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用網卡驅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萬用網卡驅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閆敬吳淑坤寫的 Linux C編程完全解密 和黃鑫船的 電腦維修基礎不是事兒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清華大學出版社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萬用網卡驅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Linux C編程完全解密

為了解決萬用網卡驅動的問題,作者閆敬吳淑坤 這樣論述:

《Linux C編程完全解密》以Red Hat 9.0 和Ubuntu 12.01 為平臺,系統地介紹了Linux 作業系統下的各種shell 命令以及在此平臺下進行C 語言開發的步驟和方法,並通過大量實例講解在Linux 下進行C 語言開發的方法和技巧。 《Linux C編程完全解密》共13 章,包括Linux 作業系統概述,Linux 的基本操作,文字編輯器,Linux 下的C 語言開發基礎,靜態程式庫和動態庫,make 工程管理,檔程式設計,shell 腳本的開發,進程管理,進程間通信(IPC), POSIX 執行緒,Linux 網路程式設計,Linux 驅動程式和

嵌入式基礎。同時還配有綜合專案實戰環節的原始程式碼, 使讀者能夠在此基礎上舉一反三,提升開發應用專案的能力。 《Linux C編程完全解密》結構合理、內容全面、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參考性和實用性。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電腦及相關專業進行Linux 平臺下C 語言程式設計的教材,也可作為程式開發員的參考用書。    

電腦維修基礎不是事兒

為了解決萬用網卡驅動的問題,作者黃鑫船 這樣論述:

本書是以迅維培訓中心實地計算機維修基礎教材為基礎編寫的,是迅維培訓中心的教學精華。本書第1章介紹電路基礎,包括計算機主板電路中各種電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與特性,以及各元件的測量方法、好壞判斷及其在電路中的應用。第2章介紹主板維修基礎,包括主板的架構,主板上各個插槽、接口上的重要信號測試點介紹,以及主板上的一些特殊元器件原理。第3章介紹筆記本電腦維修基礎,包括筆記本電腦組成結構、筆記本電腦的特殊元件,以及筆記本電腦特色電路分析。第4章介紹注液晶顯示器維修基礎,包括液晶顯示器中的特殊元件和典型電路分析。第5章介紹計算機軟件維護,包括系統安裝方法與步驟,以及驅動的安裝方法。第6章介紹常用維修工具,包括

風槍、烙鐵、萬用表、BGA返修台、編程器、直流穩壓電源、各種打值卡、示波器等工具的使用方法與技術要領。迅維網成立於2006年,是計算機產品、IT數碼產品等專業維修人員的交流平台,注冊會員100萬人,日PV30萬,匯聚百萬專業維修精英,提供各種翔實的維修案例和經驗分享。 第1章 電路基礎 1.1 電腦維修中用到的基本概念 1.1.1 電壓 1.1.2 電流 1.1.3 電阻 1.1.4 歐姆定律 1.1.5 功率 1.1.6 電源與負載 1.1.7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 1.1.8 頻率與周期 1.1.

9 脈沖信號 1.1.10 上升沿、下降沿與占空比 1.1.11 通路、斷路(開路)與短路 1.1.12 電路圖 1.1.13 供電、信號與地 1.1.14 高電平與低電平 1.1.15 總線 1.1.16 單位前綴 1.2 電阻器 1.2.1 電阻器的電路符號 1.2.2 直標法 1.2.3 數標法 1.2.4 色標法 1.2.5 查表法 1.2.6 電阻的檢測方法 1.2.7 電阻串聯 1.2.8 電阻並聯 1.2.9 分壓電阻 1.2.10 隔離保

護電阻 1.2.11 上拉電阻 1.2.12 下拉電阻 1.2.13 限流保護電阻 1.3 電容器 1.3.1 電容器的分類 1.3.2 電容器的特性 1.3.3 電容器的串並聯 1.3.4 電容器的檢測方法 1.3.5 電容器的應用 1.3.6 電容器的更換 1.4 電感器 1.4.1 電磁感應 1.4.2 電感器的特性 1.4.3 電感器的應用——脈寬調制 1.4.4 電感器的應用——變壓器與逆變器 1.5 二極管 1.5.1 二極管的分類 1.5.2 二極管

的特性 1.5.3 二極管的主要參數 1.5.4 二極管的極性判斷與好壞判斷 1.5.5 整流二極管 1.5.6 開關二極管 1.5.7 肖特基二極管 1.5.8 穩壓二極管 1.5.9 限幅二極管 1.5.10 鉗位二極管 1.6 三極管 1.6.1 三極管的內部結構 1.6.2 三極管的工作原理 1.6.3 數字三極管 1.6.4 雙三極管 1.6.5 三極管的引腳識別 1.6.6 三極管的測量 1.7 場效應管(MOS管) 1.7.1 場效應管的定義 1.

7.2 場效應管的電路符號 1.7.3 體二極管 1.7.4 場效應管的工作狀態 1.7.5 場效應管的測量 1.8 邏輯門電路 1.8.1 與門電路 1.8.2 或門電路 1.8.3 非門電路 1.8.4 與非門電路 1.8.5 或非門電路 1.8.6 三態緩沖門電路 1.9 運算放大器與比較器 1.9.1 運算放大器 1.9.2 比較器 1.10 晶振 1.10.1 實時晶振 1.10.2 時鍾晶振 1.10.3 聲卡晶振 1.10.4 網卡晶振、SATA晶

振 1.10.5 晶振測量 第2章 主板維修基礎 2.1 主板的組成 2.1.1 主板元件布局 2.1.2 CPU接口 2.1.3 北橋和南橋 2.1.4 PCB與總線 2.1.5 北橋管理的總線 2.1.6 南橋管理的總線 2.2 主板上常用的插槽與接口 2.2.1 ATX接口 2.2.2 FDD接口 2.2.3 IDE接口 2.2.4 SATA接口 2.2.5 串行口 2.2.6 並行口 2.2.7 PCI插槽 2.2.8 AGP插槽 2.2.9 PCI

-E插槽 2.2.10 DDR2插槽 2.2.11 DDR3插槽 2.2.12 USB接口 2.2.13 VGA接口 2.2.14 DVI接口 2.2.15 PS/2接口 2.3 主板上的特殊元器件 2.3.1 三端固定穩壓IC 78系列 2.3.2 三端可調穩壓IC 1117 2.3.3 三端可調精密穩壓IC 431 2.3.4 內存總線上拉供電穩壓IC 9173 2.3.5 五端可調穩壓IC 1580 2.4 主板特色電路 2.4.1 三極管應用電路 2.4.2 典型供電電路第3

章 筆記本電腦維修基礎 3.1 筆記本電腦的組成 3.1.1 外殼 3.1.2 顯示屏 3.1.3 主板 3.1.4 鍵盤 3.1.5 觸控板 3.1.6 硬盤和光驅 3.1.7 電池 3.1.8 接口 3.2 筆記本電腦特殊的元器件 3.2.1 8腳MOS管 3.2.2 霍爾元件 3.3 筆記本電腦特色電路分析 3.3.1 溫控電路 3.3.2 電壓檢測電路 3.3.3 保護隔離電路第4章 液晶顯示器維修基礎 4.1 液晶顯示器上的特殊元器件 4.1.1 橋堆

4.1.2 光耦 4.2 典型電路分析 4.2.1 整流電路 4.2.2 電源電路第5章 電腦軟件維護 5.1 系統安裝 5.1.1 BIOS設置 5.1.2 啟動U盤制作 5.1.3 分區、格式化 5.1.4 Ghost安裝系統 5.2 硬件驅動 5.2.1 驅動程序不正常導致的故障現象 5.2.2 設備硬件ID 5.2.3 直接安裝驅動程序 5.2.4 強制安裝驅動程序 5.2.5 使用第三方驅動軟件安裝驅動程序第6章 常用維修工具的使用 6.1 數字萬用表 6.1.1

電壓的測量 6.1.2 電流的測量 6.1.3 電阻的測量 6.1.4 對地值的測量 6.2 烙鐵 6.2.1 烙鐵的選擇 6.2.2 烙鐵頭的清洗 6.2.3 焊錫和烙鐵的握法 6.2.4 手工焊接的方法 6.2.5 錯誤的焊接方法 6.2.6 確認烙鐵溫度 6.2.7 芯片的焊接方法 6.2.8 熱風槍 6.2.9 BGA芯片植球 6.3 BGA返修台 6.3.1 認識BGA返修台 6.3.2 溫度曲線設定 6.3.3 選擇曲線 6.3.4 拆焊BGA芯片

6.3.5 儀表式BGA的操作方法 6.4 編程器 6.4.1 BIOS資料下載 6.4.2 讀/寫BIOS資料 6.5 直流穩壓電源 6.5.1 面板及旋鈕 6.5.2 轉接頭 6.5.3 燒機法修短路 6.5.4 筆記本電腦的動態電流 6.6 電腦維修專用工具 6.6.1 CPU假負載 6.6.2 內存打值卡 6.6.3 液晶屏、內存轉接板 6.6.4 點屏器 6.6.5 隔離變壓器 6.6.6 筆記本電腦主板診斷卡 6.7 數字示波器 6.7.1 面板介紹

6.7.2 顯示窗口 6.7.3 探頭補償 6.7.4 垂直系統 6.7.5 水平系統 6.7.6 觸發系統 6.7.7 用示波器測量晶振 6.7.8 用示波器捕捉單次信號 6.7.9 用示波器單次觸發功能抓上電 6.7.10 用示波器抓掉電 6.7.11 示波器雙通道的設置方法 6.7.12 筆記本電腦常見波形(僅供參考) 6.7.13 常見PWM電路故障波形分析 6.7.14 測常見波形時示波器的參數設置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