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測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量子測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量子電腦應用與世界級競賽實務-社會用書(一品) 和(英)鮑勃·科克的 量子理論:視覺化量子過程及其應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量子测量理论 - 知乎也說明:1.3 Zurek 和Kraus 的量子退相干理论1.3.1 背景很明显,玻姆、贝尔等人的众多工作背后都隐含了对量子测量的理念的不满。关于这些话题的讨论逐渐演变为人们所说的“测量问题”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一品 和機械工業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黃宗立所指導 陳宥霖的 可使用不被信任測量儀器之可驗證式輕量化量子盲計算協定與協力量子雲端計算協定 (2020),提出量子測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量子盲計算、雲端計算、協力計算、輕量化、可使用不被信任量子測量儀器之協定、平行計算、量子衛星、不被信任的第三方、可驗證式量子協定。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物理學研究所 管希聖所指導 戴君霖的 在矽中被驅動的單一磷供體之自旋在連續測量下的動力行為 (2017),提出因為有 量子點接觸、核自旋、電子自旋共振、核磁共振、時間關聯函數、電流噪聲頻譜、連續弱測量的重點而找出了 量子測量的解答。

最後網站量子测量的动力学理论及其实验验证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則補充:摘要报告: 本报告系统评述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以后的量子测量理论的发展及其相关的实验。介绍我们最近关于量子测量动力学模型解释量子Zeno 效应的系列理论工作,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量子測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量子電腦應用與世界級競賽實務-社會用書(一品)

為了解決量子測量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適用對象   本書為Q世代而生,適合對量子電腦有興趣的中學、大學生,到想了解趨勢與技術細節的企業老闆     使用功效   本書從簡到難,從入門到進階都有詳細的講解,我們以粗淺,而不失深度的量子物理和量子計算的基礎數學開場,再到編寫量子程式的 QISKIT 套件,緊接著的是各個發揮量子優勢的演算法,Deutsch-Josza演算法、量子傅立葉轉換、量子相位估計,破解RSA用的Shor演算法,模擬化學的新希望VQE演算法、量子隨機行走,後續也有量子搜尋Grove演算法的教學和實例 。接著是其他書中少見的作者親自參加量子計算相關競賽收穫到的經驗與其中各個題目的詳解,最後以現

在最有希望的幾種量子電腦硬體作法簡介壓軸。     改版差異   全新書     書籍特色   『Q世代的號角』   在21世紀量子科技蓬勃發展,也正式宣告新的世代-Q世代的來臨,不論男女老少,學生、業界,都必須對量子計算略有涉略,而作者群正是走上這條不尋常的道路,雖然一路上崎嶇但風景壯麗,身為Q世代的探路者,我們成績跟能力可能不是特別優秀,但是我們認為在這個世代遇到的人都是跟我們一起開創新世代的同路人,讓我們把這份探索的精神傳遞下去,一起開創屬於我們的Q世代。   本書特色     本書的作者群是由SQCS學生量子電腦交流會的總召與副召合力完成,參加過許多

國際級的量子計算競賽,甚至在量子計算領域中最大的IBM 2021 Quantum Challenge拿到並列世界第一的佳績,以實作為學習演算法的基礎,不需要先理解艱澀的數學算式,作者群結合自身學習的經驗,統整我們認為最適合的教學模式,從理解量子的歷史、特性,到利用程式實作,最後提供IBM的量子挑戰賽題目使您能夠實際操作,我們更提供詳解,以確保您真正了解問題的處理方式,使您快速進入量子思維。

量子測量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時間 #黑洞 #平行世界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最近重看了一次星際穿越Interstellar,以前看的時候真的很不明白,但是這次再看回就比較明白一些,開始對於裡面的理論感到好奇,究竟他們是以什麼理論來拍攝這個電影呢?
這個電影裡面講到的有幾個我們都好奇的東西,時間,引力,平行世界還有黑洞,而這些理論很巧妙的把它們聯繫在一起,我們今天就來說這幾個東西吧!
先說時間,我們好像明白時間但卻又好像從來沒有認識過什麼是時間,我們在有文明以前就以太陽出現的時間為一個標準,或是以星星月亮等等的運行為一個計算單位。其實時間最主要就是三個因素,過去,現在還有未來,而且從來沒有人可以證明時間是在‘流動’的,那在物理裡面,他們對於時間的觀點是怎樣的呢?
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就要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開始說起,狹義相對論裡面和牛頓力學不同,他加多一個維度,就是時間軸,裡面只有兩個基本的原理
光速是恆定的
大家知道光速是C=30 x 108 m/s,這個原理就是,無論是這樣的情況之下(除了引力之外,我們會在下個理論講到)真空或是經過空氣之中,光速都是恆定的,都是一秒30萬公里。
狹義相對論
這裡的另外一個原理就是移動的物體,和靜止的物體,它們相對的時間會不一樣,打個比方,如果以光速的來回為計算方式,那麼彈回來原點就是一個時間單位,但是移動的東西所彈回來的時間會稍微長了一點,所以這裡就是產生另一個情況,就是時間膨脹。
如果用一個靜態的人的時鐘去測量一個低於光速移動的人,如果這個移動的人也有帶著時鐘,那麼他的時鐘一定會比靜止的人慢,但是對於他來說,在他的移動空間裡面還是一樣的,物理上沒有任何改變。
我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我在地球上拿着同一款非常精準的原子鐘,而我朋友則是搭上太空船遠離地球,他在太空船空間裡面的時間是兩年,裡面的食物還是兩年,人也只是老了兩歲。
但是在地球上的我,卻是過來四年,那麼當他回來後,是否是好像穿越了兩年後的未來呢?
那如果我也是像我朋友一樣,搭上太空船與他相反的方向離開地球,我們的時間過得會一樣快。
那麼有人就有提出一個叫雙胞胎悖論,如果一對雙胞胎,弟弟留在地上,哥哥做太空船低於光速離開地球後再回到地球上,那麼哥哥可能就是比弟弟年輕了,是這樣的嗎?
但是事實上狹義相對論只適合用於直線均衡速度的運動,因為哥哥的太空船中途加速,U-turn或減速然後回到地球上,所以並不是適合用這個理論來解釋,
所以就要和另外一個理論來解釋會比較完善,那就是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裡面講的也是兩個非常簡單的理論。
引力是和加速值是同等的。
打個比方,如果我們坐進電梯裡面,如果電梯上靜止不動,地球的引力會落在我們身上,那麼我們會靜止不動,是因為在我們身上會有向上的支持力,所以我們才會在原地不動(牛頓引力)
當電梯上以N的速度往上升時,那麼加速上升會造成支持力變大,但是其實你是分不清究竟是引力變大還是因為加速上升造成支持力變大,愛因斯坦就把這兩者歸為等效。
這就是等效原理。
到這裡大家明白我講什麼嗎?
光線彎曲
就好像我們之前所講的狹義相對論裡面講的,如果是移動的太空船,對於靜止的人,他的光束落在的地方不同,這裡在廣義相對論裡面加進了引力,好像剛才的理論所說的,如果加速值和引力是等效的,那麼意思是如果在引力非常大的地方,它的時間會比普通引力的地方會過得非常的慢。
我們來看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式如何解釋引力導致時間變慢的理論,打個比方,M = 質量無限大的物體, 如果有兩顆不同的星球在離這個無限大質量的物體不同的距離,T1是遠一點的星球上的時間,而T2則是進一點的星球。
GM就是代表這個質量無限大物體的引力數值,而R就是離比較靠近星球的距離,C =光速。
它的方程式如下:

T2 = T1 √(1-2GM/c²r)
大家先不要覺得燒腦,你只需要以最簡單的數學來想這件事情就可以了。
2GM/C²r 必須大於一,如果√ 下面是負數,那麼是除不到的。
如果r需要大於1,那麼r就是距離必須要大過光速除於2GM(就是M的引力數值),那麼得出來的結果就是T2是小於T1,那麼意思是什麼呢?如果距離約靠近M,那麼它的時間就會相對的變慢。
如果剛好R = 2GM/C²r,那麼就是說結果會是√0,也就是T2 =0,那麼就是說在這個距離,對於其他人來說,這個星球上的人的時間是靜止的。
很神奇吧!

這裡就可以解釋道在星際效應裡面,為什麼他們去到接近黑洞的星球,回到太空船上面已經過了35年,以這個理論來說,如果人類接近在黑洞的引力邊緣,也就是再前一些就會掉進黑洞裡面永遠出不來了,對於其他人來說,你的時間是靜止的。那麼是否你在那裡就不會衰老了嗎?
以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式還有一個未解之謎,那就是如果在超過了黑洞的引力邊緣,那麼時間就會變成虛數,如果時間是虛數的話,那麼究竟在裡面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這個在電影裡面有假設,他掉進一個好像平行世界的空間裡面,而這個平行空間可以穿越過去和過去的自己對話。
回來我們說的時間,我們是以人類衰老的速度來衡量時間,還是我們的細胞對於引力的轉變變成停止衰老呢?還是引力加快了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而減慢了我們衰老的速度?
我在上兩個平行世界的影片也有講過,現在我把三個影片關聯在一起,平行世界裡面可能會有另外一個我,如果量子可以同時存在在不同的時空裡,那量子時空的就有可能把兩個世界暫時連接在一起。像我之前在平行世界的影片裡面有假設:如果兩個平行世界的時間是不存在的,並沒有以前或是現在,而是只有快和慢的假設呢?
那麼以今天的這個廣義相對論,就可以解釋會否有比較快或比較慢的平行世界了,只要那個平行世界是越靠近質量無限大的物體時,那麼它的時間可以變慢,甚至靜止了。那麼平行世界的記憶重疊也可以用這集更加的完整解釋了。
如果這個讓你可以去到這個時間靜止的空間裡面,當時間是無限時,你會做什麼呢?那是否你回到地球時,地球早已過了100年呢?時間是單向的,並不可以穿越過去,而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就已經過去了。
在星際效應裡面,他進入了黑洞裡面,傳送到一個時間為虛數的五維空間,可以看到他以前的還沒去外太空之前的情景,還用引力和摩斯密碼來傳送黑洞裡面的量子質料和,和引導過去的他去到太空研究站等等。
到現在我終於比較明白這個電影了。
就算時間可以靜止,對於不會利用時間的人來說,還是一樣的。其實時間還是一樣在流動,只是兩個的物理上覺得不一樣而已。相同的,如果一個人很會利用時間來做有意義的事情,那麼它的時間才有價值。
時間可以忘記傷痛,可以改變一個人,也可以讓一個人成長,以前小的時候,就希望快快長大,當長大過後,就希望時間變慢一些,一年一年的過去,看到撫養我們長大的父母開始老了,你多麼希望可以把它們送到黑洞的邊緣,那麼我們就可以和父母一同老去,但是卻可能30多年不能看到他們。
無論什麼物理方程式都好,沒有什麼是可以敵過時間的,還是那一句,學會珍惜時間,珍惜和家人的時間,還有屬於你的時間。
好啦!今天就是平行世界的完結篇,原本只是想寫黑洞的原理,竟然湊巧的讓平行世界的兩部影片完整了,人生就是這樣,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情,大家看完這平行世界的三部曲,有什麼希望我講的主題嗎?歡迎大家留言建議,我會試著做的。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可使用不被信任測量儀器之可驗證式輕量化量子盲計算協定與協力量子雲端計算協定

為了解決量子測量的問題,作者陳宥霖 這樣論述:

本論文設計了各兩個可使用不被信任測量儀器之可驗證式輕量化盲計算協定與兩個協力量子雲端計算協定。為了使得協定更加實際且輕量化,我們提出的協定可以使協定使用者只擁有最輕的兩個量子能力的情況下完成量子計算。我們首先提出一個可使用不被信任測量儀器之可驗證式輕量化盲計算協定,並使其擁有除了可驗證式的特性之外,亦擁有可進行更早期的竊聽者檢查之能力來減輕使用者成本。由於中國成功研發量子衛星,並成功進行一場衛星與地面的量子通訊實驗,設計可以利用量子衛星完成工作的協定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提出另一個可利用量子衛星的可使用不被信任測量儀器之可驗證式輕量化盲計算協定。考量到可能會遇到一個難以計算、龐大且複雜的

量子計算結構,我們提出兩個屬於新形態的委託量子計算協定,並命名為協力量子雲端計算。這兩個協力量子雲端計算協定皆是分別建立在前面所提出的兩個新的可使用不被信任測量儀器之可驗證式輕量化盲計算協定。在貝爾態的幫助,與可對每個磚砌態單元間進行平行計算的能力下,這兩個協定可以在高效率的情況下完成對一龐大且複雜的量子計算結構之計算。這些提出的協定在我們將使用者的量子負擔減輕到可能是目前最輕的能力組合,並且有能有效率應付複雜的量子計算結構之情況下,它們將會帶來更加實際可靠的應用。此外,本篇論文將會透過對這些提出協定進行的安全性分析展現能強力對抗集體攻擊之強健性。

量子理論:視覺化量子過程及其應用

為了解決量子測量的問題,作者(英)鮑勃·科克 這樣論述:

本書通過創新的視覺方法解析量子力學的複雜理論,以圖解的方式為讀者詮釋量子世界的獨特特徵,消除了複雜計算的必要。這種量子圖解形式將線性代數和希爾伯特空間的經典技術與量子計算理論的前沿研究相結合,代表了近十年研究的尖端成果。 本書以輕鬆友好的閱讀風格編寫,通過大量的圖表和卡通插圖,説明讀者掌握圖解推理的技巧來理解量子理論和特徵,配套一百多個習題和實例,讓學生更容易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作為量子力學領域獨特的圖解形式教科書,適合作為從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學習量子理論和量子計算的基礎教材。 鮑勃科克(Bob Coecke),牛津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量子理論基礎、邏輯與結構,同時也是

量子交叉學科研究組的負責人。他的開創性研究從範疇量子力學延伸到自然語言語義的組成結構,最近的研究興趣還包括因果性和認知架構。 亞曆克斯基辛格(Aleks Kissinger),拉德堡德大學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量子結構與邏輯學。他的研究專注於圖形語言、重寫理論、範疇論及其在量子計算和基礎物理學方面的應用。 譯者序 前 言 第1章 引言1 企鵝和北極熊1 新鮮事4 量子理論新角度:特徵4 數學新形式:圖形6 物理學新基礎:過程理論8 新規範:量子圖形化9 歷史回顧與參考文獻10 第2章 閱讀指南14 你是誰,你想要什麼14 菜單14 圖形在本書中的演變15 好萊塢大片風格的預

告片16 中間的某些符號污染17 本章小結、歷史回顧與參考文獻、題詞18 加星號的標題和進階閱讀材料章節18 常見問題19 第3章 圖形化過程21 從過程到圖形21 過程用框表示,系統用線表示21 過程理論24 圖形也是數學26 過程等式28 圖形代換31 線路圖32 並行組合33 串列組合34 線路的兩個等價定義35 圖形打敗代數37 作為過程的函數和關係39 集合39 函數40 關係42 函數與關係44 特殊過程44 狀態、效應和數位45 說說不可能:零圖50 “只差一個倍數”就能相等的過程51 Dirac符號52 本章小結54 進階閱讀材料56 抽象張量系統56 對稱麼半範疇57 一般

圖形與線路圖59 歷史回顧與參考文獻60 第4章 字串圖62 杯、蓋和字串圖63 可分離性63 過程-態對偶性65 拉伸方程67 字串圖69 轉置和跡70 轉置71 複合系統的轉置74 跡和分跡75 翻轉圖76 伴隨77 共軛80 內積84 麼正性87 正性89 投影運算元90 字串圖中的量子特徵92 通用可分離性的不可行定理93 克隆的兩個不可行定理96 仿佛時光在倒流99 隱形傳態101 本章小結105 進階閱讀材料107 抽象張量系統中的字串圖108 對偶類型和自對偶性108 匕首緊致閉合範疇111 歷史回顧與參考文獻112 第5章 圖形表徵下的希爾伯特空間114 基與矩陣115 基

的類型115 過程的矩陣120 過程的求和123 矩陣表徵下的過程127 同構和麼正變換的矩陣130 自伴隨和正過程的矩陣133 矩陣的跡136 矩陣運算137 矩陣的串列組合137 矩陣的並行組合138 杯和蓋的矩陣形式143 矩陣的字串圖144 作為過程理論的矩陣145 希爾伯特空間147 圖形表徵下的線性映射和希爾伯特空間147 共軛的正性148 為什麼數學家喜歡複數150 經典邏輯門為線性映射154 X-基和阿達馬門線性映射156 貝爾基和貝爾映射159 希爾伯特空間與圖形162 線性映射的字串圖是完備的163 希爾伯特空間的集合理論定義164 本章小結170 進階閱讀材料173 超越

有限維數174 具有求和與基的範疇175 扭結理論中的求和176 對稱麼半範疇的等價177 歷史回顧與參考文獻181 第6章 量子過程183 翻倍表徵下的純量子映射184 翻倍產生概率184 翻倍消除全域相位187 純量子映射的過程理論189 通過翻倍保留的事物193 不能通過翻倍保留的事物196 丟棄表徵下的量子映射199 丟棄199 雜化202 量子態的權重和因果性204 量子映射的過程理論208 量子映射的因果性212 因果性表徵的下同構和麼正性213 Kraus分解與混合216 無廣播定理220 過程理論的相對論223 因果結構224 因果性意味著無信號傳遞227 因果性和協方差22

8 量子過程229 非確定性量子過程230 所有量子映射的非確定性實現233 量子過程的純化234 隱形傳態需要經典通信237 受控過程238 詳細的量子隱形傳態239 本章小結241 進階閱讀材料244 翻倍一般過程理論 244 翻倍公理245 現在看看完全不同的事物246 歷史回顧與參考文獻247 第7章 量子測量249 標準正交基測量250 測量設備的入門介紹250 破壞性標準正交基測量252 非破壞性標準正交基測量256 疊加與干涉257

在矽中被驅動的單一磷供體之自旋在連續測量下的動力行為

為了解決量子測量的問題,作者戴君霖 這樣論述:

在本論文中,我們研究如何透過連續弱測量(continuous weak measurement)來分辨量子系統的狀態。我們的系統是由一個在矽中的單磷原子之核自旋(nuclear spin)耦合電子自旋來組成,而且磷原子上的電子還隧道耦合一個被電荷感應靈敏的量子點接觸(quantum point contact)所量測之電子地點。在當電子的基曼能量分裂遠大於超精細交互作用時,磷原子的自旋可以近似成一個以z分量自旋極化為特徵基底的簡單四能階系統,藉著施加電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將電子從低能階激發到高能階,讓電子之後可以非相干性穿隧到和系統耦合的電子地點而使量

子點接觸的電流產生變化,除此之外我們還施加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去改變核自旋的狀態。我們使用非條件主方程和條件主方程來描述這個連續量子測量過程的動力行為,也計算通過量子點接觸的傳輸電流和對電流-電流的時間關聯函數(current-current two-time correlation functions)進行傅立葉轉換後得到的量子點接觸電流噪聲頻譜(current noise spectrum),然後我們就研究在條件動力行為下電流是如何隨著核自旋狀態做變化,而這個測量方法將會和在半導體中首次對單一核自旋進行連續弱測量的實現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