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字體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美術字體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LakshmiBhaskaran寫的 當代設計進化史【精采視覺版】 速查秒懂的簡明筆記,圖說關鍵運動與經典風格的超連結 和項海龍的 圖意字語:字體設計與品牌誕生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線上藝術字體產生器,支援繁體且無版權可商用也說明:提供線上藝術字體產生器,可以把中文字轉換成手寫藝術字,轉換器支援蘋果電腦及手機板.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原點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曹融所指導 劉玟希的 美術字之設計觀點研究 (2019),提出美術字體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美術字、文字造形、字體設計、設計觀點。

而第二篇論文銘傳大學 商業設計學系設計創作與研究碩士班 林建華所指導 朱元乙的 《城市.層飾》台灣城市之文字圖像設計創作表現 (2018),提出因為有 台灣城市景點、漢字、文字造形、雷雕設計的重點而找出了 美術字體的解答。

最後網站艺术字体在线生成_艺术字转换器_字体转换器_艺术字网則補充:艺术字体在线生成把优秀的字体通过渐变、投影等艺术化处理的字体网站,提供上百种艺术字体转换,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汉字艺术!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美術字體,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當代設計進化史【精采視覺版】 速查秒懂的簡明筆記,圖說關鍵運動與經典風格的超連結

為了解決美術字體的問題,作者LakshmiBhaskaran 這樣論述:

最簡明的設計超筆記 全部圖解+重點筆記+超連結影響+跨域美學常識 打開藝術|建築|設計視野,必備的美感基礎 欣賞設計就像學外語,必先瞭解背後文化 有機設計|結構主義|風格派|日本風|德國工藝聯盟|流線型…… 看圖就是快,速查秒懂歷來大師靈感連結的過去&未來 專有名詞不怕不怕,看懂設計才是重點   ◎工業設計+平面設計+藝術建築的全方位設計史   ◎人、事、物重點筆記,清晰條列,速查40個經典風格和運動!   ◎不只是設計史,還原風格誕生的時空場景,更列出後期運用線索   ◎附詳盡設計運動大事年表,及近300張精采作品彩圖   ▌欣賞設計就像學外語,這一本有單字有文法,帶你看懂背後文化

!   ˙為什麼「現代風格」會成為美國夢的象徵?   ˙為什麼30-50年代會興起「流線型風格」?   ˙極簡主義如何跨域影響Apple的產品設計,甚至是安藤忠雄的建築?   ˙瑞典、丹麥跟芬蘭的「北歐現代風格」,有何不同特色?如何在未來影響了日本MUJI   ▌讓設計常識打開美學視野,更成為未來靈感   我們常有機會看到或用到傑出的設計產品,甚至是建築或藝術,你能夠分辨出它們屬於哪種風格嗎?你能認出各種風格的特色和大師之作嗎?我們常常好奇,設計這些精采作品的靈感從哪演變而來?將來又進化成何種樣貌呢?   ▌不同於設計史大部頭,這一本讓一切變簡單   這一本不同於一般設計史,簡明扼要的筆記

風格,輕盈的文字量配上大量圖像,讓一切變得更簡單、容易些。更有趣的是,重點不在知曉這些名詞,而是要啟發你,看見這些運動所帶來的影響和承先啟後,你可站在全新高度,看懂當代設計的發展軌跡,甚至預視未來設計的可能趨勢。   ▌設計靈感哪裡來?給專業和欣賞者,滿載而歸的實用解答   ˙蘋果電腦iMac突破性的工業設計,可以追溯到包浩斯的設計主張。   ˙電影《猜火車》海報所用的美術字體設計,深受瑞士學院風格影響。   ˙貝聿銘的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可以看出捷克立體主義的風格。   ˙普普藝術來自新藝術、裝飾藝術、未來主義、歐普藝術、迷幻文化、庸俗文化等。   ˙「達達藝術家」吸收了俄國的「結構主義」,

並影響了後來的「超現實主義」。   當我們看到許多的傑出設計品,讚嘆它們驚人的巧思時,可曾想過它們的創作原型,其實正來自許多設計風格或運動的影響?許多舊風格,都是在加入當代元素後重新流行,很多新作品,其實偷自舊風格。一種設計風格的興起,常延續自另一種早先的流行風格,但也可能是對抗或質疑另一種風格而誕生,就像大自然中的演化。本書用圖像剖析了它們的前世今生,如何影響了當代,也將繼續影響下個世代,讓你更融會貫通,懂得欣賞設計,樂在其中。   原書名:《當代設計演化論: 關鍵運動與經典風格的承先啟後》

美術字體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一直都好想練一手靚字,不過買書回家後都沒心機練習。。。
甚至因為筆咀保養不好(用完沒抹干)放久了就生鏽不能用,然後更加不用寫了……只有一只筆咀呀呀呀呀呀!
然後有一天發現了這個體驗班,參加者送工具(筆尖﹑筆杆﹑紙﹑墨……)咁即係有新筆咀用啦!!所以就即刻參加,迫自己星期日都出門上堂啦~
上完堂我淨係記得兩樣野:(1)寫慢慢慢慢D(2)分開好多筆黎寫
MUJI紙家裡有大量,可以慢慢練~
BTW因為這是公司內部活動,所以是免費的(我不知道收費),也沒研究那女導師的詳情(如果你們在影片中看到蛛絲馬跡的話可以告訴我~

美術字之設計觀點研究

為了解決美術字體的問題,作者劉玟希 這樣論述:

美術字對專業的平面設計師來說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而這樣具有藝術 性且重視訊息傳達的文字,是為當今值得深探的課題。文字是視覺藝術也是傳 達工具,正因為如此,也成為設計活動中的最大特色。然而,多數美術字研究 只對於其外表造形上做討論,少有針對其意象轉化與如何化設計者巧思涵義 於其中的相關論述。因應時代的變化,不應只是追求外觀炫技的卓越,設計師 本身想傳達的訊息理應才是美術字體最有價值之處,如何將思維轉化至造形 上與觀者溝通,為本文設立的研究主軸。本研究共分為三階段進行,先從專家學者之訪談質性資料採用紮根理論, 並經由譯碼解析與範疇化後建立「美術字設計觀點之過程性理論」,透過理論 化的方式,讓設

計者能夠在創作前檢視並剖析自我構思是否達到目的傳遞的 核心;第二階段經半結構訪談的方式指引,使業界人員透過專業的視角,分享 更多關於美術字體的設計思維;質性研究的目的仍在於取得更多的設計視野, 透過不斷地深掘讓設計領域的範圍更加寬廣;最終第三階段採用行動研究的 方式,以創作者的第一人稱角度驗證過程性理論,並提出修正與建議。以美術字設計觀點為切入點,透過過程性理論模型的建立讓設計過程流程 化,並以學界專家與業界專業人員的觀察角度相互輔助,藉此取得學習歷程與 實際操作面上的聚焦點,輔助設計科系學子與未來設計者在美術字設計上能 有更深一層的探索角度與參考,以及提供後續對字體有興趣、學術相關之設計 研

究者能接續探析。本研究觀察到專家學者的立場在於教育的根本以及未來 設計趨勢的關心,而業界專業人員的視角則注重於設計製作的實際面向,是否 具有更多技術能夠探討與學習,兩者皆齊心於台灣字體教育的關切與推廣,盼 未來有機會能讓本土的設計產業,投入加倍的心力於美術字並發揚光大。茲對 研究歷程上美術字在設計觀點上的探討,結論歸納如下:1. 台灣應更加著重字體設計教育的養成。2. 美術字設計應預設觀賞者立場並經過慎思來創造。3. 涉略多面向的知識與文字敏感度將有效助於美術字設計的巧思。4. 設計趨勢演變為跨越語言、融合文化、強化造形給觀者的共感覺。

圖意字語:字體設計與品牌誕生記

為了解決美術字體的問題,作者項海龍 這樣論述:

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視角和展現設計的途徑,重要的是對於事物的思考與感知、表現方式上的靈性與審美、方法和思維上的運用與發散。從本書中可以讀到作者在字體設計、品牌設計成功案例的經驗分享,以及與設計相關的故事;每個案例從項目背景、項目分析和項目執行三部分內容,分享設計師除了技巧和靈感之外的執行力。   本書主要從這兩個視角對品牌與字體設計背後的故事展開敘述,內容上分別講述: 1:還原設計師商業委託案例全流程解析,包含跟委託者溝通技巧、brief與命題、市場調研與內涵挖掘、靈感來源、頭腦風暴、圖形提取與設計、字體設計、色彩分析、提案與修改、設計思維與技巧、作品呈現等方面。 2:

標誌設計(圖字結合、字標),從標誌設計基礎、設計方法論、圖形設計方法、字與圖設計元素的關係、品牌形象系統(VI)設計,再現品牌設計的整個過程及視覺體現。 3:字體設計;包含設計基礎知識、設計方法、造字理論、經典字體的傳承、美術字體設計再現以及字體標誌商案設計分享。 項海龍 資深品牌設計師、Behance人氣設計師 項目人氣約25萬   作品曾榮獲Pentawards金獎、IF Design Award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金點設計獎。   作品收錄於《設計與藝術》《Gallery》、《brand IV》、《Type Hybrid》、thediel

ine.com 、 thepackagingoftheworld.com等主流雜誌媒體。 Part1 對話設計| 始·源 1 委託案例 紫雲玄清 2 思考·讓靈感說話 13 感知·設計的歷程 16 對話·設計經驗談 19 作品展 字體與字形海報設計 24   Part2 設計與商業對話 | 圖形與文字的邂逅 33 圖形設計的語言 34 論相與感知 35 形式美法則 36 點、線、面形式 38 委託案例 暖藝 40 愛愚 62 標誌設計的語言 74 生活·設計·商業 75 品牌與標誌設計 76 標誌的基本定義

77 設計流程的記錄 78   委託案例 Recce 84 瑞仁投資 89 飛傑 103 漿果跑者 115 安佐化學 130   Part3 設計與商業對話 | 中英文字體設計的格調 137 委託案例 Nike——精鑄急速 138 字體設計的語言 143 中文字體設計基礎 144 字體設計的基本原則 145 傳承中尋找·宋體、黑體 146 九宮格造字法 147 英文字體設計基礎 151 中英文字體創作思路 153 復刻設計的元素 154 委託案例 卓越工程 157 管理學院概念方案 171 北歐惠

178 新光資產概念方案 184 法學院 192 除了圖形和字體,語言也需要設計,而語言如何設計是一個思路,如何表述又是另外一個邏輯。設計師大多以圖形圖像的表達為主,並不擅長表述。就我自己來講,從設計創意,到寫作的輸出,差別很大,設計中的一些理論、技巧、方法等,一部分是既定的法則,另一部分則是自身摸索的結果。習慣了自然而然的表現,真正需要去表述每一個細節的時候,我也會問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哪一部分過程是需要我們真正去了解的重點?哪些又能夠給讀者帶來真正的價值?我也在不斷地學習。本書的完成也是自己成長的經歷,希望開卷有益,使讀者有所收穫。   我認為,設計師最重要的能力是設計

本身。每個人的愛好不同,擅長的領域也不一樣,因此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並發掘自己最強的那個點。優秀的設計師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從點到線,再到面,從一個領域向外拓展,並且盡可能把它做到極好。設計的思維和邏輯雖有共通之處,但細分之下,每個小領域都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很多人認為標誌設計就是一個簡單的圖形或圖字的組合。其實不然,在品牌形像中,標誌設計針對的是品牌本身,從企業文化、寓意、字體、色彩到延展都有其專屬的意義。 “圖意字語”的提煉,即讓圖形的視覺語意契合文字的設計語言。圖形的視覺語意,簡而言之,是以圖形作為語言表述的形式,以不同的觀察角度、表現手法為切入點,由點、線、面組成具像或者抽

象的圖形,因此我把標誌設計的本質提煉成“圖意”——圖形意義的表達。而文字本身就是信息傳遞的紐帶,在常規的字型基礎上對文字加以藝術與設計的疊加處理,使其更有藝術性和欣賞性,從而傳遞除本身意義之外的“字語”——字體設計的語言。   其實,不論哪種設計表現形式,最重要的是如何將自己在表現方面的技能優勢最大化地發揮出來,形成既豐富又獨具風格的視覺感染力,傳遞給受眾並產生共鳴。本書主要從這兩個視角對品牌與字體設計背後的故事展開敘述,由此得書名《圖意字語》。

《城市.層飾》台灣城市之文字圖像設計創作表現

為了解決美術字體的問題,作者朱元乙 這樣論述:

漢字是中華文化特有的文化之美、是延續的重要載體。而現今的漢字使用不僅是純粹的紀錄,其造形的發展與結構都有更多的可能性,本創作以漢字與台灣城市特色結合,讓文字設計能展現出地方特色,觀賞文字造型的同時就能了解地方之美。本創作探討台灣城市景點特色和漢字字體的架構,從文獻探討,歸類出各城市的地方特色代表,再藉由漢字設計創作出20幅能夠呈現出台灣城市特色的文字,讓城市可以如同人一樣擁有不同的個人特性與特徵,並且將城市文字造型做成具有層次立體圖像藝術創作的「城市.層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