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變類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突變類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法)讓·鮑德里亞寫的 物體系(修訂譯本) 和吉姆.艾爾卡利里的 人類大未來:下一個五十年,科技如何讓人類更幸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香蕉突變育種研究的回顧與前瞻Mutation Breeding in Bananas也說明:突變類型. 包括株型、色澤、果房及果實等。其中以矮性突變種對香蕉產業貢獻最大。例如中. 南美洲為全球最重要的香蕉輸出地區,在60 年代以前均種植高大的。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上海人民 和三采所出版 。

臺北醫學大學 藥學系臨床藥學碩士在職專班 張偉嶠所指導 連薏雯的 非小細胞肺癌的藥物基因體學 (2021),提出突變類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非小細胞肺癌、仿單、藥物基因體學、驅動突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施金元所指導 張立群的 後天T790M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病患的預後:來自真實世界的數據 (2020),提出因為有 非小細胞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T790M突變、泰格莎、存活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突變類型的解答。

最後網站基因與遺傳表現|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則補充:突變 通常會導致細胞運作不正常或死亡,甚至可以在較高等生物中引發癌症。但同時,突變也被視為物種進化的「推動力」。 點突變(Point mutation):是突變的一種類型,會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突變類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物體系(修訂譯本)

為了解決突變類型的問題,作者(法)讓·鮑德里亞 這樣論述:

本書是在鮑德里亞的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本書中,鮑德里亞希望能通過對不斷增加的難以計數的物做出劃分,通過分析物的功能和價值,揭示出人和物之間通過何種程序產生關聯,以及由此而來的人的行為和人際關係系統。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物品的身影。可以說,我們的所有活動都跟物品有關。鮑德里亞試圖對種類繁多的物品加以區分,並勾勒出一個物品的層級與體系。鮑德里亞認為,現代傢具代表一種系列,而古舊物品或者極其昂貴的奢侈品則代表模範。普通人因為居住空間有限,只能選擇可隨意摺疊、拆卸的現代系列傢具,而只有少數富人才能負擔得起笨重、華麗的實木古典傢具。 系列與模範的區分實際上是人的階層的區分,是普通人和富人

的區分,也是一種符號和語言。對於那些資金有限又想佔有奢侈品的人來說,分期付款或者信用貸款則是一種福音。過去先積攢財富,再購買奢侈品的模式被拋棄了,靠預期收入先行佔有奢侈品的做法廣為流行。當下,無所不在的廣告依靠關心人的情懷推銷各種模範、品牌。物品變成了一種消費能力的符號和社會地位的象徵。出於自由選擇的購買因為消耗了未來預期的收入和生命而使人變得不自由。於是,人們生產物品、消費物品,最終卻被物品所奴役,被物品背後的資本所奴役。 讓.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1929-2007)法國哲學家,後現代思想大師,知識的「恐怖主義者」,曾被稱為后現代主義牧師。作為

最先進的媒介和社會理論家,他也被法國學界推崇為新的麥克盧漢。從1988年起,鮑德里亞在英美世界獲得廣泛讚譽。其主要代表著作包括《物體系》《消費社會》《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生產之境》《象徵性交換與死亡》等。 總序 哲學經典翻譯是一項艱巨的學術事業 /1  譯序 描繪一個不存於任何地方的圓周 /1  導 論 /1    第一部分 功能性系統或客觀論述    第一章 室內陳設的結構 /13  傳統環境 /13  現代物品在功能上的解放 /15  模範性室內 /17  標準元件 /17  牆壁與光線 /20  照明 /20  鏡子與畫像 /21  時鐘與時間 /23  朝向室內陳

設的社會學?/24  陳設人 /26  第二章 氣氛的結構 /32  氣氛價值:色彩 /32  傳統色彩 /32  “自然的”色彩 /33  “函數”色彩 /36  溫暖與冷峻 /38  氣氛價值:材質 /39  自然木材、文化木材 /39  氣氛的邏輯 /41  模範材質:玻璃 /43  關係人和氣氛人 /45  座位 /46  文化性與檢查制度 /48  氣氛價值:手勢與形式 /49  傳統手勢:勞力 /50  功能化手勢:操控 /51  一個新的操作場域 /52  迷你化 /54  風格化—順手性—封套 /55  象徵面向的終結 /56  力量的抽象化 /58  功能主義神話 /60 

功能性形式:打火機 /61  形式的延伸義:汽車的尾翼 /62  形式的“不在場”無罪證明 /64  第三章 結論:自然性和功能性 /67  附錄:居家世界和汽車 /70    第二部分 非功能性系統或主觀論述    第四章 邊緣物——古物 /79  它的氣氛價值:歷史性 /79  它的象徵價值:起源神話 /80 “真確性”/82  新—文化症候群:古跡修復 /83  共時性、貫時性、時代錯亂 /86  反向投射:“原始人”心目中的技術產品 /88  古物市場 /90  新文化帝國主義 /91  第五章 邊緣體系:收藏 /92  從功能中抽象出來的物品 /93  激情—物件物 /94 

最美麗的家庭寵物 /97  系列遊戲 /98  由量到質:獨一無二之物 /99  物品與習慣:手錶 /102  物品與時間:被控制的週期迴圈 /104  禁閉物:嫉妒 /108  去結構物:變態 /110  從系列性動機到真實動機 /114  針對自我的論述 /116    第三部分 元功能及功能失調體系: 新奇的小發明和機器人    第六章 新奇的小發明和機器人 /121  技術層面的引申意義:自動化主義 /121  “功能化”的超越性 /122  功能錯亂:無意義的小發明 /125  偽功能性:玩意兒 /127  元功能性:機器人 /132  技術的災難 /137  技術與潛意識系統 /1

41    第四部分 物品及消費的社會——意識形態體系    第七章 模範與系列 /151  前工業文明物品與工業模範 /151  “個性化”物品 /154  選擇 /155  邊緣性差 異 /156  模範的理念性性格 /157  由模範到系列 /159  技術缺失 /159  “風格”上的缺失 /161  階級差異 /163  現時性的特權 /165  人格的厄運冒險 /167  模範的意識形態 /168  第八章 信用貸款 /171  消費者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171  先行消費:一項新倫理 /173  強迫購買 /175  購買的奇跡 /176  家居事物的曖昧性 /177 第九章

廣告 /179  針對物品的論述和作為物品的論述 /179  廣告的命令式和直陳式 /180  聖誕老人的邏輯 /181  母性作用元:艾爾朋扶手椅 /183  購買力的節慶 /187  恩寵與壓制:雙重作用元 /189  集體的推定 /193  和平牌洗衣粉 /193  有廣告意味的競賽 /196  Garap/197  新人文主義?/198  系列性制約 /198  由欠缺產生的自由 /200  一種新的語言?/202  結構與分割:品牌 /203  普遍符碼:地位 /208  結論:面向“消費”的定義 /212  譯後記 /219   導 論 試想,是否有可能將

人類製造的繁多物品進行分類?有如草木蟲魚一般,區別為熱帶性、冰河性;標識其突變類型,或面臨絕種的品種?在都市文明裡,一代一代的產品,機器或新奇無用的玩意兒,層層襲來,前仆後繼,相互取代的節奏不斷加快;相形之下,人反而變成一個特別穩定的種屬。細思之下,其實這種增倍繁衍的現象,和自然界無可盡數的種類相比,並不顯得特別出奇。然而,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的鑒別分類,人已經做到了。甚且,在有系統地進行這項工作的時代,人類也通過百科全書的方式,將各種實用物品及其相關技術,進行詳盡的分類記載。自此之後,平衡的狀態就中斷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這裡我們且不提生產機器)不斷地繁衍,各種需要也一直增加。製造界不斷地加速它

們的生死週期,人的語彙便顯得不足以應付。有可能對這種朝生暮死的物世界進行分類,進而完成一個描述體系嗎?然而,分類標準的數目可能就會和要被分類的物品數目不相上下:大小、功能化程度(物和其自身的客觀功能間關係)、與物相關的手勢動作(豐富或貧乏,傳統與否)、外形、壽命、在一天裡出現的時刻(是否間斷地出現,以及我們意識到它的存在與否)、它所作用的物質(對於咖啡研磨機,這一點很明顯;但如果是鏡子、收音機、汽車呢?然而,所有的物品都作用並轉化某種東西)、使用時排他性或社會化程度(個人的、家庭的、公眾的或是與此無關),等等。事實上,對物這樣一個持續突變及擴展的集合而言,以上這些分類法都顯得武斷瑣碎,比選擇

abc 字母順序好不到哪裡去。 比如《聖艾蒂安市武器製造廠目錄》(Catalogue de la Manufacture d’ Armes de Saint-Etienne),雖然在結構上有問題,卻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次分類的可能,然而這份目錄只是針對可以用功能區分的物品進行分類:每一件物品代表一種功能,其分類常是微細而不規則的、毫無建構意義系統的企圖。 在一個比較高級的層次,可以發現西格弗裡德·基第翁(Siegfried Giedion,Mechanization takes command,1948)的作品同時是物品功能性、形式及結構性的歷史演變分析,也是一篇技術物品的史詩,並且能標明和技術

沿革相應的社會結構變化,然而卻不回應人對物的真實生活體驗問題,及物如何回應功能性需求以外的其他需求的問題,最後它也不能分析和[物的]功能相牽絆又相抵觸的究竟是何種心智結構,也就是不能圓滿回答我們對物的日常生活經驗究竟是建立在何種文化的、亞文化的或超文化的系統上(système culturel, infra-ou transculturel)。以上便是我們這本書所要提出的問題。我們分析的物件不是只以功能決定的物品,也不是為分析之便而進行分類之物,而是人類究竟通過何種程式和物產生關聯,以及由此而來的人的行為及人際關係系統。  對於這個物的結構語義系統(système“ parlé”)的研究,也

就是對物所安設的一套或多或少合理一致的意義構成系統的研究,必須假設在物的結構語義系統之外,有一個可與其分離的層次。此層次的結構更為嚴謹,甚至將超越物的功能性描述範圍,這個層次便是科技層次。  這裡定義的科技層次是抽象產物:在日常生活裡,我們對物的科技現實可謂毫無意識。然而此一抽象性卻是基本的現實:科技主導著環境的重大變革。甚至這樣說都不會顯得奇怪:物品最具體的一面便是科技,因為科技演進和物的結構變化實為一體。嚴格地說,物的科技層次變化是本質的(essentiel),而物在其需求及實用的心理或社會學層面的變化則是非本質的(inessentiel)。對於物的心理或社會論述都會不斷回推到一個更緊密

一致,並且與個人或集體論述皆無關的層次,也就是說,物的科技語言結構(langue)。我們必須要從技術模型緊密一致的結構層次出發,才能理解為何物會被生產及消費、被擁有及被個性化(personnalisés)。  因此,在研究之初,界定物的理性層次,也就是物的客觀科技結構化過程,這個工作是十分要緊的。我們可以拿吉伯特·西蒙東(Gilbert Simondon,Du mode d’existence des objets techniques,1958)所討論的汽油引擎作例子:  目前技術條件下的汽油引擎裡,由於在能量交換的過程中,每一重要零件都和其他零件緊緊相扣,使得每一零件都顯得無可取代……比

如汽缸蓋以其形式及金屬材質,和其他爆炸迴圈的元素相互作用關係,製造出火花塞電極所需要的溫度;而反過來,這個產生出來的溫度,又作用到點火及整個爆炸過 程。 現今的汽油引擎是具體的,老式的汽油引擎則是抽象的。老式的汽油引擎裡,每一個單元只在爆炸迴圈的某一段落裡作用,之後便[退隱一邊]不再作用於其他零件;老式的汽油引擎裡的零件就像輪班上陣的工人,彼此並不認識……如此技術物可說有一種原始形式——即抽象形式——其中每一個理論或物質單位都被當作一個絕對本位來處理,其功能也因此必須是在封閉系統裡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整合便產生了一系列有待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一些特殊的結構,我們可將之稱為每

一個組合零件的防禦結構:比如內燃機的汽缸蓋上佈滿了散熱板。這些散熱板便似由外部強加在汽缸及理論的汽缸蓋上,而且僅具有一個功能,即幫助冷卻。近來的汽缸便不同了,其中的散熱板除了機械上的功能外,還可以像一排加強肋一樣,保護汽缸蓋不受瓦斯的衝撞變形……兩個功能已經變得難分難解:結構是一個整體,不是各部分的折中,而是各部分的相伴相隨及合同協力:加了肋條的汽缸蓋可以因此修薄,其厚度的減少又可加速冷卻;於是這個散熱板 / 肋條的雙重結構,便可以用令人滿意的綜合方式來同時完成過去相分離的兩個功能:它用超越的方式來進行整合……我們認為這樣的結構比它前一代結構更為具體,同時符合技術物品的客觀進步:因為真正的技術

問題,其意義為不同功能在同一元件中的整合,而不是在相衝突的要求中尋找妥協。甚至,在這個由抽象邁向具體的步驟中,技術物可說是傾向于發展一個完全一致而且完全統一的系統。(第 25—26 頁)  這樣的分析是本質性的:它展現給我們看的是從來不存於具體生活經驗、從來不可能在實踐中認知的一致性元素。科技向我們訴說物的一部嚴謹歷史,其中,功能的衝突在更廣闊的結構中得到辯證性的解決。每一系統演變朝向一個更好的整合,每一結構完成的系統,其中位置的變化,及每個功能整合的過程,都會產生新的意義,也就是說,獨立於改造系統者的一種客觀效力:要知道,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是一個類似於語言結構的抽象層次(langue),因此

我們可以類比語言學中的音素(phonèmes),將這些簡單的技術元素稱為“技術元”(technèmes)——以有別於真正的物——由此我們可以認為,技術演化便是在它們的排列變化的基礎上進行。我們可以在這個層次上設想技術的結構研究,探討“技術元”如何具體地組成高複雜度的技術物,也可以在簡單的技術集合——有別於真正的物——研究其相互組合的句法(syntaxe),也可以研究種種物品和組合間的意義。  然而,嚴格地說,這樣的學問只適用於有限的領域:實驗室的研究及高科技的進展,比如航空工程、太空科技、航海科技、運輸大卡車及其他高度發展的機器等。在這些領域裡,技術發展的急迫需要深刻地凸顯結構要求,而其集體

的、非個人化的特性也使流行的影響力降到最低。比如汽車的狀況是把變化改進的精力完全消耗在玩弄外形的遊戲上,但仍然保留低程度的技術地位(水冷卻、內燃機動力等),航空工業就相反,因為它被迫必須發展最具體的技術,以符合功能上的考慮(安全、速度、效率)。在這類情況中,技術發展依循的是一條幾乎純潔無瑕、不受干擾的道路。可是我們很清楚,要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物體系,這一類技術結構分析將是破綻百出、效力薄弱的。  我們可以夢想,對技術元和它們之間的意義關係,進行一種無遺漏的描述,便足以完全說盡真實物品構成的世界:然而,這只是一種夢想。因此,這種對待技術元的方式就像真正的天文學家對待星星那樣。誠如柏拉圖所說:“如

果我們試圖通過真正的天文學研究來使靈魂的聰明才智真正發揮作用的話,那麼我們必須通過問題來研究,就像我們在幾何學研究中所做的那樣,不要去管佈滿繁星的天空了。” (La République, Ⅰ, Ⅶ)不幸的是,這種做法會馬上在物品真實生活中的心理學和社會學現實上遇到困難,這個現實在物品的感官物質性之外,形成了一個有約束性的整體,並使得科技體系的合理一致性持續受到改變和干擾。我們在此感興趣的,便是這種干擾:物品的合理性和需要的不合理性如何大起爭執,而這個矛盾又如何引出一個前來解決它的意義構成體系,而不是科技模型,即使這些模型的基本真理提供了我們對物體的直接體驗不斷湧現的基礎。  我們的實用物品

都與一到數個結構性元素有關,但它們也都同時持續地逃離技術的結構性,走向一個二次度的意義構成,逃離技術體系,走向文化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日常生活的環境仍是一個“抽象的”體系:普遍來說,許多物品都在它們各自的功能裡相互隔離,是人依他的需要,使它們共存在一個功能化的環境裡,這樣的體系,經濟性低、一致性也不高,就好比汽油引擎的古老結構:局部的、有時互不相干的或相互掣肘的功能的組合。同時,當前的傾向是完全不再解決此一不諧調狀態,而是用新的物品來回應接續而來的需要。如此便造成以下的結果:每一個被加在別的物品之上的事物,可以完成它自己的功能,但對全體則是一種阻礙,有時候呢,它既幫助又阻礙它自己的功能。 

更有甚者,形式和技術的引申義(connotation)還會增加功能上的不和諧,也就是整個需要的體系——社會化或潛意識的需要、文化或實用的需要——整個生活體驗的非本質(inessentiel)體系反過來影響技術的本質(essentiel)體系,並損害了物品的客觀身份。  舉一個例子吧:在一個咖啡研磨機中,“本質必要的”和結構性的部分,因此也就是最具體客觀的部分,是它的電動引擎,是發電廠提供的能量,是能量生產和轉換的律則——但因為與特定個人的需要相聯而成為比較不客觀的部分,正好是它作為咖啡研磨機的本身——一點也不客觀,因此非屬本質必要的部分,在於它是綠色長方形,或是粉紅色梯形。一個同樣的結構,比

如電動引擎,可分化成為各種功能:功能的差異化本身已經是二次度的[層次]了[也就是在這裡,它墮落于趣味發明(gadget)的不一致性之中]。同一個功能—物(objet-fonction)本身又可以分化為不同的形式,這時我們是在“個性化”(personnalisation)和形式引申意義(connotation formelle)的領域裡,也就是在非本質必要者的領域裡。然而,工業產品和手工藝品之所以不同的地方,便在於非本質必要的部分,不再留給偶然或個人的執行來處理,而是由生產體制來進行系統化的處理,而生產體制便是通過這一點(以及時尚的普遍排列組合)來維持它自己的目的性。  也就是因為這種錯綜盤纏

的複雜過程,使得技術領域自主化的條件,也就是說對物的領域進行結構分析的可能性和語言領域有所不同。如果我們排除純粹的技術物品(因為作為主體,我們和它們從無關聯),我們便可觀察到兩個層次的存在,那便是客觀本義(dénotation)和引申意義(connotation)層次(通過後者,物品被心理能量所投注,被商業化、個性化,進入使用,也進入了文化體系);這兩個層次,在目前的生產和消費的狀況中,並不像語言學中的語言結構(langue)和言語使用(parole)一樣,可以截然劃分。 科技層次並沒有結構自主性,就好像“言語事實”(les faits de parole)[在這裡是作為使用言語的物品(obj

et“ parlé”)]在一個物分析中,並沒有比它們在語言事實分析中那麼大的重要性。如果說,發出捲舌或濃濁的 r 音,在語言結構分析中不會改變任何結果,也就是說,如果引申意義不會干擾本義的結構,物品的引申義義則會明顯地加重和改變技術的結構。和語言結構不同的是,科技並不構成一個穩定的系統。 與字元(monèmes)和音素(phonèmes)相反,技術元處於持續的演變狀態。然而,由於科技體系,通過它的不斷革命,便是如此地融入於“說出”它的實用物品的時間之中(語言結構也是如此,但程度小得多了)——由於此一體系的目的在於宰製世界和滿足欲望,與以溝通為目的的語言相比,它比較具體、比較難以脫離實踐——最

後,由於科技嚴格地依賴科技研究的社會條件,因此也就依賴生產和消費的全面體制,而語言結構一點也沒有受到這種外在約束的影響——所有這些因素都導致物的體系和語言結構的體系相反,如果要科學地去描述它,只有,在同一個行動中,把它當作一種由實踐體系持續干擾技術體系的結果。唯一能夠說明其真相的,並非技術的合理一致的體系,而是實踐對技術的影響模式,或者更精確地說,是技術被實踐卡住(enrayage)的模式。一言道盡,物的體系的描述,一定要伴隨著體系實踐的意識形態批評。在科技的層次,並沒有矛盾,有的只是意義。但人文科學只能是意義和反意義的科學:一個合理一致的科技體系如何擴散於一個不一致的實踐體系之中,物品的“語

言結構”如何被“說出”,以至於使得此一“言語使用”(或說是語言體系和言語使用的中間物)的體系足以阻塞語言結構?最後,要問的不是物的體系的抽象一致性,而是它被實際體驗到的矛盾,究竟位於何處?   

突變類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竟然出現突變異形?!而且還會放電!!閃電!!2020最好玩的VR射擊冒險遊戲戰慄時空:艾莉克絲!!

加入我們!➝ https://reurl.cc/GrDdap
IG➝https://is.gd/POI83I

嗨~我是YIN 感謝觀看我的影片
有任何建議或想說的話都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
未來會持續上傳更多不同類型的遊戲影片
喜歡的話別忘了訂閱我的頻道~
謝謝每位訂閱我的你們🖤

搞笑遊戲播放清單:https://is.gd/omoXY3
恐怖遊戲播放清單:https://is.gd/Lwyhcq

綠界贊助:https://p.ecpay.com.tw/C6F5FFB
歐付寶贊助:https://reurl.cc/A813md
paypal:https://paypal.me/YIN125?locale.x=zh_TW

Follow Central Bass boost!:
» Twitter: https://twitter.com/Centralbass12
»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centralbassboost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entralbassb...
» Snapchat: https://www.snapchat.com/add/YTCentra...

#VR虛擬實境#VR遊戲#VR顫慄時空#Half-Life

非小細胞肺癌的藥物基因體學

為了解決突變類型的問題,作者連薏雯 這樣論述:

背景:肺癌是癌症所導致死亡中的第一位,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 85%。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式包含手術、放射線治療、全身治療(化療、標靶治 療、免疫治療), 目前已發現多種驅動突變如 EGFR 突變、ALK 重組、ROS 1 重組、MET 基因異常等,可作為標靶藥物的標的,篩選驅動突變已成為 非小細胞肺癌診斷中重要的一環。方法:本研究利用 PharmGKB 的「藥物仿單注釋(Drug Label Annotation)」 頁面,查詢美國、歐洲、加拿大及日本各國仿單檢測生物標記的標示情形, 並比較台灣仿單所標示的情形。針對台灣建議檢測的生物標記,以搜尋文 獻的方式找出該生物標記於不同族群基因突變之

頻率,以探討適合台灣的 基因檢測策略。 結果:標靶藥物及免疫藥物的藥品仿單大部分有提供必要檢測的生物標記 訊息,而台灣的藥品仿單所提供的訊息與各國仿單資訊大致相同。在基因 頻率的部分,EGFR 突變頻率在台灣/東方國家明顯高於西方國家,而 ALK 重組、ROS 重組、NTRK 基因融合、BRAF 突變、MET 基因異常及 PD-L1 表現量的部分,台灣的突變頻率與西方國家的突變頻率相近。結論:台灣的 EGFR 突變頻率明顯高於西方國家,也較 ALK、ROS1 及 BRAF 等驅動突變來的高,相較於初期使用 NGS 檢測所有驅動突變,對於 EGFR 突變高的台灣來說,初期先進行 EGFR 的排他

性檢測或許是較合適的策略。

人類大未來:下一個五十年,科技如何讓人類更幸福?

為了解決突變類型的問題,作者吉姆.艾爾卡利里 這樣論述:

  「史蒂芬霍金科學傳播獎」首屆得獎者   暢銷書《悖論》、《解開生命之謎》作者吉姆.艾爾卡利里   邀請各領域頂尖科學家,針對科技未來撰寫十八篇深度導文   讓我們思考人類會將地球的未來帶向何方?   你覺得未來會是什麼模樣?     街上人們踩著懸浮滑板,出門再也不用自己開車;科學家發明能讓人感到幸福的藥丸,基因改造讓人們永遠不再生病;AI就是你的管家,生活大小事都靠機器人打理;蜘蛛絲能建造出比鋼筋更堅固的橋,有記憶的金屬能夠自動修復;週末搭太空船去月球旅行;時光機讓你回到過去挽回曾經犯下的錯……   也有可能,人們努力發展科學與經濟,想讓大家未來都過上更好的生活,卻忘了保護我們的現在

,導致大自然的各種反撲……     在未來,上述的一切都有可能發生。科學家每天都有新的發現,但未來之所以充滿各種可能,不是因為科技會有出人意表的發展,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運用科技。     本書集結了各方領域的頂尖專家,帶著我們了解人口、氣候、能源、醫學、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和宇宙探索的研究現況與未來展望。然而真正洞察未來走勢的科學作品,往往能善用對於未來的想像來反映世人當下的焦慮。     當基因檢測日漸普遍,你真的想知道自己有無罹患不治之症的風險嗎?   當自動車面臨兩難抉擇,它該撞上推著嬰兒車的孕婦,還是犧牲自己的乘客?   當物聯網全面上線,駭客有辦法從你的水壺進而控制你的整個房子嗎?  

 我們是第一個能自主自決的物種,為世上所有生物保全一個適宜居住的地球?   又或者人類只是自然循環的一部分,當繁殖過頭便隨著大自然一起「重置」?     與其將本書看作是對未來的預測,不如說是「人類渴望的未來」。科學家們所提出的科技道德問題,讓身為科技使用者的我們有機會深度思考,在下一個五十年,我們的意圖與行動可以如何讓人類過得更幸福。         作者簡介 全書編選: 吉姆.艾爾卡利里(Jim Al-Khalili)   學者、作家及節目主持人,曾獲頒大英帝國官佐勳章(OBE)。他是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在英國索立大學任教並進行量子力學的研究。他主持過多個電視與廣播節目,包括獲

得英國影藝學院獎(BAFTA)提名的《化學:一段揮發性的歷史》(Chemistry: A Volatile History)以及《渾沌的祕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Chaos),目前主持BBC Radio 4每週一次的科學節目《科學化的生活》(The Life Scientific)。他獲頒2007年皇家學會的麥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獎及2011年英國物理學會的克耳文獎(Kelvin Medal and Prize),以表彰他在科學教育方面的貢獻。他更在2016年成為史蒂芬霍金科學傳播獎(Stephen Hawking Medal for Scienc

e Communication)首屆得獎者,並於2018年入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著有多本暢銷科普書籍,被譯為二十種語言,包括《解開生命之謎》、《悖論》等書。   共同作者: 人口學:菲利浦.波爾(Philip Ball)   科學作家,二十多年來一直擔任英國《自然》(Nature)雜誌的編輯,目前也有在《化學世界》(Chemistry World)、《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BBC未來》(BBC Future)、《展望》(Prospect)等期刊寫專欄,並不定期為《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衛報》(T

he Guardian)、《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和《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等出版物撰稿,最近還開始在BBC Radio 4擔任《科學故事》主持人。著有Bright Earth: The Invention of Colour、The Music Instinct、Curiosity: How Science Became Interested in Everything、Invisible: The Dangerous Allure of the Unseen等書,其中Critical Mass: How One Thing Leads to Anot

her一書獲得了2005年英國皇家學會科學書籍獎(Royal Society Prizes for Science Books),最新著作為The Water Kingdom: A Secret History of China。   生物圈:蓋雅.凡斯(Gaia Vince)   科學作家,曾任《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自然》和《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的編輯。她的文章常見於英國、美國和澳洲的報章雜誌,並且在廣播及電視上主持科學節目。她的第一本書Adventures in the Anthropocene: A Journey t

o the Heart of the Planet We Made贏得了2015年英國皇家學會溫頓科學讀物獎(Royal Society Winton Prize)。   氣候變遷:茱莉亞.史琳戈(Julia Slingo)   氣象學家及氣候科學家,在2009至2016年間擔任英國氣象局首席科學家,擅長運用創新的方法及複雜的模式預測氣候的變化。2015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2016年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國會員。   醫學的未來:亞當.庫察斯基(Adam Kucharski)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Tropical Medici

ne)助理教授,專門從事傳染疾病預防工作。他在劍橋大學完成數學博士學位,接著進入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學習醫學。他常受邀於《觀察》(Observer)、《新科學人》和《連線》(Wired)等雜誌發表文章,2012年獲得惠康基金會科學寫作獎(Wellcome Trust Science Writing Prize),2016年出版第一本書籍The Perfect Bet: How Science and Maths Are Taking the Luck Out of Gambling。   基因體學與基因工程:亞拉席.普拉薩(Aarathi Prasad)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遺傳學博士,曾任職於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並於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做專業研究。她在BBC 1、BBC Radio 4、Channel 4、國家地理頻道和探索頻道策劃並主持了多部科學紀錄片,她也是經驗豐富的科學作家,書籍作品包括In the Bonesetter’s Waiting-Room: Travels in Indian Medicine和Like A Virgin: How Science is Redesigning the Rules of S

ex等書。   合成生物學:亞當.盧德弗(Adam Rutherford)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遺傳學博士,BBC熱門科學節目《科學內幕》(Inside Science)主持人。曾任《自然》雜誌編輯十餘年,並長期為《衛報》、《連線》等媒體撰稿。他熱中將科學轉化成大眾都會感興趣的知識,出版了多部關於基因和生命起源的暢銷著作,他的第一本書Creation: The Origin of Life / The Future of Life入圍2014年惠康基金會科學寫作獎。他同時參與制作並主持了《細胞》、《基因密碼》、《扮演上帝》等多部BBC紀錄

片,還擔任多部電影的科學顧問,包括《末日之戰》(World War Z, 2013)、《金牌特務》(Kingsman, 2014)、奧斯卡得獎電影《人造意識》(Ex Machina, 2015)、《滅絕》(Annihilation, 2018)等。   超人類主義:馬克.沃克(Mark Alan Walker)   新墨西哥州立大學(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哲學系教授,非營利組織世界燒人協會(Humanity Plus)前董事會成員,倫理和新興技術研究所(Institute for Ethic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現任董事會成

員。他的第一本書Happy-People Pills for All討論發明先進藥品是否能提高人們的幸福感,他的最新著作Free Money for All則討論美國公民的基本收入是否應無條件達到一萬美元。   雲端技術與物聯網:娜歐蜜.克萊莫(Naomi Climer)   工程師,專長是廣播、媒體和通訊技術,現任索尼英國技術中心(Sony UK Technology Centre)非執行董事。她是國際工程技術學會(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第一位女性主席,2013年入選英國皇家工程科學院(Royal Academy of Engi

neering)院士,2016年被《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和女性工程學會(Women’s Engineering Society)推舉為英國工程界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女性之一,同樣被《電腦週刊》(Computer Weekly)評為英國IT界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女性之一。   網路安全:艾倫.伍華德(Alan Woodward)   電腦安全專家,英國電腦協會(British Computer Society)、皇家統計學會(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及英國物理學會(Institute of Physics)成員。他原本是物理學家,因為對計算機科

學產生興趣,轉而致力於網路安全研究。離開研究所之後,他會英國政府工作多年。後來他回到英國索立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擔任客座教授,同時繼續為歐洲刑警組織擔任顧問。   人工智慧:瑪格瑞特.波登(Margaret A. Boden)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認知科學研究教授,是AI研究領域最知名的人物,協助規劃並發展全世界第一個認知科學學術課程。她擁有醫學、哲學和心理學學位,她的研究便是將這些學科與人工智慧(AI)結合。她是英國國家學術院(British Academy)及美國人工智能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成員,並獲頒大英帝國勳章。她的著作已被翻譯成二十多國語言,最近出版的一本書為《AI:人工智能的本質與未來》(AI: Its Nature and Future)。   量子運算:溫佛瑞.亨辛格(Winfried K. Hensinger)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量子技術研究教授。他在昆士蘭大學取得了博士學位,主修量子與超冷原子的表現,並且加入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與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威廉‧菲利普斯(William Dani

el Phillips)的團隊共同進行研究。目前任職薩塞克斯量子技術中心主任,最近和他所領導的研究小組發表了第一個大型量子電腦的建造藍圖。   智慧材料:安娜.普洛薩斯基(Anna Ploszajski)   白天是工程式暨材料科學家,晚上則致力於科學傳播。她經常以材料科學為主題表演單口相聲,擁有自己的播客節目,並且在《材料世界》(Materials World)等期刊上撰寫文章。2017年贏得英國皇家工程院傑出青年工程師獎(Young Engineer of the Year),並進入全球科學最具規模的科學傳播比賽FameLab的英國區決賽。閒暇時喜歡吹小號,正在鍛練游泳,目標是游過英吉利

海峽。   能源:傑夫.哈迪(Jeff Hardy)   倫敦皇家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格蘭瑟姆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Grantham Institute)的資深研究員,專門研究低碳能源系統的未來發展,以及該系統與人們日常生活和企業營運的關係。曾任英國天然氣暨電力市場管制局(Ofgem)永續能源發展小組的主管和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第三科學小組主任,並曾在英國能源研究中心(UK Energy Research Centre)、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綠色化學小組

、塞拉菲爾德核能實驗室(Sellafield)等機構進行研究。   運輸:約翰.邁爾斯(John Miles)   英國劍橋伊曼紐爾學院(Emmanuel College, Cambridge)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工程學系教授、英國汽車工業協會(UK Automotive Council)創始成員暨智能移動小組主席,專長為未來運輸技術與經濟發展,特別著重能源效率與環境影響方面。   機器人學:諾爾.夏基(Noel Sharkey)   英國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榮譽教授、

責任機器人基金會(Foundation for Responsible Robotics)的聯合主席、非政府組織機器人武器控制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Robot Arms Control)主席,以及BBC當紅節目《機器人大擂台》(Robot Wars)主裁判。他一直在美國耶魯(Yale University)和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與英國埃塞克斯(University of Essex)、艾克斯特(University of Exeter)和雪菲爾大學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研究專長包括心理學、語言學、計算基科學、人工智能、

機器人學習技術和機器人倫理。   星際旅行與太陽系移民:露易莎.普瑞斯頓(Louisa Preston)   英國太空署(UK Space Agency)極光研究員,在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研究天體生物學。她曾參與美國、加拿大、歐洲及英國太空署的研究計畫,研究地球上的生命體如何在極端嚴苛的環境中生存,作為外人生命形式的藍圖並模擬可能的棲息條件。她曾受邀至2013年TED大會和大家談論如何尋找火星生命。她的第一本書籍創作為Goldilocks and the Water Bears: The Search for Life in th

e Universe。   末日啟示:路易斯.達奈爾(Lewis Dartnell)   英國西敏寺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天體生物學研究員,專門研究火星表面的微生物生命體及其存在的可能性,還有人們該如何發現它的存在。他經常受邀上科學節目講述相關主題,並出版了Life in the Universe: A Beginner’s Guide和The Knowledge: How to Rebuild our World from Scratch等書,後者為《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最佳年度書籍。 譯者簡介 謝孟宗   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

系學士、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文首獎、譯詩獎、散文創作獎等十餘種獎項。   林瑞堂   台大外文所畢業,翻譯作品包含藝術、歷史、宗教、身心靈成長等領域。     序論:未來尚未決定?並非科技會有出人意表的發展,而是看人類如何使用科技。 地球的未來:人口統計,資源保護,氣候變遷 1. 人口學:社會學家預測未來將會是「都會型未來」。然而隨著人口暴增、生活空間擁擠、貧富差距擴大、生活步調加快,如果你夠幸運有選擇的權利,你會選擇住在都是嗎? 2. 生物圈:人類只是自然循環的一部分,當繁殖過了頭便隨著大自然一起「重置」?又或者我們是頭一個能自主自決的物種,

能夠克制天生的貪婪與衝動,讓未來的地球依舊適宜人居? 3. 氣候變遷:有人說人類的活動加速氣候變遷,有人認為溫室效應是地球本身的循環週期,無論成因是何者,人類的生活型態都必將做出調整。我們應該問自己,人類已經準備好面對即將來臨的氣候劇變了嗎?   人類的未來:醫學,遺傳學,超人類主義 4. 醫學的未來:當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的時代來臨,醫療的決斷責任也會逐漸從醫師轉移到病人身上。在治療方法有限的情況下,你會想知道自己有無罹患不治之症的風險嗎?醫師該不該將患者的基因遺傳疾病告知家屬呢? 5. 基因體學與基因工程:DNA電腦的研發,真的能實現電影《露西》的場景,將全世界的知識裝進一個小小的DNA隨身

碟嗎? 6. 合成生物學:透過合稱生物學,大自然的一切基因將可由人類自由混搭,作為己用。除了可將蜘蛛絲做為堅固建材,未來或許真的能讓太空人擁有「浩克」般的細胞自癒能力…… 7. 超人類主義:未來科學家可以利用基因工程、仿生學、奈米科技等技術,強化人類的智能、壽命、道德和幸福感受。如果人人都成為新一帶的超人類,我們的人生還有需要努力與犧牲的目標嗎?你也會想藉由科技的力量成為無所不能的人嗎?   線上未來: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網際網路 8. 雲端技術與物聯網:當物聯網全面上線,駭客有辦法從你的水壺進而控制你的整個房子嗎?政府有辦法從一個正在連線的機器進而掌控整座電廠嗎 9. 網路安全:網路安全最大

的漏洞其實來自使用者而非電腦。在此後十年內我們必須決定,要讓人工智慧成為網路世界的保鑣,或是繼續仰賴判斷有可能失準的人類充當網錄警察? 10. 人工智慧:假使有朝一日,某個系統通過了圖靈測試,就能證明它具有如人類一般的「思考能力」或「意識」嗎?擁有「人性」的人工智慧,對人類的未來是福是禍? 11. 量子運算:「量子電腦」可以解決目前最高效能電腦花十億年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帶給人類未來無限的可能性。但重點是,該如何實際建造出一台量子電腦?我們在有生之年可以親眼見識量子技術的奇蹟嗎?   打造未來:工程,運輸,能源 12. 智慧材料:若你擁有的物品可以自主感知、回應、移動、調節、變形、修復,你的生活

將會變成什麼光景? 13. 能源:如果能源可以是免費的,就像我們呼吸的空氣,人類社會將會走向更光明的未來嗎? 14. 運輸:電動車和自動駕駛已經準備上路,未來還會出現什麼樣跨時代的運輸工具改變人們的生活? 15. 機器人學:當意外發生時,自動車該為了避開路上的孕婦而犧牲自己的乘客嗎?機器人保母可以接手孩子的教育問題嗎?我們應該將取人性命的決定交在武裝防禦機器人手中嗎?在廣泛使用機器人之前,我們有辦法解決機器人的道德難題嗎?   未知的未來:時空旅行,星際移民,宇宙生命 16. 星際旅行與太陽系移民:人口的擴張讓我們終究會前往太陽系的其他地方定居,但憑著人類脆弱的肉體與心智,該如何在宇宙中求生?

17. 末日啟示:萬一未來並未依約到來,我們該如何保存現代知識的種子,讓倖存者能儘快將文明重開機? 18. 瞬間移動與時間旅行:在量子糾纏(瞬間傳送的概念)與蟲洞(時間旅行的觀念)的論文出版八十年後的今天,我們能夠證明電影《星際效應》的設定是真的嗎?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索引         第四章:醫學的未來亞當‧庫察斯基(Adam Kucharski) 因人制宜的醫療檢測將不只適用於傳染病的防治,也將普及於其他醫學領域。二○一五年,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啟動「精準醫療計畫」(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將綜合患者的基因圖譜、

居住環境和生活型態發展個人化治療,取代一體適用的傳統療法。疾病防治將越來越著重患者的個別病況,這將是未來醫療的大勢所趨。除了原本已有考慮到個體差異的醫療手續(例如輸血得斟酌血型),將來還會運用基因體排序這一類的新式檢測,讓醫師能更容易預測哪些療程會如何影響哪些病患。例如某些癌症藥物只對含特定基因特徵的腫瘤有效,又如囊腫纖化症用藥Ivacaftor僅適用於百分之五具某類基因突變的患者。 精準醫療讓醫學更能先發制「病」,不再等到患者發病才診治,而是以詳細數據為輔,在潛在疾病未釀成禍患前即時出手。基因檢測讓醫師得以預見遺傳病症,但目前只著重於有害的突變類型,如BRCA1基因突變。身懷此類突變的婦女,

一生之中有百分之六十五的機率罹患乳癌。在這樣的狀況下,先一步動手術有機會減低罹癌風險。二○一三年,女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決定動雙乳切除術,正是因為檢查出BRCA1基因突變。 最終,檢視整組基因體(而非特定基因)這種做法會變得越來越普及,隨之而來的將是大量的數據。據美國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估計,到了二○二五年,儲存人類基因體資料所占用的電腦空間將會比Youtube或Twitter更大。然而上述所花費的空間和時間並不包含分析這龐大又複雜的數據。在某些案例中,單一基因與特定病症的關聯(比如BRCA1與乳癌)經

由大型臨床實驗,證據確鑿。在理想情況下,每種疾病的都可以套入這樣簡單的規則:甲基因的乙突變引發丙疾患。若是一種病症很不湊巧地關係到多種基因,或者該病症相當罕見,要評估箇中風險便困難許多,要判斷是否以及如何施行預防療法也就相對不容易。

後天T790M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病患的預後:來自真實世界的數據

為了解決突變類型的問題,作者張立群 這樣論述:

背景:多數具有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患者在接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酪胺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治療後最終仍會產生抗藥性,抗藥性大多來自於EGFR T790M基因突變。Osimertinib(商品名 Tagrisso,泰格莎)常用於治療後天T790M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但投予osimertinib的時機與病患存活時間的相關性仍有待釐清。研究方法:在這個回溯性的研究中,我們收集了兩家醫院具有後天T790M基因突變的非小

細胞肺癌患者,檢視並分析包括病患的基本資料、EGFR基因突變類型、是否接受osimertinib治療、osimertinib投予的時機、治療成效等臨床資訊。主要結果(primary outcome)定為在從偵測到T790M突變開始計算的不同時段內,比較接受或未接受osimertinib治療病患的累計死亡率。研究結果:本研究共紀錄了205位具有後天T790M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中108位患者進入存活分析。從偵測到T790M突變開始13周內未使用osimertinib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累計死亡率顯著高於接受osimertinib治療的患者 (12.8%和1.7%,p = 0.023)。

接受osimertinib治療的84位患者中,從偵測到T790M突變到開始給予osimertinib治療之間天數的中位數為56天,以投予osimertinib在偵測到T790M突變起56天內和56天後分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的中位數分別為8.2個月和21.8個月,未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p = 0.063);以osimertinib作為偵測到T790M後第一線或第二線以後治療分組,PFS的中位數分別為10.9個月和9.3個月,兩組相當接近(p = 0.950)。多變項分析中,從血漿循環腫瘤DNA檢驗測得T790M突變的病患,其PF

S (風險比率,hazard ratio = 2.7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30-5.95)及存活時間(hazard ratio = 5.2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2.12-13.15)與由腫瘤組織切片測得T790M突變的病患相比與較短。結論:對於後天T790M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延後投予osimertinib可能會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但以osimertinib作為偵測到T790M突變後第一線或第二線以後的治療,PFS沒有顯著的差異,然而偵測到T790M突變的檢體來源可能是重要的預後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