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網卡用途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懶人包和總整理

無線網卡用途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譚雪松寫的 計算機網路基礎(第4版) 和夏麗華,呂詠編的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標准教程(2018-2020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請益] 無線網卡不能用可以買什麼解決PTT 問答也說明:0與USB1 0 Gigabit乙太網路卡29 Des 2021 通过无线网卡的改装,其实是可以制作wifi ... 網路晶片的USB 轉接乙太網路口的配件,再 无线网卡简言之,有两个用途: 理…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清華大學出版社所出版 。

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甲組 郭文興所指導 郭家騏的 物聯網無人載具之通訊系統實作 (2019),提出無線網卡用途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無人載具、物聯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學研究所 曾惠斌所指導 王冠人的 施工架無線監測系統之開發 (2017),提出因為有 無線感測網路、監測系統、Rapsberry Pi、Arduino的重點而找出了 無線網卡用途的解答。

最後網站WIFI 桌機用無線網卡搭機選購參考區@ 2009-2022 ... - 隨意窩則補充:PS: 以上為大部分情況,有些USB網卡也有帶天線、有些PCI網卡也有外連天線,有些PCIE網卡固定天線。 ※ 加裝無線網卡的用途與好處? 1. 當有線網路無法用時,讓電腦主機也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無線網卡用途,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計算機網路基礎(第4版)

為了解決無線網卡用途的問題,作者譚雪松 這樣論述:

本書主要講解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相關知識,內容涉及網路技術的基礎理論以及網路在社會生活中的典型應用,基本上覆蓋了計算機網路的重要知識點。   全書分為10章,包括計算機網路概述、資料通信基礎、計算機網路架構、計算機網路硬體、安裝和設置網路作業系統、Internet及其應用、局域網組網技術、網路安全及管理、網路的維護與使用技巧以及無線網路技術等知識。   本書採用案例形式編寫,內容由淺入深,每個章節後附有實訓題目,以便學生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本書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初學者學習計算機網路技術的自學參考書。 第 1章 電腦網路概述 1 1.1 電

腦網路的發展歷史 1 1.1.1 第 一階段—遠端終端機連線階段 1 1.1.2 第二階段—電腦網路階段 2 1.1.3 第三階段—電腦網路互連階段 2 1.1.4 第四階段—國際互聯網與資訊公路階段 3 1.2 電腦網路的概念、功能和應用 4 1.2.1 電腦網路的概念 4 1.2.2 電腦網路的功能 5 1.2.3 電腦網路的用途 6 1.3 電腦網路的分類 7 1.3.1 按網路的覆蓋範圍分類 7 1.3.2 按網路的拓撲結構分類 9 1.3.3 按網路的傳輸技術分類 11 1.3.4 按網路的交換方式分類 12 1.4 實訓1 給自己發送一封郵件 13 1.5 實訓2 使用搜尋引擎搜索

資訊 14 習題 14 第2章 資料通信基礎 15 2.1 資料通信基本原理 15 2.1.1 資料通信的基本概念 15 2.1.2 資料通信的一般過程 16 2.1.3 資料通信系統 18 2.1.4 資料通信系統的主要技術指標 18 2.2 資料通信介質 19 2.2.1 有線傳輸介質 19 2.2.2 無線傳輸介質 21 2.3 資料傳輸及交換技術 22 2.3.1 資料傳輸技術 22 2.3.2 資料交換技術 24 2.4 資料通信的其他關鍵技術 25 2.4.1 資料編碼調製 25 2.4.2 通道複用 26 2.4.3 差錯控制 26 2.5 實訓3 安裝網路介面卡 27 習題 

28 第3章 電腦網路架構 29 3.1 網路架構和網路通訊協定 29 3.1.1 網路架構 29 3.1.2 網路通訊協定 31 3.1.3 網路通訊協定分層 31 3.2 OSI參考模型 33 3.2.1 OSI參考模型的層次模型 33 3.2.2 OSI參考模型的組成 34 3.3 TCP/IP參考模型 35 3.3.1 TCP/IP的體系結構 35 3.3.2 IP 37 3.3.3 TCP 44 3.4 實訓4 安裝TCP/IP 47 3.5 實訓5 配置IP位元址 48 3.6 實訓6 使用ping命令 49 習題 50 第4章 電腦網路硬體 51 4.1 伺服器和工作站 51

4.1.1 網路服務器 51 4.1.2 網路工作站 52 4.2 網路傳輸介質 53 4.2.1 雙絞線 54 4.2.2 光纖 57 4.2.3 同軸電纜 58 4.3 網卡 59 4.3.1 網卡的功能、分類和選購 59 4.3.2 安裝網卡 61 4.4 集線器和交換機 63 4.4.1 交換機與集線器的區別 63 4.4.2 選購集線器和交換機 64 4.5 路由器 66 4.5.1 路由器的功能 66 4.5.2 路徑表 66 4.5.3 路由器的配置 67 4.5.4 選購路由器 69 4.6 實訓7 網卡的安裝過程 69 4.7 實訓8 識別雙絞線 70 習題 70 第5章 

安裝和設置網路作業系統 71 5.1 網路作業系統概述 71 5.1.1 網路作業系統的功能 71 5.1.2 網路作業系統的特點 72 5.1.3 網路作業系統的分類 72 5.1.4 選擇網路作業系統 75 5.2 安裝和配置Windows Server 2012 75 5.2.1 安裝Windows Server 2012 75 5.2.2 配置Windows Server 2012 78 5.3 實訓9 設置Windows Server 2012用戶組 87 習題 89 第6章 Internet及其應用 90 6.1 Internet概述 90 6.1.1 Internet的概念和組

成 90 6.1.2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務 92 6.1.3 Internet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93 6.2 Internet的工作原理 94 6.2.1 功能變數名稱解析原理 94 6.2.2 功能變數名稱的層次結構 95 6.3 Internet接入 97 6.3.1 Internet接入的基本概念 97 6.3.2 局域網接入 98 6.3.3 ISDN接入 99 6.3.4 ADSL接入 99 6.3.5 使用電纜或電線上網 100 6.3.6 無線接入 100 6.4 WWW服務 101 6.4.1 超文字和超媒體 102 6.4.2 WWW服務的內容 103 6.4.3 

WWW流覽器 104 6.5 Internet典型應用 107 6.5.1 檔案傳輸 107 6.5.2 資訊搜索 109 6.5.3 即時通信 110 6.5.4 電子商務 110 6.5.5 IP電話 111 6.5.6 BBS 111 6.6 Windows 7作業系統的基本網路功能 111 6.6.1 Windows 7作業系統概述 112 6.6.2 遠端對話 112 6.6.3 資源分享 116 6.7 實訓10 使用Foxmail收發郵件 118 習題 122 第7章 局域網組網技術 123 7.1 局域網概述 123 7.1.1 局域網的概念 123 7.1.2 局域網的特點

 123 7.1.3 局域網的基本組成 124 7.1.4 局域網的基本結構 124 7.1.5 局域網通信協定 125 7.2 組建對等網 125 7.2.1 認識對等網 126 7.2.2 組建雙機對等網 127 7.2.3 組建家庭局域網 129 7.2.4 組建宿舍局域網 133 7.3 實訓11 共用網路資源 139 習題 145 第8章 網路安全及管理 146 8.1 網路安全 146 8.1.1 網路性能分析 146 8.1.2 網路安全的概念 147 8.1.3 網路安全的特徵 147 8.1.4 網路安全模型 148 8.1.5 網路安全面臨的威脅和攻擊 148 8.2 網

路管理 150 8.2.1 網路管理的基礎知識 150 8.2.2 網管軟體的使用 153 8.3 網路防火牆 155 8.3.1 防火牆的定義和功能 155 8.3.2 Windows 7系統牆規則設置 156 8.4 實訓12 使用360殺毒軟體 160 8.4.1 使用360殺毒軟體殺毒 160 8.4.2 應用【功能大全】 163 8.5 實訓13 使用360安全衛士 164 8.5.1 使用常用功能 164 8.5.2 使用【軟體管家】 173 習題 178 第9章 網路的維護與使用技巧 179 9.1 作業系統的安全與維護 179 9.1.1 Guest和Administrato

r帳戶的重命名及禁用設置 179 9.1.2 用戶安全設置 182 9.1.3 系統安全設置 185 9.2 常見網路故障和排除方法 187 9.2.1 網路故障診斷綜述 187 9.2.2 連通性故障及排除方法 189 9.2.3 使用事件檢視器 190 9.3 使用註冊表 194 9.3.1 認識註冊表 194 9.3.2 註冊表應用實例 195 9.4 使用Windows常用網路命令 196 9.4.1 使用ipconfig命令 196 9.4.2 使用route命令 197 9.5 實訓14 使用系統維護工具─工作管理員 198 習題 199 第10章 無線網路技術 200 10.1

 無線通訊技術簡介 200 10.1.1 什麼是無線網路 200 10.1.2 常用的無線通訊技術 201 10.1.3 無線網路的分類 203 10.2 無線局域網 204 10.2.1 無線局域網的特點 204 10.2.2 無線局域網的傳輸介質和結構 205 10.2.3 無線局域網協定標準 206 10.2.4 無線局域網的主要 組件 209 10.2.5 無線局域網的配置 方式 211 10.3 其他無線網路 211 10.3.1 無線個域網 211 10.3.2 無線都會區網路 213 10.3.3 無線廣域網路 214 10.4 實訓15 搭建無線局域網 215 習題 216

物聯網無人載具之通訊系統實作

為了解決無線網卡用途的問題,作者郭家騏 這樣論述:

無人載具是近幾年熱門研究項目之一。隨著無人機的技術蓬勃演進,同時也朝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使得入手的門檻相對下降許多,因此無人機運用以及開發的需求也會提升。雖然在一般消費者產品上的功能看似完善,但對於各種特定目的的使用上如農業、水質以及環境監測等行業,都有需要額外增加感測器的需求。市面上並不存在一套能夠套用在無人機上進行各種飛控數值傳輸管理的系統,同時並能依照使用著想法去添加自己想運用的感測器,然而市售的無人機大多都利用無線電波的技術去傳輸,這樣也會有距離上的問題,而這就是我們要去研究的目標。設計出一個可以透過行動上網上下傳輸各種數值之載具系統,整合到各種用途的無人機上,當在開始研究物聯網無人載

具時,發現可以利用無人機的MAVLink通訊封包,並透過Arduino微控制板去解析封包內容,了解了封包內容,就可以依據當下收到的封包,來做相對應的事,如此一來使用著就能依照自己的需求外加感測器在主板上,並透過NBIOT、4GLTE網卡來傳輸向Mission Planner地面站與無人機進行溝通並下達指令。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標准教程(2018-2020版)

為了解決無線網卡用途的問題,作者夏麗華,呂詠編 這樣論述:

從零開始,系統全面地講述了組裝和維護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全書共分14章,內容涉及零起步——計算機基礎、動手實踐——組裝計算機、啟動計算機——設置BIOS、搭建系統——安裝與備份操作系統、中央處理器——CPU、神經中樞——主板、數據中轉站——內存、數據倉庫——存儲設備、色彩顯示——顯卡和顯示器、聲音設備——聲卡和音箱、主機部件——電源和機箱、外部設備——輸入設備、溝通法寶——計算機網絡設備、保障措施——系統維護及故障排除等知識。《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標准教程(2018—2020版)》適合作為普通高校和高職高專院校的教材,也可作為專業計算機組裝與維修人員的培訓和參考資料。夏麗華,呂詠,長期從事計算機圖

形與模式識別的研發工作,在圖形繪制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所著圖書注重實戰與知識相結合,深受讀者歡迎,多種圖書長期居於圖書分類排行前列。 第1章 零起步——計算機基礎 11.1 計算機概述 11.1.1 計算機發展簡介 21.1.2 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41.1.3 計算機的分類 61.1.4 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101.2 計算機的系統組成 111.2.1 計算機的硬件系統 111.2.2 計算機的軟件系統 151.2.3 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161.3 計算機的性能和單位 171.3.1 計算機的性能指標 171.3.2 計算機的常用單位 181.4 選購計算機指南 191.4.

1 明確購買用途 191.4.2 購買品牌機還是兼容機 201.4.3 購買台式機還是筆記本 211.5 課堂練習:查看機箱內部結構 211.6 課堂練習:連接主機與音箱 231.7 思考與練習 24第2章 動手實踐——組裝計算機 272.1 裝機准備工作 272.1.1 准備工具 272.1.2 輔助工具 292.1.3 了解機箱內的配件 292.1.4 裝機注意事項 302.2 組裝機箱內配件 302.2.1 安裝機箱與電源 302.2.2 安裝CPU與內存 312.2.3 安裝主板 342.2.4 安裝顯卡 352.2.5 安裝光驅與硬盤 362.2.6 連接組件線纜 382.2.7 安

裝機箱側面板 412.3 連接主機與外部設備 422.3.1 連接顯示器 422.3.2 連接鍵盤與鼠標 432.3.3 連接音箱 432.3.4 開機測試 442.4 課堂練習:安裝英特爾CPU 452.5 課堂練習:查看計算機的硬件性能 462.6 思考與練習 48第3章 啟動計算機——設置BIOS 503.1 BIOS概述 503.1.1 BIOS簡介 503.1.2 計算機自檢流程 513.1.3 BIOS的分類 523.1.4 進入BIOS 的方法 533.2 設置BIOS參數 533.2.1 BIOS主界面 543.2.2 標准CMOS功能設定 553.2.3 高級BIOS功能設定

573.2.4 高級芯片功能設定 603.2.5 集成外部設備設定 633.2.6 電源管理設定 653.2.7 雜項控制 673.2.8 PC安全狀態設定 683.2.9 PC過熱頻率保護技術 693.2.10 高級用戶超頻設置 703.2.11 BIOS內其他設置項 723.3 BIOS常識 733.3.1 清除BIOS設置 733.3.2 BIOS自檢響鈴的含義 743.4 升級BIOS 753.4.1 升級前的准備工作 763.4.2 升級注意事項 763.4.3 備份並刷新BIOS文件 773.4.4 處理升級失敗的方法 783.5 課堂練習:設置計算機啟動密碼 803.6 課堂練

習:修復錯誤的BIOS設置 813.7 思考與練習 82第4章 搭建系統——安裝與備份操作系統 844.1 磁盤分區與格式化 844.1.1 FAT32和NTFS磁盤分區 844.1.2 划分磁盤分區 854.2 安裝Windows 8操作系統 894.2.1 Windows 8系統概述 894.2.2 從光盤安裝Windows 8系統 904.3 安裝驅動程序 944.3.1 了解驅動程序 944.3.2 獲取驅動程序 964.3.3 安裝驅動程序 974.4 備份和還原操作系統 994.4.1 備份操作系統 994.4.2 還原操作系統 1014.5 備份和還原數據文件 1024.5.1

備份數據文件 1024.5.2 還原數據文件 1044.6 課堂練習:創建賬戶 1044.7 課堂練習:一鍵GHOST的使用方法 1074.8 思考與練習 108第5章 中央處理器——CPU 1105.1 CPU的發展歷程 1105.1.1 X86時代 1115.1.2 奔騰時代 1115.1.3 酷睿時代 1125.2 CPU的組成結構 1145.2.1 運算器 1145.2.2 寄存器 1155.2.3 控制器 1165.2.4 總線 1175.3 CPU的工作原理 1185.3.1 CPU的工作過程 1185.3.2 CPU的指令集 1195.3.3 CPU的主要功能 1205.4 CP

U的性能參數 1215.4.1 工作頻率 1215.4.2 CPU緩存 1225.4.3 多核CPU 1235.5 CPU選購指南 1255.5.1 選購CPU型號 1255.5.2 選購注意事項 1285.6 課堂練習:檢測CPU信息 1295.7 課堂練習:檢測CPU性能 1315.8 思考與練習 133第6章 神經中樞——主板 1356.1 主板的組成結構 1356.1.1 主板的插槽組 1366.1.2 主板的芯片組 1376.1.3 主板的接口組 1396.2 主板的分類 1406.2.1 按CPU接口類型划分 1406.2.2 按I/O總線類型划分 1416.2.3 按主板結構划分

1436.3 主板的技術原理 1446.3.1 主板的工作原理 1446.3.2 主板新技術 1456.4 主板的故障與維修 1466.4.1 使用注意事項 1476.4.2 主板鳴叫原因 1486.4.3 常見主板故障 1486.5 主板選購指南 1496.5.1 選購注意事項 1496.5.2 選購主板 1516.6 課堂練習:檢測主板信息 1526.7 課堂練習:防護計算機 1536.8 思考與練習 155第7章 數據中轉站——內存 1577.1 內存概述 1577.1.1 內存簡介 1577.1.2 內存發展過程 1587.1.3 內存封裝工藝 1617.2 內存的性能指標 1637

.2.1 內存的容量 1637.2.2 內存的主頻 1647.2.3 內存的延遲時間 1647.2.4 內存帶寬 1657.3 內存技術 1657.3.1 多通道內存技術 1657.3.2 內存新技術 1667.4 內存故障與選購 1687.4.1 內存常見故障 1687.4.2 選購內存 1697.5 課堂練習:測試內存的性能 1707.6 課堂練習:整理內存 1717.7 思考與練習 172第8章 數據倉庫——存儲設備 1758.1 硬盤 1758.1.1 硬盤簡介 1758.1.2 硬盤的外部結構 1788.1.3 硬盤的內部結構 1808.1.4 硬盤的技術參數 1818.1.5 硬盤

數據保護技術 1828.2 維護、維修和選購硬盤 1848.2.1 維護硬盤 1848.2.2 維修硬盤 1858.2.3 選購硬盤 1878.3 光盤驅動器 1888.3.1 光盤的發展及分類 1888.3.2 光盤的組成結構 1908.3.3 光盤驅動器結構 1918.3.4 光盤讀取/存儲技術 1928.3.5 DVD-ROM光驅的選購 1938.4 移動物理設備 1948.4.1 U盤 1948.4.2 存儲卡 1958.4.3 移動硬盤 1988.5 課堂練習:檢測硬盤性能 1998.6 課堂練習:刻錄DVD光盤 2008.7 思考與練習 201第9章 色彩顯示——顯卡和顯示器 20

49.1 顯卡概述 2049.1.1 顯卡的工作原理 2049.1.2 顯卡的分類 2059.1.3 獨立顯卡類型 2069.2 顯卡結構和技術 2089.2.1 顯卡的結構 2089.2.2 顯卡的性能指標 2109.2.3 多卡互聯技術 2129.3 顯示器的類型 2139.3.1 按尺寸和屏幕比例划分 2139.3.2 按顯像技術划分 2149.4 LCD顯示器 2159.4.1 LCD顯示器概述 2159.4.2 LCD顯示器原理和參數 2169.5 選購顯卡和顯示器 2179.5.1 選購顯卡 2179.5.2 選購顯示器 2199.6 課堂練習:優化顯示設置 2209.7 課堂練習

:測試顯卡性能 2219.8 思考與練習 223第10章 聲音設備——聲卡和音箱 22510.1 聲卡概述 22510.1.1 聲卡的發展歷史 22510.1.2 聲卡的類型 22810.2 聲卡的組成結構 22910.2.1 DSP和CODEC 22910.2.2 晶振和總線接口 22910.2.3 輸入/輸出接口 23010.3 聲卡的技術指標 23210.3.1 聲卡的工作原理 23210.3.2 聲卡的技術參數 23310.4 音箱設備 23410.4.1 音箱的分類 23510.4.2 音箱的組成結構 23610.4.3 音箱的性能指標 23710.5 選購聲卡和音箱 23910.5

.1 選購聲卡 23910.5.2 選購音箱 24010.6 課堂練習:更新聲卡驅動程序 24110.7 課堂練習:播放網絡音樂 24210.8 思考與練習 244第11章 主機部件——機箱和電源 24611.1 機箱 24611.1.1 機箱的功能 24611.1.2 機箱的分類 24711.1.3 機箱的優劣評判標准 25111.2 電源 25311.2.1 電源的基本知識 25311.2.2 電源的類型 25411.2.3 電源的性能指標 25611.3 UPS 25711.3.1 UPS的組成結構 25711.3.2 UPS的類型 25811.4 選購電源和機箱 26011.4.1 選

購機箱 26011.4.2 選購電源 26111.5 課堂練習:優化電源 26211.6 課堂練習:管理驅動程序 26311.7 思考與練習 264第12章 外部設備——輸入設備 26712.1 鍵盤 26712.1.1 鍵盤的結構 26712.1.2 鍵盤的分類 26912.1.3 鍵盤的工作原理 27212.1.4 鍵盤選購指南 27312.2 鼠標 27412.2.1 鼠標的分類 27512.2.2 鼠標的工作原理 27712.2.3 鼠標的性能指標 27812.2.4 鼠標選購指南 27912.3 麥克風 28012.3.1 麥克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28012.3.2 麥克風的性能指標

28212.3.3 麥克風選購指南 28212.4 攝像頭 28312.4.1 攝像頭的分類 28312.4.2 攝像頭的性能指標 28412.4.3 攝像頭選購指南 28512.5 課堂練習:使用麥克風錄音 28612.6 課堂練習:個性化鼠標設置 28812.7 思考與練習 289第13章 溝通法寶——計算機網絡設備 29213.1 網絡基礎知識 29213.1.1 網絡的功能 29213.1.2 網絡的分類及組成 29313.1.3 網絡的拓撲結構 29413.2 網卡 29513.2.1 網卡的分類 29513.2.2 網卡的工作原理 29713.3 網絡傳輸介質 29813.3.1

有線傳輸介質 29813.3.2 無線傳輸介質 29913.4 有線網絡設備 30013.4.1 交換機 30113.4.2 路由器 30213.4.3 ADSL Modem 30313.5 無線網絡設備 30513.5.1 無線網卡 30613.5.2 無線AP 30613.5.3 無線上網卡 30713.6 課堂練習:制作交叉網線 30813.7 課堂練習:配置無線寬帶路由器 30913.8 思考與練習 310第14章 保障措施——系統維護及故障排除 31214.1 日常維護須知 31214.1.1 計算機對環境的要求 31214.1.2 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31414.2 優化操作系統

31514.2.1 使用任務管理器 31614.2.2 使用優化軟件 31714.3 Windows注冊表 32214.3.1 注冊表應用基礎 32214.3.2 編輯注冊表 32314.3.3 備份注冊表 32514.4 軟件故障檢測與排除 32514.4.1 軟件故障產生的原因 32514.4.2 軟件故障的排除 32714.5 硬件故障檢測與排除 33214.5.1 硬件故障診斷步驟 33314.5.2 硬件故障的排除 33314.6 課堂練習:查看服務器日志 33714.7 課堂練習:提高共享計算機的上網速度 33914.8 思考與練習 342 本書由資深計算機組裝

人員和計算機維修工程師精心編寫,針對初學者的需求,詳細介紹了計算機內主板、CPU、內存、顯卡、硬盤等各種硬件設備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標、技術參數等基礎知識,以及計算機硬件的選購、組裝、維護保養和BIOS設置、系統性能優化的方法。同時,本書還介紹了計算機故障診斷和排除方法,使用戶能夠及時、准確地掌握計算機的維護和維修知識。

施工架無線監測系統之開發

為了解決無線網卡用途的問題,作者王冠人 這樣論述:

施工架為營造業最廣泛使用的臨時結構物,不管是在興建過程或是結構體使用與維護階段,都需要透過搭設施工架來方便施作人員進行施工或是支撐結構物。雖有專業人員進行結構檢核,但因憑藉著工人的經驗組立加上施工架數量眾多等原因,導致安全及品質管理不易,使得施工架災害頻傳。本研究案前幾屆已開發出數種有潛力應用於施工架監測之感測器與警報系統,可以成功於一定範圍內進行監測。 而本屆研究案將對前幾屆開發出的系統進行改良,將無線感測網路間的節點關係由星狀拓撲改為網狀拓撲,解決傳輸距離不足、節點間有障礙物阻擋等問題,藉此擴展無線感測網路涵蓋的範圍與增加網路的耐用性。 除了前幾屆開發的感測器之外,本

屆另外開發出超音波測距儀與測角陀螺儀感測器,增加感測器的選擇性。這兩個感測器直接監測施工架破壞時幾乎必定產生變化的數值:與相連結構物間的距離、施工架立柱的傾角。與前幾屆不同在於這本屆改為所有感測器上皆有接警報器,如此一來便可以第一時間得知是哪個感測節點出了狀況。 最後本研究打造一套完整的監測系統,利用感測器量測現地施工架相關數據。隨後製作一接收基站,感測器將數據傳送至接收基站後基站得以將數據上傳至雲端資料庫。並撰寫一監測介面網頁,網頁會去擷取資料庫之數據以圖像化的方式呈現以供監測之用,如此一來施工人員就不會只有在警報器響時才能知道施工架的狀況危急,而是可以隨時監測施工架達到更好的預警

效果。