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台灣歷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認識台灣歷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溫美珍,李忠謙,曾寶瑩,吳逸驊,小松田直寫的 史哲社科基礎套書(共六冊):圖解經濟學+ 圖解哲學+圖解心理學+圖解社會學+圖解世界史+圖解台灣史 和周明峰的 晚霞滿天 ─台美歲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認識台灣也說明:以往在國民黨的大中國史觀下,台灣的歷史、地理教育,全都在認識中國,而遭諷刺「地理教的是歷史,歷史教的是神話」。 不只中學教育很難看到台灣,就算在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易博士出版社 和白象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王錦雀所指導 李旻哲的 國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中原住民族議題內容之分析研究—以十二年國教108課綱版本為例 (2021),提出認識台灣歷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十二年國教、108課綱、原住民族多元文化教育、教科書、文本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教育研究所 周珮儀所指導 金柱淵的 台韓高中本國史教科書意識型態分析 (2020),提出因為有 本國史、台灣、韓國、歷史教科書、意識型態的重點而找出了 認識台灣歷史的解答。

最後網站認識台灣良善力量印度電視台連2天專題報導則補充:印度主流英語電視台「寰宇一家」(WION)接連兩天播出介紹台灣與台印關係的形象專輯,讓印度民眾對台灣作為良善力量有進一步認識。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認識台灣歷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史哲社科基礎套書(共六冊):圖解經濟學+ 圖解哲學+圖解心理學+圖解社會學+圖解世界史+圖解台灣史

為了解決認識台灣歷史的問題,作者溫美珍,李忠謙,曾寶瑩,吳逸驊,小松田直 這樣論述:

  圖解經濟學(修訂版)  沒人教但早該懂的社會運作基本概念     當資源‧時間都有限,該如何權衡得失做分配?  .知道改善全球暖化刻不容緩,卻總是希望冷氣可以冷一點?  .工作與休閒的比例怎麼拿捏,薪水要用來換新手機還是出國玩?  .做生意要賣手搖飲還是開便利商店,要加盟還是獨立創業?  .政府要課多少稅,稅收要用來買飛彈還是給弱勢兒童吃營養午餐?  .我們希望公權力多介入、讓社會公平一點,還是放任市場完全競爭、最大化生  產效率?     從個人的行為、企業的投資、社會的體制到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小至日常生活經驗大至全球經濟體系,都是在有限資源下、進行一連串選擇的結果。

 而經濟學即是探討人們在種種取捨背後的決策過程─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不那樣做。運用供給、需求、成本、價格、市場等概念,解釋有限的資源如何被最適分配,達到最大滿足。     「因為經濟分析強而有力,如果社會大眾能有『像經濟學家般的思維』,那麼決策品質將會提昇,社會的福祉也將水漲船高。而如果真的希望讀者具有經濟思維,就直接訴諸於特定讀者的切身利害——寫本家庭主婦看的經濟學、或中學生看的經濟學、或捷運族看的經濟學。——《圖解經濟學修訂版》這本書,顯然就符合這個指標。」─熊秉元     圖解哲學(修訂版) 人之所以為人,在於懷有對世界的好奇,與對自我的懷疑。 而哲學,就在這過程中孕育誕生。

人為什麼不能不哲學? 「上帝是否真的存在?」 「世界是怎麼來的,世界的本源是什麼?」 「朝政敗壞、生活不順遂,該如何安身立命?」 當你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時,其實哲學的思辨就已經開始。 哲學的內容含括世界存在的真相、對宗教的理性反省, 到人人都能有共鳴的普世性價值思考,甚至數學、科學等 本來也是屬於哲學的一部分…… 但是,哲學是什麼? 這個提問連哲學家們都難以明確地定義描述, 然而正如哲學的希臘文是「愛智慧」一樣, 對智慧的熱愛與追求,就是哲學。   「本書的內容涵蓋東西方重要哲學家,介紹的順序雖然按照時間的先後,但重點並未放在哲學概念或內容的歷史發展,而是放在個別哲學

家學說的介紹。作者以流暢的文筆,清楚地介紹重要哲學家的一些重要概念及學說,確實做到了簡明易懂而又不致誤導的地步。」 ─林正弘  圖解心理學(修訂版) 「你在想什麼?」「我在想什麼?」「他在想什麼?」 從心理學角度一層一層揭開內心的面紗, 還原人心最真實的面貌。   佛洛伊德說:「觀察內心深處是了解人心的第一步。」 想要了解人心,就要從觀察開始。跟著心理學家們的腳步,從生理、動力、認知、行為等各種不同角度切入,深入內心、探究人們自己都沒意識到的心理活動,只要掌握住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以理性解開感性,就能看見潛藏在冰山底下從沒注意過的心理世界! 「圖繪心理學傳統整體形貌,走向心

理學創新圖像」是本書的重要特色。……一代的人,應該學習和理解傳統心理學的精神和內涵,但更該在理解和反思後,重新看待處於社會文化脈絡中的「人」的「心理」與「經驗」,建構屬於這一代的心理學新形象。 那將是個多元而豐富的時代圖像。─丁興祥  圖解社會學(修訂版) 關心社會、了解社會、批判社會, 唯有更好的社會,才能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不讀書就只能是做工的人?職業貴賤是誰在評斷?」 「女孩子跟異性同居就是不檢點?這是性別的差異還是不平等?」 「街友會流落街頭是自己不努力?還是社會結構改變造成的結果?」 「巧克力、鑽戒是情人間愛的表現?其中的關連到底在哪裡?」   我們

生活在社會之中,從出生就受社會影響,開始接收各種資訊、思想。 但是,我們一般所認同的「常識」,真的絕對「正確、合理」嗎?張開社會學之眼,看透表象、看清自己所處的結構,明白個人行動如何在結構中形成意義與脈絡。唯有培養出社會學的批判性思考力,我們才得以立體地理解並反思自己與他人的處境,社會框架才有被鬆動、改變的可能。   社會學的探究不是僵化的理論,而是隨時檢視、不斷反省、推陳出新的。 ……讀了這本《圖解社會學》,再看看這些經常聽到、看到的社會現象時,一定能提出更多元、更豐富、也更精準的看法。─彭懷真   本書巧妙地將文字與圖畫、漫畫相互搭配,正是它最有趣的地方,……期待對社會學有興趣卻

不得其門而入的學子們能把握機會窺其堂奧。 ─林淑鈴  圖解世界史(更新版) 在文化交流頻繁的世界, 我們的生活傳統, 都是世界史底下的一段分流……   地球是圓的,歷史上的事件總是如蝴蝶振翅般息息相關,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不與世界接軌。自古以來東西往來就相當頻繁,透過貿易與侵略,世界各地彼此交流,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我們的生活傳統中早已融入許多異國文化,並且轉化為自己的一部分,發展出獨有的文化色彩。 世界史不只是他國他人的過去,沿著文化脈絡溯源,每個人的身上都是一則世界史的總結。本書以交流、跨界為核心,跳脫過去一時一地的框架,詳細敘述自有人類以來,世界是如何變革、重組與

融合,從政治、經濟、戰爭到宗教、思想、文化,各個層面都有解說,將世界千年來的變遷盡收眼底,並且特別列出中國與日本的歷史做為參照。帶領讀者掌握世界的發展脈絡,回首過去、反思現在,跨出腳步,翻出歷史新頁!  圖解台灣史(更新版) 多元族群文化的島嶼記憶脈絡 理解過去,觀照現在。建構歷史視野,認識文化多元的今日台灣   台灣在地的歷史支撐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除了透過古蹟、舊照片等方式具體出現在你我眼前外,也在風俗習慣、思維方式等層面內含在種種訊息中,並與當下緊密地連接著。建立正確認識台灣歷史的方法與知識,不僅可以訓練邏輯思辨能力、加深對民族與文化的了解,更是對重大議題形成自主思考及判斷

的重要途徑。   台灣從史前時代就發現人類的蹤跡,十七世紀開始進入世界舞台,成為歐亞貿易據點。經過荷蘭、清朝、日本、原住民,多次的政權遞嬗及人口組成的改變,形塑出豐富而獨特的風土民情。《圖解台灣史》更新版共十一個篇章,選取重要史事,以精練易讀的文字、豐富有趣的資料,配合簡明的圖解,讓讀者貼近不同時期島嶼的故事及人民的生活風貌,迅速掌握台灣歷史的脈絡。了解這塊土地的過去,對現狀與未來才有更完整的認識與見解。

認識台灣歷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史」介紹
     
訪問作者:許雅玲
  
內容簡介:
  直到二十一世紀,台灣史依然被囚禁在這塊土地上,解開迷障只是公平正義的第一步......給新世代新青年認識台灣歷史的新課綱
  
◎台灣歷史長期以來被官方意識形態與教育機構囚禁,本書採新一世代歷史專家之史觀圖解台灣從史前到四百年歷史的發展,並延伸介紹事件中關鍵人物與歷史現場,成為提供重新思索歷史時空的最佳讀本之一。
  
◎每一大事情主題有圖有文,簡明易於閱讀和吸收,並融合教育部歷史課綱與題材,適合中學以上師生歷史教材使用,一讀馬上成為台灣文史通。
  
◎部分歷史現場以區域地圖與示意圖導覽呈現,適合對台灣主題或台灣史有興趣的讀者實地走訪。
  
◎掌握歷史中最核心的時間、事件、人物、地點等面相,一舉輕鬆了解台灣歷史
  
作者簡介:王品涵
  1983年生,台大哲學系學士、台大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台大台文所博士生。長期致力於台灣文學、推理小說的評論、研究與推廣。現為東南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兼任講師。曾協助編纂《魏清德全集》(台文館,2014)、《台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選集》(台文館,2014)。並任內容力公司特約作者、企劃編輯。
  
作者簡介:郭婷玉
  1986年生,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學士、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現為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生。研究主題為日本時代臺灣史,並關注明清以降中國地方社會研究、近代日本與東亞史等領域。著有〈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的地方政治:以屏東東港地區為例〉、〈清末臺灣的搖會組織〉等論文。並任內容力公司特約作者、譯者。
  
作者簡介:許雅玲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研究興趣為清代台灣貿易史、荷蘭時期台灣史、戰後台灣文化政策。熱愛美食、烹飪、旅行,認為自己的工作跟烹飪一樣,是在不同素材中尋求各種特質的協調。現為內容力有限公司企劃編輯、紀錄片研究員。
  
作者簡介:莊建華
  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國立台南護理專科學校兼任講師,因為關心台灣在二戰後的制度轉變問題,致力於研究戰後台灣史的研究,曾編纂《台灣全志》(卷五‧經濟交通志),現為內容力有限公司紀錄片研究員。

國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中原住民族議題內容之分析研究—以十二年國教108課綱版本為例

為了解決認識台灣歷史的問題,作者李旻哲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十二年國教108課綱國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在原住民族及其文化內涵上的敘寫與呈現,透過文本分析法的方式,除了瞭解目前教科書三個版本—翰林、康軒與南一在原住民族議題內涵上的實質內容與呈現情形為何,並比較各版本彼此之間之異同外,也檢視三個版本是否皆有遵循著十二年國教108課綱對於原住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揭示,同時也試圖檢視與反思臺灣原住民族長期所遭受,且過往教科書亦不時潛藏著的扭曲、忽略、汙名化、偏見與刻板印象等現象是否在當今的教科書中已不復見。 本研究發現與獲致結論如下:壹、各版本教科書在原住民族議題內容敘寫上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一、能提供學生思考原住民族轉型正義

之基礎知能 (一)能認識當代原住民族權利訴求內涵 (二)能了解原住民族受外部社會衝擊的過程 二、能提升學生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並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貳、各版本教科書在原住民族議題內容呈現上大致相同、小有所異參、各版本教科書幾乎皆符合108課綱在原住民族多元文化教育上的揭示 一、能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並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 二、能厚植部落意識與理解原住民族社會中部落的意義與重要性 三、能追求社會正義與體察原住民族群體面臨的不公平處境 四、能納入各族群歷史文化與價值觀並了解其互動關係 五、能避免僅此於表淺、零碎或教條化的學習素材

六、能提供學生引導提問以促進高層次思考與探究實作能力肆、各版本教科書或多或少仍存在著不平衡與不完整的原住民族再現現象 本研究的建議如下:壹、對教科書編輯與作者之建議 一、應多強調原住民族與其他族群在歷史與當今時代的互動關係 二、應多加著重當代原住民族權利訴求的內涵及其發展脈絡 三、應多提供能夠接近與深度認識原住民族及其文化的機會 四、期待原住民族多元文化教育從過去的附加取向邁向轉化取向貳、對教師教學與備課之建議 一、應增進原住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能、素養與態度 二、應時時反思自己是否潛藏著刻板印象、偏見或微歧視的意識形態 三、應多加

關注學生對於少數族群的態度價值與行為舉止 四、應讓學生能同理原住民族所面臨的不利處境 五、應多提供高層次批判思考與探究行動的機會參、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上:可以橫跨不同學習階段、領域或科目 二、在研究主題上:可以檢視教科書以外的原住民族多元文化教育 三、在研究方法上:可以搭配其他如訪談法以增加研究詮釋的觀點

晚霞滿天 ─台美歲月

為了解決認識台灣歷史的問題,作者周明峰 這樣論述:

台灣20餘年+旅美近半世紀,累積一生智慧與才情,豈容錯失的自述?   ◎一位留美學人、醫師的台灣心情,或述或論,都是滿滿的愛鄉情懷。   ◎追溯歷史、洞悉時事,為台灣的過去提出定位,為現在提出針砭,為未來提出看法。   ◎另有詩詞歌賦多篇,展現醫者多情感性的另一面向與才華。   於台灣出生、受教育的周明峰醫師,長年旅居美國行醫,在疼痛專業醫學方面頗具貢獻,著有《破解腰酸背痛的迷思》、《疼痛大突破—根治各種疼痛疑難雜症》等書,此外更一直秉持知識分子的良知,心繫寶島、關心台美關係與國際情勢,著有《台灣簡史》、《心在台灣》、《台美情懷》、《哈哇意亡國史—ALOHA哀歌》等書,一生立論頗豐,為

醫生濟世、書生報國的典範,醫病、醫人、醫國,皆有所貢獻。   周明峰醫師留美期間先後旅居紐約市、明尼蘇達州雙城、賓州匹茲堡,目前定居哈哇意檀香山,在美居留近半百歲月,一路披荊斬棘,躓踣再起,最終攀爬晉升巔峰,俯瞰夙昔跡蹤,熾熱的金黃有之,慘澹的黯黑有之,今以燦爛多彩之筆,留下軌跡,供後繼者參考,乃不可多得的經驗傳承。   本書共分六篇,篇篇值得一再品味:   「歷史紀事」 剖悉馬關割台始末、1945至1995年瘖暗年代的台灣紀事。   「據理力論」 闡揚作者對台灣政治、時局、文化的看法並提出針砭。   「台美憶往」 透過生活筆記,描述身為留美菁英對國事、家事、天下事的關懷。   「隨思所至

」 憂國憂民的論述之外,以詩歌聯語展現文人至情至性的另一面向。   「活動報導」 紀錄作者參與台美人的活動,翔實敘說,愛台之心溢於言表。   「醫學生涯」 敘述周醫師的學醫人生,過程雖然曲折,一路走來終成人生標竿。   〈四季台灣之台灣的春天〉                    春天後母面 連鞭笑也連鞭哭   西北雨嗶帕到 猶更得出日頭   雷公熠爁弄雞狗     雞仔戇愕 狗仔縮走   駛牛犁田窐笠棕蓑     播稻搔草巡田水   花蕊含笑     蝶仔來歇     鳥隻鬥陣叫   山坡鮮草     圳溝漈流     魚蝦嗶噗跳   台灣的春季     許爾濟水     許爾

婎   2008.12.25 檀香山  

台韓高中本國史教科書意識型態分析

為了解決認識台灣歷史的問題,作者金柱淵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台韓歷史教科書本國史中之「政治意識型態」、「族群意識型態」、「性別意識型態」等意識型態。本研究主要目的為:(一)了解台灣高中本國歷史教科書各類「政治意識型態」、「族群意識型態」、「性別意識型態」之分布情形並分析其意涵;(二)了解韓國高中本國歷史教科書各類「政治意識型態」、「族群意識型態」、「性別意識型態」之分布情形並分析其意涵;(三)比較台灣與韓國高中本國歷史教科書中各類「政治意識型態」、「族群意識型態」、「性別意識型態」之差異;(四)歸納研究發現與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台韓歷史教科書相關編輯工作者作為教科書發展與修定之參考(提供台韓歷史教科書研究課程之回應與具體建議)。本研究採內

容分析法進行定質、定量分析,以台灣L、S版本、韓國M、B版之高級中等學校本國史教科書本作為研究對象,並以「政治意識」、「族群意識」、「性別意識」相關理論、研究整理而出之類目表為主要研究工具,將政治意識型態分為「政治典則與政治信念」、「政治社群與政治態度」、「威權當局」、「政治宣傳策略」四大主類目、族群意識型態分為「族群觀感(刻板印象)」、「族群操作」、「國族認同」三大主類目、性別意識型態分為「性別出現均衡」、「性別刻板印象」、「性別角色淡化」等三大主類目。最後以此三大意識型態類目表進行台韓歷史教科書本國史共四冊之內容分析。研究結果可知,現行台灣歷史教科書呈現以台灣島為中心之歷史,重視台灣原住民

的歷史及文化,強調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認同與台灣的多元性質,而幾乎未出現國族(中國、中華民族)意識。韓國與台灣相反,呈現以朝鮮民族與其國家為中心之歷史,強調韓國民族不被外部勢力屈服之精神及民族歷史•文化的悠久及國家統一意識。在族群意識方面,台灣教科書強調台灣係多元族群與多元文化之社會,呈現台灣民族是由閩南族群、客家族群、外省族群、原住民族群、新住民所構成,但韓國史教科書仍標榜單一民族及單一文化,亦出現對特定族群與新住民之淡化。在性別意識型態部分,兩國皆重視性平等,但台韓兩國歷史教科書相比之下,台灣更積極提及女性的角色,也正向呈現同性婚姻等多元性別相關議題,但韓國史教科書幾乎未提及同性、多元性別相關

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