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磚 木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空心磚 木頭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ザ・ハウス寫的 史上最強!隔間圖鑑300 和楊妥.伊凡斯麥可.史密斯琳達.史麥理的 用手雕塑的建築:「土團屋」建造指南及住居哲理,在這顆行星上最環保、最負責的居住方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悅知文化 和自由之丘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空心磚 木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史上最強!隔間圖鑑300

為了解決空心磚 木頭的問題,作者ザ・ハウス 這樣論述:

超越全能住宅改造王的奇蹟改造! 集結日本建築学会作品選集、日本建築家協会優秀建築選、 東京建築賞各大獎項高優質案例,直擊日本建築師改造心法! 日本58位建築師 X 40家建築設計室 X 300頁隔間案例巨擘呈現!   《透過隔間規劃,讓特殊基地重獲新生》   一般認為,擁有方正格局的建物才稱得上好房子;   可惜的是,不可能每間房子都如此完美無缺。   良好的隔間幫助你打破困局,讓住宅完美重生!   《透過細心考量,讓空間不浪費地完全利用》   考量到空間限制、居住人數、三代同住、屋主興趣等因素,   為各式各樣的家庭量身打造精確的隔間,   即使是不被看好的特殊基地,也能被賦予全新價值!

  《收錄58位專業建築師實例,超過300頁的最強隔間圖鑑》   本書由58位日本的代表性建築師共同參與,   將優質工務店的隔間案例彙集成冊,   近300個實例的隔間圖,讓讀者能清楚了解房屋的格局規劃,   不論是建築師、室內設計師納入參考點子收藏,   或是想要建立家庭的人、熱衷欣賞不同隔間設計的人,   本書絕對能滿足你的需求!   ■ 58位日本代表性建築師親自經手實例剖析公開,透過專業知識、創意、技術等累積,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完美隔間。   ■ 超完整隔間百科!收錄近300個實例,一本書掌握所有隔間狀況。   ■ 一頁一案例!豐富的照片及隔間圖,對照起來暨清晰又明瞭。  

 ■ 依30大類需求統整規劃,解答可能遇到的所有隔間困擾!輕鬆克服特殊基地、不方正建築物、距進街道太近、環境充滿噪音、光線不足、通風不佳等種種棘手問題。   ■ 夢寐以求的理想隔間!納入動線、三代同堂、寵物、小孩等因素,透過完善的隔間規劃,滿足所有你對居住環境的需求和想像。   ■ 小坪數大坪效的空間破解手法,全新的跳躍式樓層思維,解決建坪狹小的空間困境。 專業推薦   狹小曲折的基地條件,如何一一轉化為各種生活態度的空間對策,很多精彩的設計,精斂卻富詩意。_____________闕河彬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闕河彬   300個案例,攬盡所有空間問題,您想過什麼樣的舒適居家生活?

本書答案都有了。_____________室內設計雜誌 & DECO+家網站總編輯 黃詩淇   300個案例解出不同的屋況問題,這如同一本實用的裝修改造實例字典,解決裝修時的各個難題!_____________ DECO居家雜誌總編輯 陳湘玲   屋主的生活方式,在日本住宅設計裡的定義是:源起。_____________DECOmyplace.com 創辦人 蔡明宗    作者簡介 ザ・ハウス(The house)   The house起始於東京‧自由之丘。   因應各種基地和家庭結構、生活型態,設計符合居住者人數的平面配置。要成功設計出世界獨一無二的住家,最重要的是要遇到價

值觀相同的夥伴。我們細心聆聽每位客戶的意見,為客戶提供最適合的夥伴,打造您的房子。   這本書能夠順利出版,要感謝敝公司的登錄建築師及登錄工務店的協力與配合。每一道隔間的背後都隱藏著各式各樣住家打造的故事。一流的建築師和工務店與屋主建構良好的夥伴關係,希望這些優良的隔間能滿足大家的需要。   最後,由衷感謝配合製作這本書的相關人士,以及購買這本書的讀者。   株式会社ザ・ハウスthehouse.co.jp 譯者簡介 王莉萍   曾從事工地現場日文翻譯,目前從事建築開發業。   熱衷於台灣及日本的建築新工法、建築材料、都市再開發、社區營造研究。   陽光、空氣、水,我們的住宅不再

只是拘限於室內。看日本人的智慧,如何在狹小空間創造與室外的連結,如何在大空間內觀賞周邊景色,如何在空間中找到與室外連結的主題,再將每個空間連結到主題上面,創造自然健康的生活空間。這是值得品味每一處小隔間的書。   《第一章 平面的搏鬥》 特殊基地、不方正建築物、狹小基地、細長建築物、平房、天井、跳躍式樓板、眺望 01  配合不方正基地,營造最大量體的房子 02  採用跳躍式樓板賦予變化,創造寬廣空間 03  不規則地形的小庭園是光與風的通道 04  集中機能,克服三角形的狹小基地 05  周圍建築物蓋滿基地,外牆左右不均等的建築物 06  充分使用旗桿型基地「桿」的部份 07  在扇形基

地上建築扇形的房子 08  從旗桿的「桿」直接造訪二樓 09  槌子圖案的部份是通往綠意盎然的入口 10  狹小的旗桿型基地也可以遮蔽視線、導入光及風 11  利用斷面變化設計二樓開放的一大間房 12  利用不方正基地打造內外的整體空間 13  利用露台活用傾斜地形 14  借用梅花林景觀的客廳 15  位於傾斜地形、擁有鋸齒狀屋頂的房子 16  氣缸式的入口 17  連結上下傾斜地形、擁有「空中庭園」的房子 18  設計圓形客廳以配合不方正基地 19  用「殼」杜絕噪音,保護隱私 20  摺疊建築物,創作兩個庭園 21  利用斜牆來調整寬度 22  跳躍式樓板的一大間房 23  蓋在六差路上

,甲蟲的家 24  寬大舒適的設計,靈活應對變化 25  不方正、高低差、外牆退後……好好地解決棘手問題 26  牆壁的角度與方向 27  分三棟、連接 28  連續「箱體」產生的空間 29  享受橢圓的生活 30  房間如水流般的連續曲面造型 31  13坪的基地也有車庫、庭園 32  適合高齡者的狹小地住宅 33  三樓的LDK+屋頂、創造極樂生活空間 34  7.5坪的建築物,利用樓梯打造七層樓 35  在11坪的房子設計車庫 36  都市住宅需要有效地利用地下室 37  在建築物配置和形狀上下功夫,以克服狹小的基地 38  以充分的收納計畫來使用寬敞的房間 39  以客廳+高地板和室打

造豐富的空間 40  位於交叉路口三角形18坪基地的精簡建築物 41  在19坪的基地內,打造住宅及租賃兼用的房子 42  段差為收納、配置廁所,有效活用空間 43  天井側窗照亮北側LDK 44  跳躍式樓板上下層的一大間房 45  樓板的段差產生空間轉換的意識 46  回到小住宅的生活意義 47  利用跳躍式樓板連結了四樓八層樓板 48  利用樓梯作為隔間,跳躍式樓板放大空間 49  活用基地深度來設計隔音區域 50  以美麗的樓梯連結八層樓 51  利用百葉窗和小庭園與室外保持距離 52  斜向貫穿屋內的小徑空間 53  利用中庭和天井,在密集地區也能充分通風、採光 54  利用空中的甲

板露台、享受光、風、綠、寬闊 55   一、二樓中庭及陽台、讓空間更豐富 56   利用段差和彎曲、設計富有變化的細長房子 57   以欣賞山桃花為中心,設計東西向細長的家 58   內側較長的長方形基地須注重深度的方向性 59   享受種植成コ字形的森林 60   利用柱子隔間的平房、一大間房的「距離」 61   大屋頂包圍的平房 62   擁有漩渦狀動線的中庭住宅 63   每個角落都接近客廳的短動線平房 64   寬闊的平房創造精簡的動線 65   集中16個正方形的平房 66   視線極佳的高地平房 67   所有的房間都和中庭連接 68   天井+循環動線、開放的空間 69   利用

天井連結地下和閣樓 70   樓梯室是煙囪,不用空調的房子 71   天井前的書房聯繫父親與家人的感情 72   兩處天井空間 73   架設在客廳天井的天橋 74   戶外天井的光線,照亮兩個家庭 75   三層樓天井的生態宅 76   擁有像庭園般的客廳 77   漂浮在二樓的環保住宅 78   利用跳躍式樓板連結適當距離感 79   由兩處缺角產生的庭園和窗戶形成跳躍式樓板的房子 80   利用跳躍式樓板創造動感的建築物 81   用跳躍式樓板連結二樓以上的隱私空間 82   交錯重疊的房間 83   設計跳躍式樓板以抑制車庫的天花板高度 84   利用跳躍式樓板切換風景的效果 85  

利用半個樓層樓上的屋頂露台,打造北側明亮的客廳 86   從中庭到屋頂露台,導入跳躍式樓板 87   利用基地高低差的跳躍式樓板 88   採用跳躍式樓板的空間結構感受家人的氣息 89   感受大空間的跳躍式樓板 90   沒有隔間、五層樓的一大間房 91   三段式樓板打造沒有窗簾的生活空間 92   最小隔間、跳躍式樓板的房子 93   低樓層的小量體,確保三台停車空間 94   以段差和樓高的變化創造多變的氛圍 95   跳躍式客廳 96   從客廳的凸窗長凳獨佔上面的櫻花樹 97   可以享受絕景的天空甲板露台 98   利用旗桿型基地穿透視線 99   漂浮的基礎,擷取景色 100

上一層樓的大開口,天花板的設計很重要 101 深遮陽板擷取的風景 102 從二樓LDK一望瀨戶內海 103 眺望遠山之樂 104 擁有三處景色、眺望極佳的別墅 《第2章  我想住在這樣的隔間內》 入口(其它)、LDK、廚房、臥室.小孩房、家事房、更衣室、遊戲間、和室、浴室、樓梯、收納、車庫、屋頂、室外空間、中庭、庭園 01 集中在土間的機能 02 利用二樓入口調整和街道的距離 03 利用土間切換公私空間 04 在270公分寬的玄關開口處設計兩個出入口 05 在土間渡過快樂時光的設計 06 在土間渡過快樂時光的設計 07 土間通道引導到二樓 08 設計和道路的接點 09寬敞的玄關土間縮短祖

父母間的距離 10 像庭園通道的長入口 11 通行的土間貫穿中央 12 奢侈庭園的小徑 13 以通行的土間連結兩代家庭 14 有「競技場」的土間 15 設計擁有懷舊段差的客廳 16 小孩子們奔跑嬉戲的土間客廳 17 享受室外活動的LDK 18 理想的LDK配置 19 散發渡假村氣氛的二樓LDK 20 以小爬升、天井、露台打造寬闊的LDK 21 以中島式廚具為中心,LDK是最棒的場所 22 以客廳兩側和上面設置的「箱體」打造寬廣空間 23 利用天井側窗照亮1樓LDK 24 利用木地板間及和室分隔一大間房 25 在室內陽台截取客廳的室外空間 26 從北側的高側窗照射進來的光線 27 寬廣LDK內的

柴爐 28 充分享受居酒屋氣氛的DK 29 以稍高的餐廳設計作為房子的中心 30 客廳+迴廊讓中庭室內化 31 天井和循環性的組合 32 以廚房為中心打造寬廣傳統的隔間 33 地下配置客廳 34 打造一座讓大自然和室內成為整體空間的廣大露台 35 循環動線的廚房和抬高地板的餐廳 36 房子核心的廚房和餐桌 37 將人群聚集的廚房配置在最上層 38 凝聚家人感情的廚房 39 家人聚集的循環性廚房 40 配合車庫、配置降板的廚房 41 以餐廳和露台整體的設計打造能舉辦聚會的廚房 42 被三面庭園包圍,有如置身於森林中的廚房 43 利用跳躍式樓板分隔私人空間 44 在可變化的家事區有效利用空間 45

在更衣室內集中機能 46 LDK旁是小孩子待著的場所 47 設計中島式洗臉盆 48 從小入口進入跳躍式樓板的和室 49 漂浮在二樓、「分離」的和室 50 打造乾濕分離的浴室 51 經過室外、通往分離的浴室 52 位在屋頂露台,有浴缸的房子 53 拉門拉開後是露天風呂 54 中庭露台即是入浴平台 55 視野極佳的浴室 56 創造曲面的螺旋梯,以增加房間空間 57 將光線投射到房子中心的樓梯 58 利用樓梯、柔和的分隔空間 59 利用跳躍式樓板和拉門打造寬闊的生活空間 60 像傢俱一樣,「小孩子的凹凹凸凸樓梯棟」 61 從螺旋梯採光 62 連結兩代家庭的螺旋梯和天井 63 在LDK旁的大型廚房儲

藏室 64 每間房間都有充分收納的家 65 簡潔的整理、多功能收納的房子 66 Mini Cooper專用的車庫 67 可以從天窗採光、和建築物一體的車庫 68 利用土地高低打造室內車庫 69 考慮動線的停車空間 70 利用建築物的位置及形狀保持兩台車的空間 71 將車庫和入口一體設計 72 可以看到愛車的車庫小窗戶 73 眺望天空樹的屋頂小展望台 74 增設屋頂露台 75 狹小基地內的二代宅、打造屋頂庭園 76 充滿綠意的中庭和兩個屋頂庭園 77 通風的半室外迴廊 78 利用覆蓋基地的木頭甲板、將戶外包圍 79 打造和LDK一體化的露台 80 利用牆壁包圍只有家人的室外空間 81 半戶外的客

廳和有迴廊的房子 82 利用大開口和L型露台導入風和光 83 上下樓層交錯的深度 84 環繞的半戶外露台 85 戶外露台是LDK的ㄧ部份 86 在露台愉快的用餐 87 有水盤的露台和庭園 88 大開口和露台為打造建築物和基地整體化的元素 89 有展望台可享受風景的家 90 每個樓層都有庭園的房子 91 LDK連結南北的庭園 92 三個長方形圍繞中庭 93 光線從中庭照射進來的口字型配置 94 二個中庭和循環動線,產生富變化又寬廣的空間 95 讓地下室採光和通風的中庭及戶外通道 96 配置在市松模樣的閣樓和天井 97 將獨棟建築物的中庭內客廳化,杜絕外界的視線 98 六個中庭緩和地連結兩代家庭

99 同居型的兩代家庭,利用中庭保護私人空間 100 融合既有的庭園和中庭,享受綠意盎然的生活 101 通過隧道後,面前即為中庭玄關 102 不用在意父母親的私人休閒中庭 103 在池塘和露台之間的客廳 104 門廊兩旁的寬廣露台和中庭 105 在大樓林立的街區也有採光的中庭 106 圍繞中央綠化的立體庭園 107 利用大型露台縮短庭園和室內的距離 108 擁有四個庭園的中庭住宅 109 配合房間個性的四處庭園 110 被雜樹林和竹林包圍的庭園、H型兩代住宅 111 讓建築物突出,打造四個庭園 112 擁有四個庭園,綠意滿載的房子 113 貫穿南北側庭園的卍字型房子 114 父母親整理庭園,小

孩子在陽台種花 115 用愛與包容照顧30年庭園的生活 116 從大型開口享受眺望之趣的房子 《第3章 實現願望的隔間》 動線、興趣、隱私、與寵物共生、日式、兩個家庭 01 利用平面的循環動線,自由地使用空間 02 一直線延續的家事動線,提升工作效率 03 延續「分離」的室外走廊,打造循環動線 04 利用愉悅的段差動線賦予空間變化 05 採用布料和牆柱,緩和的隔間 06 重視使用性,由廚房延伸的三處動線 07 有助繁忙家事,經由露台的循環動線 08 增強家事效率的用水空間動線 09 管狀通道連結三棟建築 10 上下樓層都有並排一列的機能空間 11 飛躍到玄關上的嗜好室 12 玄關土間的天井

、攀岩的房子 13 放置摩托車的土間通道連接內側庭園 14 沒有柱子的空間,享受桌球和劇場之樂 15 具備停放屋主的摩托車、腳踏車空間 16 輕鬆維修摩托車、內外一體的土間空間 17 跳躍的「展示」空間 18 家庭圖書室內的螺旋梯連結上下樓層 19 在玄關旁邊製作水族箱 20 一樓是展示室,二樓是生活空間 21 樓梯中間有圖書室 22 半地下室的嗜好室 23 打造在工作場所後面的休閒住宅 24 有完整電影院和影片收藏室的住宅 25 地下室的「桌球ROOM」 26 室內露台採用玻璃纖維覆蓋,並從道路採光 27 雙重牆壁包圍的LDK創造寧靜的室內空間 28 阻絕視線、擷取光和風,被不鏽鋼格柵包圍的

房子 29 面向綠園帶的兩列分棟 30 利用室外格柵控制視線和光 31 道路側封閉、中庭採光 32 在長方形內打造兩處庭園 33 利用可穿透的圍籬緩緩隔間 34 即使在住宅集中地區,也可以導入綠意和藍天 35 樸素的和式遮掩格柵 36 完美的寵物共生宅 37 愛犬自由奔跑的土間 38 與愛犬一起簡單過生活 39 在寬闊的庭園開設訓犬教室 40 有很多「狗專用」裝置的房子 41 視線接近地面的書房 42 榻榻米客廳的現代日式風格 43 單向斜屋頂的平房,向屋頂低的方向開放建築物 44 利用深雨遮及和式拉門導入北側柔和的光線 45 有深屋簷屋頂的房子 46 分離棟設計「圍爐室」 47 傳統和現代生

活兩立的現代日式住宅 48 中央有圍爐的生活 49 上下完全分開的兩代家庭,共享入口的綠意 50 利用三處庭園保持家庭聚集形狀的距離 51 利用天井傳達三代同堂的動靜 52 同居型兩代家庭,隨興的距離關係 53 以變更成看護住宅為前提打造和雙親共同生活的房子 54 即使是分離型住宅、利用上下互通、創造親近關係 55 近?遠?客廳相鄰的兩代家庭 56 利用貼磁磚的中庭、交流的兩個家庭 57 緩緩連結的、同居型兩代宅 58 父母家庭內有小孩的通行路線,營造自然的關係 59 利用寬大的緣側連接兩個區域,供姊妹使用的兩個家庭的住宅 60 橫向並列的兩個家庭 61 在小孩家庭的動線上設置父母家庭的入口,

感受雙方的動靜 62 利用細長玄關土間連接分棟生活的兩代宅 63 左右完全分離型的噪音對策 64 利用室內樓梯的隔間方式變化距離的上下分離的兩代宅 65 看向同一個方向的並列兩代家庭 66 利用庭園相連的兩個家庭,保持適當的距離 67 營造向東西延伸路徑的兩個家庭的適當距離 68 以砌空心磚的中庭連接兩個家庭 提供設計案的事務所+工務店一覽表 地區分區、五十音順序  

用手雕塑的建築:「土團屋」建造指南及住居哲理,在這顆行星上最環保、最負責的居住方式

為了解決空心磚 木頭的問題,作者楊妥.伊凡斯麥可.史密斯琳達.史麥理 這樣論述:

土地及手感氣味的書:親近土地。動手打造。回應自然   如果你打算自己動手蓋房子,這本書將是你最實用最划算的工具!   如果你不打算動手蓋房子,這本書仍將最大的拓展你對「居住」的想像,   從而找到如何「住得最幸福」的感受   「自然建築並非是可以快速完成的建築,施工過程和之後你在這房子裡生活的點點滴滴,會是一個充滿靈性的過程,那會呈現在你日常生活的喜悅中、和大自然連結的親密感中,以及你內心的價值及豐盛感中;慢慢來,這個經驗可能會是你生命中的高點,並讓你尋得在這小小星球上的自我位置,你將獲得充足的成就感,及安頓於良心中的適然;這本書協助你,鼓起勇氣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建立起你的無毒家園,並生活

在宇宙和諧裡。」      ☉這是一本住宅的建築書,讓居住者認識,除了鋼筋水泥樓房外,那些我們遺忘了的自然建材,將再次帶我們回到土地上,打造宜人居的住宅。   ☉這是一本住宅的手作書,原來手作不只能實踐在飾品、家具、飲食上,每一位住民都有機會用自己的雙手建造起一棟真正能夠呼吸房子。   ☉這是一本住宅的哲學書,加深了人們對居住的想像及討論、拓寬了美學及生態學在住宅上的應用,探討什麼樣的空間能夠讓人的身體與心靈都能真正享受在其中?。   ☉這是一本加上了智慧及想像力,為黃金紀元的新地球人準備的住宅書。   從認出自己在宇宙天際中的位置開始,你在地球上開始動手建立起自己的家……   本書是朝「

生態建築」(Ecological Architecture)的方向邁進的一項嘗試之作。它要講的無關乎復古;它要探討的是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能前進到什麼地步、是否可以造出到了三十一世紀時我們仍會熱愛的房子。我們在建築物裡度過人生多數的時光;如果有任何可以讓我們更享受它們的方式,必定是值得我們付出心血、努力追尋的。   寫作這本書,目的是想拓寬不論就美學和生態,原本認為什麼才叫做可能的觀念,還有就一棟建築物本身的精神來說——它能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感受。也許你可能永遠都不會去蓋房子,或者你可能選擇用土團以外的其他材料與方法從事建築,但是這本書能夠幫助人們深思:從一棟你會待上那麼多時間的房屋身上,你真正

需要的是什麼。   在每一個地方,我們的周遭都圍繞著免費的建材。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它們、把它們轉換成所需要的材料,然後拿它們來蓋房子。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新世界在人們的面前敞開了。土團是所有自然建築方法中最不需要技巧、最安全,也最有包容性的。如果你對於用原木、夯土、草稈捆或其他更具有嚇阻作用的材料來開始建築工程,不是感到那麼自在的話,那就從土團開始吧。你將會在一個完全安全的環境中得到自信。   第一部會解釋,在你是否拾起一把工具前應該先考慮什麼——還有在哪裡蓋房子,其中有兩章呈現的是有史以來第一回,有人為自然建築者特別準備的、完整且獨一無二的設計程序。為求單純化,我們行文針對的主要是那些會考

慮興建我們稱為小屋(cottage)——小家庭可以歡喜安居其中的樸實小村屋——的讀者。我們所預設的讀者群是一批才智高超的人,他們從前有可能沒蓋過任何房屋,但是一旦加入建造者的行列,除非是最好的,否則對於其他一概不予妥協。   第二部著重在實際步驟的教學,對象是想要或者必須有足夠能力,去搭建屬於自己房屋的人;是那些不願以借貸行為支持貸款機構的人;是已經下定決心只願意輕輕踩過地球的人;還有那些渴望能完美滿足自己特殊需求的房屋的人。內文同時將鼓勵許多人放膽走出去、動手建築自己的房屋!這些人的創造性天賦長久以來都被壓抑了。因此這裡詳述有關技巧的一系列篇章,將帶領讀者安穩度過一個平和的建造過程。  

 最後<向前走>的部分,敘說的則是關於建造房子最純粹的喜悅,並且將提供範例,解釋土團可以怎麼樣療癒人們的身體與靈性——透過由你親身創造一個神聖的空間,而此一高品質的避風港通常都是藉助於土團這個媒介搭蓋完成的。     本書是一本實用性的指南,書中提供的想法與技巧,已經在超過一百棟示範性土團屋的建造過程中被發展與測試過了。在不到十年的期間,一小群充滿熱忱的夥伴,已經使人類一項神聖的建築傳統再度復活,並且經由發明新工具與新技巧、改良過程與質疑自己的每一項步驟,把這項傳統調整成能適應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 本書特色   全球生態村的建築聖典!生態建築師Ianto Evans關於打造自然建築的思考哲

學及實用指南,是全球蓬勃而起的生態社區最重要手冊。   全書數百幅手繪圖實際指導造屋過程。 作者簡介 楊妥.伊凡斯(Ianto Evans)   是一位應用生態學家、景觀建築師、發明家、作家和教師,在全世界六大洲都擁有建築經驗。土團是威爾斯,也就是他故鄉的傳統。他教授生態建築,多年來持續擔任未開發國家、美國和平隊(U.S. Peace Corps)、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數個國家政府的顧問。 麥可.史密斯(Michael G. Smith)   受過環境工程學與生態學的正式訓練。他是《土團屋搭造指南:如何建造你自己的泥土屋》一書的作者,也是《自然建築的藝術:設計、建造

與資源》(The Art of Natural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 Resources)的協力編輯。他是土團、自然建築與「樸門自然農法」(Permaculture)領域的教師、作家與顧問。 琳達.史麥理(Linda Smiley)   是「土團小屋夥伴工團」的主要管理人,同時身兼土團屋建造大師與休閒治療師。她也在工作室裡教授土團、雕塑神聖空間、直覺式設計、天然材質粉光與修整。 譯者簡介 湯今蘭      六年級中班,水瓶座B型,北一女、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職媒體與高科技產業,並擔任台北電影節外國導演座談口譯。   Email: ORCHID

[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1   如果現代自然建築界也有一本佛典或聖經,我想定非本書莫屬。多年來我把這本書當工具書使用,找不到靈感時會翻一翻,遇到技術上的難題也拿來翻一翻。雖然書中所述不見得直接與當時碰到的問題相關,卻經常能夠啟發我找到問題的解答。有些朋友提出質疑,說書中講的東西沒辦法完全解決他們的問題。例如臺灣有颱風,有地震,有水災,幾乎各種天災都具足,可是這些在書中卻找不到完美的對治方案。沒錯,上述問題都很重要,也都必須審慎以對,一一解決。然而只有你自己立身處地去思考與不斷地嘗試才能為那塊土地以及依附於其上的生命打造出最適切的生活空間。正如本書作者Ianto在英文版序中所言

,沒有任何一本教科書可以教給我們面對個案時的標準答案。一本自然建築的好書除了提供詳實可行的技術細節外,更要能教導我們面對問題的正確態度,思考問題的不同角度以及啟發我們解決問題的絕妙創意。我認為本書在這一點上無人能出其右,並因而能超越一時一地的限制,成為抒寫自然建築的經典之作。   2004年我到美國這個現代國際自然建築的發源地去取經,希望在一頭踏進這條不歸路之前先看看路上可能的風景。那趟學習之旅的第一站就是Ianto所在的Cob大本營,Cob Cottage Company(以下簡撐CCC)位於奧勒岡州的北美自然建築學校(North American School of Natural Bu

ilding)。那裡沒有電話,當然沒有網路,自行前往的學員不能隨意開車出入,必要時一律共乘。所有學員在草原上的大樹下各自覓一個角落搭營生活。照明依賴太陽能板供電,而且當時僅在交誼廳兼餐廳才有。洗澡在樹林邊上的一棵樹下,以枝條和布搭成簡易可愛的澡間。即使是盛夏時分,如果錯過洗澡的最佳時機,過了下午三點以後太陽熱力減弱,那時從簡易太陽能集熱箱中流出來的往往只有冰水。如廁的地方是在避開公眾視線的一處林間斜坡上,採糞尿分離式設計,半邊向著樹林完全開放,鳥語花香,水聲潺潺,是我有過最高級的如廁經驗。第一天的課程我們跟著Ianto在森林裡晃蕩,聽他指著這裡那裡訴說著森林的故事,教我們打開身體的感官來觀察與

閱讀個別樹木身上曾經歷的滄桑過往。此地位居北美洲西北岸沿太平洋濱的溫帶雨林之中,以往曾有過一段伐木業的黃金歲月。就這樣經過了兩個月的森林生活洗禮,出來時真恍然有隔世之感。第一個明確的感受差異就是發現胃部不由自主緊張了起來。然而回到生活的常軌後,慢慢發現自己確乎有了些根本的改變,而當時的影響持續至今猶不斷在發酵醞釀之中。   作為一位在國際自然建築界擁有如此重要性與知名度的人,Ianto至今堅持簡單生活,不曾使用電腦。這裡夏季天黑地晚。有一天傍晚課程結束後,學員都已各自分散,趁機享受日落前的餘暇,我發現他一個人拿著耙子走向菜園。我向前道乏,他回以一笑,然後跟我說農事是他最喜愛的娛樂活動。我知道

他是真心的,並非玩笑之語。不過如果您已經開始在腦海中勾勒一幅慈靄長者的形象,請趕快停止。在自然建築界中有此一說:一個人蓋出來的房子會長得跟他一個樣,大約就是物似主人形之意。我常覺得Ianto的房子就像從大地長出來似的,穩穩地抓牢地面,和諧而又充滿力量,卻睥睨成規,不落任何俗套,天性浪漫但又極端務實。我的自然建築啟蒙恩師是性格非常鮮明的一號人物。   關於Linda和Ianto之間有個小故事。話說兩人初識時分,有一回Linda邀請Ianto到她那裡用餐。誰知這位女士不按牌理出牌,吃飯時間到時給了對方一只空盤子和一副刀叉,請人到她照管的有機菜圃裡自便。Ianto回憶道,他就在那時認定了這位女士將

是自己後半生的伴侶。雖非典型的持家婦女,想法也異於流俗,Linda卻是性情極為溫順的一位女士。當她知道我喜愛划船後,假日常會邀我這個異鄉人一起將小艇綁到車上,驅車到目的地後一人一艇,各自蕩開,其樂無窮。至今那幾個蕩舟穿梭於蓮花之間的夏日午後,仍是我心底深處美麗的回憶。   我到CCC時,Michael已前往北加州開展他自己的農場與教學工作。迄今我們尚未有緣見面,不過這幾年跟他的聯繫卻最多。我跟他之間第一次的互動起於Ianto的七十大壽。Michael時任CobWeb這份獨門報導各地Cob動態的刊物編輯,提前數月廣邀CCC的新舊學員與好友們寫文祝賀,擬編成一輯慶生專刊在Ianto生日當天送給他

作為驚喜。對於我文筆不甚通順的英文書信,他不厭其煩地提出修正建議。溫和、有耐性,這些是我對他的初期印象。直到數年後我們同時進入Natural Building Network的理事會,透過每月一次的視訊會議才有機會真正認識他。思慮周延、處事嚴謹、重然諾而有紀律,這些並非此領域內西方人常見的特質,不過他確實是這樣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年輕讀者如果有心出國同時學習有機農場經營與自然建築,他的農場每年會招收一至二位實習生。   國際自然建築運動歷經數十年的發展與演變,到今日已呈現非常多元的樣貌。美國境內自是毋庸贅言,世界各大洲的自然建築活動也均有益形熱絡的趨勢。並且正因各地歷史文化背景與社會經濟條件千

差萬別,於是各自發展出引人入勝的特色與風貌。英國從古蹟保存出發,至今可見許多中生代與新生代不甘自我設限,紛紛跨出古蹟修護的籓籬,將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技術發揚光大,積極涉足現代常民生活空間的營造市場。無論在私人住宅、社區或是高檔餐廳,處處可見自然建築的蹤影。德國雖然在綠建築技術的開發與推動上獨步全球,然而受限於嚴格的建築法規,在自然建築的推動上腳步較為保守。然而從這幾年友人陸續傳來的訊息得知,由於一般民眾原本對於居家環境的重視,加以全球氣候變遷速度明顯加劇、再有能資源瀕臨匱乏的危機加持,回歸自然建築的呼聲已日漸高漲,土建築自然亦隨之慢慢出現在公園的角落、住家乃至大型會議中心的建築之中。與此同時,

許多中南美洲、非洲和中東國家原即一直保有土建築的傳統,無論在學術界或建築實務界均有人長年致力於研究保存和技術創新。近年全球各地天災頻仍,摧毀無數家園,自然建築界亦不落人後,頻將關懷觸角伸入災區。這些積極的行動不僅幫助了當地居民重建家園,並在過程中透過在地材料的重新運用和傳統人力技術資源的找回與組織,讓當地人再次取回營造自己家園的能力與主導權。   竹子可說是近十年間異軍突起的一個分支。由於不敵廉價耐用的塑膠製品,幾十年來幾乎已在一般人的生活中銷聲匿跡,悠遠綿長的竹文化似乎眼看著就將走入歷史,成為傳說。拜森林濫伐與木材資源日益短缺之賜,竹子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又儕身為未來綠色資源和綠色產業最閃亮的

一顆星。姑且不論所有熱潮背後必定存在隱憂,這種從東南亞地區、臺灣、中國到日本、韓國,再從哥倫比亞、墨西哥到非洲地區都蘊含豐沛的天然資源已經鹹魚翻身,從既有的刻板印象脫身而出,不再是人們印象中窮人的木頭,而是高級工藝品與最尖端時尚的建築大作的代名詞。雖然竹子由於生物性材料本身難以克服的耐候性不佳和容易劈裂等缺點而仍然讓人卻步,近年來世界各國競相投入相關的基礎研究和市場應用的推廣,想來以竹代木的說法或者終有一天會成真。   臺灣的自然建築於十年前從零起步,近年間亦有相當發展。饒是我生性閉塞,平時只顧埋頭在自己的世界中看著自己的腳步往前走,還是知道從南到北由西至東紛紛有人投入這個領域成為同路人。雖

然受限於各種環境條件而困難重重,有心人仍努力地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透過身體力行去實踐,並積極探索自然建築在寶島這塊土地上的各種可能性。限於篇幅就不在此一一列名,以免掛一漏萬之失。   在我看來,工業化和思想西化讓臺灣人付出了兩樣珍貴的東西作為代價,一是純樸,二是敬意,而這兩樣恰巧是我認為向土地公借泥土作建材最根本而必要的條件。因此對於土建築的復興,我實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自不必說,只要願意用雙手雙腳去接觸土的人必能直接感知它的好,而好東西當然是越多人知道越好;憂,亦非杞人憂天。很多人看到我們作土便熱心或憂心地提供許多聰明的建議,多數不外乎要我們在土裡添加各種匪夷所思的東西。最近的一位說他要

自己來做做看,而且要加化學硬化劑讓土更堅固。近來我們也看到不少在土裡面添加水泥的例子。地球用幾億年的工夫才在表面形成一層極薄極薄的土壤,除卻廣堥的海洋以及湖泊、高山、沙漠、石礫和砂質地帶,地表上真正有土壤分布的比例其實很少。然而陸地上的所有生物都必須仰賴這層表土才能存活。就資源而論,我們用土,因為這是地表上最乾淨純樸,最熟悉親切,容易取得又不用錢的建材之一。然而我們同時也希望這一代人使用過的土壤過了百年甚至千年後還能夠隨時從建築物中回歸土地生養萬物,延續生命。如果在土裡面加入了水泥或硬化劑,試問,我們的雙腳還踩得下去嗎?既無法用腳踩土,用手捏造牆壁,勢必得用機器和工具,這就掉進了工業時代擺脫不

掉的噩夢與宿命。現代產業的總結是絞盡腦汁想出一個個看似聰明的點子來增進效益,提高速度,卻又引出一個個更為棘手的難題。然而更核心的問題是,如果我們不願相信老祖宗使用了上千年的原土,為何還要用土?答案有二,一是貪便宜,二是新奇有賣點。   讓做土這件事回歸純真吧!您手中這本書將會重燃您對於土地與生活的熱情。而如果您在閱後受到激勵而起身走入土建築的世界,請用虔誠的,天真純樸的心來撫摸土壤,接觸土地。關掉腦中聒噪的按鈕,靜下心來傾聽,用全身心去體會與學習。如此,我相信土必然會引發您宿世的記憶,讓您重獲強健的身心,幫助您啟發與重拾許多極端重要卻失落塵封已久的智慧。 林雅茵建築師 推薦序2  

 早晨初春微涼的空氣中,總滲和著,迷人的亞麻籽油和泥土的香氣。   望著眼前這寧靜又神聖的時刻,心中總充滿著無限的力量,這是我的家,我和先生共同搭建起的,自然家園……。   2006那年,我們剛結婚,和大部分新婚的年輕人一樣,必須靠著自己單薄的小小力量,去支撐起一個「家」的想像和現實樣貌,在外租了兩年多的房子,接了些手工傢俱的工作,由於在租處做我們想做的事實在有些勉強,於是升起了想要有一塊地的夢想。   經友人介紹,在中壢市郊處,有個花園農場要開幕了,需要我們做些裝置藝術的作品,我和先生接下了工作,常往那兒跑……。農地四週的竹林、小溪溝、自然景觀,深深的吸引著我,彷彿回到兒時在田裡玩耍的

場景裡(到現在我依舊認為,是那片竹林,召喚我,來到這兒。)工作結束後,問了地主是否還有空的地;不用太大,可讓我們做些想做的事已足夠。(那時兩袋空空,實在不敢妄想,有多大的地可以用)。   過了幾天,地主慷慨允諾,可以把邊疆200多坪的地租給我們,天啊!這是真的嗎?   在大約十年前,不論跟誰提起「要自己蓋一間房子」這件事情,得到的回答通常都是:不要太不切實際了,還是在租來的土地上……。當時,不太有人能理解我們的想像,包括我們自己,也是一邊懷著忐忑的心,一面卻又擁有無比強大的自信,在看待這事件。   那是一股「生命自我力量的覺醒」我清楚的知道,我沒有辦法和大多數人一樣,結了婚就順順的買了房

子,然後又順順的讓自己無形中接受了多年背債房貸的生活,接下來車貸、孩子的生活費……。在內心清楚,卻又懵懂的狀態下,開始了我們「自力造屋」的奇異旅城。   若你真心渴望一件事,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這是我在生命經歷一場大轉彎的時候,遇見的一段話,就這麼深深的刻進心裡,以至於當時雖然對建屋的材料、工法、經費等種種細節都不是那麼清楚的狀況下,還是去做了這件事情,因為有個內在的聲音告訴我整個宇宙都在幫助我!沒錯,當你深信的時候,「奇蹟」就會發生,建屋的過程中幾次遇見的奇蹟,都讓我們不得不再次相信並更加肯定,我們做的事是對的,繼續往前吧!   我相當能體會作者在書中一開始,就先送給大家

的一段話:「建築這件事可不是要你很快地趕進度只為求最後完工的成果。不論是施工過程本身或你之後在這棟房子裡生活的點點滴滴,會是一個充滿靈性的過程,它呈現在你日常生活的喜悅中、和大自然連結的親密感中,以及你內在價值及豐盛之中。慢慢來,為你自己蓋房子的經驗將會是你生命中的高潮,不但深具意義而且充滿喜悅。打造一棟屬於自己的自然住宅,將可能幫助你重新在這顆小小星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個過程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以及真正地安頓於自己的良心中。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喚起勇氣,去重拾自己生命的主導權、打造無毒的家園,並與整個宇宙和諧共存。」   唯有自己親身經驗過這一段,才能感受書中所說:獲得充足的成就感、及

安頓於良心中的適然……。或許,當時在外人眼裡並非這樣,因為你得在寒冷冬天把手伸進冰冷泥土裡;亦或在大太陽下、到海邊尋找各式可以用的材料,這些若以外在的眼光和價值觀來評斷,完全是種不務正業且不切實際的作為。   但我們卻能樂在其中,為什麼?   因為我真正嗅到泥土的芬芳,稻草的清香,因為我重新憶起了兒時那種單純遊戲的心情,因為我強烈感受到,在建屋的每一天醒來時,內心充滿了強大的喜悅……。所以可以在冬天裡依舊感到溫暖,在陽光下可以盡情奔放!   這就是,做你真正想做的事,上天給予最大的回饋。   需要一點小小的勇氣,走出舒適圈,擁抱更多、更大、更未知的「心生活」。   如作者所言:寫作這

本書,目的是想拓寬不論就美學和生態,原本認為什麼才叫做可能的觀念,還有就一棟建築物本身的精神來說,它能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感受。也許你可能永遠都不會去蓋房子,或者你可能選擇土團以外其他材料與方法從事建築,但是這本書能夠幫助人們深思,從一棟你會待上那麼多時間的房屋身上,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這正是我強烈推薦本書的原因,因為這樣一本討論建築的書,它涵蓋的層面不單只是在教會你如何建屋,而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層一層的往你內在的靈性啟發,讓我們有機會透過閱讀本書的過程,去面對並認真思考,真正要的是什麼?為什麼做這些事?唯有你真正清楚什麼是你需要的,你才有可能從中得到滿足的樂趣,且發展出或許連你自己都還不

知道的天賦。   我先生就是個明顯的例子:他小的時候家裡是做模板工程的小包商,年紀稍長就常跟家人到工地工作,甚至寒暑假,也都是在工作中度過,在他小小心靈中,總覺得很不能平衡,為什麼放假時別的鄰居同學們都能在家玩樂,唯有他和哥哥,整天只能待在工地,做著辛苦日曬的工作。   但他不知道,這些從小耳濡目染的經歷,在我們決定要自力造屋時,他那學電子工程的背景下,竟有整套完整的建屋概念,他慢慢自從小的記憶海中,拼湊出一套自我可行的模式,再加上我從小愛手作愛自然的天性,終於能建起我們夢想中的家園,這是當初我們自己都還未能發揮的天賦!   為了兼顧生活、工作、和經費,我們在這塊地上先蓋了一間20坪大小

的網室當做暫時棲身之所,大門還沒裝上,就先入住了,在帳篷裡住了半年,一年當中最多空出二個月的時間,好好蓋房子,經歷了五個寒暑,才終於完成了90%的樣貌,而這些看似慢的過程中,其實都不斷在累積我們對自然建材各種了解和知識,也在在考驗著我們是否真的想要自己蓋一間房子,很肯定的是,我們辦到了!   從設計規劃、收得材料、觀察日、月、風向,開挖地基、立柱、做木架、土磚製做、屋頂鋪設、乾式廁所、室內傢俱、門窗……等,無一不是我們親自討論和製作,這點點滴滴的付出和收穫,讓我和先生紮紮實實上了一堂「大自然」的建屋課。   自然屋完成後,看見的親戚、朋友無不被這種純樸、自然、親切,充滿能量的屋子所感動。因

此來訪者俱增,報導也隨之而來……。   從開始拒絕採訪,到現在欣然接受,這中間差距之大的轉變在於:我深刻感受到大部分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個田園夢,那是源自於我們和大地之母最親近的一條連結線,或因大環境的教育,各樣的生活面貌,漸漸的那個夢被埋藏了,我想以這些年自力造屋和幫別人蓋屋的經驗,或許在各種不同方式的分享中,有機會觸動某人心中那顆種子,讓更多像我這樣一個還有夢的人,能更有勇氣和覺知的行走在自己人生的藍圖裡。   我們從當初一己的建屋夢,如今已成為實踐自然生活推動的使者,期望在適當的時候,有一片廣大的土地,過著印第安式的聚落生活,和理想相同的親友們一起自給自足,孩子在智慧長者和自然土地上

學習、成長,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過一種順應自然,落實環境,提升靈性的簡單生活。 李代賢 / 風中之星手工房 推薦序3 重新奪回為自己建築的能力與資源   建築專業出身的Ianto Evans 可說是當今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自然建築推動與教育工作者,他培訓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自然建築學習者, _並經過代代傳承在世界上各個角落燃起許多人對自然建築的渴望與實踐。這段歷程中,Ianto 最大的貢獻之一或許是土團(cob)技術的復興與發展。我們認為土團技術是自然建築的基礎,無論哪一種自然工法,都不免使用到土團。透過黏土、砂與稻草(纖維)的混合, _土團能建構結構強壯穩固的建築,且能營造出與

在地環境和諧,又耐受地震、颱風、火災甚至在人為經濟崩壞的時代,它將讓「住者有其屋」成為可能。   本書是對設計與建造自然建築有興趣的人不可錯過的重要經典。它是少數真正能夠培力與引導讀者一步步從選址,設計,收集在地建材而後實際動手實作的好書。自從2006 年在美國學習自然建築並在臺灣學習實踐開始,本書成為我們眾多自力生活相關藏書中,最常被翻閱的參考書籍,無論在營造樸門(Permaculture)教育基地的自力造屋過程,自然建築教學或受委託建造自然建築時,它都是我們的重要參考與指引,讓我們深深受益。   近年,隨著回歸土地的思潮漸漸成熟,自然建築的運動也隨之興起,我們欣見期待多年的中文版終於面

世,也相信Ianto 的自然建築願景會在臺灣這片沃土中發芽生根。同時也期許在自然建築推動者的共同努力下,本書所提供的技術、經驗將與臺灣自然建築的原生體質相互融合,藉由東西方智慧的交流延伸出具有臺灣特色的自然建築新風貌。   最後,我們認為本書最重要的訊息之一是:即使當今主流社會充斥著因建築設計不良而引起的耗能、高碳排與有毒的建築體,很可能讓我們忘了自己其實仍有所選擇。停下腳步再思考,事實上,每個人都仍擁有重新奪回「為自己建築」的能力與資源。無論在自家或社區、學校,我們都能夠選擇不再使用會造成污染的建材,開始設計並動手建造一個更舒適、安全、健康又能負擔得起的家園。 孟磊(Peter Mo

rehead)、江慧儀 /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共同創辦人 推薦序4   為何我們需要「對環境友善的自然建築」?   因為從事營建工作的緣故,在工程中經常見到許多營建廢棄物的產生,面對這些狀況,讓我開始思索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減少這些廢棄物?也開始思考「對環境低衝擊營造」的可能性。   以建築物的生命週期來看,大約可分為建材生產、運輸、營運與廢棄四個階段。若設計者能以一種新的眼光重新利用廢棄物,固然能減少其對環境造成的負擔。然而,若能利用自然材料作為建材,則是一種更積極的低衝擊營造方式,比如竹子的生長,是利用自然界的太陽與水,不會產生污染;若能「就地取材」,則能有效的減少運輸過程中耗費的能源

;而冬暖夏涼的「土角厝」,能有效減少我們對空調的仰賴與相關費用;最後,當建築物廢棄之後,對比於混凝土和其他現代營建材料,自然材料相對容易重新進入大自然的循環裡.   曾有人問我「這種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會比較便宜嗎?」如果你只有計算建築物建造過程中的花費,那這種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並不見得比較便宜;但如果你把建築物生命週期裡對環境影響的外部性都計入,把提煉水泥的耗能與污染、運輸耗能、空調運轉,與建築物廢棄掩埋的環境成本都計入,那綜合來看,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不見得貴。   以竹子、木頭、石頭或蘆葦等材料作為建材的自然建築,在世界各地都不乏優異的案例。但竹子或樹木皆需要有一定的地理氣候條件才

能生長,而蘆葦只能長在有水域之處,有些地方沒有出產適宜的石材;但唯有我們腳下踩的「土壤」,幾乎是每個地方都能找到的自然材料。我認為面對石材昂貴、木料禁伐僅能仰賴進口的台灣,土壤應該是相當有潛力的自然建材之一,但因為台灣已經有五十年以上沒蓋土角厝,老師傅凋零四散,故我開始轉向查閱國外相關的自然建築書籍。   因為面對能源危機和環境意識高漲,國外已經累積相當多自然建築的營造經驗和實作資料,光是以土壤為主結構的牆體,就可以分為夯土牆(rammed earth),土磚(adobe),土團(cob)和土包袋(earthbag)等營造方式;其亦可作為無結構能力的隔間牆,比如泥土和堅韌的竹子結合成為編竹夾

泥牆(wattle and daub),或黏土與質輕保溫力好的稻桿混合,是為夯草牆(light-clay)等。   我曾經花了很多時間泡在這些書籍裡,為的就是要搞懂每個名詞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我腦袋裡充斥各種知識和製作技巧,但閱讀對我來說仍不滿足,住在泥土屋裡是什麼感覺呢? 土真的可以成磚嗎?土磚要靠什麼把彼此緊緊黏結? 我帶著這些疑惑,走訪各地的自然建築。   海拔高度3,400公尺(與合歡山海拔高度相近)的祕魯庫斯科城,就算是夏日,夜晚也是會凍人,在傳統土磚屋旅館裡,我們身著薄長袖即可,舒適宜人;但住在新穎的薄紅磚牆旅社裡,室內卻跟屋外溫度同樣低,我們得裹著臃腫的厚衣服才能入眠。除了庫斯

科,我亦走訪過夏日炎熱乾燥,夏夜溫度急降凍人,接近沙漠氣候的美國新墨西哥州,住在earthship(輪胎內夯土作為承重牆)裡乾爽宜人,就算中午戶外溫度將近攝氏40度,室內溫度依然介於人體喜歡的24~26度。而在那凍人的夜裡和炎熱的中午,躲在土屋裡的我,才深刻的理解到,土屋不只是鄉愁而已,它還具有調節溫度的功能。   自然建築仍需在地化的進程   只是,對於自然建築的了解越多,因為鄉愁而生的幻想與吸引力逐漸褪去,我開始面對日益清晰的現實問題,比如耐震性、傳統建築工藝失傳等問題。換言之,無論我對這些國外自然建築的知識細節有多麼瞭若指掌,我最終還是得面對身處亞熱帶,炎熱、多雨、位處颱風和地震帶、

工資昂貴、建管法規僵硬的台灣,什麼才是適合台灣、但同時又對環境友善的營造方式?   在參加泰國清道民宿(Chiang Dao roundhouse)舉辦的稻殼袋屋工作坊時,我所居住的客房是由稻殼裝袋填充,屋頂表面敷水泥做為保護面層。透過觀察該「光頭」客房屋頂上有很多補漏水的疤痕,我才更進一步體會書上所言:「泥土或是稻殼這種『會呼吸』的牆體(其意指過多的水氣能被牆體吸收,而當空氣過於乾燥時,水氣亦會被牆體釋出),不適合被「不透氣」的水泥包覆」的意涵。因為當水氣跑不出去,水氣就會往水泥最脆弱的地方攻擊,而這會直接導致水泥的破裂。   同時,我也深刻意識到這種從乾燥的中東國家發展出的「光頭」造型

的自然屋,亦不適合多雨的國家(如台灣和泰國)使用,因為只要屋頂出現裂縫,室內就會漏水;而漏水不只造成泥土面層可能會融化或發霉,同時也會因為保溫層(稻殼)過度潮濕,造成保溫功能大為失效。亦即在台灣這種潮濕多雨的氣候帶,泥土屋都需要「戴帽子」(意即做好防水處理的屋頂)、「穿雨鞋」(意即土牆底部需有耐水基座,如石材或混凝土基礎)來保護怕水的泥土。   台灣位於地震帶,建築物的耐震性是我們必須考量的基本課題,然而,過去也不是沒發生過土角厝受地震倒塌的事故,那什麼才是合適的選擇呢?從牆體選擇來看,土團的抗震效果比土磚好,因為地震來臨時,土磚牆可能從牆體最脆弱的灰縫處開裂;但一層一層累加、有千絲萬縷草稈

相扣的土團牆,相較之下受地震力的破壞較少。另外,由於建築物所受的地震力,與建物的重量成正比,是故,若能有效減輕房子本身的自重,也能達到耐震的效果。故以輕量的稻殼作為填充牆體的構造物,其耐震效果亦好。   另外,因為自然建築或回收廢料再利用的建築,需要密集的勞動力,在工資昂貴的台灣,若要雇人興建自然建築,將所費不貲。但若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志工來協助,建造費用將會大幅降低。比如做為自然建築工法實驗場的「鳥巢」(2014雲林農業博覽會的資源回收館),即是設計單位邀請來自台灣各地的志工前來參與建造;另外,我也曾聽聞國外有志於自己蓋自然屋的朋友,他們在蓋自己的房子之前,會先以志工或是工作坊的形式,

參與他處的自然屋建造,此舉不僅能更進一步學習與體驗自然屋的建造過程外,也能認識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朝一日,當他們開始建造自己房子時,也會回頭邀請這些有經驗的夥伴參與協助。而這種協力造屋過程,讓建屋不只是單純的金錢交易而已,更能凝聚眾人的感情,同時,也把這種對環境友善的營造精神繼續傳遞下去。   在法規、工藝失傳與都市環境的重重限制中,尋找一條對環境友善的建築路   雖然自然屋有種種優點,但實際執行時,仍須在重重限制下找到新的出路。目前台灣的法規雖然可以接受「磚」類作為建造的材料,但土磚的抗壓能力尚未達到法規標準。在此限制下,我們仍須保留鋼骨/混凝土作為建築物的主要結構,而自然材料僅做為牆

體填充材之用。   另外,雖然台灣早年有興建竹管厝與土角厝等自然建築,但因為我們已經有五十年沒人蓋這類的房子,匠師的技藝傳承出現巨大的斷層。在這種傳統工藝失傳的困境下,台灣的建築師開始嘗試將現代金屬材料加入自然建築,比如以金屬接頭取代複雜、需要高度技藝的竹接頭;或是將固化劑或水泥混入泥土內,讓非專業匠師也能做出有基本強度的土牆。   在都市環境的限制下,為了減少空調運轉的耗能,我們當然可以選擇厚度40至50公分的稻殼牆或土牆做為隔溫層,但這會大幅減少室內可使用的面積,近而降低使用者採納的意願,故我認為權衡利弊之下,厚度5公分但可達到同樣保溫效果的化學材料就應該被納入考慮。   這些妥協的

替代方案都不完美,但對我而言,這種混搭型的友善建築,已經比市面上大量生產的混凝土建築,往永續的道路上跨出了改變的第一步,這意味著我們開始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對自然的態度由剝削轉為和解共生。   雖然有人可能因為無法建造一棟「純粹的」自然建築而引以為憾,但我認為,應回到「為何要以自然材料為建築材料?」的初衷來談論。   我認為,一棟建築是否要那麼執著、純粹照古法使用自然材料來建造並非重點,重要的應該是「對環境友善/對環境低衝擊(low impact)的營建」的態度,同時,每個人/案子應依其容易取得的材料和環境條件,以適切科技(而非昂貴、專利壟斷的高科技設計)、因地制宜的方式來營造節能建

築。   雖然本書的第二部分提供自力/協力造屋者按表操課的實作步驟,但我更鼓勵讀者不要拘泥於技術的細節,而能透過本書的第一部分,先理解自然建築背後代表的意義,以及問自己「為何需要此類對環境友善的建築?」當我們的價值與方向確定了,再進一步問自己,在目前的條件下,什麼方式與材料最合適。比如自己的土地上若已經有舊屋了,也許改造舊屋本身,會比「拆除舊屋、把營建垃圾丟給別人,自己再用純天然材料蓋屋」這種方式來得更好。   最後,當世界各地的建築素人,風起雲湧以自力造自然屋的方式重新反省「居住」這件事時,我也期待國內的建築學院,不是一味複製寒帶氣候的玻璃溫室手法,而是能從我們的傳統風土建築中學習,再輔

以現代設計的思考,摸索出適合需要避熱、遮蔭與通風的亞熱帶地域建築。 張瀞今建築師 推薦序5 一本讓你我重獲自由的書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生活看起來是這樣地愜意,但如果我們願意走出這個小小的島嶼,看看星球上其他地方:全球仍有半數以上三十六億人,每日可支配的生活費不到新台幣60元、地球正面臨徹底瓦解的生態系統——太平洋中央出現美國本土二倍大的人類廢棄塑料海洋、全球不斷消失中的熱帶雨林、崩解中的北極冰層與各地冰川、大氣層瀰漫的致命石化細懸浮微粒、每天高達七十五種動植物因人類而滅絕……,我們會發現這世界並非如想像中地美好,甚至會驚覺當前現代化生活的背後,更像是一場人類的集體催眠與相

互毀滅。   在不知不覺中,生活的一切都標上了價格,包含我們自己,人類成了這行星上唯一需要付錢才能過活的生物,越來越多人只懂得「賺錢與花錢」這件事,其他生活內涵幾近無知與愚昧,而這正是台灣不斷爆發食安問題的根本原因,只要我們繼續盲目地追逐金錢和經濟發展、完全忽略健康與生態成本、所有物種理應共享的生存權利,那麼人類的未來,著實讓人擔憂,倘若全人類再不及時做出巨大且根本性的轉變,那麼現在的孩子,在他們老年時,恐怕很難倖免於憂鬱症、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癌症……和極端氣候所帶來的毀天滅地般的災難。   而我們究竟有無其他的選擇?著名的自然農法始祖福岡正信先生,在他那本點燃全球有機農業革命的《一

根稻草的革命》書中,寫到了有一段話啟發了他,聖經:「你們可以看看天上的鳥,牠們既不播種、也不收割、也不將收穫的食糧存放在倉房,但是你們天上的父親卻養育著牠們,比起牠們,你們不是更為優秀、出色嗎?! 」這句話及老子的「無為自然」 哲學,引導他走向放下人類「自以為的智慧」、走向幾乎不作為(不耕地、不施肥、不使用農藥、不除草),讓大自然自己修復自己,當生態系統恢復時,土地就會長出豐盛的作物,供人類食用的自然農法,在當時福岡正信看起來長滿雜草的田地上,稻米的單位產量是全日本第一,至今這記錄也難以被超越。   原來我們可以不需要拚命地工作,老天也會照顧我們,甚至還給我們更多!!呼拉,這真是一個讓人震驚

、醍醐灌頂且大喜望外的偉大發現,這和我們過去被灌輸的基於生存恐懼感的思想大相逕庭——人定勝天、人類位於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甚至男人還凌駕於女人之上),地球上的一切,包含陽光、空氣、水、大地、山川、海洋及所有動物植物,均為人類所主宰與享用,這種思想架構稱為「我執系統」(Ego System,下圖左),正是當前人類所有問題的病灶。   而福岡正信的哲學,則是把人類放在萬物之中,人類為這個系統的守護者與共同創造者,地位不高也不低,所有物種與人類平等共享一個完整的地球生態系統,且相互關聯缺一不可,這即是所謂的生態系統思維(Eco System,上圖右),本書就是一本從生態系統思維出發,讓人「輕鬆」找

到自己天賦與豐足生活的「素人第一次蓋屋就上手」之地球生活技術手冊。   這本書的面世,將在中文世界掀起另一波「從改革自己到改變社會/Me=We」運動的高潮,它是一塊被等待與期待中的重要拼圖,將把其他幾本同等重要的中文書籍串聯起來:《一根稻草的革命》、《半農半X的生活》、《向大自然學設計》、《草原狼導師追蹤師系列》、《蓋自然的家屋》、《宇宙逍遙遊》、《與神對話》、《邁向自由的教育》、《A New We全新的我們歐洲生態村紀錄片》、《阿納絲塔夏》等等,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思維架構,筆者很誠摯地邀請讀者把這些書籍或影片收集放在案邊,隨時翻閱、比對與驗證,相信你將會很快地出發,走上那一條通往人生真

自由與地球美好未來的道路,當我們能從維持生存的奴隸般生活中掙脫出來,我們就有充足的時間與精力去追求生命的真相、探索生命中不可知的領域,並從中活出自由的靈魂。   就讓我們相約在自由之丘上碰面,不見不散! 劉德輔 / 點火炬的人、台灣生態家園運動推動者 前言   什麼是土團建築(cob)?它是一種結構性複合物,由泥土、水、草稈(麥稈、稻草類)、黏土和砂所組成,在材料尚柔軟具可塑性的時候用手捏塑成建築物。不像夯土(rammed earth) _需要有模板、也不像土墼厝(adobe)要先做土磚,土團建築既不用添加物也沒有化學材料,它甚至不需要機具。這不是未經試驗的新玩意兒, 千百年來它的

可行性早已經在全世界各地被徹底證實過,測試時間歷經好幾個世紀、更或許有幾千年之久。然而,儘管大眾對自然建築表現出極大的熱忱, 這種普遍而幾乎全球性的建築技術,在建築史及大多數教人如何蓋房子的書籍當中卻甚少提及。本書正是為彌平這個落差而作。   什麼是地球上(Earth)最普遍的建材?還用說,當然就是泥土(earth) 本身了!即使到今天,我們仍然有介於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類居住在使用未經燒製的泥土所蓋成的房子裡。所有的這些土建築都得必須是非洲的小泥巴屋嗎?並非如此!它們有的是在拉丁美洲奢華的土磚造莊園、在法國的夯土造宅邸,或是在中國的土墼宮殿。它們是位於葉門的十層樓公寓、中東地區古

老而有防禦功能的修道院,也是從挪威鄰近北極圈的地區、一直到智利最南端與紐西蘭的南極盡頭,那些被攪成泥團、用手捏塑、壓成磚塊、用腳踩踏而成的土建築。這種建築在全世界比比皆是,可以數百萬計。   土墼厝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是極為熟悉的名詞,而夯土也漸漸地再度登上新聞版面, _甚至連「壓磚」(pressbrick)、「泥漿澆灌」(poured adobe) 和「編枝條糊土」(wattle and daub),都是我們這些年來常聽到的辭彙。然而最簡單、最容易取得、也最常民化的泥土造屋技術(意指土團建築),一直到最晚近之前一般人卻幾乎是聞所未聞的。   十年前,美國還沒有人做土團建築。在北美洲有長達一

百五十年的時間、在不列顛群島則是自從1920 年以來,都沒有人蓋出過土團建築。當時沒有講述土團構造的指導手冊,幾乎找不到任何描述性的文字,一般民眾更不知道有這種可能性。匠師的代代傳承好比一種死掉的語言已經喪失了。因此從1980 年代末期土團建築的復甦依靠的是人們自行假定、推論,和一些過時資料單薄的零星片段。不過就在十年之間,情勢改變了。超過一千位學生完成了「土團小屋夥伴工團」(Cob Cottage Company)的訓練,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已經自己在教學。麥可.史密斯(Michael Smith)所撰寫的《土團建築人的最佳拍檔》(The Cobber's Companion),是第一本專門講述

土團建築的著作,而且已經獲得非凡的成就。目前主流媒體也加入探討,看來土團建築似乎能夠在這裡繼續存在下去。   我從1960 年代早期開始一直是個實際參與營造實務的建築師。在這三十五年當中,我曾目睹過不下數十種曇花一現的替選性建築方案,不少以標榜更環保、更節能、適合自力造屋業主、對居住者更友善等等作為賣點。其實當中有很多只是為了打廣告和賺錢的奇想,十足輕率又或者根本是死胡同一條,行不通。這之中有些是結構不良, 有些則原本是不錯的想法但失控了。這些方法大部分我都或多或少嘗試過了, 不管是直接採行或加以變換方式,然而幾乎不曾留給我什麼永久的啟發。因此現在我對於任何新的、經過強力宣傳的「生態」(ec

ological)建築系統都抱持懷疑。那麼,為什麼土團建築會有任何不同?我經常必須反覆自問:是否已屆六十一歲的自己正在把人生還有生產力的餘年虛擲在另一種無謂的奇想之中。   證據顯示,透過土團建築我們可能正在揭開某種巨大而堅實的冰山頂端之一角,它的整體衝擊與影響才正要開始顯現而已。不過土團建築似乎能夠帶給參與者一種很深層的滿足感。我們的檔案裡塞滿了頌揚土團建築的來信,訴說用一塊塊泥巴派蓋房子以及用如此原始的方式親身參與建造過程的感覺有多棒。用空心磚或乾式牆板蓋房子不會讓你感到狂喜,但是如果用的是土團的話,它似乎能引發人們普遍的熱情。如欲作為對治我們現有建築物的病因之解藥,土團建築是不太可能使

這場瘟疫痊癒的。然而它似乎具有一種催化效果, 可以作為我們在面對與思考所有嚴酷重要的議題時之靈感與工具。   本書能提供什麼   這本書是朝「生態建築」(Ecological Architecture) _的方向邁進的一項嘗試之作。它要講的無關乎復古;它要探討的是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能前進到什麼地步、是否可以蓋出到了三十一世紀時我們仍會熱愛的房子。我們在建築物裡度過人生多數的時光,如果有任何可以讓我們更享受它們的方式,必定是值得我們付出心血、努力追尋的。我們寫作這本書,目的是想拓寬不論就美學還是生態而言,你原本認為什麼才叫做可能的觀念;還有,就一棟建築物本身的精神來說,它能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你仍然可能永遠都不會去蓋房子,或者你可能選擇用土團以外的其他材料與方法從事建築,但是這本書能夠幫助你深思:從一棟你將要待上那麼多時間的房屋身上,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它應該會協助你為你的居所建立起品質標竿。   不管在哪裡,我們的周遭都圍繞著免費的建材。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找到它們、把它們改造成你所需要的材料, 然後拿它們來蓋房子。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新世界在你的面前展開了。土團是所有自然建築方法中最不需要技巧、最安全,也最有包容性的。如果你對於用木料、夯土、茅草或其他更會讓你感到退縮的材料來開始你的建築工程,不是那麼自在的話,那麼就從土團開始吧。你將會在一個完全安全的環境中得到自信。   本書第一

部會解釋,在你把工具拿起來之前,應該先考慮什麼——為什麼還有在哪裡蓋房子。其中有兩章內容是為自然建築人特別準備的、完整且獨一無二的設計流程,這可說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回。為求單純化,我們行文針對的主要是那些考慮興建我們稱為「小屋」(cottage)——小家庭可以愉快地安居其中的樸實小住宅——的讀者。我們所預設的讀者是個有智慧的人,他從前可能沒蓋過任何房子,但是一旦加入建造者的行列,除非是最好的,否則對於其他一概不予妥協。   第二部著重在實際步驟的教學, 對象是想要或者必須有足夠能力,去蓋出屬於自己房屋的人;是那些不願以借貸行為支持貸款機構的人;是已經下定決心只願意輕輕踩過地球的人;還有那些渴望

能完美滿足自己特殊需求的房屋的人。內文同時將鼓勵許多人放膽走出去、動手蓋出自己的房屋!這些人的創造性天賦長久以來都被壓抑了。因此這裡詳述有關技術的一系列篇章,將帶領讀者安穩度過一個平和的建造過程。   最後一部〈向前走〉,敘說的則是關於建造房子最純粹的喜悅,並且將提供例子,解釋土團可以怎麼療癒你的身體與靈性——透過由你親身創造一個神聖的空間,而此一高品質的避風港通常都是藉助於土團這個媒介搭蓋完成的。另外,我們也將加附彩圖,做為你靈感的啟發來源。   《用手雕塑的建築》是一本實用性的指南,依據的是「土團小屋夥伴工團」這個組織與我們的合作夥伴的實地經驗。書中提供的想法與技巧,已經在超過一百棟示

範性土團建築的建造過程中被發展與測試過了。在不到十年的期間,一小群充滿熱忱的夥伴,已經使人類一項神聖的建築傳統再度復活,並且經由發明新工具與新技巧、改良過程與質疑自己的每一項步驟,把這項傳統調整成能適應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而這個不斷演進的過程在我們寫書的期間還持續著,因此現在你手握的這本書已經過時了;在許多攸關技術議題的微小細節上,我們的見解或許都將在你閱讀本書之前已經有所改變。   《用手雕塑的建築》並不是一本解說材料配比的書,因為泥土是一種如此多變的材料,所以如果有任何人試圖提供混合土團或表面粉平所用的土膏的標準配方或比例,常常都會導致挫敗。與其把整個過程規格化,我們寧可讓你自己徹頭徹尾

把事情搞清楚,是什麼讓一棟土團建築得以建造成功,這樣一來, 你將可以依照我們的實證經驗和你自身的明智判斷為自己做決定。一個最好的實驗性建造者會是一個懷疑論者。把這本書想成是一個有廣泛經驗但是仍可能犯錯的指導者。永遠記得要自己動手做實驗,然後在「專家們」——其中包括我們——的建議下,相信你自己的經驗和直覺。實地去建造一點東西、做做實驗、問問題,再把這裡所描述的材料、系統和技巧推展到極限。這本書的目的是成為工作坊與其他有關DIY(自己動手做)學習的指南,而不是替代品。有時候我們為了用文字表達其實可以透過實地示範更輕易解釋的細節,還真傷透了腦筋。   我們希望這本書可以成為讓你更深切投入自然建築運

動的一座橋。社會的改革唯有透過許多人共同行動才能發生,所以不要把你的想法、熱情或發現據為己有。辦個工作坊、寫篇文章、邀請朋友幫你蓋房子、教你的鄰居、上個廣播節目、參加一場「自然建築研討會」。大家一起來,我們就能讓我們的聲音被聽見。就像一句古老的諺語說的:「泥巴丟得夠多,總有些會黏住。」   我們讓自己與這個使命同步——發展出一種在本質上是嶄新的建築系統, 與更溫和的建築方式;我們企圖使自己在地球上無論是過著各自的或集體的生活時,其態度都與我們的價值觀一致。所有以上所述都必須被反映在這本書裡,否則我們當中沒有任何人會感覺到光采。在致力於出版成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為每一棵為了被人拿來做成書頁而遭

砍下的樹木負責,此外我們需承擔的還包括運輸途中消耗掉的燃油、印刷作業中使用的化學物質,以及那些不可避免的代價、被工商業犧牲的小小生命。我們希望這本書珍貴到不只能補償這些損失而已。在改變人們的態度、為生態建築創造更多機會,以及減少環境上的破壞等方面,這本書帶來的效益都必須很宏大,否則我們就僅僅是在促進問題的惡化。所以,想看這本書不妨用借的(你可以請當地的公共圖書館去訂購一本),或者如果不能的話,幫你的圖書館買一本再外借,因為你知道這麼做可以讓你隨時都讀得到這本書。   更重要的是,建築這件事可不是要你很快地趕進度只為求最後完工的成果。不論是施工過程本身或你之後在這棟房子裡生活的點點滴滴,會是一

個充滿靈性的過程,它呈現在你日常生活的喜悅中、和大自然連結的親密感中,以及你內在價值及豐盛之中。慢慢來,為你自己蓋房子的經驗將會是你生命中的高潮,不但深具意義而且充滿喜悅。打造一棟屬於自己的自然住宅,將可能幫助你重新在這顆小小星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個過程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 以及真正地安頓於自己的良心中。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喚起勇氣,去重拾自己生命的主導權、打造無毒的家園, 並與整個宇宙和諧共存。 你是否記得自己在孩提時代所設計過的一些場所空間?還記得你家客廳裡的堡壘——一個你用任何你可以找到的東西建造出的完全屬於自己的聖殿?記得你在衣櫥、地下室、閣樓、屋頂、車庫和後院的樹屋創造

出的空間嗎?或許你蓋出了木筏、水壩、鳥巢、海邊漂流木小屋、愛斯基摩人的圓頂冰屋(igloo)或印地安人的圓錐帳篷(tipi)——或從運河、石窟、砂石場或冰穴中偷走你要的東西。或許你把屋外老舊的小屋或雞舍改裝成屬於你自己的私密處所:「成人勿入」。我們每一個人都把那些重要的場所織就成一張「充滿回憶的毯子」。這張毯夾帶著仍深藏在我們記憶中的多采多姿的形體和材質,其中的每一絲線都象徵著在我們生命形塑的過程中,那些扮演重要角色的場所。我們可以憑靠著直覺來設計,在任何時候打開這張記憶之毯重新探索,並將它的各種神聖特質整合融入我們的設計中。甩開傳統包袱設法排除掉你周遭那些不好的例子的模樣可能在你心裡引發的聯

想。不,你的房子不需要面對街道,或者被蓋成像是一件「房地產投資」。它不需要成為地皮上一棟方方正正的房屋,不但被人塗上恐怖的顏色,還盡可能越大越好。它可能不需要混凝土車道或雙層車庫。它可能甚至不需要前門——或許你家根本完全不需要門。在你的設計中,請你只加進你想要的元素,而非慣例上要求的東西。「但是如果我以後要把它轉賣,它可以值多少錢呢?」你大概不會因為衣服之後的二手價值而決定要不要買下它們吧,所以把你的房子蓋成你現在就想要它成為的樣子。我們需要好好地活著,而不是死得很富有。不用擔心非得把你的房子蓋得很保守,以後才會有人想買它。請拿出勇氣,滿足屬於你個人的一些稀奇古怪的特質。除非你是真的很與眾不同

,否則大部分會適合你的,將來也會適合別人,就算不能,那又如何?讓你的房子適合你自己;它是你的家。如果你用愛來蓋自己的家,在裡頭活出喜悅,那就是它的價值。其實你也會發現,人們常常用高價購買不符傳統、異想天開而且充滿藝術感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