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亮度建議ni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中央大學 照明與顯示科技研究所 陳怡君所指導 方淇的 室內照明環境與顯示觀賞活動之 舒適輝度對比研究 (2015),提出螢幕亮度建議ni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顯示輝度、背景輝度、對比度、視覺疲勞度、視覺舒適度。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螢幕亮度建議ni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室內照明環境與顯示觀賞活動之 舒適輝度對比研究

為了解決螢幕亮度建議nit的問題,作者方淇 這樣論述:

過去LED照明著重於發光效率的提升與價格成本的降低,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價格甜蜜點的來臨,重視情境營造、個人化需求及節能環保的LED智慧照明為新的發展趨勢。室內最普遍的休閒活動為觀看電視,對於著重使用者體驗與需求的現今,使用者的觀賞舒適度為照明觀賞環境的設計要點。本論文探討室內照明顯示觀賞活動下使用者的視覺生理狀況,經由心理學實驗法設計人因實驗,以問卷的方式獲得主觀評估,以閃光融合儀與睫狀肌視調節微動儀獲得客觀評估,並以統計軟體SPSS進行數據分析。本研究共有兩個實驗,實驗ㄧ的自變項為顯示輝度(50 nit、100 nit、200 nit)及其與背景輝度之間的對比度(10:1、20:1、50:

1、217:1),其中217:1為暗室;實驗二的自變項為顯示輝度(50 nit、100 nit、200 nit)與對比度(2:1、3:1、4:1、6:1、10:1、50:1、217:1)。人因實驗結果,實驗一的客觀指標無法提出適當的對比度操作範圍,主觀指標僅能初步判斷室內觀賞活動不建議於暗室中進行。實驗二的主觀生理感受評估建議以顯示輝度100 nit進行室內觀賞活動,且不建議於暗室中觀賞;螢幕亮暗感受評估建議以顯示輝度50 nit、對比度範圍2:1至50:1進行室內觀賞活動;背景亮暗感受與整體滿意度評估在不同的顯示輝度水準下有不同的對比度建議範圍。針對螢幕亮暗感受、背景亮暗感受、整體滿意度評估

三個主觀評比,建立各自的擬合方程式,模型預測值與實驗各情境的平均評分均高度相關,相關係數分別為0.96、0.97、0.96。綜合三個評比建立室內顯示觀賞活動下燈具的舒適度操作模型,並可調配彼此的權重來改變各評比的重要性。此模型分數越高代表越滿意,並繪出距離最高分位置一個標準誤的範圍,定義為燈具的舒適操作區域,可作為未來調控顯示器亮度與環境照明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