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線型出風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空調線型出風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鐘仁澤,鐘友待寫的 3D圖解裝修木作常用施工大樣 和張艷鋒,葛自剛(編著)的 2019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歷年真題解析與模擬試卷: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詹氏 和中國電力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碩士班 簡良翰所指導 高毫傑的 空調系統出風速度與溫度對舒適度與耗能之影響 (2014),提出空調線型出風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舒適度; 風速;溫度;耗能。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邵文政所指導 李金旺的 都會區中小型教會室內空氣品質之研究-以長老教會七星中會公寓型教會為例 (2013),提出因為有 中小型聚會空間、教會、室內空氣品質、二氧化碳、揮發性有機物質、甲醛的重點而找出了 空調線型出風口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空調線型出風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3D圖解裝修木作常用施工大樣

為了解決空調線型出風口的問題,作者鐘仁澤,鐘友待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國內首創第一本專業木作工程   立體大樣圖集   圖說新視界 結構全剖析   裝修木工傳承寶典   室內設計圖學教材   職業訓練專業用書   裝修工程入門指南

空調系統出風速度與溫度對舒適度與耗能之影響

為了解決空調線型出風口的問題,作者高毫傑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出風速度搭配不同出風溫度之耗能與舒適度研究,利用一款針對建築耗能模擬程式(EnergyPlus)開發的綜合使用者圖形介面軟體DesignBuilder,作為主要模擬的研究工具。由EnergyPlus模擬一個四面皆與外界空氣相鄰之小型空間(長4m、寬3m、高3m、牆厚0.1m)在不同的室溫的牆壁與窗戶溫度。 本研究模擬結果顯示:冷氣出風溫度可因出風速度增快而調高,以獲得相近之回風溫度;在回風口溫度與人感受到舒適度接近的狀態下,風速越強,冷氣房由牆壁與窗戶散失的熱能也就越多。以2m/s、Ti =17oC及3m/s、Ti=19oC兩種組合相比較,增加風速與溫度可達到相近之舒

適度,但因牆壁熱損增加而使總耗能增加9%,與調高空調設定溫度2oC而減少壓縮機負載之效益(預估可降低12%)相近。然而,以3m/s、Ti=19oC及5m/s、 Ti=21oC兩種組合比較,增加風速與溫度雖然可達到相近之舒適度,但因牆壁熱損增加而使總耗能增加20%,大於調高空調的設定溫度2oC而減少壓縮機負載之效益。因此,若希望以提高空調設定溫度,可同時以增加風速達到相同舒適度,但其風速不可過大。

2019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歷年真題解析與模擬試卷: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

為了解決空調線型出風口的問題,作者張艷鋒,葛自剛(編著) 這樣論述:

本書共計4章,分別為考試大綱中要求的四個部分:建築剖面、建築配件與構造、建築結構選型與佈置、建築設備。本書對考試大綱要求的基本概念和相關規範進行了全面歸納和總結;並以歷年真題為例進行詳盡解析,歸納解題要點和解題方法,對於應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書後附模擬試卷三套,供考生自測檢驗複習效果。本書收錄了1998~2018年共計17年的真題,共計68道。 本書主要供參加2019年一註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的考生使用,對建築學專業學生和其他相關設計人員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前言 第1章 建築剖面 1 1.1 建築剖面設計命題分析與應試技巧 1 1.2 建築剖面設計相關知識 6

1.3 歷年真題解析 11 第2章 建築配件與構造 91 2.1 建築配件與構造設計命題分析與應試技巧 91 2.2 建築配件與構造設計相關知識 96 2.3 歷年真題解析 125 第3章 建築結構選型與佈置 213 3.1 建築結構選型與佈置命題分析與應試技巧 213 3.2 建築結構選型與佈置相關知識 218 3.3 歷年真題解析 228 第4章 建築設備 302 4.1 建築設備作圖題命題分析與應試技巧 302 4.2 建築設備作圖題相關知識 304 4.3 歷年真題解析 332 2019年度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資格考試模擬試卷一 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 415 參考答案 435

2019年度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資格考試模擬試卷二 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 449 參考答案 465 2019年度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資格考試模擬試卷三 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 475 參考答案 496 附錄 511 參考規範 513 參考標準圖集 513 參考文獻 514 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資格考試自1995年首次舉行,至今已經舉行了20次,其中1996年、2002年、2015年、2016年停考四次。本考試難度大,通過率低,被認為是含金量最高的考試。其中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這門考試,2014年全國報考人數為27919人,參考人數為22416人,合格人數為4723人,合

格率為21.07%;2013年全國參考人數為25030人,合格人數為3004人,合格率為12%;2012年參考人數為22177人;2011年參考人數為17232人;2008年參考人數為13576人。遼寧省2007年通過率為14%,2008年通過率為27%。從以上統計資料來看,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通過率是非常低的,這導致累年參加考試人數驟增。 2002年全國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重新修訂了《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考試大綱》,將原大綱中的建築設計與表達科目改為建築方案設計和建築技術設計。《全國一級註冊建築師考試大綱》(2002版)對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的要求為:檢驗應試者在建築技術方面的實踐能力,

對試題能做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建築剖面、建築結構選型與佈置、機電設備及管道系統、建築配件與構造等,並符合法規規範。 從考試大綱來看,建築剖面和建築配件與構造是建築學專業範疇內容,而建築結構選型與佈置和機電設備及管道系統為結構專業和建築設備專業範疇內容,雖然不屬於建築專業內容,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建築師,應掌握結構、設備專業的基本原理與常見知識。大綱要求的符合法規規範,是指每年考試所用使用的規範、標準,以本考試年度上一年12月31日以前正式實施的規範、標準為准。 1.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命題規律 (1)從2003~2018年的真題中可以看出,該科目考試中考試大綱的四方面內容均各以一道獨立

題目出現。該門考試每年四道題,總分100分,歷年合格分數詳見表01。在考試大綱修訂後的2003、2004、2005、2007年考試難度比較大,出現了降低合格分數的情況;其餘的8年,合格分數均為60分。迄今為止,未發生過提高合格分數的情況。 (2)該門考試自2003年開始,建築剖面、建築構造、建築結構、建築設備每年均為1道題目,總計4道。相比2002年以前的考試,增加了作圖選擇題,其中2003年29題,2004年30題,2005年32題,2006~2018年穩定在40題。可以說13年來題型相對穩定,變化幅度不大。 (3)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歷年真題各部分分值詳見表02。2003~200

5年,建築剖面、建築構造、建築結構、建築設備每部分分值為25分,占總分的25%,建築剖面與建築構造合計占總分的50%。2006~2018年,建築剖面和建築構造每部分的分值增加5分,提高到30分,建築結構和建築設備每部分分值減少5分,降低到20分,建築剖面和建築構造合計占總分的60%。這種命題結構的細微改變,對於建築專業考生來說,只要在工作中扎實掌握建築剖面和建築構造兩大部分,對於建築結構和建築設備有一定瞭解和知識儲備,就能順利通過考試。 2.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應考經驗分享 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考試涵蓋範圍廣,通過率低,許多考生屢戰屢敗。如何複習備考,筆者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總結,歸納了以

下經驗: (1)正確的解題方法。筆者以該門考試的第四題建築設備為例,講一下如何審題和解題,該部分也是考生丟分最多、考點不容易掌握的一道題。建築設備在建築學專業中只是一門技術基礎課,只簡單介紹了工作原理,要想在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應試中熟練掌握,還要靠繼續學習設備專業知識和在設計工作實踐中與設備專業的配合、互提資料、對圖、匯總、會簽中學習。有些建築師有一定的設備專業知識且有實踐經驗,但對應試方式不適應,不能發揮應有的水準,因此學習一些應試技巧,有利於發揮自己的水準。   1)審題方法。 試題格式,任務書的四個標題:任務描述、任務要求、佈置要求、圖例。前三個標題很重要,尤其是第三個。前三個標題

中有些內容前後重複,看似唆,實際上各有各的用意、目的,需要考生細心理解和揣摩。 A.任務描述。 任務描述中明確“建築物性質、高度、用途等”是提醒考生解題所需要執行的規範、規程、標準等。比如防火規範,是執行《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範》還是執行《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又比如專業規範,是執行《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還是《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範》;又比如熱工規範,是執行《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還是《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準(採暖居住建築部分)》等。 任務描述還要求作圖涉及的專業:提醒考生作圖涉及的專業和內容,使應試者心中有數。 B.任務要求。 任務要求中規定各專業的具體要求:提醒考生作圖時要按此

要求。例如空調部分,規定在哪個部位設空調等;消火栓部分,僅考慮走道還是房間或走道和房間都考慮等;又比如噴淋部分,依據任務描述中建築物性質、高度、用途按規範設計等。 任務要求中給定各專業的具體條件:提醒考生作圖時要按給定條件畫圖。例如空調部分,給定此部位設全空氣空調還是風機盤管加新風、哪個房間設幾颱風機盤管、風機盤管帶不帶回風口等;又如排煙部分,豎井的面積等;消火栓部分,可否嵌入牆內等;噴淋部分,噴頭間距等。 C.佈置要求。 佈置要求中規定各專業的具體作圖內容:提醒考生作圖時按逐條、逐個考核點繪製。如果佈置要求有不明確內容,可對照作圖選擇題一一確定,因為評分圍繞作圖選擇題為核心進行,或者說作

圖選擇題及其拓展內容就是作圖內容,作圖選擇題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解題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D.圖例。 作圖時要以此為依據,即使與國家製圖標準、規範等有不同之處,也要按圖例繪製,否則影響得分。要正確完整地表達圖例,包括畫法、方向、線型的粗細等。 2)解題方法。 A.確定作圖內容:通過認真審題,儘快確定作圖內容。為了準確無誤地快速作圖,可將給水排水、暖通空調和電氣三個專業作圖內容列一個草稿表,作圖時逐一落實。 B.靈活運用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設計要點:建築設備作圖,每年都是新的建築類型和作圖方式,幾乎未出現過重複類型。不管建築類型怎樣變化,建築設備專業知識是相同的。常規試題可運用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設計

要點來作圖,非常規試題只能憑平時的知識積累來完成。 C.要有三個專業的全域觀念。建築設備一般涵蓋水、暖、電三個專業,圖面上要繪製三個專業內容,要統籌安排,使每個專業內容都能表達清楚,不要因為不同專業內容重疊而影響得分。   (2)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考試共4道題,考試時間為6.0小時,建議考生合理分配每道題的考試時間,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作答,不一定要按照題目順序作答,這樣可以提高得分率和穩定考生考試情緒。對於每道題所用的時間,考生可按照自己對題目的掌握程度具體安排。筆者給考生一個建議時間,僅供參考:建築剖面2.0小時,建築構造1.0小時,建築結構1.0小時,建築設備1.0小時,最後1.0小

時用於查缺補漏和填充答題卡。作圖時宜根據臨場情況,合理安排時間。假如交卷時間將到,作圖內容未完,但完成了足夠的量且完成的部分正確,應停止作圖,將完成的作圖內容對應塗黑選擇題和答題卡,存在通過的希望。 (3)繪圖結束後,從各題中選擇一個與作圖結果對應的選項,用2B鉛筆將答題卡對應題號選項資訊點塗黑(2018年考試取消了完成作圖題後,先塗第1頁作圖選擇題,再填塗答題卡,二者選項必須一致的規定)。答題卡得分決定是否取得人工評分的資格,即使作圖完全正確,答題卡未塗黑,也不再進行人工評分,視為該卷未通過。 (4)瞭解正確評分程式和評分標準,考試中規避常見扣分點。 1)評分程式: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

)的評分,先由各地方人事考試中心機讀閱卷,第一步機讀答題卡,如果未超過一定的分數,不再進行人工閱卷判分,視為未通過。機讀通過考試的考生,進入人工閱卷環節,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執業資格註冊中心組織人工閱卷,人工閱卷和機讀閱卷都合格,方能通過該門考試。 2)評分標準:每年考試的評分標準不盡相同,但是評分方向和規律還是可以掌握的。 例如2003年評分標準,共有選擇題覆核29題和人工評分11項,共計40項目。 A.選擇題覆核29題,每個題目分值為2.5分,共72.5分。選擇題人工覆核環節每題考核點為1~3個,如果選擇題正確,並且繪圖正確,不扣分;如果選擇題正確,繪圖錯誤,按照考核點,扣0.5~2.

5分。 B.人工評分共11項,每項分值為2.5分,總分為27.5分,每項分解為若干扣分點,如1.5+1.0兩個扣分點,2.0+0.5兩個扣分點,1.5+1.0兩個扣分點,1+1+0.5三個扣分點等。每錯一處,評分員按照評分表進行扣分。 C.2004、2005年的評分方法和標準與2003年一致,都分為選擇題覆核和人工評分兩個部分。2006~2017年,人工閱卷環節僅為選擇題覆核,選擇題基本維持在40題左右,總分100分,人工評分,評分表的扣分標準確定圍繞選擇題為核心進行。每道選擇題就是一個考核點,考核點裡細緻分為若干個小扣分點,所以每次考試評卷,扣分點多達上百處。   D.選擇題正確只代表基

本內容正確,並不代表作圖完全正確。因為選擇題只能考核作圖題佈置要求中某內容的一部分內容,例如佈置要求中要求佈置防煙加壓送風豎井和風口,選擇題只能考核佈置幾個豎井或幾個風口或豎井面積或給何部位送風等,判作圖正確要以上幾方面甚至圖例、送風箭頭等都是對的才算正確;佈置要求中要求佈置自動噴水滅火噴頭,選擇題只能考核佈置幾個噴頭或在何處佈置或噴頭間距等,判作圖正確要以上幾方面甚至圖例等都是對的才算正確。   (5)我國建築設計行業率先實行了電腦輔助設計,近年來建築學專業的畢業生幾乎沒有在圖板上進行設計的經歷,建議考生考前多做真題手繪訓練,保證作圖速度與品質。另外,建議工作實踐經驗較少的考生在施工圖設計時

,儘量少用或不用標準圖集,即使選用標準圖集,也應將圖集的內容消化和理解之後才能選用,這樣對應試該門考試非常重要。 3.考生備考注意事項 (1)建議考生在考前列印准考證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考試中心關於全國一、二級註冊建築師考試資格考生注意事項。 (2)考生須攜帶以下工具和文具參加作圖題考試:繪圖板(最小為2號圖板,有部分省份考場提供圖板的,考生可不必攜帶)、針管筆、計算器、釘書機(試卷為裝訂成冊2號圖紙一份,考試時,為了方便作答,考生可自行拆開,考試完畢應按照原來順序用釘書機重新裝訂)、三角板一套、丁字尺、比例尺(大小各一個,建築剖面題中,平面圖比例為1∶150,11剖面圖比例為1∶50,

兩個比例尺便於快速切換比例)、建築範本、2B鉛筆、橡皮、雙面刀片(刮圖用)、膠帶(用於將試題固定在圖板上)、座標紙(最好事先固定在圖板上,主要用於第一題建築剖面,可以加大作圖效率)。注意:工具和文具無數量與規格要求。如範本,各類建築範本、曲線板、橢圓範本、圓範本等建議攜帶。針管筆用黑色墨水,建議帶常用規格、不同粗細的不少於三隻,例如0.1mm、0.2mm、0.5mm。 (3)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試卷為裝訂成冊2號圖紙一份,其中封面和封底為牛皮紙,封面為考試名稱和考生資訊填寫欄,封2為考生注意事項。第1頁為作圖選擇題,黑字白紙印刷;第2~5頁為試題,均以紅色字印刷在加厚硫酸紙上,考生需要在第

2~5頁的試題紙上作答。考生在作圖時需要修改,可用雙面刀片在硫酸紙上刮圖,考生不得攜帶草圖紙、塗改液、塗改帶。考場上一般為考生發放4張2號透明草圖紙。用塗改液或者塗改帶修改的試卷按照違規處理,不予評分。 (4)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考試時,都配有跟知識題一樣的答題卡。在答題前,考生必須將工作單位、姓名、准考證號、科目代碼如實填寫在試卷規定的欄目內。參加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考試的考生,還須將姓名、科目代碼和准考證號填寫或填塗在答題卡相應的欄目內。在其他位置書寫單位、姓名、考號等資訊的作為違紀卷,不予評分。作圖選擇題考試結束後,先由電腦對考生的答題卡進行讀卡評分,根據考生的讀卡成績決定其考卷能

否進入下一步人工評分。   (5)作圖題必須按規定的比例用黑色繪圖筆繪製在試卷上。所有線條應光潔、清晰,不易擦去。除某些細部線條外,主要線條不得徒手繪製,或者說某些細部線條可以徒手繪製。但有兩點要注意:一、畫長線條時再好的徒手功夫也沒有用尺畫得快;二、畫建築單元模組(如坐便器平面)時,用範本也比徒手畫圖快。借助工具還是徒手繪圖,關鍵是看哪個畫得快。考生不得用彩色筆、鉛筆或圓珠筆製圖,不得將考場為考生配發的草圖紙夾帶或粘貼在試卷上,以免有利用特殊色彩、特殊紙張暗做標記之嫌。正式答題一定要在下發的正式圖紙上完成,不允許考生在試卷上做與考題作答無關的標記,否則按無效卷處理,不予評分。   (6)考生

可將試卷拆開以便作答,試卷答完後應重新按照試卷頁碼編號順序用釘書機裝訂成冊,釘書釘應均勻地釘在圖紙左側距邊緣15mm處。作圖題考試結束後,監考人員和考生應當面確認裝訂試卷。試卷裝訂漏頁而有可能會被帶離考場從而造成漏題,屬違反考試規定行為。提醒拆開試卷作答的考生,考試完畢裝訂試卷時切記要仔細核對試卷的頁碼編號順序,以防有漏頁情況發生,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7)建築技術設計(作圖題)試卷共5頁,第1頁為第一、二、三、四題的作圖選擇題,一般為40題。第2~5頁每頁1題。2002年修改考試大綱後,為使作圖題穩妥地完成人工評分到機讀評分的過渡,一級建築師考試對作圖題做了修改,考題由單純的作圖題改為作圖

選擇題,考生在完成每道題的作圖任務後,根據作圖的結果或推論選擇答案並作答填塗。實踐證明,這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嘗試。參加此部分作圖題考試時,考生除完成第2~5頁作圖任務後,從各題中選擇一個與作圖結果對應的選項,用2B鉛筆將答題卡對應題號選項資訊點塗黑(2018年考試取消了完成作圖題後,先塗第1頁作圖選擇題,再填塗答題卡,二者選項必須一致的規定)。 (8)考生在完成作圖題任務後切記:第一,在試卷第1頁上作圖選擇題的答案選項中選擇所選答案;第二,在答題卡上填塗所選選項對應的字母。如漏做第二項,在地方機讀時有可能因分數不夠線而無法調卷參加全國統一組織的人工評分工作;如漏做第一項,即使已調卷參加人工評分

,也會因試卷上無答案無法進行人工覆核而視為無效試卷。因為該科採用電腦與人工相結合的評分方法,所以強調以上兩項都要作答的重要性,不管忽略哪一項,都將失去考試通過的機會。每一個選擇題只能選擇一個正確答案,且要求考生在試卷上作圖選擇題所選的答案與答題卡上所填塗答案必須一致。   (9)在填塗答題卡時,須用2B鉛筆塗黑,如有改動,必須用橡皮擦淨痕跡,以防電腦閱卷時誤讀。試卷第1頁作圖選擇題的作答應按照題幹要求選用相應的筆型。如2011年試題要求“根據作圖結果,在下列單選題中選擇一個相對應答案並用鉛筆將所選選項的字母塗黑”,2014年試題要求“……用黑色墨水筆將選項對應的字母填寫在括弧……”。而2018

年考試取消了完成作圖題後,先塗第1頁作圖選擇題,再填塗答題卡,二者選項必須一致的規定。   4.本書的編寫特點 (1)本書收錄了1998~2018年的歷年真題,共計17年真題,每年4道,共計68道。可以說是市面上涵蓋範圍最廣、收錄最全面的一本書。 (2)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均由作者重新繪製插圖,線型分明,更加接近工程圖紙的效果;編寫中參考了國標圖集的繪圖標準,將工程圖紙和出版文字完美結合在一起。 (3)本書所有真題均按比例繪製,方便考生複印放大至真題比例進行模擬試題訓練。 本書的真題來源於各種輔導材料和參考書籍,也有一部分源自網路和輔導班,在編寫過程中去粗取精,儘量將試題還原接近真實考題

。本書的第1章、第2章、第3章、模擬題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由張豔鋒編寫,第4章、模擬題第四題由葛自剛編寫,第1章由張明皓審閱,第2章由朱曼銘審閱,第3章由張明皓和王欣審閱,第4章和模擬題由張豔鋒審閱,全書由張豔鋒統稿。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一直得到中國電力出版社梁瑤老師的支持和鼓勵,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本書中的部分插圖和文字引自國家標準圖集和參考文獻中所列書目,對原著者表示感謝。由於水準所限,書稿中插圖均為重新繪製,錯漏之處請批評指教。 張豔鋒 2018年10月

都會區中小型教會室內空氣品質之研究-以長老教會七星中會公寓型教會為例

為了解決空調線型出風口的問題,作者李金旺 這樣論述:

都會區因都市過度開發,土地資源不足,中小型宗教聚會空間常常擠身於住宅區中,利用原住宅使用型態格局加以改裝成宗教聚會空間。因二者使用型態不同,人員單位使用密度差異甚大,但開窗通風換氣量依目前建築相關法令並無特別規定,另因國內分離式冷氣使用普及,新鮮外氣引入卻很少受人重視。又教會空間因使用型態需求常常容易過度裝修及大量使用木質家具,甲醛、TVOC等問題值得加以探討。本研究實測既存的三個不同型態的教會空間,發現因聚會空間通風換氣不足、人員單位密度過大,衍生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問題。又因部分聚會空間與廚房空間混置,所以當廚房有燃燒行為時也會產生一氧化碳濃度超標危害聚會人員身體健康問題。實測三個既存教

會空間因裝修期齡都超過兩年以上,加上無多孔性材質裝修,故甲醛、TVOC、粉塵等都符合環保署公告之室內空氣品質標準。本研究依三個實測案例的結果,針對甲醛、TVOC、二氧化碳提出改善方案及策略:一、甲醛改善策略1.避免過度裝修:減少甲醛影響因子的來源。2.採用低甲醛的綠建材。3.採用不含甲醛的替代工法:如以金屬支撐取代木質骨材工法。二、TVOC改善策略1.減少使用TVOC含量高的黏著劑:如強力膠等含有各種VOCS等黏著劑。2.異地加工:家具、櫥櫃常以黏著劑接合及油漆,如果可以採異地加工待TVOC濃度大幅降低後再至現場組裝擺設可有效降低污染源。三、二氧化碳改善策略1.改善通風換氣條件:利用誘導式風場

及熱對流風動力將外氣引入室內增加新鮮空氣引入。2.採用全熱交換機設備:利用機械設備將外氣導入又可減少能源的消耗。3.透過二氧化碳改善策略可有效的將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控制低於環保署公告之二氧化碳濃度1000ppm基準。本研究依上述甲醛、TVOC、二氧化碳改善策略,於案例四中實施具體改善方案及手法,經實測驗證獲得良好效果供現有教會改善參考,及提供未來設立新教會空間的設計依據與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