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安培計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直流安培計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善國 寫的 電機學(第七版)(精裝本) 和楊善國 的 電機學(第六版)(精裝本)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全華圖書 和全華圖書所出版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飛機工程系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陳裕愷所指導 伍敏旻的 結合燃料電池與鋰電池之混合動力系統研製 (2021),提出直流安培計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混合動力系統、燃料電池、鋰電池、四開關降/升壓轉換器、恆流-脈衝充電、開關控制電路。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自動化工程系碩士班 陳建璋所指導 劉育齊的 應用於工具機主軸精度檢測儀之無線電能傳輸供電系統開發 (2021),提出因為有 主軸精度檢測儀、取電線圈、無線充電的重點而找出了 直流安培計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直流安培計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電機學(第七版)(精裝本)

為了解決直流安培計算的問題,作者楊善國  這樣論述:

  根據課程標準,電機學的主要內容有三:1.直流電路、2.交流電路(上二者一般合稱為電路學或RLC 電路)、3.電機機械。本書依作者的教學經驗及專業知識,為兼顧學習內容及學習效果,課程順序的安排有以下考量:先直流後交流;由電是甚麼開始進而講解直流電路,包括基本理論及網路分析的方法與計算。接著是交流電路,但在進入交流電路前必須先知道甚麼是交流電、如何產生?要知道甚麼是交流電必須先知道電磁效應;要知道甚麼是電磁效應則必須先知道磁的基本觀念。最後,第三部分為電機機械係屬電路應用的概念的介紹。 本書特色   1.本書將讀者必須學習的、對考試就業實用的及製作專題會用到的重點編寫出

來,內容去蕪存菁,節節重點。   2.本書內容為系統式編排,從直流到交流,再到電機機械的電路應用,各章環環相扣,易懂易學。   3.無過多繁瑣的文字,每章皆以例題直接帶出重要觀念,再以重點式的精簡文字作說明。 

結合燃料電池與鋰電池之混合動力系統研製

為了解決直流安培計算的問題,作者伍敏旻 這樣論述:

本論文主要以燃料電池與鋰電池之混合動力系統研製,目前常見的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輸出透過轉換器對鋰電池或其他設備供電,為了因應燃料電池本身輸出電壓範圍寬,及後端設備需求電壓,轉換器設計複雜、效率差、體積大等缺點,因此主要改善體積、重量、效率,並且符合應用在動力設備上穩定運作。本論文以燃料電池與鋰電池對動力設備之應用架構,並且透過計算、模擬及實驗驗證系統架構可行性,研製兩種不同的系統架構,系統架構Ⅰ為非轉換器架構電路,系統架構Ⅱ為轉換器架構電路。當燃料電池受重負載環境下,燃料電池輸出為低電壓大電流,且會有反應延遲情況,此時鋰電池電壓高於燃料電池,由鋰電池分擔輸出部分負載能量,確保負載運作穩定性。系

統架構Ⅰ通過開關控制電路,切換系統工作模式,使燃料電池對負載供電,同時進行鋰電池充電;系統架構Ⅱ以四開關降/升壓轉換器,使燃料電池輸出電壓(46V~90V)調整至48V,供給負載與鋰電池充電使用。根據兩架構在10kW燃料電池運作下計算功率損耗並比較適合之混合動力型應用,依結果架構Ⅰ相較架構Ⅱ功耗少252.52W,最後由系統架構Ⅰ進行溫度測試與瞬間負載測試。

電機學(第六版)(精裝本)

為了解決直流安培計算的問題,作者楊善國  這樣論述:

  根據課程標準,電機學的主要內容有三:1.直流電路、2.交流電路(上二者一般合稱為電路學或RLC 電路)、3.電機機械。本書依作者的教學經驗及專業知識,為兼顧學習內容及學習效果,課程順序的安排有以下考量:先直流後交流;由電是甚麼開始進而講解直流電路,包括基本理論及網路分析的方法與計算。接著是交流電路,但在進入交流電路前必須先知道甚麼是交流電、如何產生?要知道甚麼是交流電必須先知道電磁效應;要知道甚麼是電磁效應則必須先知道磁的基本觀念。最後,第三部分為電機機械係屬電路應用的概念的介紹。    本書特色     1.本書將讀者必須學習的、對考試就業實用的及製作專題會用到的重點編寫出來,內容去

蕪存菁,節節重點。   2.本書內容為系統式編排,從直流到交流,再到電機機械的電路應用,各章環環相扣,易懂易學。   3.無過多繁瑣的文字,每章皆以例題直接帶出重要觀念,再以重點式的精簡文字作說明。

應用於工具機主軸精度檢測儀之無線電能傳輸供電系統開發

為了解決直流安培計算的問題,作者劉育齊 這樣論述:

本研究對應用於CNC工具機之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的電源供電系統提出一項解決方法,過去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的電源系統為鋰電池,當需要長時間量測工具機主軸數據並同時校正工具機主軸時,若使用鋰電池為電源供電系統可能會有斷電的風險且造成校正錯誤,而使用無線供電系統具備以下幾項優點,例如:產品會有更好的耐用性、防塵、防水、便攜性、減少更換電池的成本等優點。因此本文所開發的無線電能傳輸系統依照系統架構可分為數位控制電路、閘極驅動電路、全橋換流器電路、電磁場發射線圈、取電線圈、橋式整流濾波電路、降壓式供電電路與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首先透過數位控制電路MSP430G2553作為電能傳輸系統的控制系統,因其

具備了低成本、較不受雜訊干擾與可程式控制的特性,所以本文可依實驗需求設定數位控制電路的參數並達到預期的效果,有鑒於此本文將使用MSP430G2553所提供的兩組不同相頻率為82 kHz、工作週期為 40 %、死區時間為10%的PWM作為控制訊號,並在數位控制電路後級端設計一個閘極驅動電路,使數位控制訊號可經由閘極驅動電路放大至12-15 V將MOFET開關導通,同時達到數位訊號與類比訊號隔離的效果,並使用全橋換流器的諧振結構將電能透過安培定律將電磁場藉由發射線圈傳送給取電線圈,且透過法拉第定律將感應磁場能量轉換為電流。為了將電能有效的從發射線圈傳輸至取電線圈,基於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尺寸設計一

款符合機構限制及能夠有效傳輸電能的發射線圈與取電線圈並於有限元素分析軟體內進行純線圈的磁場模擬,將發射線圈與取電線圈從空氣間隙10 mm每間隔1 mm進行一次模擬並延續至18 mm,除了線圈的磁場模擬本文也透過電路模擬軟體模擬電路設計的可行性,其中包含了閘極驅動電路、全橋換流器電路、橋式整流濾波電路與降壓式供電電路,從模擬中篩選出最適合的元件,使線圈設計與電路設計能符合本文的需求。當完成了電路架構的設計,取電線圈上的感應電勢即可透過橋式整流濾波電路轉換為直流電,為了符合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的電壓及電流規格,本文在將直流電輸出給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前會先藉由降壓式供電電路降壓成符合光學式主軸精度

檢測儀所需的電壓及電流規格,所以本文選用TPS5410集成式降壓IC作為降壓式供電電路的核心並結合電阻、電容、電感,成功將由橋式整流濾波電路輸出的電壓及電流轉分別轉換為5 V、1 A達到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的供電需求。 除了線圈磁場的模擬,本文也進行了發射線圈與取電線圈電壓電流有效值量測實驗,將發射線圈與取電線圈從空氣間隙10 mm每間隔1 mm進行一次電壓電流的有效值量測並延續18 mm,經由此實驗結果分析無線電能傳輸供電系統適合運作的空氣間隙。綜合上述實驗及模擬分析得知本系統所設計的無線供電系統在10 mm至16 mm的空氣間隙皆可以使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啟動並且與電腦軟體連接進行靜態檢測

與動態檢測,而這段距離正符合目前CNC工具機光學式主軸精度檢測儀設計無線電能傳輸機構模組所需的機構限制,因此可以得知本研究所設計無線電能傳輸符合工業應用,並且可以達到空氣間隙為10-16 mm的無線電能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