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實驗 蛋白質 定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生化實驗 蛋白質 定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孟業 趙興國 主編寫的 生物化學與醫用化學實驗指導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螢光計 - 捷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說明:CB-Fluo-100螢光定量儀具雙波長定量通道,操作簡單,可搭配CLUBIO或其他廠牌高靈敏的定量分析試劑,針對DNA、RNA、蛋白質、miRNA等,提供準確度且專一性高的定量結果。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鄭瓊娟所指導 温政剛的 KV4.3鉀離子通道的蛋白質恆定受 U-box蛋白質調控 (2020),提出生化實驗 蛋白質 定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電位控制鉀離子通道Kv4.3、U-box 蛋白質 UBPE3、Kv4鉀離子通道附屬次單位、Kv4.3鉀離子通道蛋白質生合成、Kv4.3鉀離子通道蛋白質降解路徑、脊髓小腦性運動失調19和22型。

而第二篇論文慈濟大學 醫學系藥理暨毒理學碩士班/博士班 蔡靜宜、林恂恂所指導 陳淑謐的 劑量依賴性急性鎘中毒影響大鼠延腦鼻端腹外側核區心血管之調控機制 (2019),提出因為有 鎘、延腦鼻端腹外側核區、粒線體、凋亡、心血管調控機制的重點而找出了 生化實驗 蛋白質 定量的解答。

最後網站Bradford法&BCA法蛋白定量研究- 楠木軒則補充:蛋白 質的定量分析是生物化學和其他生命學科員常涉及的分析內容。在生化實驗中,對樣品中的蛋白質進行準確可靠的定量分析,是經常進行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生化實驗 蛋白質 定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生物化學與醫用化學實驗指導

為了解決生化實驗 蛋白質 定量的問題,作者張孟業 趙興國 主編 這樣論述:

本書以全國衛生職業院校規划教材《生物化學》和《醫用化學》為藍本,根據衛生職業院校的專業特點以及各校教學條件編寫而成。 全書內容第一部分為生物化學實驗,包括生物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基本技術基本實驗、選做性實驗及附錄(常用試劑的配制和臨床生化正常值)。第二部分為醫用化學實驗,包括醫用化學實驗基本知識、基本實驗及附錄(常用試劑的配制、常用酸鹼溶液的密度及溶質的質量分數和溶解度表、酸鹼溶液的配制和常用元素相對原子質量表)。 本書的主要特點表現在通過案例、鏈接等方式增強了實驗趣味性和科學性。 本書具有較強的靈活性,依各院校的教學條件、師資等特點,在生物化學實驗指導中增加了選做實驗

內容,可供全國衛生職業院校和醫學專科學校的各專業醫學生使用。 第一部分 生物化學實驗 第一章 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基本要求  第一節 課程的性質、地位、任務及基本要求  第二節 基礎生化實驗的注意事項  第三節 生化實驗基本操作  第四節 實驗報告的內容及形式 第二章 生物化學實驗技術  第一節 電泳技術  第二節 分光光度技術  第三節 層析技術  第四節 離心技術  第五節 常用實驗儀器的使用 第三章 生物化學實驗內容  第一節 蛋白質定量測定實驗 實驗一 雙縮脲法測定蛋白質含量 實驗二 Folin-酚測定蛋白質含量 實驗三 考馬斯亮藍結合法測定蛋白質含量 實驗四 蛋白質的

沉淀反應  第二節 酶學實驗 實驗一 酶的催化特異性 實驗二 酶促反應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電泳實驗 實驗一 血清蛋白質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 實驗二 乳酸脫氫酶同工酶瓊脂糖凝膠電泳  第四節 物質代謝實驗 實驗一 鄰甲苯胺法定量測定血糖(縮合法) 實驗二 腎上腺素與胰島素對血糖濃度的影響 實驗三 尿糖的定性測定(班氏試劑法) 實驗四 飢餓與飽食對肝糖原含量的影響 實驗五 血清總膽固醇(TC)含量測定 實驗六 血清三酰甘油含量測定 實驗七 尿中酮體的定性測定 實驗八 血清中丙氨酸轉氨酶(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活性的測定 實驗九 二乙酰一肟顯色法測定尿素氮 實驗十

 血清膽紅素的測定 實驗十一 血清(尿液)中淀粉酶的測定 第五節 選做性實驗內容 實驗一 丙二酸能琥酸脫氫酶的競爭抑制 實驗二 核糖核酸的提取 實驗三 核糖核酸的測定 實驗四 脫氧核糖核酸提取 實驗五 脫氧核糖核酸的測定 附錄一 一、常用試劑的配制 二、臨床生化正常值第二部分 醫用化學實驗 第四章 化學實驗基本知識 第一節 化學實驗室規則 第二節 化學實驗安全知識 第三節 化學實驗意外事故處理 第四節 常用的玻璃儀器和其他用品 第五節 實驗預習、實驗紀錄和實驗報告 第五章 基本實驗 第一節 無機化學實驗 實驗一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實驗二 溶液的配制和稀釋 實驗三 電解質溶液和緩沖溶液 實驗四 

沉淀的生成與溶解平衡 實驗五 膠體和吸附 實驗六 電位法測定溶液的pH 實驗七 非金屬的性質 實驗八 金屬的性質  第二節 有機化學實驗 實驗九 烴的制取和性質 實驗十 醇、酚、醛和酮的性質 實驗十一 有機酸的性質 實驗十二 糖類的性質 實驗十三 胺和酰胺的性質 實驗十四 蛋白質的性質  ……參考文獻

KV4.3鉀離子通道的蛋白質恆定受 U-box蛋白質調控

為了解決生化實驗 蛋白質 定量的問題,作者温政剛 這樣論述:

脊髓小腦運動失調症 (spinocerebellars ataxia, SCA) 是指一群非同質性類型的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神經退化性疾病(autosomal dominant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此疾病會造成患者小腦性運動失調,以及變異的錐體型、錐體外型或脊髓性症狀。人類基因KCND3的基因突變與脊髓小腦性運動失調19和22型(SCA19/22)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KCND3基因轉譯的蛋白質是電位控制鉀離子通道Kv4.3,是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神經元的體樹突狀區的亞閾值A型瞬時鉀離子電流(ISA)的關鍵成員。關於Kv4.3突變導致SCA19

/22脊髓小腦退化性疾病的可能原因,包括Kv4.3鉀離子通道本身生物物理特性的改變、Kv4.3蛋白質生合成和降解受影響,或Kv4.3蛋白質運送至細胞膜上的路徑受受影響等。目前相關Kv4.3鉀離子通道蛋白質生合成和降解路徑的探討僅有非常有限數量的研究文獻,因此本篇論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討Kv4.3蛋白質的生合成與降解路徑。 實驗室之前利用酵母菌雙雜交系統的實驗尋找和Kv4.3鉀離子通道蛋白質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質,成功發現多個與Kv4.3 蛋白質可能有相互作用的蛋白。透過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IPA) 進行Kv4.3蛋白質與作用蛋白質的途徑分析,發現U-box 蛋

白質 UBPE3可能參與調控 Kv4.3 蛋白質的表現。我們進行一系列的生化實驗探討UBPE3與Kv4.3 蛋白質的作用關係,包括共同免疫沉澱實驗、蛋白質表現量變化的實驗、偵測蛋白質半衰期的實驗、基因敲落實驗等。結果顯示UBPE3 蛋白質會影響Kv4.3 蛋白質的表現量,會加快Kv4.3 蛋白質的半衰期,且UBPE3 很可能是藉由蛋白酶體及溶酶體而促進Kv4.3蛋白質的降解。我們也探討和疾病相關的功能獲得型和功能喪失型的Kv4.3突變蛋白質的表現量變化,並藉由基因敲落實驗檢視降低UBPE3蛋白質表現量是否會影響突變型Kv4.3蛋白質的表現量。

劑量依賴性急性鎘中毒影響大鼠延腦鼻端腹外側核區心血管之調控機制

為了解決生化實驗 蛋白質 定量的問題,作者陳淑謐 這樣論述:

鎘的急性暴露引起神經毒性、心血管毒性已得到廣泛研究。然而,鎘與負責維持血壓和交感血管運動張力之延腦鼻端腹外側核區(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的心血管調控關係尚未被討論。本研究對Sprague-Dawley大鼠採靜脈注射高劑量或低劑量的醋酸鎘(Cd; 4或 8 mg/kg, IV)產生急性反應,我們發現,高劑量鎘(8 mg/kg, IV)在10分鐘內可導致極高的死亡率,並伴隨著平均動脈壓、心跳及低頻訊號(此低頻訊號源自RVLM,且代表感壓反射調控交感神經血管運動張力)和頸動脈血流皆趨向於零的結果,並同時發生RVLM中組織缺氧、微小血管灌注停止、粒線體

膜電位和三磷酸腺苷產生減少及神經細胞壞死;壓力-容積環分析也顯示心臟收縮力的下降。相對地,低劑量的鎘(4 mg/kg, IV)透過頸動脈血流和感壓反射調控交感神經血管運動張力的增加而使平均動脈壓僅呈現短暫降低,與此同時心跳僅有細微變化及RVLM區域短暫缺氧和神經細胞凋亡。基於上述結果,我們得出結論,鎘引起急性心血管效應是劑量依賴性的且具有不同的潛在生化和神經機制。高劑量鎘經由RVLM缺氧、組織灌注減少、粒線體功能障礙和生物能衰竭導致RVLM神經細胞壞死和功能喪失,造成急性心血管衰竭,誘發高死亡率。另一方面,低劑量鎘引起低死亡率、平均動脈壓短暫下降和RVLM暫時缺氧及神經細胞凋亡,這反映了RVL

M功能維持並能持續的自動調節,使動物得以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