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vhf uhf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無線電vhf uhf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美)弗拉迪米爾A.洛可夫,馬丁 A.烏曼寫的 雷電 和美國業余無線電協會的 天線手冊(第22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機械工業 和人民郵電所出版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 王福瑞所指導 陳冠中的 關於沈浸自己,我說的其實是 (2022),提出無線電vhf uhf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沈浸自己、做壞自己、現場非在場、在場非現場、特別的真實、誤導真實、專屬XXX的真實、無線電、虛構藝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宜蘭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碩士班 邱建文所指導 羅文的 使用遺傳演算法設計和實現長距離無線電應用之頻寬1:18單極 鞭型天線 (2021),提出因為有 超寬頻帶天線、陷波電路配置、傳輸線阻抗轉換器、單極鞭型天線、遺傳演算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無線電vhf uhf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無線電vhf uhf,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雷電

為了解決無線電vhf uhf的問題,作者(美)弗拉迪米爾A.洛可夫,馬丁 A.烏曼 這樣論述:

本書是一部科學專着,也是一部雷電百科全書,全面描述了與雷電相關各個方面的綜合知識。主要包括雷電研究歷史、雷電特征、雷暴雲電荷結構、各種類型雷電、人工引雷、雷電產生氮氧化物、閃電定位系統、雷電危害和雷電防護等內容。本書用很大篇幅的章節詳細描述了下行負地閃及其各個階段特征,重點在於描述雷電的整體過程,而不是只關注各個子過程。除了下行負地閃外,書中還分章節細致描述了正閃、雙極性閃電、雲閃、上行閃電、日本冬季雷電和球形閃電。作者Rakov教授和Uman教授提供了大量閃電照片以及雷暴雲、先導、回擊的電流和電場等實測數據。人工引雷章節中包括帶有接地導線的小火箭穿過雷暴雲從而引發雷電和其他引雷方法,這些實驗

為研究和分析自然閃電提供了便利。本書還包括雷電電磁波的傳播,雷電對於人和動物的危害以及其他行星中的閃電等內容。書中還討論了一些之前其他書籍沒有提到過的主題,如中高層大氣雷電效應和遠程雷電等,這些現已成為雷電科學研究者關注的熱點。航空專家們會從本書雷電與飛機器章節中發現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工程師們也會從相應章節找到他們所需要的地面物體雷電防護的大量信息。書中配有300多張高質量描圖和珍貴照片,70多張表格,6000多份參考文獻和書目。雷電科研工作者通過本書可以一覽涵蓋物理學、氣象學、生物學、電學、建築學、化學等學科的雷電科學知識,走向雷電科學與研究的核心。此外,本書也可供物理學、電力工程、通信工程

、計算機、航空航天、氣象學、生態學和建築學等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其他任何對雷電感興趣的人員閱讀。VladimilA. Rakov,1977一1979年為俄羅斯托木斯克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專業助理教授,1983年獲得博士學位。從1978年起在托木斯克理工學院高壓研究所進行雷電研究,1984~1994年擔任雷電研究實驗室主任一職。1985年,Rakov教授被授予高電壓工程高級科學家稱號,1986年獲得蘇聯發明家稱號,1987年獲得國家(蘇聯)科技成果展銀獎。1991年起就職於佛羅里達大學電氣和計算機工程系,受聘於維也納技術大學和洛桑瑞士聯邦技術學院客座教授。Rakov教授是30多項專利獲得者,發表閃電方面

論文和技術報告200多篇。MartinA.Uman,於1961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1961~1964年擔任亞利桑那大學(圖森)電氣工程系副教授,隨后為西屋電氣公司(匹茲堡)研究實驗室物理研究員,1971年成為佛羅里達大學的教師,現為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1975~1985年,LIman教授與他人合作創辦了閃電定位和保護公司(LLP)並擔任公司總裁。由於在雷電領域做出了突出研究貢獻,Uman教授多次受到嘉獎,包括1996年因在閃電探測和保護領域的傑出貢獻獲得IEEE海因里希赫茲獎章,2001年因對地球及其大氣電學和電磁學闡述和理解做出傑出貢獻獲得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約翰亞當弗萊明獎章。在

閃電領域方面,Uman教授還編着了另外三本書,發表了近300篇期刊論文和技術報告。 譯者序原書前言第1章 引言 1.1 歷史回顧 1.2 雷電類型及術語 1.3 雷電主要特征 1.4 全球大氣電路 1.5 雷電能量利用 1.6 小結第2章 雷電發生率 2.1 引言 2.2 雷暴單體和雷暴系統特征 2.3 雷暴日 2.4 雷暴小時 2.5 雷電密度 2.6 雷電長期發生率 2.7 雲閃地閃比例 2.8 雷電隨季節、位置和雷暴類型變化特征 2.9 各種物體雷擊發生率 2.10 小結第3章 雷暴雲電荷結構 3

.1 引言 3.2 積雨雲 3.3 非積雨雲 3.4 小結第4章 下行負地閃 4.1 引言 4.2 概述 4.3 預擊穿 4.4 梯級先導 4.5 連接過程 4.6 回擊 4.7 后續先導 4.8 連續電流 4.9 M分量 4.10 J過程和K過程 4.11 規則脈沖簇 4.12 小結第5章 正地閃和雙極性地閃 5.1 引言 5.2 正閃發生條件 5.3 正閃特征 5.4 雙極性地閃 5.5 小結第6章 地物觸發上行閃電 6.1 引言 6.2 概述 6.3 電場特性 6.4 脈沖電流 6.

5 高大建築物雷電流反射 6.6 雷擊建築物電磁場 6.7 聲音輸出 6.8 小結第7章 人工引發雷電 7.1 引言 7.2 小火箭引雷 7.3 其他引雷技術 7.4 結束語第8章 日本冬季雷電 8.1 引言 8.2 冬季雷暴雲形成 8.3 冬季雷暴雲演變 8.4 冬季自然閃電特征 8.5 冬季火箭引雷 8.6 小結第9章 雲閃 9.1 引言 9.2 概述 9.3 雲閃UHF-VHF圖像 9.4 早期階段 9.5 后期階段 9.6 與地閃比較 9.7 小結第10章 雷電與飛行器 10.1 引言 10

.2 雷擊飛機事件統計 10.3 雷電機載研究項目 10.4 雷電與飛機相互作用 10.5 雷電測試標准 10.6 事故 10.7 小結第11章 雷聲 11.1 引言 11.2 觀察 11.3 產生原理 11.4 傳播 11.5 雷電通道聲學成像 11.6 小結第12章 雷電過程建模 12.1 引言 12.2 回擊 12.3 箭式先導 12.4 梯級先導 12.5 M分量 12.6 其他過程 12.7 小結第13章 遠程雷電:天電,舒曼共振和哨聲 13.1 引言 13.2 理論背景 13.3 天電 1

3.4 舒曼共振 13.5 哨聲 13.6 無線電噪聲 13.7 小結第14章 中高層大氣中雷電效應 14.1 引言 14.2 雷暴雲頂部上行閃電通道 14.3 磁層低亮度瞬態放電 14.4 淘氣精靈:電離層底部低亮度瞬態發光現象 14.5 逃逸電子、X射線和γ射線 14.6 雷電和雷暴雲電場與電離層和磁層的相互作用 14.7 小結第15章 大氣中雷電化學效應 15.1 引言 15.2 回擊通道NO產生機理 15.3 實驗測定單位能量NO產量 15.4 地面電場確定雷電NO產量 15.5 閃電外推法計算全球NO產量 15.6

高空測量計算NO產量 15.7 核爆數據外推NO產量 15.8 雷電產生微量氣體的傳播 15.9 原始大氣中微量氣體和其他星球大氣 15.10 小結第16章 來自星星的雷電 16.1 引言 16.2 探測技術 16.3 金星 16.4 木星 16.5 土星 16.6 天王星 16.7 海王星 16.8 結束語第17章 閃電定位系統 17.1 引言 17.2 電磁場定位技術 17.3 磁定向法 17.4 時差法 17.5 美國國家閃電監測網 17.6 干涉儀法 17.7 地面光學儀定位 17.8 衛星定位 1

7.9 雷達定位 17.10 小結第18章 雷電危害及防護技術 18.1 引言 18.2 雷電危害的基本機制 18.3 雷電防護 18.4 物體或系統與雷電相互作用 18.5 雷電測試標准 18.6 小結第19章 雷電對人和動物的危害 19.1 傷亡統計 19.2 電子學角度 19.3 醫學角度 19.4 人身安全 19.5 小結第20章 球形閃電、珠狀閃電及其他閃電 20.1 引言 20.2 球形閃電目擊報告 20.3 球形閃電統計 20.4 球形閃電原理 20.5 實驗室模擬球形閃電 20.6 珠狀閃電 20

.7 其他類型閃電和放電現象 20.8 結束語附錄 優秀著作推薦作譯者簡介

關於沈浸自己,我說的其實是

為了解決無線電vhf uhf的問題,作者陳冠中 這樣論述:

此書面報告書寫從個人迷戀於「音」出發,回溯「音」愛好者的身份過渡到 以「音」作為創作思考的歷程,爬梳「音」與聲音藝術間之外的研究,進而追究 「音」作為主體之下,去聲音藝術化的「音」,如何勾勒出「音」的主體性。在 此「音」主體性的建構過程,必需同時進行解構主體性化,也就是說當「音」有 了結構性的系統,「音」也就不在是「音」了。以「音」作為書寫(創作)的對 象,本身就極為弔詭,「音」是無法明確地被定義的,當本文試圖接近「音」主體 性的過程,以及「音」作為創作的思考對象,便是「音」趨向消逝死亡的時刻, 「音」始終面對自身的抵抗性,不得不提醒筆者在整個書寫過程(創作

過程),需 要摧毀書寫結構(作品的形式內容)。以上的文字原寫於西元二零二一年三月十八日, 改寫於西元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這些文字以「先將來時」的時態預言著未來, 我在西元二零二一年九月二十三日決定摧毀書寫結構的這一個動作。「只好做壞自己」,是經過疫情之後,重新梳理自我與創作的關係,原先關於「音」 的章節書寫,只保留了「噪動史」的部分放在後記裡面。書寫主軸將重新定位在新作 上面。《代號:劇場的原始積累》因疫情取消公開展演,在無法繼續往下推動進展之 下,取而代之的是,奠基在「只要不睡覺,就會有時間了」這一句話為核心發展的作 品,保留了「無線電」聲音技術作為發展,但這個作品並不是要直接以劇場的

形式去 回應有關劇場的勞動問題,《非得要錯過些什麼》透過與表演者的共創,試圖從「活」 的身體擾動展覽的界線,製造出非在場的真實。

天線手冊(第22版)

為了解決無線電vhf uhf的問題,作者美國業余無線電協會 這樣論述:

本書中既有現代天線理論,也含有大量實用的天線設計與制作的實例。通過使用《天線手冊(第22版)》,讀者不僅可以獲得最基本的天線設計知識,如線天線、環形天線、垂直極化天線、八木天線等,並且以這些知識為基礎,還可以進一步了解高等天線的理論和應用。 第1章天線基本理論 1.1電磁場和電磁波的介紹 1.1.1電場和磁場 1.1.2傳導電流和位移電流 1.1.3電磁波 1.2天線阻抗 1.2.1輻射阻抗 1.2.2電流和電壓分布 1.2.3饋電點阻抗 1.3天線方向性和增益 1.3.1各向同性輻射 1.3.2方向性和輻射方向圖 1.3.3近場和遠場 1.3.4輻射方向圖的類型 1.3.

5方向性和增益 1.3.6輻射方向圖的測量 1.4天線極化 1.5其他天線特征 1.5.1收發互易性 1.5.2天線帶寬 1.5.3頻率縮放 1.5.4有效輻射功率(ERP) 1.6射頻輻射和電磁場安全問題 1.6.1射頻能量的熱效應 1.6.2電磁輻射的非熱效應 1.7參考文獻 第2章偶極天線和單極天線 2.1偶極天線 2.1.1輻射方向圖 2.1.2導體直徑的影響 2.1.3饋點阻抗 2.1.4頻率對輻射方向圖的影響 2.1.5折合偶極天線 2.1.6垂直偶極天線 2.2單極天線 2.2.1λ/4單極天線的特性 2.2.2折合單極天線 2.3參考文獻 第3章地面效應 3.1近場地面效應 3

.1.1地表的電學特性 3.1.2土壤趨膚深度 3.1.3土壤中的波長 3.1.4饋點阻抗與距地高度 3.2垂直單極子天線的接地系統 3.2.1天線底部附近的場 3.2.2輻射效率及土壤中的能量損耗 3.2.3線接地系統 3.2.4架空接地系統 3.2.5不同地網系統間的差異 3.3遠場地面效用 3.3.1一般反射 3.3.2遠場反射和垂直天線 3.3.3PSEUDO—BREWSTER角(PBA)與垂直天線 3.3.4平表面反射和水平極化波 3.3.5真實地表條件下的方向圖 3.4天線分析中的地面參數 3.4.1地面條件的重要性 3.4.2獲取地面數據 3.5參考文獻和參考書目 第4章無線電波

傳播 4.1無線電波的性質 4.1.1無線電波的彎曲 4.1.2地波 4.1.3表面波 4.1.4空間波 4.1.5視線外的VHF/UHF傳播 4.1.6天線極化 4.1.7甚高頻無線電波遠距離傳播 4.1.8可靠的甚高頻覆蓋 4.1.9極光傳播 4.2高頻天線傳播 4.2.1太陽的作用 4.2.2電離層 4.2.3探測電離層 4.2.4跳躍傳播 4.2.5多次跳躍傳播 4.2.6非跳躍傳播模式 4.2.7最高可用頻率(MUF) 4.2.8最低可用頻率(LUF) 4.2.9受干擾電離層的條件 4.2.10電離層(地磁)暴 4.2.11單路徑傳播 4.2.12長路徑和短路徑傳播 4.2.13灰線

傳播 4.2.14衰落 4.2.15突發E層和高頻散射模式 4.3何時何地高頻波段是開放的 4.3.1傳播整體視圖 4.3.2高頻通信仰角 4.3.3傳播預測表 4.4傳播預測軟件 太陽活動數據 4.5參考文獻 第5章環形天線 5.1大環天線 5.1.1方形環天線 5.1.2三角形環天線 5.1.3水平環天線 5.1.4半波環形天線 5.2小環天線 5.2.1基本環天線 5.2.2調諧環天線 5.2.3靜電屏蔽環天線 5.2.4環的Q值 5.3鐵氧體磁芯環天線 5.4環天線陣列 5.4.1測向判決單元 5.4.2環的相控陣 5.4.3交叉環 5.4.4間隔排列的環天線陣列 5.4.5非周期性陣

列 5.5小型發射環天線 5.6參考文獻 第6章多元天線陣列 6.1創建增益和方向性 6.1.1定義 6.1.2互阻抗 6.1.3互阻抗和增益 6.1.4增益和天線的外形尺寸 6_2激勵單元 相控陣中的電流分布 6.3相控陣技術 6.3.1概述 6.3.2相控陣基本理論 6.3.3給相控陣饋電 6.3.4一般的相控陣饋電系統 6.3.5業余陣列的推薦饋電方法 6.4相控陣設計實例 6.4.1通用的陣列設計考慮 6.4.290°饋電、90°間隔的垂直陣列 6.4.33單元二項式邊射陣 6.4.4四方陣列 6.4.54單元矩行陣列 6.4.6120°饋電、60°間隔的偶極天線陣列 6.4.7「Cr

ossfire」接收陣列 6.5相控設計的實際問題 6.5.1調整相控陣饋電系統 6.5.2陣列的方向切換 6.5.3測量饋線的電長度 6.5.4測量單元的自阻抗和互阻抗 6.6參考文獻 附錄—EZNEC—ARRL實例 第7章對數周期偶極天線陣列 7.1基本LPDA設計 7.1.1LPDA設計和計算 7.1.2LPDA的性能 7.1.3LPDA的饋電和架設 7.1.4特別設計校正 7.2設計一個LPDA 7.3參考文獻 第8章天線建模 8.1概述:用計算機分析天線 天線建模簡史 8.2天線建模基礎 8.2.1程序輸出 8.2.2程序輸入:導線幾何學 8.2.3建模環境 8.2.4再述源的說明

8.2.5負載 8.2.6精確測試 8.2.7其他可能的模型限制 8.2.8進場輸出 第9章單波段中頻和高頻天線 9.1水平天線 9.1.1偶極子天線 9.1.2折疊偶極子天線 9.1.3倒V形偶極子天線 9.1.4端饋ZEPP天線 9.1.5傾斜偶極子天線 9.1.6寬帶偶極子天線 9.2垂直天線 9.2.1半波長垂直偶極子天線(HVD) 9.2.2C形極子天線 9.2.3使用鏡像平面徑向輻射器的單極子垂直天線 9.2.4鏡像平面天線 9.2.5垂直天線實例 9.2.6架高鏡像平面天線 9.3加載技術 9.3.1加載垂直天線 9.3.2基端加載短垂直天線 9.3.3加載短垂直天線的其他方法

9.3.4加載垂直天線的原則 9.3.5線性負載 9.4倒L形天線 塔基倒L形天線 9.5單邊斜拉天線 1.8MHz塔基天線系統 9.6單波長回路天線 9.6.17MHz全尺寸回路天線 9.6.2水平極化矩形回路天線 9.6.314MHz垂直極化三角形回路天線 9.7參考文獻 第10章多波段高頻天線 10.1簡單線天線 10.1.1隨機線天線 10.1.2端饋天線 10.1.3中饋天線 10.1.4137英尺的80~10m波段偶極天線 10.1.5G5RV多波段天線 10.1.6溫頓天線和卡羅萊納•溫頓天線 10.1.7偏離中心饋電(OCF)天線 10.1.8多重偶極天線 10.1.9端接折合

偶極天線 10.1.10水平環天線「SkyWire」 10.2陷波器天線 10.2.1陷波器的損耗 10.2.2五波段的W3DZZ陷波器天線 10.2.3W8NX多波段、同軸電纜陷波器偶極天線 10.3多波段垂直天線 10.3.1全尺寸垂直天線 10.3.2短垂直天線 10.3.3陷波器垂直天線 10.4開放式套筒天線 10.4.1阻抗 10.4.2帶寬 10.4.3輻射方向圖與增益 10.4.4制作與評估 10.5耦合諧振器偶極天線 10.5.1耦合諧振器原理 10.5.2耦合諧振器(C—R)天線的特性 10.5.3一個30m/17m/12m波段偶極天線 10.6高頻對數周期偶極天線陣列 1

0.6.13.5MHz或7.0MHz的LPDAs 10.6.2五波段對數周期偶極天線陣列 10.7高頻盤錐天線 10.7.1盤錐天線的基礎知識 10.7.2A型框架——10~20m波段的盤錐天線 10.7.340~10m波段的盤錐天線 10.8參考文獻 第11章高頻八木天線和方框天線 11.1八木天線 11.1.1八木天線如何工作——概述 11.1.2八木天線建模 11.2八木天線的性能參數 11.2.1八木天線增益 11.2.2輻射方向圖的測量 11.2.3饋電點阻抗和SWR 11.3單波段八木天線性能優化 11.3.1八木天線的設計目標 11.3.2增益和主梁長度 11.3.3最優設計和單

元間距 11.3.4單元調諧 11.4單波段八木天線 11.4.110m波段八木天線 11.4.212m波段八木天線 11.4.315m波段八木天線 11.4.417m波段八木天線 11.4.520m波段八木天線 11.4.630m波段八木天線 11.4.740m波段八木天線 11.4.8改進型單波段Hy—gain八木天線 11.5多波段八木天線 11.6縮短型八木天線的單元 11.7Moxon矩形天線 40m波段的矩形天線 11.8方框天線 11.8.1方框天線VS八木天線 11.8.2多波段方框天線 11.8.3制作方框天線 11.9兩種多波段方框天線 11.9.1主梁長為26英尺的5單元

三波段天線 11.9.2主梁長為8英尺的2單元五波段天線 11.10參考文獻 第12章垂射天線陣和端射天線陣 12.1邊射陣 12.1.1共線陣 12.1.22單元陣列 12.1.33單元和4單元陣列 12.1.4調節 12.1.5擴展的雙Zepp 12.1.6司梯巴陣 12.2平行邊射陣 12.2.1功率增益 12.2.2方向性 12.3其他形式的邊射陣 12.3.1非均勻單元電流 12.3.2半平方天線 12.3.3截尾簾天線 12.3.4Bruce陣 12.3.54單元邊射陣 12.3.6雙平方天線 12.4端射陣 12.4.12單元端射陣 12.4.2W8JK陣列 12.4.34單元端

射陣和共線陣 12.4.44單元激勵陣 12.4.58單元激勵陣 12.4.6陣元中的相位箭頭 12.5參考文獻 第13章長線和行波天線 13.1概述 13.1.1長線天線VS多元陣 13.1.2長線天線的一般特性 13.1.3長線天線的饋電 13.2長線天線的組合 13.2.1平行線天線 13.2,2V形定向天線 13.3諧振菱形天線 13.4端接長線天線 13.5項目:10m到40m的4單元可轉向V形定向天線 13.6參考文獻 第14章高頻天線系統的設計 14.1系統設計基本知識 14.1.1需要和限制 14.1.2架設點規划 14.1.3初始分析 14.1.4架設天線系統的規划 14.1

.5建模交互 14.1.6折中考慮 14.1.7系統設計示例 14.1.8實驗測試 14.2傳播和覆蓋范圍 14.2.1低波段DX通信的仰角 14.2.2NVIS通信 14.3本地地形影響 14.3.1為DX(遠距離通信)選擇QTH(電台位置) 14.3.2所需仰角的范圍 14.3.3真實地形下計算機模型的不足 14.3.4不均勻地形下的射線追蹤 14.3.5仿真示例 14.3.6使用HFTA 14.4堆疊八木天線和開關系統 14.4.1堆疊和增益 14.4.2堆疊和寬仰角覆蓋范圍 14.4.3避免零點 14.4.4八木天線間的堆疊間距 14.4.5主瓣外的輻射 14.4.6現實世界的地形和堆

疊 14.4.7堆疊三波段天線 14.4.8堆疊不同的八木天線 14.4.9WXOB使用的堆疊切換 14.4.10其他主題 …… 第15章VHF和UHF天線系統 第16章VHF和UHF移動天線 第17章空間通信天線 第18章中繼台天線系統 第19章便攜式天線 第20章隱形和有限空間天線 第21章移動和海事高頻天線 第22章接收和測向天線 第23章傳輸線 第24章傳輸線耦合和阻抗匹配 第25章天線材料和建造 第26章建造天線系統和鐵塔 第27章天線及傳輸線測量 第28章天線系統故障排除 附錄

使用遺傳演算法設計和實現長距離無線電應用之頻寬1:18單極 鞭型天線

為了解決無線電vhf uhf的問題,作者羅文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實現具有阻抗轉換器和(L/R) 並聯陷波電路配置的超寬頻單極鞭型天線,以滿足長距離無線電應用的要求。 無線通訊 實驗室產學合作廠商盟訊公司要求其手持單極鞭型天線的長度限制在 100 cm以內,但其工作頻段必須覆蓋三頻 段 分 別是 30-88 MHz、 135-175 MHz和 380-520 MHz。本文一開始將三個陷波電路插入鞭型單極輻射體中,並與寬頻帶傳輸線阻抗轉換器結合以控制輸入阻抗。 吾人 在所需的工作頻段 使用 1:4之傳輸線阻抗轉換器將高阻抗轉換到低阻抗,特別是在低 VHF 頻段,協助實現超寬頻帶性能。在構建傳輸線阻抗轉換器後,本文使用端口擴展和 TRL 校準兩種校準

方法校準萃取量測 S參數並導入到 HFSS 模擬中以利模擬進行, ,1:4傳輸線阻抗轉換器 其量測損耗約在 2-4 dB。接下來本論文在沒有傳輸線阻抗轉換器的情況下對30 MHz到 520 MHz的模擬結果進行實 驗驗證,然後在模擬模型中逐一將陷波電路加入到輻射主體中,進行參數分析以了解每個被動元件對陷波配置的影響和價值,也 討論 傳輸線阻抗轉換器對輸入阻抗的影響,以了解如何獲得超寬頻性能。最後,透過可視化腳本 (Vbscript)使 HFSS模擬軟體結合 MATLAB軟體進行遺傳演算法之 最佳化設計 ,在 30 MHz-520 MHz頻段間其駐波比 VSWR < 3和增益 > -10 dBi

的要求下,逐步優化超寬頻帶阻抗匹配和增益。最後,使用網路分析儀測試優化後的實際天線,以驗證優化後的模擬結果。所提出的鞭型單極天線經量測 S11可知 本設計具有從 30 MHz 到 520 MHz 非常寬帶的 適用 範圍,其增益也可以達到 -10 dBi 以上,本設計已能符合產學合作廠商盟訊公司的規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