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診斷最準確的方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肺結核診斷最準確的方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丹尼爾.康納曼奧利維.席波尼凱斯.桑思汀寫的 雜訊【首批限量硬殼精裝版】:人類判斷的缺陷 和施小六的 身體會說話,它正在暗示你的健康狀態:一本讀懂身體發出的警告訊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Xpert® MTB/RIF对我国人群活动性肺结核和利福平耐药 ... - NCBI也說明:与传统的诊断技术相比,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受实验室条件影响较小等特点。美国Cepheid公司的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Xpert ®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天下文化 和菁品文化所出版 。

國防醫學院 護理研究所 梁鈞瑜所指導 張宜慶的 使用症狀篩檢法鑑別肺結核病患之成效 (2021),提出肺結核診斷最準確的方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肺結核、症狀篩檢量表。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醫學院 公共衛生學研究所 朱基銘所指導 林穎志的 基於深度學習之肺結核胸部X光電腦輔助診斷系統與快速篩檢之要件 (2020),提出因為有 深度學習、肺結核、結核病、拔靴法、遷移學習、負載率、電腦輔助診斷、快篩的重點而找出了 肺結核診斷最準確的方法的解答。

最後網站結核病的診斷與治療(台灣結核病診治指引第6 版)則補充:診斷 是否有肺結核最簡便工具 ... 菌株鑑定方法: 分子生物、抗原免疫檢測、. MALDI-TOF 質譜儀、側向流量免疫層析檢 ... 感性結果準確度較高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肺結核診斷最準確的方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雜訊【首批限量硬殼精裝版】:人類判斷的缺陷

為了解決肺結核診斷最準確的方法的問題,作者丹尼爾.康納曼奧利維.席波尼凱斯.桑思汀 這樣論述:

  ★博客來、誠品一致選書推薦   ★與英美同步出版   諾貝爾獎得主、《快思慢想》作者   康納曼 醞釀十年   探測人類決策的最大黑洞   社會充斥很多不合理的情況,像是不同法官對同一個案件卻有截然不同的判決、不同醫師對同一個病人的診斷有很大的差異、不同面試官對於是否錄取求職者意見大不相同,同一個員工的績效考核有不同的結果,甚至就連同一個法官、醫師與面試官在不同的時間也會做出不同的判斷。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只要有判斷,就會有「雜訊」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雜訊比你以為的還要多   丹尼爾.康納曼、奧利維.席波尼、凱斯.桑思汀三位行為科學家發現,在經營管理、醫學、法律、經濟預測、

法醫鑑識、保釋、兒童保護、策略、績效評估、個人選擇等領域,都看得到雜訊,但是一般人和組織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結果是付出高昂的代價、企業有更大的隱藏成本、公共安全與衛生受到影響、社會還會出現極端不公平的情況。   本書中,作者從各領域的實例中拆解雜訊出現的原因,並提供幾項決策保健策略,幫助讀者預防決策雜訊。   雜訊與偏誤一樣,都是人類必須迫切正視的問題   唯有正視雜訊與偏誤的存在,並做好決策保健工作   才能迎向決策錯誤更少、更公平、更健康的社會 各界好評   《雜訊》是我這十幾年來讀過的書當中最重要的一本。作者提出全新的想法。這想法極為重要,你恨不得馬上付諸實踐。──《恆毅力》(

Grit)作者 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   行為科學書籍的四個黃金標準是:見解新穎、證據嚴謹、文筆洗練、能實際應用。很少有一本書能達到兩個標準,但《雜訊》四者皆具,有如打出全壘打一般。準備面對這三位思想翹楚提供的閱讀震撼,讓他們幫助你重新思索如何評估別人、做決定和解決問題。──《給予》(Giving)作者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   雜訊是對大眾看不到的龐大社會問題進行非常精采的調查。──《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共同作者 史蒂芬.李維特(Steven Levitt)   在《雜訊》中,三位作者以獨特、新穎的角度,切入人類在

各個領域的判斷問題:從《魔球》教練到中央銀行總裁、軍事指揮官,乃至國家元首。《雜訊》是一項偉大的成就,是心理學領域的里程碑。──《超級預測》(Superforecasting)作者 菲利普.泰特洛克(Philip E. Tetlock)     作者簡介 丹尼爾.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全球暢銷書《快思慢想》的作者、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2013年獲頒美國總統自由勳章。他是普林斯頓大學尤金.希金斯心理學講座教授,伍德羅威爾森學院公共事務教授,曾榮獲多項獎章,包括美國心理學學會頒贈的心理學終身貢獻獎。他在心理學上的成就是挑戰判斷與決策的理性模式,被公認為「繼佛

洛依德之後,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他的跨領域研究對經濟學、醫學、政治、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皆具深遠的影響,被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 奧利維.席波尼 Olivier Sibony   巴黎高等商學院策略與商業政策教授。他曾在麥肯錫公司的巴黎與紐約辦事處擔任資深合夥人長達25年。他的研究主要是策略決策品質的提升,論文發表在很多刊物,包括《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與《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評論》(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著有《不當決策》(You’re About to Make a Terrible Mistak

e!)。 凱斯.桑思汀 Cass R. Sunstein   《紐約時報》暢銷書《原力思辨》(The World According to Star Wars)和《推出你的影響力》(Nudge,與理查.塞勒合著)等書作者。他是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也是行為經濟學和公共政策計畫的發起人和負責人。2009至2012年擔任白宮資訊法規辦公室主任。2013至2014年擔任歐巴馬總統的情報和通訊科技審查小組委員。 譯者簡介 廖月娟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獲誠品好讀報告2006年度最佳翻譯人、2007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2008年吳大猷科普翻譯銀籤獎。譯作繁多,包括《賈伯斯傳》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旁觀者》、《謝謝你遲到了》等數十冊。 周宜芳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後負笈劍橋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曾任職於金融業、出版業。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有《不當決策》、《開拓者》、《激進市場》、《誰說人是理性的》、《設計思考全攻略》、《雪球》、《蘭花與蒲公英》等。   各界好評 繁體中文版序 每個人都可以有更好的判斷 序言 人類判斷的兩種錯誤 第一部 尋找雜訊 01 犯罪與量刑雜訊 02 系統雜訊 03 單一決策 第二部 你的頭腦也是一把尺 04 什麼是判斷 05 誤差的測量 06 雜訊分析 07 場合雜訊 08 群體如何擴大雜訊 第三部

預測性判斷中的雜訊 09 判斷與模型 10 無雜訊的規則 11 客觀的無知 12 常態之谷 第四部 雜訊的發生 13 捷思法、偏誤與雜訊 14 配對 15 量表 16 型態 17 雜訊的來源 第五部 提升判斷力 18 優越的判斷者,卓越的判斷力 19 移除偏誤與決策保健 20 鑑識科學的資訊排序 21 預測的挑選與總合 22 醫療診斷指引 23 績效評鑑量表的制定 24 人員招募結構化 25 中介評估法 第六部 雜訊的最適水準 26 減少雜訊的成本 27 尊嚴 28 規定或準則 綜述與結論 正視雜訊問題 結語 一個雜訊很少的世界 附錄A 如何進行雜訊審查 附錄B 決策觀察者的檢核表 附

錄C 修正預測 致謝 各章注釋     繁體中文版序 每個人都可以有更好的判斷   能把這本書獻給繁體中文版讀者,我們既榮幸又感激。我們的焦點是人類判斷:判斷如何會出錯,以及如何能變得更好。這是潛藏於所有人類經驗底層的問題,不管是在醫學、法律、公共政策、商業或是日常生活領域。   過去幾十年,已經有很多人注意到偏誤的問題。人類判斷令人驚異,而且人類心靈締造很多了不起的成就。但在某些情況之下,偏誤會造成系統性的誤差。如果人過於樂觀,就會出現偏誤。同樣的,若是太重視短期,就會忽略長期(這就是「現時偏誤」)。很多人會顯現樂觀偏誤和現時偏誤,雖然這樣的偏誤可能是有用的(如果你很樂觀,也許會

比較願意勇於嘗試),但這也可能造成嚴重錯誤,因此產生大問題。   在這裡我們可以談到很多與偏誤有關的事情,以及如何減少偏誤帶來的有害影響,但我們的主題是雜訊。我們把雜訊定義為我們不樂見的判斷變異。如果一位醫師說,病人的心臟有問題,不過另一位醫師說,病人只是壓力大,這時就有雜訊了。若是一位安檢人員說,某個工作場所安全無虞,但另一位安檢人員卻說那個工作場所很危險,顯然這就是雜訊。   從很多方面來看,雜訊是個未知的國度,一個尚未被發現的世界。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世人卻視若無睹。雜訊會造成嚴重的不公平,在某些情況下,應該被視為一種暴行,甚至是一種醜聞。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雜訊會付出高昂的成本,企業

、員工、消費者、投資人及其他許多人也會受到傷害。   不過,我們也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各位。在世界各地,都能利用很多方法來減少雜訊,從而降低成本,並提高公平性,不管你住在哪裡,或是用何種語言閱讀這些文字,都是如此。   我們把雜訊定義為我們不樂見的判斷變異。在真實世界的決策中,雜訊已經多到讓人怵目驚心的地步。就某些準確度很重要的領域而言,雜訊的數量多到令人憂心。例如: 醫療診斷充滿雜訊。即使面對相同的病人,不同醫師對於病人是否罹患皮膚癌、乳癌、心臟病、肺結核、肺炎、憂鬱症與各種病症的判斷往往大相逕庭。精神科診斷的雜訊尤其多,顯然是因為受到主觀判斷的影響。然而,有些領域的雜訊要比我們

預想的來得多,如X光片的判讀。 預測充滿雜訊。不管是新產品的銷售量、失業率的增長、一家陷入困境的公司是否會破產,專業預測人員的看法往往有很大的分歧。其實,他們對每一件事的預測都是如此不同;而且不但不同預測人員的意見迥異,他們甚至可能不同意自己的看法。例如同一批軟體開發人員在不同的日子評估同一個專案的完成時間,這些人員預估的時數平均差異為71%。 政治庇護的決定充滿雜訊。尋求政治庇護的人是否能得到允許進入美國,就跟買彩券差不多。一項隨機將案件分配給不同法官的研究發現,一位法官允許5%的案件通過,另一位法官則允許88%的案件通過。這項研究的標題說明了一切:〈難民的輪盤賭注〉。(我們還會在本書中看到

很多輪盤賭注。) 人事決定充滿雜訊。不同面試官對同一個應徵者的評價可能天差地遠。同一個員工的績效考核,可能因為打考績的主管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 保釋裁定充滿雜訊。被告是否獲准保釋或入獄等候審判,關鍵在於最後審理的法官。有些法官比較寬容,有些則比較嚴格。不同法官對於哪些被告可能逃亡或再犯的評估也會天差地遠。 法醫鑑定充滿雜訊。一般人以為指紋鑑定百分之百準確。但指紋鑑定人員在判斷犯罪現場發現的指紋,是否與某一個嫌犯的指紋吻合,可能有很大的差異。不只是不同的專家意見不一,即使是同一個專家看同一枚指紋,可能也會因為情況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其他法醫鑑定領域,甚至DNA分析,也有類似的問題。 專利授予的決

定充滿雜訊。以申請專利為題的一篇頂尖研究報告的作者揭露其中涉及的雜訊:「專利局授予某項專利與否,與專利審查人大有關係。」從公平的角度來看,這點顯然讓人不安。

使用症狀篩檢法鑑別肺結核病患之成效

為了解決肺結核診斷最準確的方法的問題,作者張宜慶 這樣論述:

結核病目前仍為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傳染性疾病, WHO 於2015 年提出「終結結核策略」,期望能於 2035 時達到發生率下降90%之舉,欲達成此目標,第一步即為早期發現結核病患,使其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但肺結核因潛伏期長,不易診斷,通常至醫院就醫已有延滯之情形,增加疾病傳播期間,故本研究透過「七分篩檢法」及「 WHO 症狀篩檢法」作為篩檢方式,探討其鑑別罹患肺結核病患之成效,並依其成果加強症狀篩檢量表之準確度。本研究以病歷回朔的方式,納入 104 年 1 月 1 日至 109 年 12 月31 日之間,疑似肺結核患入住北部某醫學中心負壓隔離病房的患者,共 976 位,以 ROC 曲線下面

積(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 評估七分篩檢量表及 WHO 症狀篩檢量表鑑別肺結核之準確度,以肺結核痰液培養陽性定義為確診罹患肺結核,結果得出七分篩檢量表及 WHO 症狀篩檢量表曲線下面積分別為 0.494、 0.533,可看出此兩種症狀篩檢量表於肺結核病患鑑別度不高。經分析推論出肺結核預測因子包括:「年齡大於 65 歲(OR=1.722,p

身體會說話,它正在暗示你的健康狀態:一本讀懂身體發出的警告訊號

為了解決肺結核診斷最準確的方法的問題,作者施小六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身體健康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石     頭髮是人體是否健康的“標誌”,面容是審視健康的「晴雨表」,眼睛是觀察疾病的“視窗”,頭部異常是疾病的“反應”,鼻子是疾病的“感應器”。     本書從普通人的養生保健需要出發,提出了健康自查自測的科學診病防病新概念,首先從人們一眼就可以看到的體表特徵——皮膚、體形、臉面、頭髮入手,從它們的異常中逐一介紹了可能發生的每一種病症;接著詳細介紹了身體各個部位出現各種症狀時可能存在的疾病;最後從心理方面對疾病也進行了一番剖析。     本書還設有「健康小鏈接」單元,為的是對症下藥,教你如何預防和治療疾病,使你在日

常生活中注意疾病的預防,在發現疾病時也不至於措手不及。本書對人體常見的幾百種病症,特別是對人體重大疾病的危險表現進行了科學的解釋,為人們診斷病情提供了參考,從而幫助人們提高對疾病早期診斷的警惕性,有助於人們準確地瞭解病症,為早日治療贏得寶貴時間,提供保障。     願所有的讀者都擁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編輯推薦     失去了健康這個最大的財富,再多的財富都沒有意義。因此身體健康越來越被現代人關注,人們隨時隨地準備著與疾病抗爭到底。     身體症狀是推斷疾病的信號,本書教你從身體症狀看疾病,從身體異常找疾病,早發現早預防,第一時間掌控你的身體健康。 作者簡

介   施小六/博士醫師       男,湖南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消化內科博士,中國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已在外專業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業著作多部。 序  一  健康就是一切 序  二  你關心自己嗎?   第一篇  一眼就捕捉到疾病信號 Chapter1   皮膚 皮膚作為內外交界處的防護壁壘,很容易遭到來自內外兩方面的傷害,顯然皮膚不僅是主人的「第一戰線」,而且還是身體健康的警報器。   1.病在裏必形於膚色 2.皮膚瘙癢的預警  3.可怕的『蜘蛛痣』 4.『壽斑』不長壽 5.留心歲月的『褶子』   Chapter2   體型 體型是人體的線

條輪廓,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給別人的而且還是第一印象是怎樣的。認真地審視一下自己的體型,判斷一下,您的體型如何?您知道體型對健康有什麼影響嗎?   6.身寬體胖不是福   7.關於「苗條」的騙局 8.高大背後的疾患  9.身材矮小的原因  10.畸形胸廓(胸部)的煩惱  11.「水腫人」的困惑    Chapter3   臉面 臉是人的門面,也是人內心喜怒哀樂的「顯示器」。可是面部的「色斑」、「青春痘」時不時總會出現在臉上,讓人難堪,就連最迷人的笑也會給人惹禍。 其實,臉上的這些症狀是身體其他器官傳輸給臉面的資訊,臉是一個資訊傳達器,它是在告訴人們——疾病已經纏上你了。   12.折射身

體疾病的八種「色調」  13.色素沉澱疾病知多少  14.滿面紅光並非春風得意  15.不祥的面部色斑 16.遭遇「青春痘」 17.面部疼痛有所謂 18.眉飛色舞顯疾病  19.笑裏藏病   Chapter4   頭髮 從某種意義上說,頭髮是身體狀態記錄的保存者。頭髮的健康完全取決於人們的一般健康狀況。各種導致高燒的病,如肺炎,能造成毛囊暫時關閉,結果一把一把地掉頭髮。在異常情況下,強烈的情緒波動可能造成大量毛囊進入休息期,從而造成暫時性禿髮。事實上,很多醫院在血、尿常規檢查專案之外加上了頭髮檢查,通過電子顯微鏡掃描或用X光線分析法檢查頭髮,就能看出人們是否具有某種疾病。   20.小心時髦髮

色背後的陷阱  21.男人,別讓禿頭帶給你尷尬  22.女人,別讓脫髮帶走妳的美麗  23.令人恐懼的頭髮驟落     第二篇 頭部器官隱疾知多少 Chapter5   腦部 質地好似明膠,灰白相間重約1400克,形如蘑菇,它就是我們的大腦。 大腦完全依賴恒定的血、氧供應量,要是暫時供應不足,主人就會暈倒,如果供應中斷幾分鐘,大腦就會遭受嚴重破壞,甚至導致癱瘓或死亡!鑒於此,人們一定要小心頭痛、頭暈甚至失眠、嗜睡等症狀。   24.頭痛為哪般  25.頭暈究竟隱藏幾種病  26.難以成眠的九大因素  27.危險的嗜睡   Chapter6   眼睛 在唐朝時期,珠寶商常常根據購物者看到貨物後瞳

孔的大小來喊價;如今,研究人員期待著從眼睛中找尋帕金森症、抑鬱症以及「癮君子」的蛛絲馬跡。科技的進步讓眼睛不僅僅是「心靈的窗戶」,而且成為了醫生診斷神經精神疾病的視窗。   28.眼瞼小毛病,身體大疾病   29.痛苦就在眨眼間 30.當眼珠出現異象 31.眼球最有可能出現的九大疾病 32.看穿你深邃的瞳孔 33.令人難堪的黑眼圈  34.眼皮浮腫要謹慎 35.「虹視」的出現  36.眼前出現「飛蚊」 37.眼前為什麼發黑 38.眼皮跳,非災又非財 39.流流眼淚,也是在自衛 40.小心「老淚縱橫」  41.不容忽視的目眩  42.一網打盡眼部疼痛  43.眼屎的告白  44.疾病寫在眉頭上 

    Chapter7   耳朵 耳朵構造複雜,由耳頸到中耳再到內耳,美好的聲音才會傳到人的耳朵裏。耳朵雖然沒有在人的五官區佔據最顯眼的位置,但它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器官。如果耳朵出了毛病,處在一個無聲的世界,一個人又有什麼快樂可言呢?   45.從耳朵顏色辨病 46.耳郭形態發生改變時 47.耳朵內形態出現異常  48.讓人心慌意亂的耳鳴  49.耳痛診病秘笈  50.來自無聲世界的呼救 51.掃除耳屎為健康開路   Chapter8   鼻子 鼻子是面部最暴露的器官,某些微生物,如梅毒和結核,能攻擊鼻子的軟骨並破壞它的外形。而息肉從很小到葡萄般大,在鼻黏膜上長出來,它們能阻塞氣道等,

造成各種痛苦。所以,請善待你的鼻子吧,芬芳的世界等著你來享受。   52.鼻事春秋 53.「色見於明堂」 54.來自鼻子內部的病症報告  55.當心鼻癢  56.鼻塞不僅僅是感冒惹的禍  57.一聲噴嚏知病症  58.鼻涕,疾病的觀測站 59.鼻出血,莫緊張  60.聲聲呼嚕擾健康   Chapter9   嘴 嘴是口腔的門戶,它的功能主要是咀嚼,但是「病從口入」,由於人們在飲食上欠缺調理性、合理性,所以,總會由嘴帶來一些疾病,影響整個身體的循環。 所以,平時要注意嘴裏出現的異常,如口乾、口臭等,儘早去找醫生治療。   61.觀唇色,解唇語 62.口乾,七種疾病的預兆  63.不同的口氣不同的

病  64.嘴裏的苦味何處來  65.讓你苦不堪言的口臭  66.當心味蕾出花招  67.口腔潰瘍辨病一點通    Chapter10   牙齒 從外部形態上觀察,每個牙齒都分為牙冠、牙根兩部分,冠與根的交接處稱為頸。牙齒是人們容易忽視的一個器官,但無論是牙疼、牙齦出血,還是磨牙,都是牙齒在告訴人們:小心疾病的攻擊,防患於未然。   68.千萬別誤信「牙疼不是病」  69.牙齦出血  70.午夜磨牙深幾許    Chapter11   舌頭 舌頭不僅能協助吞嚥,品嚐味道,還具有「反映疾病的鏡子」的美稱,它能給人們提供具體有毛病的證據,尤其是舌苔、舌質、舌體,更是功不可沒。   71.從舌頭「苔

蘚」望病症 72.關於舌質的疾病理論  73.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舌體  74.舌面異常意味著什麼病 75.小心舌面灼痛 76.舌頭腫脹病來襲  第三篇 軀體疾病自查自測 Chapter12   頸部 人類的頸部可以說是一串能「出軌」的關節,如果頸部反覆受傷,頸部肌肉經常扭傷,容易加速加重頸椎間盤的退變,加速加重骨刺的形成,容易誘發頸椎病,因此,平常應注意保護頸部,防止其受傷。   77.頸部疼痛,疾病「晴雨表」  78.頸部血管異常要當心  79.頸部腫塊隱藏著什麼    Chapter13   胸部 在胸腔,心臟要將血液送到肺臟,送到全身,它就像一個善於奔跑的神行太保。心臟一般只在過度緊

張或情緒激動時才發出痛的信號,其實,它是在告訴你,它得到的營養不足以承擔你給它的工作負荷。 除此之外,胸腔中還有一個呼吸的製造空間,如果它停止了工作,你就會因此憋氣,甚至斷氣,它就是肺。有一個古老的醫生格言:「一旦你認識到自己有肺,那就已經出問題了。」   80.解開心口疼的死結 81.心慌,不要慌 82.關於胸骨壓痛的病症解說  83.怎樣以咳嗽判斷疾病 84.哈欠的自我檢測   Chapter14   乳房 乳房不僅是情愛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還是哺育生命的功臣。此外,乳房還是身體疾病的感應器,人體若有不適,它會做出及時反應。比如月經來時的腫脹、疼痛,有時是一種生理現象,但是如果時間較長,或者

不在月經期它也發作,那就要小心疾病的魔爪了。   85.是誰吞噬著我們的乳房  86.乳房腫塊,美好生活的殺手  87.乳房疼痛不一定是乳腺癌 88.乳房為何下垂 89.顛倒是非的男性女乳 90.「酒窩」長在乳房上   Chapter15   腹部 腹部主要有胃和腸。胃幫你處理吃下的所有東西,然後腸子把食物變成便於接受的東西,變成血液中的正常成分幾萬億細胞的食品和肌肉的能源。 我們的腹內有時會咕嚕作響,有時發生痙攣性疼痛,所有這些活動都不是沒有理由的,可能是某種疾病在騷擾你。 91.腹脹、腹痛不能總是「在所難免」 92.腹部腫塊的痛苦「故事」  93.腹瀉意味著什麼 94.你的食慾正常嗎 95

.饕餮大餐的悲劇  96.食慾不振是誰在「搗鬼」   Chapter16   肚臍 當我們還在娘胎裏的時候,肚臍便起著重要作用,它主管著一個生命的成長。 小兒容易在肚臍處得疝氣。老人容易在肚臍處發生細菌感染,要是不及時清理,髒物就會在這裏積聚,異味就會從此產生。為了您的健康還是多關注肚臍吧,查查您肚臍的形狀、色澤便可知道您身體的狀態了。   97.奇妙的肚臍形狀  98.怎樣從肚臍疼痛查出疾病  99.肚臍色澤自查   Chapter17   腰背 腰背是人上半身的支撐,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骨間的襯墊會不如以前那樣結實了。實際上,人在20歲左右時,腰背的作用就開始走下坡路,一般人們背痛的毛病原因

就在於腰背那精巧的支撐結構軟弱或被拉長了。   100.腰痛病症探究  101.腰酸的原因在哪兒 102.背痛千萬別硬撐著 103.請注意肩關節疼痛   第四篇 四肢健康全方位提醒 Chapter18   四肢 四肢是身體器官中最容易受傷害的部位。四肢不僅在生活上是我們的好幫手,而且還是一個疾病的觀測站,你可以通過某一部位的異常,比如疼痛、麻木,甚至從步態上也可以發現疾病。   104.有病嗎?看四肢異常便知曉  105.四肢麻木的幕後黑手  106.四肢疼痛暗藏隱情  107.從活力四射到四肢僵直  108.關節疼痛非小事  109.腿疼有明確的「引爆」因素  110.不要忘記看看你的步態 

111.慢性疲勞正在消耗你的生命  112.身體發熱病症分析  113.怕冷因何種病而起  114.寒戰,小心潛伏的疾病 115.讓不自主的震顫給你個信號    Chapter19   手 手是身體中最複雜的部件,在身體的各個器官當中,沒有一樣部件能像手這樣在這麼小的空間裏裝下這樣多的東西。它用各種複雜的韌帶以及筋膜作為捆綁材料,幫助人們幹許多事,因此手也很容易受真菌感染或受到意外傷害,引來很多疾病。   116.從指甲知疾病  117.你了解手顫嗎  118.手心發熱給你的提醒 119.手指麻痛是健康的大敵   Chapter20   腳 從某種意義上說,腳比手更加重要,人要是沒有腳,就只

能原地不動地固步自封,有一句俗語說的好,「腳一痛,渾身痛」。確實,腳能引發很多部位的症狀,如背痛、頭痛、小腿抽筋等。   120.警惕足部異常出現  121.怎樣以足掌辨疾病 122.怎樣以足紋形態辨疾病 123.怎樣以足踝辨疾病  124.怎樣以腳趾辨疾病  125.怎樣以趾甲識疾病     第五篇 身體私密自查新知 Chapter21   女性生殖器 陰道炎、瘙癢、尿道炎、痛經等等都是由於女性生殖器它帶來的疾病,但同時也可以通過它的異常現象發現其他疾病的存在。   126.白帶見證了女人的健康 127.痛經掩蓋的毛病  128.小心閉經所伴隨的疾病  129.月經量過少給你的提醒  130

.為月經量過多分憂  131.可怕的陰道出血  132.外陰變白有病變  133.別讓外陰瘙癢騷擾你  134.小心外陰潰瘍毀了你的「性福」生活  135.陰道有液體排出的神秘始作俑者  136.尷尬的秘密——性交疼痛    Chapter22   男性生殖器 男性生殖器不僅反映男人的情感狀態,而且還反映著男人身體的狀況。對於許多男人來說,問題的關鍵並不僅僅在於陰莖無法勃起,更在於過早射精,或不射精,這會嚴重地影響人的性生活。   137.陰莖異常勃起不是性衝動  138.早洩,男人的天敵   139.拒絕陽痿,我要做真男人  140.不射精暗藏殺機  141.怎樣以男人的精液測疾病  142

.血精的露面  143.男人的羞澀——睾丸小 144.附睾丸增大是什麼病  145.尿道口發紅不可忽視     第六篇 健康自查從新陳代謝著手 Chapter23   汗液 汗液是由遍佈全身的三百餘萬汗腺滲出來的,汗中有99%的成分是水,另外含有一些氯化鈉。 除此之外,通過出汗的時間、部位、顏色、味道,還可以查出其他疾病。   146.為什麼會驚而無汗  147.多汗謹防六種病  148.從出汗時間找出疾病的小秘密 149.疾病藏在不同的出汗部位 150.汗色詮釋疾病  151.藏不住疾病的汗味    Chapter24   尿液 檢查尿液可看出人們身體其他部位發生的大量情況,尿液檢查也是醫學

檢查方法中最有用的,如果你發現尿的顏色、味道、頻率等出現異常,最好是去找醫生。   152.排尿量少的擔憂  153.排尿量多的煩惱  154.尿色透漏出多少疾病徵兆  155.從尿流異常透視隱疾  156.尿味自我診斷  157.排尿困難,難言之隱  158.尿後滴白,疾病現身 159.尿不淨小心前列腺 160.從尿頻中揭示疾病玄機  161.尿血有多嚴重  162.解析尿中奇怪的氣泡    Chapter25   大便 正常的大便通常會成形,有一定長度及粗度、軟綿綿。如大便硬,或呈粒狀、爛如糊狀都屬不正常情況。 至於大便的顏色方面,既與所吃的食物有關,也與疾病有關,如果出現異常就要小心疾病

了。   163.你在意過你的大便顏色嗎  164.大便氣味隱藏健康危機 165.形形色色大便形態報疾病 166.如何擺脫便秘的折磨 167.恐懼便血只會雪上加霜    Chapter26   其他廢泄物 嘔吐、放屁、吐痰是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廢泄物,在它們的變化中也可以發現疾病的蹤跡。   168.怎樣從嘔吐辨病  169.怎樣從放屁辨病  170.怎樣從吐痰辨病   第七篇 常見心理疾病自查 Chapter27   情緒與疾病 情緒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兩大類。當人們的情緒變化時,往往伴隨著生理變化。情緒消極、低落或過於緊張的人,往往容易患各種疾病。因此,只有保持樂觀的情緒,才有利於身體健康

。   171.情緒化的疾病  171.性格決定健康 173.長了脾氣,丟了健康    Chapte28   常見心理疾病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和激烈的競爭氛圍,使我們面臨的心理障礙和人格異常的問題日趨嚴重。因此,心理健康已成為人們關心的熱門話題。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異常心理疾病有哪些呢?   174.杞人憂天有原因 175.誰繃起了你的緊張之弦  176.抑鬱症的真實寫照  177.強制的力量來自哪裡   178.歇斯底里的心理真相  179.遠離你心中的恐懼 180.神經衰弱給你的警告 序一   健康就是一切      健康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石,是生命的源泉。失去了

健康這個最大的財富,再多的財富都沒有意義。因此健康越來越被現代人關注,追求健康已成為人們永恆的話題,人們隨時隨地準備著與疾病抗爭到底。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同樣地,在健康與疾病的大戰中,要想打敗疾病,首先必須對疾病有充分的瞭解。細心的人會發現,構成我們整個生命的各個器官每時每刻都在運行著、變化著,一旦發生疾病,就會通過種種症狀,向我們發出警告信號,如果我們能夠及早地掌握這些疾病發出的信號,就能夠早早地預防和治療疾病,減少疾病對生命的威脅,保障我們的健康,保障我們的生活。但是如果由於我們的疏忽,而讓疾病先兆逃過了我們的眼睛,結果不僅會延誤病情,而且會使我們的健康大打折

扣,我們所追求的健康生活也就會化為泡影。      那麼如何才能儘早地發現危及生命的疾病信號,防患於未然呢?這本書會成為您的好顧問、好幫手。      這本書就像一本關於人體使用的字典,對可能出現的一系列疾病徵象,進行了全方位的具體介紹,深入淺出,簡單易懂。如果你哪兒出現了異常現象,翻開本書就可以找出你想要的答案,幫你做好疾病的提前預防,進行醫療補救,讓你不再為疾病擔憂。      本書從普通人的養生保健需要出發,提出了健康自查自測的科學診病防病新概念,首先從人們一眼就可以看到的體表特徵——皮膚、體形、臉面、頭髮入手,從它們的異常中逐一介紹了可能發生的每一種病症;接著詳

細介紹了身體各個部位出現各種症狀時可能存在的疾病;最後從心理方面對疾病也進行了一番剖析。本書還設有「健康小鏈接」單元,為的是對症下藥,教你如何預防和治療疾病,使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疾病的預防,在發現疾病時也不至於措手不及。      本書對人體常見的幾百種病症,特別是對人體重大疾病的危險表現進行了科學的解釋,為人們診斷病情提供了參考,從而幫助人們提高對疾病早期診斷的警惕性,有助於人們準確地瞭解病症,為早日治療贏得寶貴時間,提供保障。     願所有的讀者都擁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序二   你關心自己嗎?     你是否曾靜下心來,用心傾聽你的身體深處發出的親

切聲音?那一字一句,講述的都是關於你健康的故事,但聽無妨,十分有益,因為你只有更多地瞭解自己的身體,才能在健康與疾病的大戰中勝券在握。要是你無心呵護自己,那麼連上天也無暇關愛你,你的生活也只能被疾病的陰霾籠罩,到那時就後悔莫及了。      如果你有心探究自己的身體,你就有機會獲得更多保護自己的秘訣,有了這些秘訣,就足以與疾病相抗衡。      秘訣一:觸摸皮膚。它是你身體的「前沿陣地」,內外交界處的「防護壁壘」,如果發現皮膚變色、瘙癢、痣、「壽斑」、皺紋,這些都是你疾病的第一線索,千萬不能再讓疾病逍遙法外。      秘訣二:打量體形。它是你身體的輪廓,認真審視一下你

的體形,你的體形如何,你的健康就如何。      秘訣三:觀察臉面。它是打造第一印象最得力的武器,一旦出現面色難看、「色斑」、「青春痘」、疼痛,就說明你的身體將要遭遇一場疾病的浩劫,就連笑裏也會藏病,不信好好看看自己的臉!      秘訣四:捋捋頭髮。它是你身體狀態的記錄保存者,頭髮的顏色、頭髮脫落,都在向你暗示你身體的健康程度。      秘訣五:感覺大腦。它是你身體的「中樞」,「中樞」出現了問題,你的整個身體就可能癱瘓。      秘訣六:觀察眼睛。它是你身體疾病的一面「反射鏡」,有著超敏感的神經,如果出現能造成破壞的外來入侵者,它就會反射到所有的部件上,包

括眼球、眼珠、眼白、眼瞼、眼淚……      秘訣七:傾聽耳朵。它是有聲世界與無聲世界的通道,有著複雜的結構,一些麻煩總會騷擾它,其實耳朵是在通過這些麻煩向你通風報信,提醒你謹防疾病侵襲。      秘訣八:聞聞鼻子。雖然它是你身體裏最暴露的器官,但它也是與疾病抗衡中最勇敢的戰士,就算鼻塞、鼻癢、打呼這些工作很累,它也會堅持讓你知曉病情的發展狀態。      秘訣九:舔舔嘴巴。看看你的唇色,聞聞你的口氣,品品你的味覺,你就會知道哪兒出了毛病。      秘訣十:關注牙齒。對於你的牙疼、牙齦出血、磨牙症狀一定要當回事,因為在它們背後有著更可怕的「陰謀」。   

  秘訣十一:伸出舌頭,望舌觀病。舌苔、舌質、舌體、舌面的一舉一動,都透漏著疾病的信號。      秘訣十二:晃晃頸部。它是你身體中容易「出軌」的一段關節,往往出現疼痛、血管異常、腫塊等現象,這其實是疾病在作怪。     秘訣十三:拍拍胸口。在它的內部是我們的心臟和肺,心口為什麼會疼?為什麼會心慌?這些都預示著疾病的到來,還有「一旦你認識到自己有肺,那就已經出問題了」。      秘訣十四:感受乳房。它是哺育生命的功臣,如果乳房表現出異常,就可能會威脅到你的生命。      秘訣十五:摸摸腹部。它是你身體的「食品加工廠」,不要以為它會聽你的指揮,如果你沒有

做好與疾病戰鬥的準備,那你一不留神,就會被疾病所侵襲。      秘訣十六:看看肚臍。它是你生命最開始的源地,從它的形狀、顏色、疼痛症狀,都可以檢查出潛伏在你身體內的疾病。      秘訣十七:挺挺腰背。它是你身體上半部的支撐,很容易陷入困境,所以你一定要弄清楚腰痛、腰酸、背痛的根源到底在哪裡。     秘訣十八:伸展四肢。它是你的支撐支架,任何一種疼痛都可能給你造成巨大的麻煩,而在這些疼痛的背後就是疾病在作怪。      秘訣十九:看看手。無論是從指甲、生命線、感情線、智慧線、健康線,還是手顫、手麻痛等,都可以看出你身體的健康狀況。     秘訣二十:

踢踢腳。「腳一痛,渾身痛」,腳是你的第二心臟,從腳的異常中可以揪出許多疾病,保護好你的腳才能保護好你的健康。      秘訣二十一:讓女性生殖器像花兒一樣悄悄地綻放。它是女性的忠實伴侶,它的每一部分都毫不例外地向你透漏著疾病與健康的資訊。      秘訣二十二:男性生殖器是男性疾病的警報器。陰莖異常勃起、早洩、陽痿、精液、睾丸、尿道發紅都是潛藏疾病的先兆。      秘訣二十三:汗液既是你健康體魄的見證,也是你疾病的「晴雨表」。   秘訣二十四:不要忽視尿液。尿液對人非常透明,絲毫不會隱藏疾病的線索。      秘訣二十五:不要把大便想得太噁心,它也是你健康

的報警器。從形狀、顏色、氣味以及便秘、便血中,都可以檢查出你身體內的疾病。      秘訣二十六:嘔吐、放屁、吐痰是不雅,但它是在向你發出疾病信號。      秘訣二十七:控制情緒。它是你的化身,不僅可以反映你的喜怒哀樂,還可以影響你的健康,為你的健康築起一道情緒防火牆吧!      秘訣二十八:常見心理疾病是有點討厭,可它也是在拯救你,幫你儘早地脫離疾病的困擾。      掌握秘訣是小事,身體健康是大事,我們絕不能容忍疾病對自己的侵犯,健康才是我們的追求,才是人生的最大的財富,正如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所說:「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實甚過任何其他幸福,我們可以說一個

身體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纏身的國王幸福得多。」      最後提醒各位讀者:「智者健時知養生,防微杜漸;愚者病時方悔悟,遺憾終生。」想做智者,就從健康自查自測開始吧! 第一篇 一眼就捕捉到疾病信號 第一章  皮膚 皮膚是身體中一個最大的器官,複雜的神經系統能探測痛覺、觸覺、熱覺、冷覺,並立即將所測得的結果傳遞到大腦,所以人們把皮膚稱作主人身體的「第一戰線」,它還能將輻射、細菌、病毒和危險的化學物質等有害的環境因子拒之體外。 皮膚作為內外交界處的防護壁壘,很容易遭到來自內外兩方面的傷害,顯然皮膚不僅是主人的「第一戰線」,而且還是身體健康的警報器。 1病在裏必形於膚色 「最近你的膚色不太

好看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關心。中醫有句話:病在裏必形之於表。對人體來說,皮膚是人體的護衛屏障,代替心臟承受了太多的危險與傷害,因而皮膚也就成為人們健康自查自測的一面鏡子。 皮膚的顏色因人種、年齡、日曬程度以及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主要由三種色調構成:黑色有深淺,因皮膚中黑色素顆粒的多少而定;黃色有濃淡,取決於角質層的厚薄;紅色的隱現與皮膚中毛細血管分佈的疏密及其血流量的大小有關。 一般正常的黃種人,皮膚是紅潤的,觀察皮膚顏色的變化,對判斷疾病有很大幫助。如果一個人皮膚的顏色與其平時的膚色相比有較大的改變,並排除了正常的外來影響,就要考慮疾病發生的可能性。 疾病信號早知道:(1)

皮膚蒼白貧血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皮膚黏膜蒼白。寒冷、驚恐、休克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都會導致末梢毛細血管痙攣或充盈不足,引起皮膚蒼白。雷諾氏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疾病,因肢體動脈痙攣或阻塞,也會表現為四肢膚色蒼白。 (2)皮膚發紅皮膚發紅是由於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血流加速以及紅細胞數量增多所致。在生理情況下見於運動、飲酒時。疾病情況下見於發熱性疾病,如大葉性肺炎、肺結核、猩紅熱等,以及某些中毒,如藥物中毒。紅細胞數量增多,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等,也可引起皮膚發紅。 (3)皮膚呈櫻桃紅色十有八九是瓦斯或氰化物中毒。瓦斯中毒的病人,其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結合成碳氧血紅蛋白,失去攜氧能力,造成肌體缺氧。當碳

氧血紅蛋白達到30%~40%時,病人的皮膚就會呈櫻桃紅色。

基於深度學習之肺結核胸部X光電腦輔助診斷系統與快速篩檢之要件

為了解決肺結核診斷最準確的方法的問題,作者林穎志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 肺結核為全球十大死因之一,於2018年,全球估計有1,000萬人患有結核病,且共有150萬人死於結核病(WHO, 2020)。根據台灣結核病防治年報,台灣於2018年肺結核新發個案數為9,179人,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38.9,然而面對如此的傳染性疾病,痰結核菌培養貴為結核病的黃金診斷標準,卻需耗費大量的時間,且目前台灣針對疑似肺結核(CXR TB Positive)以及確診肺結核(TB Positive)進行三分類的深度學習模型稀少,有鑑於此,本研究將提出一電腦輔助診斷系統,解決此一問題。研究目的: 本研究欲針對肺結核胸部X-ray影像,建構一疑似肺結核及確診肺結核分

類的最佳化模型及其權重參數,並探討模型於敏感度100%與陰性預測值100%時,臨床醫師之負載率(Loading Rate),同時設計一使用者介面(GUI)與深度學習模型界接。研究方法: 本研究應用深度學習技術於桃園市某國軍體系個案醫院及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以直方圖校正(Histogram Equalization)以因應來自不同來源的影像,後同時將陽性樣本過採樣(Oversampling)與陰性樣本下採樣(Downsampling),並使用遷移學習(Transfer Learning),將預訓練於ImageNet之神經網路於新的辨識任務中進行訓練,使神經網路權重得以迭代更新,並

以拔靴法(Bootstrapping)將上一代拔靴的最佳模型做為下一代拔靴的初始權重,以解決樣本分布不均與過度擬合的問題。研究結果與結論: 本研究使用拔靴法所訓練的深度學習模型,以接受者操作特徵曲線(ROC Curve)切出之閾值為標準,於肺結核辨識任務中準確度最高達99.88%,敏感度達100%,AUC達100%;疑似肺結核任務中,準確度最高達61.21%,敏感度62.50%,AUC達60%。在調整閾值至敏感度100%之後,肺結核辨識任務中負載率最低達0.67%,準確度達99.82%;疑似肺結核任務中,負載率最低達70.25%,準確度達29.79%。為符合臨床篩檢實務的需要,本研究最終

所建構的電腦輔助診斷系統,在敏感度100%且陰性預測值100%的條件下,於最終驗證中肺結核辨識任務負載率為0.078%,約可降低醫師閱讀醫學影像負擔99.2%;疑似肺結核辨識任務負載率約84%,約可以降低醫師閱讀醫學影像負擔約16%。傳染病如肺結核等,需特別注意模型之敏感度與陰性預測值,深度學習模型的預測機率切點是一大議題,在高敏感度及高陰性預測值的精神下,電腦輔助診斷準確率的上升,能讓放射科醫師閱讀醫學影像的負載比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