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匯流排 廠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銅匯流排 廠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勇寫的 Cadence Allegro 電子設計常見問題解答500例 和朱永光的 新苗.薪火:追求台灣的無限可能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電子工業 和釀所出版 。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休閒產業管理系碩士班 王靖欣所指導 楊子俊的 後疫情時代數位學習及視訊會議軟體設計策略之研究 (2020),提出銅匯流排 廠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視訊會議軟體、新冠肺炎、數位學習、設計策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臺大-復旦EMBA境外專班 沈中華所指導 雷新剛的 面向腫瘤專科影像的遠端醫療綜合服務平臺關鍵技術及商業模式研究 (2013),提出因為有 遠端醫療、醫學影像、腫瘤、商業模式的重點而找出了 銅匯流排 廠商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銅匯流排 廠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Cadence Allegro 電子設計常見問題解答500例

為了解決銅匯流排 廠商的問題,作者黃勇 這樣論述:

本書以Cadence公司目前最穩定的SPB16.6版本的ORCAD軟體與Allegro軟體為基礎,共分為6章,收錄了包括電子設計的基本概念、原理圖封裝庫的設計、PCB封裝庫的設計、原理圖的設計、Cadence軟體操作實戰、PCB版圖的設計在內的6個電子設計大類的500個常見問題,並對其進行一一詳細的的解答,並分享了處理原理圖設計與PCB版圖設計的方法與技巧。   本書籍的編寫目的是讓讀者學習完本書籍之後,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由淺入深,深入淺出地解決在電子設計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按照本書籍的方法設計出自己想要的電子圖紙,學習電子設計。   隨書贈送的案例原始檔案以及20個小時Allegro軟

體操作基礎視頻教程,可以在本書封底掃描二維碼或者進入PCB聯盟網(www.pcbbar.com)直接獲取連結下載學習。 本書作者為一線電子設計工程師,實踐經驗豐富,出版多部相關著作,培訓和指導了眾多電子行業入門者。 第1章 電子設計基本概念100問解析 1 1.1 什麼叫原理圖?它的作用是什麼? 1 1.2 什麼叫PCB版圖?它的作用是什麼? 2 1.3 什麼叫原理圖符號?它的作用是什麼? 2 1.4 什麼叫PCB符號?它的作用是什麼? 2 1.5 PCB封裝的組成元素有哪些? 3 1.6 常見的PCB封裝類型有哪些? 4 1.7 原理圖中的器件與PCB

版圖中的器件是怎麼關聯的? 6 1.8 整個PCB版圖設計的完整流程是什麼? 6 1.9 什麼叫金屬化孔? 7 1.10 什麼叫非金屬化孔?它與金屬化孔的區別是什麼? 7 1.11 什麼叫槽孔? 8 1.12 什麼叫特性阻抗? 8 1.13 控制特徵阻抗的目的是什麼? 8 1.14 影響PCB特性阻抗的因素有哪些? 9 1.15 怎樣在PCB版圖上做阻抗控制? 9 1.16 常見的基板板材有哪些?怎麼分類? 11 1.17 什麼是PCB厚度?一般推薦的PCB厚度有哪些? 12 1.18 常規的板厚公差要求是多少? 12 1.19 什麼是多層板?多層板的特點是什麼? 12 1.20 多層板是如何

進行層壓的? 13 1.21 多層板進行阻抗、層疊設計時考慮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3 1.22 什麼是PCB表面處理工藝?它的目的是什麼? 14 1.23 常見的PCB表面處理工藝有哪些? 14 1.24 什麼叫作熱風整平? 14 1.25 什麼叫作有機塗覆? 14 1.26 什麼是化學鍍鎳/浸金(化學沉金)工藝? 15 1.27 什麼是浸銀(沉銀)工藝? 15 1.28 什麼是浸錫(沉錫)工藝? 15 1.29 什麼是金手指?金手指的設計要求有哪些? 15 1.30 什麼叫作阻焊?設置阻焊的目的是什麼?常規的阻焊顏色有哪些? 16 1.31 焊盤設計阻焊的一般原則有哪些?Cadence Al

legro軟體中焊盤的阻焊在哪裡設置? 16 1.32 過孔的阻焊應該怎麼處理? 17 1.33 BGA過孔的阻焊設計有什麼原則? 18 1.34 什麼叫作鋼網?設計鋼網的目的是什麼? 18 1.35 焊盤設計鋼網的一般原則是什麼?Cadence Allegro軟體中焊盤的鋼網在哪裡設置? 18 1.36 PCB製版時的絲印設計有哪些? 19 1.37 PCB設計中位元號字元的線寬與高度推薦為多少? 19 1.38 PCB設計中位元號字元與焊盤的間距推薦為多少?方向怎麼設定? 20 1.39 什麼是翹曲度?一般PCB板卡翹曲度的標準是多少? 20 1.40 拼版設計分為哪幾種?拼版設計的好處有

哪些? 20 1.41 什麼叫作V-CUT? 21 1.42 什麼叫作PCB郵票孔? 21 1.43 橋連的分類有哪些? 21 1.44 什麼是PCB的工藝邊? 21 1.45 PCB板卡為什麼要倒角?應該怎麼倒角? 22 1.46 什麼叫作光學定位點?其作用是什麼? 22 1.47 在PCB版圖上應該怎麼處理Mark點? 23 1.48 什麼叫作SMT? 23 1.49 什麼叫作SMD? 23 1.50 什麼叫作回流焊? 24 1.51 什麼叫作波峰焊?它與回流焊的區別是什麼? 24 1.52 為了方便後期維修,PCB上各類封裝元器件的間距應該維持多少? 24 1.53 PCB的組裝工藝分為

哪幾種? 25 1.54 什麼是銅箔?銅箔的分類有哪些? 25 1.55 銅箔的厚度與線寬/線距的關係是怎樣的? 27 1.56 什麼叫作3W原則? 27 1.57 什麼叫作20H原則? 27 1.58 在PCB設計中如何體現3W與20H原則? 28 1.59 什麼叫作π型濾波? 28 1.60 PCB設計中晶體的π型濾波應該怎麼設計? 30 1.61 什麼是差分信號?差分信號傳輸與單根信號傳輸的區別在哪裡? 30 1.62 什麼是爬電間距? 31 1.63 PCB中信號線分為哪幾類?區別在哪裡? 31 1.64 什麼叫作EMC? 31 1.65 形成EMC的三要素是什麼? 32 1.66 抑

制EMC的方法有哪些? 32 1.67 電子設計中為什麼要區分類比地與數位地? 32 1.68 PCB設計中區分類比地與數位地的設計方法有哪些? 33 1.69 PCB常用的Silkscreen、Soldermask、Pastmask的含義是什麼? 33 1.70 通常所說的0402、0603、0805、1206是怎麼計算的? 34 1.71 什麼叫作旁路電容、去耦電容?兩者的區別在哪裡? 35 1.72 什麼叫作串擾? 35 1.73 引起串擾的因素有哪些? 35 1.74 降低串擾的方法有哪些? 36 1.75 什麼是過孔?過孔包含哪些元素? 36 1.76 什麼是盲埋孔? 36 1.77

HDI板的階數是怎麼定義的? 37 1.78 過孔的兩個寄生參數是什麼?它有什麼影響?應該怎麼消除? 37 1.79 什麼是孤島銅皮?它有什麼影響? 38 1.80 什麼是平衡銅?它的作用是什麼? 39 1.81 什麼是PCB中的正片與負片?它們有什麼區別? 39 1.82 什麼叫作單點接地? 39 1.83 什麼叫作跨分割?它有什麼壞處? 40 1.84 什麼是ICT測試點?其設計要求有哪些? 40 1.85 什麼是DC-DC電路? 41 1.86 什麼是LDO電路? 41 1.87 什麼是0歐姆電阻?它的作用有哪些? 42 1.88 對於PCB板的散熱,有哪些好的措施? 42 1.89

PCB的驗收標準有哪些? 43 1.90 如何區分高速信號與低速信號? 44 1.91 高速電路設計中電容的作用有哪些? 44 1.92 高速電路設計中電感的作用有哪些? 44 1.93 端接的種類有哪些? 44 1.94 PCB設計中常用的記憶體有哪些? 45 1.95 什麼叫作阻焊橋? 46 1.96 常規的基板板材性能參數有哪些? 46 1.97 上拉、下拉電阻的作用有哪些? 46 1.98 什麼叫作背鑽? 47 1.99 什麼是遮罩罩?它的作用是什麼? 47 1.100 在PCB設計時為什麼需要做等長設計? 47 本章小結 48 第2章 OrCAD原理圖封裝庫50問解析 47 2.1

OrCAD軟體中怎麼新建庫檔? 47 2.2 OrCAD的格點在哪裡設置?一般怎麼推薦設置? 48 2.3 OrCAD顏色在哪裡設置? 49 2.4 OrCAD中怎麼設置頁面的大小? 49 2.5 OrCAD中字體的大小怎麼設置? 50 2.6 OrCAD中默認的常用快速鍵是什麼?是否可以更改? 51 2.7 OrCAD系統自帶的原理圖庫在哪裡?每一個原理圖庫裡面都包含了哪些器件? 52 2.8 OrCAD中怎麼創建一個簡單分立元器件的封裝? 53 2.9 OrCAD中怎麼填充圖形? 54 2.10 OrCAD繪製庫的常用命令有哪些? 55 2.11 OrCAD中怎麼創建邏輯門電路的封裝庫?

55 2.12 IC類器件的封裝應該怎麼創建? 57 2.13 OrCAD中怎麼創建電源、地的封裝庫? 59 2.14 OrCAD中怎麼運用表格創建複雜的元器件? 60 2.15 OrCAD中怎麼創建帶圖片的Title Block? 62 2.16 OrCAD中怎麼創建不同頁面的連接子? 65 2.17 Homogeneous類型與Heterogeneous類型元器件的區別是什麼? 65 2.18 OrCAD中怎麼創建Homogeneous類型的元器件封裝? 66 2.19 OrCAD中怎麼創建Heterogeneous類型的元器件封裝? 67 2.20 怎麼顯示與隱藏原理圖庫的管腳編號?

68 2.21 怎麼顯示與隱藏原理圖庫的網路名稱? 69 2.22 怎麼顯示與隱藏原理圖庫的PCB封裝名稱? 69 2.23 怎麼在OrCAD原理圖中顯示與隱藏元器件的Value值? 71 2.24 怎麼更改原理圖中做好的庫檔? 71 2.25 怎麼從OrCAD原理圖中匯出封裝庫? 73 2.26 OrCAD封裝庫的管腳Shape是什麼意思? 75 2.27 OrCAD封裝庫的管腳Type是什麼意思? 75 2.28 OrCAD中怎麼對元器件的管腳屬性進行統一更改? 75 2.29 在屬性編輯時,怎麼將資料複製粘貼到Excel表格中進行處理? 76 2.30 OrCAD在做封裝庫時怎麼快速放置

多個管腳? 76 2.31 OrCAD中怎麼批量更新封裝庫檔? 77 2.32 OrCAD中怎麼批量替換封裝庫檔? 78 2.33 對於多Part元器件庫,怎麼去查看每一個部分的內容? 78 2.34 OrCAD中關於格點的操作是在哪裡設置的? 79 2.35 OrCAD中元器件編號的命令方式是什麼? 80 2.36 OrCAD中怎麼添加本地的封裝庫? 81 2.37 OrCAD中怎麼刪除原理圖庫檔? 81 2.38 如何快速定位元器件庫中的元器件? 82 2.39 OrCAD做封裝庫管腳名稱重複時應該怎麼處理? 82 2.40 OrCAD封裝庫中的Value值在製作封裝庫時應該怎麼處理? 8

3 2.41 OrCAD圖紙當前設計的庫路徑下有非法字元時應該怎麼處理? 84 2.42 OrCAD中的Replace Cathe與Update Cathe有什麼區別? 84 2.43 怎麼在Title Block中添加公司logo? 84 2.44 OrCAD中怎麼繪製實心符號? 85 2.45 對於已經定義好的庫檔,怎麼修改位元號的首碼? 86 2.46 OrCAD創建的電源符號怎麼在原理圖中調用? 87 2.47 OrCAD封裝庫的外形框怎麼加粗? 87 2.48 OrCAD在創建封裝庫時,管腳數目很多的器件應該怎麼合理分配? 87 2.49 OrCAD封裝庫中應該怎麼刪除Pin Gro

up屬性? 88 2.50 怎麼給OrCAD封裝庫添加新的屬性? 90 本章小結 90 第3章 OrCAD原理圖設計90問解析 91 3.1 OrCAD中怎麼創建新的原理圖工程檔? 91 3.2 OrCAD中原理圖的設計紙張大小應該怎麼設置? 92 3.3 OrCAD中繪製原理圖的格點應該怎麼設置? 93 3.4 OrCAD繪製原理圖時怎麼放置器件? 94 3.5 OrCAD繪製原理圖時怎麼拖動與旋轉元器件? 94 3.6 OrCAD中元器件應該怎麼進行鏡像與翻轉? 95 3.7 OrCAD中沒有連接的網路應該怎麼處理? 95 3.8 OrCAD在繪製原理圖時怎麼放置電源、地與分頁連接子號?

96 3.9 OrCAD中同一頁面的連接關係應該怎麼處理? 96 3.10 OrCAD中走線交叉處的連接關係應該怎麼處理? 98 3.11 OrCAD中的Net Alias應該怎麼使用?它與Wire有什麼區別? 98 3.12 OrCAD中不同頁面的連接關係應該怎麼處理? 99 3.13 OrCAD中Net Alias與Off-Page Connector有什麼區別? 100 3.14 OrCAD中應該怎麼創建Bus匯流排? 100 3.15 OrCAD中匯流排應該如何命名? 101 3.16 匯流排與信號分支線之間應該如何進行連接? 101 3.17 OrCAD中使用Bus匯流排有哪些注意

事項? 102 3.18 OrCAD中如何對原理圖頁面進行操作? 102 3.19 OrCAD中繪製原理圖時,電源與地網路應該怎麼處理? 103 3.20 OrCAD中十字交叉線應該怎麼處理? 104 3.21 OrCAD中Browse功能如何使用?它有什麼作用? 104 3.22 如何在OrCAD中查找元素? 106 3.23 怎麼在OrCAD中點亮整個網路? 107 3.24 OrCAD中移動器件時怎麼讓連線不跟著器件一起動? 108 3.25 OrCAD中如何添加文本標注、圖形標注? 108 3.26 OrCAD中單個器件的PCB封裝應該怎麼處理? 109 3.27 OrCAD中怎麼對元

器件的PCB封裝進行批量匹配? 110 3.28 OrCAD中怎麼對元器件位號進行統一編號? 111 3.29 OrCAD中怎麼按頁面的方式有規律地對器件位號進行編排? 113 3.30 OrCAD中原理圖檔怎麼進行DRC檢測? 114 3.31 OrCAD中DRC檢測參數設置的含義是什麼? 115 3.32 OrCAD中電氣規則檢查的每一個參數的含義是什麼? 115 3.33 OrCAD中物理規則檢查的每一個參數的含義是什麼? 116 3.34 OrCAD中怎麼流覽DRC檢測後的全部DRC錯誤? 117 3.35 OrCAD中怎麼產生Cadence Allegro的第一方網表? 118 3.

36 OrCAD與Cadence Allegro的互動式操作應該怎麼處理? 119 3.37 OrCAD軟體輸出Cadence Allegro第一方網表時報錯應該怎麼處理? 120 3.38 OrCAD中怎麼產生Cadence Allegro的協力廠商網表? 120 3.39 OrCAD輸出的Cadence Allegro的第一方網表與協力廠商網表有什麼區別? 121 3.40 OrCAD輸出網表出現“Duplicate Pin Name”錯誤應該怎麼處理? 121 3.41 OrCAD輸出網表出現“Pin number missing”錯誤應該怎麼處理? 123 3.42 OrCAD輸出網表

出現“Value…contains…return”錯誤應該怎麼處理? 124 3.43 OrCAD輸出網表出現“PCB Footprint missing”錯誤應該怎麼處理? 124 3.44 OrCAD輸出網表出現“一個器件的不同Part包含不同屬性”錯誤應該怎麼處理? 125 3.45 OrCAD輸出網表出現“Illegal character”錯誤應該怎麼處理? 126 3.46 OrCAD軟體怎麼輸出物料清單BOM表格? 127 3.47 如何對OrCAD輸出或者列印PDF的參數進行篩選? 128 3.48 怎麼對原理圖的差分信號添加差分屬性? 129 3.49 什麼是平坦式原理圖?它

的優點有哪些? 130 3.50 如何繪製平坦式原理圖? 131 3.51 什麼是層次式電路設計?它的優點有哪些? 132 3.52 如何繪製層次式原理圖? 133 3.53 在層次式原理圖中怎麼調用已經創建好的模組? 135 3.54 怎麼對兩份不同的原理圖進行差異化對比? 137 3.55 OrCAD中怎麼批量修改屬性值字體的大小? 139 3.56 怎麼在OrCAD的原理圖的Title Block中加入公司的logo? 140 3.57 OrCAD原理圖中分頁符網路後面的數位是怎麼添加的? 141 3.58 OrCAD原理圖中分頁符網路後帶的數位編碼怎樣對齊? 142 3.59 OrCA

D的Occurrence屬性與Instance屬性是什麼含義? 144 3.60 怎麼對OrCAD的網路標號進行統一批量的修改? 146 3.61 OrCAD導網表時出現交換屬性錯誤應該怎麼處理? 147 3.62 OrCAD繪製的原理圖輸出PDF檔的頁碼順序是怎麼決定的? 150 3.63 OrCAD繪製原理圖時,對某些屬性隱藏或者顯示應該怎麼處理? 151 3.64 OrCAD中怎麼設置複製位號的增加機制? 154 3.65 在OrCAD原理圖中怎麼對設計的顏色進行設置? 156 3.66 OrCAD中不同的工程檔,怎麼輸出所需要工程檔的網表? 157 3.67 OrCAD中怎麼給元器件自

訂屬性? 158 3.68 OrCAD中怎麼繪製一個實心的可以填充不同顏色的符號? 160 3.69 OrCAD繪製原理圖時,Value值與封裝屬性應該怎麼確定? 160 3.70 OrCAD繪製的原理圖中的位號有底線是怎麼回事?怎麼刪除? 161 3.71 OrCAD新建原理圖時,每一個類目的含義是什麼? 162 3.72 OrCAD繪製原理圖檔時,怎麼對元器件進行對齊? 164 3.73 OrCAD軟體預設打開開始頁面,怎麼關閉這個頁面? 164 3.74 OrCAD如何輸出不含有原理圖規則的PCB網表? 166 3.75 如何降低OrCAD軟體原理圖的版本? 166 3.76 OrCAD

軟體怎麼顯示元器件的封裝名稱? 167 3.77 OrCAD中如何高亮某個網路的所有連接關係? 168 3.78 OrCAD軟體怎麼使用以前的搜索方式? 169 3.79 OrCAD軟體進行原理圖繪製的柵格應該怎麼設置? 170 3.80 OrCAD軟體怎麼查看整個設計檔的焊點數? 171 3.81 OrCAD軟體繪製原理圖時如何使用任意角度的走線? 171 3.82 OrCAD軟體怎麼統一查看哪些器件是沒有PCB封裝的? 172 3.83 OrCAD中的Design Cache部分是做什麼用的? 174 3.84 OrCAD中的交叉標注是什麼含義? 175 3.85 OrCAD中的硬位號概念

是什麼? 175 3.86 “Title Block”中的時間格式如何修改? 176 3.87 OrCAD軟體相同網路連接點Junction的大小如何設置? 177 3.88 OrCAD中多個網路連接在一起時,顯示網路名稱的優先順序是什麼? 178 3.89 OrCAD軟體Title Block中的原理圖頁數如何進行增加? 178 3.90 OrCAD軟體Annote命令下的每個選項的含義是什麼? 179 本章小結 180 第4章 Cadence Allegro封裝庫設計50問解析 181 4.1 什麼叫作PCB封裝?它的分類一般有哪些? 181 4.2 在OrCAD原理圖中怎麼指定器件的封

裝? 182 4.3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封裝的組成部分有哪些? 183 4.4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PCB封裝尾碼的含義是什麼? 183 4.5 Cadence Allegro軟體製作PCB封裝的一般流程是什麼? 184 4.6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焊盤的結構怎樣? 189 4.7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熱風焊盤的作用是什麼? 190 4.8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反焊盤的作用是什麼? 190 4.9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Soldermask的含義及其作用是什麼? 191 4.10 Cadence A

llegro軟體中Pastemask的含義及其作用是什麼? 191 4.11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怎麼指定封裝庫路徑? 192 4.12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焊盤的一般命名方法是什麼? 192 4.13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焊盤製作介面的參數含義是什麼? 193 4.14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外掛程式鑽孔有哪三種模式?具體含義是什麼? 195 4.15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常規表貼焊盤應該如何創建? 196 4.16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異形表貼焊盤應該如何創建? 196 4.17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怎麼通過DXF檔創建異形焊盤? 198 4.18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槽孔的熱風焊盤應該如何處理? 200 4.19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應該如何按照系統範本去創建PCB封裝? 201 4.20 如何在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創建機械器件封裝? 205 4.21 從PCB中匯出封裝時需要哪些檔? 206 4.22 在製作PCB封裝時絲印框與焊盤的間距為多少? 207 4.23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製作PCB封裝的單位精度要求是什麼? 208 4.24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製作PCB封裝的絲印標識有什

麼要求? 208 4.25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PCB封裝的元器件高度資訊怎麼標注? 208 4.26 常用PCB封裝的字體大小設置為多少? 210 4.27 在做封裝設計時PCB封裝的原點有哪些要求? 210 4.28 PCB定位孔的焊盤與孔徑怎麼設置? 210 4.29 PCB封裝中有極性的器件怎麼標識? 211 4.30 PCB封裝的實體占地面積在PCB上應該如何處理? 211 4.31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沉板的器件封裝應該怎麼處理? 212 4.32 Pads封裝轉成Cadence Allegro封裝需要做什麼處理才可以使用? 213 4.33 設計P

CB封裝時為什麼要設置原點?原點的作用是什麼? 217 4.34 在PCB中導入網表時提示管腳不匹配,應該怎麼處理? 217 4.35 PCB中導入網表後提示沒有Flash,應該怎麼處理? 219 4.36 PCB中導入協力廠商網表後提示找不到封裝檔,應該怎麼處理? 220 4.37 貼片類元器件焊盤應該如何補償? 222 4.38 製作外掛程式封裝時,通孔焊盤應該如何補償? 225 4.39 PCB封裝中沒有編號的管腳應該怎麼處理? 226 4.40 PCB中如何創建過孔的封裝? 226 4.41 如何調用PCB上已經使用過的熱風焊盤檔? 228 4.42 怎麼將PCB封裝批量添加到PCB上

? 228 4.43 PCB設計中的郵票孔應該如何製作? 230 4.44 三極管封裝管腳排序與原理圖器件管腳應該如何對應? 231 4.45 為何同一種器件不同的公司製作的封裝焊盤尺寸不一致? 232 4.46 橢圓形焊盤的Flash製作尺寸如何計算? 232 4.47 PCB封裝中何時需要畫Keepout層?一般畫多大尺寸? 233 4.48 PCB封裝管腳排序有什麼規律? 234 4.49 常規阻容器件的名稱是什麼含義? 234 4.50 一般檢視器件Datasheet,利用Datasheet製作封裝,需要分析裡面的哪些內容? 234 本章小結 236 第5章 Cadence Alle

gro軟體操作實戰90問解析 237 5.1 Cadence Allegro軟體的快速鍵應該怎麼設置? 237 5.2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錄製以及調用script檔? 239 5.3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的Stoke命令應該如何定義與使用? 240 5.4 Cadence Allegro軟體功能表列中每個功能表的含義是什麼? 243 5.5 Cadence Allegro軟體File功能表下每個命令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44 5.6 Cadence Allegro軟體Edit功能表下每個命令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45 5.7 Cadence Allegro

軟體View功能表下每個命令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46 5.8 Cadence Allegro軟體Add功能表下每個命令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47 5.9 Cadence Allegro軟體Display功能表下每個命令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47 5.10 Cadence Allegro軟體Setup功能表下每個命令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49 5.11 Cadence Allegro軟體Shape功能表下每個命令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50 5.12 Cadence Allegro軟體Logic功能表下每個命令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51 5.13 Cadence Allegro軟體Place功能

表下每個命令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52 5.14 Cadence Allegro軟體Route功能表下每個命令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53 5.15 Cadence Allegro軟體Analyze功能表下每個命令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54 5.16 Cadence Allegro軟體Manufacture功能表下每個命令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54 5.17 Cadence Allegro軟體Tools功能表下每個命令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56 5.18 Cadence Allegro軟體視窗關閉後怎麼顯示? 258 5.19 Cadence Allegro軟體的工具列如何顯示/隱藏? 259

5.20 Cadence Allegro軟體三個功能面板的具體含義和作用是什麼? 260 5.21 Cadence Allegro軟體狀態列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63 5.22 Cadence Allegro軟體參數設置中“Display”面板參數的含義是什麼? 264 5.23 Cadence Allegro軟體參數設置中Design面板參數的含義是什麼? 265 5.24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怎麼定位元器件?有哪幾種方式? 266 5.25 Cadence Allegro軟體使用者參數設置以及偏好設置在哪裡? 269 5.26 在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各類佈局

佈線區域的含義是什麼? 270 5.27 Cadence Allegro軟體佈局佈線的格點應該如何設置? 270 5.28 如何在Cadence Allegro軟體中設置限高區域? 273 5.29 Cadence Allegro軟體如何匯出PROE所需要的結構檔? 274 5.30 執行移動命令以後的“Options”面板應該如何進行設置? 275 5.31 執行高亮顯示命令以後的“Options”面板應該如何進行設置? 277 5.32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各個約束規則管理模式的具體含義是什麼?在哪裡進行設置? 277 5.33 什麼是絕對傳輸延遲?絕對傳輸延遲應該怎麼設置

? 283 5.34 什麼是相對傳輸延遲? 284 5.35 如何使用直接添加法添加相對傳輸延遲的等長規則? 284 5.36 如何使用模型添加法添加相對傳輸延遲的等長規則? 286 5.37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創建Pin-Pair? 290 5.38 Xnet是什麼含義?如何在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添加Xnet? 292 5.39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應該如何添加區域規則? 294 5.40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對BGA器件進行自動扇出? 296 5.41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銅皮處理的相關命令有哪些?

297 5.42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對靜態銅皮與動態銅皮進行轉換? 298 5.43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隱藏銅皮? 299 5.44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的Z-Copy命令應該如何使用? 300 5.45 執行走線命令時,“Options”面板的參數應該怎麼設置? 302 5.46 執行推擠命令時,“Options”面板的參數應該怎麼設置? 304 5.47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Cut功能應該如何使用? 305 5.48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進行多人協同設計? 306 5.49 如何使用Sub-Dr

awing功能?它與Copy功能的區別是什麼? 308 5.50 怎麼從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匯出設計參數? 310 5.51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Spin命名與Rotate命令的區別是什麼? 311 5.52 Cadence Allegro軟體進行標注的相關參數的含義是什麼? 312 5.53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應該如何設置盲埋孔? 313 5.54 如何將網路名顯示在走線、焊盤及銅皮上? 315 5.55 如何在PCB上整體替換過孔? 316 5.56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使用全屏大十字游標?全屏大十字游標有重影應該怎麼處

理? 317 5.57 怎麼對Cadence Allegro軟體的走線添加淚滴? 317 5.58 怎麼對PCB設計的原點進行移動?有哪幾種方法? 319 5.59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快速地交換兩個器件? 320 5.60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使用Temp Group功能? 320 5.61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使用Vertex功能? 322 5.62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使用Snap pick to功能? 322 5.63 在使用測量命令時怎麼讓軟體同時顯示兩種測量單位? 323 5.64 Cadence Al

legro軟體中如何使用Autosilk功能? 324 5.65 在CM規則管理器中如何去顯示或隱藏屬性? 326 5.66 如何對整個PCB版圖進行旋轉? 326 5.67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設置讓打開的一個新PCB檔是空檔? 327 5.68 怎樣隱藏或顯示DRC? 328 5.69 如何從PCB文件中提取封裝? 328 5.70 如何設置標注尺寸的雙單位顯示? 329 5.71 Cadence Allegro軟體的單位設置精度能不能設置為4位? 329 5.72 Cadence Allegro進行封裝庫匯出時,“No library dependencies”選項的

作用是什麼? 330 5.73 Cadence Allegro中如何設置撤銷的步數?一般設置多少次? 330 5.74 如何讓PCB走線走在兩個外掛程式焊盤的中間? 331 5.75 如何調節PCB介面的亮度? 332 5.76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輸出PDF裝配圖? 333 5.77 按兩下打開PCB檔,結果是新建一個PCB檔,應該怎麼處理? 334 5.78 如何設置讓預設打開Cadence Allegro軟體是新的PCB檔? 334 5.79 如何從Cadence Allegro軟體中輸出BOM清單? 335 5.80 如何在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添加光

繪層疊? 335 5.81 如何在PCB中對焊盤進行削盤處理? 336 5.82 如何查看PCB的設計狀態? 336 5.83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DB功能是什麼?應該如何使用? 337 5.84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查看指定了哪些快速鍵以及所執行命令的語句有哪些? 337 5.85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的Assign RefDes功能如何使用? 338 5.86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使用者設計屬性的參數含義是什麼? 339 5.87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DRC常用的設置有哪些? 340 5.88 Cadenc

e Allegro軟體中Route常用的設置有哪些? 341 5.89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鎖定與解鎖命令如何使用? 341 5.90 Cadence Allegro佈線時其他飛線不顯示怎麼處理? 342 本章小結 342 第6章 Cadence Allegro軟體PCB設計120問解析 343 6.1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常用檔案名的尾碼及其含義是什麼? 343 6.2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怎麼對相同的模組進行模複用? 344 6.3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怎麼對元器件和模組進行旋轉? 346 6.4 Cadence Alleg

ro軟體中怎麼對整個模組進行鏡像? 348 6.5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Groups組創建之後怎麼進行打散? 350 6.6 OrCAD輸出的第一方網表檔如何導入Cadence Allegro軟體中? 351 6.7 OrCAD輸出的協力廠商網表檔如何導入Cadence Allegro軟體中? 353 6.8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導入第一方網表與協力廠商網表的區別在哪裡? 354 6.9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導入網表以後,為什麼在PCB版圖上看不到元器件? 355 6.10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怎麼通過ROOM框來放置元器件? 3

57 6.11 在做PCB設計時,結構檔應該如何導入PCB? 358 6.12 在做PCB設計時,怎麼匯出DXF結構檔? 360 6.13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繪製板框?繪製板框的方法有哪幾種? 361 6.14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對佈局佈線區域進行設置? 362 6.15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怎麼指定封裝庫路徑?需要指定哪幾個路徑? 363 6.16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對結構器件進行定位操作? 365 6.17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應該如何顯示與關閉飛線? 366 6.18 OrCAD軟體與Cad

ence Allegro軟體應該如何進行互動式操作? 368 6.19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應該如何對同類型的PCB封裝進行更新? 369 6.20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對單個元器件進行更新? 370 6.21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應該如何添加層疊? 370 6.22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怎麼對阻抗進行計算? 372 6.23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怎麼添加走線的阻抗線寬? 373 6.24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怎麼添加不同元素之間的間距規則? 375 6.25 Cadence Allegro軟體

中如何導入封裝本身的管腳長度資訊? 375 6.26 動態銅皮與靜態銅皮的區別與聯繫是什麼? 377 6.27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設置銅皮的連接方式? 377 6.28 多個銅皮重疊時,銅皮的優先順序應該怎麼設置? 378 6.29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對電源平面進行分割設計? 379 6.30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進行多根走線?多根走線的間距如何設置? 381 6.31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陣列過孔如何使用? 382 6.32 怎麼統一修改PCB中元器件參考編號的大小? 384 6.33 在PCB中怎麼對元器件的參

考編號進行重新排列? 385 6.34 怎麼將PCB中重新排列的元器件參考編號反標回原理圖中? 386 6.35 在PCB中如何手動添加和刪除元器件? 387 6.36 在PCB中如何手動修改網路連接關係? 388 6.37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對元器件進行對齊操作? 389 6.38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自動等長如何操作? 390 6.39 PADS軟體繪製的PCB檔如何導入Cadence Allegro軟體中? 391 6.40 怎麼對PCB中同一個網路的其他元素賦予顏色? 392 6.41 怎麼對單個焊盤的銅皮連接屬性進行設置? 392 6.42 在設

置PCB保存時,如何設置才能不彈出替換當前文件的警告? 393 6.43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對走線進行自動圓弧轉換? 394 6.44 在PCB版圖中載流能力如何評估? 395 6.45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設置漸變線? 395 6.46 如何對兩份PCB檔進行差異對比? 396 6.47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複用已經處理好的佈局檔? 397 6.48 如何隱藏電源飛線? 397 6.49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匯出帶有鑽孔資料的DXF檔? 398 6.50 如何調整已經布好的差分信號線距? 400 6.51 Ca

dence Allegro進行設計時,一般推薦元器件編號的大小為多少? 401 6.52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添加過孔? 401 6.53 導入DXF時,底視圖不能鏡像的原因是什麼? 402 6.54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實現自動保存?自動保存的 時間在哪裡設置? 403 6.55 在進行高速信號設計時如何進行無盤設計? 404 6.56 怎麼設置讓銅皮不顯示,而僅僅顯示銅皮的邊框? 405 6.57 如何精准定位“Out of data shape”? 406 6.58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輸出Excel格式的貼片座標檔? 407

6.59 如何刪除、複製修整好的銅皮避讓區域? 409 6.60 如何不將原理圖所添加的規則導入PCB中? 410 6.61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定位多餘的走線和過孔? 411 6.62 Bus、Net Class、Net Group以及Match Group的區別是什麼? 412 6.63 如何使差分信號既滿足阻抗間距要求又滿足信號線之間20mil的要求? 412 6.64 如何刪除自己在PCB定義的Subclass層? 413 6.65 在移動元器件時如何不顯示飛線? 414 6.66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板框應該如何進行修改? 415 6.67 Cad

ence Allegro軟體中常見的PCB術語以及其釋義是什麼? 416 6.68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同時高亮一組相同Value值的元器件? 416 6.69 如何設置花焊盤連接時銅皮與焊盤的連接寬度? 417 6.70 在平面分割層採用正片與負片的區別是什麼? 418 6.71 如何讓BOTTOM層器件的位元號字元鏡像顯示? 418 6.72 如何在Cadence Allegro軟體中添加ICT測試點? 419 6.73 怎麼在PCB中生成層疊檔? 424 6.74 怎麼輸出生產需要的ODB檔? 425 6.75 銅皮重疊在一起時如何篩選銅皮? 426 6.76 在16

.6及以上的版本中如何創建Bus匯流排? 427 6.77 如何顯示盲埋孔的鑽孔層疊標記以及顏色設置? 428 6.78 如何在PCB中手動或自動添加差分對屬性? 429 6.79 在PCB中如何查看焊盤參數? 431 6.80 如何設置讓Cadence Allegro軟體執行走線功能時不自動記憶上次切換過的走線寬度? 432 6.81 在Cadence Allegro中走線時,如何顯示走線長度? 433 6.82 在用Cadence Allegro軟體做等長設計時,如何讓等長進度條跟隨蛇形線移動? 433 6.83 PCB設計中漏銅以及白油應該如何設置? 435 6.84 如何在Cadenc

e Allegro軟體中檢查單端網路? 436 6.85 怎麼讓PCB中飛線顯示最短路徑? 436 6.86 不同阻焊之間的間距在哪裡進行設置?如何進行DRC的檢測? 437 6.87 對差分線進行按兩下打孔時如何更改差分過孔之間的間距? 438 6.88 如何將走線沿著PCB異形板框進行佈線? 438 6.89 輸出鑽孔資料表格重疊時應該如何處理? 439 6.90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輸出BOM表單? 440 6.91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鋪網格銅?應該如何設置? 441 6.92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使用極座標進行設計? 442

6.93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檢查沒有平面參考的走線與跨分割走線? 442 6.94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進行自動佈線設計? 443 6.95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Assembly層與Silkscreen層的元器件編號怎麼處理? 444 6.96 佈線時如何設置讓走線從焊盤裡面出線? 445 6.97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進行標注時如何添加單位顯示? 446 6.98 在PCB上如何添加Mark點? 447 6.99 差分信號在進行扇孔時如何自動添加回流地過孔? 448 6.100 CAM350導入Gerber文件如何設

置鑽孔精度? 449 6.101 Cadence Allegro在輸出光繪檔時是否可以指定資料夾名稱? 450 6.102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設置有些區域禁止鋪銅卻可以走線? 450 6.103 在PCB中如何單獨移動不需要的焊盤? 451 6.104 對銅皮進行“Update to Smooth”但還是存在“Out of date shapes”,應該如何處理? 452 6.105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常見DRC符號的含義是什麼? 453 6.106 如何對PCB版圖上的空網路進行高亮顯示? 457 6.107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生

成等長表格檔? 457 6.108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如何檢視器件的高度資訊? 458 6.109 相同網路的過孔重疊了需要在哪裡進行設置才會產生DRC? 459 6.110 Cadence Allegro功能面板中字體大小如何設置? 460 6.111 CAM350導入Cadence Allegro16.6版本輸出的鑽孔檔沒有資料顯示怎麼處理? 462 6.112 Cadence Allegro軟體輸出的槽孔檔應該如何導入CAM350? 462 6.113 如何讓差分阻抗線寬的優先順序高於區域規則線寬? 464 6.114 原理圖網路名稱過長導致無法導入PCB,應該怎麼設置

? 465 6.115 Cadence Allegro軟體中設置的規則怎麼複用到另一個PCB檔? 465 6.116 怎麼查看整個PCB檔的總體資訊報告? 467 6.117 如何快速定位PCB中哪些管腳是沒有連接的? 468 6.118 在哪裡查看PCB上的鑽孔檔資訊? 469 6.119 PCB中如何提取鑽孔符號的表格檔? 470 6.120 如何設置Cadence Allegro的瓶頸模式走線? 471 本章小結 471 附錄A 電子設計常用的QA要點 472

後疫情時代數位學習及視訊會議軟體設計策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銅匯流排 廠商的問題,作者楊子俊 這樣論述:

從2019年底爆發新冠肺炎後,世界各地不論是學校或是上班職場為了抑制疫情擴散而紛紛開始停班停課。在這樣的環境下,為了解決學生無法上課或上班族工作的問題,視訊會議方式與數位學習平台受到高度重視;然而,目前台灣許多的教學仍以市場上現有較知名的視訊會議軟體作為教學使用,這些視訊會議軟體在一些功能上未必完全符合教學設計需求。因此,本研究以文獻回顧蒐集科技接受模式與數位學習相關文獻,藉此強化理論的基礎,後加上實務視訊會議軟體設計專家與業者的訪談建立初步架構,建構四個設計構面,分別為:系統創新與市場需求、系統設計內容、資源管理與永續經營、服務品質與20項準則。接著應用模糊德爾菲法與精緻化二維品質模型分析

視訊會議軟體關鍵設計因素,分析關鍵設計因素屬性為:2項高魅力品質屬性(教室視訊課程安排、遠距教室課程安排順暢及完整性)、1項低魅力品質屬性(產品特色與創新度)、4項關鍵品質屬性(視訊風險及安全性、財務結構及組織體系健全、提供長期軟體更新服務、實際系統合約與服務內容相符)、2項不必費心品質屬性(選課系統、學校與補教業者通路),1項低附加價值屬性(會議視訊安排)以及9項高附加價值屬性,並深入探討後發展出設計策略,供廠商參考並提升產業競爭力。

新苗.薪火:追求台灣的無限可能

為了解決銅匯流排 廠商的問題,作者朱永光 這樣論述:

  Crossing Beyond the Digital Era   認識40個跨領域、跨世代合作的成功身影   從資深創業投資家的視野、以高年級實習生的角度,   看見台灣青年創業的巨大能量、企業界前輩的無私提攜,   邀你一起見證新經濟的崛起與發展,   世代攜手勾勒出台灣產業的未來樣貌。   新一代台灣人缺乏競爭力?台灣的青年走不出去?   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將台灣列為全球第四大超級創新者。   台灣本身就具備引以為傲的製(智)造實力,也蘊藏極具潛力的創新能量,   在這本書裡,你可以看見台灣年輕人展現出罕見的「狼性」!   【30篇台灣新創企業介紹,看見七年級

生的無限可能!】   客戶遍及全球的「Acaia」智能咖啡秤   顛覆傳統產品,以設計改變製造業的「奇想創造」   推動苦茶文化復興的「茶籽堂」   招募青年投入偏鄉教學的「Teach for Taiwan」   運用科技轉型傳統教育、拉近城鄉教學差距的「均一教育平台」   從毛筆到彩妝刷,在新時代中找到商機的「林三益」   以AR/VR技術顛覆房產與修繕裝潢等產業,開創實境智慧導覽的「iStaging」   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數位資產管理服務的「Bitmark」   把雲端行動科技導入甘藷產銷流程的「瓜瓜園」   實現自給自足、永續經營,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的「社企流」   推廣電

競比賽,發揚大數位時代新運動的「4Gamers」   用古典樂形式演繹台灣音樂的「灣聲樂團」……等   【5位企業伯樂,無私提攜帶領後進、開創台灣新面貌!】   5位企業伯樂 呂學錦、顏漏有、鄭家鐘、趙如媛、蔡清彥 的分享,暢論他們如何以跳脫框架、銜接時代的眼光,發掘並支持新創產,無私傳承他們寶貴的專業經驗、人生智慧及產業資源。   台灣本身就具備引以為傲的製造實力,也蘊藏著很有潛力的創新能量,本書中所介紹的新創企業,不管是傳統產業再進化、新時代企業或社會企業,都是以「服務科技」與「人性體驗」相結合的新思維為導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荒蕪到絢爛的台灣歷史中感受到生命的無限可能,也定然能在我們

新世代的實踐中,一遍遍地開創台灣的無限可能! 本書特色   ★收錄《經濟日報》「薪火新苗」專欄文章,介紹一群七年級生成功創業、帶領傳產轉型、經營社會企業的故事,作者朱永光以創投家的角度,專業分析這些企業的行銷策略、經營模式與理念。   ★全書採「雙視角」撰文,各篇企業以主觀/客觀兩種視角撰文,一篇以作者客觀角度描述,一篇以企業角度分享經營心得,更全面地呈現青創經營成果,期待藉此啟發更多創新思維,點燃社會青創火苗!   ★看見新苗──30篇台灣新創企業介紹,從一群七年級年輕創業家的崛起故事,看見台灣新世代創業的精神與內涵!   ★薪火傳承──5位企業伯樂呂學錦、顏漏有、鄭家鐘、趙如媛、

蔡清彥無私分享,暢論他們如何以跳脫框架、銜接時代的眼光,發掘並支持新創產業。   ★從傳產轉型到新工業革命,從IT/ICT商品的誕生到大數據與AI的發展,一本書掌握時代的脈動,見證台灣製(智)造實力。 名人推薦   在即將到來的新工業革命中,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產業典範的轉移,也必須進行價值思維的反思。──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長 劉宇環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人情味也是台灣最獨特的價值,科技加溫,必然也會帶給台灣更好的未來發展。──中經合全球創業投資公司/僑泰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天星   這群創業夥伴的創新與開拓精神,必然成為下一世代新台灣產業的新指標,當然也帶給台灣經濟無限的

可能!──工業技術研究院顧問/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聯盟會長 張芳民   我們常說台灣的年輕人沒有「狼性」,看完這本書,我相信大家一定會改變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謝金河   台灣產業擁有強大的爆發力,善於運用新創產業的優勢,勇於打造屬於台灣的世界級品牌!──私募基金經理人 范瑞穎   當今這個時代的科技、金融、市場環境,讓走上舞台的年輕人,面臨了更多的競爭、挫敗、分心。這本書,捕捉了他們上台後的第一幕。──《創新拿鐵》創辦人 王文華   作者簡介 朱永光   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負責基金管理及投資業務,擁有近20年新事業開發及投資經驗。長期透過中經合集團跨

區域的平台資源,協助台灣新創公司進入國際及資本市場。   2012年在經濟日報經營「創愛的業」專欄,分享台灣社會企業創業家如何透過創新的營運思維,實踐改善社會的理念。2015年再藉由「薪火新苗」專欄,分享作為一位資深創業投資家/高年級實習生所觀察到新世代創業的精神與內涵,相信長者的智慧、經驗及資源,與年輕人的冒險、熱誠及新科技運用,彼此相互交流學習,進而創造跨世代結合、圓夢的契機。在承先啟後之際,搭建起世代交流、接軌的橋樑。   〈前言〉 新苗薪火 攜手共創台灣新經濟/朱永光 〈推薦序〉 台灣要從有限視野 變成追求無限的可能/劉宇環 走過傳統產業邁向新興科技時代/趙天星 開啟新時代、新

生活的期待/張芳民 新創火苗為台灣創新業/謝金河 承先啟後 再創新機/范瑞穎 努力活過的痕跡/王文華 [新苗] 一、資通訊、傳統產業再進化 Acaia(資通訊+) 智能咖啡秤 凸顯台灣智造實力 結合產品設計和科技 提升精品咖啡產業 Codementor(資通訊+) 程式語言學習平台 軟體工程師人才市集 持續壯大軟體工程師社群 GIXIA Group 奇想創造(資通訊+) 用設計改造製造業 奇想再進化 Health2Sync 慧康生活科技(醫療+) 糖尿病雲端照護平台 智慧醫療利器 智抗糖 讓每一位糖尿病患得到妥善照護 Amwise 安智生醫(醫療+) 醫師病人攜手 創新癌症療法

量身打造!華人精準醫療掀起革命浪潮 INSTO(金融+) 創新金融 攻行動分期支付 打造新一代 MIT 的全球金融科技品牌 ADENOVO 諦諾科技(金融+) AI 計算貸款風險 一門新生意 打造以普惠金融為核心的新金融生態圈 茶籽堂(傳產+) 苦茶籽溯源 轉型農創再造生機 如果台灣土地就有 我們就往土裡找 LSY 林三益(傳產+) 百年品牌 華麗轉身 傳承歷史 開創新局 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教育+) 以偏鄉教育為脈絡 解決教育不平等 持續用行動為教育發聲 均一教育平台(教育+) 縮短城鄉差距 翻轉教育思維 用科技創造均等學習資源 開創一流美好教育 義之

豆(農業+) 工程師返鄉 重振農村經濟力 契作契銷 資源分享福利共享 瓜瓜園(農業+) 農二代創新 拉高含金量 地瓜產業 Up 升級 導入科技好 Young YesHealth 源鮮農業(農業+) 科技農夫 深耕智慧農場 整合農業科技 引領全球智慧農業創新 AppWorks 之初創投(創投+) 創業加速器 台灣網路產業發展推手 向國際宣揚「大東南亞」市場劃分概念 One Song Orchestra 灣聲樂團(文創+) 用古典樂形式演奏 台灣之音放送國際 讓台灣古典音樂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二、新時代、新事業 flyingV(群眾募資) 讓創意變生意 用參與 定義生活 Backer-

Founder 貝殼放大(群眾募資顧問) 群募 改寫商業遊戲規則 乘載夢想 引領台灣品牌航向國際 4GAMERS 就肆電競(電競) 大數位時代新體育 電競不再只是遊戲 而是泛娛樂產業 Jollywiz 樂利數位(跨境電商) 跨境電子商務平台 開通兩岸商機 品牌跨境電商的最佳夥伴 EZTABLE 簡單桌(線上服務) 互聯網線上服務 亞洲最大餐廳訂位系統 創業的第二階段學習:Empowering Others iStaging 愛實境(AR/VR 虛擬實境) 雙R應用 開創傳產新商機 創新未來的穿戴式螢幕 AR/VR 翻轉既有產業 Appier 沛星互動科技(AI 人工智慧) 打造人工智

慧商業決策平台 引領全球 AI 革命 從學界走向業界 用 AI 解決企業複雜難題 Bitmark(區塊鏈) 區塊鏈新創落地台灣 翻轉傳統資產市場 投身區塊鏈應用 協助數位資產意識抬頭 區塊鏈 黑金科技在台灣發展的契機/中經合集團 三、社會創新 社企流(社會企業) 開啟新視野 公益也是一門好生意 創業以來最有挑戰性的事 小鎮文創(社會企業) 地方創生 護舊又創新 讓台灣在地美好生活方式 成為華人影響力的故事 綠藤生機(B型企業) 栽種有機芽菜 推廣綠色生活 「對世界最好」!用商業力量帶動正向改變 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影響力投資) 引活水挺社會創新 用投資發揮社會影響力 影響力投資共益

平台 推升社會創新創業新境界 [薪火] 呂學錦(交通大學教授/前中華電信董事長) 資通專家推廣三力 知行合一 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挑戰 顏漏有(AAMA 校長/前華鴻創投副董事長) 從矽谷到台北 AAMA 助新創茁壯 培育台灣新世代具指標性創業家 鄭家鐘(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前中天電視董事長) 人生下半場 做別人的天使 公益是條迷人的路 趙如媛(時代基金會執行長/前聯太國際資深群總監) Garage+ 創業薪火 世代接力 未來,要靠好人才! 蔡清彥(台灣工研新創協會董事長/前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 引進矽谷精神 點燃新創火苗 Think Locally, Act Globall

y 〈結語〉 科技、教育、國際 追求台灣的無限可能   前言 新苗薪火 攜手共創台灣新經濟 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 朱永光   物聯網及 VR/AR 的嶄新應用、區塊鏈及人工智慧的發展,數位科技的進步猶如新世代經濟的火車頭,正快速地重塑人類經濟活動的樣貌。這波新經濟來得又急又猛,帶動台灣產業從傳統製造工業經濟的型態,轉變成新的科技經濟型態;其破壞式的創新,顛覆了傳統商業模式,不僅為各行各業帶來成長新動能,也為年輕人創業帶來新機會。   在我個人近二十年新事業開發及投資工作生涯中,長期透過中經合集團跨區域的平台資源,協助台灣新創公司進入國際及資本市場,及在為《經濟日報》撰寫「薪

火新苗」專欄的晤談過程,看到一批批台灣年輕創業家的崛起,也觀察到新世代創業的精神與內涵,與上一代大大不同。   這群年約三十五歲的新世代創業家,他們擁有良好的國內外教育背景,成功整合過去台灣資通訊產業發展所累積的實力,不論是技術研發、製造、管理、上下游供應鏈乃至於人才培育、產品國際化及品牌建立等,可說是在父兄前輩所奠定的基礎上,結合新科技、新經營模式,以豐沛的創新創業能量,打造台灣新經濟。   過去以 OEM/ODM 代工、硬體生產製造為主的台灣企業,硬資本創業、廠房設備等資金需求大,業務拓展是拎著一卡皮箱勇闖海外,公司基礎穩定後建立品牌,透過併購等方式逐步國際化;而創業者多是經歷工作歷練

後才創業,透過產品、技術的升級,提升競爭力,創造台灣近三十年來的經濟奇蹟。   如今拜網路科技發展之賜,新世代的創業轉以軟體、服務為主,輕資本、少人力、智慧科技、精實創業的特色,讓創業門檻大幅降低,加上社群媒體及雲端科技的運用,大大提升了連結國際資源及市場的可能性,他們往往在創業的第一天就有立足台灣、放眼國際的野心;因應快速的時代變遷,勇於發想築夢的新世代創業也呈現摸石過河、且戰且走,沒有既定公式的變形蟲模式,把舊的技術科技化、新世代化。   每一個世代都有其天下千秋,雖然創業的內容及方式大大不同,但共同點都是運用台灣優秀、勤奮的工程師人才,以台灣為立足點,善用科技力量及行銷手法,帶著產品

、研發技術及服務躍上國際舞台,打造屬於台灣的國際品牌。   此外,台灣還有另一群青年創業家,他們具有本土關懷意識及社會公益理想,正藉由商業力量以企業經營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實踐所謂「社會創新」的理念。相較於慈善團體解決社會問題,主要依靠政府或善心捐款以維持運作,或是企業通常在獲利後才從事公益及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他們同時肩負社會使命與營運獲利,不但打破了社會公益與商業企業的界線,也開啟更多社會創新思維,形塑另一種嶄新的企業生態。   本書所介紹的「新苗」新創公司,可大致分為下列幾個面向:   一、資通訊、傳統產業再進化   Acaia 智能咖啡秤、Codementor 全球程式語言學習平台

、奇想創造智慧家居生態系統,引領 IT/ICT 相關產業鏈與技術革新,其他產業包括:結合數位醫療及雲端服務的健康照護平台慧康生活科技及癌症精準醫療的安智生醫(智慧醫療);行動分期付款平台 INSTO 及利用 AI 人工智慧建立金融風險評估的諦諾科技(數位金融);推動苦茶文化復興的茶籽堂、從毛筆發展到彩妝刷具的林三益(傳產文創);招募青年投入偏鄉教學的 Teach For Taiwan、運用科技拉近城鄉教學落差的均一教育平台(教育革新);將企業及工廠的管理經驗帶回農村的義之豆、把雲端行動科技導入甘藷產銷流程的瓜瓜園及整合資通與農業生物科技的源鮮智慧農場(科技農業);培育並投資網路新創團隊的育成加

速器 AppWorks(新型態創投);用古典音樂形式演繹台灣音樂的灣聲樂團(創新文創)。   二、新時代、新事業   群眾募資的概念席捲全球,透過這個管道誕生了許多非常具有創意的商品,群眾募資平台 flyingV、顧問公司貝殼放大,讓社會公益、文藝展演、科技產品均可藉由眾人力量破繭而出。其他新興產業包括:推廣電競比賽運動的4Gamers、跨境電商的樂利數位、線上訂位服務的 EZTable、將虛擬實境運用在房地產業的愛實境、研發人工智慧的沛星互動科技及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數位資產管理服務的 Bitmark。   三、社會創新   關心社會議題,有目標、有理想但也要自給自足、永續經營,第一個華文

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的社企流;從觀光到產業革新,逐步重拾小鎮價值與生命力的小鎮文創;台灣綠色生活品牌綠藤生機,以及專注於影響力投資的活水社企開發,他們都在各領域透過創新的點子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同時也收錄了幾位具有代表性的企業界人士─「薪火」,包括為文撰序的美商中經合董事長劉宇環、僑泰興投資董事長趙天星、工業技術研究院顧問張芳民、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福臨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范瑞穎以及創新拿鐵創辦人王文華,利用其所擁有的企業資源,積極熱情投入協助新苗新創的發展;另外如交大教授/前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AAMA 校長/前華鴻創投副董事長顏漏有、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前中天電視董事長

鄭家鐘、時代基金會執行長/前聯太國際資深群總監趙如媛、台灣工研新創協會董事長/前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蔡清彥等,他們在職務退休後,轉身投入培育新創團隊的工作,擔任教授及業師、搭建育成平台,持續為台灣產業貢獻心力,也讓他們寶貴的專業經驗、人生智慧及產業資源得以更廣泛的傳承。   台灣的經濟與產業正處於成長轉型的階段,加上物聯網、人工智慧及區塊鏈等創新科技正在改變現有產業發展規則,希望透過本書所介紹的四十個新苗、薪火,讀者可以一窺台灣未來產業及社會發展的新面貌,同時也能從這些案例看到,企業界前輩透過不同的方式與角色,貢獻其智慧、經驗及資源,並結合新世代年輕人的冒險、熱情及新科技運用,台灣老、中、新

三代如何聯手,共創台灣未來的無限可能。   在此,特別感謝美商中經合集團劉宇環董事長的支持。劉董於一九八五年接受「台灣科技之父」李國鼎資政請託,將美國矽谷的創業投資引進台灣,被譽為大中華地區創投教父。劉董除了引領投資業務,對年輕人的培養及照顧極盡心力,特別是對台灣經濟產業的發展,念茲在茲,也積極培育台灣年輕創業家,因此也才得以在業務之餘,投入「薪火新苗」計畫。 推薦序 台灣要從有限視野 變成追求無限的可能 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長 劉宇環   近現代每一回的世界浪潮,都將台灣推向浪尖,這塊島嶼的命運,總隨著時代的動盪,波濤洶湧。我們現在正面臨新一波的巨浪─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的挑

戰,曾歷經多次重大歷史轉折、不斷創造奇蹟的台灣,能否驚險突破、再創高峰?   近四百年前,台灣就因為荷蘭、西班牙的占領、被納入東亞貿易網絡而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從早期鹿皮、糖、樟腦、茶葉外銷盛況,以至半世紀來的輕工業、化工業、資訊半導體產業的接棒發展,造就現代台灣成為全球前二十大貿易國之列。然而,作為以製造管理聞名全球的台灣,在即將到來的新工業革命中,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產業典範的轉移,也必須進行價值思維的反思。   朱永光總經理從「創愛的業」開始關注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薪火新苗適逢新創事業蓬勃發展,這兩部分正是現階段台灣產業轉型的關鍵,也是朱總在專業領域上留下最佳的印證與註腳。我們創造

財富,是為了生活過得更為美好、社會更為進步和諧,進而讓每個人透過價值創造的參與,得到社會的正面回饋與連結。   本書中所介紹的新創企業,不管是傳統產業再進化、新時代企業或社會企業,都是以「服務科技」與「人性體驗」相結合的新思維為導向,它們所設想的顧客不再是所謂的「下游廠商」或「加工廠商」,而是有感覺、重價值判斷的「活生生的人」,這些真實的終端客戶,不只在意商品本身所提供的使用功能,也重視商品的整體設計美感與其所蘊含的多元價值(例如環保、健康、整合、文化、公益等等)。   台灣產業面臨許多困境,經濟成長動能衰疲、社會普遍瀰漫著缺乏鬥志的氛圍,但台灣本身就具備引以為傲的製造實力,也蘊藏著很有潛

力的創新能量,多年來,我們一直在世界最大發明展─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展中名列前茅,做為台灣企業領頭羊的台積電,也位列美國專利權人排行榜前十名,其申請美國專利近五年(二○一三─二○一七)的平均獲准率更高達九八%,位居冠軍,遠高於同列第二名的 Intel 與 LG 的九○%,許多國際性的創新企業這兩三年來也都紛紛加碼投資台灣,包括微軟、思科、Google、亞馬遜、IBM 陸續在台灣設立或擴大創新中心。   如何連結台灣和世界的創新能量,是目前提昇台灣創新價值的關鍵課題,創新要能透過市場機制來證明成功,必須完美結合內部能力與外部商機,我們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更要充分善用並發揮優勢,提供更好的發展舞台

來吸引及留住優秀人才。   我們的先人在不同的時代、因為各自的歷史際遇,來到這片土地,他們都不是來享福的,而是與苦境相周旋,從不絕望,也從不泯滅開創的進取。這座美麗島之所以能被世界看見,與其說是他們篳路藍縷,更重要的是創新與開拓的精神,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從荒蕪到絢爛的台灣歷史中感受到生命的無限可能,也定然能在我們新世代的實踐中,一遍遍地開創台灣的無限可能! 走過傳統產業邁向新興科技時代 中經合全球創業投資公司、僑泰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天星   我自一九七二年創業至今已四十六年了,開始的初期是在一九七○─一九八○年代,台灣經濟發展最蓬勃的時期,當時政府大力推動石化工業,造就紡織

業、鞋業及塑膠產業的發展,也帶動台灣經濟的榮景,最初我是在海外成立毛衣的孕婦裝進口公司,因當時看到這樣的商機返台成立紡織廠,一步一步開啟了我的創業之路。   一九八○年代後,台灣面臨工資上漲、台幣升值以及配額的阻礙,勞力密集的紡織業遭受瓶頸,紛紛遷移至中國大陸、東南亞、中美洲等低工資地區生產,紡織產業鏈的分工非常清楚,我們主要是生產及供應商品,以滿足客戶要求,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好的品質,準時交貨,在台灣以及華人地區都是以生產為導向,國內接單但轉由海外生產,再銷售到世界各地,乃至於現在大家都遇到關稅壁壘的問題,這幾十年我所經歷的,也就是傳統產業─紡織業走過的路程。   我在三十年前有幸認

識剛從美國回來的劉宇環董事長,他在一九九三年成立美商中經合集團,在他的鼓勵下,我們陸續在台灣成立中經合國際創業投資公司,以及中經合全球創業投資公司,由我擔任兩家公司的董事長,與劉董事長成為好朋友以及事業上的夥伴,也因這樣的機緣認識朱永光總經理,他不僅在投資的領域上非常專業,也很有愛心,定期在《經濟日報》的「薪火新苗」專欄發表,對於青年創業投入很多的心力,也展現中經合長期以來所期盼肩負的企業社會責任,本人身為公司的一員備感榮幸,也讓我對新興產業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   近十年來新興科技突飛猛進,已經打破傳統產業的模式,破除區域供應鏈的空間,也因為網路發達而展開全球化的競爭,台灣正站在世代傳承、

新舊經濟及產業的交叉口,我們已經看到全球許多新興產業的進步和爆炸性發展,所以現在的年輕一代更需要具備國際觀,來因應高速變化的環境,以及跳躍式的創新思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因科技的進步而慢慢在轉變,華人舊有框架必然是會被打破的,唯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及關懷是需要繼續傳承,對外國人來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人情味也是台灣最獨特的價值,科技加溫,必然也會帶給台灣更好的未來發展。 開啟新時代、新生活的期待 工業技術研究院顧問/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聯盟會長 張芳民   投入智慧化創新整合應用產業推動已十七年的我,閱讀《經濟日報》「薪火新苗」連載專欄成書之際,心中膨湃不已。書中四十個精華報導,幾乎將

未來科技建構新事業的基礎:IT、ICT、AI、IoT、Big Data、iCloud、APP……等新科技創新應用持續發展,讓新世代的創業家有了更豐碩的產業新技術;蛻變了父兄前輩的產業模式,以顧客導向的創新模式展開,更正面影響了全世界共同面臨的環境生態惡化、政府治理無能、城鄉差距擴大、產業變革加速、人口結構大轉移……時新日異的智慧生活浪潮中,本書每個新創企業,無論是傳產再生、新時代企業或社會企業……等都帶給我們新時代、新生活之期待;也啟發了無數青年創業家對未來無限可能之信心。   技術革命都會帶來陣痛;但同時誕生的是更多的新產業契機。十年前生產力建設在工研院、科技部、資策會、中華電信、研華科技

、英商 O+……等全力輔導支持下,共構了全球數一數二的智慧建築─台中 Crystal House,開啟了台灣發展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家庭的典範,吸引全世界六十八個國家觀摩。回想起十五年前從規劃設計、到智慧生活體驗模擬,有如本書各創業家之心境,歷歷在目;然而本案當年的階段性啟迪成功,有賴台灣完整的 ICT 產業群聚優勢,也顯現 ICT 業者價值鏈;而台灣的未來產業發展更應以 ICT 產品在全球具重要領導地位之下,由技術、知識產業邁向創新服務的典範轉移。本書中每個開創標的,都是未來產業架構,價值新思維的可能楷模。這群創業夥伴的創新與開拓精神,必然成為下一世代新台灣產業的新指標,當然也帶給台灣經

濟無限的可能!   【現有產業+新技術+創造顧客需求價值=新產業】   本書中 Acaia 智慧咖啡電子秤,以度量衡延伸之跨界創新應用;Codementor(程式語言教育)平台是智慧化軟體工程師需求的大本營,在國際上及跨業建構均潛力無窮;由好友謝榮雅主持的奇想創造,以智慧生活率領設計改造製造業,必是未來趨勢;Health2Sync 智抗糖 APP,是智慧醫療的好幫手,也將成為其他慢性病的典範學習標的。   智慧金融革命的啟動,則有 INSTO(行動分期付款平台)、Adenovo 諦諾科技這兩家以客製化、降低風險、增進金融透明又直接的解決方案。   「不難的事不做;不能造成深遠影響的事不

做;不擴大影響範圍的事不做」─呂冠緯帶領的「均一教育平台」團隊正進行翻轉台灣教育思維;而 TFT(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正在同時間進行「教育不平等」的改造運動,創造孩子平等優質的教育環境。   中經合朱永光兄以其投入的創投為核心,二十餘年來,看盡了產業發展的新希望與瓶頸,六年前以創投人關照產業之情,陸續在《經濟日報》發表其洞見,啟迪企業新生力軍,多面向的涉獵更顯得其博學多聞。在朱兄前部著作《我們,創愛的業》介紹了引領B 型企業及社會企業的開端典例;本書更跨越傳統產業,以 IT、ICT、IoT……等科技再進化,推動智慧農業、智慧金融、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家庭、智慧文

化、智慧公益等各領域的產業蛻變。   然而本書更揭露一群具有代表性的當代成功人士,其中好幾位先進我亦受到其恩澤,在屆臨職務退休之際,轉而投入培育台灣未來各領域創新團隊的導師工作。真心希望透過本書的傳播,讓台灣產業能因創新整合應用,在這時代走出一條活路,並以「教育為本、軟體為王、顧客為先、智慧機械更精準、資本自來……等」新創業要素成為台灣躍上國際產業舞台的新觀念、新工具、新程序、新方法。也請不要忘記了我們這群三、四年級的「高年級實習生」願意再學習,再投入,支持青年創業家打造屬於台灣對世界的貢獻力! 新創火苗為台灣創新業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謝金河   前些日子,一家經營近半世紀的活性介面

化工廠,幾個共同創辦人帶著他們的小孩,到我的辦公室來拜訪。這群創業有成的化工業者都是在一九五○年前後出生,四個創始人是同班同學,他們辛苦打拼了一輩子都面臨交棒的問題,因為他們的小孩都走上獨立創業的路,有的往餐飲的路上走,有的在電商領域拼搏,也有往區塊鏈或 AI 的領域發展的,這群經營化工業有成的第一代不禁要問:自己的小孩為什麼不願接班?這正是台灣產業世代交替最關鍵的轉捩點,年輕的下一代正在走他們自己的路。   第一代的化工業創始人,他們生在一九五○年代,正是台灣製造業起飛的黃金年代,這個世代誕生了很多政治精英,像陳水扁、馬英九兩位前總統;企業界的郭台銘、胡定吾;法界的陳玲玉大律師等都生在這個

世代。在製造業崛起的年代,他們掌握一切發展的有利資源趁勢而起,特別能幹的人就能開拓出一片江山。   現在到了新世代,新經濟的浪潮撲面而來,我們很難想像美國的 APPLE、AMAZON 突然變身成為兆美元企業巨獸。過去二十年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也快速誕生了像阿里巴巴、騰訊大約將近五千億美元的新經濟公司。這些新經濟巨擘撐起全球新經濟大路,全世界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競速前進。   這些年,我經常帶領投資考察團走訪世界各地,印象最深的幾個國家,從美國矽谷到中國南方的深圳,一直到英國、愛爾蘭,甚至到以色列,都讓我見識到新創公司快速發展的活力。像是我們到訪以色列,有一個上午的論壇中,大約有六家新創公司為

我們作簡報,暢談他們創新的商業模式;到耶路撒冷,我們去參訪 OURCROWD,這是一家眾籌平台,扮演天使投資的角色,他們在以色列已投資超過一三○家公司。   在特拉維夫、耶路撒冷的餐館,大家討論的是新創公司的創業機制;在矽谷的參訪,中經合集團的創辦人劉宇環先生也為我們邀來 YOUTUBE 創辦人陳士駿等創業先驅,暢談他們新創事業的創新之路,也讓我們大開眼界。   這次中經合朱永光總經理為我們介紹四十個台灣新創公司及在創新路上傳遞薪火的「MENTOR」。書中介紹的「新苗」或「薪火」,有些我都認識,像我曾到竹山去參觀何培鈞用一生之力打造的「天空的院子」,這個在竹山山內荒蕪的百年三合院,在他打造

下成為竹山最美的民宿,為小鎮文化添加薪火。曾當選「中國二○○九年度創業公益人物」的顏漏有校長,是我爬山的山友,他是 AAMA 的校長,為年輕人請來很多良師,全力推動他的「搖籃計劃」十幾年,他默默努力,傳遞薪火,為台灣新創事業添加柴火。   朱總經理很仔細地為我們介紹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台灣新創公司,這些年輕人打拼的新事業,大多數不為人知,他能夠從創投的角度來介紹這群新創公司的新模式及創新的團隊,這是給年輕創業家創造活水的最有力推手,就像中經合的劉宇環先生馬不停蹄地在兩岸尋找創新的標的,非常值得肯定。   我們常說台灣的年輕人沒有「狼性」,看完這本書,我相信大家一定會改變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

承先啟後 再創新機 私募基金經理人 范瑞穎   與作者朱永光先生認識近三十年,我們曾在許多領域及行業一起共事,永光兄學有專精,觀察敏銳,講求誠信,更樂於分享,是工作上的好夥伴。   《新苗薪火─追求台灣的無限可能》是一本集合在各產業圓夢的青年創業故事,這些青創人怎麼做、如何做,透過永光兄犀利的眼光,領會每一個創業的經驗,從個案的原創動機、招募團隊、集聚資金,到整合資源、規劃營運、謀定策略、落實執行,創業除了擁有熱情與創意,更需要有改變思維與做法的強烈意願,永光兄積極協助創業團隊釐清市場價值、產品服務及定位,讓創業者及投資者各取所需,成就夢想;此外,為扶植新創事業,永光兄積極整合國內外創業

資源,提攜後進,為台灣新創產業注入能量,讓台灣創投處處看見生機,希望透過作者的分享,多激發其他有企圖心的年輕人,發揮原創能力,勇於實踐夢想。   台灣產業擁有強大的爆發力,永光兄親力親為鼓勵台灣年輕創業家,善於運用新創產業的優勢,勇於打造屬於台灣的世界級品牌,促成新創產業在國際發光並開花結果,除了是承先啟後,也是值此數位浪潮和新經濟的衝擊之際,與讀者一起為台灣邁向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做出貢獻。 努力活過的痕跡 《創新拿鐵》創辦人 王文華   星巴克有一系列高檔咖啡廳,叫「星巴克典藏」(Starbucks Reserve)。第一家開在星巴克的故鄉西雅圖。走進店裡,你可以感受到宮殿的氣勢、博

物館的豐富,和兒童樂園的趣味。大型銅製烘烤機擺在店中間,精品咖啡豆在裡面滾動。發出的聲音,像是慶典中的爆竹。這不只是一家咖啡廳,還是一間劇院。你在裡面,觀賞咖啡的史詩。   這家店精選了各種跟咖啡相關的商品,包括「Acaia」智能咖啡秤。   「Acaia」,是台灣青年打造的品牌,也是這本書中的一個案例。   除了智能咖啡秤、這本書還談到很多其他精彩案例,包括糖尿病管理 APP、電競平台、社會創新企業……每一個案例背後,都有一群台灣年輕人,在自己有熱情和專業的領域,試圖更深入地走進台灣,同時更自信地走向世界。   這本書,說的是他們的故事。   永光兄是最適合說這故事的人。第一個原因是他

有二十年的創業和創投經驗,能一眼看出這些故事的精髓。   第二個原因是他擅長傾聽。在訪問年輕創業家的過程,他放下了前輩的身段,充滿好奇、微笑聆聽。   看完這本書,我想再年輕一次。因為當今這個時代的科技、金融、市場環境,給予年輕人無限的舞台。但也因為時代的這種特性,走上舞台的年輕人,面臨了更多的競爭、挫敗、分心。這本書,捕捉了他們上台後的第一幕。   所以,也許西雅圖那家星巴克典藏的,不只是一個咖啡秤,而是這一代台灣年輕人,努力活過的痕跡。   Acaia(資通訊+) 智能咖啡秤 凸顯台灣智造實力 二○一四年獲選美國精品咖啡大展(SCA)「年度最佳新產品」及「觀眾票選大獎」等殊

榮,Acaia 智能咖啡秤一推出立即吸引全球咖啡愛好者的目光、成為精品咖啡界的寵兒。 Acaia 創辦人曾柏偉與侯君儒都是成功創業家,擁有豐富的網路資訊產業經歷,同時也是咖啡熱愛者,「當咖啡沖煮設備在設計上愈來愈精美、功能愈來愈多,唯獨只有咖啡秤,為什麼它永遠就是秤的樣子、秤的功能?」 二○一三年在加州矽谷與侯君儒共同創辦 Acaia,開發出第一款可用藍牙連接手機 App,即時記錄沖煮流程的智能咖啡秤。 產品外型設計簡約富有現代感,觸控式按鍵、一體成型的外殼、秤重精確度達○‧一克、智能開關、USB 充電,兼具防水防塵及人性化操作等實用性,讓人愛不釋手;也如同手機一般,可以不斷升級系統,完全顛覆

市場上對秤的印象。 功能上,透過專用手機 App 軟體,使用者可把每次沖煮咖啡的數據詳實記載下來,包括咖啡豆種類、研磨刻度、粉水比例、沖煮水溫,連手沖注水的水量和頻率都會以圖表曲線顯示,最後成品可拍照留存並分享到社群裡。 Acaia 的創新在於把沖煮咖啡的過程數據化、視覺化,一杯完美咖啡的誕生,不再是憑空想像或曇花一現,而是可以透過操作紀錄再複製的美好體驗。 此外,在 Acaia 的咖啡社群裡,也可以參考各國咖啡達人的沖煮祕笈,結交愛好咖啡的朋友,一起鑽研咖啡沖泡藝術。除了個人玩家 Acaia 的產品也深獲咖啡業者的肯定。 美國精品咖啡連鎖店 Blue Bottle Coffee 便採用 Ac

aia 咖啡秤,做為員工訓練、加強品質控管的輔助利器。 Acaia 劃時代的產品,可說是集台灣近三十年來製造業大成,把精密天秤的的硬體,整合高科技的藍芽無線傳輸、感應器及半導體的晶片封裝等電子技術,在科技與美學的雙重加值下,成為台灣製造業轉型為「智造業」的典範。

面向腫瘤專科影像的遠端醫療綜合服務平臺關鍵技術及商業模式研究

為了解決銅匯流排 廠商的問題,作者雷新剛 這樣論述:

遠端醫療是隨著通信技術、電腦網路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並在醫學上不斷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遠程醫療在國外的發展已有四十多年歷史,在國內雖然只不到二十多年的發展時間,卻也逐漸跟上了世界上的前沿技術,顯示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利用遠端醫療系統,可以不受空間距離的限制,使條件好的醫療機構為異地的患者進行疾病診斷和健康護理服務,或者為異地醫生提供手術指導和疾病診斷、治療的諮詢。其最大優點是資源分享的高效性、對緊急情況能緊急處理的時效性、節省醫院和患者開支的經濟性。本文研究腫瘤專科影像遠端醫療綜合服務平臺體系模型、預案及標準規範,研究協力廠商獨立腫瘤影像遠端診斷運營模式和商業模式,突破偏遠地區腫瘤專科影

像診斷、會診、培訓、教學等一系列關鍵技術,搭建腫瘤專科影像綜合服務平臺,在此基礎上開發覆蓋省級三甲綜合醫院、區縣醫院、社區醫院和鄉鎮衛生院,基於遠端醫療等相關技術的腫瘤綜合醫療平臺,面向偏遠地區腫瘤診療方面的實際需求,以提高偏遠地區腫瘤救治能力,旨在解決長期以來都未根本解決的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社會問題,推動衛生醫療服務多元化發展,促進與帶動醫療服務產業鏈的形成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