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大空降01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諾曼第大空降01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袁騰飛寫的 沒人敢說的戰爭史:袁騰飛犀利話二戰﹝1939-1945年﹞(下冊)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諾曼第大空降01 - 軟體兄弟也說明:諾曼第大空降01,《諾曼第大空降》(英語:Band of Brothers)是一部2001年美國戰爭迷你劇集,改編自歷史學家史蒂芬·安布羅斯的1992年同名非虛構書籍(英语:Band of ...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沈明室所指導 黃超興的 我國海軍陸戰隊的角色與定位再省思 (2020),提出諾曼第大空降01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軍事轉型、變革、戰略、角色、定位。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黃鉦堤所指導 李孝春的 從霍爾(S. Hall)的「製碼/解碼」理論探討「調漲菸稅挹注長照基金決議案」 (2018),提出因為有 製碼/解碼、菸稅、長照的重點而找出了 諾曼第大空降01的解答。

最後網站諾曼第大空降繁中線上看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則補充:諾曼第大空降 繁中線上看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諾曼第大空降繁中線上看,諾曼第大空降第一季線上看,諾曼第大空降影集在2022年該注意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諾曼第大空降01,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沒人敢說的戰爭史:袁騰飛犀利話二戰﹝1939-1945年﹞(下冊)

為了解決諾曼第大空降01的問題,作者袁騰飛 這樣論述:

百家講壇風雲人物袁騰飛, 通俗講史,穿越古今,直白開講! 史上最犀利歷史老師 教你課本上不教的二戰史!     蘇軍紅旗在國會大廈上飄揚,柏林人的記憶停留在一九四五年五月。   天空掉下「男孩」與「胖子」,廣島與長崎封存在一九四五年八月。   叱吒大洋的戰艦已沉沒,馳騁沙漠的坦克已翻覆,翱翔天際的戰機已折翼。   不管結局是不是圓滿,不管方式是不是如人所願,歷時六年的二戰在轟然巨響中結束。     東線   蘇聯的將軍要擁有多於敵軍五六倍的士兵才會打仗,幸好,他們就有那麼多士兵。戰術靈活的德意志鐵騎一路踏平東歐,蘇聯士兵卻用堆積如山的屍體,築起一道又一道防線,這是矛與盾的對決,是智力與蠻力的對

抗。然而,怎麼樣也殺不光的蘇聯兵,怎麼樣也到不了的補給,任憑德國軍人如何優秀,東線已不在他們掌握之中。   西線   美國參戰、義大利倒戈,同盟國的反攻迫在眉睫、被占領國革命不斷,整個歐洲大陸只剩德國孤軍奮戰,眼見勝利的天平漸漸倒向敵方,除了與希特勒一起走向毀滅,高層軍官也開始另尋出路。然而末日不給德國任何喘息的空間,一步不停的朝著柏林奔來。   太平洋戰線   島上叢林、海上戰艦、空中戰機,無數日軍為了那位不曾一見、未曾聞聲的天皇拋頭顱,灑熱血。然而最後,竟是美軍的兩顆原子彈讓日本平民首次聽見天皇的「玉音」。     該審判的,送上了法庭。   該評判的,記錄在歷史。   該記得的,不會

被忘記。     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五年,約六千萬人因二戰喪生。     袁騰飛世界戰史系列最終卷!   觀點犀利,立場堅定   就是要說你沒聽過的二戰史!     這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戰爭與以往不同,它不是恃強凌弱、以暴制暴那麼簡單,而是具有崇高的正義性。戰敗的德、義、日也不是單純使用暴力,而是有著豐富的理論做基礎: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首創法西斯主義,納粹德國的希特勒和日本軍國主義者都善用了它並各自加以發展,深入國民內心。所以,這場戰爭結束後,該用什麼方式對待那些挑起戰爭的罪犯,是對人類集體智慧的考驗。 本書特色   接續《沒人敢說的戰爭史:袁騰飛犀利話一戰》,袁騰飛一如既往用淵博的知識搭

配世俗的用語,再挖掘各種被人忽略的戰場軼事,顛覆大家對二戰嚴肅的想像。 名人推薦   *中國《百家講壇》迄今最受歡迎的主講人。據官方統計,袁騰飛主講的《兩宋風雲》,收視率大大超越易中天、閻崇年等人;而其更獨到、犀利、風趣的講史風格,帶動中國青年掀起一波前所未見的狂熱讀史風潮(部落格流量3日破百萬,演講影片點閱數單月衝破2500萬)。     *名嘴李承鵬稱:袁騰飛最好的地方是嘗試告訴學生「歷史不是什麼」,而不是按規定的歷史「是什麼」。「中國的歷史課總想爲歷史負點什麼責,其實歷史不需要我們去負責……中學歷史課應該成爲興趣課,成爲系統化一些的故事大全,讓學生知道一些普世價值和古人的情趣,從而成

爲一個正常的人類,而不是火星怪獸或奧特曼。袁騰飛不是一個好的歷史老師,卻是一個有趣的歷史老師,這已經很夠了。」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鳴表示:「我們的教育是標準答案教育,到了大學還扳不過來。對於袁騰飛的出名,應該反思的是教育本身的問題,而不是把學術爭議上升到意識形態。」     *《光明日報》王太拓認爲:「袁騰飛的歷史無關帝國主義」。這也是官方媒體對袁騰飛的首次直接評論,但其後此文被《光明日報》方面撤掉,在騰訊網新聞評論處還尚有保留。 作者簡介 袁騰飛   1972年生於北京,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曾在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擔任歷史課教師13年,現任北京市海淀

區高級進修學校歷史研究員,北京精華學校教師。曾參與北京市高考歷史命題工作,也是《高中新課標歷史教材》(人教版)的編寫者之一。   2008年6月,袁騰飛在精華學校的授課影片上傳至網路,機智幽默的授課風格讓他瞬間走紅,一星期内點閱數即超過1,000萬次,被稱爲「史上最牛歷史老師」。中國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百家講壇》系列節目,曾先後推出由他主講的「兩宋風雲」,「塞北三朝」等。   袁騰飛講歷史時言語通俗但蘊含大量資訊,講起課來簡潔犀利,流利通暢,層次分明。著有系列書《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沒人敢說的戰爭史》、《塞北三朝》、《袁騰飛講漢末三國》、《袁騰飛講成吉思汗》等作品。 第一章名將飲恨

大西洋 (大西洋海戰,德國海軍的悲歌) 大西洋海戰初期,德國海軍運用各種奇襲戰術,讓馳名多年的英國皇家海軍絲毫占不了便宜。然而隨著戰爭的走向,再精良的戰艦也挽不回戰敗的命運,大西洋上叱吒一時的各種德國艦艇,最終只能成為一艘艘鐵棺材。     01. 致力發展潛艇戰的德國 無視〈凡爾賽條約〉的〈英德海軍協定〉 德國的海軍實力不如英國 「狼群戰術」讓盟軍損失慘重     02. 奇襲斯卡帕灣 離奇沉沒的皇家橡樹號 英國海軍基地裡的德國間諜 與軍官海釣時釣到了港灣航道圖 普里恩發現皇家橡樹號 U-47號潛艇的巔峰與敗亡     03. 風光一時的斯佩伯爵號 袖珍戰列艦威力強大 擊沉萬噸巨輪多尼剋星號

德國戰艦以一敵三,難以招架 軍艦毀損嚴重,無奈自沉     04. 俾斯麥號的殞命處女航 英軍巡洋艦無法與德艦正面交鋒 中看不中用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電報被截獲,俾斯麥號無所遁形 永不沉沒的德國海軍戰艦     05. 北極海上的商船遭殲滅 穿越北極海的運輸任務 PQ-17船隊的誘敵計中計 攻擊艦隊無法及時前往救援 龐德上將的紙上談兵,讓船隊損失慘重     06. 俾斯麥號姊妹艦的隕落 鮮少親臨戰場的鐵必制號 英軍的「水源」與「鎢」行動 摧毀重點戰艦的問答機行動     07. 德國U艇的光輝歲月不再   第二章  戰爭殘酷幾人知 (蘇德對決,蘇聯贏得戰爭主動權) 德國不缺人才,但缺人。蘇

聯不缺人,但缺人才。兩軍較量,無論德軍使出多少精美的戰術,埋伏、突擊、包圍、策反,蘇聯始終用一波又一波的人海戰術壓制。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是對蘇軍將領最寫實的註解     01. 連德軍都害怕的蠻攻硬打 靠人海戰術來打每一場仗 落後的戰術讓蘇軍常做無謂的犧牲     02. 著名的叛徒——弗拉索夫 蘇軍裡的叛徒高達一百萬人 從中將到階下囚 蘇聯集團軍的荒淫與腐敗 俄羅斯民族的主要敵人是史達林     03. 克里米亞半島攻防戰 曼施坦因的不可能任務 十天激戰,攻下克赤半島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慘烈對戰     04. 先取要塞還是先掌握油田? 先大勝後慘敗的哈爾科夫戰役 希特勒與史達林互比誰犯的錯

誤多     05. 激戰史達林格勒 史達林發布「不得後撤半步」的命令 希特勒親臨前線下命令 以貼身緊逼戰術破解德軍攻勢 蘇德頂級狙擊手的對決 女狙擊手柳德米拉的故事 德蘇持續進行激烈的巷戰 「天王星行動」將德軍困在市區 「冬季風暴行動」沒能拯救同袍 鮑盧斯在最後一刻晉升為陸軍元帥 軍銜最高的蘇聯戰俘     06. 庫爾斯克會戰 史達林過於輕乎德軍的復原力 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的作戰計畫 德蘇轉戰普羅霍羅夫卡 虎式坦克vs.T-34坦克 菜鳥飛行員先在德蘇戰場練身手 堡壘計畫中止,蘇軍大反攻 二戰傷亡最慘重的勝利     07. 二戰期間德蘇兩國的戰爭英雄們 蘇軍的三次突襲掀起全面反攻 王牌飛

行員的處女秀 從菜鳥到王牌飛行員 拚死搏殺,一天打下七架「野馬」 擊沉戰列艦的魯德爾 大砲鳥戰機轟炸地面坦克 比希特勒還要好戰的飛行員 兩輛坦克殲敵無數的卡爾尤斯 馬特洛索夫犧牲小我的精神 蘇聯的「閃電將軍」瓦杜丁 農家小子蛻變為一代名將 九死一生的司令羅科索夫斯基 膽敢堅持己見,頂撞史達林     08. 蘇聯紅軍的大舉西進 白俄羅斯攻防戰開打 德國東線的救星莫德爾 「救火」不成,舉槍自盡 華沙起義的真相 將華沙從地球上抹除 想要獨立自主,就不能靠蘇聯 起義是獲得獨立的最後機會 「十次史達林突擊」的豐碩成果   第三章  高手過招玩心計 (盟軍光復北非,進占義大利) 戰爭中間諜有多重要,看看

英國人就知道!從「肉餡行動」到「馬丁上校」,逼真的演技耍的德國人團團轉。不讓英國間諜專美於前,德軍也策劃了「橡樹行動」,從義大利人的重重看守中救出墨索里尼。     01. 「沙漠之狐」告別北非 盟軍登陸北非的「火炬行動」 英美法德義的突尼西亞攻防戰 隆美爾的告別之戰     02. 盟軍登陸西西里島 騙過希特勒的錦囊妙計 「馬丁少校」光榮出征 逼真的演技讓敵軍全都上當 美英兩軍的墨西拿攻城競賽     03. 希特勒營救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被迫辭職下臺 歐洲第一惡棍執行橡樹行動 墨索里尼行蹤成謎 義大利政府的躲貓貓遊戲 懸崖飯店的拯救任務 從天而降的突襲部隊 義大利兵協助完成橡樹行動    

04. 是誰殺了墨索里尼? 卡西諾山戰役攻防戰 邱吉爾的祕密交易 獨裁者的末日   第四章  浩瀚大洋是屠場 (美日鏖戰太平洋,日軍節節敗退) 悶熱潮濕的太平洋諸島,是美軍進攻日本本土的必經之路,也是日軍為了天皇,不惜採用自殺攻擊也要保下的海外屏障。用身體堵上槍口,用一機換一艦,物資日漸匱乏的日軍,只能用瘋狂的行徑,震撼勢在必得的美國人。     01. 瓜達康納爾島攻防戰 兩大戰區司令互爭主導權 占領機場,進行反登陸作戰 一木支隊的輕敵挺進 日軍全軍覆沒,傷亡慘重 「老鼠特快」與「項鍊運輸」 日軍想靠人海戰術取得勝利 以一敵百的重機槍手巴西隆 美日的亨德森機場爭奪戰 驅逐艦也無法補給物資 日

軍末日的開始     02. 聯合艦隊司令的最後一役 謊報戰功的「一號作戰」 美軍再度破譯日軍密電 尼米茲主導的復仇者行動 山本五十六命喪太平洋     03. 吉爾伯特群島登陸戰 美軍對日軍戰略進攻的揭幕戰 日軍以土著做自殺式攻擊 美日兩軍傷亡慘重     04. 拿下馬里亞納群島 向「太平洋的防波堤」進攻 地獄貓式戰機vs.零式戰機 潛艇獵殺航空母艦 制海權與制空權易主 塞班島上的自殺式攻擊 奪回關島的控制權 東條英機被迫下野     05. 聯合艦隊名存實亡 誇大戰功的臺灣空戰 實力懸殊的蘇里高海峽海戰 毫無戰術可言的雷伊泰灣海戰     06. 神風特攻隊的誕生 「一機換一艦」的恐怖攻

擊 自殺式攻擊一度重創美軍   第五章  為了祖國的背叛 (盟軍登陸諾曼第,光復西歐) 希特勒的瘋狂使他越來越無法掌握局勢,在盟軍成功空降諾曼第、步步進逼德國本土後,德國軍官為了挽救祖國,開始密謀推翻狂人。「女武神行動」雖告失敗,但狂人仍舊無可避免的邁向了末日    01.  爾虞我詐的戰前準備 法國地下組織不願配合盟軍 德黑蘭會議的登陸決議 又一次的詐敵——銅頭蛇行動     02. 盟軍登陸諾曼第 傘兵落點不佳,但因禍得福 出師不利的搶灘行動 小西奧多・羅斯福准將上場 「裝甲老虎」魏特曼一夫當關 瑟堡的強攻與頑抗 百萬大軍橫渡英吉利海峽     03. 誰來解放巴黎? 盟軍決定延後解放巴

黎 共產黨提早起義的政治目的 在最後一刻趕來的援軍     04. 功虧一簣的女武神行動 史陶芬堡的刺殺任務 「七二○事件」的結果與影響     05. 西線且戰且退 盟軍的市場花園行動 德軍的格里芬擾亂行動 德軍最後的一搏——阿登戰役   第六章  侵略注定要失敗 (蘇軍攻克柏林,德國投降) 國會大廈掛上蘇軍紅旗,希特勒與新婚妻子化為焦屍兩具,這是納粹德國的末日,也是柏林城內百姓一生無法忘記的惡夢,柏林人民遭到進城蘇軍的血腥報復,即使發動戰爭的從來不是他們。     01.  東歐各國最後的命運 東普魯士成為蘇聯領土 反法西斯民族統一戰線形成 由國王所主導的政變 羅馬尼亞政變後的影響 霍爾蒂

的反法斯西與流亡海外 只許勝利的布達佩斯攻防戰 以墓穴為壕溝的德軍 弗拉索夫又一次的背叛 蘇聯軍隊趁虛而入解放布拉格 奧地利被蘇美英法占領     02. 納粹德國的末日 西線盟軍與蘇軍共搶柏林 德軍的防禦體系遭到瓦解 待在元首地堡裡的希特勒 希特勒與新婚妻子一起自殺 史上最無恥的遺囑 自詡為民族英雄的惡魔 蘇軍紅旗插在國會大廈上     03. 德意志民族的屈辱與榮耀 蘇聯軍隊的血腥報復 一個民族的集體創傷 堅守庫爾蘭的最後德軍   第七章  只有投降是出路 (美軍攻入日本本土,日本投降) 東京被一把地獄之火燒毀三分之一,「男孩」與「胖子」從天空落下,「天皇玉音」千年來首次傳入日本平民的耳中

,大日本帝國終於只能宣布無條件投降,在此之前無數太平洋小島上已躺著無數「玉碎」的日軍。     01.  美日激戰硫磺島 守衛本土的最後一道防線 栗林忠道的防禦工事 太平洋艦隊司令的必勝決心 美軍航空母艦首次襲擊日本本土 美軍陸戰隊的艱苦挺進 在摺鉢山上升起星條旗 美軍改變戰術,突破困境 日軍寧為玉碎的自殺攻擊 《父輩的旗幟》與《「玉碎總指揮官」的手繪信件》     02. 沖繩島登陸戰始末 從琉球王國到沖繩縣 戰前美日兩軍的各自安排 傷亡慘重的東京大轟炸 基於政治考量的互相授勳 天一號作戰失利,菊水作戰登場 永不沉沒的拉菲號驅逐艦 沒有任何空中掩護的艦隊 聯合艦隊的徹底覆沒 羅斯福總統與世長

辭 首里雖淪陷,戰役仍未結束 牛島滿切腹,戰事告終     03. 天皇決定無條件投降 美軍最後的王牌——五○九小組 廣島與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事件 蘇聯在最後一刻對日宣戰 史達林主導的東北大拆運 無條件投降還是本土決戰? 天皇廣播投降詔書   第八章  塵埃落定受審判 (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 「如果你們認為戰勝者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可以任意處死一個人的話,那麼,法庭和審判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人們將對法律喪失信仰和尊重,因為法庭建立的目的原本就是要讓人服罪。」──羅伯特・傑克遜,紐倫堡大審美國總檢察官     01. 德意志民族的懺悔與反思 公開、公平、公正的審判戰犯 與納粹黨頗有淵源的紐倫堡 令

人驚駭莫名的真相 是誰製造了波蘭的「卡廷慘案」 大屠殺的真相終究為世人所知 十位甲級戰犯上絞刑架 舉世震驚的「華沙之跪」     02. 不如預期的東京審判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成立 歷時三年的冗長審判 甲級戰犯竟然成為首相 日本天皇仍逍遙法外 奇襲斯卡帕灣 離奇沉沒的皇家橡樹號 二戰時德軍U艇的官兵全都經過嚴格的訓練,艇長更是千裡挑一,優秀得沒話說。三大王牌——普里恩、舍普克、克雷齊默爾,都是潛艇戰史上無出其右的名將。 二戰一爆發,英國人就知道德國U艇的厲害了。一九三九年十月十四日深夜,當時英國海軍的重要基地斯卡帕灣(Scapa Flow)皓月當空。凌晨兩點,突然間寧靜的軍港中響起了巨大的

爆炸聲,英國的皇家橡樹號戰列艦,燃起了熊熊大火,並迅速沉沒。當時軍艦上有很多官兵還在睡夢中,就這樣直接安樂死了。艦上八百多名官兵無一生還。 皇家橡樹號戰列艦成為英軍在二戰中損失的第一艘戰列艦。很多人把皇家橡樹號戰列艦的沉沒,認為是英國的「珍珠港事件」。 皇家橡樹號的沉沒,讓英國的海軍大臣邱吉爾心痛不已,他把這一天稱為英國皇家海軍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因為皇家橡樹號戰列艦曾經是英國海軍最強大的主力艦,而且這艘戰列艦來頭非常大。 據說在一六五一年,也就是清朝初期的時候,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在內戰中敗北,隻身落荒而逃,跑到一棵大橡樹旁,發現這棵橡樹是中空的,趕緊藏進去,躲過了追兵。後來查理二世捲土重來,重掌

權柄,就把這棵救過他一命的老橡樹封為皇家橡樹。皇家橡樹從此成為戰神,變成了英軍的吉祥物。從那個時候開始,好幾艘英國海軍的戰艦被命名為皇家橡樹號。其中一八六二年建成的一艘橡木戰列艦,更是享譽四海。 被擊沉的這艘皇家橡樹號,於一九一四年下水,是英國君主級戰列艦的五號艦,曾經多次作為英王座艦出訪各國,艦上的貴賓室裡一直存放著英王寶座,牆上懸掛著歷代英王的畫像。當時在英國人眼裡,皇家橡樹號就是英國皇家海軍戰無不勝的威嚴象徵,結果沒想到開戰後一個多月,就爆炸沉沒了。 皇家橡樹號沉沒之後,英國人都不明所以,搞不清楚是鍋爐爆炸,還是其他狀況。陷入僵局的皇家海軍,成立了由十五名專家組成的調查委員會,一番調查後

得出結論:皇家橡樹號不是自行爆炸的,而是被德國潛艇發射的魚雷所擊沉。

諾曼第大空降01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奪橋遺恨:市場花園作戰的雄心與悲劇」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諾曼第戰役之後的趁勝追擊
波瀾壯闊開場,人人雄心壯志、迫不及待
樂觀與謹慎過了頭,使得最後以悲劇收場,盟軍損兵折將
後世以「奪橋遺恨」永誌此役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師不得錯過的經典傳世之作
 
  「報告長官,我們可能打得有點太遠了。」
  布朗寧中將,盟軍第一空降軍團副司令
 
  英國第一空降師在安恆的堅守,至今仍是二次大戰軍事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考李留斯雷恩
 
  諾曼第登陸讓不可一世的納粹第三帝國驚慌了!歐洲東西兩線急速往德國本土後撤,納粹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巴黎的解放、比利時的光復,「第三帝國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至少當時的人們都這麼想。尤其是喜歡跳舞的荷蘭民眾更是暗地裡歡慶鼓舞,偷偷買了代表荷蘭的橘色旗幟,準備迎接盟軍入城。然而,引頸企盼卻不見王師出現,反抗軍跟老百姓都著急了起來,怎麼回事了嗎?
 
  盟軍進攻速度太快,戰線一下子拉得太長,從諾曼第灘頭一直拉過來比利時的補給線,開始讓後勤補給作業顯得吃力,攻勢不得不停歇了。盟軍必須打開一個更接近戰線的深水港,同時還要擬定新的作戰計畫,務必讓納粹德國「一槍斃命」。盟軍打算利用這個機會,把在諾曼第作戰中成功施展的空降作戰,再次在這裡運用。
 
  這是一場規模前所未有,將來也不會再見識到的最大規模空降作戰行動。一場動用5000多架各型飛機以及2500架滑翔機在內的戰役,真的可以把德軍給趕回老家?盟軍就可以渡過德國的護國神川――萊茵河,直指第三帝國的核心――柏林?
 
  這時,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說,「交給我!」一場結合地面裝甲與空降部隊的龐大行動就此誕生。人們僅花了八天的時間準備「市場花園作戰」,徵集全歐洲可用的物資與戰力。美國著名的82和101空降師將以同盟協力的方式,支援這場註定要在歷史上留名的戰役。而最吃重的角色落在錯過諾曼第、功名同樣顯赫的英軍「紅魔鬼」第一空降師身上。
 
  約4萬名空降部隊負責佔領5座貫穿從恩荷芬、松村、格拉福、奈美根,一直到最終目標安恆的關鍵橋樑。一旦得手,裝甲部隊快速衝向萊茵河畔,盟軍將直指德國工業重鎮魯爾區。「聖誕節之前戰爭就可以結束」的想法隨之不脛而走。人們躍躍欲試,普遍認為德軍中只剩下「老人與小孩」,不足畏懼,卻將走入德軍裝甲部隊的虎口而不自知。
 
  面對要快速恢復攻勢的壓力,盟軍各方都有未盡完善的安排與舉措,最後都造成失敗的因素。情報的誤判、無線電裝備的缺陷、空降場的選擇,不採納在地荷蘭人的情報,再加上天氣等問題層出不窮。縱然如此,「市場花園」卻匪夷所思地成了蒙哥馬利口中「90%達成率」的作戰行動。第一空降師為此付出了幾近全滅的8000人傷亡、失蹤與俘虜的代價。怎麼會這樣呢?
 
  《奪橋遺恨》敘述了盟軍在1944年9月的重大挫敗,他們想站在德國最後一道屏障——萊茵河前,對著希特勒咒罵的願望可能還要再等一等了。
 
作者簡介: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
  著名戰地記者、新聞從業人員、編輯和作家。1920年6月5日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市。20歲那年來到倫敦擔任文員,但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因此於1941年加入路透社,進而在1943年成為《每日電訊報》的戰地記者,負責採訪第8航空軍及第9航空軍的新聞。
 
  他曾隨轟炸機隊深入德國上空參與過14次轟炸任務。D日當天,他先是從天空見證了盟軍對歐洲大陸的反攻。返航落地之後,再轉搭快速船艇橫跨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前往還在激戰的諾曼第灘頭進行最直接的現場採訪。這一天他剛滿24歲加1天。隨後他跟隨盟軍尖兵——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橫掃法國、跨過萊茵河挺進德國,直至納粹投降為止。歐洲戰事結束後,他又奔赴太平洋戰場前線採訪,並且開設《每日電訊報》在日本戰後的第一個辦事處。1946年轉戰耶路撒冷,擔任報社的中東區採訪主任。
 
  1947年移居美國,從此以北美為家。雷恩輾轉於《時代》、《新聞週刊》、《柯利爾》等媒體。「二戰經典三部曲」的出版使他享譽全球。《最長的一日》深獲肯定,也換來雷恩在著名文學雜誌《讀者文摘》的固定任職。
 
  雷恩一生得獎無數,深獲各界肯定。然而他最希望獲得的普立茲獎卻與他無緣。
 
  1970年被診斷出患了癌症,但他依然正面應對,正如同他在戰場上採訪一樣,並且把生命剩餘時間都用在完成他的最後著作《奪橋遺恨》。
 
  雷恩於1974年11月25日辭世,享年54歲。為紀念他在新聞和歷史寫作方面的傑出貢獻,美國海外記者俱樂部(Overseas Press Club America,OPC)於1957年創設了「考李留斯雷恩新聞獎」,至今依然以頒發此獎項,表揚在國際議題上有傑出表現的非虛構寫作作者。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我國海軍陸戰隊的角色與定位再省思

為了解決諾曼第大空降01的問題,作者黃超興 這樣論述:

一直以來海軍陸戰隊在一般社會大眾的觀感中是強悍且具侵略性的,也因為陸戰隊主要遂行的作戰任務是兩棲登陸作戰,所以被定位為攻勢作戰的部隊。但由於我國1993-1994年的國防報告書,已將建軍構想由攻守一體的作為,改為守勢防衛的指導,導致國人開始對陸戰隊存在的必要性與價值 產生質疑。因此,透過對美、日、中海軍陸戰隊變革內涵的探討,發現各國在評估執行任務的部隊編組和運作機制時,都會從環境與威脅出發檢討符合國家利益的國防,進而籌建相應的單位、武器、裝備與編組,再由統一的指揮作戰機制掌握運用 。最後提出在重層嚇阻指導下,海軍陸戰隊任務應該與海軍的任務相結合,接下以陸制海的作戰任務,及建構具備海上兵力投射

能力,且可立即出動作戰的艦隊陸戰旅與機械化陸戰旅,並增強其特種作戰能力,共同擔負起海上作戰、 搜救、反封鎖及本、外離島規復與作戰威懾的角色。

從霍爾(S. Hall)的「製碼/解碼」理論探討「調漲菸稅挹注長照基金決議案」

為了解決諾曼第大空降01的問題,作者李孝春 這樣論述:

摘要政府為解決失能民眾及其家庭長照之需求,於2017年提出「調漲菸稅挹注長照基金決議案」。對此,本文以霍爾(S.Hall)的「製碼/解碼」理論作為研究途徑,因此將「調漲菸稅挹注長照基金決議案」視為一個被符碼化的符號。本文探討該決議案的製碼與解碼。其中顯示,該決議案在製碼上是一種政治折衝,是多方利害關係人角力下的妥協﹔該決議案在解碼上則呈現三種解碼立場:主流稱霸的立場、協商的立場及反對的立場。值得一提的是,製碼者的製碼立場與製碼構想是一回事,但解碼者的解碼立場與解碼構想又是另一回事,兩者不一定相等。筆者在解碼立場上偏向於主流稱霸立場,亦即肯定且接受該決議案有助於實質解決失能民眾及其家庭長照之需

求。即使如此,筆者也從中體會,對於一個政策方案的解讀,比較不是誰對誰錯的爭執,也比較不是誰好誰壞的爭執,而比較是各方立場不同的爭執。筆者經由本文的探討,深刻感受該決議案像是一個「萬花筒」,隨著不同的解碼立場而呈現出不同的解碼內容。依此,我應學習以「去我執」且「開放」的心態來解讀政策方案與人間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