 沙煲肥腸/ 227 香芋肥腸缽/ 227 紅燒豬大腸/ 227 老乾媽蒸臘腸/ 228 豬耳 紅油豬耳/ 228 豬舌 湘式爆豬舌/ 228 豬皮 青椒炒肉皮/ 229 豆豉辣椒蒸肉皮/ 229 牛肉 果醬牛柳盅/ 229 農家小炒黃牛肉/ 230 金針菇炒牛肉絲/ 230 香辣牛肉米/ 231 富菜嫩牛肉片/ 231 苦瓜炒牛肉/ 231 冬菜豌豆牛肉米/ 232 茭瓜牛肉絲/ 232 香菜溜牛柳/ 232 花菜燒牛肉末/ 233 孜然牛肉/ 233 牙籤牛肉/ 233 湘式牛肉排/ 234 洋蔥咖喱牛肉/ 234 三湘泡燜牛肉/ 234 香辣鹵牛肉/ 235 手撕

牛肉/ 235 土豆燒牛肉/ 235 牛肝菌煨牛肉/ 236 砂仁燉牛肉/ 236 芋頭燉牛肉/ 236 湘辣牛肉/ 237 番茄燴牛柳/ 237 臘牛肉/ 237 麻辣牛肉幹/ 238 巴掌牛肉缽子/ 238 藕香牛肉丸/ 238 牛百葉 辣醬生百葉/ 239 酸包菜炒牛百葉/ 239 牛肚 泰汁白玉肚/ 240 紅燜牛肚/ 240 牛腩 牛腩煲/ 240 米豆腐燒牛腩/ 241 清燉牛腩/ 241 花生米燉牛腩/ 241 牛蹄筋 紅燒牛蹄筋/ 242 牛鞭 乾隆枕前禦膳湯/ 242 羊肉 蔥爆羊肉/ 242 小炒黑山羊/ 243 小片羊肉燒茶樹菇/ 243 小籠黑山羊/ 244 芙蓉羊排/

244 小米辣燒羊肉/ 244 當歸羊肉湯/ 245 粉皮燉羊肉/ 245 天麻龜羊湯/ 245 驢肉 百葉豆腐乾炒驢肉/ 246 回鍋帶皮驢肉/ 246 扣驢肉/ 246 帶皮驢肉/ 247 煨驢肉炒蕨菜/ 247 銀芽炒驢肉/ 248 黃沙魚煮帶皮驢肉/ 248 黃燜驢肉/ 248 狗肉 秘制狗肉/ 249 茶油燜狗肉/ 249 農家臘狗肉/ 249 溜五香狗肉片/ 250 紅燒狗肉/ 250 酸辣狗肉/ 251 兔肉 米香嫩兔丁/ 251 魚香兔肉花/ 251 雞 香湯雞/ 252 湘嶽辣子雞/ 252 青椒炒子雞/ 253 魚香雞茄煲/ 253 口味小煎雞米/ 254 秘制雞腿/ 2

54 荸薺溜雞片/ 254 百合溜雞脯/ 255 五彩銀芽雞絲/ 255 金針菇溜雞絲/ 255 狂辣子雞/ 256 酸辣雞腿丁/ 256 幹鍋子土雞/ 256 老薑紅煨雞/ 257 板栗煨雞/ 257 啤酒燜土雞/ 257 肚片煨土雞/ 258 瀏陽河雞/ 258 荸薺蒸整雞/ 258 開胃雞塊/ 259 臘肉蒸雞塊/ 259 豆豉辣椒蒸雞/ 259 板栗蒸雞塊/ 260 剁辣椒蒸雞/ 260 黃燜子雞/ 260 老薑雲耳燜子雞/ 261 鄉村特色南瓜雞/ 261 清燉土雞塊/ 261 土豆粉皮燉土雞塊/ 262 一品土雞/ 262 農家老薑雞/ 262 三菌燉雞/ 263 清燉人參雞/ 2

63 山藥燉土雞/ 263 沙鍋雲耳燉土雞/ 264 子薑煨烏雞/ 264 黃鱔戲烏雞/ 264 五花肉燒雞/ 265 鴻福土雞缽/ 265 寶慶酸辣雞/ 265 東安雞/ 266 口水雞/ 266 寧鄉燜土雞/ 266 桂花烏雞煲/ 267 桃源土雞缽子/ 267 香辣手撕雞/ 267 口蘑雞片湯/ 268 五元蒸雞/ 268 清蒸整雞/ 268 烏雞補血湯/ 269 烏雞燉天麻/ 269 雞爪 泰式鳳爪/ 270 虎皮鳳爪/ 270 湘式鳳爪/ 270 雞雜 香糯雞胗/ 271 豌豆溜雞胗/ 271 口味雞胗花/ 271 尖椒炒臘雞腸/ 272 香油韻味雞血/ 272 泡黃瓜炒雞雜/ 27

2 幹鍋口味雞雜/ 273 鴨 鹽水鴨/ 273 大蔥燒鴨/ 274 口味鴨條/ 274 湘味扣紅鴨/ 274 小炒洋鴨/ 275 辣妹子光棍鴨/ 275 竹香婆婆鴨/ 275 竹筍麻鴨煲/ 276 茅根韻味鴨/ 276 萵筍燒鴨塊/ 276 尖椒玉米鴨/ 277 小米可口鴨/ 277 沙鍋肥腸鴨/ 277 筍乾煲老鴨/ 278 山藥百合燉水鴨/ 278 芷江鴨/ 279 家鄉米粉鴨/ 279 布衣老鴨/ 279 攸縣血鴨/ 280 子薑炒米鴨/ 280 五香去骨鴨/ 280 鴨掌 椒麻鴨掌/ 281 香辣無骨鴨掌/ 281 青椒炒鴨掌/ 281 幹鍋燒鴨掌/ 282 寶慶臘鴨掌/ 282 金

魚鴨掌/ 282 鴨舌 鮑汁鴨舌燴蝦/ 283 雞汁鴨舌萬年鍋/ 283 吊鍋鴨舌/ 283 石耳燴鴨舌/ 284 鴨腸 蘿蔔乾拌鴨腸/ 284 鵝腸 豉香鵝腸/ 284 肉鴿 脆皮乳鴿/ 285 口味雙色乳鴿/ 285 人參乳鴿湯/ 286 一品鴛鴦鴿/ 286 鵪鶉 口味小炒鵪鶉/ 287 冬筍爆炒鵪鶉/ 287 百合鵪鶉/ 287 泡椒蒸鵪鶉/ 288 第3篇 禽蛋類 雞蛋 紅棗桂圓蛋/ 288 五香破殼茶鹽蛋/ 289 蔬菜蛋羹/ 289 石灰水蒸蛋/ 289 臭腐乳蒸雞蛋/ 290 三色蒸水蛋/ 290 五彩蒸蛋/ 290 雞油無黃銀球/ 291 時令香椿煎蛋/ 291 青椒煎蛋/

292 韭菜炒蛋/ 292 黃瓜丁炒蛋/ 292 酸菜幹椒炒蛋/ 293 糊蛋湯/ 293 蛋皮炒銀芽/ 293 肉末蒸水蛋/ 294 紫蘇煎蛋/ 294 蒸金錢蛋塔/ 294 苦瓜紅椒炒蛋/ 295 臘八豆炒蛋/ 295 香辣烹蛋/ 295 酸辣金錢蛋/ 296 紅椒炒雙蛋/ 296 蛋皮炒雙絲/ 296 炒黃菜/ 297 魚香炒蛋/ 297 臘八豆炒荷包蛋/ 297 青椒炒荷包蛋/ 298 韭菜粉絲蛋餃/ 298 走油換心蛋/ 298 鮑汁三色蛋球/ 299 紅珠鴛鴦蛋/ 299 水煮荷包蛋/ 299 皮蛋 燒辣椒拌皮蛋/ 300 剁辣椒拌皮蛋/ 300 火燒雙素拌皮蛋/ 301 茄汁滑

皮蛋/ 301 黃瓜煮皮蛋/ 301 鹹鴨蛋 彩椒炒鹽蛋黃/ 302 青椒炒鹹蛋/ 302 苦瓜炒鹹蛋黃/ 303 鹽蛋黃炒玉米粒/ 303 臘八豆炒鹽蛋黃/ 303 青椒炒三蛋/ 304 鵪鶉蛋 巧巧鵪鶉蛋/ 304 枸杞鵪鶉蛋/ 304 湘辣晶瑩鶉蛋/ 305 香辣虎皮鵪鶉蛋/ 305 鶉蛋燒豆腐/ 305 鴿蛋 雙色溜鴿蛋/ 306 當歸川芎煲鴿蛋/ 306 鴿蛋銀耳湯/ 306 第4篇水產類 草魚 刨鹽魚/ 307 花崗岩魚片/ 307 番茄溜魚丁/ 308 絲瓜溜魚片/ 308 灰樹菇溜魚片/ 309 茶陵米江野生草魚/ 309 皮蛋燒瓦塊魚/309 雙味銀牙溜魚絲/ 310 滑子

菇滑魚丁/ 310 魚米之鄉/ 310 豆腐三色魚丁/ 311 黑椒茄子魚丁煲/ 311 豆豉辣椒蒸魚塊/ 311 鱅魚 水煮活魚/ 312 鱅魚頭火鍋/ 312 洞庭魚頭王/ 313 開胃魚雲/ 313 柳葉魚頭王/ 313 黃材野生魚頭/ 314 精品魚嘴/ 314 雞汁玫瑰魚/ 314 油豆腐燴魚頭/315 剁椒蒸鱅魚頭/ 315 鯽魚 沙灘鯽魚/ 316 石鍋鯽魚仔/ 316 香煎小鯽魚/ 316 紅薯葉煮土鯽魚/ 317 銀絲鯽魚/ 317 油辣鯽魚/ 317 招牌臘鯽魚/ 318 蔥香燒鯽魚/ 318 糯米荷葉蒸鯽魚/ 318 臘八豆蒸鯽魚/ 319 青魚 幹鍋江水魚/ 319 洞

庭魚米香/ 319 油辣魚/ 320 蝴蝶火鍋/ 320 香脆魚片/ 321 酸魚湯/ 321 茄汁鳳梨魚/ 321 苗香酸辣魚/ 322 農家口味魚/ 322 椒香魚/ 322 才魚 蛋黃滑溜才魚片/ 323 金銀才魚片/ 323 幹絲煮才魚/ 323 鮮美癒合湯/ 324 錦繡魚片湯/ 32 4 蝴蝶生魚/ 325 白靈菇溜才魚片/ 325 羊肚菌溜魚絲/ 325 鱖魚 紅汁鱖魚/ 326 鱖魚燉魚腐/ 326 鮑汁鱖魚/ 326 鴛鴦鱖魚/ 327 明爐鱖魚/ 327 鍋巴藕燒小鱖魚/ 327 香辣鱖魚仔/ 328 碳燒鱖魚仔/ 328 陳媽臭鱖魚/ 328 泡椒鱖魚仔湯/ 329 幹鍋

鱖魚/ 329 鱸魚 清蒸鱸魚/ 330 開胃鱸魚/ 330 老乾媽蒸鱸魚/ 330 鯿魚 清蒸開屏鯿魚/ 331 剁辣椒開屏鯿魚/ 331 黃鴨叫 幹鍋黃鴨叫/ 332 開胃黃鴨叫/ 332 黃鴨叫煮油豆腐/ 332 刁子魚 青椒蒸刁子魚/ 333 幹煸刁子魚/ 333 黃魚 臘八豆蒸黃魚/ 333 甲魚/烏龜 鄉裡炒水魚/ 334 幹鍋水魚/ 334 風味鍋子龜/ 334 黃燜甲魚/ 335 洞庭蒜香龜/ 335 澆汁裙邊/ 335 洞庭柳葉水魚/ 336 香鹵水魚仔/ 336 武陵水魚裙爪/ 336 香菇蒸甲魚裙爪/ 337 蟲草紅棗燉水魚/ 337 開胃馬蹄水魚/ 337 火焙魚 香酥

火焙魚/ 338 青椒蒸火焙魚/ 338 農家火焙魚缽/ 338 草蝦 香芒鮮蝦盅/ 339 湘味金沙蝦/ 339 基圍蝦 火爆蝦球/ 340 串燒基圍蝦/ 340 香辣基圍蝦/ 340 猴王茶香基圍蝦/ 341 燈籠基圍蝦/ 341 穿椒基圍蝦/ 341 紙鍋香辣蝦/ 342 蒜蓉開邊蝦/ 342 剁辣椒開邊基圍蝦/ 342 泡椒基圍蝦/ 343 鮑魚 紅燒肉鮑魚仔/ 343 明珠鮑魚/ 343 組庵雙鮑/ 344 一品鮑脯/ 344 河蝦 小炒河蝦/ 345 香辣蝦子/ 345 河蝦炒四季豆/ 345 韭菜炒河蝦/ 346 麻辣口味蝦/ 346 蝦仁 豌豆溜蝦仁/ 346 荷蘭豆溜蝦仁/

347 蝦仁燒銀球/ 347 蝦仁燒菜膽/ 347 什錦香辣蝦仁/ 348 珍珠蝦球/ 348 蝦仁扣冬瓜/ 348 蟹 黃花蟹子菊/ 349 肉蟹燜鱖魚仔/ 349 黃燜柳葉蟹/ 349 太極蟹黃飯/ 350 湘辣芙蓉蟹鬥/ 350 沙灘肉蟹/ 351 鹽蛋黃焗肉蟹/ 351 幹鍋麻辣蟹/ 351 香辣蛋黃蟹/ 352 湘味大盆蟹/ 352 雙色湘椒燒肉蟹/ 352 牛蛙 爆辣牛蛙/ 353 口味牛蛙/ 353 吊鍋牛蛙/ 353 幹鍋牛蛙/ 354 農家牛蛙煲/ 354 洞庭牛蛙/ 355 蒜香牛蛙/ 355 柴房蘆鱔煮牛蛙/ 355 豉椒蒸牛蛙腿/ 356 泥鰍 土雞蛋蒸泥鰍/ 356

極 品泥鰍膏/ 357 臘肉泥鰍燉粉皮/ 357 泥鰍燉豆腐/ 357 鱔魚 幹煸鱔絲/ 358 泡椒口味鱔魚/ 358 竹香蘆鱔/ 359 手撕盤龍鱔/ 359 金錢香辣鱔丁/ 359 五花肉燒鱔魚/ 360 太極圖/ 360 鱔魚炒油面/ 360 茄子燒鱔魚/ 361 黃燜鱔魚/ 361 蕨根粉煮鱔魚/ 361 口味鱔片/ 362 蒜子鱔段/ 362 山藥百合燉白鱔/ 362 田螺 幹鍋雙臘田螺/ 363 螺螄 泡椒炒螺螄肉/ 363 老乾媽炒螺螄肉/ 364 白辣椒蒸螺螄肉/ 364 河蚌 黃豆燉河蚌/ 364 魚子 紅油蔥香魚子/ 365 臘八豆爆魚子/ 365 魚子燒豆腐/ 365

魷魚 韭黃紅椒魷魚絲/ 366 香菜幹煸魷魚絲/ 366 魷魚雜燴/ 367 玉米魚絲/ 367 秋映葡提荔/ 367 幹鍋苦瓜魷魚/ 368 西蘭花燒鮮魷/ 368 墨魚 菊花墨魚/ 368 荷花墨魚/ 369 墨魚燉黃瓜/ 369 帶魚 香辣帶魚/ 369 海蜇 青瓜海蜇絲/ 370 珍珠蜇球/ 370 魚翅 魚翅豆腐羹/ 371 布袋九天翅/ 371 組庵紅燒翅/ 371 白荷花包翅/ 372 魚翅蟹黃玉扇/ 372 棋樂翅盅/ 372 海參 三鮮雜燴/ 373 盛世參寶/ 373 全家福/373 烏龍戲珠/ 374 黃金萬兩/ 374 東方參素鮑/ 374 第5篇點心主食 冰醋鳳梨/

375 百合蒸貢梨/ 375 麻茸起士香蕉/ 376 麻仁香蕉球/ 376 炸鳳梨圈/ 376 花生仁鳳梨球/ 377 麻茸蜜汁西瓜球/ 377 麻仁哈密瓜球/ 377 脆香什錦鮮果/ 378 冰鎮四喜香瓜盅/ 378 拔絲香瓜/ 378 蜜汁南瓜/ 379 蜂窩玉米粒/ 379 香甜玉米片/ 379 拔絲土豆/ 380 麻甜土豆片/ 380 脆香吐司松/ 380 蜜汁糯香吐司/ 381 炸吐司球/ 381 黃金香芋卷/ 381 麻香芋泥吐司/ 382 香芋蘿蔔球/ 382 雪花蜜汁紅薯球/ 382 玫瑰薯球/ 383 蜜汁糯香紅棗/ 383 桂圓麻仁球/ 383 琉璃核桃仁/ 384 雙色

雙味核桃/ 384 四仁黃金吐司/ 384 榴槤酥/ 385 南嶽壽桃包/ 385 湘式漢堡/ 385 拔絲巧克力/ 386 甜酒年糕沖蛋/ 386 松子球/ 386 炸鴛鴦脆奶/ 387 速查表 相宜相克 白菜/ 033 小白菜/ 034 包菜/ 040 菠菜/ 043 香菜/ 044 蔥/ 045 莧菜/ 050 韭菜/ 056 番茄/ 058 茄子/ 060 黃瓜/ 063 南瓜/ 065 冬瓜/ 067 絲瓜/ 071 苦瓜/ 073 花菜/ 075 洋蔥/ 076 紅椒/ 077 青椒/ 078 蒜苗/ 082 紅薯/ 082 萵筍/ 084 茭瓜/ 084 竹筍/ 086 土豆/

089 芋頭/ 093 薑/ 099 白蘿蔔/ 101 胡蘿蔔/ 101 山藥/ 105 百合/ 105 芹菜/ 107 蕨菜/ 107 蠶豆/ 116 豌豆/ 116 綠豆/ 118 黃豆/ 118 香菇/ 119 木耳/ 128 豆腐/ 137 豬肉/ 161 豬血/ 213 豬肝/ 216 豬肚/ 222 牛肉/ 230 羊肉/ 243 驢肉/ 247 狗肉/ 250 兔肉/ 250 雞肉/ 253 鴨肉/ 273 鵝肉/ 278 鵪鶉/ 285 雞蛋/ 286 皮蛋/ 300 鹹鴨蛋/ 302 鯽魚/ 315 鱸魚/ 329 甲魚/ 331 螢火紅月輪/ 387 桂花年糕蜜汁球/ 38

7 珍珠蓮藕粥/ 388 玫瑰蓮藕粥/ 388 人參蓮肉湯/ 388 西米桂圓羹/ 389 菊花銀耳羹/ 389 青瓜梅肉羹/ 389 鄉村鍋攤/ 390 蔥香煎包/ 390 玉米汁湯包/ 390 素菜包/ 391 灌湯包/ 391 小籠蒸餃/ 391 蝦仁四殼餃/ 392 滾酥大油餅/ 392 湘江揮餅/ 392 小米雞蛋粥/ 393 苦瓜皮蛋粥/ 393 南瓜小米粥/ 393 魚肉牛奶粥/ 394 香蔥雞粒粥/ 394 菠菜雞肝粥/ 394 皮蛋瘦肉粥/ 395 滑蛋牛肉粥/ 395 鮮魚蘿蔔粥/ 395 蓮子百合粥/ 396 冬瓜薏米粥/ 396 蓮藕燕麥粥/ 396 湘式快速油條/ 3

97 魷魚春捲/ 397 老面饅頭/ 397 老麵湯包/ 398 老面銀絲卷/ 398 臘味燒賣/ 398 湘手工面片/ 399 紅燒牛肉粉/ 399 三絲炒粉/ 399 蝦/ 339 蟹/ 350 泥鰍/ 353 鱔魚/ 358 田螺/ 363 魷魚/ 363 墨魚/ 366 帶魚/ 370 白菜巧選購/ 036 小白菜/ 038 保持蔬菜的綠色/ 041 自製酸包菜/ 047 萵筍/ 047 芥藍/ 047 空心菜/ 048 絲瓜/ 069 黃花菜/ 075 西蘭花/ 076 自製剁辣椒/ 077 青椒/ 078 自製白辣椒/ 080 醬辣椒和鮓辣椒/ 080 竹筍/ 086 土豆/ 08

9 巧洗芋頭/ 093 芋頭巧去皮/ 094 藕/ 097 自製蔔豆角/ 111 自製酸豆角/ 113 自製幹豆角/ 113 黃豆芽/ 114 菌菇/ 119 香菇/ 122 白靈菇/ 122 猴頭菇水發方法/ 123 牛肝菌/ 124 木耳/ 130 寒菌/ 130 灰樹菇/ 131 草菇/ 131 豆腐/ 137 內酯豆腐/ 141 油豆腐/ 145 日本豆腐/ 145 臭豆腐鹵水制法/ 157 豬肉/ 161 巧燉豬肉/ 175 豬五花肉/ 175 豬裡脊肉/ 178 豬腿肉/ 178 製作豆豉辣椒料/ 181 沖油/ 181 炸虎皮/ 187 臘肉/ 187 鹵藥包制法/ 202 豬蹄

/ 211 豬血/ 213 豬腰/ 216 肚腸初加工/ 222 牛肉/ 230 燉菜要遲調味/ 239 驢肉的選購/ 247 巧分蛋清蛋黃/ 288 雞蛋巧選購/ 291 雞蛋巧儲存/ 291 雞蛋巧烹飪/ 300 草魚/ 308 鱅魚/ 312 防止煎魚粘鍋/ 320 巧去魚腥/ 329 黃鴨叫/ 331 鮑魚巧選購/ 344 泥鰍/ 356 魷魚和墨魚的漲發/ 366 大白菜/ 033 小白菜/ 034 芽白/ 038 包菜/ 040 菠菜/ 043 香菜/ 044 萵筍/ 045 冬寒菜/ 048 莧菜/ 050 紅菜薹/ 052 芥菜/ 052 生菜/ 054 香椿/ 054 韭菜/

056 番茄/ 058 茄子/ 060 黃瓜/ 063 南瓜/ 065 冬瓜/ 067 絲瓜/ 069 苦瓜/ 071 黃花菜/ 073 芋頭/ 094 藕/ 097 荸薺/ 099 四季豆/ 111 綠豆芽/ 114 茶樹菇/ 123 鳳尾菇/ 124 巴西菇/ 127 滑子菇/ 127 木耳/ 128 豆腐/ 141 豆筍/ 151 香乾/ 151 千張皮/ 154 臘八豆/ 154 粉絲/ 157 豬排骨/ 202 豬蹄/ 211 牛百葉/ 239 羊肉/ 243 雞肉/ 253 烏雞/ 269 雞雜/ 269 鴨肉/ 273 鴨掌/ 278 肉鴿/ 285 鵪鶉/ 286 雞蛋/ 2

88 鵪鶉蛋/ 302 草魚/ 308 鱅魚/ 312 鯽魚/ 315 才魚/ 320 鱖魚/ 324 鱸魚/ 324 蝦/ 339 鮑魚/ 344 蟹/ 350 牛蛙/ 353 泥鰍/ 356 鱔魚/ 358 海蜇/ 360 廚藝分享 養生堂

雪碧膏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謝謝!我參考「我是佐藤SATO」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IwHvOaoxQJMgUzx_4Fvvg

最近常更新頻道會員的影片!請加入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Bq7s8VOCyek275uvq5lYQ/join

⚠️ 這是7月13日拍攝的影片!我們現在拍攝都有把口罩戴好!最近疫情緊張,大家盡量待在家裡看我們的影片喔!大家如果前往公共場所一定要戴上口罩、謹慎防疫;店家人潮眾多時不建議前往喔💪 請大家多多見諒!

編輯💻: hai/三原

三原MUSIC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y84_SSFStkORP2aRS6zfw

FB社團「三原JAPAN 秘密會議室」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36651140300494/


三原JAPAN主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Bq7s8VOCyek275uvq5lYQ
三原TAIWAN(日文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imp8PIBqQSDHXtPg7_g9Q
123JAPAN!(英文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3SG4XKkSrbhz-bZ2f5Mfw

【團員Instagram】
三原 ➡https://goo.gl/yqGJ5U
JUN醬(變態先生) ➡https://www.instagram.com/junchang_lian/
ZUZU ➡https://www.instagram.com/haruka840616/
MANA ➡https://www.instagram.com/manahello/
LinLin ➡https://www.instagram.com/linlindazo_0915/
sato醤 ➡https://www.instagram.com/satotwjp/
【Facebook】
三原:https://www.facebook.com/MiharaKeigo
JUN醬(變態先生):https://www.facebook.com/biantaixiansheng/

三原KKBOX:https://goo.gl/EKuGcu

■□■□■□■□■□■□■□■□■□■□■

工作相關的事情:[email protected]

無邊際的山

為了解決雪碧膏的問題,作者葉庭瑄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挖掘自身內在世界為主體,深入探討內在與潛意識的關聯性、並與精神性做連結。藝術創作的療癒功能,能夠從個體滲透到生活,由於一般多數人對於潛意識與精神性對於藝術的影響並沒有太多的認知,因此本研究將整理出的精神性脈絡清晰描述,平行時空與失重狀態的呈現造就了無邊際的山,這其中更重要的是「自我」與「我」之間對話中穿透的力量,由於在發現的時間點上有了區別,使我能夠與內在的我相互依存並進行溝通。屏蔽了外在世界,除了因為資訊量超載,為的是要更能夠深刻體會內在的正在發生的故事。這些都是創作之下的產物,藉由創作形式以及符號在不同創作時期的演變,來釐清我在不同時空當中的成長以及存在的意義與價

值,並且使用符號介入的方式呈現給觀者,也在不同時期的創作中找尋並認識更深層的自我,最終將「作者之死」的觀者角度以及「在場/缺席」的狀態切換與創作狀態做結合,同時達到療癒自我的目的。

吃的真相:科學家為你解開74個食物密碼

為了解決雪碧膏的問題,作者雲無心博士 這樣論述:

餐桌上的盲從恐慌,都源於不明真相!用科學替食物照X光,找出「吃的真相」。   「營養誠可貴,苗條價更高,若為安全故,偏見皆可拋。」   食品科學的意義就是告訴你食物的益處與可能的風險,做出理性而客觀的選擇。   微波不會致癌,還能防止致癌物產生?   合成香料比天然提取的香料,更安全穩定?   有機食品沒有比較營養、安全?   吃香蕉可以減肥嗎?紅酒加雪碧好嗎?豆漿可以加蛋嗎?   我們吃得最多也最危險的食品添加劑,竟然是鹽?   阿膠是營養豐富的美容聖品,還是品質很差的蛋白質?   其實,喝果汁不會胖、大豆蛋白不能降低膽固醇、味精是天然發酵的、綠色蔬菜也有很多潛在致癌物質………   其實,根

據科學研究,有很多食物根本沒那麼危險或神奇!   作者無雲心,一個「在實驗室裡研究做菜」的食品工程博士,以將科學融入生活的態度,採取嚴謹的科學證據,來解析食品的營養成分、功效、安全等相關問題,並對許多廣為流傳的錯誤觀念、飲食偏見、不實廣告宣傳等,給予科學解答。   全書以「營養誠可貴,苗條價更高,若為安全故,偏見皆可拋」做為書寫題綱,但作者並不是告訴你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而是教大家怎樣在了解食品的益處、害處和未知風險的基礎上,做出理性的比較和選擇,以及如何分辨假象與真相,不再無所適從或無端恐慌。   讀這本書,你一定會吃得更科學、更放心。 本書特色   1. 為大眾破解74個最想知道的食物真

相,教你讀懂減肥食品、學會評估飲食風險。   2. 破解流傳甚久,看似真理、其實荒謬的食物常識,闢解網路轉寄信荒誕的飲食守則。   3. 破除傳統偏見──「天然不等於安全」、「防腐劑不是毒藥」,根據科學研究,很多食物根本沒有那麼危險或神奇! 作者簡介 雲無心   一個「在實驗室裡研究做菜」的食品工程博士。   清華大學生物學碩士、美國普度大學食品工程博士,長期在美國從事蛋白質應用方面的研究。有感於坊間流傳著各種真真假假、莫衷一是的飲食說法,利用自身的專業素養一一查察,發表於部落格,成為網路「科學松鼠會」最受歡迎的作者之一,並長期為《新京報》《瞭望東方週刊》等媒體撰寫專欄。   「科學松鼠會」是

由一群年輕、活躍的科學家所組成的網路公益團體,其地位和影響力相當於科學界的「百家講壇」,立志像松鼠一樣,打開科學的堅硬外殼,將有營養的果仁剝出來,讓大眾也能領略到科學的美妙。   2009年1月出版會內作家合輯《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精選百位松鼠近三年創作的上千篇文章,從口腔潰瘍、玫瑰花到數學思想實驗,內容天馬行空,一改傳統科普的嚴肅面孔。香港作家梁文道盛情作序,稱讚說:「他們的科普小品簡直有點像是帶甜的涼茶」。   本會並成立「光芒閱讀工作室」,旨在通過科普讀物的推廣,用科學的光芒來驅逐偽科學的黑暗。 推薦序一 愛科學更愛廚娘 推薦序二 實驗室裡的新美食學 自序 第一章 營養誠可貴

豆漿不能跟什麼一起吃? 牛奶PK豆漿 喝雞湯,還是吃雞肉? 科學,上酸菜 益生菌如何益生? 像趕時髦一樣追逐大豆蛋白 泡麵中應該含有多少蛋白質? 發麵發麵 解剖一根熱狗 你家寶寶吃什麼? 明天的肉糜在哪裡? 我的優酪乳我做主 讓拉麵風靡美國 蛋糕是怎麼烤成的? 咖啡加泡沫 「炒」菜工程 第二章 苗條價更高 教你讀懂減肥食品 「美容聖品」的大眾神話 「香蕉減肥法」,實在想當然 不吃,能飽嗎? 吃馬鈴薯的學問 改性澱粉與體重控制 果汁,你喝不喝? 小如同學愛梨湯 嫩肉劑和木瓜蛋白(酉每) 氫化油有多大的危害? 軟飲料禁售,冤不冤? 蔬菜PK水果 所謂「竹鹽減肥」 爭論不休的糖替代品 鑽進冰淇淋的內

部去看看 第三章 若為安全故 掀起蒙牛OMP的蓋頭來 OMP與耍賴 當奶粉造成腎結石 如何看待三聚氰胺的「安全標準」? 食品添加劑:從三聚氰胺談起 惴惴不安蘇丹紅 比蘇丹紅更影響健康的食品添加劑 激素、雞肉與卵巢囊腫 合成香料生成記 麵粉為什這麼白? 麵筋蛋白與麩質過敏症 牛奶無祕密 牛奶家族的旁系親屬 「全天然」的防腐劑 生的熟食或熟的生食 乳化劑為何存在? 肉鬆造假名堂多 食品細菌防禦戰 食用之油工廠來 為什麼中國沒有肯德基? 一隻小雞幾個翅膀? 異黃酮的是是非非 增稠劑為何存在? 造假與創新相距多遠:拿紙餡包子說點兒事 第四章 偏見皆可拋 關於微波爐的那些傳言 紅酒加雪碧好嗎? 美國人不

怕瘦肉精 蘋果真的可以抗癌嗎? 嬰幼兒咳嗽藥:被「一棒子打死」的傳統 速凍,凍壞食品了嗎? 六問固元膏 法國悖論:飲酒有益健康? 喝開水,還是喝涼水 喝水也會得癌症嗎? 你想喝什麼水? 濃縮未必是精華 五行蔬菜唬爛湯 味精、雞精與雞粉 鴉片種子的油 優質蛋白就該多吃嗎? 有機食品,進步還是倒退? 即使天價大米的活性成分是真的? 「隔夜菜」是否真的會致癌? 推薦序誠實的松鼠,睿智的讀者 朱慧芳(《只買好東西》作者 )   因為拜讀了雲無心的新書《吃的真相》,我才知道北京有這麼一個松鼠群聚的團體,義務地為讀者嗑開科學的堅果,用平易近人的素人語言,幫大家了解堅硬外殼內的真相。對於經常鬧出黑心食品

新聞的中國,科學松鼠會的存在實在非常有必要。事實上,在知識滿天亂舞的時代,誰不需要有可信賴的專家協助,幫我們解開似是而非的科學疑惑。   雲無心是食品工程博士,套句他自己的話說是「專門在實驗室裡搞吃的」。書中談到的食物或是關於食物知識的澄清,若不是經過作者親身的實驗證實,就是科學邏輯推演辯證的結論。翻閱《吃的真相》時,我忍不住邊讀邊讚歎,倒不是因為書中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新發現,而是因為書中的描述平實,沒有聳動誇張的說詞,不會教人心驚也引不起肉跳。書名《吃的真相》,讓我原以為會出現什麼外人不知的內幕,但其實是一本讀來令人安心的知性書籍。   作者並沒有為了討讀者喜好,或是為了提升媒體注意力而賣弄專

業,面對諸多深具爭議性的話題食材,作者以雲淡風清偶帶幽默的筆調,從正反偏旁各個角度分析說明。書中沒有偏激武斷的定論,而是冷靜客觀的事實陳述,至於好壞、結論,作者認為應該由讀者在了解真相之後,再依個人的狀況去做最適當的解讀與判斷。想要從中翻出驚人之語,或是「直接告訴我答案」的讀者可能會感到失望,不過我卻很開心認識一位實話實說的科學家。   無論懂不懂科學,每個人都離不開吃,科學研究是專家的工作,但是食物卻是不分專業人人都關心的。每個人都會吃,也或多或少累積了一些個人的飲食見地,大家熱心地將自己的經驗或聽來的訊息與人分享,經過傳播之後可能就變成了眾人奉行的鐵律。   但是人體和食物都是有機體,會因

為天時地利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反應變化。西方諺語說:「一個人的食物,可能是另一個人的毒藥」(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中醫下藥,也會運用含有毒性的險藥。天然的食物沒有絕對的好與絕對的壞,以平衡、平常、平靜的「三平」態度面對吃這件事,就是最簡單易行的健康飲食法則。   所謂「三平」是指:一、 平衡-飲食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人體需要多元且均衡的營養,才能常保健康。二、平常-當地當季的食物最適合在地人食用,四季大量出產的平常食物,往往最為物美價廉。食物的養份容易在過度精緻的料理過程中喪失,所以最好能夠粗食淡飯,吃平常容易取得的食物。三、平靜-保持心

平氣和的用餐好心情,吃飯時最好不要搭配「生氣」和「憂慮」這兩道酸壞的菜一起下飯。   分不清真假虛實,是現代人在選擇食物時普遍感到徬徨無奈的事。鋪天蓋地的飲食資訊,常常令人眼花撩亂莫衷一是,針對同一樣東西,可能會出現南轅北轍的說法。與其隨著片面的訊息團團轉,不如建立最適合自己的健康飲食標準。誠心建議讀者,花些時間閱讀書中的內容,透過作者的分享,累積自己的判斷力,扮演自己的松鼠。我相信這也是作者寫出《吃的真相》的最大目的。 推薦序@a:不願面對的真相食物版劉鳳招(《有機誌》總編輯)   @b:我想很多人一定無法放棄對美食的依賴,許多美食「名嘴」就算吃遍大江南北,總說得出幾道是自己所喜好的名菜,但

這些美食背後的故事卻還長的很,是許多人在大塊朵頤之下來不及去深思的問題。今天看後《吃的真相》的文稿後,讓我對人性有更透徹的了解,對於有機樂活所推廣的理念就更堅定而深信不疑嘍!   想當然耳,我們每天習慣飯來張口茶來伸手,不會有人去擔心食物的來源、營養成份、食品添加劑量及來源有何問題,因為這些有政府的衛生單位、專家學者為我們把關,所以我們信任市售食品的安全及其營養性。   但是生產製造的廠商卻處心積慮地將食物再製、研發,務求把食物送到消費者口中是完美、無懈可擊的,卻不知道經過多層次加工,以及為了延長食物的保存期,生產者在這其中用了多少力氣!   我[們每天吃到嘴裡的食物還分成二種,一種是從生產種

植到收成的農產品,一種是可以長時間保存加工製造的農產品,大致不脫此二方向。說到農產品跟產地天氣、水資源、土壤、肥料等有絕對關係,但是更重要的是農人們還在田間生長過程添加了些什麼?而食品添加劑更是令人頭痛的世紀殺手。   有機種植或自然農法講求的是對環境生態友善,因此不希望農人用農藥噴灑害蟲,用生物防制法就可解決的自然生態平衡,對人體也不會有農藥殘留而影響肝臟負荷,對於施灑的肥料也不希望使用化學肥料或基因改造的種子,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長遠而短期看不出來的;所以我們原先希望回歸的環保問題,有機種植或自然農法實在占了很重要的決定因素,可是這個觀念在亞洲日本有七十年歷史、台灣也有二十多年歷史,卻仍然不

被多數的生產者及製造廠商所接受及使用。道理很簡單,因為消費者對自己的權益要求不多、也不積極!廠商樂得快速大量製造垃圾食物,卻犧牲了消費者權益。   在看到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時,我想很多人仍不願相信北極將化為一灘海水,並為人類帶來浩劫,同樣的因為『食物的真相』將顛覆我們的傳統思維,是否會改變人類飲食的習慣、選擇,這些都在在考驗消費者的智慧。人類為了填飽肚子恐怕無從選擇食物的種類,但至少可以選擇對身體有益的食物,以及要求食物來源是合於自然、無毒、友善土地的耕種方式。   在二十一世紀這個講究飲食文化的時代,是否還是要根本清源,先解決食物來源的正當性及符合人體健康需求的基本面,再談食物的烹

調技術或食品加工的精緻度,否則吃得再好只不過是一堆垃圾罷了!我佩服的是作者勇於將觀念釐清,卻將決定權交給消費者,一如上天給予人類許多權利,但決定如何卻在人類自己。 推薦序實驗室裡的新美食學歐陽應霽(涉獵各種好玩領域的香港專欄作家、漫畫家)   實不相瞞,我最怕被人稱做「美食家」。   這與我害怕被媒體朋友稱做「跨媒體創作人」和「生活家」一樣,往往在大庭廣眾之下被這樣公開一喊,我的臉馬上刷的一紅(甚至會變黑)。什麼叫做「跨媒體」我不清楚,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誰有資格自稱專家?男女老幼都嘴饞、都愛美食,美食家一街儘是——這都是無用甚至易誤導別人的標籤。能夠成「家」也不是我的終極目標,怕的是太自以為

精英且負擔太重。如果「成家」和「出家」可以自由選擇,我更傾向後者。   所以我寧可用比較中性、說了等於沒說的「創作人」來標識自己,用「貪威識食,練精學懶」來作做人行事的指導方針。之前一心要做跨媒體導遊,卻發覺太自不量力了——特別是在追看了雲無心博士的一系列「在實驗室裡研究做飯」的文章,我這等訴諸感情多於理性的傢伙,實在該下定決心重回學校再好好念書。   如果真的有機會騰出一年時間回到學校裡念書,首選一定是義大利皮德蒙特省的美食科學大學(University of Gastronomic Science),那是國際慢食運動的創辦人,我和一眾老友的精神領袖Carlo Petrini宣導創建的一所美

食研究學院。念完一年的課程,我並不會搖身一變成專業廚師,因為來這裡做客席講師中的主廚都不會教我廚中秘技,但我會更清楚近百年來的農業工業化對自然生態、對物種多元性帶來的種種毀滅性的影響,會知道大型跨國企業如何利用種子、肥料及殺蟲劑這三種必需品在發展中國家獲取最大的利益,如同侵略和殖民。我會目睹大量的民間飲食、廚房知識以及傳統小作坊手工製作的食品因為農村急劇萎縮解體而流失、消亡。這一年也許是很「痛苦」的一年,但通過這深入的省思,我會更堅定地捍衛基本人權,確認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求快樂、自然、身體的健康和真正的飲食樂趣。這一門學科,也就是Petrini二十年來不斷闡釋定義的「新美食學」。   吃是一種不

斷發展的文化,食物是定義人類身份認同的要件。新美食學絕對是一門跨領域的學科,它整合了植物學、物理學、化學、農業學、畜牧學、生態學、人類學、社會學、地緣政治學、政治經濟學、貿易、科技、工學、烹飪、生理學、醫學、哲學等眾多學科。我們在嘲笑某某美食節目主持人說「雞有雞味」、「口感超正點」之際,能否說出為什麼雞會沒有雞味?口感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一年的課程應該只能打個基礎,新美食學肯定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生活學科。   而在新美食學的感召下,一群新美食家正在誕生。新美食家必須知道食物的歷史、來源、知識,要具備農業、環境和生態意識,懂得維護且能保留物種的多樣性及維持本來滋味的耕作方式。新美食家的

使命在於向社會大眾提供更多的、有根有據的、理性與感性都好好兼顧的食物資訊:吃得好、吃得乾淨、吃得公平,是當下及未來三個必備的永續飲食選擇方向。   雲無心博士一直發表的吃喝不止玩樂的文章,真正就是這個新美食學講堂裡精彩獨到的教材——少一點兒無知迷信、去一切懷疑困惑、多一些坦誠信任,這都是我們這一代及下一代人應該共用的新生活質素。 喝雞湯,還是吃雞肉?有網友說喝雞湯更有營養,這大概是絕大多數人的看法。在傳統的養生之道裡,喝湯是很重要的。那麼,喝雞湯更有營養到底是以訛傳訛還是確有其科學道理?我們需要分成兩個問題來看:第一,我們要從雞肉(雞湯)中獲取什麼營養?第二,雞肉在燉湯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變化

?第一個問題,從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雞肉為我們提供的營養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其他的成分主要還有:脂肪(好像大家現在避之不及)、維生素、鈣等礦物質。「雞湯營養好」主要是一個傳統養生的概念。當然,傳統的養生之道認為雞湯裡有某些「培本固元」、「增氣生精」的神奇成分,現代科學看不見摸不著,用儀器檢測不到,只是某個老祖宗說有所以就有了。所以我們需要先說明:這兒所說的營養,是指現代科學意義上的營養。理清了上一個問題,下面就好辦了。雞肉中的脂肪並不多,我們也不想多吃;維生素和其他礦物質雖然有,但是雞肉也不是它們的主要來源,所以我們也可以不去重點關注。人們從雞肉中獲取的主要營養成分,只是蛋白質。在燉雞肉的過程中

,脂肪、維生素和骨頭中的鈣比較容易溶解到湯中。脂溶性的香味物質是溶解在脂肪裡的,隨著脂肪一併進入湯裡,而水溶性的香味物質自然容易進入湯裡,這是為什麼湯好喝的原因。但是,湯好喝並不意味著我們關心的營養成分蛋白質也進入了湯裡。雞肉中的蛋白質種類比較多,在燉的過程中只有一小部分會溶到湯裡。有多少蛋白質溶進湯裡受鹽濃度和煮湯時間的影響很大,不過很難超過總數的10%。也就是說,只喝湯不吃肉的話相當於扔掉了90%以上的蛋白質。在燉雞湯的過程中,什麼時候加鹽很重要。鹽的加入一方面會促進蛋白質溶解,也就是說,加了鹽燉會增加湯中的蛋白質。也有人說,加鹽會導致肉中蛋白變性凝固,從而阻礙蛋白溶出。這種說法有點想當然

。燉雞過程中加不加鹽蛋白質都變性了,在燉的過程中溫度很高,蛋白質不會凝固。另一方面,鹽的加入增加了湯的滲透壓,會導致雞肉脫水。用通常的話說,雞肉變得「乾澀」,失去了「嫩滑」的口感。這也是燉完湯的雞肉很難吃的原因。流行全國的白斬雞,是將雞肉在不加鹽的水裡快速煮熟,實際上是盡可能避免蛋白質和其他成分進入湯裡,從而保持雞肉的鮮美。美國沒有喝雞湯的習慣,他們烹製雞肉時更是極力避免損失其中的營養成分,所以通常用烤、炸或者蒸這樣的烹飪方法。從物質守恆的角度來說,雞肉中的營養成分是固定的。簡單的加熱不能產生新的營養成分,而長時間的加熱倒有可能破壞某些營養成分。就最重要的成分蛋白質而言,很小一部分在湯裡,很大

一部分在肉中。當然,對於很多人而言,吃的時候考慮的更多的是美味而不是營養。而好的湯,確實比肉要好吃。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這個問題的話,就是:要美味,喝雞湯;要營養,吃雞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