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神 BanBan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蔡源林所指導 賀孟琳的 從衝突事件來探討臺灣宗教團體的包容性 (2017),提出阿 神 BanBan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包容、跨宗教衝突、權力介入、建構宗教和平、臺灣。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阿 神 BanBan,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從衝突事件來探討臺灣宗教團體的包容性

為了解決阿 神 BanBan的問題,作者賀孟琳 這樣論述:

臺灣解嚴後,社會上的宗教朝向高度多元化發展,在此情形下,宗教團體之間通常是維持和平共存的關係,各自祭祀不同神祇和宣稱不同的真理。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也會導致宗教團體之間發生衝突。也就是說,某種行為、信仰、或者實踐會跨越某宗教團體對於其他宗教團體的可包容與無法包容之間的界線。這條界線是用來形容個體對於其他宗教實踐與信仰的態度,一邊是他所拒絕但仍可接受的部分,所以會用包容的態度面對,而另一邊則是那些被個體完全拒絕、無法包容,且會進一步採取反對行動的部分。因此,為了瞭解在台灣社會的宗教團體對於其他信仰可包容與不可包容間的邊界,本研究是以現代台灣社會中發生的跨宗教衝突事件來探討。本研究回顧七個宗教衝

突事件發生過程的來龍去脈,從之中了解不同宗教團體對於其他信仰會拒絕或是接受的因素,還有最終衝突如何被以一種可包容的方法解決,而當中成功用來達到宗教和平的方法為何。本研究依此七個案例為基礎,建立一個現代臺灣跨宗教衝突的分類模型。其中,以簡單扼要的方式描述五個案例的衝突發生情況,作為本研究的參考架構。另外,大安森林公園觀音神像的爭議,及玉山岩香光寺的二一八事件,這兩個案例則是做進一步深入地分析,以回顧事發當時的許多新聞報導為主。從中不僅分析宗教團體之間拒絕與可接受彼此行為與信仰的程度,同時也探討會促成衝突發生的原因,與介入衝突的人物在事件中是扮演哪些角色、有什麼權力可以去影響他人的宗教實踐與信仰,

此外,還將這些宗教衝突事件放在當時的社會背景脈絡中理解,以這些角度切入了解衝突事件發展的情況。這些衝突事件除了可見宗教團體在發生衝突的當下,會拒絕他者宗教實踐與信仰的程度,還可以顯現這些衝突事件最後是如何用包容的方法解決。本研究的成果是透過描述衝突事件發生的情形,評估台灣宗教團體之間對彼此的包容程度。有些目前仍在發生的衝突事件,可以彰顯宗教團體之間實際對彼此的包容程度。然而,本研究首先將如「宗教包容」、「建構宗教和平」,和「權力介入」等概念提出來討論,並與台灣當代的宗教環境一起做分析,以提供後續研究一種可以有效評估台灣跨宗教之間包容程度的準則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