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管陶笛指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複管陶笛指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晏誠寫的 五線譜、豆芽譜、樂譜:流行陶笛樂譜精選集 第3冊 (適用陶笛) 內附《伴奏mp3》二維碼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全新~(台灣製)TNG 陶笛之家複管三管陶笛雙色窯變色C調陶笛 ...也說明:全新~(台灣製)TNG 陶笛之家複管三管陶笛雙色窯變色C調陶笛+厚棉袋子+指法表|

南華大學 民族音樂學系 張誦芬所指導 許浩倫的 陶笛比賽與音樂會常見的曲目之探討-以許浩倫畢業音樂會為例 (2018),提出複管陶笛指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陶笛、複管陶笛、陶笛音樂會、陶笛比賽、情熱大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班 許允麗所指導 洪珀慈的 彰化縣國民小學陶笛團組織、訓練、與經營現況之調查研究 (2014),提出因為有 彰化縣、國民小學陶笛團、組織、訓練、與經營的重點而找出了 複管陶笛指法的解答。

最後網站因為我不會再公開吹奏舊式指法的複管陶笛了... - TikTok則補充:來自吳欣潓二胡 陶笛 (@whh_613) 的TikTok 影片:「 2022/2月作品回顧 已成回憶 #荷塘月色#二胡# 陶笛 此作品回憶還算珍貴, 因為我不會再公開吹奏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複管陶笛指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五線譜、豆芽譜、樂譜:流行陶笛樂譜精選集 第3冊 (適用陶笛) 內附《伴奏mp3》二維碼

為了解決複管陶笛指法的問題,作者張晏誠 這樣論述:

  適合:C笛/G笛/複管陶笛 獨奏 / 合奏 聯名推薦   台灣陶笛演奏家 游學志老師   韓國陶笛演奏家 朴鳳圭會長   中國陶笛演奏家 林燁教授  

複管陶笛指法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siang0424/
上面是粉絲專頁
奕翔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iang0424/

魔女の宅急便-「魯修的口信」

很久沒有練習複管陶笛了,因為前幾個月我的複管陶笛被偷走了(泣....
過了幾個月還是沒有尋回,因此只好買新的了。

複管陶笛算是我演奏的樂器裡面比較不熟的樂器。
跟單管不同的是,三管複管陶笛的音域可以達到2個八度半,嚴格來說的話,不含泛音,3管陶笛的音域比薩克斯風、雙簧管還要多。
並且也有完整的半音列指法,算是樂器界的後起之秀呢。

跟這支複管陶笛磨合的還不錯,於是今天就選了-魔女宅急便裡面非常輕快的-「魯修的口信」 分享給大家,這一次也附上了動態樂譜,除了陶笛以外,也可以使用高音直笛來演奏哦。

希望大家會喜歡。

陶笛比賽與音樂會常見的曲目之探討-以許浩倫畢業音樂會為例

為了解決複管陶笛指法的問題,作者許浩倫 這樣論述:

  本詮釋報告將以筆者於2019年1月16日舉辦的畢業音樂會演出曲目中,挑選出適合當作陶笛比賽的曲目做為討論。  陶笛在台灣發展了20年左右,這些年的發展雖然在硬體上突飛猛進,原本只是跟隨在日本的腳步發展,但是後來台灣的製笛技術因為許多前輩投入陶笛製作的這個領域後開始蓬勃發展。短短十年的時間,台灣製作的陶笛已經走向日本、韓國、大陸、香港甚至是陶笛的發源地意大利都有台灣陶笛的蹤影。然而在軟體的發展上顯得比較牛步些,台灣陶笛近20年來(1996-2019)的演奏歌曲,幾乎都是跟隨著日本陶笛演奏家們的腳步,尤其是日本陶笛演奏家野村宗次郎 先生的音樂一直是台灣陶笛玩家們模仿的對象,其音樂風格偏向心靈

音樂,有舒服的旋律、簡單的技巧、單純的樂曲結構。由於不需要太艱深的吹奏技巧因而深受台灣陶笛吹奏者的喜愛,也影響了台灣陶笛音樂發展非常多年。隨者陶笛吹奏的人口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其他樂器領域專業老師的投入,除了舉辦研習、講座之外,透過國際的音樂會交流慢慢的台灣陶笛的吹奏層次也提升了。當台灣音樂比賽的環境出現陶笛項目之後,隨即面臨的巨大問題是沒有足夠且正式的曲目足以應付音樂比賽。在筆者擔任南投、彰化、宜蘭以及嘉義等縣市的音樂比賽陶笛項目評審多年經驗中,不時可以出現陶笛吹奏流行歌曲參加比賽,在正式的音樂比賽中顯得格格不入。  有鑑於此,筆者致力於陶笛吹奏曲目的開發,並引進國外的複數管陶笛擴展陶笛

演奏的音域,使陶笛能夠演奏更多的樂曲,除此之外更創作了適合複管陶笛演奏的曲目,也為音樂比賽創作了可以發揮複管陶笛特色的演奏曲目。  本詮釋報告挑選出經常在陶笛比賽與陶笛音樂中被吹奏改編自小提琴的獨奏曲目《情熱大陸》以及三首筆者特地為陶笛比賽設計的創作曲為討論對象。

彰化縣國民小學陶笛團組織、訓練、與經營現況之調查研究

為了解決複管陶笛指法的問題,作者洪珀慈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彰化縣國民小學陶笛團組織、訓練、與經營現況,並探討學校及指導教師背景對訓練及經營實施方面之影響。為達研究目的,研究者以自編之「彰化縣國民小學陶笛團組織、訓練、與經營現況之調查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以彰化縣102學年度所有設立有陶笛團的48所國民小學為研究對象,共寄發48份問卷,回收39份,回收率達81.25%。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事後比較進行統計分析。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歸納以下結論:一、彰化縣國民小學陶笛團成立的學校半數以上是小型學校;聲部編制大多為齊奏;大多以一般教室或音樂教室做為練習場地;練習頻率大多為每

週固定練習一次,每次約40分鐘;經費來源主要為向教育相關單位申請補助;學校行政單位提供最多的支援是練習場地的提供及經費支援;家長的支援以提供經費支援最多。二、在六個訓練方式實施頻率方面,以「基本吹奏指導」實施頻率最高,之後依序為「音樂知識教學」、「教材編選」、「樂曲聲部教學」、「樂曲詮釋解說」,而以「表演欣賞」實施頻率最低。三、在二個經營方式實施頻率方面,以「公開展演與比賽」」實施頻率較高,「團規制定與執行」實施頻率較低。四、訓練實施頻率會因指導教師之身份、音樂學習背景及指導陶笛團年資的不同而有差異。外聘老師比正式教師更常進行基本吹奏的指導及音樂知識教學的指導;正式教師比外聘老師更常進行表演欣

賞的聆賞。指導陶笛團年資為6-9年的教師比指導陶笛團年資為5年內的教師更常進行基本吹奏的指導及音樂知識教學的指導;指導陶笛團年資為10年以上的教師比指導陶笛團年資為5年以內的教師更常進行樂曲的詮釋解說。音樂科系畢業的教師比非音樂科系畢業的教師更注重教材的編選並更常進行樂曲的詮釋解說。五、經營實施頻率會因指導教師之現任職務及音樂學習背景的不同而有差異。教師兼行政的教師與音樂科任老師比級任老師更常實行公開展演與比賽。音樂科系畢業的教師比非音樂科系畢業的教師更常採行團規制定與執行並更常實行公開展演與比賽。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所得之結果對教育相關單位、學校行政單位、陶笛團指導教師,以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可

行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