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診治指引2022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中臺科技大學 長期照顧碩士學位學程 洪錦墩所指導 林佩青的 肺阻塞老人參加照顧給付改善方案於不同健康照顧機構之成效分析 (2021),提出結核病診治指引2022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肺阻塞、肺阻塞照顧給付改善方案、醫療資源利用。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醫學大學 藥學系碩士班 李仁愛所指導 黃珮宇的 骨質疏鬆症病人使用雙磷酸鹽類與結核病發生風險之相關性分析:全國型世代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雙磷酸鹽、結核病、骨質疏鬆、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傾向分數的重點而找出了 結核病診治指引2022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結核病診治指引2022,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肺阻塞老人參加照顧給付改善方案於不同健康照顧機構之成效分析

為了解決結核病診治指引2022的問題,作者林佩青 這樣論述:

目的:肺阻塞為老年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其特點為高共病率、高死亡率及高醫療利用率。台灣中央健康保險署推行肺阻塞照顧給付改善方案(COPD P4P),希望藉由整合照護能有效地降低醫療資源利用,包含急診就醫與相關住院。故本研究目的在比較肺阻塞照顧給付改善方案於不同健康照顧機構成效之分析。方法:採回溯性世代研究法, 運用全民健康保險保險人資訊整合應用服務中心資料檔,擷取2018年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間,滿65歲(含)以上且已納入COPD P4P方案滿6個月肺阻塞老人,以廣義估計模式及邏輯斯迴歸分析肺阻塞老人於不同健康照顧機構收案前後一年之醫療利用差異。結果:本研究共收案1,454人,其

中性別、年齡、FEV1、健保分區收案人數及過去一年急性發作次數等變項,於不同健康照顧機構分布有達顯著差異。在不同健康照顧機構肺阻塞老人醫療利用方面,地區醫院於收案前後一年因肺阻塞急診就醫人數比率下降10.1% (p=0.011);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因肺阻塞住院人數比率下降分別為4.1% (p=0.002)及6.1% (p=0.002),而醫學中心上升0.8% (p=0.008)。另外,影響肺阻塞老人醫療利用因素方面,收案前後一年因肺阻塞急診就醫次數減少之變項有≥ 85歲(OR=1.72, 95% CI 1.12- 2.63, p=0.013)及FEV1 < 30 % (OR=2.94, 95%

CI 1.61 - 5.37, p=0.001);而BMI >27kg/m2 次數增加(OR=0.59, 95% CI 0.36- 0.97, p=0.039)。收案前後一年因肺阻塞住院次數減少之變項有80-84歲(OR=1.79, 95% CI 1.12-2.84, p=0.014)、FEV1 < 30 % (OR=6.37, 95% CI 3.24-12.54, p

骨質疏鬆症病人使用雙磷酸鹽類與結核病發生風險之相關性分析:全國型世代研究

為了解決結核病診治指引2022的問題,作者黃珮宇 這樣論述:

背景:結核病是造成全球最多死亡的單一感染源之一。現今結核病治療的副作用、長週期,以及多重抗藥性菌株的問題,使得治療效果不盡理想,因此,新型態抗結核藥物的發展刻不容緩。Glutamine synthetase為結核菌生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酵素,抑制此酵素可阻礙結核菌的生長、降低感染力,為潛在的抗結核病機轉。雙磷酸鹽類為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品,被發現具有glutamine synthetase抑制效果,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探討雙磷酸鹽類對於人類結核病的效果。本研究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探討雙磷酸鹽對於結核病的預防效果。材料與方法:本回溯式世代研究利用台灣全民健保資料庫與疾病管制署結核病資料庫,以200

7至2014年間被診斷為骨質疏鬆症,且於診斷後一年內有骨鬆相關骨折的病人作為研究族群,依照雙磷酸鹽類藥物的使用情形,進一步分為用藥組與非用藥組。以用藥組為基準,利用傾向分數1:1配對非用藥組,用Kaplan-Meier method分析兩年內發生結核病的情形,並以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探討發生結核病的相關危險因子。統計軟體使用SAS 9.4版,統計顯著性設定為absolute 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 0.1或p < 0.05。結果:用藥組與非用藥組分別有46,842人和119,282人符合納入條件。以用藥組作為基準,利用

傾向分數1:1配對性別、年齡、共病症與併用藥物,兩組各有46,842人進行後續結果分析。兩年觀察期內共有723人發生結核病,其中348人為用藥組,375人為非用藥組,兩組發生人數無顯著差異(p = 0.313);追蹤天數方面,用藥組平均追蹤時間比非用藥組長(696.3 ± 123.2天vs. 688.9 ± 136.2天, p < 0.001)。Kaplan-Meier存活分析顯示,有無使用雙磷酸鹽類並不影響結核病的發生機率(p = 0.252, log-rank test),此結果與multivariat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regression結果一致(adj

usted hazard ratio: 0.8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71-1.04, p = 0.125)。此外,高齡、男性、臥床狀態和使用類固醇者,發生結核病的風險較高;反之,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或statin類藥物者,發生結核病的風險較低。結論:臨床資料顯示,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無法降低骨質疏鬆症病人發生結核病的機率;高齡、男性、臥床和類固醇使用者為結核病的高危險群,若上述族群出現疑似結核病症狀,須提高警覺,避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