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與密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道教與密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蕭登福寫的 道教與佛教(增訂二版) 和蕭登福的 道教與密宗(精)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民 和新文豐所出版 。

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鄭志明所指導 李淑慧的 真佛宗密法修持之研究 (2018),提出道教與密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真佛密法、根本上師相應、八大本尊法、三密修行、靈感信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商業設計系碩士班 邱順應所指導 周于誠的 道教符籙應用於海報設計之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Saussure符號理論、道教符籙、海報設計的重點而找出了 道教與密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道教與密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道教與佛教(增訂二版)

為了解決道教與密宗的問題,作者蕭登福 這樣論述:

  道教影響於佛教者,有儀軌上的,有哲理上的,有習俗禁忌,及煉養術法。在哲理上的,如道教《太極圖》被唐代的宗密拿來解釋佛教唯識學、清代的行策用來說明禪宗的曹洞宗;甚至唐代禪宗的不立文字、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等,也都與老莊的思想有關。再者,在儀軌、習俗及煉養上,道教的講經儀、壇儀、符印、星斗崇拜、安宅、葬埋、藥餌、冶煉、食氣、導引、靈籤、節慶等等,也都曾對佛經有所影響,常被佛經所襲用。而道教房中術與佛教密宗無上瑜伽,更有密切關係。本書即就這些方面,道教所影響於佛教者,來加以論述。 作者簡介 蕭登福   簡介  台灣屏東縣東港鎮人,一九五○年生。  現任國立台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教授  常到中國

、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參加學術會議及講學   著作  《嵇康研究》  《公孫龍子與名家》  《鬼谷子研究》  《敦煌俗文學論叢》  《列子古注今譯》  《道教與密宗》  《道教術儀與密教典籍》  《道教與佛教》  《道佛十王地獄說》  《讖緯與道教》  《新編論衡》  《中論譯注》  《易經新譯》  《道教與民俗》  《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  《六朝道教靈寶派研究》  等專書三十四種及學術論文近二百篇。

道教與密宗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陰陽師 #百鬼夜行 #宇治拾遺物語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有觀眾留言,就說想聽一些鬼故事,
我就回答道:我看下講什麼鬼才好!
最近的Monster hunter rise裡面就有白龍夜行,讓我得到了靈感,
不如我們來說百鬼夜行和陰陽師吧?
這個百鬼夜行的傳說其實源自於中國,
在東漢張衡所撰寫的【東京賦】裡面曾經有寫到:
”度朔山上有桃樹,下常簡閱百鬼”
而在東晉時代的【搜神記】也有提到:
“壽光侯者,漢章帝時人也。能劾百鬼眾魅,令自縛見形“
而百鬼夜行,Hyakkiyako這個詞是出現在
宇治拾遺物語--修行者百鬼夜行に逢ふ事,
這本宇治拾遺物語(Ujishui Monogatari),
成書於十三世紀的前葉,作者不詳,
全書15卷,一共有197個故事,
一般認為是和宇治時代的貴族源隆國,
所撰寫的宇治大納言物語是同一個時代,
而這個宇治拾遺物語可能就是它的增補,加筆或者是拾遺篇,
就有點像初版的格林童話一樣,沒有被收入在格林童話集裡面。
裡面描述的百鬼夜行是這樣的,在日本的平安時代,
大概在794年到1185年結束,
當時的桓武天皇把首都設置在‘平安京’,也就是現在的京都,
這個時代是幽暗未明,存在著人類和妖怪的時代,
人類居住的地方,和妖怪居住的地方,是重疊在共同的空間裡,
只是人類在白天活動,而妖怪則在夜晚活動,
如果遇到百鬼夜行的時候,人則會受到詛咒。
百鬼夜行裡面的前篇,收集了30多個妖怪,
但是後篇有些妖怪是源自於山海經的妖怪,
其中就包括犬神,天狗,苧,狐火,蛇骨婆,河童,
帝之二女,燭陰,人魚,旱魃,水虎,鐮鼬或者叫窮奇等等。
百鬼中的魍魎,也是源自中國流傳了四千多年的傳說,
傳說中炎黃兩帝爭奪天下時,蚩尤曾經想說服炎帝重啟戰事,不果,
於是他號召力他的狐朋狗友,號召在南方的苗民,
和山林水澤間的魑魅魍魎等鬼怪,打著炎帝的旗號,向黃帝宣戰,
在中國這些魑魅魍魎是小妖,
但是到了日本就有了名堂,成為家喻戶曉的妖怪,
百鬼夜行並不是剛好一百只妖怪,而是一共有113只妖怪,
裡面也有你曾經聽過的故事,
包括是雪女,鐮鼬,河童,座敷童子,山童,天狗,飛頭蠻,
而滑瓢就是滑頭鬼,聽說就是他們的領頭人。
至於為什麼會在平安時代出現百鬼夜行,就沒有任何的解釋,
可能是因為人們對於未知的恐懼,
把這些恐懼經過想像而演變出來的妖怪,
在那個時代,出現了一種的職業,這種職業叫陰陽師
陰陽師,Onmyoji,是日本歷史裡面記載中,
中務省的陰陽寮所屬的官職,他們是有組織,
而且在日本平安時代受到政府承認,並且享有官職的職業。
而他的來源,大家也猜到,是源自於中國,
陰陽家推崇的就是陰陽五行,而陰陽五行是源自齊國,
創始人叫鄒衍,當時稱之為陰陽說,
很多人以為陰陽學是源自於周易的【易經】
其實不是,周易在易經裡面並沒有提起陰陽八卦和五行,
而是被陰陽家和太極所影響的【易傳】,
裡面有解釋何為陰陽:
天、地既有其體,又有其德。
天之體為陰陽之氣,地之體為剛柔之質。
陰陽之氣實質上是能量與信息所構成之“場” ,
而剛柔之質則是氣的能量密集化的存在形式;
另一方面,天之德為乾,而地之德為坤。
乾是健動不息的創生品格,而坤則是厚德載物的接納性品格。
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立論,認為宇宙自然界存在相反屬性事物,
相反事物的推摩作用是事物變化的普遍規律,
六十四卦即反映了這一種規律。
而陰陽往往和剛柔這詞息息相關,而這個陰陽五行之說,
在6世紀的時候傳到了日本,稱之為陰陽道,
而可以掌握這些知識的人,就可以掌握國家的命運,
因為陰陽五行不僅可以觀天象,知曆法,還可以占卜問卦,
上至國運昌隆,天皇適任合乎?下至庶民之事,
而天武天皇知道這些知識的重要性,也怕有人利用這些知識來反政府,
於是就創立了陰陽寮,陰陽寮就好像是國家的研究院一樣,
同時禁止人們擁有【河圖】【洛書】【太乙】等陰陽書籍。
而當時的陰陽師則是代表國家去占卜國運,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
到了平安時代,有日本的神道教,密宗,佛教融合成的陰陽道,
在891年停止遣唐朝使後,並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俗文化,
而在這個時代,民間還很相信妖魔鬼怪之說,
但是當時的陰陽師是日本管轄的職業,
所以只為大戶人家或者是大官才可以邀請陰陽師為其做法
那麼陰陽師會什麼呢?
1. 式神 (shikigami)
式神是什麼呢?是妖怪還是神呢?
在陰陽道裡面說的是陰陽師役使的靈體,
式神也可以稱之為侍神,顧名思義就是侍奉其主的神,
一般是用符紙,木偶或者是玉器作為媒介,再配合咒語使用,
把一些人所看不到的靈體收納為其所用,連人的魂魄都可以使用,
不過,如果用其不當,式神會不受控制,反噬在主人身上。
而傳說中最厲害的陰陽師,叫安培晴明,
在他撰寫的【占式略決】一書有記載:裡面一共有三十六卷,
而第四卷和第五卷記載著十二個天將和十二個月將,
一共大大小小有24只式神。等下我們來說安培晴明的故事
2. 觀天象占卜問卦
陰陽師需要會觀天象,需要為國家占卜問卦,
包括天皇太子就任的儀式等等,
3. 曆道
也就是制定日曆,決定日子的吉兇等等,例如什麼日子適合動土
4. 陰陽道
判斷土地的吉凶,方位等等
5. 結界
也就是在虛空中張網覆蓋一個範圍裡面,
保護裡面的人,也叫作金剛網。
而最常看到的叫桔梗印,也就是五芒星,
代表著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聽說是安倍晴明發明的。
簡單來說,就是好像諸葛孔明加林正英啦!
除了會觀天象,看風水,還會抓鬼,控制靈體
而剛才講到的安倍晴明,就是日本傳說中最強的陰陽師,
而全部的傳說中,只在安倍晴明40歲過後才有,其原因不詳,
而大家把安倍晴明想成美男子了,
其實他的樣子是這樣的,就是禿頭,肥肥的,
和漫畫和電視劇裡面描述的相差太遠了。
歷史裡面的確是有這個人,他出生年份不詳,
出生在下級貴族安倍益材的家中,
先後在陰陽師贺茂忠行和保憲父子下學習陰陽道,
而受到保憲的賞識之下傳授天文道。在日本歷史的確有記載,
在960年,四十歲時被天皇任命為天文博士,
而59歲時受到花山天皇的重用,死後被土御門稱之為始祖,
還建造了神社,叫作晴明神社,
分別在京都,大阪,名古屋,和奈良都有他的神社。
而死了過後,在平安時代衍生了很多他的傳說,
我們來聽故事吧!

真佛宗密法修持之研究

為了解決道教與密宗的問題,作者李淑慧 這樣論述:

現今已有許多信眾皈依在「真佛宗」門下修習佛法,精進於「真佛密法」的修持內涵,朝向靈性修持的最高境界明心見性而努力。本研究欲探討「真佛宗」宗教弘法思維及「真佛密法」的修持模式,以了解台灣民眾對於其信仰的期許與認知,並透過深度訪談方式,搭配質性研究方法以完成研究。研究結果說明真佛宗提供了很好的修持工具-真佛密法,著重於將身、口、意三業,強調透過修行轉成三密,以達到身心靈清淨,真佛宗的「靈感信仰」並不是盲目信仰的宗教,而是在修行的過程中,遵守持戒修行,搭配本尊法、根本上師相應法修行法要,透過修持及證德以啟發生命的意義,目的就是希望眾生能明心見性,見證佛性,其也說明真佛密法為適合現代人修行的佛法工具

。真佛宗與民間信仰習俗及在地文化融合,具有良好的宗教文化包容性,增加信眾對真佛宗的認同感。真佛宗的宗教體制完備,強調以實證實修方式,解決現代人煩惱的根源,為一個世界性的宗教。

道教與密宗(精)

為了解決道教與密宗的問題,作者蕭登福 這樣論述:

  佛經受中土文化及道教思想影響者,尤以密宗為甚;宗教常以象徵與聯想來做為修行法門。綜觀密宗與道教相近者甚多,亦可證明係受道教影響而產生,如在道場方面,修行儀法等都可看出道教影響軌跡,顯而易見者,如驅鬼合藥、重朱砂、雄黃、菖蒲或飲咒水,或貼靈符,亦同於道教,其影響程度看,不僅流行於中土密宗如此,甚至可確定印度本土密宗亦如此。  

道教符籙應用於海報設計之研究

為了解決道教與密宗的問題,作者周于誠 這樣論述:

  人類文化發展至此,宗教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當中我國又以道教為大宗,易與人產生共鳴,最具研究參考價值。海報設計是理性與感性的綜合表現,自十九世紀開始,即成為廣泛使用的訊息載體,對現今影響甚大。  本研究經由多方文獻分析與蒐集後,藉由Saussure符號理論中系譜軸的單元組構變化對道教符籙的造形結構進行探討,以此作為論述基礎。運用「文獻分析法」探討道教符籙的造形結構意涵,了解其興盛於中國漢代,利用屈曲變化的文字作為外觀造形,擁有祈福、治病、喚神等功用,從古流傳至今。再以「文本分析法」結合海報構成要素,將符籙海報分為九大類型,從中發現符籙應用於海報設計之傳達層面主要可分為兩者,以高識別符籙結

構為主的「意涵層面」,以及以高變化符籙視覺為主的「表現層面」,亦發現「符腹」為海報訴求傳達的重點結構之一,再由「符頭」強化訴求,兩者結合運用,透過符籙結構與海報要素間的關係變化,便可藉符籙強化海報訴求,將其傳達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