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跡球滑鼠遊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軌跡球滑鼠遊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北極星寫的 計算機概論:半導體、硬體與程式語言概說 和SimsonL.Garfinkel的 電腦之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博碩 和時報出版所出版 。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 李建佑所指導 賈宇軒的 電競手機遊戲手把之設計實作 (2020),提出軌跡球滑鼠遊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智慧型手機遊戲、遊戲手把、手持控制器、電競手機、人因工程。

而第二篇論文大同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所) 涂永祥所指導 賴莛姍的 3D掃描技術於人因工程上之運用-以電競滑鼠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3D掃描器、人因工程、人體計測、電競滑鼠、性別差異的重點而找出了 軌跡球滑鼠遊戲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軌跡球滑鼠遊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計算機概論:半導體、硬體與程式語言概說

為了解決軌跡球滑鼠遊戲的問題,作者北極星 這樣論述:

  初學者輕鬆學習計算機組成原理   詳盡的圖文解說強化軟硬體知識   精選的主題內容提升資訊的技能     本書內容為計算機的硬體及其運行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計算機,例如像是個人電腦也好,手機也罷,全都是以硬體為基礎,並配合程式或者是軟體來運行,所以完整的計算機是硬體與軟體(或程式)的結合,也因此,計算機在應用上才有了如此多采多姿的相關產品。     本書也在設計上打破了傳統教科書的設計,以淺顯易懂的語言文字來描述內容,能輕鬆學會計算機的基本概念。     目標讀者:   1. 高三畢業生   2. 大一新生   3. 非資訊等相關本科系的社會人士     精彩內容   ►制系統的

進階入門與邏輯運算概說:真值表、布林代數、德摩根定律、進位數轉換、有效位、邏輯運算與溢位、補數、實數。     ►基礎科學概說:原子的基本概念、電流、電荷、電壓、電池、電路中的電子流、電子墨水技術。   ►半導體產業發展概說:真空管與ENIAC、積體電路、半導體製程、晶圓直徑與電路大小、摩爾定律、Integrative level、無塵室。   ►半導體材料與半導體動作原理概說:導體、半導體與絕緣體、八隅體規則與共價鍵、二極體、電晶體、直流電。   ►邏輯閘的簡單概說:及閘、或閘、反閘、反及閘、互斥或閘、多輸入的設計、組合邏輯電路設計。   ►電腦硬體的基本入門:二進位的硬體操作、同位位元、機

械語言、硬體、主機板上的插座與插槽設計。   ►硬體的輸入裝置:遊戲機台、滑鼠、緩衝區、鍵盤、軌跡球、觸控板、觸控螢幕、觸控筆。   ►硬體的輸出裝置:顯示器、印表機、揚聲器。   ►程式語言概說:虛擬記憶體、小端序與變數、條件判斷、迴圈、函數、陣列、指標、結構►編碼概說與綜合資訊。

軌跡球滑鼠遊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大家如果都想入電子設備嘅話
可以趁Logitech 好得祭嘅時候換啦
全場低至6折咁多!套裝額外再減$50-100

我今日提及過嘅產品 足足平咗過千蚊!
想去門市買可以去香港指定商戶/ 澳門DCL數碼電腦
上網買就去LogitechClub.com買
有50萬Logi Point比你搶
埋單輸入優惠碼DORIS再減$10
即上: https://bit.ly/3pisYg0

影片提及的產品:
Slim Folio Pro藍牙鍵盤保護殼
https://www.logitechclub.com/SalePage/Index/2924
MX Anywhere 3 高階無線滑鼠
https://www.logitechclub.com/SalePage/Index/6250
ERGO K860 分離式人體工學鍵盤
https://www.logitechclub.com/SalePage/Index/11176
MX ERGO無線軌跡球滑鼠
https://www.logitechclub.com/SalePage/Index/1554
***no.3&no.4全套買仲會額外減多$50 total 平咗$250***
G913 TKL LIGHTSPEED 無線 RGB 機械鍵盤
https://www.logitechclub.com/SalePage/Index/3858
PRO X SUPERLIGHT 無線遊戲滑鼠
https://www.logitechclub.com/SalePage/Index/6273
G733 LIGHTSPEED 無線電競耳機
https://www.logitechclub.com/SalePage/Index/3859
**G913 TKL+G733 套裝一齊買 會額外減多$100 3樣一齊買就總共平左$720!**
YETI X 專業USB麥克風
https://www.logitechclub.com/SalePage/Index/5615

#LogitechHK #Logitech好得祭 #G913好打得 #Anywhere3好用得 #G733好睇得 #YetiX好講得 #Logitech #LogitechG

電競手機遊戲手把之設計實作

為了解決軌跡球滑鼠遊戲的問題,作者賈宇軒 這樣論述:

全球的行動遊戲(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遊戲)市場持續地快速成長,並主要由智慧型手機遊戲引領,而智慧型手機規格的提升,使智慧型手機遊戲的視覺效果及遊戲機制也開始走向高度精緻與操作更複雜之趨勢,在此同時,遊戲也從休閒娛樂導向職業電競走向,因此產生了精準操作的高需求。綜合上述之市場、硬體及遊戲趨勢,加上觸控螢幕先天操控性的匱乏,讓許多品牌發展出綜合了智慧型手機與遊戲手把(遊戲控制器的一種,又稱遊戲手柄或遊戲搖桿等)的智慧型手機用整合式遊戲手把,但此類產品該如何在觸控螢幕與實體按鍵,虛與實兩種截然不同的操作介面下權衡,並在攜帶性考量下所產生的有限體積與零件選用中,帶給使用者優良的遊玩體驗,為本文欲探討

的核心議題。本論文採創作論文型式,與華碩電腦(Asus)旗下之高階電競品牌—Republic of Gamers(ROG)進行深度合作,透過實際的量產設計流程,設計出會量產的實體產品。在設計過程中以問卷及訪談測試為輔,對具前述之智慧型手機用整合式遊戲手把之遊戲經驗的玩家,及其他遊戲種類的重度遊戲玩家進行問卷調查與一對一深度訪談測試,讓受訪玩家在訪談測試中以不同的遊戲控制媒介去達成某項指定任務,來針對握感與回饋感等操作性與舒適性議題進行測試,以了解遊戲玩家使用遊戲手把之動機、習慣偏好,以及在觸控螢幕與實體按鍵交錯的操作介面中,虛與實哪一方為較重要的,並奠基在Republic of Gamers的

電競產品設計經驗及其上一代智慧型手機用整合式遊戲手把上,進行優化,設計出外觀輪廓因攜帶性考量而無如家用主機用一體式遊戲手把般有外擴握把,並具有複數模式且符合雲端串流遊戲遊玩情境的智慧型手機用整合式遊戲手把產品。最後藉設計經驗與所設計出的產品,歸納出此類產品之設計參考準則,同時整理出詳細的遊戲控制器與電子遊戲發展簡史相關資料,讓往後欲進行相關產品設計或研究的設計師,能藉本文了解遊戲手把類產品的發展脈絡,擁有基礎知識背景,作為設計上的參考,大幅減少設計時trial and error次數與時間,使設計師們能將時間與精力用在更細微的手感調整或更詳細的訪談等項目上。

電腦之書

為了解決軌跡球滑鼠遊戲的問題,作者SimsonL.Garfinkel 這樣論述:

史上最強系列之《電腦之書》 從西元前兩千年的蘇美算盤,到個人電腦的發明,乃至21世紀的臉書等網路社群 250則趣味的電腦科學故事+詳解歷史+精采圖片 從閱讀中學習科學知識的百科   一本圖文並茂的電腦科學百科.一本博古通今的資訊科技發展史   一本趣味橫生的電腦科學故事.一本條理分明的資訊科技資料庫   關於電腦科學世界裡最重要、最有趣的故事盡在其中   電腦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各個層面。原本只用於破解納粹密碼、發展核彈的技術,現已廣泛應用於我們的日常之中,其影響力甚至遠及太陽系之外。   《電腦之書》依照時間順序編列,探索古今250則計算機科學的關鍵里程碑,範圍從古代算盤到人工智能和

社群媒體,時間軸涵蓋了運算裝置、程式語言、文化和科學領域的發展史。擁有數十年計算機研究並鑽研創新領域的兩位作者西姆森‧加芬克爾(Simson L. Garfinkel)與瑞秋‧格隆斯潘(Rachel H. Grunspan),不但挑出推進智能機器發展的里程碑,也納入應用廣泛的科技、廣為人知的象徵,甚至是有潛力成為未來里程碑的新技術。   《電腦之書》列舉諸多關鍵發明,包括:蘇美算盤,第一封垃圾郵件,摩斯電碼,密碼學,早期計算機,艾薩克•阿西莫夫的機器人定律,UNIX和早期編程語言,電影,遊戲,大型機,小型微型計算機,駭客技術,虛擬現實等主題。每項里程碑背後的重點人物也有所介紹,如:愛達・勒芙

蕾絲、西摩.克雷、葛蕾絲.霍珀、家釀電腦俱樂部、艾倫・圖靈以及比爾・蓋茲。   本書呈現科技發明的進程,絕對有顛覆你認知的事實——舉例而言,語音辨識技術居然在1950年代就起頭?早在1975年,人工智慧就用於醫療診斷?《魔獸世界》裡大規模擴散的瘟疫,更有助於流行病學家探究現實裡的傳染病?!   本書條目按照年代排序,各含一則簡短摘要和至少一幅精美圖畫,每頁底下的「參照條目」方便你快速查閱其他篇目,讓知識立體化。跟著《電腦之書》進入一趟收穫滿滿的電腦科學之旅吧! 本書特色   ‧豐富條目:250則人工智慧史上重大里程碑一次收錄。   ‧編年百科:條目依年代排序,清楚掌握人工智慧發展演變;

相關條目隨頁交叉索引,知識脈絡立體化。   ‧濃縮文字:每篇約700字,快速閱讀、吸收重要科學觀念和大師理論。   ‧精美插圖:每項條目均搭配精美全彩圖片,幫助記憶,刺激想像力。   ‧理想收藏:全彩印刷、圖片精緻、收藏度高,是科普愛好者必備最理想的科學百科。  

3D掃描技術於人因工程上之運用-以電競滑鼠為例

為了解決軌跡球滑鼠遊戲的問題,作者賴莛姍 這樣論述:

本研究第一階段針對25名18-25歲的電競玩家,透過紙本問卷進行需求目的與疲勞症狀調查,了解現今玩家在設備挑選、遊戲時間以及對於手指、手腕、手臂、肩膀四個部位的疲勞程度與發生時間。其結果顯示在設備挑選方式上,並沒有差異。遊戲時間上,男性遊戲時間比起女性較長,但在手腕發生疲勞症狀的時間上,女性比男性更早感受到不舒適,分別是女性2小時;男性3小時,而在疲勞程度上,女性已經偏向痠痛,男性僅僅偏向發麻。本研究接著藉由3D掃描技術,進行滑鼠靜態尺寸測量,分析Prosettings網站統計最常用使用的四款電競滑鼠。針對男性與女性各20名,共40名18至25歲的受測者,進行滑鼠操作動作的掃描,分析其手部尺

寸與握持寬度、手腕偏移角度、手腕背屈角度與手指按壓角度。結果顯示,握持相同滑鼠時,會因為不同性別受測者的手長與手寬不同,使握持寬度與手指按壓角度也會有所差異;握持不同滑鼠時,由於滑鼠寬度與高度不同,使手腕偏移角度、手腕背屈角度也會有所不同。我們未來將依照研究結果,建議設計減少手部疲勞的滑鼠尺寸。最後,透過2小時動態遊戲測試,針對男性與女性各4名,共8名受測者,除了分析對稱或非對稱是否會造成活動量與不舒適差異,也針對不同性別受測者其活動量以及使用感受進行探討。結果顯示,四款滑鼠其活動量無顯著差異,在不舒適度上,非對稱比對稱滑鼠的不舒適度感受更多;不同性別受測者操作活動量與不舒適感受也不同,男性活

動量大多大於女性,但在手腕與肩膀部位不舒適度卻是女性較不舒適,尤其是手腕部位更加明顯。可見男性與女性無論是在手部尺寸、握持尺寸、操作模式或產生的不舒適位置與程度皆有所差異,因此,未來我們將依照研究結果,建議設計減少手部疲勞的滑鼠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