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食草圖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蝴蝶食草圖鑑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裕榮寫的 台灣蝴蝶食草植物全圖鑑 和林柏昌、林有義的 蝴蝶食草圖鑑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蝴蝶食草圖鑑 - 中文百科全書也說明:◎第一本蝴蝶食草晚廈檔圖鑑芝祖辣店:. 精選180種蝴蝶寄主植物,翔實介捆翻項紹地理分布、辨識要點、各部位特徵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貓頭鷹 和晨星所出版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環境教育及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白子易所指導 吳秀英的 黏土蝴蝶教具介入對幼兒園學童蝴蝶保育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 -以臺中市東區某幼兒園為例 (2021),提出蝴蝶食草圖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幼兒環境教育、黏土、教具、蝴蝶保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 范致豪、張文亮所指導 薛銘童的 大花咸豐草化感作用對雜草防治效用及其於蔬菜栽培的應用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化感作用、化感物質、大花咸豐草、香附子、蔬菜生產、雜草管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蝴蝶食草圖鑑的解答。

最後網站蝴蝶食草-FindBook 找書網則補充:FindBook 找書網:蝴蝶食草, 書名:台灣蝴蝶食草植物全圖鑑(347種台灣蝴蝶× 788種食草雙向速查,特別收錄4種肉食性蝶類幼蟲)【金石堂、博客來熱銷】,作者:洪裕榮,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蝴蝶食草圖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蝴蝶食草植物全圖鑑

為了解決蝴蝶食草圖鑑的問題,作者洪裕榮 這樣論述:

  耗時十多年,台灣最完整的蝴蝶食草植物圖鑑,82科782種一次收錄。   .探訪蝴蝶王國的最佳引導專書。  .精選252種台灣常見的蝴蝶食草植物,完整呈現蝴蝶食草植物的花、葉、果、種子等識別特徵。   台灣之所以被稱為蝴蝶王國,除了氣候、環境適於蝴蝶繁殖外,台灣植物的種類豐富多元也是原因之一。蝴蝶幼蟲「以食為天」,然而在台灣的四千多種維管束植物中,卻不是每種植物,雌蝶都會選擇做為產卵對象,以供幼蟲食用。雌蝶僅會選擇適合自己的特定化學氣味的植物,做為幼蟲的寄主植物。    所以,認識的蝴蝶幼蟲食性與特定植物的關係,就能幫助你找到、並觀察蝴蝶生態,也可做為蝴蝶保育、復育或生態公園、社區綠美化

的新選擇與參考。   本書特別收錄目前其他同類書藉鮮少記錄到的新種、新發表之食草蝶訊,與一份最新蝴蝶食草名錄,供愛蝶雅士參考。此外,雖然台灣大部分的蝴蝶幼蟲皆為「食植性」,但仍有少數幾種小灰蝶的幼蟲為「肉食性」,以介殼蟲、芽蟲或螞蟻幼蟲為食,本書亦收錄四種肉食性蟲類以供參考。 本書特色   一、82科,782種台灣蝴蝶食草植物名錄一次收錄。  本書收錄了82科別,782種植物名錄供蝶友或昆蟲與植物愛好者查閱,並詳列食用該植物的蝴蝶種類與食用部位,有助讀者迅速了解幼蟲與植物間之關係,也提供蝴蝶中文名的速查表,方便讀者快速查詢,便於野外探索、觀察蝴蝶生態之美。   二、精選252種台灣常見的蝴蝶食

草植物,以600多幅清晰去背、1678張生態照片,外加細部解剖資訊教你如何辨識。  本書自782種中精選出常見的、易於栽種的252種蝴蝶食草植物,以600多幅清晰去背、1678張生態照片,外加細部解剖資訊,完整呈現其識別特徵。 作者簡介 洪裕榮   曾獲世界攝影十傑(美國攝影學會於每一年五月均會將前年度世界各國專業攝影人士參與國際各項大賽的成績彙總統計,以積分排定年度世界排名,其中最令人矚目者即為世界攝影十傑(Top10)),為台灣知名生態攝影家與自然觀察家,著有《台灣之美》、《台灣之美2:蝴蝶》、《蝴蝶家族》等書。本書為其集結十多年來植物栽培、觀察與蝴蝶幼蟲飼養經驗,並以專業的觀點來拍攝與記

錄蝴蝶寄主植物(食草)之生態的作品。

黏土蝴蝶教具介入對幼兒園學童蝴蝶保育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 -以臺中市東區某幼兒園為例

為了解決蝴蝶食草圖鑑的問題,作者吳秀英 這樣論述:

本研究課程根據「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配合十二年國教環境覺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技能與環境行動等環境教育目標,自編蝴蝶保育之幼兒環境教育課程教案、學習單及問卷評量量表,並以黏土自製蝴蝶的卵、幼蟲、蛹、成蟲等一生完全變態之模型爲教具。研究選取樣本和範圍採便利抽樣,以臺中市東區某幼兒園學童爲研究對象,採準實驗研究法,分爲實驗組與對照組一、對照組二各30人,共計90名幼童。實驗組實施蝴蝶保育課程教學並介入黏土蝴蝶教具學習,對照組一僅實施蝴蝶保育課程教學但未介入黏土蝴蝶教具學習,對照組二則不介入任何教學及教具學習。配合蝴蝶保育課程以環境教育五大目標自編之問卷評量量表作為研究工具,問卷經由專

家審查修改及刪減題項後發展成一份具有信、效度的正式問卷,於教學前針對三組學童實施問卷前測,時隔一週教學後再進行後測。彙整之問卷評量量表以spss for windows 18.0 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及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由分析結果比較實驗組的環境覺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技能、環境行動各面向後測平均數得分為36.80、9.00、45.10、36.70、26.00分,均分別高於對照組一的各項後測平均數得分22.13、6.70、35.87、22.87、15.80分,及對照組二的各項後測平均數得分9.73、3.17、27.00、9.63、7.40分。參與蝴蝶保育課程學習及介入黏

土蝴蝶教具之實驗組,前後測之環境覺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技能、環境行動各個面向顯著雙尾值(0.000、0.000、0.000、0.000、0.000)

蝴蝶食草圖鑑

為了解決蝴蝶食草圖鑑的問題,作者林柏昌、林有義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從植物世界觀看蝶類生態的書籍,藉由植物來了解台灣蝶類與野生植物之親密關係。書中介紹之彩蝶多達180種,是目前市面上最完整的一本蝶類生態書籍。   ※  180種蝴蝶食草及蜜源植物圖鑑,180種蝴蝶生態史圖鑑  ※  第一本蝴蝶食草圖鑑,教你種植食草及蜜源植物,打造蝴蝶生態園   ◎  第一本蝴蝶食草圖鑑:精選180種蝴蝶寄主植物,翔實介紹地理分布、辨識要點、各部位特徵及開花月份。  ◎  更是一本蝴蝶圖鑑:收錄全島常見180種蝴蝶,搭配1000張生活史生態圖,讓你了解蝴蝶各階段寄主、攝食植物、生態習性。  ◎  在家打造蝴蝶生態園:介紹蝴蝶飼養及棲地營造實務要點,讓你在家就可輕

鬆營造一個開放的蝴蝶園。  ◎  隨身防水摺頁:隨書附贈可隨身攜帶的蝴蝶辨識摺頁,讓你走出戶外,賞蝶無礙。 作者簡介 林柏昌 台灣蝴蝶學會祕書長   1975年出生於台北市,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畢業,高中因社團始接觸生態領域至今逾十五年,曾任台北市立動物園服務隊解說組長、荒野保護協會活動專員、萬華、板橋、士林等社區大學生態課程兼任講師,現任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秘書長。致力於蝴蝶生態攝影、解說教育、活動企畫、資料蒐集等工作,參與著作物有:《蝶舞大屯賞蝶手冊》、《台灣常見的蝴蝶》、《嘉義生態農場賞蝶小手冊》、《淡水鎮賞蝶小手冊》、《大地舞姬台北縣賞蝶手冊》、《陽明山蝴蝶季──賞蝶護照》、《蝶會2002-2

007年曆》及相關折頁文宣品,作品亦散見各報章雜誌與兒童週刊。  林有義 自然生態教師   1975年出生於台北縣汐止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教系畢業,現任台北市立大安高工自然生態教師、三重蘆荻社區大學講師、陽明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研究調查組組長及理監事。

大花咸豐草化感作用對雜草防治效用及其於蔬菜栽培的應用研究

為了解決蝴蝶食草圖鑑的問題,作者薛銘童 這樣論述:

雜草管理是蔬菜生產體系相當重要的一環。一般農夫普遍採用的管理策略包括耕犁、刈草、覆蓋及施用除草劑等。其中又以除草劑的使用最為普遍。然而,研究指出過量使用除草劑及具除草劑抗性雜草的出現,已經造成許多環境及生態的問題。有鑑於此,部分科學家致力於從化感植物中找到新的天然植毒性物質,開發新型除草劑;或是致力於將化感植物或作物,作為覆蓋植物,導入輪作或間作的系統中。咸豐草(Bidens pilosa L.)是兼具傳統可食的野菜及中草藥的化感植物,具有導入蔬菜生產系統,提升雜草防治功效的潛力。在臺灣,咸豐草共計有白花鬼針(B. pilosa L. var. pilosa)、小白花鬼針(B. pilosa

L. var. minor (Blume) Sherff)及大花咸豐草(B. pilosa L. var. radiata Sch. Bip.)等3個變種。其中以大花咸豐草入侵性最強,但針對此物種的發芽光需求、自毒作用、化感物質釋出途徑、化感作用識別以及在蔬菜生產系統中的雜草控制潛力的相關研究甚少。本研究首先進行實驗室、盆栽及田間試驗,用以評估不同pH、光環境及殘體植毒性對大花咸豐草的發芽影響,了解未來應用上如何防止該物種的衍生危害。其次,透過自田間蒐集大花咸豐草植群天然淋溶液、利用吸附劑吸收葉、莖及葉等不同部位揮發性化合物、搜集根部淋洗液及施用殘體或其水萃液試驗方法等,探討此物種之化感物質

可能的釋出途徑、種類及其影響。為了評估大花咸豐草化感作用對其他植物的影響程度,以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為測試植物,進行大花咸豐草殘體植毒性對香附子種間密度依賴(density-dependent)、兩物種種間競爭和大花咸豐草田間土壤與其殘體對香附子塊莖更新之影響等試驗。最後,本研究也以小白菜(Brassica rapa L. subsp. chinensis (L.) Makino)為材料,在盆栽中施用大花咸豐草殘體,探討其化感物質對小白菜生長期間的雜草防治效果,以及對小白菜生長是否會產生不良影響。試驗結果顯示,大花咸豐草種子最適發芽pH為5-7之間,其中以胚根生長對

不同pH處理較為敏感,強酸性或偏鹼性環境對其幼苗之胚根發育有明顯負面影響。光照對大花咸豐草發芽影響隨環境而異,培養皿的試驗結果顯示,發芽並無光需求,但在以土壤為介質的盆栽則有明顯照光促進發芽的現象。遠紅光處理雖可抑制種子發芽,但預處理後於黑暗中培育仍可發芽的現象,顯示種子的發芽光反應應是極低光量反應(very low fluence response, VLFR)。試驗同時發現,大花咸豐草殘體與水萃液在控制(實驗室)、半自然(溫室或生長箱盆栽)及自然(田間)狀態下均可對其種子表現出植毒性。由遠紅光預處理後於黑暗中培育的發芽受抑現象推測,殘體或水萃液中所含的酚類化感物質可能會破壞Pfr光敏素,進

而抑制種子的發芽率。在化感物質釋出途徑方面,試驗結果顯示大花咸豐草雖可透過淋溶、揮發、根分泌及殘體分解等途徑釋出植毒性物質,但以殘體分解為最重要的途徑。同時,由各途徑的化感物質分析得知,淋溶或殘體分解途徑的主要化感物質應為酚類,而揮發途徑則以-蒎烯(-pinene)、莰烯(camphene)、月桂油烯(myrcene)、檸烯(limonene)及石竹烯(caryophyllene)等萜類及苯基庚三炔(phenylheptatriyne)等多炔類(polyacetylene)化感物質為主。除此之外,植毒性-密度依賴試驗結果發現,施用大花咸豐草殘體可明顯改變香附子之單株乾重-栽培密度對數關係斜

率。亦即殘體對香附子生長的抑制強度隨施用量遞增,但隨栽培密度增加而遞減,顯示殘體植毒性明顯存在低密度處理,但在高密度處理中則被稀釋了。而由大花咸豐草與香附子的種間競爭試驗進一步發現,相較於無施用處理,施用活性碳處理可提高香附子的生長,推測是因為大花咸豐草所釋出的植毒性物質經活性碳吸收,降低對香附子生長的影響,顯示化感作用在大花咸豐草與相鄰植物的競爭中扮演一定程度的影響。最後,在小白菜的栽培試驗中發現,大花咸豐草殘體可以顯著抑制雜草種子發芽達5週,並且即使在施用1週後播種小白菜,亦不會對小白菜的生長造成影響。大花咸豐草雖是高入侵性的外來植物,但在食用及醫藥方面極具發展潛力。本研究顯示,該植物殘體

的化感作用具直接應用在田間防治雜草及導入蔬菜輪作生產系統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