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招標決標原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限制性招標決標原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哲勝,李金松寫的 政府採購法實用(三版) 和鄧湘全,洪國華,鄧志偉,陳虹均,潘佳苡,鄧亦恩的 政府採購之爭議處理與救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政府採購法書2023也說明:契約並考量成本、市場行情及政府機關決標資料逐項編列,由機關首長或. ... 2017 10 四、公告金額以上: (一)採限制性招標者,須符合採購法第22條第1項之採購法題庫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元照出版 和元照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土木與防災碩士班 林利國所指導 魏于敦的 由多面向探討公共工程監造技術服務之效益研析 (2021),提出限制性招標決標原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共工程、監造服務費、建造費用百分比法、層級分析法。

而第二篇論文南臺科技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羅承宗所指導 張文恭的 藝文採購之研究:以政府採購法為中心 (2020),提出因為有 政府採購法、藝文採購、限制性招標、專業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的重點而找出了 限制性招標決標原則的解答。

最後網站雲林縣政府採購作業程序則補充:招標方式與決標方式之搭配:. 1.一般採購最低標決標:. (1)公開招標:100 萬元以上工程、財物、勞務採購原則採用。 (2)限制性招標:符合採購法22 條第1 項1~8、12~16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限制性招標決標原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政府採購法實用(三版)

為了解決限制性招標決標原則的問題,作者謝哲勝,李金松 這樣論述:

  政府採購指機關為了從事日常的政務活動或滿足公共服務的目的,利用公款交易工程、財物和服務的行為,政府採購的效率與品質與政府施政的品質息息相關,可見其重要性。   政府採購如此重要,採購人員因而責任重大,必須遵循政府採購法等法令, 知法才能循法,本書名為政府採購法實用,即希望可以作為採購人員和廠商的工具書,認真研讀當可避免觸法的風險,並有助於形成廉能政府。

限制性招標決標原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採購法
為建立政府採購制度,依公平、公開之採購程序,提升採購效率與功能,
確保採購品質,爰制定本法。

📍限制性招標
本法所稱限制性招標,指不經公告程序,邀請二家以上廠商比價或僅邀請
一家廠商議價。

📍最有利標
機關辦理下列採購,得不訂底價。但應於招標文件內敘明理由及決標條件
與原則︰
一、訂定底價確有困難之特殊或複雜案件。
二、以最有利標決標之採購。

由多面向探討公共工程監造技術服務之效益研析

為了解決限制性招標決標原則的問題,作者魏于敦 這樣論述:

一件完整專案工程之作業流程,是由好幾個工作項目所串連而成,包含事前的可行性評估、規劃設計、預算編列、採購招標、發包訂約、工程施工及監造、估驗計價及驗收結算等;參與各項作業流程之人員,除了主辦機關以及實際施作之工程廠商外,最重要者即為設計監造單位之相關人員。在國內,一般而言負責此等工作者係為工程顧問公司或建築師。 設計監造單位所負責之工作,除工程實質施工之執行外,其餘皆在其服務範圍內;因此,可以說技服廠商與整個工程作業進行息息相關。隨著政府機關對於三級品管的制度日趨重視,所賦予之監造工作相對亦越來越重要,依據「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作業要點」,監造單位為施工品質保證系統之執行單位,為能確保

工程的施工成果符合設計及規範,爰需要指派具有工程經驗且長時間駐守工地執行監造業務之人員,甚至隨著科技網路發達及通訊軟體的普及,有些機關更是要求監造人員全天候待命,以提供24小時之服務;除此之外,有些監造工作服務內容亦超過「機關委託技術服務廠商評選及計費辦法」(以下簡稱技服辦法)第7條規定,因此需要加派人力或延長工時,方能完成機關所指派之任務;隨著工作內容愈來愈多、工作時間愈來愈長的情況下,政府機關所給付的監造服務費是不是符合比例原則,即是本研究所探討目的。 故本研究期望透過文獻資料蒐集及實際案例驗證,找出影響監造服務費各項要素,並以層級分析法運算方式,針對各評估構向及評估準則等要素計算權重,

並進行重要性排序,以歸納出監造服務費優化的作業模式,提供主辦機關在預算編列、底價訂定或決標方式等層面能有一套健全合理的作業機制,使技術服務廠商獲取較佳的監造服務費用。

政府採購之爭議處理與救濟

為了解決限制性招標決標原則的問題,作者鄧湘全,洪國華,鄧志偉,陳虹均,潘佳苡,鄧亦恩 這樣論述:

  一本廠商必備的政府採購工具書!   .清楚介紹政府採購法常見爭議類型與救濟方式   .精挑70則案例,律師教您如何解決手上的採購爭議   坊間唯一針對政府採購之爭議處理與救濟的專書,市面上關於政府採購法議題所出版的書籍,大多圍繞在法規逐條解釋或體系介紹,對於廠商之政府採購承辦等非法律人而言,較為枯澀難懂;為強化政府採購爭議問題解決的實用性,本書歸納國內政府採購各類型爭議,並精選實際案例,供機關及廠商承辦人得以具體參考使用。   本書為精擅政府採購法之陽昇法律事務所團隊所著,舉凡招標、履約、刊登採購公報、追繳押標金或保證金及刑事責任等爭議,佐以案例及實務見解詳盡說明,文字白話兼具深度

,即使對於法令函釋不嫻熟之廠商、新手採購人員,都能容易上手。

藝文採購之研究:以政府採購法為中心

為了解決限制性招標決標原則的問題,作者張文恭 這樣論述:

為讓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公營事業辦理採購,能依循公平、公開之採購程序,以提升採購效率與功能、確保採購品質,政府採購法將工程、財物及勞務等三大類採購,均納入其規範的範疇。文化藝術係提供專門知識或技藝之服務,屬專業服務,為勞務的一種,本身不若工程或財物可訂有明確規格,其具有強烈的個人主觀特性及難以量化的客觀評價,故而與工程、財物一體適用採購法,在執行上難免產生諸多窒礙難行之處。為增加藝文採購作業彈性,提升藝文採購效率與功能,採購法於2002 年修正公布增訂第22 條第1 項第14 款:「邀請或委託具專業素養、特質或經公告審查優勝之文化、藝術專業人士、機構或團體表演或參與文藝活動。」得採限制性招標

,以利辦理文化、藝術採購。亦即,辦理藝文採購得不經公告程序,邀請2 家以上廠商比價或僅邀請1 家廠商議價。然該彈性作法並未獲得充分了解及運用,故而採購法於2019 年修正第22 條第1 項第14 款,增列文化創意服務,以獎勵文化藝術採購採取限制性招標,以利評選合適之優良廠商提供優質文化藝術服務。並修正第4 條增列第2 項,放寬受補助對象辦理藝文採購不受政府採購法限制,以促進藝文環境發展,惟仍應受該機關之監督。然藝文採購仍「藝文」與「採購」之結合,故而欲辦好藝文採購案,理應兼具「藝文專業」與「採購專業」。惟在現實環境中,不論是政府機關或藝文團體,兼具該兩專業知識者屬鳳毛麟角。因此,一味的從法令面

放寛限制,是否真能達到促進藝文環境之發展?實屬可議。爰本文透過文獻蒐集與相關法令探討,試圖剖析箇中緣由,從法令面與執行面對藝文採購進行研究並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