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細粒料篩分析試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粗細粒料篩分析試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賴瑞星寫的 高性能混凝土 和古瓊忠的 實驗工程量測不確定度分析:基礎與實務指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詹氏 和全華圖書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 蘇育民所指導 蔡允哲的 探討添加不同比例細磨橡膠粉取代細粒料於常重 水泥混凝土工程性質之研究 (2021),提出粗細粒料篩分析試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常重水泥混凝土、細磨橡膠粉、抗壓強度、破壞能、非破壞試驗。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 蘇育民所指導 徐郁雯的 探討添加不同比例再生瀝青材料於常重水泥混凝土熱學性質與加速氯離子試驗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常重水泥混凝土、再生瀝青材料、熱膨脹、熱傳導、加速氯離子試驗的重點而找出了 粗細粒料篩分析試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粗細粒料篩分析試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性能混凝土

為了解決粗細粒料篩分析試驗的問題,作者賴瑞星 這樣論述:

  高性能混凝土的10個不可不知   1.基本概念    2.定義和傳統混凝土之差異   3.對化學摻劑之要求    4.單位用水量原理及步驟   5.粒料區分及級配量化    6.爐石及飛灰添加量    7.工作性量化模式    8.膠結材組態之數理模式   9.配合比設計法    10.產製廢水回收處理     ■ 本書目的   ◆ 對高性能混凝土組成提出新的論述   ◆ 作為產製高性能混凝土(HPC)的理論依據   ◆ 面對混凝土產製中材料及要求「多樣性變動」之處理   ◆ 提供混凝土產製業者作配合比設計之依據及學習混凝土之相關技術之討論   本書特色     HPC智能化產製第一指

南!   全面攻克品管難點─時效性、正確性、變動性     數理量化創新思維   ◆ 開發混凝土產製配合比設計之創新、邏輯思維   ◆ 無深奧之理論之論述,以大量實際混凝土產製的實驗數據為依據   ◆ 本書所立論之實驗方法及數據,皆為混凝土產製業者所能執行者   ◆ 可作為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參考之「工具書」   ◆ 各章論述可作為混凝土產製品質管制人員教育訓練教材用

探討添加不同比例細磨橡膠粉取代細粒料於常重 水泥混凝土工程性質之研究

為了解決粗細粒料篩分析試驗的問題,作者蔡允哲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添加不同比例細磨橡膠粉材料於常重水泥混凝土,對於實驗室新拌混凝土性質以及硬固混凝土之力學性能、熱學、和氯離子滲透性能進行評估。高、低漿量常重混凝土在實驗室以不同體積比,以水灰比為 0.5 添加 0、20以及 40%的細磨橡膠粉材料製成試體,拆模後進行 7、28、56 以及 90 天的養護。試驗結果表示:在新拌混凝土性質方面,低漿量受到添加橡膠粉在坍度上影響不大,然而高漿量混凝土隨著細磨橡膠粉添加量的增加,坍度變化最大為 6.6cm;在新拌溫度方面,所有配比均控制於 30~32℃之間;單位重隨著細磨橡膠粉添加量增加而下降。在硬固混凝土力學性質試驗中,抗壓強度、劈裂強度、彈性模數、

與超音波波速會隨著添加細磨橡膠粉而下降;然而,超音波波速所推導出的動態彈性模數值與抗壓強度呈現高度正相關性;而在圓盤劈裂試驗方面,不論是高漿量或是低漿量的配比,添加20%細磨橡膠粉在28或是90天均獲得最高的破壞能;在快速氯離子試驗以及表面電阻試驗中可以得知,在本研究中的所有配比均屬於中度或是低度氯離子滲透性的混凝土。

實驗工程量測不確定度分析:基礎與實務指引

為了解決粗細粒料篩分析試驗的問題,作者古瓊忠 這樣論述:

  本書內容涵蓋化學、微生物、機械、土木、電性領域實驗室內評估量測不確定度時非常實用的指引手冊,書中眾多案例均為實務上所常遇見者或是國際間各領域所頒布不確定度指引中所引例子者。 本書特色   1.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專業著作。   2.內容與實務涵蓋了化學、微生物、電性(EMC/EMI)、土木、機械等領域實際不確定度評估之步驟和方法。   3.介紹不確定度分析軟體建構之方法,利用Execl強大運算能力配合Kragten電子表格,來計算不確定度。便用實例驗證軟體之可靠性。   4.介紹量測不確定度在規格符合性判定和風險分析上的應用,引進保護段的概念。

探討添加不同比例再生瀝青材料於常重水泥混凝土熱學性質與加速氯離子試驗之研究

為了解決粗細粒料篩分析試驗的問題,作者徐郁雯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為探討添加不同比例再生瀝青混凝土材料於常重水泥混凝土,對於實驗室新拌性質以及硬固混凝土的機械性能、乾縮、熱膨脹、熱傳導、和氯離子滲透性能之評估。高、低漿量常重混凝土在實驗室以不同體積比,以水灰比(w/c)為0.5添加0、20、40、60、80、以及100-%的再生瀝青材料製成混凝土試體,拆模後進行7、28、56以及90天的養護以及相關試驗。新拌混凝土性質試驗包含:新拌溫度和單位重;硬固混凝土試驗方面,當養護齡期到達時進行包含:抗壓強度、超音波波速、乾縮試驗、熱膨脹、熱傳導係數、和加速氯離子試驗。試驗結果表示:新拌混凝土試驗中,所使用的拌和水水溫控制在攝氏20度,使新拌溫度分佈於攝氏2

4.5至26.8度之間;單位重隨著再生瀝青添加量增加而下降。硬固混凝土試驗中,抗壓強度與超音波波速會隨著再生瀝青添加量增加而下降,而超音波波速與抗壓強度呈高度正相關性;乾縮試驗在28天水中養治後進行空氣與水中養護,空氣養護與水中養護試體的長度變化百分比隨著再生瀝青的含量增加而下降,乾縮試驗中高漿量試體的下降比例比起低漿量高;熱傳導係數會隨著再生瀝青添加量增加而上升,然而會隨齡期增加而下降;熱膨脹係數會隨著再生瀝青含量增加而上升;最後在加速氯離子試驗中發現養治90天的試體可進行穩定的加速氯離子試驗,總通過庫倫電量隨著再生瀝青添加量增加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