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潔離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國立嘉義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 吳瓊洳所指導 孫沐紅的 非大陸籍中年新住民女性參與志願服務生命經驗之敘事研究 (2018),提出董潔離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年、新住民女性、志願服務、生命經驗。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王湧水、陳家蓁所指導 林欣怡的 國中生生活壓力、父母管教方式與手機成癮關係之研究—以新竹縣C國中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手機成癮、生活壓力、父母管教方式、國中生的重點而找出了 董潔離婚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董潔離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非大陸籍中年新住民女性參與志願服務生命經驗之敘事研究

為了解決董潔離婚的問題,作者孫沐紅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瞭解非大陸籍中年新住民女性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服務內容、困境及因應策略、對自我與家庭的影響。針對四位年齡介於35至59歲之非大陸籍中年新住民女性參與志願服務的生命經驗歷程進行敘事研究,敘說其志願服務之生命經歷,透過第四章「整體—內容」分析及第五章「類別—內容」分析之研究結果,歸納出本研究之結論,從四位研究參與者之生命故事與志願服務的相關經歷,以及研究者的解讀詮釋,來探究其志願服務經驗的內涵及其相關議題,以得到本研究之研究結論如下:一、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呈現多元性,包括:1.得著自我成長及學習中文的機會;2.認識新朋友及擴展人際視野;3.因曾受幫助,而燃回饋之心;4.當志工可以證明自

己的價值;5.從志願服務過程獲取喜悅及可以打發時間;6.喜歡機構跟服務內容。二、參與志願服務的困境及挫折呈現多樣化,包括:1.因新住民身分被猜疑、歧視;2.被稱呼外勞;3.因口語表達不清楚遭受挫折;4.先生及夫家不支持從事志願服務;5.志工姊妹們的閒言閒語。三、因應志願服務困境之策略:1.以心理防衛方式因應;2.改變及調整自己的心態;3.請他人幫忙;4.做好自己的角色,盡好應盡的責任;5.凡事不強求。四、參與志願服務的益處眾多:1.盡自己所能貢獻及回饋社會;2.提升識字及語言能力,增加自信;3.增廣親職教育的知識與能力;4.擴展人際關係及增進溝通能力。五、因參與志願服務帶動家人的成長轉變,包括

:1.全家一起參與志願服務;2.因與孩子一起服務,建立緊密的親子關係;3.孩子及先生的轉變;4.公婆從不支持到支持;5.自身的改變。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並提出結論,並分別對「政府政策」、「服務機構」、「台灣民眾」與「新住民女性志工及夫家」提出建議。

國中生生活壓力、父母管教方式與手機成癮關係之研究—以新竹縣C國中為例

為了解決董潔離婚的問題,作者林欣怡 這樣論述:

智慧型手機幾乎成為國中生普遍擁有的科技產品,對手機的黏著度愈來愈高,是否因而造成影響其生活作息、身心健康和對學習的投入,已成為教育界關心的焦點之一。本研究試圖探究國中生過度使用手機的因素,瞭解生活壓力是否為國中生手機成癮的原因,以及父母管教方式在生活壓力與手機成癮之間是否扮演調節的角色。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新竹縣C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每一年級分層隨機抽樣六個班級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380份,將問卷資料轉譯為分數逐題輸入電腦建立資料檔案,再採用SPSS和AMO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統計分析。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家庭壓力與學校壓力對於國中生手機成癮有顯著正向的影響,另

父母高要求的管教方式可以減緩國中生學校壓力與手機成癮之間的關係。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一些具體的建議,作為學校老師與學生家長在處理國中生手機成癮問題時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