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達目標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另外網站自行車雙雄股價軋車美利達衝破300元登「新股王」 - CTWANT也說明:自行車雙雄巨大(9921)、美利達(9914)在歐系外資分別調高目標價之後,4日開盤再度聯袂上漲;尤其是美利達,在9點半過後爆量大漲,盤中最高衝破300 ...

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所) 曾紀幸所指導 劉姿岑的 動態能力對任務環境和通路演化之調節效果─自行車業之個案研究 (2009),提出美利達目標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行銷通路、任務環境、動態能力、自行車產業。

最後網站自行车品牌排行榜(自行车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儿童)則補充:40多年后的今天,美利达自行车行销全球88个国家地区,名列Interbrand评价的 ... 品牌创立于1976年,目标是致力于制造简单而且是世界上最好的自行车。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美利達目標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動態能力對任務環境和通路演化之調節效果─自行車業之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美利達目標價的問題,作者劉姿岑 這樣論述:

近年來,在油價高漲與樂活風潮的影響下,騎乘自行車已成為全球最風行之休閒運動,自行車業亦隨之蓬勃發展。即使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風暴,在一片不景氣中,自行車業卻逆勢成長。回顧台灣自行車業發展史,本研究發現過去以原廠委託製造/原廠委託設計(OEM/ODM)模式為主,卻面臨依附大廠之困境,於是自行車業者逐漸從代工模式轉型為發展自有品牌,甚至開始重視末端通路進而直接服務消費者。然而,在行銷通路的演化過程中,環境變遷對通路模式可能扮演重要的影響角色。此外,為何有些企業得以快速轉型,有些則轉型較慢?這些議題亦為自行車業者所關切之焦點。循此實務焦點,本研究旨在探討環境特性與通路演化的配適性,並應用動態能力

理論探討企業轉型成功的驅動力。過去有關動態能力之研究,大多為觀念性或橫斷面。Teece、Pisano、與Shuen於1997年研究中第一次提到動態能力後,Eisenhardt和Martin於2000年針對動態能力概念提出觀念性之研究。因此,目前有關長期觀察企業動態能力之研究尚不多見,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方式長期觀察自行車企業的資源轉換及通路演化,進而期望能對動態能力理論有所貢獻。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方法探討自行車業中最具代表性的龍頭廠商捷安特與美利達。經由文獻回顧、次級資料蒐集及訪談相關人物後進而提出研究命題。此外,為了避免潛在構念效度問題,並提升整體研究品質,採三角檢定法(Triangualtion

)之精神,建立多重證據來源。本研究之次級資料蒐集來源主要為報章雜誌、相關書籍與研究論文,並透過訪談來求證資訊之可信度。經由個案比較分析後,本研究發現:當企業面臨任務環境不確定性越高,則企業傾向於建立多元的行銷通路模式。本研究亦發現企業歷年累積的資源亦會影響其未來之經營方向。最後,本研究發現動態能力對環境特色與行銷通路演化具調節效果。也就是指,若企業擁有較強的動態能力,可順利將過去累積的資源加以轉化並重新配置,使其更容易執行新策略。因此,本研究建議企業為了因應環境變遷,必須重新配置資源,並搭配適當的通路模式。而企業重新配置資源的過程中,學習與創業家精神則是最重要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