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頓360專業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諾頓360專業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安妮寫的 策略形成及執行:以BSC為核心,為企業創造「利」與「力」 和明月工作室的 黑客攻防從入門到精通(全新升級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臉譜 和北京大學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楊文華所指導 蕭世雄的 策略性職能導向培訓制度規劃與評估之探索性研究 —策略地圖與品質機能展開的整合模型 (2020),提出諾頓360專業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策略性職能導向式培訓系統。

而第二篇論文華夏科技大學 資產與物業管理研究所 陳俐茹、陳建謀所指導 杜永平的 安全防災管理與安全防護競合之研究 (2015),提出因為有 安全管理、安全防護、事故、災難、保全業、公寓大廈管理維護業的重點而找出了 諾頓360專業版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諾頓360專業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策略形成及執行:以BSC為核心,為企業創造「利」與「力」

為了解決諾頓360專業版的問題,作者吳安妮 這樣論述:

寫給所有企業、創新產業及非營利組織的工作者 華文世界第一本平衡計分卡導入know-how與個案分析專書 管理會計領域名列亞洲第一政大會計系講座教授吳安妮三十年研究心血 首創融合學術與實務運用的「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ISVMS) 為臺灣企業打造精實體魄、提升價值、締造高績效 王文靜 商周集團執行長 李吉仁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 何飛鵬 城邦文化出版集團執行長 李采慧 日正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 李榮華 匯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前總經理 吳玲美 旭然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思華 國立政治大學科智所教授 張深閔 普祺樂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至偉 公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專業推薦 無論環境如何艱困,找出差異化及創新的策略才能突圍; 策略一旦形成,全員聚焦並徹底落實才會締造真正的成功。 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工具:平衡計分卡BSC, 可以協助企業聚焦及整合資源,進行策略規畫及執行, 與績效管理緊密連結…… 物聯網、區塊鏈、雲服務、AI時代、智慧物件、邊緣運算、數位分身、沉浸式體驗……面對巨科技帶來的世界變動,從新創團隊到各型企業,無不苦思生存策略,不少經營者也以為只要訂定好策略,便可以高枕無憂的收割成果。但是當策略未對日常作業產生實質改變,就會淪為口號。如何將策略構想轉變成全員的工作任務或實際行動,是企業經營的重要課題,因此,強而有力的策略執行工具,是

落實企業策略不可或缺的利器。 1992年,哈佛商學院教授羅伯.柯普朗(Robert S. Kaplan)和平衡計分卡協會總裁大衛.諾頓(David P. Norton)發展出績效管理工具「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這套由四大構面構成的管理機制,可將抽象的企業策略,轉化為一組明確的績效指標,用以衡量、管理策略的執行狀況。被《哈佛商業評論》譽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管理思維,《財星》雜誌前一千大企業超過七成導入,迄今已在全世界造成管理上的大變革。 ▍知識理論+導入step by step+常見問題Q&A,提升績效的實戰寶典 政治大學會計系講座教授吳安

妮,從攻讀博士班起便對這套系統感興趣,也是臺灣企業導入BSC制度的重要推手。為解決企業經營困境,提升策略形成及落實度,經過長期學術研究及實務運用,在平衡計分卡的基礎下,進而發展出包含策略形成系統、策略執行系統、作業管理系統、價值管理系統、價值創造系統五大子系統的「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Integrated Strategic Value Management System,ISVMS),協助組織建構策略形成系統及執行系統等整合性策略經營體系,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及經營績效。 本書是吳安妮教授鑽研此課題的三十年智慧結晶,以知(理論架構及相關技術)行(實務操作標準作業流程)合一的概念,深入介紹

策略形成與執行兩個子系統的精髓,並輔以公隆化學、匯豐汽車、德律科技與日正食品四個不同產業的企業導入個案,剖析推動BSC的know-how及實施步驟,同時蒐集彙整了導入常見的問題及正解,讓企業鞏固體質,找到服務顧客的新價值主張,透過精準緊密的行動執行策略,不斷締造高獲利。 平衡計分卡不僅適用於組織經營,對於個人工作及生活也有意想不到的助益。本書最後還教讀者如何運用平衡計分卡,解決人生不同階段碰到的瓶頸。 ▍各方推薦 ◎學者專文推薦 「作者從二十多年前開始結合『平衡計分卡』(BSC)原理的理論內涵,以及參與國內不同類型企業進行實際的系統導入輔導經驗,提出了『整合策略價值管理系統』(ISVM

S),整體而言可說是BSC理論提出之後,最具實務應用性的教戰手冊(playbook)。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作者吳安妮教授多年來專注於ISVMS的知識化與管理傳播,唯精惟一的實踐精神,更可說是管理學者的典範。」 ――李吉仁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 「本書嘗試擴大平衡計分卡的架構,提出『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簡稱ISVMS)。這個系統包括策略形成、策略執行、作業管理、價值管理與價值創造等五個子系統,將多元複雜的策略思維與落實執行緊密的聯結,兼具學術與實務,真正體現知行合一,對企業經營實務有很大的貢獻。」 ――吳思華 國立政治大學科智所教授吳思華 ◎企業家推薦 王文靜 商周集團執行長

、何飛鵬 城邦文化出版集團執行長 「中小企業常因缺乏資源而以土法煉鋼的方式來管理公司。吳安妮教授教導的平衡計分卡系統,引領經營者「聚焦思考」公司願景,並以創新的策略來達成目標。這套踏實、符合企業經營的管理制度,誠摯的推薦給大家!」 ――李采慧 日正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 「彼得˙杜拉克在《管理聖經》上說:方向正確,達成目標只是時間問題。企業領導者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幫企業擬定、把持正確的方向。這個正確的方向指的就是企業策略的規畫與執行。2000年我接任匯豐汽車執行副總時,有幸跟吳安妮教授學習平衡計分卡策略管理,協助擬定公司的發展策略。實施三年後得到明顯的成果,匯豐汽車成為台灣規模最大、

銷售台數最多、獲利最高的汽車經銷商。吳安妮教授把過去輔導企業實施平衡計分卡的成功經驗匯整成書,是非常真實、實用且寶貴的傳承。我以親身經驗,特此推薦。」 ――李榮華 匯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前總經理    「有好的策略,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平衡計分卡真的是完成企業精準策略與夢想成真的關鍵。」 ――吳玲美 旭然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本書的精髓能讓你找出公司真正且正確的策略目標,讓所有同仁發揮執行力,一起完成公司的願景及策略,朝使命更加邁進。」 ――張深閔 普祺樂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企業經營,除了生意模式及產品必須不斷的創新演進之外,策略、組織文化及執行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現今趨勢

遽變的經營環境下,如何將「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做好,往往是能否永續經營的挑戰。在一個學習的機緣中,吳安妮教授帶我認識平衡計分卡這個策略管理工具,公司引進這套思維系統後,讓以往「口號式」的策略,能夠落實到行動及不斷修正的執行層面,逐年提升事業體的營利及績效。平衡計分卡結合年度計畫,可以幫助主管找出對的事,且決定不做的事,由裡而外、完整而具體的訂出策略地圖,加上吳安妮教授長期研究實務做法,以及其他創新管理工具的配套,讓理論與實做結合,讓策略成效不但想得到,也看得到。」 ――劉至偉 公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策略性職能導向培訓制度規劃與評估之探索性研究 —策略地圖與品質機能展開的整合模型

為了解決諾頓360專業版的問題,作者蕭世雄 這樣論述:

大多數企業或機構組織雖然多已建立人才培訓制度,然而真正能夠完整而有效連結至組織總體策略仍不多見,此等現象或許也體現在人才培訓之學術研究上;多數學術研究亦停留在個體操作層次,連結整體策略或跨層次的研究相對少見。企業或機構組織往往只提出以年度營收增長作為主要策略目標,對於如何達成營收成長的配套機制則相對欠缺。 透過文獻探討與分析,本文將策略地圖與品質機能展開予以整合,作為建立策略性職能導向式培訓規劃與評估機制之模型工具。期望企業或機構組織在導入之後不再將策略規劃與執行視為畏途,同時改變傳統由上而下單向式佈達的培訓機制,甚至進而透過360度制度回饋評量制度,兼顧多方利益關係人的心聲與

意見。 本文採取行動研究法進行質性多重個案研究。研究過程中,初步先經由訪談之九家獲獎之企業與機構,深入了解其培訓規劃與評估制度,發現實施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以建立公司或機構組織總體策略者,相對於尚未導入策略地圖之企業或機構組織而言,確實能夠更加具體而明確呈現制度措施與策略目標之間的因果關係。透過學習與成長構面而展開之職能導向式培訓機制,除可精準運用培訓資源之外,培訓績效亦可轉換為可量測之KPI績效指標。 最後透過U公司電源事業處所需特定職能,逐一從策略地圖展開,確立相關職能之落差與缺口。進一步運用品質屋矩陣,分別調查主管與工程師之培訓需求,彙總後得出培訓課程支柱要性與優先順序,以演

練本文所提出之整合模型。其結果確實得以將培訓課程與策略目標之間的連結具體呈現,同時也得以兼顧利害關係人需求之最大公約數。惟本文因屬探索式質性研究,針對研究成果,未來尚需進行更多個案的實踐與探討,以彌補廣度與深度之限制。

黑客攻防從入門到精通(全新升級版)

為了解決諾頓360專業版的問題,作者明月工作室 這樣論述:

由淺入深、圖文並茂地再現了計算機與手機安全相關的多方面知識。全書共22章,分別為社會工程學、計算機與網絡反黑基礎、Windows10系統防火牆與Windows Defender、Windows10高級安全管理、系統和數據的備份與恢復、計算機與網絡控制命令、掃描與嗅探:確定目標與探索網絡資源、木馬防范技術、病毒防范技術、Windows系統漏洞攻防技術、計算機后門技術、程序的加密與解密技術、局域網安全防范技術、計算機遠程控制技術、Web站點安全防范技術、清理惡意插件和軟件、網游與網吧安全防范技術、網絡賬號防黑實戰、網絡支付工具的安全、無線網絡安全防范技術基礎、Wi-Fi安全防范技術、藍牙安全防范技

術。本書語言簡潔、流暢,內容豐富全面,適用於計算機初、中級用戶、計算機維護人員、IT從業人員及對黑客攻防與網絡安全維護感興趣的計算機中級用戶,各大計算機培訓班也可以將其作為輔導用書。 第1章社會工程學1.1黑客與社會工程學1.1.1社會工程學攻擊概述1.1.2無法忽視的非傳統信息安全1.1.3攻擊信息擁有者1.2揭秘常見的社會工程學攻擊1.3社會工程學攻擊時刻在發生1.3.1非法獲取用戶的手機號碼1.3.2揭秘網絡釣魚1.3.3揭秘如何偽造身份騙取系統口令1.4無所不在的信息搜索1.4.1利用搜索引擎搜索1.4.2利用門戶網站收集信息1.4.3利用其他特定渠道進行信息收集1

.5從源頭防范黑客攻擊1.5.1個人用戶防范社會工程學1.5.2企業或單位防范社會工程學技巧與問答第2章計算機與網絡反黑基礎2.1系統進程2.1.1認識系統進程2.1.2關閉和新建系統進程2.2端口2.2.1端口的分類2.2.2查看端口2.2.3開啟和關閉端口2.2.4端口的限制2.3網絡協議2.3.1TCP/IP協議簇2.3.2IP協議2.3.3ARP協議2.3.4ICMP協議2.4虛擬機2.4.1安裝VMware虛擬機2.4.2配置安裝好的VMware虛擬機2.4.3安裝虛擬操作系統2.4.4VMware Tools安裝技巧與問答第3章Windows 10系統防火牆與Windows Def

ender3.1設置Windows 10防火牆3.1.1啟用或關閉Windows防火牆3.1.2管理計算機的連接3.1.3 Windows防火牆的高級設置3.2使用Windows Defender3.2.1認識Windows Defender3.2.2 認識Windows Defender的功能3.2.3使用Windows Defender進行手動掃描3.2.4自定義配置Windows Defender3.3讓第三方軟件做好輔助3.3.1清理惡意插件讓Windows 10提速3.3.2使用第三方軟件解決疑難問題3.4使用Windows更新保護計算機3.4.1設置更新3.4.2檢查並安裝更新技巧

與問答第4章Windows 10高級安全管理4.1設置文件的審核策略4.2Windows BitLocker驅動器加密4.2.1了解BitLocker4.2.2啟用BitLocker4.2.3管理BitLocker加密的驅動器4.3本地安全策略4.3.1不顯示最后登錄的用戶名4.3.2調整賬戶密碼的最長使用期限4.3.3調整提示用戶更改密碼時間4.3.4重命名系統管理員賬戶和來賓賬戶4.3.5禁止訪問注冊表編輯器4.4用戶操作安全防護機制4.4.1認識用戶賬戶控制4.4.2更改用戶賬戶控制的級別技巧與問答第5章系統和數據的備份與恢復5.1備份與還原操作系統5.1.1使用還原點備份與還原系統5.

1.2使用GHOST備份與還原系統5.2備份與還原用戶數據5.2.1使用驅動精靈備份與還原驅動程序5.2.2備份與還原IE瀏覽器的收藏夾5.2.3備份和還原QQ聊天記錄5.2.4備份和還原QQ自定義表情5.3使用恢復工具恢復誤刪除的數據5.3.1使用Recuva恢復數據5.3.2使用FinalData恢復數據5.3.3使用FinalRecovery恢復數據技巧與問答第6章計算機與網絡控制命令6.1在Windows系統中執行DOS命令6.1.1用菜單的形式進入DOS窗口6.1.2通過IE瀏覽器訪問DOS窗口6.1.3復制、粘貼命令行6.1.4設置窗口風格6.1.5Windows系統命令行6.2全

面認識DOS系統6.2.1DOS系統的功能6.2.2文件與目錄6.2.3文件類型與屬性6.2.4目錄與磁盤6.2.5命令分類與命令格式6.3網絡安全命令實戰6.3.1測試物理網絡的Ping命令6.3.2查看網絡連接的Netstat6.3.3工作組和域的Net命令6.3.423端口登錄的Telnet命令6.3.5傳輸協議FTP命令6.3.6查看網絡配置的IPConfig命令6.4其他重要命令6.4.1Tracert命令6.4.2Route命令6.4.3Netsh命令6.4.4Arp命令技巧與問答第7章掃描與嗅探:確定目標與探索網絡資源7.1確定掃描目標7.1.1確定目標主機IP地址7.1.2了解

網站備案信息7.1.3確定可能開放的端口和服務7.2掃描的實施與防范7.2.1掃描服務與端口7.2.2Free Port Scanner與ScanPort等常見掃描工具7.2.3X-Scan用掃描器查看本機隱患7.2.4用SSS掃描器實施掃描7.2.5用ProtectX實現掃描的反擊與追蹤7.3嗅探的實現與防范7.3.1什麼是嗅探器7.3.2捕獲網頁內容的艾菲網頁偵探7.3.3使用影音神探嗅探在線視頻地址7.4運用工具實現網絡監控7.4.1運用網絡執法官實現網絡監控7.4.2運用Real Spy Monitor監控網絡技巧與問答第8章木馬防范技術8.1何謂木馬8.1.1木馬的起源與發展8.1.

2木馬的機體構造8.1.3木馬的分類8.2揭秘木馬的生成與偽裝8.2.1曝光木馬的偽裝手段8.2.2曝光木馬捆綁技術8.2.3曝光自解壓捆綁木馬8.2.4曝光CHM木馬8.3揭秘木馬的加殼與脫殼8.3.1ASPack加殼曝光8.3.2「北斗程序壓縮」多次加殼曝光8.3.3使用PE-Scan檢測木馬是否加過殼8.3.4使用UnASPack進行脫殼8.4清除木馬8.4.1通過木馬清除專家清除木馬8.4.2在「Windows進程管理器」中管理計算機進程技巧與問答第9章病毒防范技術9.1何謂病毒9.1.1計算機病毒的特點9.1.2病毒的3個基本結構9.1.3病毒的工作流程9.2Restart病毒與U盤

病毒曝光9.2.1曝光Restart病毒9.2.2曝光U盤病毒9.3VBS代碼病毒曝光9.3.1曝光VBS腳本病毒生成機9.3.2揭露VBS腳本病毒刷QQ聊天屏9.4宏病毒與郵件病毒防范9.4.1宏病毒的判斷方法9.4.2防范與清除宏病毒9.4.3全面防御郵件病毒9.5網絡蠕蟲防范9.5.1網絡蠕蟲病毒實例分析9.5.2網絡蠕蟲病毒的全面防范9.6殺毒軟件的使用9.6.1用NOD32查殺病毒9.6.2瑞星殺毒軟件20139.6.3免費的專業防火牆ZoneAlarm技巧與問答第10章Windows系統漏洞攻防技術10.1系統漏洞基礎知識10.1.1系統漏洞概述10.1.2Windows系統常見漏

洞10.2Windows服務器系統10.2.1曝光入侵Windows服務器的流程10.2.2NetBIOS漏洞10.3使用MBSA檢測系統漏洞10.3.1MBSA的安裝設置10.3.2檢測單台計算機10.3.3檢測多台計算機10.4使用Windows Update修復系統漏洞技巧與問答第11章計算機后門技術11.1認識后門11.1.1后門的發展歷史11.1.2后門的分類11.2揭秘賬號后門技術11.2.1使用軟件克隆賬號11.2.2手動克隆賬號11.3系統服務后門技術11.3.1揭秘使用Instsrv創建系統服務后門11.3.2揭秘使用Srvinstw創建系統服務后門11.4檢測系統中的后門程

序技巧與問答第12章程序的加密與解密技術12.1常見的各類文件的加密方法12.1.1在WPS中對Word文件進行加密12.1.2使用CD-Protector軟件給光盤加密12.1.3在WPS中對Excel文件進行加密12.1.4使用WinRAR加密壓縮文件12.1.5使用Private Pix軟件對多媒體文件加密12.1.6宏加密技術12.1.7NTFS文件系統加密數據12.2各類文件的解密方法12.2.1兩種常見Word文檔解密方法12.2.2光盤解密方法12.2.3Excel文件解密方法12.2.4使用RAR Password Recovery軟件解密壓縮文件12.2.5解密多媒體文件12

.2.6解除宏密碼12.2.7NTFS文件系統解密數據12.3操作系統密碼攻防方法揭秘12.3.1密碼重置盤破解系統登錄密碼12.3.2Windows 7 PE破解系統登錄密碼12.3.3SecureIt Pro設置系統桌面超級鎖12.3.4PC Security(系統全面加密大師)12.4文件和文件夾密碼的攻防方法揭秘12.4.1通過文件分割對文件進行加密12.4.2給文件夾上一把放心鎖12.4.3使用WinGuard給應用程序加密和解密12.5黑客常用加密解密工具12.5.1文本文件專用加密器12.5.2文件夾加密精靈12.5.3終極程序加密器技巧與問答第13章局域網安全防范技術13.1局

域網基礎知識13.1.1局域網簡介13.1.2局域網安全隱患13.2常見的幾種局域網攻擊類型13.2.1ARP欺騙攻擊13.2.2IP地址欺騙攻擊13.3局域網攻擊工具13.3.1「網絡剪刀手」Netcut13.3.2WinArpAttacker工具13.4局域網監控工具13.4.1LanSee工具13.4.2網絡特工13.4.3長角牛網絡監控機技巧與問答第14章計算機遠程控制技術14.1遠程控制概述14.1.1遠程控制的技術原理14.1.2基於兩種協議的遠程控制14.1.3遠程控制的應用14.2利用「遠程控制任我行」軟件進行遠程控制14.2.1配置服務端14.2.2通過服務端程序進行遠程控制

14.3用QuickIP進行多點控制14.3.1安裝QuickIP14.3.2設置QuickIP服務器端14.3.3設置QuickIP客戶端14.3.4實現遠程控制14.4用WinShell實現遠程控制14.4.1配置WinShell14.4.2實現遠程控制14.5遠程桌面連接與協助14.5.1Windows系統的遠程桌面連接14.5.2Windows系統遠程關機14.5.3區別遠程桌面連接與遠程協助技巧與問答第15章Web站點安全防范技術15.1曝光SQL注入攻擊15.1.1Domain(明小子)注入工具曝光15.1.2「啊D注入」工具曝光15.1.3對SQL注入漏洞的防御15.2曝光PHP

注入利器ZBSI15.3曝光Cookies注入攻擊15.3.1Cookies欺騙簡介15.3.2曝光Cookies注入工具15.4曝光跨站腳本攻擊15.4.1簡單留言本的跨站漏洞15.4.2跨站漏洞15.4.3對跨站漏洞的預防措施技巧與問答第16章清理惡意插件和軟件16.1瀏覽器與惡意插件16.1.1為什麼有些網頁游戲玩不了16.1.2 不請自來的瀏覽器惡評插件16.2惡評插件及流氓軟件的清除16.2.1清理瀏覽器插件16.2.2流氓軟件的防范16.2.3使用金山系統清理專家清除惡意軟件16.3間諜軟件防護實戰16.3.1間諜軟件防護概述16.3.2用SpySweeper清除間諜軟件16.3.

3通過事件查看器抓住間諜16.3.4微軟反間諜專家Windows Defender的使用流程16.3.5使用360安全衛士對計算機進行防護16.4常見的網絡安全防護工具16.4.1AD-Aware讓間諜程序消失無蹤16.4.2瀏覽器綁架克星HijackThis16.4.3諾頓網絡安全特警技巧與問答第17章網游與網吧安全防范技術17.1網游盜號木馬17.1.1哪些程序容易被捆綁盜號木馬17.1.2哪些網游賬號容易被盜17.2解讀網站充值欺騙術17.2.1欺騙原理17.2.2常見的欺騙方式17.2.3提高防范意識17.3防范游戲賬號破解17.3.1勿用「自動記住密碼」17.3.2防范游戲賬號破解的

方法17.4警惕局域網監聽17.4.1了解監聽的原理17.4.2防范局域網監聽的方法17.5美萍網管大師技巧與問答第18章網絡賬號反黑實戰18.1QQ賬號及密碼攻防常用工具18.1.1「啊拉QQ大盜」的使用與防范18.1.2「雨辰QQ密碼查看器」的使用與防范18.1.3「QQExplorer」的使用與防范18.2增強QQ安全性的方法18.2.1定期更換密碼18.2.2申請QQ密保18.2.3加密聊天記錄18.3微博等自媒體賬號的安全防范18.3.1當前主要的自媒體平台18.3.2個人網絡自媒體賬號被盜取的途徑18.3.3正確使用自媒體平台18.4微信等手機自媒體賬號的安全防范18.4.1微信號

被盜的后果18.4.2怎樣安全使用微信18.4.3個人微信賬號被盜的應對措施18.5郵箱賬戶密碼的攻防18.5.1隱藏郵箱賬戶18.5.2追蹤仿造郵箱賬戶的發件人18.5.3電子郵件攻擊防范措施18.6使用密碼監聽器18.6.1密碼監聽器的使用方法18.6.2查找監聽者18.6.3防止網絡監聽技巧與問答第19章網絡支付工具的安全19.1加強支付寶的安全防護19.1.1加強支付寶賬戶的安全防護19.1.2加強支付寶內資金的安全防護19.2加強財付通的安全防護19.2.1加強財付通賬戶的安全防護19.2.2加強財付通內資金的安全防護技巧與問答第20章無線網絡安全防范技術基礎20.1無線路由器基本配

置20.1.1了解無線路由器各種端口20.1.2了解無線路由器的指示燈20.1.3配置無線路由器參數20.1.4配置完成重啟無線路由器20.1.5搜索無線信號連接上網20.2無線路由安全設置20.2.1修改Wi-Fi密碼20.2.2設置IP過濾和MAC地址列表20.2.3關閉SSID廣播20.2.4禁用DHCP功能20.2.5無線加密技巧與問答第21章Wi-Fi安全防范技術21.1Wi-Fi基礎知識簡介21.1.1Wi-Fi的通信原理21.1.2Wi-Fi的主要功能21.1.3Wi-Fi的優勢21.1.4Wi-Fi與藍牙互補21.2智能手機Wi-Fi連接21.2.1Android手機Wi-Fi

連接21.2.2iPhone手機Wi-Fi連接21.3Wi-Fi密碼破解及防范21.3.1使用軟件破解Wi-Fi密碼及防范措施21.3.2使用抓包工具破解Wi-Fi密碼21.4Wi-Fi攻擊方式21.4.1Wi-Fi攻擊之一——釣魚陷阱21.4.2Wi-Fi攻擊之二——陷阱接入點21.4.3Wi-Fi攻擊之三——攻擊無線路由器21.4.4Wi-Fi攻擊之四——內網監聽21.4.5Wi-Fi攻擊之五——劫機21.5Wi-Fi安全防范措施技巧與問答第22章藍牙安全防范技術22.1藍牙基礎知識簡介22.1.1認識藍牙22.1.2藍牙的起源與發展22.1.3藍牙的工作原理22.1.4藍牙的體系結構22

.1.5藍牙的相關術語22.1.6藍牙4.2的新特征22.1.7藍牙4.2的發展前景22.2藍牙設備的配對22.2.1啟動藍牙適配器22.2.2搜索周圍開啟藍牙功能的設備22.2.3使用藍牙進行設備間的配對22.2.4兩台設備傳遞文件測試效果22.3藍牙通信技術應用實例22.3.1讓家居生活更便捷22.3.2讓駕駛更安全22.3.3增強多媒體系統功能22.3.4提高工作效率22.3.5豐富娛樂生活22.4藍牙攻擊方式與防范措施22.4.1典型的藍牙攻擊22.4.2修改藍牙設備地址22.4.3利用藍牙進行DOS攻擊22.4.4藍牙的安全防護技巧與問答

安全防災管理與安全防護競合之研究

為了解決諾頓360專業版的問題,作者杜永平 這樣論述:

2007年9月14日最高行政法院96年度判字第01643號行政裁判,將台灣地區建築物之安全防災管理轉型為屬保全業務行為之安全防護。但保全業務無法完整涵蓋防災管理,仍須物業部分之通盤整合管理,因此本研究之動機旨在釐清保全安全防護業務在安全防災管理所欠缺之部分,而本研究之目的則為探討保全業與物管業良性之競合方式,俾望全面提升台灣地區建築物如何在安全防災管理層面做好安全管控或預警事宜。 本研究應用實例歸納法,取樣中國地區香港屯門雙層巴士墜橋、上海外灘踩踏事件,台灣地區蘇花公路遊覽車墜海、高雄氣爆事件、八里八仙樂團粉塵爆燃事件,法航4590號班機空難事件,及台灣地區近20年重大災難海量資料進行

研究,歸納整理發現所有重大災難皆潛藏有共同的慣性與規律。 茲歸納重大災難發生共同的慣性與規律為:一、所有的事態皆潛藏有可能肇生事故、甚至災難的原因、缺失或瑕疵;而這類原因、缺失或瑕疵肇災多有同一現象,即平衡、均態或飽和狀態、或表像平靜穩定的現 象,因疏忽或大意…等原因而被破壞;例如軍方於2003年開闢烏鼻石雷達站第一預定位置(已廢棄),造成坡地不穩定,卻於2010年10月21日因全台最大的 時雨量在南澳出現,肇生蘇花公路147.7公里處岩屑崩塌,進而將行經該路段之創意旅行社遊覽車推下300公尺深之絕壁而墜海。二、似乎所有平衡、均態或飽和狀態、或表像平靜穩定的現象被破壞,幾乎都與第三者、附加

物或接合部有關;例如生蘇花公路147.7公里處岩屑崩塌事件,推論龐大的雨量成為山坡地岩屑的潤滑劑;又如法航4590號班機翼上的油箱蓋被撞開,造成汽油大量外洩並經過輪胎起落架纜線因斷線所產生之電弧處,引發大火。三、所有的災難幾乎都是一連串的事故所肇生,而這些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而管理不善是造成這些事故連續被發生的慣性真正原因。四、所有的災難似乎都有避開的最後機會,但緣於安全管理者或當事人最後的決策或抉擇錯誤,而誤失良機。 本研究就重大災難發生共同的慣性與規律,畢竟是個人藉災難歷史資料所歸納分析所得之模糊概念,但在安全管理及防護實務上,真是如此嗎?故本研究同時採用專家問卷調查法方式,期以明確研究

的結果是否正確。 本研究整理發現重大災難發生之慣性與規律,並足資證明事故與災難可以預測、可以事前防範。安全管理既可以預測,當然就是管理科學的一部份,安全管理與安全防護有了明確的分際,故最高行政法院行政裁量將台灣地區建築物之安全防災管理為歸屬保全業務行為之安全防護建議應有所調整,建議應考慮物業管理的競合,如斯方能全面達到建築物安全防災之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