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潘天佑寫的 資訊安全概論與實務(第三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ISMS資訊安全管理系統內部控制與稽核(可抵內稽) - 台北班也說明:ISMS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資訊安全管理系統是一套系統性、制度性的分析和管理資訊安全風險的方法和實務。近年來,隨著ISMS國際標準的制修訂,ISMS迅速 ...

元智大學 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鄭雅穗所指導 蕭郁蓉的 中小企業數位轉型之資訊安全風險管理研究 (2021),提出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小企業、數位轉型、資訊安全風險管控。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張紹斌所指導 林文腕的 我國資通安全管理法與歐盟網路安全法制比較分析-以資安事件通報責任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資通安全、管制措施、在地存放、資安通報、情資共享的重點而找出了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的解答。

最後網站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驗證| TÜV SÜD則補充:ISO/ IEC27001是國際領先的資訊安全管理標準。全球的組織都實施並維護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以確保關鍵資訊資產的安全。該標準概述了涉及人員、流程和IT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資訊安全概論與實務(第三版)

為了解決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的問題,作者潘天佑 這樣論述:

  *國內資訊安全經典/暢銷第三版   完全針對資訊安全主題所設計,廣泛且精要地探討相關內容,並納入最新作業系統之資訊安全技術。   本書想寫給三種類型的讀者:   第一種是在大專與技職院校修習資訊安全課程的學生,這本書可以當作是教科書或參考書。   第二種是從事資訊安全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士,這本書非常強調實務,相信能帶來許多幫助。   第三種是要報考資訊安全專業證照的朋友,這本書對準備CISSP、SSCP、CompTIA、Security+或是CEH考試,取得一張理想的國際證照很有助益。   學習架構:   本書分成四篇,細分十六章。   第一篇「認識問題」:   除了簡介

資訊安全之外,主要在討論資訊安全所面對的問題,包括資訊犯罪、惡意程式、駭客攻擊,以及最新議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與資訊安全等。第四章比較詳細地介紹駭客手法,讓讀者瞭解在實務上攻擊事件是如何發生的。   第二篇「安全架構」:   廣泛地討論資訊安全的背景理論,包括存取控制、安全模型、密碼學與網路模型等。每一個課題的背後都有深奧的理論,但本書的目標是以最精簡的內容讓學習者對各項課題建立觀念。   第三篇「縱深防禦」:   進一步說明在實務上要如何架構有深度的防禦體系,除了分章討論防火牆、入侵偵測系統,以及防毒軟體等防禦工具,我們在第十二章更逐項檢視資訊環境,確保沒有脆弱的環節。   第四篇「全面

管理」:  跳脫技術層面,從管理的角度探討如何建立一個安全的組織。這一篇的核心是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也涵蓋了實體安全、營運安全、風險管理、資訊服務管理、緊急應變計畫,以及雲端資訊安全。 作者簡介 潘天佑博士   學歷: 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電機工程博士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經歷: 1.是數項國際專利的發明人,擁有CISSP、Security+與ITIL專業證照,同時也是IRCA認可之ISO 27001(ISMS)及ISO 20000(ITSM)主導稽核員。   2.現任錦華資訊科技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聖約翰科技大學董事。   3.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亞太區域經

理、凌航科技總經理等職務。   4.領導凌航科技團隊設計的「全球第一顆Java SIM晶片」,榮獲新竹科學園區頒發「2001年最佳產品獎」。   5.2004年領導錦華資訊開發出全國第一套符合巴賽爾協定(Basel II)之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系統。   6.2008年設計「資訊安全課程與實驗室(ISCAL)」,廣受各大專院校歡迎。 7.經常受邀於學術單位及政府機構演講,講題包括資訊安全與資訊科技趨勢等。

中小企業數位轉型之資訊安全風險管理研究

為了解決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的問題,作者蕭郁蓉 這樣論述:

近年來吹起數位轉型風潮,不只是在企業內部組織管理,還有外部商務合作到市場拓展都在凸顯數位轉型的重要性,在臺灣的中小企業也開使進行數位轉型,然而在組織的領導者進行企業轉型時,會啟用資訊系統改革專案,例如:將所有部門的作業流程數據化、書面資料轉為電子化、現場製作流程自動化、作業系統優化、建置雲端應用服務…等科技應用,但這些改革的策略,若無資訊安全防護,將使企業的資訊安全暴露在高風險上,以致企業面臨巨大損失。而造成主因通常是企業決策者對資訊安全的認知較為薄弱或是低估資訊安全風險,往往在企業遭受資訊威脅事件時,才願意在資訊安全管控上投入資源做防護措施,因此,本研究探討中小企業數位轉型之資訊風險管理,

透過整理分析文獻資料及深度訪談,分別探討在數位轉型下資訊安全風險管控的策略及應用,以做為中小企業進行數位轉型下進行的資訊安全風險管控前之參考資訊、 制訂資訊安全風險管控策略及採取因應措施之參考依據、促使企業的資訊管理者安全能更有效率的管控資訊安全,為中小企業建立一個完善、合適的資訊安全管控之建議策略。

我國資通安全管理法與歐盟網路安全法制比較分析-以資安事件通報責任為例

為了解決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的問題,作者林文腕 這樣論述:

隨著網際網路發展,科技技術快速發展下,網路速度的飛快使得各種行業提供服務之模式變得更加多元,也使得資安的問題日趨嚴重,從國安問題延伸至一般大眾,政府單位乃至民間企業,均顯示如何讓所有網路服務用的放心、用的安心是政府的政策目標,乃至於產生資通安全行政目的;而資通安全在政府的政策推行下,使得「資安即國安」的戰略目標得以進一步落實,並且讓資通安全議題融入日常生活中,猶如生活常識,將是我們的遠大目標。惟資通安全受到重視之後,各機關該如何跟上腳步,即屬一個重大課題,除了一般的網路防護之外,重要資料的保全、個人資料保護等議題亦不容忽視。各國基於其法律制度不同,而在資通安全管制措施上亦有所不同,先進國家之

資通安全採行開放式的態度,結合政府與企業的力量,完善資通安全防護;而中國、越南等屬於集權型國家則採行國家強力監管,要求在國境內產生的資料必須在地存放,並且受到政府法令的要求下得進行內容監控,也因此對於經濟上活動也有所限制(如大數據分析)。我國因特殊地理、政治環境,網路攻擊甚為頻繁,就資通安全事項必須加緊腳步進行資源整合,並且密集的與外國進行合作及情資共享,而國內各級機關的資通安全應辦事項,也應確實執行而日益精進,避免只求合規符合最低要求即為已足,並且在各公、私領域都能共享資通安全情資,以對抗外來的網路攻擊,方能造就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