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立發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開立發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峻誠稅務記帳士事務所寫的 記帳.報稅錯誤160問(九版) 和峻誠稅務記帳士事務所的 公司節稅,看圖一點通(十六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開立發票 - 樂天市場常見問題也說明:電子發票可以指定開立日期、商品名稱或指定金額嗎? 更多樂天服務+; 關於樂天 · 台灣樂天集團 · Rakuten Sports-NBA © Rakuten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永然 和永然所出版 。

逢甲大學 財稅學系 黃瓊如、何艷宏所指導 程孟竹的 台灣電子商務營業稅課徵之探討 (2021),提出開立發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營業稅、電子商務、BEPS報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葛克昌所指導 陳佳函的 論不動產借名登記之課稅問題 (2021),提出因為有 實質課稅、稅捐規避、逃漏稅捐、借名登記、真實義務的重點而找出了 開立發票的解答。

最後網站網路購物開立統一發票交付非營業人作業規定 - 植根法律網則補充:一、營業人於網路上銷售貨物或勞務予非營業人,得向營業登記所在地國稅局申請將其已開立之電子計算機統一發票內容置於網頁供買受人查詢(應於網頁公布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開立發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記帳.報稅錯誤160問(九版)

為了解決開立發票的問題,作者峻誠稅務記帳士事務所 這樣論述:

  記帳、報稅,是合法企業應盡的義務之一,但身為公司財會人員或記帳人員,是否仍因對稅法的了解不夠或不小心的失誤,而讓公司苦嚐補稅、罰款的滋味?本書精挑公司行號記帳、報稅時常犯的160種錯誤,依問題、法源、建議、處罰四階段編寫,教您從他人的錯誤中汲取寶貴經驗,避免重蹈覆轍而付出慘痛代價!本書深入淺出,閱讀容易,是企業會計人員及記帳士最佳工具書。

開立發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凌子楚最清楚 ep89直播公告
本週三,8月10日,晚上9點

📣直播主題:
現金$4000+振興免稅額$5000+服務業開立發票
=個人紓困+振興經濟+擴大稅基

請鎖定
#凌子楚最清楚 臉書
#打臉名嘴 YouTube 聯播

請訂閱、按鑽、分享
#一起關心我們身邊大小事

凌子楚FB粉專同步聯播:https://www.facebook.com/grantling0919/

訂閱打臉名嘴:http://tinyurl.com/y6xtlu65
贊助打臉名嘴:https://p.ecpay.com.tw/501E9
打臉名嘴FB:https://reurl.cc/Gjd8D
打臉名嘴Vimeo:https://reurl.cc/NQXvm
感謝器材支援:
NHS-TMW-1台灣隊無線麥克風
怪機絲GGS https://reurl.cc/Ej2x1

台灣電子商務營業稅課徵之探討

為了解決開立發票的問題,作者程孟竹 這樣論述:

近年來數位經濟快速發展,商業模式的變化也十分迅速,在如何使無論是境內或境外電子商務皆能在台灣發展的前提下,政府負起保護國家之稅收來源,因此政府課徵營業稅之問題,成現今各國政府重要之議題。OECD在2013年提出「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報告」 (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 Project, BEPS),該報告被視為各國在課徵稅務時遵循之規範。而在發展數位經濟下,報告中BEPS行動方案1為電子商務課稅時可參考之方向。我國在2005年制定網路交易課稅規範,到2017年修改營業稅法,雖然在這方面已經解決不少問題,如透過稅籍登記之辦法,可清楚知道電子商務收入之狀況等,

以便進行課稅,但由於商業模式的演變,如何合理的課稅以及取得企業營運金流資料成重要之課題。本研究將提出現行課徵電子商務營業稅時,可能發生之困難,如Booking.com,因交易對象及營業場所之定義不同而造成不同之租稅負擔;針對Uber個案在如今課稅之狀態,並探討2012至2016年時課徵營業稅之最高行政法院2018年度判字第199號判決案之問題,最後針對新興虛實融合模式之松鼠AI等個案,分析我國課徵營業稅之問題,並提出因應之辦法。本研究結果可發現仍然有境外電商尚未完成稅籍登記,此結果恐使我國營業稅稅源流失,除此之外在Uber判決案中處理之模式,雖然該案為本國在課稅面之楷模,但本案後其他大型電商卻

無採用相同標準審視,著實可惜。最後以中國課稅模式探討之松鼠AI可發現在扣抵時如何劃分合理的支出,以及若營運模式收入判斷是否列入課稅面。我國政府須重新規範扣抵之範圍,並將費用合理的劃分,讓我國產業能夠順利的發展。

公司節稅,看圖一點通(十六版)

為了解決開立發票的問題,作者峻誠稅務記帳士事務所 這樣論述:

  本書用最簡單的文字與具體表件,教您按合法程序節省公司稅額,減少因疏忽或錯誤,造成公司受罰或繳納原本不必繳納的稅!

論不動產借名登記之課稅問題

為了解決開立發票的問題,作者陳佳函 這樣論述:

稅捐係國家對人民私經濟活動結果之課徵,通常私法上所形成之事實關係,會被稅法尊重並承接為課稅要件之前提,但私法對稅法僅有評價上之先序性,而沒有優先性,若人民濫用私法自治、契約自由藉以規避稅捐之負擔,違反量能平等負擔原則時,在稅法上自得加以調整,不受民法之拘束。借名登記乃我國不動產交易實務上常見之型態,在私法及稅法上具有相當之爭議,其在私法上之評價結果,在稅法上應屬逃漏稅捐或是稅捐規避,值得探討。稅捐逃漏與稅捐規避最主要之區別,在於納稅義務人是否違反真實義務。倘納稅義務人依稅法之規定,並無將特定課稅事實揭露與稽徵機關知悉之義務,則納稅義務人即不因未揭露該課稅事實而構成真實義務之違反。借名登記契約

依民事裁判實務及學說之多數見解,在私法上係真實(非通謀虛偽意思表示)、有效(未違反公序良俗)之契約。在私法上,不動產所有權之歸屬固然係透過公示登記資料認定之。然在借名登記之情況,因形式所有權人與實質所有權人不同,而該不動產所生之經濟利益係由借名人取得,從而在稅法上,應按實質課稅原則,認為借名人方為不動產相關所得歸屬之人。準此,借名登記在稅法上應如何評價,其關鍵在於借名人借用他人名義取得之所得,究竟有無申報所得之義務?依德國立法例與學說見解,納稅義務人如隱匿其迂迴、不合常規之交易安排,使稽徵機關因不能認識到稅捐規避行為之存在而無法發動其稅捐調整權時,亦屬真實義務之違反,從而另行構成稅捐逃漏。本文

認為參考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7條第8項規定:「第三項情形(按:指稅捐規避),主管機關不得另課予逃漏稅捐之處罰。但納稅者於申報或調查時,對重要事項隱匿或為虛偽不實陳述或提供不正確資料,致使稅捐稽徵機關短漏核定稅捐者,不在此限。」借名登記屬於課稅重要事實(影響所得應歸屬之人以及應納稅額之多寡),故納稅義務人負有誠實告知義務,當納稅義務人未為告知時,即可認為納稅義務人違反真實義務,而屬逃漏稅捐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