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照相片自製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護照相片自製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ChristophRehage寫的 徒步中國:從北京走到新疆 一個德國人4646公里的文化長路探索 和詹姆斯‧霍布斯的 Sketch your world畫出你的世界:12堂寫生技巧關鍵課,訓練觀察力、激發創意,畫出你的個人風格!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嬰兒護照輕鬆辦—護照大頭照DIY - 水市太太與mori的日常- 痞客邦也說明:就在mori滿六個月的那天半夜我們幫不睡覺的mori自製大頭照 ,我們選了家中 ... 五官清晰、白色背景之護照專用相片-直4.5公分且橫3.5公分,不含邊框。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足文化 和積木所出版 。

最後網站自製證件相則補充:台南嫩仙草 Passport Photo DIY 讓你輕易把喜愛的個人數碼相裁剪及複製在在一張4R 相片上打印後把4R 依相片上直線剪開即可用戶也可以把一些用過又覺得漂亮的學生證件照護照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護照相片自製,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徒步中國:從北京走到新疆 一個德國人4646公里的文化長路探索

為了解決護照相片自製的問題,作者ChristophRehage 這樣論述:

這個瘋子,讓中國13億人都驚呆了! 26歲的那天,他決定送自己一份生日禮物—從北京走回德國!   一路上他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們,走進各式各樣的社會階級和故事。   隨著腳上的水泡好了又長、長了又消,他逐漸找到人生的答案……   關於中國,一個在變化中的世界,還有關於行走。   一個德國人從北京徒步回家的故事。   不僅是過程中的看見,還有自我懷疑和失敗、拉肚子和眼淚,吵架和妓女。       很多人問他為什麼不坐車或騎自行車呢?「因為走路更慢」,走路對他而言並沒有什麼深奧的含意,而是讓他感受到自己、感受著眼前一切事物與自己的關係。       長達一年的緩慢步行,他一路從北京走到烏魯木齊

,途經巨大的長城、兵馬俑和絲路,但令他難忘的卻是路途中的小小火花——鄉間陌生人的好奇和幫助、偶遇的和尚、算命先生、小學生、退休老人、政府官員和性工作者,還有與謝老師之間的友誼,以及對四川姑娘小象的感情。本書有別於部落格裡即時的簡短文字和圖片,作者在時候對這段旅行的敘述,加入了更深刻的思考,讀者可以更完整地了解這段旅途的始末,在當中也可以看到一個26歲的德國年輕人,在面對學業、面對未來、感情、面對父親的期待和自己的渴望之間,如何有勇氣棄業一年,用一種不同的方式旅行,最後終於找到自己內心所想要的答案。   作者Q&A  關於徒步   你到底從哪裡走到哪裡了? 2007年11月9號,我從

北京海澱區知春路出發,2008年10月25日,我到達了新疆烏魯木齊。兩年後,就是2010年夏天,我又從烏魯木齊繼續走了幾百公里,一直走到烏蘇。2012年,我從烏蘇走到霍爾果斯,就是中國和哈薩克的邊界線。   你當時怎麼想到了徒步這件事? 我曾在2003年從法國巴黎徒步回到我德國的家——800公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那時候的感覺很特別。沒有什麼深奧的疑惑,也沒有什麼擔憂,每天需要面對的都是很實在的問題:在哪裡睡覺,吃什麼等等。那種感覺很舒服,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意義。   能不能描述一下你徒步前的準備工作? 我用了一年的時間做準備。其實只是想讓自己儘量瞭解那些要走的地方和那兒的百姓。我聯繫了

各個地方的德國大使館,在圖書館查了一些地圖,還有看了很多書。我買了我的設備,打了一些疫苗針。然後,我開始徒步了。   你徒步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你都會想一些什麼? 其實跟日常生活沒兩樣。有時候你會思考問題,有時候你不會。有時候你會因為護照的問題擔憂,或者因為各種危險,因為身體上的疼痛,因為自己的家人或者自己愛的人。但有時候你會覺得每一步都走得輕輕的,輕得讓你在戈壁灘裡唱起歌來。徒步有時很無聊,有時卻能讓你感覺到內心的平靜。   你每天走多少個小時? 一般的話,我喜歡一天走20到30公里。這意味著4到6個小時不停地走。再加上一些休息的時間,比如拍照啊,吃東西啊,歇一會兒啊,尿尿啊,跟人

們說話呀,糾結怎麼走啊 —— 但我不會每天都走。   你為什麼停止徒步了? 我感覺自己失控了。我想重新自己把握自己,幹掉心裡的那個一直跟我說要繼續走的「老闆」。很多人會看著我的視頻想:「我也想跟那個人一樣自由啊!」 —— 但他們看不到的是,我其實一直受到了一種內心的驅使,一種連我自己都難以控制的驅使。   真的全部是你用雙腳徒步下來的嗎?是。不過有那麼幾分鐘,我騎了我弟弟的三輪貨車。   你還會繼續走嗎?比如說中國南方或者印度/美國/非洲? 不知道。我很想繼續從霍爾果斯走回我德國的家,但我不知道行不行。到時候再看吧。不過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我暫時不會考慮走別的路線。我不想背叛我的路!  

 你徒步花了多少錢? 一年的徒步行程中,我花了5000歐,這不包括機票,簽證費,疫苗針和設備。   你的資金是從哪裡來的? 我當時正好得到了一小筆遺產,剛好夠我走路。所以我沒想找贊助商,因為我喜歡自由。   路上怎麼帶錢? 我在身上兩個不同的地方有兩張信用卡,但我很少用它們,除非在大飯店裡。一般情況下,我身上有大概四千人民幣。中國稍微大一點的城市(人口300.000以上)都有可靠的提款機。   在中國徒步時身上帶著這些錢,安全嗎? 嗯,我覺得是。   *節錄自作者網站(中文):christophrehage.cn/ 名人推薦   極地冒險家──林義傑   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陳

彥博   「現代馬可波羅的精神,用雙腳述說最艱辛、最感人、最有人文意義一段回家的路。」金鐘獎行腳類節目主持人──吳鳳 世界各大媒體   「雷克這本書操作的模式簡直和阿甘正傳如出一轍,而且還運行的輕鬆自如。」──1Live Plan B Talk   「雷克有著與生俱來的記者天賦,具備驚人的敘事技巧和細緻的戲劇表現手法。」──時代週報   「這是一本個人色彩極重,強而有力的著作。雷克成功地將中國歷史和文化上的衝突等有閱讀價值的重要細節傳達給讀者。」──東圖林根日報   「這本書成功地對中國這個國家投射出一般遊客難以察覺的特殊觀點。」──巴斯勒日報(瑞士) 中國讀者反應   「各種

被刪。內容略淺顯,但揭示了許多真實現狀,山西的污染,新疆甘肅的戈壁灘。另外有新聞稱中文版被刪節,豆瓣圖書上面這本書被刪,作者微博帳號被刪。神奇的大陸。」──阿坤一路向西於 2016年7月3日   「也許比你更瞭解中國。雖然這個老外並不是一個中國通,但是憑他丈量的土地,看見的風土人情,就比足不出戶的一些人更瞭解中國的現狀。」──qiezilovely於 2013年6月25日   「星牛人。這哥們太強了,牛人啊!喜歡老外這樣敢冒險能冒險的精神,吃苦受累很勵志啊!」──冰蕊於 2013年7月14日

Sketch your world畫出你的世界:12堂寫生技巧關鍵課,訓練觀察力、激發創意,畫出你的個人風格!

為了解決護照相片自製的問題,作者詹姆斯‧霍布斯 這樣論述:

*提供外出寫生人一定要知道的實用速寫技巧。 * 透過200多張精湛的圖畫範例,激發寫生人創造各種可能性。 *解說如何運用最新科技,如平板電腦與手機的素描訣竅。 * 詳細介紹各類寫生媒材,如畫筆、顏料、素描簿等。 * 提供自製簡易素描簿的方法。   戶外寫生人一定要知道的速寫必備技巧   包括如何使用平板電腦與手機素描的訣竅   從素描簿到平板,從住家公園到世界各地   12堂超實用寫生指南、60位知名國際藝術家、200多幅精湛圖畫範例   快速提升你的手繪能力與繪畫表現、激發你的創意潛能   讓寫生視野更開拓    本書結合各式指南與創意靈感,帶領讀者洞悉素描藝術家的工作過程,探索各式各

樣的技巧與媒材,包括鉛筆、炭筆、色鉛筆、水彩,及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等 數位工具。不論是在繁忙的咖啡館、色彩繽紛的街頭市集、綠葉成陰的公園、火車上或是任何地方,都有最實用的建議,提供你如何增進觀察技巧、描繪移動中的主 角,及如何構圖、取景,並傳達情境中的氛圍。   啟動你的靈感,帶著素描簿(或平板電腦)走向世界,千萬別放過任何一個讓創意高飛的機會! 各大領域知名專家、繪者 同聲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傑/畫家、作者   莊嘉強/「速寫‧檳城」發起人   楊勝雄/設計師   橘枳/插畫家、作者   藝術蝦/1/2的藝術蝦 格主   (依姓氏筆畫排列)   這大概是我目前看過對於引介

速寫最完整的一本書,器材、技巧、畫風,甚至網路經營都編進書內,是喜好速寫者不能錯過的一本好書。──王傑/畫家   素描作品可以是個人日誌,也可以是和全世界同好連接的通行護照。詹姆斯‧霍布斯用淺而易懂但充實的書寫,引領大家進入素描世界!──莊嘉強/「速寫‧檳城」發起人   素描最能摹寫個人的私密情緒,卻又是與人溝通的好方式。無論你是行內人或是門外漢,《Sketch your world畫出你的世界》正是最佳的典範。──楊勝雄/設計師   速寫是生活的一種方式,用畫筆記錄下每一刻的感動,是讓人難忘的美妙體驗。閱讀本書,可以從藝術家的眼中看到色彩繽紛的世界,也能從中學到他們獨特的創作技巧與私房

經驗。──1/2的藝術蝦 作者簡介 詹姆斯‧霍布斯James Hobbs   目前居住、工作皆在倫敦,是自由 接案的新聞記者與藝術家,曾於《藝術家與插畫家》雜誌(Artists & Illustrators)擔任編輯。他的作品曾入圍「哲爾伍德繪畫獎」(Jerwood Drawing Prize),並曾於歐洲參與多項展出。他的繪畫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售,也是「城市寫生人」(由寫生藝術家組成的全球性社群)的董事成員,及「倫敦城市寫生 人」(London Urban Sketchers)的創辦人之一。   www.james-hobbs.co.uk 譯者簡介 劉怡伶   新聞系學士、文化研

究碩士。曾任職報社編輯、博物館企畫、表演藝術領域。喜好電影、旅行、看舞,以及替流浪狗取名字。 本書介紹 6 基本工具 10 單元一 準備開始 第一堂:舒服地就座 出發 26 遇到想畫的主題 30 面對旁觀者 32 把素描簿當跳板 33 第二堂:素描的速度 小而快 38 比較大幅的畫 40 善用每一刻 42 第三堂:觀察的技巧 停下來看 46 學習去看 48 探索主題 50 描繪從未見過的景物52 再熟悉不過的屋裡屋外 54 第四堂:開始畫畫 筆觸 58 色調 60 線條 62 看到什麼畫什麼 64 構圖 66 顏色 68 一次創意的冒險 70 單元二 素描技巧

第五堂:建築 華美的建築 78 日常的建築 80 如何描繪景深 82 建築的肖像 84 屋頂 86 建築工地 88 人物側寫:米格爾‧里爾昂斯 90 人物側寫:馬修‧僧士區 92 第六堂:公園 自然的筆觸 96 自然的顏色 98 構圖100 描繪綠色空間 102 人物側寫:凱薩琳‧泰瑞爾 104 第七堂:人物 尋找對象 108 咖啡館的人 112 人物與比例 114 人物與動作 116 素描移動中的人 118 人物側寫:瑪麗娜‧葛雷查尼克 120 人物側寫:史蒂夫‧威金 122 第八堂:旅行日誌 活在當下 126 呈現個人特色 128 人物側寫:艾默‧伊斯梅爾 130 第九堂:實地報導

駐地藝術家 134 反思與報導 136 說故事 138 人物側寫:加百利‧坎帕納里奧 140 人物側寫:喬治‧巴特勒 142 第十堂:夜晚時分 探索色調的明暗 146 黑暗中的光 148 人物側寫:麥克斯‧奈勒 150 第十一堂:數位工具 在平板電腦上作畫 154 使用數位工具 156 人物側寫:布蘭登‧凱利 158 第十二堂:素描簿之外 網站與部落格 162 社群媒體 164 如何在網路世界保護個人作品 165 加入素描俱樂部 166 參考資源 168 藝術家索引 170 謝辭 176 推薦序   一本素描簿可以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幾疊紙再加上畫筆或鉛筆就有這樣的效果! 真是好

大的口氣。不過對於定期在素描簿畫畫的人來說,似乎正是如此。素描簿是一個私密的個人空間,讓你表達自我、探索周遭環境,用最簡單的工具記錄體驗。 不過它可不只是動筆在紙上畫畫那麼簡單,你須要觀察並全神貫注於周遭人事物,你得抓住當下,用最鮮活的方式於素描簿中填滿回憶。否則別無他法能讓你停下腳 步來注視與欣賞,這是讓你騰出時間以感官做主的機會。   素描簿最棒的特點之一:它屬於你個人。別人怎麼想你在幹嘛一點都不重要,除了自己之外,你不需要取悅任何人。你不是為了工作而做,也不會有人給你評語。每一本素描簿裡有成功、有失敗,而常常在我們勇於承擔失敗之時,就能創造出最好的作品。   素描簿有很多種使用方式,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把它帶出屋外,素描或彩繪你所觀察到的事物。你可以是坐在家鄉的咖啡館裡,或是探索世界各地首度造訪的地方,甚至只是利用搭乘火車或在等候室的時間完成素描。簿子裡的作品述說著我們的生命故事,與對世界的洞察。    我跟素描簿的旅程,從念藝術學校的時候開始。當時我們在海邊用漂流木升起營火,畫著火光與營火最後被潮水澆熄的樣子。大學畢業後,我開著充當住處的迷你 飛雅特休旅車,帶了一大把鉛筆跟一疊自己做的素描簿, 遊歷英國六個月, 時間充裕的我,從天亮畫到黃昏。那趟旅途中,我的作品有了改變──完全浸淫於繪畫時,你必然會看到作品進化的歷程。從此我就再也離不開素描簿了。    我當年唯一錯過的

事,是素描同好社團。我們很容易以為沒有人跟自己做一樣的事,畢竟素描簿的本質是封閉的,而且最後很容易只是疊成一箱堆在床下,從未與 人分享。不過,如今素描簿上的畫,很容易掃描保存或上網分享。隨著部落格與社群媒體的興起,單打獨鬥的時代顯然已經遠去,很多人帶著素描簿出門,接著把他 們的作品上傳網路與人分享,並且支持其他寫生同好。國際藝術家網絡「城市寫生人」(Urban Sketcher, urbansketchers.org ,請見積木文化出版《手繪城市》)把全球千萬名的寫生愛好者連結起來。人們在「寫生俱樂部」這類活動中相約畫畫,給予彼此溫暖的鼓勵與信心──新手尤其需要。    同意讓作品收錄本書中

的創作者,包括用素描簿畫了十幾年的老練藝術家、還在就讀中的大學生、建築師、數位藝術家、插畫家、曾贏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動畫師, 以及報導藝術家等等。衷心感謝他們大方的出借。這些作品大多取自素描簿,未經任何修飾,有時候有點汙跡、有點皺褶、有些水漬;有時候是跨頁畫作,所以看得 到它的裝訂線;有時甚至背面的底圖還會透上來。這些冊子有的看起來破破舊舊、四分五裂,可能連續好幾個月四處漂泊。不過這就是素描簿的意義與它們的生命故 事。不管這樣一本小書對我們來說有多珍貴,它不應該永遠只是束之高閣。   這些來自國際寫生人社群的作品,有些用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 描 繪上色,有的用紙及顏料,從這些作品中你可以看到:

沒有所謂正確或錯誤的做法,沒有主題的限制,沒有理想的目標設定,更不需要追求相片般的精確。真正的目 標是找到自己創作的方式跟聲音,而不是模仿。這可能會花上好一段時間,不過這就是我們得以用嶄新的方式觀看世界、擴充人生經驗寶庫的必經過程。 詹姆斯‧霍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