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觀測站海拔高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玉山觀測站海拔高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臺軍寫的 玉山點滴:29年守山人的北峰歲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最高的氣象站 - 神魔遮天也說明:接待登山遊客參觀與訪問。 提供登山遊客急難救助。 頁首肆、本站特色本站位於於玉山北峰. 海拔高度3850公尺.

國立嘉義大學 應用歷史學系研究所 談珮華所指導 廖宏儒的 中彰投地區溫度和風的氣候特徵 (2016),提出玉山觀測站海拔高度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彰投、溫度、風、海拔高度、弱綜觀。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林俊全所指導 陳毅青的 台灣高山凍融作用與冰緣地形分布之研究 (2006),提出因為有 南湖大山、高山地形、凍融作用、冰緣地形、垂直分布帶的重點而找出了 玉山觀測站海拔高度的解答。

最後網站合歡山- 即時影像監視器:台灣路況即時影像、旅遊景點天氣觀測則補充:本站即時影像來源由交通部即時路況資訊流通平台、各地縣市政府及國家公園管理處等資料 ... 新北市 國道一號 宜蘭縣 國道五號 台中市 北宜公路 福壽山農場 玉山國家公園.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玉山觀測站海拔高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玉山點滴:29年守山人的北峰歲月

為了解決玉山觀測站海拔高度的問題,作者李臺軍 這樣論述:

  擁抱孤寂的守山人  三十年雲海圍繞的山居歲月  海拔3844公尺、日據時代設置的玉山氣象觀測站,  氣象局觀測員李臺軍已在全臺最高點守著玉山,  這一守,便是三十年。  長年擁抱孤寂的守山人,卻樂在其中,  愛上了玉山清明的點滴生活。   ★獨家收錄:李臺軍老師二十九守山小日子  --依水象、電象、雲屬、雪等,難得一見的大自然美景,一次全收錄。   玉山,  是臺灣人不滅的驕傲  是人生攻占、突破自我的象徵性里程碑   李臺軍以感恩的心情回憶玉山觀測站的點點滴滴。玉山觀測站的工作採取輪值,但山上留守人員都只維持三人,李臺軍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極安靜環境下孤單作業。反而讓他有更多時間以攝影之

眼觀察玉山的美、享受雲海圍繞的幸福、思考人生的問題。   能在臺灣的聖山工作何其有幸,名與利對他如雲淡風輕。身處高山,更讓他體會人類的渺小,知足就能常樂,人在福中知福,懂得珍惜所有。透過李臺軍在玉山的點滴分享,一以窺生活在玉山遠方的魔幻日子。   你從沒見過的玉山水、電、光、雲屬奇觀。  李臺軍教你自然課本沒教的氣象知識!   。什麼是『布洛肯光』?   布洛肯光又稱峨嵋光、觀音圈或反日華。在德國薩克森哈次山的布洛肯山第一次發現,因此,被稱為布肯光環。形成原因是霧或海因太陽光線照射效應產生的現象,當我們站在高山頂上或稜線上,背對太陽,面對遠方的雲海或霧就會映出自己的影子,以頭部為中心,形成一個

外紅內紫的光圈。另外,在飛機上也有機會看到這種美麗的光圈。   。什麼是『耶穌光』?   又稱「雲隙光」或「耶穌光」。是由數十道的光芒從敝光莢狀的高積雲隙傾瀉而下,那是塵埃及空氣中潮溼的水氣被光線散射而成。   ★雲的小常識:獨家玉山雲屬圖解,及各種玉山雲之照片   雲是由飄浮在空中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所組成,變化多端,為便於區分,一般分為四族十屬,族是按雲的高度來分,分高雲、中雲、低雲及直展雲。   玉山雲屬一次全解析。   卷雲:是十種雲屬中高度最高的的雲。白色沒有陰影,呈絲狀,如鳥羽或白髮、馬尾,在日出前或日落後,會反映陽光,形成美麗的彩霞。   卷層雲:淡淡的雲,很像細絲織成的薄幕,全部或

部分掩蓋天空,常伴有日暈或月暈的現象。   卷積雲:白色細小而成堆的雲,排列如魚鱗、漣漪,沒有陰影。   高積雲:白色或灰色或灰白,由比卷積雲還大的雲塊群聚而成,形狀像棋盤。   高層雲:灰色或淡藍色,常常全部遮蔽天空,當它遮住太陽時,直視太陽也不覺得刺眼。   層雲:均勻一致的雲層,大部分呈灰色,像霧一般灰濛濛的,隔此雲看太陽,其輪廓清晰可見。   層積雲:呈灰色或微白色,由許多較大的雲塊集結而成,各雲塊間的分界較明顯,偶而可見波浪的形狀。   雨層雲:暗灰色的雲,使天空一片黝暗,會帶來連綿不斷的雨,因雲層深厚,太陽常被遮蔽而不可見。   積雲:常是大塊濃厚的雲,底部平坦,頂部隆起像花椰菜,

被日光照射部分潔白光亮,雲底則較暗。   積雨雲:濃厚龐大的雲塊,垂直發展非常旺盛,底部非常黑暗,頂部像山岳或高塔,通常雲頂有一部分平滑,呈纖維狀或具有條紋,且常有平展延伸如鐵砧狀或大片的羽毛。   ★十六篇生活在玉山的點滴故事   「看天喝水」:刷牙、洗臉、飲水、洗菜、煮飯……全靠雨水。想燒一鍋熱水洗澡請等下大雨。   玉山的奢侈品:水果。所有食物多半山下運送上山,凡不是必需品(如水果,重又不易久放)皆為奢侈品。   玉山伙食團:雞、肉水煮後再磨上鹽,魚則用油先煎好,一併掛在木梁下。夏季,高溫15~20℃之間,蒼蠅又多,每隔幾天肉就要再次水煮,不然,容易長蛆或有異味。   天然冰箱:雪季積雪

稍深時,將肉類放在水桶埋入雪中,做為天然的冰箱。   攝氏零度以下時,葉菜類總會被凍壞,每逢入冬,「素食產品」自動改為根莖類及菜乾類。   穿衣時尚OUT:日常穿排汗衣褲,外穿套頭毛衣較為保暖、長袖襯衫及雪衣,維持恆溫狀態。   山中鬼故事:所有傳說中的鬼故事,人人都是親身經歷的主角。   有拜有保佑:玉山上鎮守的媽祖婆,有拜一定有神蹟。   ★登山小常識:登玉山必讀五則入山法則   ◇ 封山期若超過半個月以上,進入山區就要格外小心肉食動物!從前峰到大峭壁沿途都有玉山黑熊的腳印及排遺,足見其徘徊和流連。   ◇ 遇惡劣天氣就不要硬闖入山。通常惡劣的天氣,不是風就是雨、雪或者霧,只要天氣不好,就

容易迷路,而濕滑泥濘的山路,也容易讓人寸步難行。 作者簡介 李臺軍   一九五○年生,國立政大行專畢業(第十屆)。歷任阿里山氣象站技佐、玉山氣象站技士、代理主任。   河海航行人員考試電信人員參等、貳等報務員及格  高雄巿攝影學會博學會士  中央氣象局高山氣象雲觀測講師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高山氣象講師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高山嚮導氣象講師   民國六十九年一月進入氣象局工作,半年後主動請調玉山氣象站,在臺灣的最高點擁抱孤寂二十九年。   朋友為他取了「玉山駱駝」的外號,因為他長期投入艱困的高山氣象觀測工作,一如駱駝堅毅耐力及韌性的精神。   玉山氣象站自成立近七十年以來,李臺軍是年資最久的氣象

觀測員,如今他已完成最大心願:在玉山氣象站服務到退休。   著作:  《中央氣象局氣象學報》,民國八十年九月,冬季玉山風口、碎石坡風場與氣溫觀測分析。   《玉山》民國九十三年,臺灣山岳雜誌出版。(李臺軍負責〈玉山觀景臺.玉山北峰〉一文撰文及攝影)   《玉山氣象》,民國九十四年五月,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   《雲遊玉山》與《雲:天空的魔法精靈。》,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觀光遊憩課將《玉山氣象》改版為正冊及別冊兩本叢書,以供遊客參考。

中彰投地區溫度和風的氣候特徵

為了解決玉山觀測站海拔高度的問題,作者廖宏儒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利用中央氣象局4個綜觀測站、7個自動氣象站共11個地面觀測站資料來分析1993-2015年中彰投地區溫度與風的分布特徵,參數包含平均溫、最高溫、最低溫、日夜溫差、平均風速與平均風向、雲量,並進一步討論溫度與測站海拔高度、緯度、風速之間的相關性。研究發現測站海拔高度與年平均溫呈現高度負相關,表示溫度隨海拔高度增加而遞減;年平均風速與年平均溫雖未達高度負相關但亦有顯著性,表示風速越大則溫度越低;逐時風速與逐時年均溫則有高度正相關,表示局部風系對逐時溫度有所影響,然而在弱綜觀天氣系統的影響之下,海陸風、山谷風等局部風系更加顯著。本文也進一步將特性相近的測站進行分析比較,發現測站周圍地形、距海

遠近、風速強弱、雲量多寡及風向偏轉等因素,將會影響該地的溫度分布;其中綜觀玉山站更受大氣邊界層影響,因而有白晝溫度較夜晚高、夜晚風速卻較白晝強的週期的變化;研究發現綜觀玉山站有暖化的現象。

台灣高山凍融作用與冰緣地形分布之研究

為了解決玉山觀測站海拔高度的問題,作者陳毅青 這樣論述:

寒凍為高山與冰緣氣候中,常見的環境因子,凍融作用亦是其中最重要的地形營力。台灣高山地區易發生凍融風化與寒凍潛移等作用,而對其地形演育甚為重要。本研究蒐集南湖大山氣溫及地溫資料,利用經驗與統計模型,推估凍融作用的規模、頻率與發生的時間,以及應用野外調查的結果,繪製高山地區之冰緣地貌圖。由2001年至2005年南湖大山地溫觀測站的資料顯示,凍融循環在地表下2、10與20㎝處,平均每年凍融循環次數分別為55、8.75、1.25次,顯示出凍融作用在地表下2㎝處較其它深度活躍;發生的時間主要在秋季與春季,而冬季因為地表受到覆雪與結凍之影響,凍融作用較不明顯,而且地表下10㎝以上的結凍時間達66至71天

。利用經驗統計之模型,模擬地表溫度及觀測值的相關係數達0.7875,並且凍融次數與實際觀測值相符。利用模型推估凍融作用於空間中的分布顯示出,海拔高度變化與凍融次數之間的關係呈現對數曲線變化,而凍融作用頻率與森林線高度的關係較不明顯。在南湖大山與合歡山皆可觀察到碎石坡、碎石堆與草原土趾階地等冰緣地形,且冰緣地形皆分布於森林線以上的裸露地或高山箭竹草原之中,顯示凍融在高山地區作用和冰緣地形區相當活躍,台灣北部高山冰緣垂直分布帶約在海拔3300至4000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