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門鐵克卡巴斯基比較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郭育仁所指導 趙申的 網路戰爭型態對傳統安全理論之挑戰-美日中網路戰爭機制之比較研究 (2015),提出賽門鐵克卡巴斯基比較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機制、美日中、網軍、網路空間、網路戰。

而第二篇論文長庚大學 資訊管理學研究所 黃景彰所指導 林俊男的 入侵防禦系統效能評估的方法與實例 (2008),提出因為有 入侵防禦系統、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阻斷服務攻擊、效能測試的重點而找出了 賽門鐵克卡巴斯基比較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賽門鐵克卡巴斯基比較,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網路戰爭型態對傳統安全理論之挑戰-美日中網路戰爭機制之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賽門鐵克卡巴斯基比較的問題,作者趙申 這樣論述:

網路挑戰國家的權力與利益,促使傳統國家安全概念的調整與移轉。網路促成資訊社會的蓬勃發展,惟其衍生的風險與傳統所面對威脅是迥然不同。國家在追求制網權的優勢以提升國力與安全係數,卻也同時提升威脅係數。歷史每一次軍事科技創新,也開闢新的作戰領域,網路使戰略對抗的範圍相應擴大,軍事事務革命的資訊革命,使有形的戰場空間延伸到無形的戰場空間,網路空間戰場已擴展到陸、海、空、天以外的第五度空間。國際社會多數國家將網路安全提升為國家戰略,奠定網路戰新的戰略格局基礎。當網路戰能力建構、擴張與提升形成常態,相對也提高戰爭的機率;常規軍事武力在估算攻擊報復的風險時,網路攻擊視為特別適宜的行動選項,網路空間劍拔弩張

已無可避免;當美國宣告網路攻擊將等同於戰爭行為時,說明網路空間的衝突只會加溫。全球網路空間主導權的捍衛與爭奪從未停歇。網路攻擊事件層出不窮,所帶來的危害已引起各國日益重視並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各自建置與增強網路戰能力因應,除強化網路系統的安全防護能量並提升反制的能力。傳統戰爭內涵因著網路戰的挑戰改變戰爭型態。知識是網路的核心基礎,也是摧毀力的核心因素。網路戰攻略所追求的戰略目標是奪取戰場制網路權的優勢,也促使戰爭原則的改變。從美日中三國因應網路戰爭在網路發展的歷程與軍事實務的準備,雖然展現不同的網路管理策略,但在追求網路安全前提下,均致力於網路安全機制的建構,將網路提升至國家戰略層次,成立網軍的

組織與強調國際合作與政策接軌。隨著網路擴展網路空間爭端將越趨嚴峻,國家除積極防禦與強化政策立法防範網路犯罪外,建立一個規範有序的網路世界,也是國際社會必須努力建立共識的目標。

入侵防禦系統效能評估的方法與實例

為了解決賽門鐵克卡巴斯基比較的問題,作者林俊男 這樣論述:

隨著資訊科技的普及,企業及個人對於網際網路的依存度日益加深,故資訊安全的防護日趨重要,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入侵防禦系統在抵禦DDOS攻擊時效能評估的方法與實作方式,以提供資訊安全相關人員在評估導入IPS(入侵防禦系統)時之規劃參考。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首先進行相關文獻分析與探討,作為研究架構基礎。並依據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國際網路工程研究團隊)組織制定之RFC 3511 Benchmarking Methodology for Firewall Performance(防火牆效能評估方法),且參考NBL (Network Bench

marking Lab,工研院交大網路測試中心)之Network and Content Security Appliance標準測試計劃書提供的測試方法,並使用Smartbit 600網路封包測試儀及搭配WebSuite網路封包測試軟體,以三種不同的DDOS攻擊類型(Syn Flood、UDP Flood及Ping Flood),搭配不同的DDOS攻擊強度(每秒5M、10M、15M、20M及50M),並挑選三種知名廠牌之IPS(入侵防禦系統),完成一個測試IPS於DDOS攻擊下運作效能的評估方法,並依據所提出評估方法實際測試特定的硬體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