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使用習慣量表cias-10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網路使用習慣量表cias-10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立人寫的 上網不上癮:給網路族的心靈處方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10年度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網路使用習慣自我篩檢量表也說明:此份問卷引用衛福部委託台灣大學心理學系陳淑惠老師研究團隊編制,之「網路使用習慣量表」10題式量表. (CIAS-10)。 我的學校名稱*. 您的回答 ...

國立臺東大學 進修部暑期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碩士專班 蔡進士所指導 廖蘭馨的 家長對於青少年子女網路成癮影響之探究─以新北市某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為例 (2020),提出網路使用習慣量表cias-10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網路成癮、輕度智能障礙、管教方式、個人習慣、網路使用。

最後網站網路成癮評量表則補充:網路 成癮評量表 班級: 姓名: ... 10.你會上網尋求情感支持或社交慰藉嗎? ... 危險級(80〜100分)你的網路使用情形已經成為嚴重的生活問題,你應該評估網路帶來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網路使用習慣量表cias-10,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上網不上癮:給網路族的心靈處方

為了解決網路使用習慣量表cias-10的問題,作者張立人 這樣論述:

  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路,它究竟是帶來更多自由,還是更多束縛?   *沒有手機、電腦,你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網路遊戲為何讓人深陷網海,難以自拔,甚至犯法犯罪?   *當每天上網的時間愈來愈長,「習慣」、”沉迷”與「成癮」如何區隔?   *網路成癮是不是一種病?   網路成癮和科技心理學已是現代人必須面對的重要議題。南韓官方數據顯示,2011年約有兩百萬人有網路成癮現象。美國網路成癮的人口約為6%~14%、芬蘭約4.6%~4.7%、臺灣約10%。   張立人醫師針對新興的網路成癮現象,探討其定義、成因以及治療之道。書中包含自我檢測量表、網路成癮的類型、網路成癮

造成的不良後果、醫師及諮商者的專業協助等,加上許多真實案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針對一般人常見的疑惑,完整的加以解說。   張醫師並提供五個預防手機成癮方法、九個因應電子書包計畫的技巧、五個與成癮者對談的方式,幫助網友適時離開虛擬網海,走進真實世界,經營美好關係與幸福人生。 本書特色   ◎臺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的專業權威,提供正確的相關知識,減輕家屬及老師的擔心疑慮,以正確而溫和的方式幫助孩子。   ◎網路成癮已經是全球性的問題,南韓2011年官方數據顯示,全國4860萬人口中約200萬有網路成癮現象,9到19歲佔4成。美國約為6~14%、芬蘭約4.6~4.7%、臺灣約10%。世

界各國都發生過網路成癮導致家庭失和的悲劇。本書針對新興的網路成癮現象,探討它的定義、成因以及治療之道,包含自我檢測量表、網路成癮的類型、醫師及諮商者如何展開協助,全書近五萬字,淺白易讀,非常實用。

家長對於青少年子女網路成癮影響之探究─以新北市某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為例

為了解決網路使用習慣量表cias-10的問題,作者廖蘭馨 這樣論述:

本研究察覺網路使用相關之研究在身心障礙領域中為闕,於是將其選擇為研究之主要對象,並選擇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且加入主要照顧者的網路使用、管教方式及個人習慣對網路成癮之關係進行探究,並探討主要照顧者與其子女對彼此行為認知之一致性,作為其行為與認知之釐清,屬於質性研究取向。研究之初使用網路使用習慣量表 (CIAS-10) 進行個案篩選,由47名學生中篩選出6名網路成癮風險高者及其家長為研究對象,樣本採立意抽樣,透過半結構深度訪談法,與受訪者面對面訪談,從中蒐集其所提供之經驗內涵,予以歸納整理。本研究結果發現:一、手機為受訪家長及學生之主要上網工具,又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容易承襲家長的網路使用習慣。二、

主要照顧者若以高壓、嚴厲或控制方式管教子女,子女網路依賴程度較高。三、主要照顧者對話內容單一及少有互動,則子女有較高程度的網路成癮。四、網路成癮風險群家庭之家長未能依子女障礙進行溝通調整,亦可能加劇子女對網路世界的依賴。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供主要照顧者、教學輔導單位以及後續研究給予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