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停刊如何退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中國文化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沈慧聲所指導 許志煌的 台灣新生報民營化轉型之經營管理研究 (2004),提出蘋果日報停刊如何退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公營報業的定義、民營化之定義。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蘋果日報停刊如何退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新生報民營化轉型之經營管理研究

為了解決蘋果日報停刊如何退費的問題,作者許志煌 這樣論述:

摘要台灣新生報於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與台灣光復同時創刊,為台灣光復後首家報紙,其成長史可溯及日據時代之六家報紙,可謂公民營報中,植根於台灣歷史最久遠者。這一份台灣最悠久的報紙,在歷經五十五個年頭之後,於民國九十年,配合政府國營事業民營化政策,由公營媒體轉變為民營報紙。台灣新生報在還未民營化之前,逾半個世紀隸屬於省政府,堪稱「官報」,為省政建設宣傳,為政府政令做宣導,曾經分據台灣媒體發行大半版圖,有過一段風光的歲月。然而,由於大環境的轉變,媒體傳播生態的重組,經營者管理不善,以致虧損累累、債台高築幾乎破產。在民營化之後,台灣新生報似乎脫胎換骨,經過組織改造,大幅精簡人力,改變報紙屬性,由大

眾媒體改走小眾路線,第一年即轉虧為盈,連續四年都有不錯的業績,台灣新生報看似又起死回生,找回新的活力。今天,在報業一片不景氣聲中,不是虧損就是結束營業,傳統報業該何去何從?已經成為新聞傳播事業發展上,廣受探討的議題。而台灣新生報走過一甲子歲月,在民營化後仍然屹立不搖,難能可貴。回顧民營化前,台灣新生報一直見證台灣成長的腳步,完成每個階段的歷史任務,而民營化後,台灣新生報的轉型過程,不只是再次豐富台灣報業發展史,也觸發、提供台灣報業轉型的經驗。台灣新生報在經營管理上最大的轉變在那裡?本研究發現,由於整體傳播生態的改變,過去被視為是在「印鈔票」的報紙產業,在報禁解除之後,已不再出現意氣風發的榮景。

因此,精簡人力、調整組織架構,已經成為改善報業經營體質,提升競爭力的首要課題。其次,從台灣新生報的經驗發現,策略聯盟與外包的經營模式,是報業重新落實產業分工與資源整合管理的重要概念。再者,在報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之下,報紙如何重新自我定位,做好市場區隔,提出發展願景,無疑是報業困境下求生存的另一個重要出路。最重要的是,面對廣告量與發行量的下滑,如何尋找、開闢新的「財源」,以致於採行多角化的經營模式,已經成為今天報業想要永續發展的另一重要法門。就社會科學追求「典範」的視野,本研究還認為,台灣新生報的轉型、經營模式,還不能算得上是成功,不必然為報業發展找到新的出路。但是,台灣新生報調整組織架構、進行策

略聯盟,強調專業、分工、整合的核心概念,以及分眾化的自我定位、多角化的經營方向,確實是今天媒體發展興革主流,也值得報老闆思考報業出路時參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